第119章
“太后喝茶呢,让人给她捏脚来着。”去的小太监也奇怪了,不是说要打球吗?万岁和皇贵妃进屋不出来了,太后那边也半点不着急? 张起麟虚打了他一下,嘘道:“你懂什么啊?”这是太后替万岁爷着想呢。 又停了小一刻才见里面的万岁爷和皇贵妃出来,二人脸上都红红的,目光像粘糖一样勾着丝。万岁爷舔了下唇,红润润的,泛着水光。皇贵妃的唇上胭脂没了,但也红得亮眼,还略肿了些。 太后那边把茶放下,对方姑姑道:“我看也差不多了,老四那个脾气,最多粘着皇贵妃说一会儿话,别的不敢。” 方姑姑笑道:“您要真心疼万岁,今晚让皇贵妃跟着回去歇吧。不然让万岁爷这么一天天的跑,恨不得一天跑过来两三趟,我看着都不忍心。” 太后笑着起身换衣服,跟方姑姑道:“老四就这脾气。他喜欢的人就要时时刻刻放在眼前。以前他跟老六好的时候也是这样,两人不读书的时候也在一块。” 方姑姑怕太后伤心,连忙说:“您现在有万岁和十四爷呢。” 太后笑着叹了声,道:“今晚就让皇贵妃跟着老四走吧。也解解他的相思病。” 打球的时候,太后看到她这个老儿子的眼睛像十七八的年轻人一样发亮发光,再看皇贵妃也是一样,她也不怕把老四给看化了。 这两个走到现在,真好的成一个人了。 毕竟是晚上,四爷和太后各扔了两球就不玩了。 太后指着李薇笑道:“我不做王母,今日就把织女让你带回去。” 李薇刚才就觉得自己失态了,此时一听脸都烧起来了。 四爷倒挺自然,还笑道:“还是皇额娘疼儿子。”说罢牵着她一起给太后行礼告退。 晚上,李薇体会了一把什么叫成了一汪春水。 整个人连心都烫热的化了,像太阳下晒着的奶糖巧克力。 他们亲着,吻着,抱在一起。 之后李薇就白天在太后这边,晚上回四爷这边。她都没想过自己这么蠢,早没想到这么好的办法。她跟四爷说,他也是一脸‘朕没想到!’。 好吧,两人蠢到一起了。 李薇从搬过来后就没见过那几个据说送来的小美女。她就发现在四爷这边侍候的人对着她还紧张了好几天,后来可能发现她没有‘问罪’的意思才自然多了,当然也更殷勤了。 四爷说人已经让他给送回去了,他还坦白本来肯收下人就是想勾引她过来,结果见她不上勾,他还挺失望。 李薇不知道该不该说,她真的认为四爷不会‘出轨’。或许他看到漂亮年轻的姑娘时会欣赏,但想把人往床上带就不可能了。她都想像不出来,四爷会在什么情况下做出这种跟他的画风完全不符的事来。 醉酒?毒酒事件后,四爷饮酒再也没超过一杯。 反正不可能。 如果现在有人跟她说,四爷对一个年轻女孩一见钟情了,她都能笑出来:别逗,这不科学。 她跟四爷尽量形容了下她的心情,道:“反正我觉得不可能。”四爷这边有人怎么可能会没人给她送消息呢?但她就是半点没放在心上。 四爷听她说完又眼睛又发亮了,还露出了一个很温暖的微笑。 一定是因为被她信任而感到满足吧。 她也觉得好高兴,两个互相信任真的好美。 将要回京了,李薇开始忙起来。相比之下,四爷和太后都闲下来了。现在都是四爷自己去太后那里,她不是在收拾行礼,就是在收拾行礼。 看今天四爷是一个人进来的,太后朝他身后一看,故意笑道:“我怎么听说你准备带人回京?皇贵妃跟你生气了?不理你了?” 四爷一下子就笑起来了,摆手道:“朕没收用,一早就让送回去了。何况皇贵妃心性单纯,她从不担心这个。” 太后哭笑不得,指着他对方姑姑说:“头回听说女人不爱妒的。我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就在这上头缺根弦。” 四爷笑得挺自得,由着太后和方姑姑一搭一唱的取笑他,他就一句:“皇额娘不了解她,她这人就是简单。以前朕替她操了不知多少心,她还道朕难相处,是她包容朕,牛皮能吹到天上去。” 不想太后居然深以为然的点头:“所以我一直觉得皇贵妃不容易。你看,她能跟你这么久,应该是受了不少委屈的。你平日里的脾气没几个人受得了。能有这么一个陪着你到现在,你们两个还能这么好,我就是日后闭了眼也能放心了。” 四爷顾不上解释就赶紧对太后说您是千岁千岁千千岁,好日子长着呢。 在外头转了一圈,李薇的名声被镀上了一层慈爱宽和的金光。她都觉得自己快成佛能让人拜了。 她也看出来了。四爷其实做得相当巧妙。没让人一口气把她吹成菩萨。 他先是让人在京里这么说,再因为南巡把这股风吹到江南去。等江南人也说起来的时候,再把这股风吹回京城。 这来回一倒腾,原本心中存疑的,或者一早看出来这是皇上的把戏的人都开始迷惑了。 还有机灵的不管真假,只认准一条:皇贵妃最近很好说话,能走通她的门路! 李薇的门路一直都很不好走。不管是她还是李家,从不接任何的请托。不管是跑官,还是想换差事,求肥差,帮着脱罪,在朝上站队,说好话,等等。通通不接待。 因为这个,虽然李家在京中也算新贵,但一直没打开局面。 都说要当铁哥们要一起分过赃,一起嫖过娼,扛枪就当是打人啦。总之,要做些能够证明彼此友谊的东西,不是一起为了远大理想奔跑,那就一起同流合污。 李家既不跟人一起玩理想,也不跟人一做坏事。结下的倒多是泛泛之交。 被四爷夸‘李家乃纯臣’。 李薇当时就把这话传回李家,坚定他们继续做纯臣的信念。 毕竟她有五个阿哥呢,李家真正要起来,不是在雍正一朝,而是在未来。一时受点冷落不算什么。 但现在,李家的门槛已经快被人给踏破了。 李薇才回京,李檀就跑去找了弘昐,觉尔察氏这么大年纪了,亲自递牌子请见。 见着觉尔察氏,李薇才惊讶的发现额娘也老了。 不过还是那个能管着她的额娘。 觉尔察氏单刀直入:“万岁爷是不是想立你当皇后?” 李薇:“……”额娘您太直接了我不好往下接啊。 幸好母女俩说话时是让人都出去的。 停了一下,李薇整理了下思绪,克制、谦虚的说:“万岁没跟我提过。” 觉尔察氏:“跟我你还装傻?你听听外头你的名声现在成什么样了?不当皇后你吹这么大死吗?” 怎么听着额娘这形容不太对? 李薇别扭了下还是说:“……那总不能我去问万岁吧。”那也太没面子了。主要是也问不出口。谁知道他给她吹这种好名声是什么意思? 在觉尔察氏面前还是她闺女所以受了顿训的李薇送走了额娘,在四爷跟前纠结了五六天吧,就知道他把李家抬到镶黄旗了。 从此她不叫李薇,改叫李佳·薇了。 李薇囧了下,觉得这名字不太好听。李佳薇像另一个人。李佳·素馨?李佳·薇薇? 不管她怎么想自己的新名字,这对李家来说绝对是件好事。就连对弘昐等人也是好事。 朝中也终于出现了她封后的呼声。 第509章 封后这个事跟李薇的关系不大。 应该说从那个大学士开始夸她起,事情就完全不由她撑控。回京后其实事实挺多的,因为马上就要换季了。去年没了个宣太妃,还苦逼的在新年里,搞得年都没过好。所以今年才回来,不过八月末九月初,李薇就组织宫里的妃嫔们进行健康体检。 最重要的当属太后。去年她就因为宣太妃的事病过一场,今年又出去跑了大半年,肯定累着了吧?而回京后的太后又很高兴,连着几天见人发礼物,成太妃的风湿痛也好了,也过来请安了,畅春园从早到晚都热闹得很。 畅春园自有驻扎的太医在,出巡时也是跟着去的。他肯定不能打包票说太后体壮如牛,话说得相当含糊。李薇就道让他多上心,不能等太后真不好了再来治,老人病最难治谁都知道,一个小着凉就可能要命,拉个肚子说不定人就没了。太后近几年除了换季时咳嗽两声,也就一二老年病挂在身上,大病是没有的。 都说这种人不病则已,一病惊人。李薇当然要未雨绸缪。 还有过年过节要准备的一切等等,都让她一时没空去管别的,偶尔有空闲都用来见孩子们了。所以当朝中人都开始翻着花的夸她的时候,她是听弘时说的。 弘时大概是被派来的‘报喜鸟’。他大概觉得这个她很高兴听?他就去打听来告诉她。 突然有一天他不来了,她还奇怪。 然后是四爷来告诉她,朝中开始有人骂她了。 所以弘时害怕就不敢来了。 然后四爷跟她说,那些骂她的是人是他安排的。 李薇虽然听了挺囧的,但还是理解的点头,跟他说:“别让孩子们知道。”不然万一有一个不能理解——虽然她也不想不明白原因,但她相信四爷不是故意拿着这件事来玩。 总之,有些事还是应该瞒着孩子们的。 四爷似乎也很轻松,虽然不像是担心她生气的样子,还是解释道:“有些事赶早不赶晚,先把这些事给解决了,省得到最后再让他们出来碍眼。” 李薇这个皇贵妃其实当得并无劣迹能够让人拿出来说嘴。她没有公开的被皇上、太后这些长辈训斥过。也没有恶打宫人一类的丑闻。 李家也从来没有出过不肖子弟。 她的功劳却很明显,四爷就给她数,头一条就是说她是先帝赐的。 这个当然是胡扯的。当时是太后让永和宫嬷嬷去挑的,而太后甚至都没过目。 但此刻为了给她增光添采,赐人的就成了康熙爷了。 因为是自四爷连贝勒都没封,还住在宫里时就侍候他,这就是跟四爷同甘共苦的证明。 ,自然就是她替他生的那六个孩子。五男一女全都活下来了,这种大功劳是一定要被点出来的。 这一条后来也被牵强附会的算到了康熙爷的头上,说康熙爷就是认为这个女子有福气,能生会养才赐给四爷的。 李薇替康熙爷囧一把,她想康熙爷就算再十项全能,看女人是否好生养这个技能点肯定是没修习过的。 剩下的就是说她这人的人品非常好,基本属于打左脸把右脸也伸过去的那种真圣母。侍候四爷尽心,对太后孝顺,对孩子慈爱,甚至跟已经去了的孝敬皇后关系很好——这句绝对是假的。 李薇总觉得这样太过分了。虽然不至于直接说她和皇后水火不融,但说她们两个是好闺蜜也太过头了。 不过这些都是下头人夸的,四爷每次都是起个引子,剩下那些人怎么夸她,他可没有打出样稿来让他们照抄。 当夸她和皇后好,好到两人简直是四爷不在家的时候,她们两人是朝夕相对的,皇后时常赏赐,每回给她的赏赐都是最重的,她也时常去陪皇后说话。 写这本折子的那个人夸了句‘孝敬皇后与皇贵妃,恰如娥皇和女英’。还说孝敬皇后去后,曾执着皇贵妃的手请她照顾四爷,这样她才能瞑目。 李薇听说后不知是该羞还是该愧,还是四爷看出来,竟然道:“此折所述并无虚假。皇后临去前给朕上了遗折,道朕与弘晖交托你手,她才能放心。” 说罢还把遗折拿来给她看了。 遗折被保存得很好,就放在四爷的书房中的一个匣子里。边都有些毛了,似乎四爷应该时常翻看。 上面不但有写李薇,还道希望弘晖日后‘效裕亲王’,道弘昐品德贵重,堪为太子。 这本折子写于何时,又是什么时候递到四爷手里的,李薇统统不知。但她却能从这本折子上感觉到皇后去前的忧心憧憧。她放心不下弘晖,只能这样向四爷乞怜,力图为弘晖换来一份皇上的怜惜。 活着的时候,她可能无法替弘晖退让,临死前,她替弘晖退让到底。这样不管弘晖在她去了以后做了什么,四爷只要看到这本折子,都会再宽容他一二分。 这大概也是在弘暾这次的事中,四爷仅仅是不见弘晖而已。平时里的赏赐并没有落下他,也没有革去他的爵位。 李薇并不知道弘晖在弘暾这件事里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但在过去两年后,她还没有看到四爷跟弘晖之间破冰的希望,就猜出当年,弘晖应该也有做了点什么。 或许不是弘暾,或许是遗诏。想想看,仅凭隆科多和八爷,真的能说动弘昌替他们在乾清宫大开绿灯? 但她也只能猜而已。这两件事已经成了四爷的禁忌,挖掘真相对她来说没有好处。在心里过了一瞬间后,她就忘掉了。 骂李薇的也是自然是说她独霸后宫。自从四爷登基后,虽然也有秀女被遴选入宫,但却无一人生下皇子或皇女。彤史他们看不到,又不能质疑是不是四爷硬件不管用了,只能认为既然没有皇子皇女出生,那就是皇贵妃太霸道了。 当皇贵妃时这样还没问题,当皇后自然不行了。 但这个骂点一出来就很快被淹没在四爷是如何勤政,如何殚精竭力,他是个不爱女色的皇帝,才不是皇贵妃太霸道。再说生不出皇子皇女那是后宫中的女子不给力,皇上也有宠爱他们啊,不是有封吗?既然封了,那就肯定幸了。 后面就歪楼到给四爷歌功颂德上去了。 虽然很快歪楼了,后面的折子里也没有类似的话了,可李薇却钻牛角尖了。 四爷发现这几天她的眉头总是皱着的,好像在发着愁,又好像是在发怒,火气都大了几分。叫太医来看,号脉说没病,就是有些火气,把火发出来就行了。 四爷就把她拉去打保龄球了。 别看李薇把这东西苏出来了,其实她打得烂极了。每次都洗沟,偶尔有一次不洗沟给中大奖似的。 然后四爷特意给她做了个没沟的,球道像滑梯那样,它本来就是个沟。李薇只要往里扔就行了,力气够就能撞倒木瓶。 玩出了一身汗,胳膊酸得抬都抬不起来后,四爷让人给她按摩,再慢慢问她:“最近有什么不快的?”他也想了几天了,怎么想都只有那本折子,笑道:“是不是因为那本折子?” 四爷轻轻摸着她的头发,“朕又不在乎这个。你霸着朕,朕更高兴。” 李薇默默道:“……可是真当了皇后,那不是就有劝你去临幸的义务了吗?” 四爷想破天也想不到她这几天居然是在担心这个。 李薇就觉得他的手一顿,拿开。她想他这是生气了?扭头去看,他竟然是一手捂嘴,在憋笑!跟她的眼神一对就憋不住了,大笑起来。 “傻话!这世上哪个皇后会傻到把皇上往外推?”四爷边笑边摇头,想不通她怎么会有这个念头,他只道:“你以前都敢霸着朕,吃醋吃得厉害。难道当了皇后反而不敢了?天下间有这样的道理吗?” “……那宫里没孩子出生……”她被他这么一说也觉得好傻。当皇后才更有理由霸着四爷了嘛。 “皇后也不包生孩子啊。”四爷难得噎了她一句,“朕看你的女戒要重新读了,朕再让女官来给你讲一讲史。看哪朝哪代的皇后需要包皇上的后宫生孩子的。”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明天见 第510章 四爷把李薇手里的活都给停了,不知道都交待给谁了,张保现在还处在观察期,貌似大才小用的被拉过来替她办差了。 总比看库房好,张保还来给她磕头谢恩。 李薇勉力了两句,道万岁还是看重你的,好好办差。 但她也没真正的轻闲下来,四爷又给她寻了不少‘玩伴’。 关于她上次那番很没有知识的言论,他的意思是:你只是太紧张了。放心,朕都能给你办得好好的,让你高高兴兴的当皇后。 他说完,她又愣了,拿不准是不是该把被子掀开,从床上下去,跪在地上谢恩。 还是就在床上跪了算了? 给她找来的玩伴就是额尔赫和弘昀夫妻两个,将要过年,弘昀道他手里的差事也都停了,特意过来陪她尽孝心。 弘昀现在也有孩子了,无奈都不是他福晋生的。弘昀也觉得无奈,特意把舒穆禄氏带到园子里来说让她散散心。 李薇小心翼翼的问:“你们吵架了?”要说生孩子这事要靠运气的,舒穆禄氏一个人,那边是两个,结果两个格格都生了,她还没揣上。 弘昀摇摇头,悄悄道:“我忙着差事,总共就回去歇了几次。有时她不方便才去找别人,结果就这么巧。” 他也很委屈,他并没有偏爱哪一个。舒穆禄氏是福晋,他待她还要更看重两分。他现在全部的精力都是放在那个士绅一体上了,没有精力浪费在后院多花功夫。 李文璧退下后,山东那边就有些不太顺利了。对他的话点头答应得快,做起来却总是爱打折扣。弘昀拿这个来磨脾气,跟他们使起了水磨功夫,这两年连弘时都说他脾气好了,轻易不见他动怒。 李薇不想多介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但想起早年三爷在三福晋手上吃的苦头,还是提醒了他一句:“自己家里的事要理清,不能当甩手掌柜。不管是那两个格格还是舒穆禄氏都一样,人心是会变的。” 弘昀笑着说:“额娘,我知道了。” 额尔赫现在看着也更成熟了,可能福克京阿回去后也跟她说了什么,她道:“是我想得太少了。” 李薇安慰她道:“你阿玛给你挑这个钮钴禄氏,就是为了让你能过得更舒服些。” 不客气的说,雍正一朝内或许钮钴禄一族还有十爷和阿灵阿当靠山能牛一点,经过雍正朝后,他们越往后,唯一能依靠的只有额尔赫这个固伦公主。额尔赫的日子是越过越好的。 额尔赫和弘昀都没久留,他们京里的府邸不能放着不管。李薇看留了两天,额尔赫是操心府里还在吃奶的孩子,弘昀是担心户部会不会有人找他,这两天有没有人去府上给他留话。 孩子们都渐渐有了自己的生活,她就放他们回去了。 不过孙子和孙女们倒是都留下来了。包括弘昐府上的几个也都接来了,这群皇四代脾气各异,很快就集结成了一群群一帮帮,李薇每天看他们闹脾气,给他们断官司就断不完了,竟然真把封后的事给放到了一旁。 皇四代们都是永字辈的,从王字边。四爷起名时也让李薇看过,好几个在后世也很眼熟的名字就这么安在了她的孙子们的头上。 叫永琪的是弘昀的长子,是个小小的五寸丁,自己走路还摇摇摆摆的,行礼时却不要奶娘掺扶。小脸一板挺像小时候的弘昀。 可惜李薇再怎么想抱起来亲一亲都只能克制住。她待他冷淡点才是对他好。 四爷对这群孙子也是一视同仁,既然来了园子,那就要在他的眼皮底下念书。开蒙的书本帖子都是早年他们的阿玛用过的,此时找出来给他们用正好。 这些东西都是由李薇收着的,找出来再看,固然墨色如新,但书页已经泛黄卷边了。 她捧着弘昐当年的描红,想起当年还曾跟着孩子们一起练字,每晚睡前,四爷不在时,她写字就带上额尔赫和弘昐。 四爷也是颇多感触,拿起一本叹道:“朕再让人抄新的给他们,这些留着吧。” 纸页经年变得薄脆了些,李薇原本也怕孙子们把这些弄坏了可惜,想了想道:“还是让他们用吧。东西越用越新。”摆在库房里也是落灰的命,她又不会把六个孩子用过的书,写过的字全都摆在书架上一天翻个七八十回,拿给他们用才算是物有所值。 四爷来了兴致,亲手从箱子里把这些东西都抱出来整理,她也来帮忙。 不管是练字的纸还是习字的帖,还是他们抄写的文章,用过的书保存的都很好,里面只有一层浮灰。 四爷整着理着突然叹了句:“看来朕还是有些对不起弘时他们的。” 这话怎么说?她过去一看就明白了。 原来四爷在整理字帖。然后他发现,他给弘昐写的字帖最多,弘昀次之,从弘时到弘昫每人就得了两三本。 李薇不以为意,笑道:“那是因为你当时越来越忙,少写几本字帖也不算什么。弘昐的字帖他们几个兄弟都用过。”弘昐有几本字帖特别喜欢的不肯借给弘时他们,弘时还悄悄告诉弘昤,想让他从弘昐手里把那本字帖骗出来。 晚上,四爷认真的写起了字帖。既然发现曾经疏忽了儿子们,现在就在孙子们身上补起来。 经过这么多年后,他的字又变样了。显得藏锋在内,乍一看居然有些朴拙。换句话说,挺不起眼的,就是一个端正。 但却很耐看。不追求华丽的笔锋,没有澎湃的意识,就是平凡普通的字帖。 李薇把他写好的拿过来比着习了一遍,发现只要用功一点就能写出**成来。一下子竟然愣了,她可从来没有说习他的字习得这么快的。 是两人现在过了这么久,心意相通到连学他的字都能事半功倍了? 她认真品了品,发现是四爷的这本字帖好写了。但这笔字练出来哪怕只学个端正的形就够用了,写出去一笔字不歪不斜,端正清楚就足够让人有好感的了。 小孩子才习字,用不着学多难得的笔法,喜欢形意可以等日后循其心形再临别的好帖,此时开蒙这就足够了。而且李薇习过这么多年的帖子,最清楚一开始学写字时,能够这么快就把字写好是件多么让人高兴的事。 对小孩子来说,会很有成就感的。 没想到四爷还是个教育家。 他花了半个月的功夫写了两本帖,一本给了永琪,一本留了下来。过完颁金节后就不见了。李薇知道,这是送到弘晖那里,给乌拉那拉氏生的那个阿哥了。 李薇怕他心情不好,这天特意把他叫到杏花村来,说请他来乐乐。 四爷是在中午时听张起麟说的,立刻就笑了,问张起麟:“你知道你主子娘娘要做什么?” 张起麟笑道:“奴才不知。只是听说半年前就让南府预备了。” “南府……”四爷沉吟道,“莫不是排了出戏给朕?” 这么一想,四爷也坐不住了。薇薇前两天问他时就让他腾出半天的空来,见此时也就快到用午膳了,他起身道:“走,去看你主子娘娘给朕备了什么好东西。” 一路行来,秋景处处。虽然别有一番美丽,但总有秋来花落的萧瑟。 四爷轻轻的叹了口气。 侍候在一边的张起麟不免缩了下脖子。刚才还高兴着呢,怎么现在又叹气了? 一进杏花村,最显眼的当属开的那几垄地和一边的瓜棚,旁边还有几个架子,扎的是黄瓜秧和丝瓜秧。黄瓜秧已经都打了蔫,还长着两三个没长大的黄瓜,就算长成估计也不能吃了。倒是丝瓜那边有特意养了留下来的老丝瓜没摘,个个长得老长。 地里还栽着花生和红薯,四爷看到地就不免手痒,进去侍弄了一番。 李薇早就听说他到了,半天不见进来,出来才看到他掖着袍子蹲在地里玩呢。张起麟看到她过来一脸苦瓜相,作了揖退下了。 不是他不把万岁爷领进去,主要是打断了万岁爷的好兴致,娘娘也未必就高兴。 李薇见他没过瘾未必会进来,索性换了鞋出去,陪他把这几垄地给翻过来再进去。最后两人都是一手的泥,裤角也都脏了。 两人隔着一道屏风换衣服,你在这边我在那头。 四爷在这边笑问:“现在还不能跟朕说?准备了什么好东西?朕可听人说了,半年前就开始准备的。” 屏风那边影影绰绰的看不真切。薇薇不知从何时起就添了这个习惯,好像是给孩子喂奶时就爱避着他了,后来换个衣服也要特意避开。结果只在帐子里让他看,别的地方都不许。 他知道这是她怕他看腻了她,虽然他觉得他对她的心在这里放着,根本就是她的小心眼在胡思乱想,但长久下来难免也真就对只肯在帐子里让他脱衣服的她添了几分兴趣。 每次在帐子里他都想说:让朕好好瞧瞧。 两人隔着屏风说话,李薇也冲他那边道:“一会儿用膳时你就知道了。” wwW.Lwxs.ORg第511章 小说网 用膳时亮相。那就肯定不是戏了。 今日的午膳一看就是薇薇特意安排的。桌子是百姓家才用的那种粗木桌子,粗大笨重。两人的椅子也都大的能装进去两个人那种。四爷一坐上去就笑,道:“你去过百姓家吗?百姓家里哪会这么浪费木头?” 端上来的饭菜也是用的粗瓷大碗。正中一个大砂锅端上来时还翻花滚沸,里头正是鱼丸汤。 这大概就是在宫里才能尝到的‘百姓’家的饭了。 虽然只是换了副桌椅碗盘,但四爷也吃得捧场又舒服。 用过膳后,李薇安排的惊喜才登场。 看到一个说书先生上来时,四爷点了点头,他猜来猜去,就觉得最有可能的是说书。重要的是这个本子,估计是薇薇特意吩咐人写下来的。 说书先生抱着琵琶拨了一段过门,开口道:“话说在昆仑山……” 一听这个,四爷就懂了,他看了眼正期待的看着他的李薇,点头道:“好。” 竟然是道家故事。 不过往下听就知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家故事了,当先生说到一个穷秀才在山路上绊了个跟头摔下山就遇上仙人,就知道这是薇薇写的叫‘修仙故事’。 四爷不过听了两折子,这个穷秀才已经完成了从凡人到仙人的转变了。遇上仙人后就被赐了颗丹药,吃了丹药就有了仙骨,然后就被仙人举荐到某仙山洞府去修仙了,进境自然是一日千里,还收了一群千年人参精,万年何首乌精当弟子。 四爷好笑,故意问她:“下一折就该开山立宗了吧?” 李薇道:“还早,最后才开山立宗呢。” 中间自然是男主角爱恨情仇的一生了。这书不是她写的,她没那个功夫,是由她列了大纲后让南府的先生写的,写完送来让她看过后才算完。不过她发现古人的想像力也是相当丰富的,她给的大纲可是非常简略的。从几百字扩到几十万字,这份功力不一般。 这种书的好处就是无脑,听起来也够爽。四爷虽然嫌这人太过不劳而获,没有经过努力,一切就唾手可得了,但听完今天的几折后,他才发现自己一直都在笑。 不过是可笑的笑。 “好。好。”四爷看天色实在是不早了,他不能把时间都浪费在这上头,起身道:“赏。” 说书先生说了一下午,四爷和她坐在那里还能喝茶吃点心,他就只能一直不停的说。不过见万岁爷这么满意,这人也是心满意足的退下了。 为了争着来说皇贵妃要的这本书,他可是在南府的千军万马里杀出来的。 四爷要回勤政殿,李薇要回九洲清晏,两人携手一起出了杏花村。 正是黄昏时,天地山河一片金黄。 两人悠悠荡荡走到九洲清晏那里分了手,四爷轻轻推了一把她,道:“你先回去,朕去前头看看有没有什么要紧事,没有急事就回来跟你一块用膳。” 快要过年的好时候,谁会这么不开眼的来当报丧鸟?所以四爷去勤政殿转了一圈,见没有急需他处理的事就回了九洲清晏。 晚上,夫妻两个先说了几件过年的闲事,用过晚膳玩了会儿套圈才歇下。 第二天,还真有件事报上来了。 八爷没了。 守皇陵的人把这事报到了宗人府,十四爷听说后难免心中有些难言的滋味。他犹豫了下,去找了十三爷,道拿不准是等过年后再跟万岁说,还是立刻就报上去。 “毕竟是件丧事。”应该说又是丧事,这几年几乎是年年都有丧事,这也太晦气了。 十三爷这一年多瘦得不像话,看着也老多了。十四爷乍一看,道了句:“十三哥,你这看着都比三哥显年纪了,出去都让他管你叫哥了。”三爷大概也看出来了,四爷不会用他,所以也安心当起了闲王。他好歹有个王府呢,在这京里也不算差了。心宽体胖之下,脸上就算长了褶子也叫肥肉给撑平了。 十三笑了下,比着身前的座:“坐吧。” 关于十四说的事,十三笑道:“还是给万岁说的,八爷的事好歹也算是咱们的兄弟。” 十四打了个磕巴,回去见了完颜氏难得抱怨了两句:“你说十三哥是不是想坑我啊?万岁还能拿老八当兄弟?” 完颜氏鄙视他:“那是因为你傻。孝惠皇后和孝敬皇后去了那叫丧事,万岁难过。可八爷没了……”这是一回事吗? 十四拍了下脑袋:“傻了,傻了啊!”第二天一早就揣着折子过来了。 四爷虽然之前把八爷贬成庶民了,现在又道毕竟是圣祖之子,虽然八爷不忠不孝,让圣祖十分失望伤心,但人都死了,就给他几分脸面吧。 八爷还是姓爱新觉罗的,虽然没复爵,但丧仪是贝子的。 那天也有人去送了,弘昐是必去的。他还代四爷奠酒。除此外没有强求大家都要去。结果只有十三爷让人路祭了下,别的没有一个兄弟去送的。 九爷在府里喝了三杯水酒,算是送走了这个兄弟。 “都走了……”九爷轻轻叹了声,“都散了……” 转眼便是新年,小孩子们都穿上了崭新的衣服,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举着线香,兜里装满炮在大街小巷里跑来跑去。 虽然衙门都不办差了,万岁爷也都封了笔,但京城内外却更加热闹了。街上的摊贩多起来,卖年画、门联等过年的喜庆东西。 宫里也是一样。虽然皇上、太后和皇贵妃都在园子里不回来过年,宫里也要装扮起来。宫人们都换了新棉袍,见面都先道一声:“吉祥!” 赵全保特意在昨天让人送了水来,让小太监侍候着他干干净净的洗了个澡。脸也修过了,衣服靴子全是新的。 小徒弟笑呵呵道:“师傅,您今天去园子去给主子请安,带徒弟去吧?” 赵全保轻轻扇了他一巴掌:“你还早得很呢。好好的在这里守着,别有那不开眼的瞧着我走了,没人盯着就出来做怪。” 小徒弟笑道:“谁敢呢?咱们主子……”往下就不敢再说了,他师傅从不许他们猖狂,敢犯这毛病都是一顿狠打,打完就撵出去再也不用。抓了几个后就没人再敢犯了。 赵全保出去前要先去各宫打声招呼。一个是养心殿,一个就是宁寿宫。 问过无事才坐上骡车出宫往圆明园去。 圆明园里也是一派过年的气象。李薇要在腊月三十一那天先赶去畅春园,在这之前圆明园的一切都要安排得妥当。 弘昐提早来了,她听他说起了八爷的事。 “原来人已经没了……”李薇叹了两句。大概是近几年走的人多,听到八爷没了,她竟然一点感觉都没有。心里连一点或高兴或惆怅的意思都没有。 就是平平静静的。 “差事交给你了就好好办吧。”李薇对弘昐说。 四爷把这事交给弘昐了,前后麻烦多着呢。现在是人人都盯着他的一举一动了。 弘昐道:“额娘放心,我都明白。” 弘昐越来越稳重。不知道从何时起,她从他这里听到的最多的就是这句‘额娘放心’。 李薇此时倒是惆怅了,“你,我是放心的。” “去吧,帮你阿玛办事去吧。”她道。 看着弘昐出去时挺拔的背影,她才发觉这个孩子真的已经长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明天见 第512章 畅春园的无逸斋里暖香一片,宫女们来往连一点脚步声都听不到。 李薇才从席上退下来,刚才喝的那两杯玉泉酒有些上头,此时靠在榻上昏昏欲睡的。 玉烟替她把头发松开,拿薄荷油来抹太阳穴,道:“主子要不要歪一歪?” 李薇摆摆手,半闭着眼睛说:“不用,一会儿还要回去。” 可解开头发后疲惫泛上来,躺着又特别的舒服,浑身一点起来的劲都没有,她还是不知不觉的盹过去了。 都知道万岁想封她当皇后,刚才敬酒的人太多了。她再怎么挡着还是喝了几杯。 这一睡下去,再睁眼时天已经黑了。 玉烟进来点了灯说:“万岁爷让您好好歇着,前头有公主们照顾。”她放下茶,见李薇要起来就赶紧过来扶,跪下替她穿鞋。 “我还是要去太后那里看一眼。”李薇洗了把脸,重新梳头换衣服,往凝春堂去。 园子里此时正在放烟火,天空中炸开的一团团火树银花。宫女、太监三三两两结着伴站在园子里仰头往天上看。 凝春堂里也正热闹着,李薇进去时看到四爷正在陪太后打牌,弘昐坐在下首是对家,弘昫跟四爷一帮,两人输得一塌糊涂,弘昫看到李薇进来就道:“让额娘来!额娘来跟我打!” 屋里的人这才都看到她,太后先推了牌道:“不是说让你歇着?这段日子实在是辛苦你了。” 李薇知道自己现在是精力有些跟不上了,她走过去对着太后和四爷浅浅一福。 四爷对弘昫道:“去扶你额娘一把。” 弘昫扶着李薇坐到他的位子上,李薇笑道:“我只是坐在那里看他们忙,辛苦不到哪里去。”再说这几年下来也做惯了,年年都是一回事,她只需要盯着不让自已手里跑出来一二蛀虫就行。 刚才她没来时已经打了不少圈了,大家正好停下歇一歇。 牌桌抬下去,方姑姑带人送上茶水点心。 太后叹道:“我也是管过宫的,知道这里头的辛苦。虽然不用亲手去做,可是从头到尾一点都不敢放松,一直提着心,生怕哪里出点纰漏。” 不过要当皇后就不能在此时喊辛苦。李薇很清楚她这段时间确实是心累,但不是因为过年,而是因为封后的压力。 四爷在慢慢布局,她也知道事到如今为了儿子她这一步也是一定要迈出去的。而且,一辈子了,她也想日后能光明正大的躺在他身边。 哪怕实现的时候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么甜蜜。 李薇跟四爷的目光相触,他的眼睛真漂亮,看着她时的目光让她移不开眼睛。 这是他想给她的。他用双手捧了来…… 用过茶点后,都说李薇来晚了没玩成,要带着她再玩两局,牌桌就又支起来。这次果然是她跟四爷一帮,太后和弘昐、弘昫两兄弟一帮,额尔赫她们也坐过来替太后看牌,给她出主意,把太后逗得开心得不得了。 玩了三把,前两把还是太后赢,李薇输得不多,四爷赢弘昐毫不客气,但对她和太后都放水了。最后一把时李薇大胜,开牌时她都愣了,再看弘昐和四爷也都愣了,就太后哈哈大笑,指着她道:“你儿子你男人都给你喂牌,再不赢就没天理了!” 今年过年算是过得最开心的一次。四爷初二过来,在畅春园一直住到了正月十五,吃过元宵后才回圆明园。 弘昐马不停蹄,才过了元宵就去祭皇陵了。他走前跟李薇说,四爷让他去看着八爷下葬。 开春时,从江南来的贡船带来了李薇的吉服和凤冠。凤印也雕好了,四爷拿过来给她赏,笑道:“都准备好了,九月就行大礼。” 在九洲清晏里,她试穿了吉服和凤冠,只感觉到沉,不过在大玻璃镜里照出来倒是挺有威仪的,就是不怎么像她。 四爷站进来跟她一起照,还笑着说:“朕给你壮胆,看,朕也在里头呢。”说着还握着了她的手。 他握住她冰冷的手,心道果然还是怕照这玻璃镜。 镜子里的映出两人的身影,李薇这回笑了。四爷也笑了,道:“不爱照这个就不用。”他摆摆手,张起麟带着太监把玻璃镜给罩上抬出去了。 李薇摸着冰凉的朝珠,觉得她的人生真的要再向前迈一步了。 “换了吧,这身衣服穿着重。”四爷看她都有些木呆呆的了,牵着她到屏风后,让宫女们过来给她把衣服换下来。 换上常服,李薇呼的松了口气。 这么明显让四爷都笑了,两人坐到榻上,他笑道:“怎么像是累着了?” 李薇靠到他身上,握着他的手说:“不累……就是觉得心里没底……” 玉烟看到屋里主子们的样子,捧着茶不敢过来,带着人都退下去了。 “朕就是你的主心骨,有朕在,什么都不用怕。”四爷搂着她,轻轻说。 李薇摸了下脸,都道红颜易老恩先断。她都这个年纪了,早就算是老了吧?可四爷也没跟她断了。 她抬头问四爷:“你看我现在还漂亮吗?” 四爷认真打量着她,眼神里透着光,带着笑,道:“朕看也就普普通通。” 李薇又摸了下脸,“那你也不是因为我的脸才喜欢上我的。”她一直觉得四爷爱上她,跟她比上辈子长得好有很大关系。 四爷严肃摇头:“自然不是。” 李薇提了一个她一直以为很蠢,但此时却非要说出口的要求:“那你下辈子还要不要我?” 四爷笑道:“要,朕下辈子还要你。” “皇上说话可是金口玉言。”她像是想抓住冥冥中的什么东西给他的这句话盖个戳。 三生石上,刻着你我的名字。 四爷点头:“自然。朕对你说过的话,几时不算数?” 难得又看到她的小儿女态,他心甘情愿的哄她。 她靠到他怀里,像很久以前那样揪着他胸口盘扣上的小豆豆,像是不敢开口般轻声道:“那你发个誓?” 她看到四爷在春日午后的阳光中展颜一笑,端正肃穆的说:“爱新觉罗·胤禛对天发誓,愿与薇薇生生世世结为夫妻,从此生死与共,祸福同依。”他看着她,突然又像开玩笑般添了一句,点着她的鼻子说:“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一口喝的。” 九月初十,李薇顶着大太阳跪跪坤宁宫外,再到里头跪跪,终被册为皇后。太阳晒得汗都快把脸上的胭脂给冲掉了,宝蓝色的吉服吸热力一流,晒得她的肩背上烫得像要烤肉。 她从头到尾就担心一件事:一会儿抬起脸接旨时千万别被来宣旨的大臣们看到她的胭脂,万一晕开了怎么办! 不过事情比她想像得要好得多。 因为当她站起来接旨时,坤宁宫里所有的人都比她矮:他们全跪下了,叩见皇后。 李薇端着皇后架子,她甚至都不用笑一下,四爷教她的时候说皇后不必笑,只需要目光平举看向远方就行,从头到尾都由太监和嬷嬷替她应付来宣旨的大臣,她只需要说两句话: “平身。辛苦大人了。”她道。 大臣们退下去后,李薇像赶场一样被玉烟带着人给火速架到偏殿。 一会儿还有命妇拜见皇后的戏码呢。 关于这个去哪里拜见的问题,李薇犹豫过要不要去永寿宫。四爷倒是一开始就定了坤宁宫,还早他早半年就让人把坤宁宫给修葺一新,就是准备在今天用的。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第一,永寿宫前空地太小,站不下多少命妇。京中三品以上的都来了,少数也有一百几十号人。 “不能显出我大清皇后的气势。”他是这么说的。 第二,那就是天气太热,她又穿戴得这么复杂。宣旨肯定是在坤宁宫了,总不能宣完旨了,再让她穿着这一身坐上凤辇再赶回永寿宫?太折腾了。 索性就在坤宁宫一起见完算拉倒。 两个理由都没办法驳。李薇也只好应了。 她到偏殿后从里到外换了一新。吉服一共备了六套,她今天想一口气换完都没事。 玉烟给她换衣服时说:“主子,下午还要去给太后请安呢。” “知道。”李薇道。 玉烟让人端上来一碗红糖水荷包蛋,旁边还有一人捧着一盘鸡蛋糕,她也不要李薇动,让她就这么站着让人往她身上挂东西梳头,她一边喂她一边说:“主子先掂一点儿,今天大概是没什么机会用膳了。” 第513章 告祭完天地后至少又折腾了五六天,李薇才偷出空来‘逃’回了圆明园。 大概是她的名声太‘响亮’了,来拜见皇后的人扑天盖地,她坐在那里一天连口水都不用喝,一刻不停的见人,也不知道三个月内见不见得完。 而且,听弘昐说(这孩子现管着礼部),蒙古那边的王公有先知先觉,早就打听到四爷要封皇后而先一步进京,赶在这几天给她磕过头了。自然也有后知后觉,听说封后才往这边赶来的,折子是已经递进来了,弘昐替她数了一下,保守估计也有几十个吧。 四爷笑话了她一场,头一次跟她说起,其实他当年才登基的时候也有半年连晚上睡觉都做梦在见人,脑子没有一刻停下来的时候。 “其实当年,朕也如你一般忐忑。”四爷握着她的手叹道。所以那时他才要把薇薇放在他能看到的地方,有她在就好像他心里就有了底,不会恍恍然如踏梦境般。每回在养心殿忙了一晚上,回后殿就能看到她。在前头忙的时候心里知道她就在后面,让人传个话就能听到声音。 这么近,就像两人背靠背一样。 所以,他没有阻止她逃回宫里,哪怕再过半个月就要过颁金节了也一样。 本来以为皇上、皇后今年会在宫里过节,结果皇后奉太后回了园子,京里的人才知道今年还是在园子里过节。 脱下凤袍和凤冠,一切还跟之前一样。凤印被放到九洲清晏,四爷又让人替她造了一方小印,上书‘同心永寿’四字,平时行印都用这个。 除此之外,为了私下给她庆祝,四爷特意让人烧了一窑瓷把九洲清晏里的都给换了。听说那地方现在还叫贵妃窑,而且现在竟然有人家以为贵妃窑出的东西带彩,家里有姑娘的,特别是有秀女的人家都想从贵妃窑得一二件瓷器。 不过贵妃窑的东西不出窑,哪怕是烧坏了在窑口就砸了的,连片碎瓷都不出窑。 于是就催生出了盗版贵妃窑瓷器,听说现在市面上炒得相当热,一套一千两都打不住。江南那边的在豪门大户都要特意进京来采办,哪怕明知是假的也买回去给姑娘当嫁妆。 弘时现在在工部,不知想什么呢,这孩子悄悄进来跟她说他想卖贵妃窑的瓷器。 李薇拍了这孩子一下,斩钉截铁的拒绝了。 这是四爷给她的,从她出宫后就用四爷给她烧的东西,小到一个喝水的杯子,大到摆在屋里的半人高的梅瓶。这么多年下来,窑工都换了几茬,师傅带徒弟,徒弟再熬成师傅。 这是四爷的心意,她谁都不让。更别说卖了。 结果弘时舌灿莲花的把她给说动了,什么只是挂个贵妃窑的名儿,阿玛给您烧的那些瓷样都不让流出去,咱们就是烧些新的,借这个名头捞些银子。 弘时说得心酸极了:“额娘,我进六部了才知道,国库是真没银子啊。”主要是他在工部想干点啥竟然从户部掏不出银子来,那两尚书见了他都亲热得不得了的喊四阿哥,说要是四阿哥缺银子他们能替他分分忧,但要是从户部要银子,呵呵,您得先能上朝给您皇阿玛写折子才行。 弘时心都要碎了。弘昐和弘昀被封贝勒好像都挺容易的,怎么轮到他就这么难?去年那昭忠祠他盖好了,皇阿玛就夸了他一句。可见还是没什么功劳,弘时就憋着想再做出些成绩出来。他想管户部要银子,也是想在工部折腾点儿事,不管是改进什么还是发明什么,都缺不了银子。 李薇明明记得四爷跟她说去年有个七八千万两的国库收入…… 不过银子多了也是好事。就当为四爷分忧解劳啦。当皇上的肯定不嫌银子多。 她跟四爷一说,他的眉头就皱起来了,搂着她摇头道:“不用。朕早就发话,那窑里只烧你用的东西。”说罢冲她一笑,迷得她七荤八素的:“朕不缺那点儿银子。” 她忘了,四爷本质上是有些清高的一个人。就算这样赚银子挺容易的,他也不有些不屑去做。 李薇本想先说动他了再把这事交给弘时,因为她清楚要是四爷知道这事是弘时先起的头,他肯定要先训弘时一顿。 弘时在他眼里本来就活份过了头。主意能打到长辈器物身上,往小了说是他不拘小节,往大了说可有点犯上的意思了。 她犹豫了下,还是把这事跟钱挂上了勾。 四爷就听她在那里说理由,听着听着就笑了。 她说,国家这么大,需要用钱的地方那么多,官员们那么贪,宫里采买东西每年都要被他们扣去三成左右…… 李薇不知不觉就跑题了,等她从宫廷采买柴炭说到每年宫里都要掏的修宫殿的银子时已经是咬牙切齿。 银子都是从她手里过的!红楼梦修个大观园几百万两,每年从她手里‘花’出去还看不见影的也有几百万两。等于每年只是替四爷养紫禁城、畅春园和圆明园,再加上给京里人的平时赏赐,她就花出去了一个大观园。 她想起以前据说十三爷被人陷害贪银子好像还没有几百万两呢。怪不得当时先帝都没当回事,实在是这些银子不算什么。 也说明皇帝花银子是何等的厉害! “所以,能多一个赚银子的门路也是好事。何况只是借个贵妃窑的名声。”在跑题了十万八千里后,李薇又把话题给拐回来了。 四爷边笑边点头,听她还把这事说成是她现在当了皇后了,跟他夫妻一体。 “日后我做几门生意,说不定每年这几百万两就不用从国库掏了呢?”已经很久没苏过这么大的了,李薇突然啊有点梦想成真的错觉。 话说她现在再苏一个就真能苏大了吧? 不等她畅想完毕,四爷抱着她的腰,把脸埋在她胸腹间一阵闷声大笑。 抬起头来眼睛都泛水光了,他抽出她的手帕擦了笑出来的眼泪,严肃认真的表示她身为皇后十分尽责,他与有荣焉,支持她支援国库的行动。 “朕等着薇薇给朕赚银子……朕等着……”说着又笑了,拍着她的背笑哈哈的。 好吧,其实她也知道这个有点蠢了。 事情被她一手交给了弘时,四爷亲自接见了他,据说这父子二人还真把这事认认真真的办下来了。四爷没有敷衍她,他一向都是这么认真,说到做到。他给弘时圈了几个地方让他去盖窑场,还从贵妃窑里分了几个老窑工给他。 但接下来这件事就……没那么顺利了…… 贵妃窑一直走的都是神秘路线,要的就是这个外头一块都找不着贵重。采买盗版的都是明知是盗版才买的,真品,人家还怕买了回去再出事呢。 毕竟贵妃窑不许外流是大家都知道,听说好像还为此死过人?据说是宫里太监跟贵妃窑的窑工勾结,从宫里查到外头,当年的窑工几乎都死完了。 最后,弘时的瓷器真烧出来了,被李薇当成特产赏赐给王公大臣们了。毕竟所谓的贵妃窑还是有点名气的,拿出去赏人也不丢人。 弘时着实是沮丧了一阵子的,李薇也知道他想上进,想早日挣个贝勒。可她要怎么跟他说呢? ……她猜从弘时到弘昫都不会受封了。 四爷应该会把他们三兄弟留给弘昐来封。除他们之外,弘晖那件事后被牵连的各府到现在还没重新封世子,这个恩,四爷也是打算留给弘昐来封了。 弘昐去年去了北边,今年去南边。四爷正在四处溜他,听说还打算让他带带兵,跟十四爷一块去噶尔丹那边看一看。顺便,十四爷的宗令卸任了,接任的是十六爷,安郡王。 十三爷还在休息,这两年出来的越发少了。但九门提督,四爷好像又改主意了,他跟她提过一句:“先让老十三顶着吧。日后让弘昫或弘时来接这一摊。” 这个日后是多久以后,她也不知道。 她做皇后的第二年,四爷在孝敬皇后的祭日时找了个由头革了弘晖的贝勒。理由自然是弘晖不孝。 弘晖这次是真心冤枉,可他递来的请罪折子,四爷一本都没看,全都留中了。 李薇知道,四爷的心里比弘晖更难受。弘晖好歹还有个能怨恨的人,不管是她还是四爷,不管他是认为是她挑拨,还是四爷听信谗言都行。 其实她一眼就看出来了。 四爷这是想把弘晖也留给弘昐来施恩。 只是弘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这么想的吧…… 他闷坐在屋里不吭声,她坐在他背后轻轻的抚他的背给他顺气。 “胤禛,有我呢。就算是挨骂,我也跟你一块挨。”她说。 四爷笑了下,伸手到背后来握住她的手,她环住他的腰,把手伸到前头跟他的手交握到一起。哪怕看不到,她也知道两人的手是握在一起的。 隔了几日,弘晖的请罪折子又递进来了。四爷给她,让她放到书房的匣子里去。她放进去前打开看了一眼。 比起四爷连看都不敢看,她对弘晖的折子却不会视如洪水猛兽,自然也不怕看。 一看就看入了迷,直到四爷过来寻她。 “看什么呢?”他边问边过来,一眼就看到她手里捧的是什么了,旁边的匣子开打着,里面都是弘晖递过来的折子。 四爷轻轻叹了口气,坐在她对面,像以前一样对她说:“他都写了什么,跟朕说说吧。” 李薇捧着折子不知该怎么起头,实在是弘晖的折子跟她,甚至跟四爷想像的都不一样。她把折子摊开递给他,道:“弘晖写了很多。这孩子,是真的在给你认错。” 四爷听她这么说才拾起折子来,他坐这里看得极其入神,仿佛每一字,每一句都要品透。天黑了,屋里变暗了,宫女们进来点亮了灯。 她一直坐在他对面陪着他。 比起他来,她看得一目十行,可见不是亲生的,到底不可能真正的关心在意。比起弘晖在折子里写的东西,她更在意四爷的反应。 弘晖应该是真的认错了。 他第一本折子就写他明白,皇阿玛此时贬他是为了他好。在孝敬皇后,他亲生额娘的祭日斥责他,以不孝为名,正是为了让他远离皇权,少了被有心人利用的机会。 革了他的爵位,是为了留给新君施恩。 这都是皇阿玛待他的心意,他真的全都明白。 跟着就写了关于偷看遗诏的事,也确实是他的主意。或者说这里头有他的意思在,他也确实是想偷看遗诏的。 因为在孝敬皇后去后,他又出了宫,外人看着他好像是他已经被四爷‘放弃’了。但不知是他钻了牛角尖,还是隆科多和八爷的话撬动了他的心。 他在折子里写的是‘如鬼迷心窍’般。 ——他觉得四爷这是在保护他。其实心里还是属意他继位的。 就是说在孝敬皇后死后,因为他缺少有力的后盾,而且他当时的处境也不好,如果此时四爷再一心想让他当太子,说不定反而会害了他。所以为了保护他才会做出冷落的样子来。 ……这么一说确实很有道理。 李薇也觉得哪怕是她在弘晖那个位置上时,也不可能看得清楚当时的情势到底是什么样的。 那么,到底是真冷落还是假的呢?皇阿玛的心意到底是什么? 这里就有隆科多和八爷的‘功劳’了。在他们的说服下,弘晖打算看遗诏。 弘昌是他们计划中一个相当重要的人。他是十三爷深为倚重的长子,其实他乾清宫的身份倒不是最重要的。弘晖认为如果这世上有一个人可能会知道遗诏的事,那就只有十三爷。 但十三爷的嘴不是弘昌能撬开的,弘昌也不敢引起十三爷的疑心。所以试探过一两次后就再也不敢了。这才改为偷看遗诏。 这里头,隆科多和八爷就有了分歧。 隆科多是一心一意要把这差事给办好的,办得漂漂亮亮的,好再捧个新君上位。八爷却抱着就算办不成,也要多拉几个垫背的,把事闹大的念头。最差也要把十三爷给害了才行。 两边目标不同,所以这才露了马脚,让张保发觉了。 弘暾的事,弘晖是真不知情。但他不知道弘昌是不是故意的。他在折子中写道‘弘昌与八爷相类’。二人都有玉石俱焚的意思。他自己不好,也要让别人过不好。 但弘昌到底牵涉有多深,他不知道。因为当时他已经跟他们都疏远了。 不过那个用帖子来互相联系的暗号是他想的,‘墨锭’是事情变糟,‘书’是有证据或计划,‘茶会’是准备见面。而且在他疏远这些人后,没有认真的限制刚安,所以说到底,他也有推卸不了的责任。 他没有限制刚安的理由就很简单了,放个会乱咬的狗在外头,咬着谁都是他赚了。他只是没想到刚安会来咬他。 ‘心如鬼蜮,百鬼随行’ 弘晖道权势迷心,让他都变得不像个人了。这几年做错的事太多,连皇额娘去的时候,他都辜负了皇额娘。 他自请圈禁,不再出府。 李薇对他在折子里写的东西信了八成。余下二成,则是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弘晖从此就变得清心寡欲了。 不过,她不会对此发表什么意见的。 四爷看完都已经很晚了。他却连叹气都没有,一本本把折子都收回到匣子里,放到书架上,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般,对她笑道:“陪着朕在这里坐了一晚上了,饭都没用,让他们上两碗粥来吧?” 说罢,他牵着她的手到外头,两人坐下就着肉松和咸鸭蛋喝了清粥。 她一直在看他的神色,担心不已。 他不知是不是又误会了什么,温柔的把她拉到怀里搂着轻轻拍了拍,说:“不要多想,万事都有朕呢。” 弘晖,到底没有被宣进圆明园见驾。 四爷也没有再见他。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明天见 第514章 才当上皇后不过三个月,李薇就发现这当皇后和当皇贵妃也没什么区别。除了张起麟他们对她的称呼变成了‘主子娘娘’外,别的也没什么要变变的。 她做的事还是那些,畅春园、圆明园再加上紫禁城的内务,她都觉得自己现在是四爷的后勤总管。 后勤一向是最肥的差事,最能扣油水。现代时她跟着班委拿班费去采买中秋茶话会的花生瓜子时还能用公款喝瓶可乐呢,放到这里采办的都不能用可乐来横梁了。 以前是皇贵妃时还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现在突仿佛一夜之间就有了主人翁精神。她跟四爷说打算来一次审计,查查看去年都花了多少钱,有多少钱被贪了这样。 她都不敢说查查过去十年的,就查去年一年的,想来应该也不会查出太难看的东西来。 四爷笑着接了她的折子,然后压在手下,用‘哟,这里有个大傻瓜’的语气反问她:“那去年是谁管的账啊?” 是她。 李薇眨眨眼,觉得自己脑门上就这么戳了个‘傻’字给人看。 四爷也乐道:“有自己查自己的吗?” 自然没有啊。 好吧。她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蔫了。不过四爷紧跟着就安慰她,道:“朕知道你是好心。朕支持你查,咱们悄悄查,查完也干净点儿。” 她才要高兴,四爷又添了句:“正好张保也闲了几年了,看看他现在有长进了没。” 结果还是替他练兵来了。 人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李薇自觉是当了皇后要承担起责任来,要做出些成绩,要……怎么说呢?她真真正正跟四爷成一体了,他的事就是她的事。她要替他做些力所能及的。只顾着吃喝穿戴,日常生活是不够的。要时刻要求进步嘛。 不过外人怎么看就不好说了,估计都觉得她这是没事找事,显摆当皇后来了。 张保这些年看着是沉稳了。以前总有些不可一世的骄傲劲,现在打眼一瞧,特别跟园子里天天拿着花铲收拾花木的花匠这类粗使太监,腰一直弓着直不起来,脸上常年带着木呆死板的面具,让人看见就觉得跟这人没话说。 他听了消息过来也不见丝毫激动,她猜肯定有小太监给他报过信了。当主子越久越明白,这主子身边就没什么事能瞒得过侍候的人。 他磕过头起秋就问了一句:“主子娘娘想怎么查?” 李薇道:“从外往里查。” 张保点点头,心里已经开始铺开想这从外往里查的意思应该就是不想大动干戈,只找一二小猫小狗拿了杀鸡儆猴就行了。皇后想立威,大概也不打算伤筋动骨的。 可是要说这都多少年了?孝敬皇后没去之前,园子里就是当今皇后的天下了,里外都是她的人,她还这么查…… 没事闲的吧…… 主子们的事,他管不着。他只要听主子的话,把差事办好就行。办得让主子贴心顺意。 他再往下听,结果就听傻眼了。他听主子娘娘说: “我想着那些人贪了银子是不可能藏着的,真有人能一口气把贪来的银子埋自己家墙根底下,埋个七八十年的,那我也服他。”李薇道,“就从看谁家盖新房了,买新田地了,娶小老婆了,这样来查。” 原来是这么个从外往里查。 张保恍然大悟。跟着就反应过来,皇后这是要来真的啊? 皇后还在说:“有些人心眼多,有店铺、宅子不往自己家人的名字下面记,什么奴才啊,媳妇嫁妆啊,远亲啊,族人啊,等等。你就这么查:但凡是跟他们自己家的收入不相符的花销,统统先记下来。” 收多少,花多少。多出来的钱怎么来的?天上不会掉银子,就这么查。 张保点头,他既然号准了主子的脉,心里就有腹案了,当时就道:“既然这么着,官府那边的记档就做不得数了,奴才找人从这些人家里的使唤人那里查才能一问一个准儿。” 先把范围圈出来,这个不可能一点都不打草惊蛇。所以先确定今年办那几项,全查清后再来个秋后算账,迅雷不及掩耳的把人都给拿下来。 李薇想先查圆明园,哪里都没有这里重要。她拿这个去问四爷,他说了声好。 她说想连着畅春园一起查。 他还是说好。 李薇:“……您就没别的话要吩咐我?”比如谨慎点儿,小心点儿。 四爷抬头,笑道:“别累着了。” 李薇有点小失落,还有点小感动的走了。 很快两边都有了结果,圆明园里一点问题都没查出来,都挺干净挺好的。畅春园那里有些小问题,不过问题不大。只有几个太监收了外头人的银子,外面的人多数是想打听下四爷的事。圆明园那里收买不到人就跑畅春园这里来收买的。 打听的事也很稀奇,就打听四爷这段日子都是由园子里哪个姑娘侍寝。 在去年选秀时打听这个的最多。都认为园子里没放妃嫔,但是宫女多得很,所以应该有几个是四爷的爱宠。就是园子里篱笆扎得太紧,他们在外头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畅春园有个收了四千两银子的太监是这么说的:“奴才说的是万岁爷到畅春园来时都是跟主子娘娘一起歇的。” 李薇跟四爷说:“不知那花了银子的人听了这话会不会觉得这银子花亏了?” 四爷的鼻梁上架着老花镜,道:“他们大概是想着朕去见太后,身边带了你就只能跟你一起歇了。” 他跟着又说:“也说不准,他们会把主意打到你身边侍候的人身上。” 李薇这回一下子就想到了,“怀疑我找年轻宫女侍候你?” 四爷放下折子,好整以暇的问她:“那娘娘是怎么想的?要不朕今晚上就等着?” “想得美。”她道,他这才笑了,继续看折子。 自从她在他面前犯了回傻,说当了皇后就要贤惠大度替他安排人了,他就时不时的问她一句什么时候给朕安排啊?朕等着呢,朕的皇后如此贤良大度,朕心甚慰啊。 他就这么笑话她。 既然他都这么支持她霸着他了,那还有什么好客气的?宫女虽然是每年都有小选的,年轻水灵漂亮的姑娘哪年都不缺,但园子里进人却没这么容易。肯定不可能一年换一茬啊。衣不如新,人不如旧。使惯了的老人一辈子不放出去有的是。园子里如今留下来的都有十年了。 所以说一个新鲜水灵的都找不着。 四爷那天还跟她说:“朕那边
相关推荐: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深海gl (ABO)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妄想人妻
薄情怀(1v1)
认输(ABO)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珊璐短篇CP文
痛之花(H)
成瘾[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