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请他回府后去他家玩。 “这下咱们可算是没人管了!我要跟我阿玛说,暂时千万别请先生!我要好好玩个一年半载的!”弘晟乐道。 弘晰只是笑,弘晋上来揽着弘晟的脖子卡住道:“你这刚出去就想不好好读书啊?还玩个一年半载的,告诉你,就许你玩半个月,最多一个月。然后进宫来看我,到时把你的功课拿来,哥哥勉强替你看看。” 弘晟被他卡得唉唉叫,又踢又踹道:“去你的!想教小爷的功课,你还不够格!你也不瞧瞧我阿玛是谁?我这一回府不被他上了笼头天天念,我的名字就倒过来写!” 想起三爷是宗室里出了名的文人,一群小辈都笑了。连弘晖都要同情弘晟了,三伯的书房里别的不说,书是最多的,叫弘晟十天读一本,都能读到五十岁去。 想到这些堂兄弟们,弘晖一直紧绷的神情放松了些,还不自觉的露出一点笑容。 跟在一旁的丰生额看到了,暗地里松了口气。 大阿哥要可能回府的事他们也早就知道了,他跟阿玛商量过,最麻烦的就是大阿哥回府后,他们很可能也要住到府里去。 “四贝勒的府里已经很长时间都只有二阿哥一个人了,听说他去年也有了侍卫,你们这次住到府里,切记不能跟二阿哥的人起冲突。不然吃亏的很有可能就是大阿哥。” 丰生额道:“阿玛,我明白。大阿哥是长兄,二阿哥又小,我们跟二阿哥的人吵起来,四贝勒很可能会各打五十大板,但二阿哥年纪小占便宜,大阿哥就欠了些。我会交待其他人,一定不会招惹麻烦,别人就是找事,咱们也会让着点的。” 他阿玛道:“退让是好,但不能无限制的退让。要是他们欺到阿玛脸上,阿哥不好计较,你们却可以出头。拼着事后受罚,也不能叫阿哥受委屈。” 丰生额想到这里,不由得沉下了心。他是家里的老大,论年纪比阿哥还大,论亲戚,他是阿哥的表兄。阿哥平常待他也有三分敬意。 就凭着阿哥待他的心意和两家的关系,他就不能叫阿哥塌了面子。 出了宫门,就能看到各府来接阿哥的车。四贝勒府的苏培盛就等在宫门口,一见弘晖出来,连忙上前磕头,小太监们把宫里送出来的行李箱子都接过来往车上抬。 弘晖虚扶了把,客气道:“公公不必多礼,辛苦公公来接我了。”跟着就找阿玛的身影。 苏培盛呵呵道:“这都是奴才的本分。”一眼瞟见弘晖张目四顾,暗暗擦了把汗,小声道:“大阿哥,今天府里来了客,主子爷就没分出空来……” 弘晖失望了些,还是笑道:“那咱们……”一句话未说完,他就看到停在宫门旁的车里出来了个人。 弘昐。 苏培盛侧身让开,笑道:“主子爷就叫二阿哥过来接着您回府了。” 弘昐已经快步上前,宫门前不好跑来跑去,何况他又大了,不能像小孩子那样没规矩。 弘晖只怔了一下就开心的笑起来,还迎上去。 丰生额几个面面相觑,都先避到一旁。 “大哥!”弘昐快了两分,见弘晖迎上来几乎就是小跑了,冲上来用力抱下弘晖,再退下利落的行了个礼。弘晖连忙拉住他,“别多礼了。”说完回了一揖。 兄弟俩人见过礼,弘晖让开,丰生额几人上前行礼。弘昐站着受了,只弯腰虚扶了把,跟着就拖着弘晖的胳膊往车旁走:“快走,阿玛让我快点来接你,咱们要去庄子上呢。” 弘晖一听也加快脚步:“今天就去?” 两人上了马,弘昐看到丰生额几个也跟上来,伏耳对弘晖说了两句,弘晖就对丰生额等人道:“你们先回家吧,等我的信儿。” 留下丰生额他们,兄弟两个打马飞奔,苏培盛是带着弘晖的行李慢走一步,两人身边只跟着侍卫。一路回到府里,弘昐道:“大哥先去看看嫡额娘吧,阿玛也在嫡额娘那里。” 听到这个叫弘晖心中一喜,把马缰丢给太监就往府里走。 正院里,阿玛果然跟额娘在一起等他。 他进屋先跪下行了个大礼,四爷亲手扶他起来,仔细上下打量,拍着他的肩道:“果然好,等到了庄子上,阿玛要好好考考你的功夫。” 月余未见,弘晖也是想念阿玛的,马上说:“儿子现在能射五十步了!” “好!”四爷赞道,转头对福晋说:“叫弘晖歇一歇,用碗茶,你们也说说话,半个时辰后叫他去前面。” 弘晖连忙跟着额娘送阿玛出去,见阿玛转眼走得不见影,他的心里突然涌上一股悲凉感。阿玛特意到额娘这里来等着见他,对他的关心是无可置疑的,但他对额娘的情意就如那干涸的泉水一样。 他再看额娘,却发现额娘并不难过。 元英拉着弘晖坐下,叫人给他上了茶和点心,一句废话不说,直接道:“你多少用一点,额娘叫人把你的东西都收拾好了,你阿玛的意思是咱们要在庄子上长住。你的功课由他来教,骑射师傅是你阿玛的侍卫头领布尔根。” 弘晖捧着茶顾不上喝,插嘴问道:“额娘,是有什么事吗?阿玛怎么突然要去庄子上住?”他想起这次他们也是突然就叫出宫了,这两者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元英自己也不知道,只好说:“这都是大人要操心的事,你就不要多问了。到那里好好听阿玛的话?” 弘晖忙放下茶碗,握着她的手问:“额娘你不去?” “额娘去,只是比你们晚几天。”元英马上安慰他道,“府里的事不是说走就能走的,总要收拾一下。”再说四爷一走,她把门一关,也不必管外面来的贴子和人了。 弘晖有心要问李侧福晋是不是跟阿玛一起先去,可额娘一向不愿意告诉他后院的事,他就是问了也只会挨骂。 元英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叫人把点心给他装上,道:“快去吧,别叫你阿玛和你兄弟久等。” 弘晖只好去了。到了前院却发现等着他的还有弘昐。 四爷见两个儿子都到了,看了看弘晖身上的衣服还没换,稍稍皱了下眉,道:“你这身衣服要不要换下?你的箱子都在,叫人找身方便的衣服来?” 弘晖今天是回府,就算骑马也只骑很短的一段路。所以穿的是常服,可他此时看阿玛和弘昐穿的都是骑服,就知恐怕到庄子上这一路都要快马过去了。 他笑道:“不用,换了更麻烦。”说完把辫子往腰到一束,把袍角也系到腰上,裤腿扎紧,道:“这就行了。” 四爷看了笑道:“这也是你在宫里的师傅教的吧?我小时候也学过这个。” 满人未入关前,衣服也不分什么常服或骑服。入关后汉化渐深,衣服袍角越来越长,布料越来越华丽轻薄,款式也变得渐渐不方便骑马。四爷小时候在宫里是两种衣服轮着穿,骑射师傅教过他们怎么把不方便的汉人衣服变得方便点。 他还记得皇上当时也是这副怪打扮,对他们笑道:“这要是叫汉人们瞧见了,非说咱们有辱斯文不可。” 当时三爷还显摆了句:“他们会说这叫衣冠不整,是很没礼貌的一件事。叫人看见会笑话的。” 皇上笑道:“汉人就是怕被笑话得太多了,什么天朝上国,你们不可学这个。人不能无法无天,可叫所谓的规矩礼仪管住自己的手脚,那是本末倒置。” 世上本来就只有一个规矩,那就是胜者为王。 四爷突然觉得自己叫一些东西给束缚住了。在没有登上那个最高的位置之前,什么事都是不需要去在意的。而等他真的坐到那个位子上时,所有的规矩都要由他来制定。 他吐出胸口一股沉积了许久的郁气,好像卸下了一个很大的包袱。 “上马。”四爷挥鞭道。 庄子上早就准备好了一切,叫主子们一来就能舒舒服服的。弘晖发现跟着阿玛过来的只有他们两个,这叫他小小松了口气。 只要不是额娘再次被独自留下就行。 庄子上的布置与城里一般无二,只是地方大了许多。 四爷一到就叫弘晖和弘昐先去整理各自的行李,然后准备用午膳,下午一起习武骑射。 打发走孩子们后,他对苏培盛道:“去把戴先生请来吧。” 少顷,戴铎跟在苏培盛身后进来了。 他跪下后就涕泪俱下,“主子爷,奴才终于又见到你了!!” 见他这么激动,四爷也有些感动。如此忠心的奴才是可遇不可求的,亲手扶起戴铎,四爷口称先生,道:“戴先生不必多礼,快请坐吧。” 屋外,王以诚把茶交给苏培盛端进去就退下了。屋里这位看来不太一般,苏公公亲自送茶,都不叫旁人进去了。 上过茶后,苏培盛也退下了。屋里只有四爷与戴铎两人。 茶香袅袅,两人一时都没说话。 还是戴铎打破沉默,叫主子先开口,特别是四爷这样的主子,那是当奴才的太蠢。 他先道:“奴才给主子爷的信,主子爷可看过了?” 四爷淡淡点头,要不是看了信,他也不会叫戴铎回来。 戴铎露出如释重负、感动莫名的神情来,再次离座跪下,磕头道:“奴才在外面,日日夜夜替主子爷悬心,借了天大的胆子写了那样的信给主子爷,奴才万死莫赎。” 说罢,又是狠狠几个头磕下去。 四爷见他额上几下就磕出了血,终于开口叫他起来,叹道:“……你也是对我忠心,才敢直言相告。” 戴铎又是使劲磕了几个头,抬起脸上整个人像被人照头敲了几闷棍一样。 他小声又快速的说:“主子爷,奴才信中句句肺腑,望主子爷一定要三思啊!” 四爷闭上眼静了静神,伸手虚扶了把,道:“你起来说话。” 戴铎这才敢站起身。 四爷想起戴铎信中的话,仍然不敢直言,只道:“你所说的,是你自己想的?” 戴铎点头,四爷再问:“……你并未见过皇上,怎么敢揣测帝心?” 戴铎肯定道:“求主子爷恕奴才不敬之罪。” 四爷点头。 戴铎这才说:“主子爷,奴才虽未见过皇上,却与皇上神交以久。皇上的雄才大略,天姿英伟,胜过凡人百倍。” 四爷叹道:“皇阿玛确实建下了不世之功,继往开来,不知之后的皇帝有没有能及上皇阿玛之万一的……” 戴铎听了,马上狂拍马屁:“主子爷何必妄自菲薄?依奴才看,能继承皇上的伟业的,自然只有主子爷一人。” 四爷虽然被搔中了心头的痒痒肉,面上却是一沉,喝道:“放肆,我对皇上和太子忠心不贰,再说这种话,我就饶不了你了。” 戴铎再跪下磕头,再三请罪,才得四爷允许起身。 不过接下来四爷就和缓多了,戴铎这话也能讲得深些。 戴铎低声道:“依奴才愚见,皇上虽然雄姿英发,但也只是个人而已。是人,就有弱点。” 听到这里,四爷有些坐不安稳,但他沉住气,只是无意识的不停搓着右手指节,戴着扳指的地方,“你继续说。” 戴铎声音越来越低:“皇上的弱点,就是……老。” 四爷徐徐呼出一口气。 戴铎继续往下说:“皇上陈兵,或许有震慑旁人的用意,但更多的,却是他只有靠着重兵,才能安稳入眠了。” 没有手握重兵的安慰,皇上已无法安枕。 第182章 嘴炮技能 在庄子上,哪怕是白天也是非常安静的。不像在城里好像到处都是声音。 庄上的雇农们都在庄子的边缘处,他们在必要时也可以充当庄子上的第一道防线。庄子内侧是大片的荒地,没有开垦耕种,专门留出来给主子们骑马、射箭。 此时,庄子上除了刚到的四爷和两位小主子,只有跟来的侍卫和苏培盛等贴身侍候的太监。 在书房这里,更是只有苏培盛一人守在院外,连门边都没有留人。 书房里,戴铎谈兴正浓,他无法不激动、兴奋。在投到四爷门下近十年的时间里,这是他第一次真正的跟四爷交心。他的抱负、理想、野心,都在今天此刻才真正的开始萌芽。 四爷经过十年方对戴铎放心,听了戴铎所言,他把在保定府的一些事说给他听,想听听他的意见。 戴铎此人,心里奇诡,为人有野心却并无胆色。正是谋士的上佳之选。 叫他能放心用他,又不必担心会被他背后出卖。 文昌阁一事,始终叫四爷难以放心。他一是担心这是针对太子的阴谋,而他不但事先没有发现,事后也找不出幕后主使。 因为所有人,哪怕是皇上,都叫他疑心。 可皇上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或许不会,那是谁呢?不但同行的几个兄弟有可能,伴驾的随行大臣、侍卫,哪怕是留在京里没有去的,在他眼里也是个个都不清白。 他知道,这是他身在局中才会看不清楚。 他告诉戴铎,就是想从旁观者眼中看看此事到底会有什么线索。 戴铎听完文昌阁的事,心中马上有了腹稿,可见四爷为此事如此忧心,他也不敢马上就说,只道:“这个……奴才一时也摸不清头绪,不如等奴才回去细细思索,再来禀告主子爷?” 四爷吁了口气,道:“也好,你先回去歇着吧。明天出来,就当你是我给弘晖和弘昐找的先生,四书五经你也读过,料想不会有什么问题。” 戴铎心中暗暗叫苦,他对读书实在是不开窍,捏着鼻子读了十几年,又屡试不中后就把四书五经都扔到脑后了,如今还要捡起来,他可真没自信能给两位阿哥讲文章,说不定他还不如阿哥们呢。 退下后,到门口找着苏培盛,不等他施礼,苏培盛很是严肃认真的对他行了一礼,用从来没有过的恭敬态度对他道:“请戴先生跟咱家来。” 苏大公公亲自送他回去,亲自打来水,亲自侍候他洗脸、用茶后,才道:“咱家一会儿就叫个小子过来听戴先生的差遣,午膳也会送来,戴先生就不用多跑了。” 戴铎满意点头,风度很好。不但是因为苏培盛今天难得的尊重,更是因为他很清楚,虽然说他是给阿哥们找的先生,其实他还是四爷的谋士。四爷叫人看住他,是为了保全他。不然,三国时的杨修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老对着主公炫耀自己有多聪明,那才是傻到家的呢。 用过午膳,他翻开四书五经打算临时抱下佛脚,至于四爷担心的文昌阁一事,不管是谁设的局还是鬼使神差,都与四爷无关。四爷如今要做的,一是示弱于皇上,二是示忠于太子。旁的,无须操心。 此时,做得越多,错的越多。 只是他虽然早就知道该怎么做,却不能这么快就告诉四爷。不然不是显得四爷为难这么长时间的事,在他这里只是小菜一碟吗? 戴铎打算靠目前藏的这个主意在四爷府上混一年,一年后要是情况仍未好转,再图其他。 混水方能摸鱼。但若是自己的本事还不够硬,贸然下水只怕反而会叫鱼吃了去。四爷的份量还不够,现在能做的少啊。 书房里,四爷正与弘晖、弘昐二人一道用膳,席上,四爷道:“我给你们两个找了个先生,虽然只是个久试不中的秀才,但学问还算扎实。平时你们见了他,记得要以师徒之礼相待,不可无礼。” 弘晖、弘昐二人都起身应下。 四爷道:“此人姓戴,你们称先生就行了。” 弘昐面上未露声色,心中却想起额娘提过一个姓戴的南商,常往府里送东西。额娘交待过他,此人大概是阿玛的奴才,不小心碰上时要恭敬些。 阿玛说是先生,额娘说是奴才。 弘昐心道,只怕奴才是真,先生是表吧? 既然阿玛不想叫他们知道,他最好也别叫破。额娘提醒他是叫他小心,不是叫他显摆的。弘昐在心里记下一笔,等三弟来了以后,还要提醒他一句。免得他年纪小藏不住话。 想起额娘与弟弟,也不知道他们几天后过来。 额娘这次坚持要留在府里…… 东小院里,李薇和二格格刚用过午膳,李薇道:“你去歇个午觉吧,这里我来就行了。” 二格格看着还有这么多账册没有清点,没有动,说:“我也不困,我跟额娘一起来。” 李薇笑了,没有强求。早一天收拾好,就能早一天去庄子上。 之前四爷跟她提想去庄子上住一阵,她还问住几天,结果他说:“要是不巧,就住到年末再回来。” 这一说可就是住一整年啊。而且,四爷对外说的理由是去庄子上避暑,说他出门这一趟大概大概是累着了,有些身体不适才要去庄子上休养。福晋与她都是要跟去侍候他和照顾孩子们的,孩子们则是要陪伴他。 而且,还说家里的女孩们身体都不好,每到夏天都会苦夏。 总之等于是全家有病,去了庄子是为了休养,识相的就不要来打扰了。 李薇猜四爷大概是想躲一躲,虽然她不知道躲什么事,但夺嫡嘛,肯定会比较激烈。貌似电视剧中里四爷一直是属于闷声发大财的,前期其他几龙斗得热闹,他躲一边,等最后突然跳出来摘走胜利果实。 所以,四爷就没跟人真刀真枪干过,人家靠的是智取。 对于他这个注定要成功的雍正帝来说,没有她苏的机会,她只需要跟着四爷党的路线走就行了。他说东,她就向东跑,他说卧倒,她绝不会站着。 既然去的时间长,她也知道真是一年还是几年的,总之用得上的最好都带够。这一整理要带的行李就多了,不是一两天能准备好的。 她本来想叫二格格先跟着四爷走,可她说要留下来帮李薇的忙,现在二格格是真能帮上手了,李薇一下子感觉轻松不少,女儿长大能干活了。 没了四爷,东小院里好像安静了不少。虽然只少了两个人,一个四爷一个弘昐,院子里却好像少了十七八个人一样。 李薇也不太习惯,突然问:“你三弟呢?” 二格格说:“跟四弟在一起睡吧。” “哦。”李薇才想起来,笑道:“以前总觉得他跟在弘昐后面,这下弘昐不在,我老觉得找不着他了。” 二格格笑了说:“额娘不知道,之前你和阿玛出去时,晚上三弟都过来陪着四弟睡觉呢。” “天天这样?”李薇惊讶的问。 二格格摇头,扳着手指数了数说:“也就开始吧,他听说那边老叫我们去吃饭,还想叫我们去前面吃呢。后来就好多了,大概也是习惯了吧?” 李薇微笑的问她:“怎么样?这次额娘出去,你一个人在家害怕吗?” 二格格放下手上的账册,长长叹了口气,不好意思的说:“一开始挺害怕的,后来就觉得也就那么回事吧。” 李薇自从回来时就发现二格格的改变了,此时亲耳听到更高兴了,催她:“给额娘说说。” 二格格笑了下,嘟了下嘴:“这有什么好说的?就是觉得,那边也没那么可怕。”她越来越明白之前额娘告诉她的话了,他们做的准备只是防备万一,而福晋其实是什么也不会做的。她的那些小动作,一点也不可怕。 这世上真正的坏人还是少的,很多人就算有坏心,但可能一辈子也下不了手去干一件坏事。 李薇频频点头,双眼发亮的鼓励二格格继续说。 二格格受到鼓励,从头说起:“一开始我是很害怕的,怕那边叫我们去吃饭是不怀好意,怕她把四弟哄过去,怕她强留四弟在那边。可后来我发现,她只是叫我们去吃饭,偶尔也说想留四弟在那边,可她也没有特别坚持……”这是她最不理解的地方。 “我就觉得嫡额娘好像是在走个过场……”她觉得这个可能很低,可就是给她这个感觉啊。 “反正我现在不害怕了。”二格格做了个简单的总结。 李薇很高兴二格格不再把福晋当假想敌了。中二期的时候世界总是非黑既白的,在二格格的眼中,她与福晋是天然敌对的两边,所以福晋对东小院是不可能有善意的,她的一切所做所为都是有阴谋的。 这种心态当然是危险的,无限高涨的敌意很可能会叫二格格失去理智,一旦这种敌意达到一个临界点,二格格可能会主动攻击福晋和福晋身边的人。 至少在李薇的印象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二格格就不再主动搭理大格格和三格格了。明明最多一年前,她出门还记得给三格格带东西玩呢。 平时说起这两个姐妹,也是冷淡大于亲热。 她不希望二格格继续这样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叫她亲自体会一下,福晋不是张牙舞爪的大怪兽。她是个很普通的人。 李薇自觉她现在的心态就很健康,她把福晋当成同公司有一定竞争关系的同事,她是天降系,她算是后天系。两者地位虽有差别,但她的工作努力,甚得上司器重,令同事福晋有危机感,是以最近小动作频频,因为她们两人的项目都快要上马了,所以斗争加剧。 脑补之后,这简直是一出古代版杜拉拉升职记嘛。 两人目前的竞争还停留在隔空放激光电眼的阶段,什么时候进化到互放大招就不知道了。但她私心是不希望真的有这一天的。 二格格问她:“额娘,其实嫡福晋也没那么坏吧,她不会真的对付我们对不对?” 李薇迟疑的点点头,说:“是啊,但我们还是要小心哦。不能因为街上可能没小偷就从来不锁自家的门,我们自己的小心谨慎,为的是对自己负责。” 二格格轻快的答应道:“知道了,额娘。” 看到她好像不再把除东小院外的世界当成龙潭虎穴,李薇在欣慰的同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二格格的中二是她的责任。都是她这个当额娘的没有承担起责任来,才叫孩子们不得不提前长大,因为他们感觉到了危险,她这个额娘却没有保护他们,所以只能提前成长起来。 她在学校里时看到过一个调查报告,说单亲家庭或家庭不合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子女为什么会更成熟,原因就是环境的不安全提前催熟了他们。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并不是一句赞扬,而是无奈的讽刺。 二格格他们就是安全感缺失的孩子,他们‘穷’,所以为了‘富’起来,为了更多的安全感,他们才充满了攻击性。 李薇只希望这一切还不算太晚。她的妻妾可以相安的自欺欺人,躲在东小院的掩耳盗铃,才造成了这一切。 二格格问她:“额娘,你这次回来还没有去给嫡额娘请安吧……这样没事吗?” 李薇笑道:“没事的。” 与其等福晋一步步试探她的低线,不如她先告诉她,她是个不好惹的人。以前她就是太给福晋面子了,才叫她把主意都动到孩子们身上,还以为她什么都不敢做。 现在她会努力把福晋所有的火力都吸引到她的身上来。 不是只有她才会踩着规矩做事的。 她也会踩着规矩,噎得她吐血。 府里都收拾好了,李薇特意去问福晋哪天出发。 两人说完正事,李薇突然想起来般道:“那天刚从外头回来时,我没有来给姐姐说一声,在这里给姐姐赔个不是,姐姐可千万不要怪罪我。” 元英淡淡道:“这有什么?你一路侍候爷也辛苦了,就是爷也没说你一句不是。” 李薇笑着应了声,又说:“回来听孩子们说,我不在的时候多亏姐姐照顾他们,也是我临走前考虑不周。” 元英:“我是他们的嫡额娘,照料他们是我应当应份的。” 李薇:“呵呵,有姐姐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两人对着笑了会儿,李薇告退了。出来心想,敌人很牛x,她需要苦练嘴炮。 屋里,元英坐着喝茶,庄嬷嬷道:“我看这侧福晋是在挑您叫二格格和四阿哥过来用膳的事。” 元英心里不太舒服,面上淡淡道:“她说到天边去,这也是我该做的。就是说给爷听,也没有第二句话。” 庄嬷嬷听了不敢再说,福晋这还是被惹火了啊。倒是想过侧福晋可能会不高兴,只是没想到她会主动说到福晋脸上来。 侧福晋这胆子出去一趟也变大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晚安,明天见 第183章 送礼 八爷的一张贴子把正搂着小妾爽的九爷给喊来了,他气势汹汹的到了八爷府,坐下就开骂:“老四那个不是东西的!!他真跑了?” 八爷悠然的给他倒了碗茶,推过去叫他平平气,道:“嗯,听说是这一趟出门着了凉,又是水土不服,现在京里天气又越来越热,他就带着一家子去庄子上乘凉、避暑兼养身了。” 九爷一碗茶灌下去半碗,狠狠冲地上呸了口:“我呸他的!这不是把我陷进去了吗?” 兄弟两个一起回来,九爷自在啊,他想得到京里肯定会有人上门来打探消息,可直隶的事是能说的吗?他再傻也知道皇上奔直隶不是去赏景的,那么多的将军趁夜来、天明走,这里头的事说不清。 回来后,他连八哥也只是透了两句,再多也没有了。 关上门拿保定府带回的新妾取乐,反正外头有四哥呢。临走前皇上也只交待了他,没见回来后四哥马上就进宫了吗? 九爷自以为这事跟他就没关系了。谁知道老四这么不仗义!他自己颠儿了!还把一家大小都带走了!那剩下的人没别人好问,可不就要冲他来了吗? 八爷一语不发,四爷走得太快了,叫他来不及反应。他叫老九来,也是想从他嘴里多挖点东西出来。既然老四闪得那么快,可见保定府里一定发生了比老九说的文昌阁更严重的事。 可老九过来了只是一味骂老四,有用的一句不说。八爷心里也有数,虽然猜不出来,但老九的嘴都这么紧了,想来直隶那边确实有事。 他存了心再另外打听,不逼着老九说了,就宽慰他道:“你也不必担心,回去关上府门不就行了?谁来都推出去,叫他们找老四去。” 九爷也是这么打算的,但被一向看不起的老四摆了一道,他这气下不去啊。 他道:“不行,我要给他添添堵!” 就在八爷府上,九爷叫人把十四喊来了,一见他就扬声叹道:“十四啊,听说你四哥病了,我这也不知道,想着你要去看他,回头把礼给你,叫你带去得了,我也不去惹他的嫌。” 十四在来的时候就猜到会是这个事,也是气呼呼的一屁|股坐下骂道:“别跟我提他!回来谁都知会了,连十三那边都叫他家的人去了趟,我这里就叫他的太监过来放下东西就走,我还想过几天去看他呢,结果他就这么跑庄子上去了!他要是说声病了,我能不早点去看他?这是拿我当外人呢!” 九爷得了知音,跟十四在八爷府一边喝一边抢着骂四爷不厚道,人太黑,跑太快,不拿兄弟当人了,心凉啊。 从下午喝到晚上两人才醉醺醺的告辞。 他们走后,八爷长出一口气,回到书房松开领口,连洗漱都懒得动了。 八福晋没见他过来,听说席散了,只好到前面来找他。一进屋就看他靠在榻上不动不说话,忙上前道:“这是累了?”她把他的腿抬上去,让他躺得舒服些,再喊人送来洗漱的热水,亲自给他抹脸梳头。 等她忙完,八爷握住她的手,叹道:“行了,你也不用忙了。我今晚就不动了,睡在这边了。” 八福晋叫人都下去,坐在榻沿上关心的问:“怎么?我听人说你们说得不是挺好的?老九和十四不都挺恨四哥这一手的吗?” 八爷摇摇头,叹道:“这两人是都不痛快,但老九不想伸手,十四……到底跟四哥是亲兄弟,也没个准话。” 八爷都这么说了,八福晋也无计可施。他们都没想过四爷会一走了之,京里本来就盯着他和九爷这两个伴驾回来的人,九爷年纪在那里放着,从八爷往下的兄弟,皇上都不爱用。他会跟着去伴驾,也不知是不是宜妃吹了枕头风。 反正大家都知道,九爷跟四爷比,还是四爷知道的东西多。所以都想从四爷嘴里挖出来。 虽然都猜四爷也是没那么容易说,他也不是个好糊弄的人。但人在京里坐着,跟躲到庄子上去是不一样的。 这一躲,反倒显得确实是有事。就叫大家更着急了。 八爷也是得了四爷带着家人都去了庄子上后,才惊觉直隶出了大事。 按说只要是事,就不可能没有风声漏出来,不过早晚而已。但能比别人早一步,那就是优势。 可以说,四爷这一跑,反而把京里的水搅得更浑了。 也叫八爷坐不住了。 八福晋看他面露愁容,试探的说:“要不,我寻四嫂打听去?” 八爷摇摇头,拉着她的手晃了晃:“四嫂跟四哥到底是夫妻一体,她就是真知道,恐怕也不会告诉你。何况四哥的脾气,不是会把外头的事跟妇孺们讲的人。我看,除了跟着去的人外,余下的没有一个知道的。” 八福晋马上想起来,连忙说:“我记得这次跟着四哥出去的有他们府上的一个侧福晋!” 当时选好伴驾的人,她就去四贝勒府上拜访,也是为了送些程仪。当时四嫂接了后,她问:“这次四嫂不跟着去,那是叫哪个妹妹陪着去侍候?” 她想的是大概会是四贝勒这两年新纳的几个格格中的一个。 四嫂却只是笑笑说:“这事我们爷早跟我商量过了,跟着去的是我们侧福晋。” 八福晋这一说,八爷也想起来了,他又陷入沉思中,八福晋自顾自道:“当时我回来还跟你说呢,按说四哥这个侧福晋可是从他当阿哥还住在宫里时就侍候他的,也有十年了吧?怎么出趟门还不忘带着她?” 说起这个,八福晋心里自然有些不相信。这世上真有能叫人宠上十年的人?她就是长得再好,也比不了年轻鲜嫩的小姑娘啊? 八爷慢慢道:“四哥是个念旧情的人。”所以,他才一直想跟四哥交好。可惜啊,四哥好像一直看不上他。 八福晋想从这个侧福晋这里打听打听,说:“要不,咱们找点东西送给这个侧福晋看看?” 八爷怔了下,对这个建议倒没反对。 八福晋见他也同意,笑道:“听说那李氏是普通旗人出身,也不是什么大门户,估计没见过什么好东西,四哥那人也不像是会把人宠上天的,我偷偷找人给她点银子,说不定就能问出来呢。再说就是她不行,还有她身边的人,总能撬开一两个。” 八爷道:“也好,你叫人去试试吧。” 八福晋点头道:“那这事就交给我了,你好好歇着吧,我走了。”她起身要走,八爷也起来道:“我跟你一起回去吧,这里冷清清的就我一个。” 八福晋掩口笑道:“这是瞧着人家有用了,才跟人家走。” 八爷也笑,做了个长揖道:“就是我也要巴结福晋才有好日子过啊,小的这里有礼了。” 两人回到后院,八福晋马上就叫人拿账册出来挑东西,大手笔的选了好几件,然后问八爷:“爷说,给她多少银子合适?”她比出三根手指,“三千?” 八爷摇摇头,说:“先给一千,只说是看她好,给她的礼物。不然贸然给重礼,怕反而把人吓走了。” 八福晋就拿出两张银票,叫来她的奶娘吩咐这事该怎么办,找谁去办等等,完了扭头问八爷:“爷看这样行吗?”得了八爷点头,才让人出去。 等屋里没了旁人,八福晋上榻轻轻抱住八爷,说:“爷,有我跟着你呢,不管你干什么,去哪儿,我都跟着你。” 八爷闭上眼,拍了拍她的手。 八福晋的奶娘是安亲王府出身,家里是包衣。她回去后没敢叫自己儿子来办,福晋说了要不露声色,就找了她的堂侄女婿,七转八绕的看着跟安亲王府和八爷府的关系都远了。横竖满人四处牵亲,说起来七大姑八大姨总有撞上的。 直接奔庄子上寻这个李侧福晋肯定不行。这位堂侄女婿也是能干,他打听出来了李家在哪里,然后把礼单送去了李家,说是有东西想给李侧福晋送去。 李苍和李笙两人留下看家,也没闲着。七亲八戚都要常常走动,学问骑射都不敢丢下,还要教导孩子,也是忙得团团转。 但这人提了李侧福晋,又不肯说来历,李苍、李笙二人接到信就一起见了他。这人一进来,李家兄弟就看出他是个旗人,再看袍角靴子,认出他是包衣。 李苍是哥哥,就笑着直接问这人是哪一旗的包衣兄弟?关系是很好拉的,李笙笑道:“我们母家就是镶蓝旗包衣,哥哥哪儿的人啊?说不定咱们两家还认识呢。” 这人胡扯道:“咱们远了点,我老家是西南那边的。”说着就要把礼单塞到李苍手里,李苍赶紧端茶把手占住,李笙上去按他坐回去,道:“不是咱们不识抬举,这当官的还不打送礼的呢。只是哥哥来咱们家,总要说个来历名姓,咱们也好给主子们说不是?” 这跟来人想的不太一样啊。 他怕这两人以为是什么不一样的小礼物,特意还把礼单留下两天,看到这么重的礼,李家难道不应该马上拍胸脯打包票吗?干嘛问这么多废话? 这人就说:“我也是受人之托,托我那家不好说身份来历。兄弟,都是实心求贵主儿办事的,你看看这东西,咱们是诚心的。” 李苍和李笙互看一眼,之前佟佳氏嘱咐过他们,主子们的事他们不好掺合,何况他们家姑奶奶在府里也是艰难得很,一堆人等着抓她的小辫子。 这厚礼之下必在所求。要是问不出身份来历,就问下他们求的是什么。 他们得了消息好赶紧给姑奶奶送过去,这边也先拖着,免得他们走不通李家的门路,再跑到别处去,那好坏就难说了。 李苍这才接了礼单,这人松了口气,李笙上前低声问:“东西是好,就是不知道我们拿不拿得了,你不如说说到底是什么事吧。” 这人轻描淡写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听说贵府姑奶奶跟着圣驾去了保定府,咱们好奇,想问问姑奶奶都见了什么稀奇事。”他想着要是这位侧福晋嘴大,已经跟李家人说了,他能从李家人这里打听出来更好。 说完,他又拿出一百两银子的银票塞到李笙手里,说:“那是给贵府姑奶奶的,这是谢兄弟的。千万收下。” 李笙与他推拒一番就收了,送走这人。李家兄弟算这份礼有多大,一共一千一百两的银子,一个九转玲珑宝塔,四个南瓜形的镶宝暖手炉,个个手捧大小,精致非凡。 李苍叹道:“这份礼该有五千了。” 李笙也是看了直皱眉,问他:“二哥,你说咱们怎么办?” 李苍道:“我去一趟庄子上吧。”礼,他叫那人拿回去了,只照抄了份礼单,说是没办成实在不敢收。大概是李笙收了那一百两的银票,才叫这人放心离开,可能是以为他们确实爱财,只是胆小才不敢拿东西。 庄子上,李薇刚到还没两天,就见着了她二弟,本来家人来应该是高兴事,可听见她就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了。 李苍见大姐姐脸色不好看,马上说:“咱们没敢收,姐你别担心。” 李薇皱眉道:“我没担心那个!我是担心……这不成我给家里找事了吗?” 李苍不敢说这几年这种事也不是一两回,托李家办事的多不胜数,都是从她选秀留在宫里开始。那时还有人说她是嫁给皇上当娘娘了呢,后来知道是嫁给阿哥了,又知道她生了好几个孩子还当了侧福晋,来人是不减反增。要不是他们阿玛当了官,家里的门槛早叫人踏破了。 其实,阿玛连家里老太太都带走,就是怕说情托人的越来越多,老人耳根软,却不过情面答应下来,万一给自家姑奶奶招祸怎么办? 他赶紧安慰她:“姐,你别急,我跟老三也不是纸捏的,何况阿玛额娘都不在家,平常我们也是关起门来过日子,没多少人能找到门来的。这个人,我们是担心他有什么坏心眼,想着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这才一边拖着他,一边过来告诉你一声。” 李薇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她道:“你留下吃顿饭吧,我先叫人带你去那边屋里看看你外甥,他皮着呢,别太惯着他了啊。” 李苍乐了,马上站起来说:“我就想着能见见外甥们!还给他们带了东西呢!” 李薇也笑了,叫人带他过去,等弟弟走后,她的脸马上又沉下来了,拿上礼单就去找四爷。 前院里,四爷在屋里读书,隔壁屋戴铎正装模做样的给三个阿哥讲文章。他心里抹汗,暗道多亏四爷早就想好要讲哪章,连怎么讲,讲多深都给他说清楚了,不过照本宣科,他才没出丑。 忽然外面有人声,弘晖几人还是规矩写字,戴铎走到窗前,见苏培盛半弓着腰亦步亦趋的侍候着一位年轻美妇人进来。 她年约二十出头,身穿一件珍珠红的大敞袖,那料子就是他去年送进府来的。戴铎看她不经通报,直接进了四爷的屋子,想起刚才好像也是直接从门口过来的,没见苏培盛或其他人进来说一声,再回去把人领进院子来。 瞬间,戴铎就知道这是谁了。 书房里,四爷见她气呼呼还一脸委屈,手里捏得礼单都快捏皱了,一手拉她坐下,一手把礼单从她手里慢慢抽出来,喊王以诚:“给你李主子上茶。” 他柔声道:“什么大不了的?叫我看看。” 打开一瞧,都是好东西啊。 合上礼单,他继续温柔问:“这是谁给的?” 李薇气道:“不知道是谁!送到李家去了,叫我说说保定府的稀罕事!我呸……”话被四爷捂到嘴里了。 四爷没办法,嘘了下,轻声道:“孩子们就在隔壁读书呢,你这么大声再吓着他们了。” 李薇坐在榻上还气得跺跺脚,逗得四爷直发笑,搂着她哄啊拍啊,说:“好了,好了,多大的事啊?就能把你气成这样。是你弟弟来了?那中午叫他跟咱们一起用饭,到时我问他,问清楚,是谁都拿来给你出气好不好?” “我才不是气这个呢。”她在他怀里扭了扭,也笑了。有他的话,她这心头大石就没了。 见她放下心事,四爷放开她,再把这礼单拿起来看,笑道:“这是拿你当庙门撞了。” 说完捏了下她的手,逗她:“这么些好东西,都没叫你动心?” 李薇得意道:“小瞧人不是?好东西我见得多了!”说着还盯着他慢慢道,“眼前不就是最大的一个?” 四爷反被她逗了,虚点着她,摇头笑了。 184、送礼 八爷的一张贴子把正搂着小妾爽的九爷给喊来了,他气势汹汹的到了八爷府,坐下就开骂:“老四那个不是东西的!!他真跑了?” 八爷悠然的给他倒了碗茶,推过去叫他平平气,道:“嗯,听说是这一趟出门着了凉,又是水土不服,现在京里天气又越来越热,他就带着一家子去庄子上乘凉、避暑兼养身了。” 九爷一碗茶灌下去半碗,狠狠冲地上呸了口:“我呸他的!这不是把我陷进去了吗?” 兄弟两个一起回来,九爷自在啊,他想得到京里肯定会有人上门来打探消息,可直隶的事是能说的吗?他再傻也知道皇上奔直隶不是去赏景的,那么多的将军趁夜来、天明走,这里头的事说不清。 回来后,他连八哥也只是透了两句,再多也没有了。 关上门拿保定府带回的新妾取乐,反正外头有四哥呢。临走前皇上也只交待了他,没见回来后四哥马上就进宫了吗? 九爷自以为这事跟他就没关系了。谁知道老四这么不仗义!他自己颠儿了!还把一家大小都带走了!那剩下的人没别人好问,可不就要冲他来了吗? 八爷一语不发,四爷走得太快了,叫他来不及反应。他叫老九来,也是想从他嘴里多挖点东西出来。既然老四闪得那么快,可见保定府里一定发生了比老九说的文昌阁更严重的事。 可老九过来了只是一味骂老四,有用的一句不说。八爷心里也有数,虽然猜不出来,但老九的嘴都这么紧了,想来直隶那边确实有事。 他存了心再另外打听,不逼着老九说了,就宽慰他道:“你也不必担心,回去关上府门不就行了?谁来都推出去,叫他们找老四去。” 九爷也是这么打算的,但被一向看不起的老四摆了一道,他这气下不去啊。 他道:“不行,我要给他添添堵!” 就在八爷府上,九爷叫人把十四喊来了,一见他就扬声叹道:“十四啊,听说你四哥病了,我这也不知道,想着你要去看他,回头把礼给你,叫你带去得了,我也不去惹他的嫌。” 十四在来的时候就猜到会是这个事,也是气呼呼的一屁|股坐下骂道:“别跟我提他!回来谁都知会了,连十三那边都叫他家的人去了趟,我这里就叫他的太监过来放下东西就走,我还想过几天去看他呢,结果他就这么跑庄子上去了!他要是说声病了,我能不早点去看他?这是拿我当外人呢!” 九爷得了知音,跟十四在八爷府一边喝一边抢着骂四爷不厚道,人太黑,跑太快,不拿兄弟当人了,心凉啊。 从下午喝到晚上两人才醉醺醺的告辞。 他们走后,八爷长出一口气,回到书房松开领口,连洗漱都懒得动了。 八福晋没见他过来,听说席散了,只好到前面来找他。一进屋就看他靠在榻上不动不说话,忙上前道:“这是累了?”她把他的腿抬上去,让他躺得舒服些,再喊人送来洗漱的热水,亲自给他抹脸梳头。 等她忙完,八爷握住她的手,叹道:“行了,你也不用忙了。我今晚就不动了,睡在这边了。” 八福晋叫人都下去,坐在榻沿上关心的问:“怎么?我听人说你们说得不是挺好的?老九和十四不都挺恨四哥这一手的吗?” 八爷摇摇头,叹道:“这两人是都不痛快,但老九不想伸手,十四……到底跟四哥是亲兄弟,也没个准话。” 八爷都这么说了,八福晋也无计可施。他们都没想过四爷会一走了之,京里本来就盯着他和九爷这两个伴驾回来的人,九爷年纪在那里放着,从八爷往下的兄弟,皇上都不爱用。他会跟着去伴驾,也不知是不是宜妃吹了枕头风。 反正大家都知道,九爷跟四爷比,还是四爷知道的东西多。所以都想从四爷嘴里挖出来。 虽然都猜四爷也是没那么容易说,他也不是个好糊弄的人。但人在京里坐着,跟躲到庄子上去是不一样的。 这一躲,反倒显得确实是有事。就叫大家更着急了。 八爷也是得了四爷带着家人都去了庄子上后,才惊觉直隶出了大事。 按说只要是事,就不可能没有风声漏出来,不过早晚而已。但能比别人早一步,那就是优势。 可以说,四爷这一跑,反而把京里的水搅得更浑了。 也叫八爷坐不住了。 八福晋看他面露愁容,试探的说:“要不,我寻四嫂打听去?” 八爷摇摇头,拉着她的手晃了晃:“四嫂跟四哥到底是夫妻一体,她就是真知道,恐怕也不会告诉你。何况四哥的脾气,不是会把外头的事跟妇孺们讲的人。我看,除了跟着去的人外,余下的没有一个知道的。” 八福晋马上想起来,连忙说:“我记得这次跟着四哥出去的有他们府上的一个侧福晋!” 当时选好伴驾的人,她就去四贝勒府上拜访,也是为了送些程仪。当时四嫂接了后,她问:“这次四嫂不跟着去,那是叫哪个妹妹陪着去侍候?” 她想的是大概会是四贝勒这两年新纳的几个格格中的一个。 四嫂却只是笑笑说:“这事我们爷早跟我商量过了,跟着去的是我们侧福晋。” 八福晋这一说,八爷也想起来了,他又陷入沉思中,八福晋自顾自道:“当时我回来还跟你说呢,按说四哥这个侧福晋可是从他当阿哥还住在宫里时就侍候他的,也有十年了吧?怎么出趟门还不忘带着她?” 说起这个,八福晋心里自然有些不相信。这世上真有能叫人宠上十年的人?她就是长得再好,也比不了年轻鲜嫩的小姑娘啊? 八爷慢慢道:“四哥是个念旧情的人。”所以,他才一直想跟四哥交好。可惜啊,四哥好像一直看不上他。 八福晋想从这个侧福晋这里打听打听,说:“要不,咱们找点东西送给这个侧福晋看看?” 八爷怔了下,对这个建议倒没反对。 八福晋见他也同意,笑道:“听说那李氏是普通旗人出身,也不是什么大门户,估计没见过什么好东西,四哥那人也不像是会把人宠上天的,我偷偷找人给她点银子,说不定就能问出来呢。再说就是她不行,还有她身边的人,总能撬开一两个。” 八爷道:“也好,你叫人去试试吧。” 八福晋点头道:“那这事就交给我了,你好好歇着吧,我走了。”她起身要走,八爷也起来道:“我跟你一起回去吧,这里冷清清的就我一个。” 八福晋掩口笑道:“这是瞧着人家有用了,才跟人家走。” 八爷也笑,做了个长揖道:“就是我也要巴结福晋才有好日子过啊,小的这里有礼了。” 两人回到后院,八福晋马上就叫人拿账册出来挑东西,大手笔的选了好几件,然后问八爷:“爷说,给她多少银子合适?”她比出三根手指,“三千?” 八爷摇摇头,说:“先给一千,只说是看她好,给她的礼物。不然贸然给重礼,怕反而把人吓走了。” 八福晋就拿出两张银票,叫来她的奶娘吩咐这事该怎么办,找谁去办等等,完了扭头问八爷:“爷看这样行吗?”得了八爷点头,才让人出去。 等屋里没了旁人,八福晋上榻轻轻抱住八爷,说:“爷,有我跟着你呢,不管你干什么,去哪儿,我都跟着你。” 八爷闭上眼,拍了拍她的手。 八福晋的奶娘是安亲王府出身,家里是包衣。她回去后没敢叫自己儿子来办,福晋说了要不露声色,就找了她的堂侄女婿,七转八绕的看着跟安亲王府和八爷府的关系都远了。横竖满人四处牵亲,说起来七大姑八大姨总有撞上的。 直接奔庄子上寻这个李侧福晋肯定不行。这位堂侄女婿也是能干,他打听出来了李家在哪里,然后把礼单送去了李家,说是有东西想给李侧福晋送去。 李苍和李笙两人留下看家,也没闲着。七亲八戚都要常常走动,学问骑射都不敢丢下,还要教导孩子,也是忙得团团转。 但这人提了李侧福晋,又不肯说来历,李苍、李笙二人接到信就一起见了他。这人一进来,李家兄弟就看出他是个旗人,再看袍角靴子,认出他是包衣。 李苍是哥哥,就笑着直接问这人是哪一旗的包衣兄弟?关系是很好拉的,李笙笑道:“我们母家就是镶蓝旗包衣,哥哥哪儿的人啊?说不定咱们两家还认识呢。” 这人胡扯道:“咱们远了点,我老家是西南那边的。”说着就要把礼单塞到李苍手里,李苍赶紧端茶把手占住,李笙上去按他坐回去,道:“不是咱们不识抬举,这当官的还不打送礼的呢。只是哥哥来咱们家,总要说个来历名姓,咱们也好给主子们说不是?” 这跟来人想的不太一样啊。 他怕这两人以为是什么不一样的小礼物,特意还把礼单留下两天,看到这么重的礼,李家难道不应该马上拍胸脯打包票吗?干嘛问这么多废话? 这人就说:“我也是受人之托,托我那家不好说身份来历。兄弟,都是实心求贵主儿办事的,你看看这东西,咱们是诚心的。” 李苍和李笙互看一眼,之前佟佳氏嘱咐过他们,主子们的事他们不好掺合,何况他们家姑奶奶在府里也是艰难得很,一堆人等着抓她的小辫子。 这厚礼之下必在所求。要是问不出身份来历,就问下他们求的是什么。 他们得了消息好赶紧给姑奶奶送过去,这边也先拖着,免得他们走不通李家的门路,再跑到别处去,那好坏就难说了。 李苍这才接了礼单,这人松了口气,李笙上前低声问:“东西是好,就是不知道我们拿不拿得了,你不如说说到底是什么事吧。” 这人轻描淡写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听说贵府姑奶奶跟着圣驾去了保定府,咱们好奇,想问问姑奶奶都见了什么稀奇事。”他想着要是这位侧福晋嘴大,已经跟李家人说了,他能从李家人这里打听出来更好。 说完,他又拿出一百两银子的银票塞到李笙手里,说:“那是给贵府姑奶奶的,这是谢兄弟的。千万收下。” 李笙与他推拒一番就收了,送走这人。李家兄弟算这份礼有多大,一共一千一百两的银子,一个九转玲珑宝塔,四个南瓜形的镶宝暖手炉,个个手捧大小,精致非凡。 李苍叹道:“这份礼该有五千了。” 李笙也是看了直皱眉,问他:“二哥,你说咱们怎么办?” 李苍道:“我去一趟庄子上吧。”礼,他叫那人拿回去了,只照抄了份礼单,说是没办成实在不敢收。大概是李笙收了那一百两的银票,才叫这人放心离开,可能是以为他们确实爱财,只是胆小才不敢拿东西。 庄子上,李薇刚到还没两天,就见着了她二弟,本来家人来应该是高兴事,可听见她就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了。 李苍见大姐姐脸色不好看,马上说:“咱们没敢收,姐你别担心。” 李薇皱眉道:“我没担心那个!我是担心……这不成我给家里找事了吗?” 李苍不敢说这几年这种事也不是一两回,托李家办事的多不胜数,都是从她选秀留在宫里开始。那时还有人说她是嫁给皇上当娘娘了呢,后来知道是嫁给阿哥了,又知道她生了好几个孩子还当了侧福晋,来人是不减反增。要不是他们阿玛当了官,家里的门槛早叫人踏破了。 其实,阿玛连家里老太太都带走,就是怕说情托人的越来越多,老人耳根软,却不过情面答应下来,万一给自家姑奶奶招祸怎么办? 他赶紧安慰她:“姐,你别急,我跟老三也不是纸捏的,何况阿玛额娘都不在家,平常我们也是关起门来过日子,没多少人能找到门来的。这个人,我们是担心他有什么坏心眼,想着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这才一边拖着他,一边过来告诉你一声。” 李薇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她道:“你留下吃顿饭吧,我先叫人带你去那边屋里看看你外甥,他皮着呢,别太惯着他了啊。” 李苍乐了,马上站起来说:“我就想着能见见外甥们!还给他们带了东西呢!” 李薇也笑了,叫人带他过去,等弟弟走后,她的脸马上又沉下来了,拿上礼单就去找四爷。 前院里,四爷在屋里读书,隔壁屋戴铎正装模做样的给三个阿哥讲文章。他心里抹汗,暗道多亏四爷早就想好要讲哪章,连怎么讲,讲多深都给他说清楚了,不过照本宣科,他才没出丑。 忽然外面有人声,弘晖几人还是规矩写字,戴铎走到窗前,见苏培盛半弓着腰亦步亦趋的侍候着一位年轻美妇人进来。 她年约二十出头,身穿一件珍珠红的大敞袖,那料子就是他去年送进府来的。戴铎看她不经通报,直接进了四爷的屋子,想起刚才好像也是直接从门口过来的,没见苏培盛或其他人进来说一声,再回去把人领进院子来。 瞬间,戴铎就知道这是谁了。 书房里,四爷见她气呼呼还一脸委屈,手里捏得礼单都快捏皱了,一手拉她坐下,一手把礼单从她手里慢慢抽出来,喊王以诚:“给你李主子上茶。” 他柔声道:“什么大不了的?叫我看看。” 打开一瞧,都是好东西啊。 合上礼单,他继续温柔问:“这是谁给的?” 李薇气道:“不知道是谁!送到李家去了,叫我说说保定府的稀罕事!我呸……”话被四爷捂到嘴里了。 四爷没办法,嘘了下,轻声道:“孩子们就在隔壁读书呢,你这么大声再吓着他们了。” 李薇坐在榻上还气得跺跺脚,逗得四爷直发笑,搂着她哄啊拍啊,说:“好了,好了,多大的事啊?就能把你气成这样。是你弟弟来了?那中午叫他跟咱们一起用饭,到时我问他,问清楚,是谁都拿来给你出气好不好?” “我才不是气这个呢。”她在他怀里扭了扭,也笑了。有他的话,她这心头大石就没了。 见她放下心事,四爷放开她,再把这礼单拿起来看,笑道:“这是拿你当庙门撞了。” 说完捏了下她的手,逗她:“这么些好东西,都没叫你动心?” 李薇得意道:“小瞧人不是?好东西我见得多了!”说着还盯着他慢慢道,“眼前不就是最大的一个?” 四爷反被她逗了,虚点着她,摇头笑了。 第185章 (剧情)收买与套话 四爷把那礼单往桌上一放,戴铎恭敬的拿起来,四爷笑道:“这是今天你李主子家里人送来的,看来是想从你李主子那里撬开一条口子了。” 戴铎扫了一眼礼单上的东西,说实话,连他都有些眼馋了,但面上还撑得住,放下单子说:“这是拿银子砸人来的。” 四爷冷笑,他看到礼单也是这感觉。单子上的东西没有一样拿得出手的,全是既重且贵的玩意儿。要是他们送个有点来历的,那还是把素素当个人看了。这玲珑塔和镶宝南瓜炉就是拿来收买傻子的,还要是眼皮子浅,没见过银子的傻子。 戴铎抓住机会拍马屁:“还是主子爷的篱笆扎得紧,才叫那些伸着鼻子四处乱嗅的野狗无处下嘴。” 四爷喷笑道:“你这人,好歹也是读过书的,怎么连句像样的话都不会说!”但笑完却狠狠出了口气,“不过那真是一群连野狗都不如的东西!” 他起身站到窗前,戴铎赶紧躬身退到角落,双眼看着脚面,头都不敢抬。 四爷还是恼了,他可不想去触这个霉头。 “要是爷的篱笆没扎紧,这就叫人给打探出来了……”四爷轻轻道。上午素素把礼单送来时,他并不像表现出的那么镇定。要是李家的人有一丝心动……想起来他就后怕。 幸好,素素一心向着他。李家还算忠心,没有起私心。 戴铎忙道:“只怕也未必,这些人也是无头苍蝇,要打听些什么,他们也不是很清楚。” 四爷点头,午膳前他跟素素的二弟李苍谈了一会儿,那人未通姓名来历,年至而立,身长五尺,脸长鼻短,瘦眉细眼,手指细长洁白,不像武人,也不像读过书的秀才。李苍说,从袍角和靴子底看,像是包衣人。 “包衣是侍候主子干活的,以前在关外牧马放羊,所以都习惯穿窄袖,袍角短那么一寸五分,靴子低厚,免得踩到圈里的羊粪。奴才额娘是包衣出身,小时候听额娘提过。”李苍说得头头是道。 “他说是西南那边的,可听口音不像。”李苍当着四爷的面不敢敷衍,再三回忆后把什么都说了。 四爷点点头,问完正事,自然还要宽慰几句,他先说了李父李文璧:“你父是个能人,这次在任上做得不错,下回若是平调自然无事,若是能再进一步,或许可以做到知府。只是叫他去哪里,我还要再斟酌一二。” 李苍利落的跪下磕头,“奴才替家父叩谢主子爷的恩德!” 四爷伸手扶他起来,叫他坐在身边,微微笑道:“你是素素的弟弟,我自然也把你当弟弟看,以后这些礼数就省了吧。听说你四弟打算下场试试,除了你这个最小的弟弟外,你们上面几个兄弟都有什么打算?” 李苍额上不禁冒了汗,仔细把话在肚子里转过几遍才敢开口:“奴才兄弟几个都没什么本事,从小文不通,武不成,家父家母也不求我们有什么出息,只求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 这是觉尔察氏的意思,家里的姑娘得了主子爷的宠,但谁都不知道这宠能宠到几时,所以从一开始,觉尔察氏给家里定下的就是以不给李薇惹祸为要。 她对几个儿子道:“不是额娘拦着不叫你们上进,只是自家事自家知,你们几个连着你们大姐,我都敢说,没有一个有本事的人精子。出去就是叫人活剥下菜的。图个平平安安还好,想要大富大贵,就算有运气,也没那个命。” “穷人乍富,多数不是好事。钱再多,不是自己挣到手里的,早晚要都还出去。权再大,不是你自己得来的,你也顶不住那么大的帽子。” “你们阿玛,这是主子爷想从咱们家拉一个出来当领头的,替你们大姐姐撑腰。你阿玛也是想着他这把老骨头出去了,就省得再叫你们中间再豁出去一个。” 觉尔察氏说到这里,下面的四个儿子都有些替阿玛担心。 她叹口气,看着最小的小儿子说:“不是你阿玛和额娘疼你几个哥哥不疼你,主要是都舍不得你姐姐一个人在那里头熬着。你阿玛早晚有退下来的那天,等他干不动了,你正好能顶上去。那时,你大姐姐大概也人老珠黄了,可你外甥他们就该长起来了。你那会儿就能帮上他们的忙了。” “真有个万一,家里有三个哥哥给你垫底,摔不着你。” 觉尔察氏也对上面三个大儿子说:“别觉得我们是偏心小的,许了他一个好前程,他是替咱们一家子去的。你们是亲兄弟,我哪个都不偏、不向。他能吃肉,你们也有碗汤喝。他要是吃肉卡着喉咙了,你们要记得拉你们兄弟一把。” “如今我们家的好日子都是托你们大姐姐的福来的,她在里头过的是什么日子,咱们都不知道。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她如今能带着咱们享福,日后她落魄了,你们兄弟不能就把她丢到脑后。要是那会儿我不在了,在地下知道都要啃你们的骨头,入你们的梦!” 额娘的话落地有声,李苍兄弟几个无不战战兢兢。见四爷貌似有提拔他的意思,他马上就要拒。 四爷听得出来,也不强求。李家有李文璧就行了,日后若是不成,再拉也来得及。就叫他奇怪的是怎么还有人把好事往外推?还一副避之唯恐不及的样子? 一顿饭吃完,李苍就带着李薇给的一车东西走了。 戴铎一说起来就有些管不住嘴,他看着礼单道:“这份单子其实也不算轻,就是有些小瞧人了。这镶宝南瓜炉一个至少也值一二百两银子,瞧这上头录的是一套四只,想必还要更贵重些。再加上一千一百两的银票,收买几个人绝对是够的。” 四爷已经转过身来,戴铎还在说:“而且,他们还不见兔子不撒鹰。主子爷,叫奴才说,不如把这些礼给收了。” “收了之后呢?” “之后就不认账啊,咱们也没说一定要给他说他想知道的吧?”戴铎耍赖了。 四爷笑了,摇摇头说:“不成,你李主子胆子小,叫她去骗人,她自己都要吓死了。宁可不要这些东西,她也不会干这些事。况且,这些玩意也入不了她的眼。” 戴铎暗地里乍舌,这么重的礼都能不当一回事,侧福晋够有钱的啊。 他只好说:“可要是不从这一个掐住,只怕他们下一步就该收买别人去了。奴才说句冒犯的话,这钱能通神,府里的人是忠心,但枝繁叶茂,难免良莠不齐。” 是,四爷也不敢赌。素素能信得过,可府里他能信得过的一只手就数得过来。跟着去的人不是一两个,那夜在帐篷里侍候的几个太监,也就苏培盛是忠心的,余下的都不好说。 戴铎见四爷还在犹豫,果断放过这一节,说:“奴才更想知道,这到底是哪家的人?” 四爷笑道:“这有什么好猜的?左不过我那些兄弟们。” 戴铎道:“是,只是知道是谁,才好看看怎么解决这个事。” 两人说到这里,基本上这件事已经清楚了。首先查出是谁想走李家的门路打探,背后主使是谁?其次,怎么防备? 结果,下午十四爷就带着人直接过来了。 四爷非常惊讶,不由得迎出
相关推荐:
南安太妃传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交易情爱(H)
小寡妇的第二春
萌物(高干)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玩笑(H)
芊芊入怀
游戏王之冉冉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