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斗罗:兵主 > 第108章

第108章

明天再回去,也跟你的兄弟们说说话。” 只要是皇后一系不好了,那肯定就贵妃的错。 李薇让人传话回李家,最近少出门吧。她总觉得这流言可能是有心人散布出来的。明明在皇后被收走凤印,称病避居后,她又随着四爷住到了园子里,两边的火药味已经渐渐闻不到了。 好久没躺枪,突然来一回来挺不习惯的。 她没跟四爷提,结果四爷还是知道了,他笑道:“别担心,你要是保证不生气,朕有法子治他们。” 说完他就这么看着她,等她说话。 李薇想了下,猜道:“爷是打算封……封个人?” 四爷点头,“年氏。”他道,“年羹尧这人朕要用,但不想让他太狂了,打算压着些。这次他带兵确实有功,不过他出去前已经是偏将了,再升只能升将军,朕又不乐意,拖着不升也不行。”毕竟带兵抗击噶尔丹是事实,他也不能冷了众将士的心。 “升就升吧。”李薇道,“不过……”她眼睛也不看他,第一次不是在床上开口:“爷不能……不能碰她……”说完脸就发烫了。 越是年纪大,越觉得这种话说不出口。好像一说就矫情了,就不够潇洒了。 四爷脸上一直带着笑,就等她说出口,柔声道:“朕不碰。” 他是当着她的面拟的旨,这时她才知道,他不是只封年氏一个,而是留在宫里的都小升一级。 武氏和宋氏都升为妃,分别是宁妃和恪妃。升妃后就能住主殿了,武氏就近住了咸福宫。而宋氏一下子被四爷支到了东六宫。 李薇惊讶道:“让宋氏去住东六宫?”东六宫里住的都是太妃,而且好像已经没有单独的宫殿了。 太后住的永和宫一直空着,成太妃被淳郡王接出去后,延禧宫归了密太妃。承乾宫住着佟皇贵太妃和宜太妃,钟粹宫住荣太妃,景仁宫住惠太妃。这里头只有宜太妃最可怜是跟着人挤着住的。 四爷道:“朕打算让老三把荣太妃接出去了。” 一是老三自他登基后一直还算懂事,二来也该是时候把东六宫给收回来了。 接太妃当然不能那么快,只是先这么说着。等过完年,荣太妃被接出去了,宋氏才能搬到东六宫。 不过现在她也要先从长春宫搬出来,暂时住到了储秀宫。 四爷拟旨下发,剩下的事都是李薇在盯着。赵全保也不得空闲,第二天就匆匆回宫去了。由于园子与宫里消息不能做到立时传递,所以李薇这里让人排好行事历送回宫,让宫中的人就照行事历来办。 李薇这里与宫里三四天通一回信,就听说武氏很快搬进了咸福宫主殿。 “是年贵人操持的呢。年贵人实在是能干,事事都周到妥贴。”来送信的是赵全保收的小徒弟二保,好好一句话让他说来总是引人发笑。 年氏成了贵人,倒是很快走马上任了。长春宫里跟她一直争风斗气的苏答应仿佛是偃旗息鼓了,跟长春宫一样闭门不出,也听不到她的消息了。 二保说苏答应天天去长春宫小佛堂念经捡佛米:“一捡一整天,她也不怕把腿给跪废了?”二保小人一个,一皱眉特别可乐。 宋氏也是在年贵人的安排下已经从长春宫搬到了储秀宫。 “年贵人实在是能干呢,我瞧着她都像是把恪妃娘娘从长春宫里抢出来的,也没人催她,生怕显不出来似的。” 李薇听他说这些跟说书一样,就知道这是赵全保特意交待的。大概人人都以为四爷突然大封后宫,她肯定会不高兴。 连弘昤和弘昫都在她面前转好几天了,弘时特意从弘昐的府里搬回了园子里,问他弘昀那边的事忙完了?他不在乎道:“让他自己干去吧,我都快成他的师爷了,什么琐碎事都推给我。” 然后天天围着她:“额娘我给你讲讲外头的戏本子吧?你不知道可有意思了!” 宫里的戏本子还是比较规矩的,应该说不那么三俗。 弘时可能是在回来前专门去找人问的,不知道他背下了几本,几乎都是老爷偷儿媳,少爷偷丫头,嫂嫂跟小叔子偷情,还有大家闺秀流落青楼这样的故事。 连四爷都听说弘时特别背了戏本子回来陪她,笑道:“这下他们可要怨朕了。” 然后他不动声色的就给李家升官了。李文璧已经是直隶总督了,掌直隶、山东、河南三地。听说只是师爷就带了二十多个。 李家以前是轻车都尉,四爷给李家找的理由是李文璧这次升任直隶总督后,盖了个青云书院,倡导学子向学,为国选才有功,所以升至一等男爵。 李薇听说四爷让人拟旨时居然没人反对,她担心道:“是不是因为弘昐他们……”因为她生的孩子多? 四爷笑道:“是你阿玛确有奇功。他在州学和府学都设了青云道,共九阶。贫家学子不管是哪里人,只要进青云书院后就可以自荐入青云道,只要考中就有银子拿,能通过学院的考试也有银子拿。” 奖学金。 她记得这是以前她跟李文璧说的,虽然资助学子是风气,在向学之地常有这样的,有些书院不但不收学子的钱,还会给些补助。但多数都是自动自发的。 她当时就说施舍会让某些心气高的学子不愿意接受,不如就表示考到什么秀才啦就给银子,明码标价(被李文璧说有辱斯文)。大家也不会觉得受伤害。我有这么优秀,我就能得到这些奖赏。 四爷看她神色有异,惊讶道:“你还记得?” 他拿出李文璧的谢恩折子,李薇看到上面写着:臣女四岁时游戏之言…… 四爷叹道:“薇薇小时候真是十分的灵秀,弘时和弘昤的早慧都是像你。” 那你叹什么气? 李薇不解的看着他,半天明白过来,他叹气大概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她当然不可能跟弘时和弘昤这样的真·天才比脑袋。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明天见 第454章 三爷的脸都笑开了花,亲自拿着请旨奉养荣太妃的奏折送到圆明园,然后生生缠了四爷一整天。明明四爷都接了他的折子了,道等你家里收拾好了,再让荣太妃在宫里过个年,明年就让你接走你额娘。 四爷跟李薇抱怨:“老三真是啰嗦,朕一早就跟他说清楚了,他就一个劲的说臣惶恐。朕是老虎吗?会咬人吗?” 李薇只能笑着安慰说这是因为四爷龙威日盛。 四爷被顺毛顺得很开心,之前他很委屈,施个恩而已,还是拖了好几年的,结果好像三爷都有些不敢接了。他真有这么刻薄寡恩?还是薇薇说的好,是他帝王的威严日渐加重而已。 其实李薇能理解,三爷最近确实有些被馅饼砸晕头了。先是世子的事,他从四爷登基后出孝就开始年年上折子,后来发觉四爷有卡他的意思,连忙收敛些,瞧着四爷心情好了才敢提一句,前前后后也有十年了,结果今年不只是世子,连荣太妃都能出宫了,他可不是要‘受宠若惊’吗? 最要紧的是他这两年可没立什么功劳。 所以当四爷让十四爷去当宗人府宗令时,三爷第一个上折子说:好!万岁英明!十四爷当宗令真是太合适了! 四爷拿着三爷这封火速递上来拍龙屁的折子半晌无语,哭笑不得的放下,对十四道:“既然老三都说你合适,你就试试吧。”心里也对三爷的战战兢兢释怀了。 宗人府宗令一职该给谁,四爷之前一直在犹豫。盖因人选有四个。 十三爷要不是接了九门提督,这宗令原本应该让他来做。 另外还有三爷,四爷登基后这么些年,三爷一直在府中闲置,近来四爷也是打算给他寻个活儿干干,毕竟三爷也算是铁杆的四爷党了,自从四爷登基后从来没唱过反调。宗令也算是宗室的头了,三爷的个性他也清楚,绝不会带着宗室给他找麻烦。 最后就是十五。十六早早的过继到安王府成了郡王,他却现在还是个光头阿哥。四爷不是不想用他,只是拿不准宗令一职是不是对他来说太高了?寸功未立就做宗令,他怕他压不住宗室,反倒成了摆设。 可是十四领这一趟兵回来之后,四爷竟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放他。再加上年羹尧的请功折子一上,四爷就必须找一个不赏十四爷的理由,不然就成他打压兄弟了。 阴错阳差之下,这宗令一职就只能给十四了。 不但如此,四爷还让十四享亲王俸禄。一口气把十四给提了起来。 京里现在最热门的就是十四爷了。 吓得十四爷不敢回京,传话到府里:“谁的帖子都不接,礼都不收。让福晋看紧门户,别让小鬼给摸了门。”他自己赖在园子里,天天捧着书煞有介事的教导弘昤,盯着弘暟的功课。 四爷拿他没办法,自己的亲弟弟,只能勉强收下这个不请自来的先生。 不过他看十四教别人念书,忍不住自己去教十四。他从小管教习惯了,十四以前没少听他教训。结果就成了十四前边教弘昤,后面弘昤被四爷宣过来问过功课后,再把十四也宣来再教育一番。 弘昤对李薇说:“额娘……我觉得这样下去,十四叔就不敢教我了……” 李薇笑着安慰儿子:“你阿玛跟你十四叔这样已经好多年了,你不用管,他们自己吵吵就好了。你十四叔跟你阿玛差了十岁,他从小就是被你阿玛管到大的,没你们兄弟之前,你阿玛就拿你十四叔当孩子看。” 这么一说,弘昤就能理解了。 他记得弘时就说过:“二哥管咱们跟管儿子似的。”他小时候记得很清楚,弘昐对他和弘昫都很关心,真像当儿子一样事事过问,哪怕现在开府出去了,弘时过来一次都被弘昐托负,让他‘看着点弘昤和弘昫’。 长兄如父,这话他再见十四叔时就提出来了。十四爷被四爷管来管去的早就烦透了,不过是以前能躲开,现在连躲都躲不开,只能捏着鼻子听他教训。 当着小辈的面被当成孩子管,十四心里当然不开心。可弘昤的话倒是让他感觉十分复杂。 以前,他和四爷都住在宫里时,他没跟人说过,他其实一直期待能早日搬到阿哥所去好跟四爷住在一起。结果真等他搬过去了,四爷已经开府了。 他以前也是崇拜过四爷这个哥哥的。可惜四爷见了他除了教训还是教训,他还羡慕过跟老九似的,老五都不敢管老九,看老九多自在。 他觉得四爷就是爱教训人,爱拿他出气。 现在听了弘昤的话,特别是弘昤还拿弘昐出来说,十四道:“……你阿玛就是那样的人,爱操心。”他管你们也是从头管到尾,今年内务府听说还有他特意让人给贵妃做得头钗和衣料呢,一个皇上日理万机,还有闲心给自己的女人做衣服首饰。 这么一想,他连他也教训个没完也不奇怪了。 四爷在李薇这里也是抱怨连连,“朕好几年没考过他了,没想到连以前先生教的都能答不上来。朕看不止弘昤他们要读书,朕也该再给十四寻个先生!” 他说的居然不是气话,隔两天居然认真想从翰林院挑个人送到十四爷的府上去。 就见过了不久,十四就黑着脸来谢恩了。 弘昤又来找李薇,苦着脸说:“额娘……今天十四叔说他也有功课,改明儿带过来跟我一块写。”十四叔还说写完了跟他一块交给阿玛。 他都能看出十四叔憋了好大的气…… 李薇只好继续安慰儿子:“没事,他们习惯了。” 有了先生后,十四更是光明正大的常到园子里来。宗人府平时的工作也不用他事事亲历亲为,逢到有大事时才由他揣着折子递到御前。 这天,他就带来一本。正是弘晖侧福晋的折子。 弘晖这个侧福晋是四爷亲封,所以她一进门就各种手续都齐备了。等她进了弘晖的门后,十四这边在宗人府册上记一笔就完了。 记完,当然要拿过来给四爷过目。 四爷扫了一眼,批了个‘好’字,直接递还给十四,让他拿回去归档。 十四捧着这折子夸了句:“弘晖这个侧福晋娶得好,说不定万岁爷很快就能双喜临门了。” 晚上,四爷回来了对李薇说起十四,笑着叹道:“十四现在是真的会说话了。朕给他先生,他再怎么生气也接了,也好好的听先生讲课,还给朕交功课。今天拿了弘晖的折子过来,还记得说句吉祥话。放在以前,朕真是想都不敢想。” 李薇道:“养儿方知父母恩。十四爷经得多了,自然就懂事了,也能体量爷当年的苦心了。” 当年四爷受尽夹板气,上有康熙,兄弟间有直郡王和太子,兄弟们也都不阴不阳,唯有一个十三自己的祸事一大堆,全指着四爷拉他,帮不上四爷的忙。 十四这个亲弟弟当年真是活得自在。李薇就觉得十四爷现在才体会到了当年四爷的处境,到了他不抱四爷大腿不行的地步,他就知道这日子有多难过了。不是谁都天生应该捧着他的。哪怕四爷是他的亲哥都不可能。 四爷不止十四一个弟弟可选,可用,但十四却不能换一个哥哥去抱大腿。 这世上的事就是这样。当年是四爷求一帮手而不可得,所以有一个十三当时肯服他,他就一直记着十三的好,哪怕当年的十三根本帮不上他的忙,但这是一个肯站在他身边的弟弟,那就是珍贵的。 而十四则是现在才发现,只要四爷愿意,他能收获不止一个比他更忠心的弟弟。他跟四爷的那点情份,就算有太后在后面站着也不管用了。他只能主动靠上来,才能让四爷重新把他当成弟弟看待。 无非是四爷现在比以前更强大了而已。 这世上还是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四爷现在已经不再把十四放在心上,十四肯亲近他,他也只是稍稍感动下,再叹两声过去就放下了。李薇看他这样,当然心里安慰。以前她可是亲眼看过四爷因为十四的冷漠而伤心难过。 既然他的心情好,她也能不再把十四当成一回事了。 她陪着他说完十四,再说说十三,还有九爷。四爷不愁兄弟,他挂在嘴边的兄弟也越来越多。 他道:“对了,今年太后要是也留在外面过年,就把荣太妃也接到畅春园来吧。给老三个面子。” 抬举荣太妃就是抬举三爷。 李薇点头说:“那我就去跟太后提。” 四爷这个想法,还是需要太后配合的。不能他直接把荣太妃接过来往畅春园一扔。 她道:“太后一直向着爷,这次肯定也是这样。” 四爷觉得有些难为太后了,太后跟荣太妃的关系只能说是四妃中还算平常普通的,但绝说不上好。要是好,太后每年来畅春园就不会不带她了。 他道:“今年江南供上来的贡品里,朕记得有一面百鸟朝凤的屏风?把那个给太后带去吧。” 这屏风晋上来应该是给皇后准备的。 但四爷不想给皇后,问李薇要不要,她连忙推辞了,这屏风就放在库房里一直没动。 屏风本身做得非常精致华美,是难得的好东西。 李薇想起百鸟朝凤的寓意,就知道太后一定会喜欢的。 第455章 在畅春园门口,乌拉那拉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看最新小说上-_-!乐-_-!文-_-!小-_-!说-_-!网百度搜索陪着她过来的宫女小声劝她:“主子别担心,大阿哥陪着您一道来的,肯定不会有事的。” 乌拉那拉氏点点心,心里却没有放松下来。 她嫁给大阿哥还没几天,可能还不够了解他,可是至少她能看得出来,大阿哥对她并没有多少好感。 所以她现在一点点错都不能犯。她没有犯错的底气和机会,她只能事事都尽力做到最好。现在是乌拉那拉家求着大阿哥,而不是大阿哥求着他们。何况不说承恩公府,就是都统府也不止一个女孩子。 只是谁都没想到万岁爷会突然起意给大阿哥挑个侧福晋,事先连长春宫那边也没有一点风声。 跟着太监走进畅春园,乌拉那拉氏垂着头跟在弘晖身后。到了凝春堂前,方姑姑就站在堂前迎接。弘晖赶紧上前两步,乌拉那拉氏连忙跟上去,随着他深深一个蹲福。 弘晖道:“见过姑姑,姑姑这几日可好?” 方姑姑还礼,笑道:“劳阿哥掂记着,我这里一向都好。太后早就盼着你们过来了,快随我进去吧。”她一边说,一边扶着乌拉那拉氏,仿佛在提醒她道:“一会儿进去别害怕,都是自家人。今天到太后这里来请安的还有贵妃娘娘和密太妃、成太妃,到了里头侧福晋大大方方的就行。” 李薇今天是来送屏风的,没想到弘晖会挑今天带侧福晋来磕头,也怪她来之前没先让常青打听下。按说这侧福晋要不要正式拜见太后还真没个定论,一般来说只有嫡福晋有这个必要。不过特意来了,也能说是小辈们敬重孝顺太后。 乌拉那拉氏今天是特意穿着大礼服过来的,她跪下磕头,弘晖在一边拱手行礼。 拜见完就退出去了,来去匆匆。 李薇坐到午时初刻就告退了,连荣太妃的事都没来得及说。不过才送了屏风就提荣太妃,也显得这屏风送得动机不会纯,太后再别扭上了就不好了。隔几天再过来,提一提四爷打算让三爷明年就把荣太妃接出去奉养的事,太后应该就会往下接了。 也多亏圆明园跟畅春园现在挨得近,她坐车不到半个时辰就回去了。下车时,常青就告诉她弘晖已经带着侧福晋来了。 “万岁爷留他们住下来。”他道。 李薇点点头,她知道四爷是打算让弘晖也住到宫外来的。所以就算弘晖今天不带着侧福晋过来,隔几天四爷也要找理由把他喊过来。 回到万方安和,四爷已经让人传话过来说他在前头带着阿哥们跟弘晖一起用,让她在后面叫乌拉那拉氏侍候着她用膳。 乌拉那拉氏还穿着大礼服,进来后磕头请安,李薇笑道:“不要拘束,在这里就当是你自己家里一样。” 乌拉那拉氏红着脸,声如蚊喃的应道:“是。” 李薇跟着问她有没有什么缺的少的,弘晖带她出来应该是没带上行李的,四爷留人下来也是一时兴起,所以乌拉那拉氏应该没有带换洗的衣服。 乌拉那拉氏倒是没说‘什么都不缺’,她说的是:“不敢劳烦娘娘。” 李薇笑道:“一会儿留下陪我用膳吧,你这一身不大方便,我让人领你去换下来。”然后叫来玉烟,“额尔赫她们留在这里的以前的衣服找出两件来给侧福晋替换。” 玉烟笑吟吟的上前去请:“请侧福晋随我来。” 乌拉那拉氏犹豫了一会儿,到底不敢一直赖在凳子上不起来,只好起身说了句:“有劳。”跟着玉烟走了。 一顿膳用完,李薇没看出来乌拉那拉氏有什么偏好,或者食量如何,她从头到尾都不给旁边的侍膳宫女一个眼神,宫女就照着规矩挨个侍候过来,一道菜挟三筷子。 等李薇放下筷子时,乌拉那拉氏也跟着放下了。 漱口后上茶,乌拉那拉氏就要告退,道:“不打扰娘娘休息了。” 李薇也不多留,赏了些布料和首饰等物,道:“一会儿就让人去给你量尺寸,先做几件穿着吧。” 送走这位侧福晋后,玉烟过来道:“奴婢给她拿的是大公主以前放在园子里的衣服。” 李薇点点头,问她:“你看这侧福晋怎么样?” 玉烟促狭道:“奴婢只看侧福晋都快把咱们这里当成龙潭虎穴了。” 李薇笑了,乌拉那拉氏刚才一刻也不敢多留,用过膳就快快闪人的姿态也实在是有些可笑了。难道她在这里多待一会儿就会被害吗? 其实谁都知道不可能。 她放下茶碗,道:“她是怕弘晖生气?” 玉烟道:“这个……也难说。奴婢瞧不出来,不过这位侧福晋的颜色倒是不如大阿哥的那个格格。” 容貌上确实有所欠缺,不然四爷也不会在指婚后看了她的画像,就又给了弘晖一个新格格。 之前弘晖就是带着新格格住在园子里的。他回去娶侧福晋也顺便把格格给带回去了。 晚上见着四爷了,他问她那侧福晋看着怎么样,她笑道:“别的还看不出来,是个规矩人。不过我看说不定还真能很快就有喜信呢。” 弘晖这次留在园子里,身边可就只有她一个。何况弘晖现在一个儿子都没有,只要他不是讨厌到不想碰这侧福晋,在园子里住上一个月,再没喜信就不正常了。 四爷是听张德胜说弘晖的侧福晋早早的就从万方安和回去了,薇薇肯定是不会赶人的。她最听他的话。他让这乌拉那拉氏陪她用膳,那她肯定会连膳后的点头也一并准备好了。 那个乌拉那拉氏早早的就告退了。要么是她做了错事惹怒了薇薇——不过这样薇薇肯定不会瞒他。 要么就是她不想陪薇薇,自己主动告退的。 薇薇不会刻意留她。 简单问了两句,四爷就猜出了中午到底是怎么回事。他面上分毫未动,转口说起了宜尔哈。“额尔赫的福慧都两岁了,宜尔哈才有了喜信。” 李薇可不知道这个,太医如果号到喜脉应该会上折子回禀,这种折子不都是递到她这边来的吗? 她问道:“爷看到折子了?”那是四爷接到折子直接自己看了?没送到她这里来? 四爷摇头道:“是宜尔哈的驸马亲自过来跟朕报得喜。听说是昨天晚上号出来的,他今天早上城门一开就往园子里来了。幸亏朕给了宜尔哈令牌,不然他到了这里也进不来。” 拿着令牌进园通报,查明是公主府的牌子才把这位驸马放进来。 第二天,太医院的折子和额尔赫的太监一起到了。太医院的折子上说的就是宜尔哈有喜的事,额尔赫则是已经让人去看望过宜尔哈了,也是替宜尔哈报喜的。 李薇想让额尔赫现在就搬到园子里来,宜尔哈暂时不便挪动,只能先多加赏赐,她问四爷:“爷看呢?今年也不回去过年,再等等天就更冷了。” 天一冷出城的路就更不好走了。福慧还小,天越冷他出门越不方便。 四爷也想女儿了,就道:“那明天十四回京时让他给额尔赫带句话,让她带着孩子赶紧过来。” 等第二天十四爷走了之后,李薇才知道宜尔哈的驸马也被十四爷带回去了。 “好惨啊……”弘时坐在李薇对面,手里端着热奶茶摇头叹气,“大姐姐的额驸特意跑来报喜,结果就这么一点好处没得的回去了,真是太可怜了。” 额尔赫的额驸管了内务府,也难怪宜尔哈的额驸跟着眼红。 李薇拍了他一下,沉下脸道:“那是你姐夫,不许胡说。” 弘时这才规矩了些,不过还是憋不住,道:“额娘你不知道,大姐姐的额驸之前还想拿捏大姐姐呢,结果却没想到大姐姐不让他进公主府,驸马府里又都是大姐姐的人,他连回趟自己家都有太监跟着,想睡小老婆都睡不成……” 李薇瞪了他一眼,弘时清了清喉咙说:“……反正他现在是听话多了,不过我看还是心太野。” “你大姐姐管得住他就没事。”李薇道。 夫妻两个如果一定要分一个强弱,差别倒不是在男女。宜尔哈的这个额驸就是一开始没抗清楚形势,以为宜尔哈的生母恪嫔久住长春宫,又长年无宠,所以他就能压宜尔哈一头。不想宜尔哈拿着个公主身份能压他一府上下都不带费力的。 而且这事还要看四爷的态度,宜尔哈整治驸马的事在京里一直都有传言,可四爷就是视而不见。承恩公府和都统府一开始也想过说合,但却连公主府都进不去也消停了。毕竟在公主面前,他们也只能称臣而已。 都称臣了还有什么好牛的?想找长春宫和弘晖撑腰也要看他们理不理他们。 宜尔哈现在怀了孩子,乌拉那拉·星德估计也已经服输了。他不服输也不行,只要四爷在位,宜尔哈就是不折不扣的大公主。 不过……大概乌拉那拉家还打着等弘晖上台后翻身的主意吧…… 呼啦啦一场大雪落下,天地一片银白。 园子里大概是建筑物比较少的缘故,比宫里要冷一些。李薇从万方安和搬到了九洲清晏,屋里也早早的烧上了火墙,暖融融的只穿一件夹衣就行。 她坐在桌前剥松子,四爷坐在她对面。论起剥松子和栗子,她永远都没四爷剥得好。 眼看着她面前的小碗里没有四爷剥得多,她干脆一边剥着一边拿四爷那碗里的来吃。四爷笑着将两人的碗换过来,不过一会儿就又剥了一碗给她。 剥完让人打水来洗手,他道:“是你说要亲手做松子糖,缠着朕帮你剥松子,结果剥下去的全进了你的肚子。” 她捻着松子喂进他嘴里,道:“松子好像有汁一样,香甜香甜的。” 四爷被她喂着,听她道:“而且对身体好,乌发,长寿。” 小小一碗不一会儿就见底了,做糖的事当然就不成了。下午膳房做好的松子糖、黑芝麻糖、杏仁糖、核桃糖和花生糖等全都送来了。 李薇让人倒了茶来,问玉烟:“别处都送了吗?” 玉烟道:“都送过去了,大阿哥那里也送了。” 四爷听了道:“弘晖那里让人看着些,平时要什么东西都先紧着他们那边。” 玉烟连忙道:“我们主子一早吩咐了,大阿哥那里就是半夜也有人盯着,有什么一定马上报过来。” 四爷拍拍坐在旁边的李薇的手,叹道:“弘晖到现在还没个儿子,朕只盼这次这个能是个好消息。” 弘昐现在已经有两子两女了,博尔津氏是一子一女。 也难怪四爷着急,好像弘晖这边子女缘是不太顺。李薇觉得可能里头有很大的原因是戴佳氏身份太低,压不住弘晖的后院。 有时福晋身份太低了,下头的格格就容易不服管教。 四爷大概也是这么想的,这才指了乌拉那拉氏。 现在乌拉那拉氏跟着弘晖在园子里住着,果然很快就有了身孕。四爷让她去照顾,李薇也顾不上弘晖会不会因为这个睡不好觉,派了嬷嬷和太医过去看着。 其实只要没有大问题,孩子就不可能生不下来。除非父母的身体有什么短板,像现代人那种亚健康。李薇早就让白世周借着请平安脉的理由给弘晖和乌拉那拉氏都看过了,他们两人都很健康。 那她就有信心把这孩子给保下来。只要他们在圆明园里,她就能保证万无一失。 至于回宫后会怎么样就不归她管了,现在这样四爷是不可能让他们回宫的。 紫禁城里为了庆祝新年,到处也是披红挂彩。 哪怕万岁不回宫,该发的银子和新衣服也早早的发下去的,所以来来往往的宫女和太监们也全都穿戴一新,个个见面都要道声恭喜,新年不能口吐恶言,不然来年要倒霉一辈子的。 阿哥所里,戴佳氏靠在床上,宫女给她喂药,只觉得主子就剩下最后一口气了。 戴佳氏整个人瘦成了一把骨头,宫女扶她躺下时都忍不住想掉泪。 戴佳氏看到宫女红了眼圈,笑着叹了口气,问起了女儿:“格格呢?” 宫女擦了眼泪道:“格格已经出宫门了,估计晚上就能到园子里了。主子不用担心,有奶娘跟着呢。” 不知道是谁在皇上面前说了好话,皇上特意让人回宫把戴佳氏的女儿接出去了。 戴佳氏躺下,无力的笑道:“好,这样就好。她能多在万岁面前露露脸,日后也能得些福报。” 宫女强笑道:“就是,主子的福气在后头呢。” 戴佳氏摇头:“我给不了格格什么了,只盼着她日后不要受我的拖累……” “主子说什么呢……”宫女实在忍不住,哭了出来。 第456章 李薇在四爷面前一向什么都瞒不住,他一问她就都说了。开头还能理直气壮,后面就有些拿不准的说:“……大概是被我的话吓住了。” 但是以前的话,额尔赫没嫁人,只是她和四爷的女儿,她的一举一动出不了紫禁城。换句话说,在家里不管她怎么天真单纯,她都能护得住,担得下。 但这次她发现不能再放纵她了。 额尔赫现在已经走出了家门,她不是站在她和四爷的影子下了。她有自己的公主府,人们看她都是固伦公主。 公主额驸能不能有差事,四爷是要重用还是要闲置,这已经成了国事,不再是家事了。就像扎喇芬和弘昀的婚事,这里头都牵连着国家大势。 当公主们都还没有出嫁时,额尔赫可以把她的衣服首饰这些东西让给姐妹们。但朝廷上的官职,能让吗? 四爷为什么能重用福克京阿?那是因为钮钴禄这一族现有的数得着的人物都不是他的人。十爷的生母姓钮钴禄,钮钴禄·阿灵阿是个一等公。 他要争取钮钴禄这一大姓氏,用不了十爷就只能闲置他,给不了阿灵阿更多好处就让他的兄长法喀去给他找麻烦。 最后再把额尔赫嫁给福克京阿,让福克京阿成了钮钴禄的实权人物,扛过钮钴禄一族的大旗。 相较之下,宜尔哈的额驸是乌拉那拉氏的族人,身为皇后母族,又有弘晖这个嫡长子在,星德的作用就是替宜尔哈摇旗呐喊,保驾护航。 四爷绝对不可能给星德比宜尔哈更大的权利。而他已经是和硕额驸了,四爷就更不可能重用他。 四爷就是要他一举一动都要仰宜尔哈的鼻息才能活下去,这样才能扩大宜尔哈在乌拉那拉一族中的影响力。 所以不管谁来求情,也不管宜尔哈能生下几个孩子,她有多么的讨四爷的喜欢,四爷都不可能提拔星德。他这辈子都只能做个和硕额驸。 这些事,李薇想让额尔赫自己想清楚。她也生气额尔赫怎么能理直气壮的替星德说好话?她自以为是在为宜尔哈着想,可怎么就不转个弯子想想,她的阿玛这么做是不是有理由的? 虽然训了她也让人心疼,不过这次要是她还想不通,李薇就打算先冷一冷她。 不行就让弘昐去给她批讲批讲。 当公主也要带脑子去当,不然就是自取灭亡。 她也不能事事都替她铺平了。政治这个东西,她也是跟了四爷后才慢慢去摸索着学的。或许额尔赫还年轻,还没有开窍,那她就要让她先学会在什么时候不应该开口。应该听四爷的话。 这方面不能指望四爷。她最清楚他是怎么想的,因为他就是这么养她的。在他的想法里,妻女只需要好好的坐在屋里,什么都不用去操心。这些外面的事有他和弘昐他们,而额尔赫也有她的额驸。 果然四爷就说:“一点小事,你干嘛这么训她?额尔赫从小就没受过一点委屈,你这么突然骂她,她该多伤心啊?”一面喊张起麟,“去看看公主,让人把贡上来的桔子给公主抬两篓过去。” 李薇:“……”好吧,反正这次她扮黑脸,白脸让给他了。 四爷还在劝她,“额尔赫这点最像你,心怀仁善。以前朕都没训过你,不管你把朕气成什么样,朕什么时候给你脸色看了?” 这还真没有。 她翻遍回忆,好像四爷真的没有冲她发过一次火。 ……不对。她什么时候气过他了? 李薇奇怪道:“……爷,我只是想让额尔赫懂点事,她不能一直当小孩子。她也大了,都有福慧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 四爷把她拉到近一点,道:“你这样不也过了一辈子?额尔赫有朕,有弘昐他们,她是朕跟你唯一的女儿,这一生都能安枕无忧的,你就由着她吧。” 还是不对。怎么听他的意思她跟额尔赫一样呢?她什么时候像额尔赫这样难为过他了? 第二天,四爷一大早的就让人把额尔赫接过来,让李薇‘好好跟女儿说,别训她’。 李薇看着额尔赫进来时还那么可怜的样子,心里也早就软了。 她伸手道:“来,跟额娘坐一起。” 让人送上奶油蛋糕和热奶茶,在暖暖的奶香中,李薇细细的把额尔赫和宜尔哈两人额驸家族的不同点给她分讲了一遍。 额尔赫昨天回去后也想过了,只是朦胧摸到一点,没有现在额娘说得清楚。 她听明白后才恍然大悟,沮丧道:“额娘……我错了……” 李薇笑道:“你不是错,只是还没修炼到家呢。额娘跟着你阿玛三十年了才能摸到边,你日后看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就懂了。” 她本来是想让额尔赫自己去想的,不管是道理还是学问,自己明白的比听别人讲记得更牢,感触也更深。特别是政治这方面的东西,从来都是可意会不可言传。 养出足够的敏感性后才能举一反三。 她今天可以教额尔赫一次,却不能日后每一次都教她。所以让她尽早自己开窍是最重要的。 “你不但是大清的公主,你还是你阿玛的女儿,弘昐他们的姐姐。你的母族是当朝贵妃,你的额驸是满人大族。”李薇道,“你的一举一动都牵连着这些家族,日后不管做什么都要想清楚才行。” 李薇并不失望,对额尔赫来说有危险的一直是皇后一系的人,她是不可能把四爷当成对她有威胁的人的。李薇也不认为四爷会伤害孩子,但是他除了是他们的阿玛,更是皇上。 李薇一向把四爷和皇上给分开去看。她能相信四爷,却始终对皇上心怀警惕。 她看额尔赫只怕还要过上一阵子才能明白皇权的狰狞之处。不是四爷登基当了皇帝后,他们的世界就是一片坦途了。 “对了,昨天我让人把弘晖的女儿接来了,见过你小侄女了没?”李薇换了个话题。 额尔赫还在想额娘的话,听到回过神来连忙说:“见了,说了两句话。那孩子看着有点瘦弱,我让人多给她送了几盘蜜饯。” 弘晖的大格格成了圆明园的新宠儿。 四爷是在十五那天才在牡丹台见到了他的这个孙女。上次还是在她是个襁褓时见过她,没想到一眨眼就变大了。 大格格穿着到了园子里到新做的衣服,头上的钗和身上的衣料都是四爷在九洲清晏见过的。坐在太后身前的大格格面色红润,虽然还有些怯懦,但看起来也是个挺可爱的小姑娘。 四爷疼爱的问了她在园子里住习不习惯?跟园子里的小姐妹们玩得开心吗? 他再把奶娘叫过来问格格夜里冷不冷?屋里的火盆闻着呛不呛?格格平时爱吃什么?爱喝什么? 李薇看大格格站在那里都快被问僵了,不停的看跪在下头的奶娘。 她笑着对大格格招手,把她叫过来让她去陪太后,对四爷道:“万岁爷,该用点心了。” 四爷这才笑着放过早就冷汗直冒的奶娘。 大格格要侍候太后用点心,太后笑道:“吃你的吧,我这里有他们呢。吃吃看,要是喜欢就让他们天天给你做。” 大格格这才敢坐下。点心再好吃,大部分都是她没尝过的,但她也味如嚼蜡。 因为刚才在太后这里陪着的还有乌拉那拉侧福晋。不过刚才万岁爷进来才避出去了。 大格格看着侧福晋,再想起戴佳氏,心里就一层层的泛了苦上来。 冬去春来,四爷要准备北巡了。 他问李薇要不要跟着去。 “朕是想带你一起过去的,弘昀成亲这事也不用咱们看着,有他二哥在。”他道。 这次带过去的孩子还是只有弘昫和弘昤。连额尔赫都不去。 她跟李薇说去了那就要离开福慧,她实在舍不得孩子。李薇也跟四爷说带着额尔赫去不但是母子分离,也是夫妻分离。 “小夫妻还是不要长久的分开好。”她道。 她是盼着孩子们夫妻和美的。现在看来已经成亲的额尔赫和弘昐两个,至少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她自然就希望他们之间的感情能更好一点。 从四爷身上她学到的,男人在年轻的时候才会有心情去经营一份感情。老房子着火那种爱情不是没有,不过大概只会发生在对年轻时的生活不够满意,到老了才发现人生虚度,打算抓住青春的尾巴时。 四爷一直在向上走,他的不满早就被‘皇帝’这个位置带来的满足感填平了。 临走前,她分别交待几个留下的孩子们。额尔赫要多关心福克京阿,平时也可以去宜尔哈那里看望。 额尔赫:“额娘放心,我不会再像之前那么不懂事了。” 李薇笑:“额娘信你。”反正这次学不乖还有下次,早晚会学会的。 弘昐记得照顾弟弟们,府里孩子多要注意,平时可以多跟李家走动。李家现在也算得上是实权与虚名都有了,面子里子两全。能给弘昐一些帮助了,他常去走动不会有坏处的。 弘昐:“我知道了,额娘。”管弟弟他都习惯了,没成亲时就已经体会了把弟弟当儿子管是什么感觉了。 弘昀成亲后也不能太累了。他最近为了他那已经没了的老岳丈当年为政的一项举措是操碎了心,已经研究一整年了,等成了亲就该他发大招了。 估计现在弘昀对舒穆禄氏还没有对舒穆禄氏的老爹熟悉呢。 上回李薇问他四月就要成亲了,紧张吗? 弘昀先点头答有点紧张,跟着就叹气:“儿子也不知道会不会辜负阿玛的期望。折子是已经让阿玛看过了,但递上去六部传阅,万一被退回来怎么办……”他一人丢面子是小,坏了阿玛的大事就糟了。 李薇就知道这孩子想跟妻子琴瑟相谐还要等两年。 弘时……乖乖的就好。 弘时抱怨:“额娘,我从来没惹过祸!”他就那么一次不小心撞上八叔没赶紧跑,第二次撞上明明跑了还被阿玛教训,他冤。 李薇安慰他:“额娘知道,等你大了就好了。”转头就对弘昐和弘昀说,“多给弘时派些活栓住他。” 京里最近还真有些小小的波澜涌动。 四爷的兄弟们已经都被驯服了,八爷去皇陵了,直郡王和理亲王直到去年新年都没有出府道贺。而扎喇芬的婚事是这二府破冰的希望,没有人比直郡王和理亲王现在更期待和平的了。 所以这次的事跟他们都无关。 而是由皇三代们闹腾起来的。 早年在康熙朝时一同读书的情份,如今一起获封世子的缘分,不知不觉间,京里就兴起了一股世子风潮。 以诚郡王家的弘晟、五贝勒府的弘升、淳郡王的弘曙为首,九爷家的弘暲是凑数的,另外还有裕亲王、恭亲王等王府贝勒,还有像乌拉那拉一等公府的刚安和隆科多的三儿子这样的皇亲国戚的公府公子等。 这群小爷拿出去哪一个都够看的,何况都聚在一起了?哪怕他们中没有一个是四爷亲生的,但也是不容小觑的一群三代。 李薇早在听到风声后就立刻传话李家的孩子最近不许胡乱出门,不管大的小的全都拘在家里读书。 等到要出京前,她还在担心自家人被这群三代给卷进去。 她总觉得这些三代们突然一下子好像成了一股势力有些古怪。 既然古怪,那最好就是避开。 圣驾离京的烟尘还未散去,紫禁城里,年贵人放下手中的帐册,不由自主的揉了几下膝盖。年前在长春宫前的一场长跪,她的两条腿还是受寒了。 可宫里的事却比以前更多了。年前一场大封,人人都有数,唯有陪着万岁在圆明园的贵妃未得寸进,她当时还有些心喜。 但等新年时她被获冷可以见见家里人时,她才知道二哥是用这次的军功换来她的晋封。登时深腔喜跃化为苦涩塞满喉头。 年氏现在已经不盼着能受宠了。她以前听武氏叹过,在外头的人都没见过贵妃,等她们进来了才会发现……其实在宫里也见不着贵妃。 因为贵妃一直被万岁带在身边,谁都见不着。 年氏收回心神,她要做的事还多着呢。荣太妃要出宫了,太后只派了个嬷嬷回来,大半的事还要她来做。 她想起最可笑的是之前晋封的种种也是她操办的,她做了那么多事,封了满宫的人,其中只有一个贵人是她的。她还为此沾沾自喜。 万岁看重她,不是因为她的容貌。也不是要宠爱她。只是为了要用她。 她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万岁要她做什么,她就只能做什么。哪怕现在顶着贵人的名份,做的却是管家嬷嬷的活儿。 外面一个宫女面色大变的跑进来,惊慌道:“贵人!大福晋不好了!” 年氏马上站起来跟她往阿哥所赶去,一边道:“太医呢?” 宫女道:“太医已经到了!” ——就算这样,她也不能露出一分一毫的不满和不足。哪怕在万岁眼里她根本不能算是一个女人。她也要这样走下去。 太医一直没敢离阿哥所,从年前大福晋小产后,就一直淋漓不尽。什么人流上几个月的血也要不行了。 大格格早早的就被奶娘和嬷嬷给拖走了,现在奶娘让人守着门不敢放她出去,她抱着大格格,让她把哭声咽下去,奶娘含泪道:“格格,不能让人听见,就在奶娘怀里哭吧。” 刚到避暑山庄就接到了京里的坏消息,大福晋没了。 李薇跟四爷提起把大格格接到山庄来让她散散心,“皇额娘年纪大了,不然送到畅春园里去也行。她一个小孩子,还是别让她去看这种事了。” 四爷对戴佳氏的死没有伤心,不过也抽空给她念了一卷经来超度。听她说要把大格格接过来,点头道:“让弘晖把人送来。” 戴佳氏没了,其实还有一件事要办,而且相当难办。 那就是需要给弘晖再娶一个继福晋。 ……因为除了皇上可以把妃子封成皇后外,历来宗亲都没有扶正这一说。嫡福晋去世,那是一定要指继福晋的。 第457章 `p`**wxc`p``p`**wxc`p` 李薇记得在现代时看过一个说法,道皇帝家才是最不讲规矩的。亲或者搜索都可以的哦看最新小说上-_-!乐-_-!文-_-!小-_-!说-_-!网(◎ww◎w.l◎w◎x◎s◎.o◎r◎g◎)百度搜索网址记得去掉◎哦亲皇上看上谁了都能娶进来,后宫里姑侄,姐妹比比皆是。 小宫女当皇后也不奇怪,洗脚婢、舞女也有。 不过站在皇家的角度就是另一回事了。要知道规矩可不是管皇上的,千辛万苦做到皇上这份上,不就是图一个无拘无束?世间万物皆在脚下称臣,要干嘛都行。 这就是当皇上最爽的地方。他能管天下人,可天下无人可管束他。 至于给天下人定的规矩多,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他就是靠这些条条框框来管人的。 论起皇亲国戚,世家大族,他们的嫡庶那么严格,敢有僭越那就是杀头大罪,不等外面人打进来,自家里头就先绑了。 这都是对统治阶级有利的。 就像四爷之前卡安郡王府的爵位,用的就是无嗣。这个无嗣是指没有嫡出子。其他小老婆生的统统不算,过继的也不算。反正皇上说不算就不算。 换成皇帝家就没这规矩了,不让庶出子登基那皇位早几百年就传不下去了。 但麻烦就在弘晖现在还不能享受皇帝这份特权。他现在要按宗室来算,所以戴佳氏死后,他新娶的侧福晋不能扶为嫡福晋,只能再给他指一个继福晋。 人选倒是不缺,去年选秀刚过,四爷很快就圈出了四五家,等回京后再细看。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戴佳氏并非无出,她有一个大格格。在弘晖现在屋里就这一个孩子来看,哪怕乌拉那拉氏这一胎平安生下来还是个儿子,也影响不了大格格的特殊地位。 戴佳氏去后,大格格只会更受宠。不管是太后还是四爷都会更加的关心她。 看在大格格的份上,继福晋的出身就不能越过戴佳氏。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必须这么做,但有些人情味的家里都会看在孩子的份上挑个不如原配的继妻。 京城里因为戴佳氏的去世,给初春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初春本是游春赏玩的好时节,现在各府的宴饮赏花等事都少了,几乎没有人约。 戴佳氏的葬礼办得并不冷清。弘晖虽然现在还是个光头阿哥,但未出宫的阿哥一应供奉都是以亲王论的。所以戴佳氏的葬仪是亲王妃的规格,还在此之上稍稍抬高了一点。 称得上是厚葬了。 收殓之后奉于田村殡宫内,什么时候归葬这个就不好说了,有的停个十几年也是有的。 太后虽然在万岁爷出巡前就已经去了畅春园,宫里还是没有大肆举哀。因为戴佳氏是小辈,宫里还有皇后等四爷的妃嫔,西六宫里还有几位太妃嫔。不能惊扰长辈们,所以在棺材抬出去后,宫中已经不能再挂白了。 只有大格格还坚持穿素布麻衣,不戴钗环,每日只肯喝稀粥,不出几天就熬得面色青白。 弘晖忙完了戴佳氏的葬事,接到圣旨道让他送大格格去避暑山庄。 他回来先叫人过来问大格格最近如何,听说她哀毁过甚,几要伤身,不免发怒道:“你们就是这么侍候大格格的?” 他到现在只有这么一个孩子,不管在外人眼里如何,他心里是十分看重大格格的。平时虽然不常过问,那也是认为有二三十个人侍候着,他的心思也一向考虑不到这上头。 现在听到奶娘嬷嬷等人就这么放任大格格,自然要恼了。 奶娘等人纷纷磕头求饶。戴佳氏一死,他们能指望的只有大格格了,如果以前还敢说教一二,现在连这点底气都没有了。何况戴佳氏本性并不懦弱,教出来的大格格自然也有一点主子谱。 戴佳氏一去,大格格更执拗了。 弘晖理都不理,扔下一句道:“一人赏二十板子,拖到外头去打。” 他来到戴佳氏生前的屋子里,这里的一桌一椅还是旧时模样。大格格这几日的起居都在这边,听到阿玛来了连忙起身请安。 弘晖让她坐下,打量几眼后,见大格格确实看起来失魂落魄,满身的悲意挥散不去。 他叹道:“你这样伤心,可还记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孝道?” 大格格呆怔的就要下跪请罪:“儿臣有错……” 弘晖扶她起来,他并不习惯跟女儿说话,虽然心里看重她,可平时的教养都是戴佳氏,起居饮食则有奶娘嬷嬷们。陡然让他跟大格格说两句关心话,竟然有些找不到词。 他停了会儿,说了万岁来旨意要接她去避暑山庄的事。 大格格掩面道:“儿臣不去……儿臣身上带着重孝……儿臣……”她想留下来多陪陪额娘。额娘去了,她不想这么快就要去玩笑欢乐。 何况她怕她这一走,这屋子就再也寻不见额娘的东西了。 她知道阿玛会续娶的。阿玛对额娘,并无多少情意在。 圣旨没有打折扣的。弘晖也不是惯孩子的人,所以他道:“万岁让我送你过去,也是担心你小小年纪受不住,悲伤过度,反倒伤了自身。”他本来还没这样想,现在一看大格格的样子,倒是坚定了一定要让大格格去的念头。 大格格能说那一句已经不得了了,让她再三反驳根本不可能,但她又不是真心愿意的,她知道去了避暑山庄里,到了万岁和贵妃面前,她是绝对不能露出一丝悲容来的。万岁和贵妃是关心她,所以她就因为感动而忘掉悲伤。 ……可她忘不掉啊。 额娘没了,这世上最爱她的人没了。让她怎么能被不相干的人安慰两句就不伤心了? 大格格低头沉默不语,弘晖道:“阿玛让人把你额娘的东西都给你收着,日后你想你额娘了就拿出来看看。” 大格格听到这里,见阿玛替她保住了额娘的东西,心里多少有了一些安慰。 弘晖再让人停了奶娘的板子,还有几个平时贴身侍候大格格的。准他们继续侍候大格格,日后再有不谨就记到一起打。 数日后,弘晖带着大格格出发了。 避暑山庄里,四爷在几个人选中犹豫不决。甚至还想问李薇选哪个好,她赶紧说她哪个都没见过,还是爷拿主意吧。 最后他还是挑了个翰林院里的翰林家的姑娘当了弘晖的继福晋。 翰林当然不能算高官,常有穷翰林的说法。但翰林一般前程不错,一直在翰林院待着也有可能成为天子近臣,出去了至少也是个六部主事,熬上七八年做堂官也是有可能的。 只要这家翰林不是太蠢太提不起来,就算四爷不伸手,弘晖也会想办法替他家跑官的。 就跟当年四爷提拔李文璧一样。四爷对她还能说是因偏爱而提拔她的家族,弘晖这里就算他看不上他的继福晋,也要为了面子而提拔这家人。 最多三五年,六部里当有这家人的一席之地了。 至于为什么不猜他们能进军机,那是因为军机里的人都是四爷的信臣,不是能让人随便看关系往里塞人的。 继福晋已经定下来了,四爷立刻就发旨回京。戴佳氏去后一年就要办喜事,那翰林家的家教如何不好说,当然是越早把教引嬷嬷派过去越好。 弘晖在路上就已经听说了这件事,到山庄后,四爷又给他解释了一遍。 “朕想着你那屋里已经有了个乌拉那拉氏,能压过一等承恩公府的姑娘的福晋不好找。”至少上届选秀里没有。再等上两年看下次选秀里有没有时间又太久了。 四爷也怕弘晖屋里太乱,戴佳氏不就是压不住才会几年下来就只有一个大格格? 既然高的不好找,那就再给个低的。乌拉那拉氏已经有身孕了,等一年后继福晋进门,她也应该站稳脚跟了。有家世再有孩子,乌拉那拉氏就不是一般继福晋能对付得了的。何况继福晋家世又这么低? 两边实力相当才会有争强好胜之心,一边过强,一边过弱就打不起来了。 乌拉那拉氏不会难为继福晋,这样对她没好处。她现在就是欠了个嫡福晋的名份,偏偏永远得不到,那就只能拼命挣好名声。 继福晋能拿住弘晖还好,不过四爷认为弘晖的性格不是在后院流连的,那继福晋只能一心下在大格格身上,把大格格照顾好了,她才能在后院站稳。 四爷只要弘晖的后院稳稳当当的就行。 “看在大格格的份上,朕才给你挑了这个。”四爷叹了口气,戴佳氏也算是少年早夭了。接到传信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看到弘晖了,四爷才发觉这是他身边第一个走到前头的儿孙辈的人。 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四爷多了几分感叹,就对弘晖:“戴佳氏进门后对上孝顺,对下慈和,还给你留下了大格格。是个好孩子。” 弘晖想起戴佳氏也只记得她贤惠温顺,人都走了,此时想起来的都是好处。 黄昏时还不见四爷过来,李薇问常青:“万岁还跟大阿哥说话呢?” 大格格已经让人带下去休息了,今晚孩子刚来,就不折腾着接风这类事情了,先让她好好休息。 李薇记下明天记得让太医过来给大格格号下脉。 常青道:“万岁爷跟大阿哥说话时身边没留人,这会儿倒是刚刚让人传膳进去。”说罢他左右一望,玉烟带着其他人退到外头去。 她守在门外,隔着帘子听里头常青道:“……大阿哥仿佛是伤心落泪了。” 李薇吓了一跳。弘晖跟戴佳氏的感情这么深吗? 可惜她对弘晖跟戴佳氏的事所知不多,连戴佳氏都没见过几面。最后记得的就是戴佳氏因为乌拉那拉氏吓得要找太后庇护。 不过知道弘晖为戴佳氏落泪,她还是有些感慨的,心里也软了几分,叹道:“他们也是少年夫妻……” 不知怎么,她不大愿意去猜弘晖是在用眼泪来换取四爷的怜惜与宠爱。她更愿意这是弘晖的真情流露。 一个她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小时候进宫时还会照顾弘昐和弘昀,怕他们在漆黑的夜路中害怕,替他们壮胆。他与弘昐也是曾经抵足而眠的一对兄弟。 这么说吧,她宁愿跟弘昐作对的是个会为亡妻落泪的人,也不愿意是个到现在还能记得用妻子的死来争取好处的冷血之人。 弘晖哭得头昏脑胀。 好像想要把自己躯壳里所有的沉积物都借着这一痛哭给宣泄出来一样。 到最后他觉得他整个人都空了。 先是戴佳氏的去世,再来是葬礼,然后是连接半个月的赶路,到山庄后不及休息就来见驾,再痛哭一场。 晚上,弘晖发高烧了。 他这一趟来只带了几个太监,到山庄后四爷见他带的人少,就分了几个太监去照顾他。再加上李薇从四爷传旨让弘晖带大格格来的时候就安排下的人,所以,弘晖才烧起来,睡在脚榻上侍候的太监就发现了。 话传到四爷和李薇这里,两人也都赶紧起来。 四爷去看弘晖,让李薇传太医过去:“你看着点大格格。” 李薇点头,这边说弘晖发烧,她那边就让人去看大格格了,她安慰四爷道:“爷,可能就是路上累着了,咱们这里什么药都有,太医也都带得足,不会有事的。” 当年康熙爷出巡,太医院的太医几乎都带走了。这不是康熙爷过分,而是太医本来就是替皇上服务的,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侍候万岁。除非皇上走之前下旨,特意留下一二太医给宫里的某位重要人士,不然根本不用他吩咐,太医院自己上折子道万岁出巡,本院某某某几人跟着侍候。皇上只要批个准字就行。 四爷这次出巡前就特意留了一个太医给太后,戴佳氏当时还在,又是从年前病到现在的,所以四爷也只是在旨意中留了一句‘小心照看’——已经是难得的荣宠了。 要没这一句,戴佳氏去世的事也不会第一时间送到御前。 那应该是弘晖上折子,或者太医院上折子报丧。这就又要拖延几分。 这次是宫里传出戴佳氏的死讯,留京的十四爷(宗人府),福克京阿(内务府),十三爷——他是被拉来的。三人一商量,由十四爷主笔,写折子随着当日的奏折和信件递过来了。 弘晖的折子还要慢一步。跟着是太后的家信,这就更慢了。 十四爷的折子和弘晖的折子特意避开,大概就是他们三人商量完了,在跟不跟弘晖掺和上犹豫过后,决定还是跟弘晖分得清楚些。 李薇亲自去看大格格时,脑中天马行空想了很多。 当时四爷先接到十四的折子知道了这件事,晚一天后又接到弘晖的还说了句:“他们之前没商量下?” 不过没商量是对的。哪怕这是弘晖自己福晋的事,十四爷他们递折子就是公事,弘晖自己写算家事。公私不能混淆。 大格格睡得很沉,不过没发烧的样子。李薇让人一有情况就速来禀报。 四爷那边去了之后就一直没回来,等到天边泛白了,她才听说四爷守了大阿哥半夜,现在才去烟波致爽看折子,走前让人大阿哥一醒过来就报。 弘晖在四爷走后不久就醒来了,用过药后又昏昏沉沉的睡着了。 可能是当年在宫里受惊后留下的毛病,他睡沉后很容易梦魇。有时有心事也会魇着。因为这个,他不大爱在戴佳氏和格格们那里歇息。平时多是在前院书房里自己睡觉。 他并不会大喊大叫,听贴身侍候的太监说他魇着了也就是睡不安稳,左翻右翻,伸手乱抓。 太监道:“主子那时都是咬着牙关不出声的,奴才们听说这时不能叫醒,不然魂就要丢了。” 可昨晚他病得虽然沉重,可却是一阵一阵的惊醒。 后半夜时他感觉到皇阿玛就在他身边。 皇阿玛握着他的手轻声哄着他:“阿玛在,弘晖不怕。” 他早上醒来喝药时,贴身太监笑着小声说:“昨晚上万岁爷守了主子半晚上呢,主子这边刚起烧,万岁就过来了,就坐在主子床边。天亮才走,还让人看着主子,道主子醒了就赶紧报上去呢。” 弘晖仰脖把药喝尽咽下,把碗递给太监,翻身躺下。 他心里热烘烘的,手都在抖,眼眶一阵阵的潮热。 他闭上眼,嘴角忍不住的想笑又想哭。 皇阿玛…… 中午时,四爷看完折子又过来了。弘晖此时已经好多了,正靠在床上让人念书给他听。 四爷陪他用了午膳,嘱咐他:“好好歇着,不可劳神。” 走后不久就让人送了新书过来,都是四爷看过后觉得不错的,张起麟传话道:“万岁爷道大阿哥可以让人念着听一听,不可自己看,免得劳神伤身。” 下午,李薇让人把大格格送来给弘晖侍疾。不过也就是让他们父女坐一坐,说说话。大格格替弘晖念了一章书就被送回来了。 弘晖问她:“昨晚上睡得可好?贵妃可好?” 一夜不见,阿玛就也像额娘般病得起不来床。大格格早先对弘晖的怨恨顿时就不翼而飞了,她怕连阿玛也没有了。 她不大想走,听弘晖问就道:“儿臣睡得很好,贵妃娘娘待我也很好,很周到。” 弘晖沉默的点了点头,半晌轻轻叹了声,含笑道:“李额娘一向慈爱,怜惜小辈,有李额娘照顾你,阿玛也能放心了。” 他或许分不清贵妃是个什么样的人,但至少他知道贵妃一直在做一个好人。 所以贵妃一定会好好照顾大格格的。 四爷不打算让弘晖走了,他对李薇道:“朕看弘晖也是伤了心了,不敢把他就这么放回去。北地天高地阔,让他在这里多住几个月,抒发下吧。免得心事都积在心底,再把身体给伤了。” 李薇道声好,让人给弘晖和大格格量体裁衣,准备起居所需的一切。 弘晖好了之后,四爷偶尔带他一道读书,或许放他出去跟侍卫跑马。蒙古王公来了也叫他做伴,反正就是不让他闲着,不给他枯坐伤心的机会。 李薇也带着大格格,让她跟着弘昤和弘昫一道读书,到山庄外头去跑马逛街。反正这里多是满蒙两族,没有京里那么多的规矩。 京里的消息一道道送来。弘昀大婚了,他递折子,把山东官场给搅和了,山东归直隶管,直隶总督是李文璧,李文璧第一个响应说三阿哥这折子说得再对也没有了。 因为青云阶奖学金那事,李文璧在山东的名声好得很,不少贫家学子提起直隶总督那都是如再生父母。 之前在山东刷够好感度,给四爷造成不小的麻烦的蒋陈锡就是因为自掏腰包修了书院才讨好了山东的学子,李文璧虽然没有自掏腰包,但好处是实实在在看得到的,而且比蒋陈锡那种只给一次银子,过后只能回味,李文璧这青云阶就是开凿了一条源源不绝的河流。 这绝对够得上十个百个蒋陈锡了。 四爷因为这个都快夸死李文璧了,每回提起来都赞叹自己眼光好,会挑人。然后就用看‘朕发掘了你’的眼神看李薇。 学子中大多数都是还没有资格不交税的人,他们只看到李文璧的为国为民之心。他们读书考秀才就是为了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不再任人鱼肉。平时看得为了徭役而家破人亡的惨剧也不少。 现在听到一个说能让当官的和士绅跟百姓们一样服役,哪怕知道不太可能成真,也心潮起伏,激动起来。 他们一响应,弘昀这本折子就开了个好头。不大会在一开始让人给打下去了。想反对的人也必须找一个更高大上的理由来反驳。不然就站不住脚。 四爷很高兴,在李薇面前就不停的说弘昀折子写得好,这孩子用功,他累了一年,朕回去要好好的赏他! 她看他这激动的样子,就觉得他会不会在弘晖面前也这么夸? ……希望不要。 扎喇芬也出嫁了,场面盛大。 五爷奉命护送三爷的女儿端惠公主出京出嫁。 三爷不能来是因为荣太妃刚出宫,他想让弘晟跟着来,四爷准了。 五爷和弘晟护着端惠快到山庄的时候,四爷让弘晖去迎:“快去快回。”他道。 弘晖这些日子常被四爷借口各种事派出去,想让他借机散心。 弘晖带着人迎出十数里外就看到了浩浩荡荡而来的送嫁队伍。 五爷和弘晟都看到了来人的旗帜,弘晟乐道:“是弘晖!”说罢就打马迎了上去。 五爷反倒拉紧马缰,放慢了速度。他看着弘晟迎上弘晖,与他说说笑笑的,心里淡淡的叹了声。 ……他本想管住弘升

相关推荐: 痛之花(H)   玩笑(H)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我以神明为食   珊璐短篇CP文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我在末世养男宠   流萤   芊芊入怀   碧荷衍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