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是四爷,那也是直抵着胸口啊。反倒不如弘时那个,弯腰使劲方便得多。 四爷用这种犁耕了一亩半的地,一定累坏了。 等晚上四爷回来,李薇特地找了个会按摩的大力太监过来给他按摩,从手到胳膊到肩背。四爷被按得很舒服,坐着按趴着按,叹道:“朕这一天坐得背都是疼的。” 是昨天耕地累着了吧?她心道,一边给他揉肩。那犁简直就是形象工程,只图好看,实用性太差了。 四爷浑身舒泰,按到最后不知不觉的睡着了。第二天一睁眼,酸痛干涩的身体各处都像涂了油一样舒服多了。 他回头看看还睡得很香的素素,忍不住替她掖了掖被子,摸摸她睡得暖呼呼的脸蛋,拿起衣服轻手轻脚的出去了。 到了养心殿,他拿起摆在桌案上的行事历,看到记在前头的就是数日后的先蚕礼。 先蚕礼的事这些天都已经商量过了,行事历也已经发下去了。他现在却对上面的斋戒三日有些不放心。不过这种举国大事,斋式三日也是应该的。 一整天里,他都在不停的犹豫。但每次想到最后,都认为这是素素必须走下去的一步。他希望她能承担更多的责任。 后宫关乎前朝,皇后的立场不明,在很多地方都有她自己的小心思。不论是为了弘晖还是她自己,她都不可能十成十的照他说的去做。 以前只是在府里,她就小动作不断。现在搬进了紫禁城,他再三冷落警告,她仍然不知悔改,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他会忍不住把她给架起来,让她再也休想对他指手划脚! 这个皇后,封得他不甘不愿…… 四爷轻轻叹了口气。素素此时必须站起来了,她必须成为他在后宫的一只手,替他看着皇后,压着皇后,盯着皇后的一举一动。 这也不单单是因为皇后。他顾忌的从来不是皇后,而是弘晖。 弘晖已经不单单是他的儿子了,他更是整个大清都在瞩目的嫡长子。更是所有人心目中的太子人选。 皇后的所做所为,她的蠢蠢欲动,如果影响了弘晖,那更是关乎大清国祚的大事。 所以他一定要把皇后给死死的压下去!绝不能让她把弘晖给毁了! 这么想着,他提起笔,在行事历上添了一笔:行先蚕礼时,贵妃位前移三步,居于皇后左侧。写完后,他喊来苏培盛:“把这个拿到太常寺,让他们照这个来准备。” 太常寺里,一人拿着有皇上御笔朱批的折子对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大人道:“王公,您看这……” 王顼龄淡然道:“照办就是。”说完就不理这个人了,转头跟旁人谈了起来。 这人拿着折子还想再说两句,毕竟是举国大礼,又是新帝登基头一回,贵妃站的离皇后近的就差半步了,这真的合适? 后头有个人佯装道:“老何,快过来,这个写得是什么啊?”说着就把他给扯开了。 这个姓何的人道:“我也是怕出差错。” 拉他走的人小声说:“你较这个真干什么?”他左右瞧瞧,伏到这位何大人的耳边说:“说白了,都是咱们万岁屋子里的女人,他要抬举哪个,你操心得着嘛。” 何大人还道:“毕竟是皇后……” 那人道:“得了,得了。这皇后不皇后的,不过是个位份,在万岁心里是个什么意思,你说了不算。”说着往天上指了指,“……这个说了,才算。” 何大人一时被吓得舌头都短了三寸。 那人见何大人不说了,以为他明白了,拍拍他的肩走了。 何大人举着折子站在屋当中,竟然有些傻了。 翊坤宫里,孩子们正围着一个一尺见方的盒子看。盒子里趴着两条大白蚕,正卧在桑叶上不停的啃桑叶。 先蚕礼选出来的蚕母,也送到宫里让宫里的主子们看一看。李薇就趁机要了几条打算给孩子们养着玩,她记得她小时候也养过蚕,卖蚕的人天天就堵在小学的校门口呢。 养蚕并不费事,拿个鞋盒子就行,再买上一把桑叶放在鞋盒子里,不用管它。李薇记得有一次她把蚕给忘了,等想起来时拿出来,发现里面真的结出了两个蚕茧,白白胖胖的。她还很珍惜的挑了个精致的玻璃瓶子放它们。 弘昐他们也就是看看,这一点上还是女孩子跟蚕更亲近,额尔赫就打算把蚕放到她的屋里养着。可能是这个时代的男女分工更明显。四爷的言传身教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种地时女孩们就是送送茶水,下地的全都是男孩们。 晚上,四爷在养心殿里也看到了养在盒子里啃桑叶的几条胖乎乎的蚕宝宝。 “你想养?那就多养些,这几条养出来连织条手帕都不够。”他道,不过说完就想起来,素素养这个更多是养着玩,于是改口道:“不过这么养着也挺好玩的。” 李薇却想四爷真是实用主义者。 四爷干什么都要求必须要出结果,没有结果就是浪费时间。他的性急在当皇帝后就更明显了,耐心反而变少了。 蚕盒就留在了东五间,四爷还专门指了个人来照顾这盒蚕。 让李薇没想到的是,居然是张德胜过来干这个。看他点头哈腰的说一定把蚕照顾好,她开玩笑的说了句:“怎么是你来?你师傅这样使唤你,不是大才小用吗?” 张德胜像是矮了半截,躬着腰说:“能为贵主儿办差,那是奴才的荣幸,是奴才祖上积德,奴才可是巴不得呢。” 然后每天见着李薇都过来问贵主儿您要不要看看蚕?然后就说这蚕今天吃了几片桑叶,他都是把叶片洗干净,把水擦得一丝不剩才敢喂给蚕,就是怕蚕吃了拉肚子。还有,他每天都要打扫蚕盒,保持蚕们都干干净净的。 李薇就坐着听他说完,再勉励几句,尽量多夸夸他。她把跟张德胜交谈当成了公事在做,看的是苏培盛的面子。既然苏公公想方设法把张德胜推到她面前来,那她也不能拆苏培盛的台。 等张德胜走后,玉瓶小声笑道:“听说为了争这个养蚕的差事,张德胜可费了不少功夫呢。” 李薇觉得奇怪:“他这是何苦呢?靠着他师傅,什么好差事没有?”还非要从她这里拐个弯? 玉瓶悄悄跟她解释:“奴婢听赵全保说,张德胜要是跟着他师傅,这辈子都不用出头了。不说咱们万岁吃不吃他师傅这一套,肯用他们师徒两个,就说他师傅都不会把这徒弟给顶上去抢自己的饭碗。” 李薇恍然大悟,玉瓶:“苏培盛要不是没长三头六臂,都恨不能万岁身边就他一个顶用的了,现在他看王朝卿他们兄弟两个的眼神,赵全保说那都淬了毒。别说是一个徒弟,就是苏培盛的亲儿子,他都不会让他冒出头的。” 李薇摇摇头,这四爷身边哪怕是几个太监,都快成一出宅斗大戏了。 隔了两天,亲蚕礼的吉日选定了,后宫中就开始了排演此时。李薇这边也来了两个内务府的嬷嬷,一边给她讲解流程,一边指导她到时该怎么做。在自己的宫里练完了,还要到坤宁宫进行实地排演。 太皇太后没有亲至,而是让宣太妃过来当了个替身。 宣太妃做为太皇太后的替身要站在最前面,排演开始前她还特意过来给太后,皇后和李薇赔礼道歉。 大家当然都说没关系,太后还拉着宣太妃坐下说话。 比起以前,现在的东六宫都是以太后马首是瞻,太后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快活,人也显得越来越宽和。 人有底气时,方能显得宽容温柔。李薇看着太后和一旁的宣太妃,感觉太后真的成了‘太后’,跟以前她印象中的永和宫德妃已经完全是两个人了。 等到站位时,当嬷嬷把她领到皇后身后时,她不自觉的往后退了一步。 跟皇后离得太近了,感觉行礼时会撞到一起。 她退后时,背对她的皇后仿佛轻轻的松了口气。殿中的气氛好像也不那么紧绷了。 一时礼毕。 养心殿里,四爷听苏培盛转述时,道:“贵妃退后了一步?” 苏培盛道:“是,嬷嬷领着贵主儿站好,贵主儿自己往后退了一步。” 四爷点点头,没说什么。 晚上回到东五间,素素正在灯下看蚕盒,看到他就招手,轻声说:“你过来看。” 四爷放轻脚步过去,见盒中的蚕几乎身上都像蒙上一层纱一样,正在吐丝结茧。 李薇有种怀念的感觉,叹道:“春蚕到死丝方尽。”感谢小学语文课。 四爷摸着她肩摇头说:“这种诗有什么好念的?太悲。” 李薇不解抬头,悲?有一点点,不过这首诗本来就是抒情的,也不算太悲吧?四爷是不是有点太敏感了? 他坐下来搂着她说:“朕来说一首。”他沉吟片刻,慢声吟道:“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他吟到最后两句时,看她的眼睛像要把她吸进去。 “好不好?”他含笑问她。 “……好。”李薇愣了下才答道。 他把她搂得更紧了些,笑道:“朕也觉得素素好。”l3l4 第321章 万岁英明 三月季春,先蚕礼。*****请到w^w^w..c^o^m看最新章节****]* 弘晖望着坤宁宫的方向静静的站着。 弘晰和弘晋刚从上书房出来,弘晋捣捣弘晰,扬着下巴指给他看。此时身后弘晟等人也都慢慢走出来了,弘晰不得已招手喊了声:“弘晖。” 弘晖这才恍然回神,弘晰上前拍了下他的肩,拉着他道:“上次你答应我的那本书呢?” 当然没有什么书,弘晖虽然一时不明白,也笑道:“今天走得急,忘了,下回一定给你带。”弘晋也围上去,三人渐渐汇集到下课的其他堂兄弟中。 弘晖刚才的发怔也没有被人瞧见。 趁着无人注意,弘晰看了弘晋一眼,弘晋就走开一点,让他们两个说话。 弘晖询问的看着弘晰,虽然现在两人的身份仿佛已经颠倒过来了,但在弘晖的心里,弘晰仍然是那个天生就高高在上的太子之子。 弘晰不去看弘晖,只是淡淡的说了句:“弘晖,你要稳住。” 只有这一句,弘晖的脚下不禁慢了一分,弘晰却带着弘晋走远了。 弘晖的太监看到只剩下他一个了,赶紧迎过来,一边道:“大阿哥,万岁叫人来唤你去养心殿。” 弘晖一怔,加快脚步道:“怎么不早说?” 太监马上说:“是苏公公来传的话,说不用急,等您这边下了课再去。” 话虽如此,弘晖仍是迅速赶到了养心殿。 穿过月华门,弘晖看到了前面弘昐他们几个。走在最后的弘时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回头看是弘晖,连忙拉拉弘昐。 弘晖站住,想弘昐他们应该是去翊坤宫吧?从东五所搬到西五所,他们见额娘是方便多了。只是额娘不想让他常常去长春宫,毕竟他已经指婚,长春宫又位于西六宫中间的位置,他过去要穿过不少后宫宫室,与皇阿玛的妃嫔们撞到毕竟不美。 弘昐带着弟弟们回头快步走过来,几人参次不齐的一起喊:“大哥。” 弘晖笑着让他们不必多礼,开玩笑般的问弘时上午的书都听懂了没?又对弘昀说今天先生讲的那章书,他那里有本书看着相当不错,回去就让太监给他送去。 弘昐也不问弘晖站在养心殿前做什么,是不是皇阿玛宣他。这都不该他问,等两边寒暄完,他笑道:“弟弟们就不耽误大哥了。” 说罢一拱手,弘昀和弘时也跟着拱手作揖。 弘晖也微躬身还礼,道:“那你们去吧。” 两边各自转身,弘晖进养心殿前,看弘昐兄弟三人结伴走远了。 养心殿前,苏培盛就站在那里候着弘晖,见他过来连忙上前打了个千:“给大阿哥请安,大阿哥稍候,容奴才前去禀报。” 弘晖微微颌首:“有劳谙达。” 他站在殿前,透过窗户看到殿中有十多个人,还有几人站在皇阿玛的桌案旁。苏培盛过去后,皇阿玛抬头往窗外张望,他赶紧低头垂首。 少顷,苏培盛出来,轻声请他进去。 弘晖走进殿中时,所有人都停下手里的活儿,纷纷对他行注目礼,戴铎几人本想下跪,却也都小心翼翼看上首的四爷。 四爷仿佛并未察觉殿中其他人的反应,对弘晖就如之前一般,招手让他站到身前,道:“把上午的功课拿来。” 弘晖立刻把上午写的文章掏出来,有些不安的说:“还未写完,只打好了底稿,余下的儿子本想中午回去后写完。”上午先蚕礼那边的礼乐声不断,隐隐传到尚书房来,他实在是无法专心。 以前一上午的时间,完成这样一篇文章一点问题都没有。 四爷自然知道他的水准,知道这是没专心的后果,不免皱紧了眉。他学富五车,弘晖这种程度的文章,他扫一眼就知道写得是什么。专心看完后,只觉得整篇文章结构松散,顾前不顾后。 可是看着这一殿的人,他也不愿意当着外人的面斥责他,就把文章扔回到弘晖怀里,冷道:“你就在这里写完它。” 然后唤苏培盛:“给大阿哥在那里加条案。” 弘晖的脸阵红阵白,收起文章的手都忍不住发抖。他连头都不敢抬,苏培盛极快的从后殿抬过来一张条案,摆好文房四宝后来请弘晖过去。 殿中戴铎等人见此情此景,全都屏息静气专心干活,就像弘晖根本不在这里一样。 弘晖坐下时,更是什么心思也不敢有了,掏出书本和那篇文,静下心来仔细推敲,才羞愧的发现这写好的半篇也不能用,简直是不知所云。 他专心写起来就把周遭一切都忽略了,等他写完回神才发现殿中只有高居上首的皇阿玛和坐在下面的他,其他人都已经不见了。 四爷正捧着《农桑经》在读,看他放下笔就道:“写完了?拿来给朕。” 弘晖立刻捧起来,小心翼翼的吹了吹还未干的墨迹,恭敬的送上去。四爷接过,指指身边对苏培盛道:“给大阿哥加个座。” 弘晖受宠若惊,忙道:“儿子站着就可以了。” 四爷也没坚持,再看这回写得就比刚才那篇好多了,他不免微笑点头,放下道:“比刚才那半篇强些,那就是狗屎,你要是只会写这种东西,那日后也不必去尚书房浪费时间了。” 弘晖的脸又发白了,垂着肃立应道:“……是,儿子记下了。” 四爷今天叫他来的本意是想跟儿子好好的用顿午膳,儿子两人也联络下感情。最重要的是,让他不要受到先蚕礼的影响,宫里的人可以看轻皇后,但这跟大阿哥无关。 只是显然头没有开好。 等四爷放下弘晖的文章,温声唤他一起用膳时,坐在膳桌两边的父子二人仍然没有任何改善。 弘晖的用膳规矩是在宫里练出来的,食不言,用膳时连头都不敢抬,以免直视圣颜。四爷看儿子把头低的都快埋到碗里了,不由得想起素素说的‘用膳时不许直视圣颜,是因为吃饭时人总会有不雅的举动,张嘴咬东西啊,腮帮子鼓起来啊,不雅,娘娘也嫌丑啊,所以进宫吃东西时不要看娘娘是怎么吃的啊’。 当时还很小的弘昀就点头答应了,保证不在永和宫看德妃吃东西时是什么肃。他小时候因为额尔赫那时的事,素素吃东西喜欢避着他,特别是吃点心时。素素又忍不住不吃,孩子吃多了又该不吃饭了。 结果弘昀就留下一个印象:大人们避开他吃的都是好东西。 所以他就喜欢盯着人吃东西,想看大人们都吃的是什么,是不是比他的碗里多一块(这是常有的事)。 平常还没事,等到过年要进永和宫了,他这个毛病就不改不行了。 素素就让人找了一块玻璃镜子,每当弘昀吃东西时就让弘昀照镜子,配合着上面她的歪理(其实四爷觉得很有道理),总算是把弘昀的这个毛病给改过来了。 现在想起来,四爷不免有些发笑。心想自家人,他不怕弘晖看到他腮帮子鼓起来嚼东西,就挟了一块素鸡给他,道:“这个好吃,尝尝。” 弘晖险些噎到,拼命直着脖子先把嘴里的咽下去,再挟起素鸡往嘴里塞:“好吃,多谢皇阿玛赏赐。” “不必紧张。”四爷看他还想起身谢恩,按住他的肩让他安心坐着,拍拍道:“平时相处,不用必这么多礼,就还跟以前一样就行。” 弘晖诺诺点头,之后四爷频频给他挟菜,他全都囫囵吞下去,连是个什么味儿都没仔细尝。 用过午膳后,四爷问他想不想去后殿小憩一会儿,下午直接从养心殿去西苑骑射。他道:“你的东西让太监回去拿过来就行了。” 弘晖推辞道:“皇阿玛心疼儿子,儿子知道,只是此乃皇阿玛居处,儿子实不敢放肆。” 四爷也不为难他,就让苏培盛送他出去了。 弘晖离了养心殿,一路撑着精神回到乾东五所。进屋后无力的对太监摆摆手:“把门关上。”太监合上门,他才慢吞吞坐到榻上,只觉得浑身都脱力了。 太监给他上了茶,因为距离下午的骑射课还有时间,就问他要不要午睡? 弘晖摆手,让他下去。 等屋里只剩下他一个,才没了形状仰面倒在榻上。 回想起他在养心殿的一举一动,简直是没有一个做得对的。 他真是……!! 弘晖恨极的拍了下床榻,守在屋外的太监忙轻声问:“主子?” 他忙道:“无事。” 说完看外面的太监还是乖乖守着,不说进来也不说去别处通报,这才松了口气。 ……其实他不用这么紧张。 现在皇阿玛登基了,他们一家已经是紫禁城的主人了。 可是,他却好像还是那个进宫读书的小阿哥。是这个紫禁城的客人。 先蚕礼过后,春天就真的到来了。 御花园中草木吐芳,宫里的人也都脱下棉衣,换上了夹衣。 四爷也接到了圆明园递上来的折子。雍亲王府修好后根本没有住过就成了潜邸,紫禁城里他还不能施展手脚,只好先拿圆明园来练手了。 首先要修的就是当时他们一家人住的地方。他的九洲清晏,素素的桃花坞,女孩的梧桐院,男孩的深柳读书堂,皇后的宇素心堂。还有耕织园,菜圃园和素素一直念叨的潇湘馆(竹子园)。 牡丹台曾迎接圣驾,照旧还是空着。其他几处也不大修,九洲清晏需要修的合乎他的身份,除此之外都不动了。 除了圆明园要修以外,先帝驾崩的畅春园也接上了折子。园林每年都需要维护,但畅春园是先帝的钟爱之地,四爷并不打算去住它,所以只批了必要的维护银子外,园中侍候的人减员大半,以节省开支。 另有一处,先帝赏给废太子的西花园,以前一直都是走内务府的账进行维修。现在理亲王已经出宫,而且很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进西花园了。这份要银子的折子就被四爷留中了。 晚上,他回到东五间后仍然在忙。李薇手上是一件给他做的里衣。一到天热时他就开始频频换衣服了,里衣的耗费是最大的。她平常偶尔做一两件完全是打发无聊,肯定不够他穿的,养心殿针线房给他送里衣都是论箱。 他自己在炕桌上又写又画又圈又想了半天,突然问她:“朕想赐怡亲王一处园子,你觉得哪里的好?” 虽然他这话没头没尾的,李薇还是答出来了:“挑个跟咱们的园子近的,日后也好串门啊。” 四爷就笑:“朕也是这么想的。”然后挺开心的在纸上圈了下。 然后他就跟她说打算修圆明园,这里怎么修,那里怎么修,还问她:“你那桃花坞想怎么修?”让她敞所欲言。 桃花坞本来就好得不能再好了,除了桃花有点多,但让她把桃花给砍掉点儿,她也舍不得。 所以她就说没什么好修的,已经很好了。 四爷不满足,非让她说个想要的不可,还说这次修园子他不打用国库,先用内库支应着,等过几年江南那边的事情了了再大修。 “但现在就可以开始准备了,你想想要什么,朕好叫他们画图纸。”他兴致勃勃的说。 这让李薇想起了他们家在她大学时的那次换房装修,她爸她妈一天恨不能打十几个电话给她,一会儿问她想要个什么样的客厅啊?洗手间的瓷砖喜欢什么颜色的?她的卧室喜欢什么样的风格呢? 当时身在外地的她完全不知道这是爹妈想给她个惊喜,想让她过年一回家就跟她说‘惊喜吧?这就是你梦想中的房子!’,于是随口胡扯道:洗手间瓷砖人家喜欢粉红的,多浪漫!卧室就来个日式的榻榻米吧,哎哟老爸你不知道人家看了十几年漫画都爱死榻榻米了吗? 然后,过年回家下了火车就被兴奋的老爸给拉到了新家,进门就傻眼了! 粉红的洗手间太少女跟整个房子的风格完全不搭!榻榻米的卧室她家的两只喵星人比她还喜欢!简直就是一脸血泪! 四爷现在就是装修兴奋期,满脑子各种梦幻的念头,巴不得装个梦中的园林出来。 有鉴于上一次的乌龙,李薇这次很谨慎的不肯在没有专业指导的前提下胡乱许愿了,万一四爷认真了,真的照她说的修了怎么办?她被迫用了五年的粉红洗手间!每次一进去都觉得自己特别少女。 可装修最多就是浪费了自家的腰包,修园子修坏了绝对是浪费国家财产! 李薇只好巴着四爷说她都听爷的,爷修成什么样她都喜欢,她自己实在太没见识所以就不出主意了。 四爷温柔道:“不用担心,有朕在呢,哪怕你说错了,朕也不笑话你。” 她只是怕后代子孙们笑话。 死活不肯说,四爷也只好算了,搂着她道:“朕真是拿你没办法,那就朕来修,日后带素素一起去住。” 李薇拍道:“万岁圣明。” 四爷捏了捏她的下巴:“修个园子就圣明了?” 李薇继续拍:“您怎么都圣明,最圣明!” 四爷乐了,说她:“连拍马屁都是十几年只会这一句,下回换一句。” 李薇从善如流:“万岁英明。” 守在外间侍候的太监和宫女们就听到里屋万岁的大笑声,几人还抬眼往里看,互相使着眼色。苏培盛轻轻清了清喉咙,扫了众人一眼,这才把目光都收回来了。 苏培盛心道,这算什么啊,别说万岁今天回来时本来就心情好,就是心情不好,见了贵妃也就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更的有点少,所以一会儿加更一章,正文,十点半更l3l4 第322章 兄弟修仙不 (~小~說~網~看~最~新~章~节******简言之,画图纸这种2d已经落伍了,咱们来玩3d! 她曾经口水死了英国微型城堡,全都是等比例缩小的,但大一时发下宏愿要把所有的微型城堡收集齐,但大四后这个愿望就永远的淹没在了时间的长河里。 虽然数千的价格有些坑爹,但打工的钱全都用来圆梦并不是圆不起,阻止她向梦想迈进的原因就是……微型城堡太大家里放不下…… 别说都买回来,只买一个,她这屋里就要摆两个桌子,一个摆电脑,一个摆城堡。再加上衣柜、书柜和床,屋里就狭小多了。 迫于现实,她也只能望着微型城堡流口水了。 现在,自然就没这个问题了不是? 她道,万岁,只看图纸才看不清楚呢,不如让工匠把园林给做成盆景进上来,也好一目了然? 四爷曰,善也。 然后隔不几日,一个横约一尺三,纵约一尺,高约三寸的微型九洲清晏就送来了。盆景中还特意做了活水,以水钟更漏的原理,摆在那里又能顺便记个时,还能赏玩。 工匠们都是人才啊。 送来时四爷正在忙,直接指着后面说给贵妃送去。 苏培盛正要让人抬去翊坤宫,四爷又一顿:“还是先放在到东五间吧。” 苏培盛答应着让人抬去东五间,还要再整出个桌子摆这玩意儿,还不能让屋里显得挤了,他要亲自去看着他们摆。看挪出去什么,怎么挪等等。 四爷道:“去翊坤宫给贵妃说一声,看她想不想先来看看。” 苏培盛再应,转头就想万岁这是想逗贵妃早点过来? 想了想,他还是看着人摆这盆景,让张德胜去翊坤宫走一趟。先蚕礼过后,蚕儿们结了茧就化成蛾子飞了,这小子没了跟贵妃搭话的借口,像跟屁虫一样追了他好几天了,苏培盛暗骂他没出息,那么想去贵妃跟前晃悠,就去传话吧。 他这么说完,张德胜极清脆欢快的答应了声:“是!师傅,我这就去!”说完撒丫子就跑了。 苏培盛看着他这样,心道就这眼皮子浅的,让他再长十年也坐不到他的位子上。 翊坤宫里,李薇听了张德胜的一通吹(他看了眼九洲清晏盆景),就起身说:“你先回去,容我换身衣服再过去。”跟着叫来额尔赫嘱咐她好好跟弟弟待在宫里,想去哪里逛要带着人,记得留话。 张德胜笑道:“奴才侍候贵主儿。” 李薇笑了下,让赵全保请他下去喝茶。更衣梳头少说也要一刻钟。 看着主子走了,赵全保笑呵呵道:“张哥哥,请吧。” 张德胜也是一伸手:“不敢,赵哥哥先请,先请。” 两人就这么你让我,我让你的出去了。玉瓶扫了一眼,心道真是一丘之貉。 东五间里,苏培盛特意把盆景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李薇一进来就看到了。盆景中还植了花草,一模一样全都脱胎于九洲清晏。她碰了下,花草全是活的,盆景下是真的有土。 就连李薇以前在府里玩的观音莲都有,盆景中特意选了一个大个的,就放在九洲清晏的后面,从上往下俯看,竟然有种微缩仙境的超越感,好像这真的是个小世界,还是个仙境。 让她忍不住想,修仙中的须弥芥子是不是就是这样? 等四爷来了,她忍不住跟他分享。 四爷今天特意早些结束工作,也是想跟素素一道分享这个盆景。他知道她是想玩才要这个,不过也不费什么银子,而且她的理由找得不错,盆景确实比图画看得更一目了然。 听了她的话,他围着盆景看了一圈,越品她的话想得越深,以前看的道家典籍中的一些字句竟然此时都像活了一般。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他摇头叹了句。 李薇趁机卖弄了下,道:“都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西游记》里神仙们频频下界,就是因为想享受更多的时间吧?他们的大神通,在天上或许不算什么,在地上就不一样了。” 四爷笑:“哪有你这么说神仙的?神仙都是清心寡欲,超脱红尘,不慕人间富贵的。” 两人开始就神仙到底是不是清心寡欲展开了一场辩论,最后李薇自认略胜一筹,她道:“如果把人比做神仙,把蚂蚁比做人。那在人看来,蚂蚁的一生大概就短得如一眨眼吧?如果人间就像蚂蚁窝一样,那人是绝对不会想变成蚂蚁去享受的。这种情况下,神仙才会清心寡欲。” 她虽然是偷换概念,让四爷笑了一场,但之后几天四爷都在想她的话。 如果真的人如蝼蚁,上界如人间,那蝼蚁想成人,人却不想做蝼蚁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但蝼蚁不可能成人。或许蝼蚁不知这其中的道理,但四爷做为人却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古籍中所载的,凡人偶遇神仙,求神仙点化,神仙无不含笑摇头。 这也是因为,神仙知道人不可能成仙,所以才发笑? 隔了几天,李薇都发现四爷呈现一种十分玄妙的境界中。而她正因为被盆景激发了创作灵感,决心写一部修仙的出来!四爷那么喜欢修仙,她看过那么多的修仙,yy给他看喽。 当然,其中种马的部分全都要略过。 她埋首写了几天,四爷回神时才想起她已经写了很久了,过来一问,恍然大悟:“原来你在写戏本子给朕看啊?” 然后不顾她的阻止,抢过前几章读了起来。 某朝某代一位王爷(方便四爷代入),年轻英美,风姿无双。 四爷含笑点头。 偶尔在街上闲逛时看到一个小摊,见摊主可怜就买了他一件龟甲。 此龟甲必须是件神器! 它是一个早已飞升的大能留下的须弥芥子,回去后王爷写字被纸划伤手指,神器滴血认主,把王爷给摄到了一处仙境。仙境中有各种修仙书籍,仙丹,仙泉,仙田,仙山,仙兽。 这是多么喜闻乐见的开头。 然后四爷捧着她的大作笑到快断气。 她不服!难道这里不爽吗? 四爷边笑边说:“不,不,写得很好,素素的字越发进益了。”然后再看上面写着‘雍熙一眼望去,他刚才捧着的石头孵出的神兽凤凰正在天上飞舞清吟,脚下遍地都是千年的人参和灵芝!’。 噗的一声,他就又笑倒了。 她被他笑得脸都要红了,上去把大作拿过来悄悄藏到身后,推他:“笑什么啦……” 四爷努力坐起来,一张脸笑得红扑扑的,眼睛也水亮水亮的说:“……不是,朕没有笑。就是,素素,人参和灵芝不长在一起……” 这人怎么这么较真呢?这是爽文! 她道:“那是仙土,就是女娲的息壤,什么都长的那种,还能捏泥人。” 四爷深呼吸几次,平静了才从头给她挑刺。 “这位大能既然已经飞升了,这龟甲怎么没有留给他的后人?” “修仙人不易留下后裔。”她痛快道。 “那怎么这么长时间都没人流点血在龟甲上?那小摊贩可怜,穷苦人家干活辛苦,最容易受伤了,还没有足够的医药。” “这说明除了雍熙外都没人有这个运气。”她道,男主必须有金大腿笼罩。 四爷一听雍熙这名就想笑,忍住道:“那怎么雍熙出去逛一回街就遇上了呢?” “冥冥中的注定。”她感叹,这才是男主的待遇。 四爷含笑道:“所以一切都是雍熙的?” “那必须啊。”要不怎么是男主呢? 然后四爷就把她的大作拿走了,说要好好拜读。她怎么抢都抢不回来,他不是看了发笑吗?让她改改啊,灵芝长哪里啊?好像听说有人在自家窗台下发现过?那就写那仙境中的房子里长满灵芝? 四爷严肃脸道:“不必改了,这样就好。” 她说还要接着写,雍熙还要拜师收小弟呢,女弟子女师傅女魔头都被浮云了,但男弟子男师傅男魔头(?)还有很多呢,后面才是高|潮啊。 四爷马上说让她不用辛苦了,还说让人给她写了很多戏本子,马上就送来,还对苏培盛道:“去催催他们。” 苏培盛应下了。 四爷把她的大作藏在身后,死活不给她,温柔道:“素素乖,喜欢那个盆景吧?朕还让他们做了桃花坞,明天就送来啊。”停了停又说,“要不再做个潇湘馆?” 她说不用了,您把我那拙作还我就行了。回头就把它给都烧喽! 四爷微笑摇头:“不行,给你朕就再也看不到了。”说罢,让苏培盛去找个带锁的匣子,当着她的面放进去锁起来了。道:“放到朕的书架上去,谁都不许碰。” 她只能眼睁睁看着那匣子被拿走,心道这玩意要是留传下去可丢人丢大了。 不过大概几百年后的人也只会认为:古人的想像力也很丰富嘛,原来那个时候已经有这样的了? 李薇:不小心创造黑历史的感觉真糟啊……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晚安,明天见l3l4 第323章 小选 胡元方拐过街口就是煤炸胡同了,胡同里外是两个世界。大街上小摊贩和行人熙熙攘攘,胡同里却是一个人都看不到,远远的一对石狮子护着的朱漆大门外站着两排带刀侍卫。 这就是以前的十三爷府,如今是怡亲王府。 雍正年才新修的朱漆大门崭新崭新的,门前台阶高了数级。 他走到石狮子前,门房已经看到他了,笑道:“胡先生,您来了?” 胡元方拱手笑道:“来给福晋请安。” 门房请他稍等,胡元方递出年府的名帖,再给门房一二跑腿银子称谢,门房这就进府通报了。府里没有男主子,门房只把话递到二道门处,从胡元方给的银子里分出七成来给嬷嬷,请她跑快点给福晋说。 “那人也是常来府里的,年家的人。当今潜邸时的门下奴才,也是咱们府上的常客。人家还在门口等着呢,请嬷嬷快一点。”门房作揖道。 传话的嬷嬷把银子掖到腰里,笑道:“等着吧。” 她叫来一个刚留头的小丫头,让她快跑着去找正院的大姐姐们,“就说有个姓胡的举子拿着年家的帖子登门了。”说罢,从桌上拿了块点心塞到小丫头的嘴里,笑道:“先拿这个甜甜嘴,到了那边大姐姐们也有好东西给你吃呢。” 小丫头蹦蹦跳跳的跑进兆佳氏的院子,屋里的大丫头听到动静,赶紧招手把她给叫到角房里来,问清缘由后,把小丫头留在屋里吃东西,嘱咐她:“别乱跑,一会儿主子说不定就要问你话。” 正屋里,兆佳氏就快生了,扛着肚子坐也坐不住,躺下又有点喘不上来气,就让丫头扶着在屋里缓缓转圈,听了大丫头的话,就道:“请杨先生去见一见。”顿了下说,“我看啊,还是为了他们家大姑娘的事。” 怡亲王去了江南,杨国维就住进了怡亲王府。实在也是如今不比以前,怡亲王就是不在京,天天上门来的事也不少。听了兆佳氏那边的传话,杨国维放下手里的事,道:“把人请去喝茶,容我换个衣服就过来。” 门房听了消息,才觉得这银子挣到手里了。还要掏出银子来谢杨国维的小厮,那小厮不肯要,道:“我是侍候我们爷的,不能接你的银子。”他们家杨爷又不是这府里的主子?他接了银子那就是给杨爷抹黑呢。 门房就道:“那改日小的请小哥哥去喝茶。” 两人一起去了大门外,胡元方等的心焦也不敢说,看到门房回来了,身边还跟了个内院爷们身边侍候的小厮,大喜过望。 门房拱拱手:“总算没有辜负了胡先生的托付,胡先生跟这位小哥去吧,小哥是跟着我们杨先生的。” 胡元方是知道杨国维其人的。早年怡亲王落魄时,杨国维也是四下为怡亲王走动,听说他与年家交好,也曾托人想走他的门路。胡元方跟年家试探过后,就借故没见杨国维。 现在风水轮流转,该轮到他来求杨国维了。 胡元方暗自唏嘘,对小厮拱拱手,要掏银子给他打赏,被小厮推了,小厮让道:“胡先生请随小的来。” 另一边,兆佳氏在屋里走了两刻钟,累得坐下来休息,柳嬷嬷让丫头蹲下给她揉腿,指导着该按哪几个穴位。 杨国维跟胡元方说完,送走人后在屋里想了片刻,还是到正院来求见。 兆佳氏听年家果然是在为年家大姑娘的事在求,就笑道:“我就猜他们家是为这个。”旗人家养个姑娘不容易,轻易不会让姑娘砸在手里。 “他们家又是想打听上头的意思?”她问。 杨国维:“这次胡元方来是因为年家改主意了。”以前年家都是想打听清楚,看自家大姑娘有没有那个福份。毕竟留牌子就表示先帝当初是看中年家大姑娘,想给她一个好前程的,只是可能男方那边一时不凑巧,才要再等三年。 可问题是现在已经换了新帝,先帝的盘算是什么,新帝或许知道,或许不知道。如果新帝也打算给年家大姑娘一个好前程,他们再等三年也无妨。如果新帝没这个打算,他们就要赶紧给自家姑娘挑人家了。 年家来求怡亲王帮着去御前问一声。虽然各种好礼都抬来了,十三爷却都给推回去了,私底下也嘱咐兆佳氏,万岁那边的事不能乱打听。不说年家这种没什么交情的人家,就是他们自家有事,也不能轻易往御前递话。 兆佳氏明白十三爷那几年是叫唬破了胆子,对皇权的敬畏达到了一个顶峰。平时在家里也常说,万岁现在这么看重他,他就是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万一。 所以年家这个事求也是白求。 不过年家大概是想着买卖不成仁义在,借着这件事频频登门,倒像他们家大姑娘的事是其次,跟怡亲王府套近乎才是正事。 兆佳氏听了杨国维的话就笑道:“哦?那年家改什么主意了?” 杨国维道:“年家给他们家大姑娘瞧了个人家,就是来的胡元方的族弟胡凤翚。” 兆佳氏可真想不到,年家这主意改的是真快。 她靠在迎枕上道:“那他们家是想求一道自行聘嫁的恩旨?” 杨国维摇摇头,笑道:“也不全是。他想求咱们府里帮着取两个宫里出来的嬷嬷。年家还有个小姑娘,若是三年后选秀,年岁正当。”他悄悄看了眼仿佛面无表情,站在兆佳氏身边的柳嬷嬷。 “年家,这是把宝押到小姑娘身上了。”柳嬷嬷跟大嬷嬷道。 大嬷嬷从府里出来后,就定居在京城了。当时跟她一起受封的还有四爷的三位奶娘,只是其中两位已经离世,四爷只得命人祭祀,追封。只有一位刘嬷嬷还在世,被封为安勤夫人。大嬷嬷就跟她家住在一条街上,如今两家时常走动。 现在大嬷嬷和刘嬷嬷已经成了内务府里数一数二的人家了。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年家求嬷嬷求到了怡亲王府,兆佳氏为做顺水人情,就把这事托给了柳嬷嬷。 柳嬷嬷就来了大嬷嬷家。 她绘声绘色的说完,大嬷嬷坐在贵妃榻上,身前身后围着一群年轻水嫩的小丫头侍候,听说书般的听完,只是发笑。 柳嬷嬷叹道:“嬷嬷如今可算是享福了。”儿孙满堂,皇恩浩荡。做奴才的就盼着能跟个好主子,跟好了主子,子孙后代都能跟着过好日子。 大嬷嬷笑话她:“你说得这么羡慕,干嘛不求贵主儿放你出来?贵主儿那个人,你若求去,她肯定好好的就送你出来了。” 柳嬷嬷道:“我还能干得动,干嘛要回家看儿媳妇的脸色?” 大嬷嬷让人都下去,只留她们两人说话。柳嬷嬷才叹道:“贵主儿是个冷情的人,跟在她身边再久,她也不走心。能叫她搁在心里的也就那么几个。我要说走,贵主儿一准不会留。我傻啊?熬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熬出头了,我现在走图什么啊?” 大嬷嬷不说话,这主子奴才也有交心的,可一个死活出不了头的主子,跟奴才交心又有什么用?谁也不是天生的奴才种子,弯下腰来侍候人,那是有好处可图。柳嬷嬷这会儿说贵主儿没把她搁在心里,让她现在出来,看她乐意不乐意? “那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来了?”大嬷嬷故意道,“想让我给万岁爷递个话,把你放出来?” 柳嬷嬷白了她一眼,“在您跟前我还装什么啊?那年家不是求嬷嬷嘛,宫里的嬷嬷什么时候能放出来也没数,好的都被主子留在身边呢,能耐大的我也够不着。” 大嬷嬷笑:“这就找我来了?” “可不就找您?”柳嬷嬷也是一笑,道:“年家那边既然想好好捧他们家的小姑娘,这银子肯定是不少的。您给挑个好的,我也好给人家回话。” 屋里一时极静,柳嬷嬷轻轻给大嬷嬷换了盏茶。 大嬷嬷半天才道:“那我就给你找个好的吧。” 紫禁城,翊坤宫里,李薇正在看赵全保和玉瓶刚递上来的名单。 又到今年的小选了。紫禁城里现在用的还是先帝那时的人手,四爷早就说要,今年小选宫里的人手要大换血。 太监们可以先不动,宫女、嬷嬷们都要换。 一口气全换了是不现实的,所以要先排出个先后顺序。西六宫里,养心殿、翊坤宫、永寿宫这三宫的人是一个不留,全都换成新的。 长春宫随皇后的意思,照她送上来的名单补人。 东六宫那边,宁寿宫也已经把名单给送来了,看样子也是大刀阔斧一刀切的。其中不少都是宫里主子们身边养了多年的心腹。 如果现在把赵全保和玉瓶从她身边撵走,她不说立刻变成聋子瞎子,至少也要有半年理不清身边的人和事。 同理,东六宫的太妃们身边的人这么一走,她们的影响力瞬间就能少一多半。 上次四爷在养心殿发火骂八爷,赵全保说东六宫下午就知道了。这还是宁寿宫丁太监请他去喝茶,跟他打探万岁为什么生气时告诉他的。 丁太监当时还安慰他:“太妃们在宫中都住了一辈子了,御花园里什么时候多棵草,她们都知道。” 李薇觉得不舒服,跟四爷提了。四爷当时没说什么,事后看似也毫无反应。但一过完年小选还没开始,他就跟她说要换掉宫里的宫女和嬷嬷。 李薇验过名单,用了自己的印。她看四爷的小印好,也不想每次都批个已阅或好字,干脆也做了个印随身带着。逢到她的事就戳自己的印,四爷交办的事就戳他的印。 在翊坤宫和永寿宫的换人名单上戳过后,再用他的印戳在了养心殿的换人名单上。 看过无误,她把翊坤宫和永寿宫的名单给玉瓶,让她送去长春宫。养心殿的给赵全保,让他拿去给苏培盛。 “这就完事了。”她放松道,这几天都在忙这个,可算是忙完了。 起来伸了个懒腰,她叫上额尔赫带着弘昤和百福造化,决定去御花园逛逛。偌大的紫禁城,配一个这么小的花园真不地道。要不是出宫不易,她都想从神武门直接去景山逛了。 倒是弘昐他们每天上午的课上完后,下午都能去景山跑跑马,练练骑射,比在圆明园还自在。 她和四爷,进宫后就被圈在这一亩三分地动弹不得。 养心殿里,四爷忙过一阵,看正好快到晚膳时间了,就叫来苏培盛:“去翊坤宫看看,贵妃现在干什么呢?” 苏培盛不用叫人去看,刚才赵全保来送名单,他就问过了。一个好奴才就要能领会主子的心思。 “刚才赵全保来送东西,奴才听他说贵主儿带着二格格和五阿哥去御花园了。”苏培盛道。 四爷就想起素素说御花园还没有圆明园的一半好。 他笑道:“可见是没什么可逛的了。”没有好园子逛,御花园也能凑和了。 苏培盛呵呵,看万岁起身回东五间忙跟上。 东五间里,榻上,桌角和多宝阁的架子上都摆着好几本戏本子。屋里侍候的也没有收拾,苏培盛只觉得伤眼,可万岁却仿佛习惯了般视而不见,路过摆盆景的长桌时还凑上去赏了赏。 苏培盛捧来衣服给万岁换,四爷却摇摇头,道:“寻件常服出来。” 在屋里穿的自然跟出去的不一样。苏培盛赶紧让人重新去拿,等他侍候万岁换好后才明白,万岁这是打算去御花园找贵妃。 所以他就让人把平底鞋拿下去,换了双靴子捧出来。 果然四爷没对在屋里换靴子有意见,苏培盛就知道他猜对了。 四爷换好后,屋里的钟已经指到了五点二十。苏培盛悄悄叫个小太监去御花园寻贵妃。 小太监殷勤道,“是,小的这就去寻贵主儿,让贵主儿快点回来。” 苏培盛照着他的后脑勺就是一巴掌,骂道:“蠢死了!你去跟贵主儿说,就说万岁这就过去,让贵主儿多逛一会儿。” 傻的冒泡!万岁巴巴的换了衣服兴冲冲过去,贵妃逛完准备回来了,这不是扫万岁的兴吗? 小太监连连点头,跑着去了。 苏培盛这才安心了。 他陪着四爷慢慢往御花园去,果然在御花园门口看到了探头探脑的小太监。他一使眼色,小太监赶紧跑过来,伏耳道:“苏爷爷,贵主儿在万春亭。”然后苦着脸。 苏培盛没耐心听他说完,转头就对四爷说:“万岁,贵主儿在万春亭那儿呢。” 四爷点点头,直接就往万春亭去。 那个小太监跟在苏培盛后头急得一个劲的拉他。 苏培盛没好气的拍开他的手,放慢脚步说:“什么事啊?” 小太监白着脸说:“奴才是想说,不止贵主儿一个人在,还有……” 还有谁,苏培盛已经看到了,恨得他一扭头就想踢那小太监。可小太监早机灵的要给他跪下了,被苏培盛一把扯起来:“滚滚滚!” 万春亭前,汪贵人和耿贵人正盈盈下拜:“万岁金安。” 四爷一眼就看到也拜下来的素素那脸色都不对了,他上前扶起她,看她垂着头面无表情,轻轻捏了下她的手,对汪、耿二人道:“退下吧。” 然后牵着素素的手走到一旁,轻声笑道:“这可不赖朕,是你招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有喜欢写诗的吗?晋江办了个元宵赛诗会,有兴趣的去试试吧~ 第324章 多情字 汪贵人和耿贵人两人都有些尴尬,万岁来了之后连眼尾都没扫她们一下,扶起贵妃后牵着手就走到一旁说悄悄话了。 但这是她们在多年后好不容易见到了万岁,脚下不免迟疑了几分。 苏培盛已经老实不客气的过来撵人了,他往这二人的面前一插,挡着她们再往前走的脚步,伸手一比:“贵人,请吧。” 他是御前大总管,四爷身边的红人。他的面子有时连一等大员都不肯轻拂,何况汪、耿二人?长久处在这个位置上,苏培盛一点都不觉得这两个小贵人有胆子不听他的话,所以一边说,一边就示意太监们赶人。 跟着二人的宫女被太监们戳了戳,赶紧上来扶着自家贵人们就退下去了。 御花园里清了场,但天色也渐渐暗下来了。阳光下嫩绿可爱的花木在黑暗中都显得让人慎慎的,李薇就觉得再待下去就冷了,过去摸摸弘昤的小脸,怕他冻着。 四爷也跟过来摸了摸小五,再对额尔赫温声道:“先带着弟弟回去,朕留你额娘说会儿话。” 额尔赫机灵的一福身,带着弟弟就告退了。 李薇想跟孩子们一起走,谁知四爷还逛上瘾了。御花园里各处也都点上了灯,灯下观人总带着一分朦胧的美丽,她被他牵着,不知不觉就在御花园里绕起了圈。 花园静谧,苏培盛早就让人把守住御花园附近所有的路口,免得再被不长眼的人撞进来,扰了万岁的兴致。 不过他也奇怪,万岁和贵妃就在这里慢吞吞的转来转去,到底有什么好转的? “等园子修好了,朕跟你去那里住。”四爷叹了句。身为皇帝,他不住乾清宫,连紫禁城都要让出一半去。他恭敬先帝是理所当然的,但可不代表他就乐意连那群太妃也一并恭敬。 一个个的,都是贪心不足。 李薇却走了神,她发现四爷连走路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法。 四爷不见她接话,回头就看她还是低着头。不由得好笑,只是在外面也不能说太多。恰在这时,苏培盛和玉瓶都把斗篷送上来了。主子们非要在乍暖还寒时在夜里逛花园,他们只能赶紧把斗篷送来了。 李薇和四爷同时伸手,只是都拿是对方的斗篷。 苏培盛是第一时间就把万岁的斗篷递过去了,玉瓶就迟疑了一下。 结果李薇和四爷都怔了下。 四爷一笑,站直让她帮他披上斗篷,系上系带。他再抖开她的斗篷,给她细细的围上。 李薇的脸都有些烫了,乖乖站在那里,看着他的一双手在她的颈下系斗篷,修长的手指是玉一样的白,却带着无穷的力量(好酸)。 鬼使神差,她低头在他的手上轻轻亲了下。 四爷的手一滞,先扫了眼苏培盛和玉瓶,见这两人都在低头盯着脚下找金子。 大力系好系带,再把系好的结整理一下,四爷才满意了。然后牵上她的手,道:“走,回去” 苏培盛连忙传话,点起灯笼簇拥着万岁和贵妃回养心殿。 从御花园到养心殿这条路并不短,一路上早有人事先守在路边,隔个三五步就有个太监提着灯笼站在路旁照亮。 长长的宫道上,仿佛只有他们两人的脚步声在回响。 养心殿里已经点起了灯,还烧起了火盆,一见他们回来就把火盆拿出去了,但屋里也烘得暖融融的。 进屋后李薇忍不住叹了下,看着是春天了,可晚上还是挺冷的。 她解了斗篷,吩咐先传两碗姜茶来。 四爷过来摸摸她的脸,也说:“苏培盛,让他们今晚加一盅豆腐汤。” 这个豆腐汤听着好像很清淡,汤味清鲜,但据说是先拿整鸡猪骨羊骨等熬出好汤来,再拿鸡茸滚过吸起汤中杂物,然后用来做炖豆腐的底汤。 豆腐用的都是冻过的老豆腐,吸饱汤汁后别提多香了。 李薇忙道:“下两把菜。”三月末四月初,各种小青菜都有了,这时吃是最嫩的。 于是,等两人更衣洗漱后出来,摆在桌上正中央的就是一锅青青白白的青菜豆腐汤。这才显得皇上简朴,不奢靡浪费。 不过处在他这个位置上,再怎么节省都省不下来多少的。 李薇喜欢吃汤泡饭,这个毛病是从现代带到这里来的,李家以前没有人爱这么吃,后来也都被她给影响得爱这么吃了,李家老太太最喜欢拿红烧鱼的汤泡饭,每顿必吃。鱼都给别人,她只要汤。 四爷也渐渐被她带歪了,坐下后她就把豆腐汤舀到米饭碗里了,泡泡泡,一抬头看他也跟她一样把汤往饭里盛。就算是汤泡饭,他泡起来也特别的有气质。 这一定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桌上其他的菜也都很素,素鸡,素鸭,素火腿,除了这些常规素菜外,还有李薇苏出来的玉子豆腐和鸡蛋卷。 鸡蛋卷也是看漫画时想像得很好吃,真的在日本餐馆吃过后大失所望的东西。不过鸡蛋十八吃,守孝时每一种食材都不应该放过。她跟刘太监说过鸡蛋卷的做法后(把鸡蛋打成液在煎锅中卷成卷,出锅浇汁),刘太监就做出了糖醋汁鸡蛋卷,鲜辣鸡蛋卷等多种口味的鸡蛋卷。 端上来后,还挺招四爷喜欢的。鸡蛋嫩嫩的黄色,煎得蓬松柔软,里面夹着细细的青葱碎粒,香菇丁等。 吃过这顿全素宴后,四爷就去抄经了。现在他每天都要抄一卷经,然后供到奉先殿去。现在后宫的事她知道的也挺多的,据说每天供到奉先殿的经书都能堆起两座高高的经书山。 东西六宫几乎人人都要抄,宫外的亲王贝勒们也要抄。京里还有多少人抄就不知道了,因为有资格送到奉先殿供起来的还是少数。 李薇其实每天也抄,四爷抄时她就跟着抄。但让人觉得囧的是,因为每天抄经的人太多,奉天殿又不可能天天供着经书,所以一般人抄的第二天就抬出去烧了(……)。 也就四爷、太后抄的能供足九九八十一天。 不过之后也是要烧掉的。 虽然明知今天抄的明天就烧了,李薇还是不敢敷衍说少抄两句,她不但要抄好,还要抄得认真。 因为她的抄完,四爷都要先看一遍。 她其实不是抄给先帝的,是抄给四爷看的。哪怕他夸一句她的字又进益了,她都觉得没白抄。 四爷捧着她抄好的经边看边点头,指给她看哪一笔写得极好,哪一笔收势太早,这个字有他八分神韵了,然后再叹一句:“还是太多情了些。”字如其人真是不假,笔意连绵之间,那份风流多情之意都快要透出纸面了。 这让他都觉得这份经不该供到奉先殿,他拿走收起来才是应该的。 他不由得好奇问她:“抄经时你在想什么?”这么肃穆的经文。 四爷对她的字总是要评一句‘多情’,她多少也能懂一点。她每当写字时看到她的字,想的都是这是他教她写的字,那起承转合间都是模仿他的。所以越写越开心。 这话能说吗? 她不说,四爷也能明白。 “你的字,只能藏在深闺。”他道,轻轻摸着她的肩。不能让外人窥见分毫。 女子的笔墨不该流到外面,她懂。李薇表示明白,但她第二天才知道四爷这话是什么意思:他给她派来了一个会写字的太监,专门帮她回帖子。 太监常青站在下头,恭敬道:“万岁说了,日后贵主儿往养心殿写帖子可自专,旁的闲事就吩咐奴才,由奴才代劳了。” 常青这人,李薇多少有点印象。但好像总是一晃神就把他给忘了,连脸都想不起来。今天一见才对上号,记得好像也是四爷前院侍候的老人了。 他年约三十,个瘦高,一张脸看着毫无特点。为人仿佛也是个平平常常,没什么特别之处的人。 不过,毕竟是从潜邸就跟着侍候的,他的这份资历拿出去那就是镀金的。李薇犹豫再三,让他在赵全保之下做了个副管事。 四爷送来的人,不出意外,除非四爷再把他给要回去,他就是长在她身边了。 常青也是个能干的人,李薇见他就等于是个秘书,比马佳氏还厉害的是他是奉旨回帖,就让马佳氏把自进宫来她与各处往来的帖子礼单等都拿给他看。结果马佳氏回来悄悄说:“这位常公公可不得了,他一打眼就能全记下来。” 果然是个人才啊。 李薇安心了,四爷身边果然没一个庸才,哪怕是个从来没显出来过的太监,到她这里也是大才小用了。 翊坤宫里其他人对常青的接受也很快,像赵全保,李薇以为他说不定要别扭一下的,毕竟常青虽然头上有个副字,可他的来历在那里放着,赵全保说不得也要让他三分。 可赵全保对常青别提多欢迎了,李薇好奇之下找玉瓶打听。 玉瓶没说就笑喷了,道:“主子不知道,听说张德胜也想来呢,幸好被这常青给拔了头筹。赵全保私下说要真是张德胜来了,那才麻烦呢。”苏培盛的徒弟,确实轻不得,重不得。而张德胜大概也不像常青这么有眼色,不跟赵全保争这个头名之位。 常青来了几天后,四爷问李薇:“使着还顺手吗?” 李薇心中品了下,永寿宫上下,包括她都把常青当个人物看。可在四爷这里,也就是个使得着的奴才。就像他赏她的屏风和瓷器,顺手的就可以留下。 她毫不怀疑,如果她说用不惯常青,四爷能立马给她换个人。 这也能理解常青为什么进了永寿宫却一点也不摆架子,待她身边的人尤其尊敬。见了赵全保都规规矩矩叫哥哥。 四爷道:“你那里的事也实在太多。上回听你说,马佳氏一个用着不够使,再挑好嬷嬷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你先用着常青,等日后你身边那几个放出去嫁人能回来了,就还叫她们侍候。” 李薇没想到他连这个都替她想好了,不由得靠过去倚着他说:“我是觉得马佳氏能够出入宫禁,跟外头联络方便。”马佳氏在宫外有家,傅鼐又成了内务府的总管之一。内外交通,她在宫里也不至于要做瞎子聋子。一时有什么事想往宫外传话也方便。 四爷自然想到了,一手轻轻在她背上滑动,道:“那再找个嬷嬷,是怕马佳氏因私心欺瞒?” 世人皆有私心,如果她的消息来源只有一个人,长久下来肯定会养大马佳氏的心。傅家正在重用,要想主仆之间能够保持和睦,一定的紧张感和疏远都是必须的。 她点点头,四爷笑道:“你能想到这个已经很不容易了。” 李薇囧,这是在说她这手段小儿科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的情况特殊,大家都明白的(严肃脸),所以还是三更,下章会多一点~元宵情人节快乐哦~ 第325章 封爵 常青就这么在翊坤宫扎下了根,顺便也在西六宫刮起了阵小旋风。赵全保半酸的抱怨说现在出去,常青比他红。 幸好常青本人不爱出去走动,李薇听四爷的,就让他帮着整理宫内外各处送来的帖子,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常青就算老缩在翊坤宫,偶尔跑一跑养心殿,那名声也是蹭蹭蹭往上涨。 常青一来,确实帮了她很大的忙。以前马佳氏都被栓在宫里动不了,现在她就能常常让马佳氏出宫了。名义自然是放嬷嬷回家看看,马佳氏的家就在宫外嘛。 李家是必去的。她这幺长时间都没顾得上去李家问一声,说来自从弘昐他们也进宫后,她跟李家的联系就断了。家里那边还不知道有多担心她。 每到这时,她都觉得手机、电脑和互联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千万里也不过合瞬息间就可见面说话了。 结果,马佳氏给她带回来了个爆炸性的消息! 李文璧被封为轻车都尉,正三品爵。李文璧就给李家老太太和觉尔察氏都请封了诰命。而且这个爵位是可以传给子孙的。李家已经商量过一轮了,这个爵位给李薇的大弟。 刚进宫就补习过宫中各种爵位的重点,李薇马上想到李文璧得的这个爵位,李家就可以递牌子进宫求见了! 她就像是突然忘记了喘气,整个人都噎住了般,半天才回过神来,马佳氏还在下面等着。 “……家里有没有因为这个起什幺矛盾?”李薇虽然被这个消息震了下,但脑子还算清楚。四爷赏李家这个爵位,最大的可能就是想让她能常常见到家人。 这样,她对马佳氏的盘算就可以省了。不必掂记着又拉又打那一套了,她可以照平常跟她相处,就跟以前一样就可以了。 她捂住心口,好像突然得了心脏病,胸膛里的心脏都要造反了。 马佳氏说:“……主子不用担心,爵爷都安排好了,家里的几位爷也都懂事得很。家里是打算着李大爷就在家时守着,二爷是打算经傅先生举荐,补个出身,出来当差了。” 这个傅先生就是指傅敏了。李苍以前就替四爷办过两次差,听四爷说好像当时就想让李苍出来做事,不过当时是李薇给推了。 现在却已经由不得李家了。李文璧受了这个爵位,李家必须要赶紧立起来。 她的几个弟弟只怕是都要出仕了。 晚上见到四爷,两人吃过饭抄过经坐在灯下读书时(他看修仙,她看戏本子),她犹豫着还是决定给他谢个恩。 她放下书走到他身边,四爷放下书询问的看她。她深呼吸端正态度,严肃认真的福下去,被他伸手一托:“这是怎么了?” 她把今天马佳氏出宫去李家的事一说,四爷就笑了,把她往怀里一带:“这值什么?你家多了这个爵位,递牌子进宫就方便了。” 果然是这样,她就猜是这样。 可在四爷不过是抬抬手的事,在李家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等于是把李家从平民阶层一路给拔擢到了贵族。 贵族是那么好当的吗?李家现在有了身份,可真正能成为贵族,没有几代的沉积是做不到的。何况中国的贵族更新换代一向快。先帝时红透半边天的佟家,现在在哪里呢? 后宫里已经见不着他们家的人了。 ……不过听说佟家好像打算下次选秀再把佟家的女孩给送进宫来。东六宫的佟皇贵妃已经把身边的嬷嬷给赏下去了,名单都报到她这里来了。 送姑娘进宫博得圣宠,是一道特别便捷的通天路。 佟家如此,李家现在也是如此。 李薇更深的感受到皇权带来的魔力。李家有她,至少可保三世富贵。这种吸引力对别人一也一样适用。 四爷亲亲她的额角,看她刚才就一直皱着眉发呆,不知在想什么。 “怎么不说话?”他问。 李薇小声的把刚才想的都说了。坦白是其一,另一面就是小小的醋一下,给四爷提个醒,您现在就像唐僧肉,好多女妖精都扑上来了。 四爷一下子就笑了:“还以为你在想什么?佟家那姑娘朕不能收,她也是先帝的表妹,跟东六宫的皇贵妃是姐妹俩。朕只能给她指个好人家。” “至于选秀……”他想了想,觉得也是时候了。 第二天就是大朝,四爷当着众臣的面怀念了一番先帝,然后就说先帝刚刚离世,朕实在无心欢乐。秀女大挑就等到二十七个月后再举行,上一次选秀留牌子的秀女都可由各家自行聘嫁。 朝上的大臣们自然是山呼万岁,赞美四爷孝顺。 四爷继续说,为了给先帝祈福,宫中会放出很多宫女、嬷嬷,让他们能提前出宫,回家跟家人团聚。 大臣们再赞,万岁圣明,万岁仁慈,万岁宽厚等等。 四爷接着又感叹了番
相关推荐:
我有亿万天赋
双凤求凰
火影之最强白眼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深海gl (ABO)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挚爱
珊璐短篇CP文
认输(ABO)
我在末世养男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