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斗罗:兵主 > 第75章

第75章

像块铁板。 她慢慢放松下来,伏在他怀里把公主和驸马在京设府,族里由皇上派人管理的主意说了。 四爷慢慢嗯了声:“是个好主意。”就是太异想天开了。十年八年里是不必想了,要先把蒙古的兵都给拆得七七八八,把蒙古的王公们都给打服了,或者让他们彻底失去战意,不再像个战士一样思考,那才有可能。 不然,他这边敢下这种圣旨,那边他们就敢联合起来变成第二个葛尔丹。 他在她的额头上轻轻亲了下:“这是你想的主意?” 李薇点点头,说:“当时我想额尔赫要是被指婚去蒙古了,咱们就这么做。” 他轻轻的拍着她,说:“放心,咱们的额尔赫不会抚蒙了。” 是啊,取而代之的是别人家的女儿。 更可悲的是,那些父母还有更多的考虑,也都一至决定牺牲他们的孩子。 屋里一时安静了下来。 四爷笑道:“给你说件好事吧。” 李薇支起身,他道:“朕追封五妹妹为固伦公主了。” 五妹妹是和硕温宪公主,在宫里养到二十岁,嫁到佟家后两年就死了。 李薇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宫里养公主都会养得平平安安的,嫁出去时年纪也都大了。像她十三岁嫁四爷时还担心怀孩子难产的问题,公主们出嫁是十八、九,二十的不在少数。 却偏偏没几个长寿的。 这科学吗? 追封温宪,这确实是好事。 李薇道:“太后娘娘一定会高兴的,明天我就去给娘娘请安。” “嗯。”他道,“额驸也一并追封为固伦公主额驸了,朕会重用他。” 李薇一瞬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她还在怀疑五公主的死因,这边四爷已经在表示会重用五公主的额驸。 他的意思是让她明天去告诉太后。 她不知道这是说明她太阴暗,还是四爷太天真(?)。 最重要的是,四爷您确定太后知道这个会高兴? ……他不是故意想气太后吧? 李薇总觉得,昨天那柄如意是太后在气四爷。 人家登基当皇帝多高兴啊,你这兜头不说浇一桶冷水吧,至少也是个不和谐音符。 所以今天这是一报还一报? 追封公主,太后肯定会高兴的。但五公主早夭,额驸又是佟家的人。所以四爷这恩施到最后还是落到佟家头上了。 …… 她要是太后,估计在高兴之前会想先把这熊孩子给打一顿出出气。l3l4 第308章 圣恩 (~小~說~網~看~最~新~章~节****** 赵全保和玉瓶两人都在,盯着众人把翊坤宫布置成主子习惯的模样。 “都小心点,可不能摔了。”赵全保看着他们打开箱子,把里头的一件件万岁特意给主子烧出来的瓷器取出来。 他小心翼翼的捧着一个圆如西瓜的花瓶叹道:“真是漂亮!” “别捧着看了,赶紧摆好,一会儿还要再擦一遍呢。”玉瓶过来催他。 赵全保轻轻摆在一个配套的浅盘子里,叹道:“瞧咱主子……”后半截话被玉瓶给踹回去了。“你这人,嘴上怎么不把门?”玉瓶白了他一眼。 扔下赵全保不理,她去书房看布置的怎么样了。主子的观音莲盆景年年都要拿去重植,观音莲长大了就不合适了,要重新换成小的。还有四爷赏的碗莲和金鱼,素馨花等等。 还有主子的戏本子,整整摆了一个书架都是。 看着丑时快过了,赵全保匆匆进来喊她:“今天先到这里吧,咱该回去了。” 两人这才赶回养心殿。 回去后,守在屋里的玉盏出来对他们摆摆手,两人知道万岁和主子都还没起来才松了口气。 早上,李薇用过早膳后看玉瓶的眼袋都是青的,撵她回去睡觉:“昨晚上又熬夜了?说过多少次了不用这么着急。等我白天去翊坤宫时你们再整理不是也一样吗?” “怎么能一样?一开箱子到处都是土。”玉瓶道,说着还打了个哈欠。 玉盏推着她出去:“行了,赶紧回去睡吧,这一会儿你都打了十几个哈欠了。” 李薇让人不要喊她,由着她睡到自然醒。 弘昤吃过奶换过尿布后正是有精神的时候,李薇抱着他由着他在腿上跳,跳得她胳膊都酸了,他还没跳累。 她喊来奶娘把这小子给她们,“这小子可真有精神。” 弘昤冲她欢乐的吐起了口水泡泡。 “臭小子。”她笑道,昨天四爷抱他,他都把口水泡泡吐到‘万岁’的鼻子上了,还是喷上去的。喷完屋里奶娘太监宫女跪了一地,他还咯咯咯的笑。 四爷哭笑不得,她忍笑拿着手帕掂起脚尖去给他擦,他把弘昤抱得远点,道:“小五真是比他几个哥哥都皮。” 她把弘昤接过来,交给战战兢兢的奶娘。四爷这脸沾了口水,怎么着都要洗洗的。何况弘昤的口水还带着奶腥味。四爷虽然不嫌儿子,但叫他脸上挂着这个味儿,他也肯定不乐意。 苏培盛连三赶四的从地上爬起来去备水,送来后四爷挽起袖子,她在旁边侍候着他。洗完他却不急着擦干,湿着两只手往弘昤那边去。 ……他不会是想弹儿子吧? 李薇一个箭步上去拿手巾强迫的把他两只手都擦干了。 四爷笑道:“你以为我想干嘛?” 她轻轻白了他一眼,我知道你想干嘛?我就知道你最近玩心特别重。跟整个人都变年轻了十岁一样。 难得今天晚上他没有再去前殿加班,用过晚膳洗漱过后就在床上逗弘昤,拿个金铃在他头顶上摇来摇去的,金铃叮当叮当的响,逗着弘昤伸手够,翻身够,就是不给他。 平时这种‘你要金铃我不给’的游戏都是她跟儿子玩,今天他倒挺有兴致。 李薇坐在另一边打着络子,看这老子逗儿子。 结果他还真把弘昤给逗到眼皮打架瞌睡了,交给奶娘抱走后才意犹未尽的过来:“你在干什么?” 闹够儿子又来闹她了吗? 她把打好的几串铜钱络子给他看。昨天他给她拿了一匣子雍正新钱,全都是黄澄澄的新铜钱,说是京城宝源局新制出来的。 四爷挺得意,特意拿给她看,说这钱铜五铅五,字是他挑的,模子都由他看过才能用,务必要‘尽善尽美’。 新铜钱确实很漂亮,像后世的一元硬币大小,外圆内方,一面是雍正通宝,另一面是满文。 李薇就拿十枚一串,用四根红丝绳串起结成长络,头尾都打上如意结,尾部结两条穗子。为了好玩,她还串了二十枚的和三十枚的,还想串个一百枚的超大的挂在屋里。 四爷看到一边的箩筐时她已经编了不少了,高兴的拿起来看,笑道:“你编这么多干什么?” “过年的时候跟孩子们玩骰子时用嘛。”她道。玩金豆子是够豪了,可她还是觉得铜钱更像钱,更有感觉。 “你喜欢,朕就叫人给你抬一箱过来!”四爷这么说。 第二天他就带了几串走,说要拿去赏人。 其实她能理解他是想找小伙伴显摆的心情。给她看过后,还想给傅敏啊,顾俨啊,戴铎啊,十三爷、十四爷啊等等。 让奶娘把弘昤放到床上,让他在床里尽情的滚,奶娘们在一边看着。她则继续准备赏赐的事。 玉盏帮她和马佳氏找库房账册和历年来给她送礼的礼单原件,马佳氏负责核实名单,她来根据名单和送礼的礼单,确定这次应该给对方多重的礼物。 有时定下了还要推翻,因为常常发生确定下来了,再发现跟这位夫人同品级的另一个人的礼物轻了几分或重了几分,那两人就必须一样,不能厚此薄彼。 要么,她就要回忆起这人跟四爷或她有什么特别的交情在里头。那就要翻她曾经收过的礼单名细了。 在她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从心底里理解为什么四爷会因为赏赐的事加了二十七天的班。就现在他好像还没理清,登基后还时不时的有恩旨颁出。 忙了一早上,到中午时她揉着脖子说:“都去歇歇吧,下午接着干。” 马佳氏笑道:“奴婢不累,那这些奴婢再去看看。”说着就自己的抱着一摞子,叫两个宫女帮她抱着两摞出去了。 李薇真是服气了,对玉盏说:“交待他们别让马嬷嬷干了,让她歇一会儿。” 玉瓶刚好起来了,进来听到就说:“我这就去。”不等李薇喊她就扭头出去了。 玉盏笑道:“那奴婢去前头看看万岁回不回来用膳吧?” 李薇点点头,叫上人去屋里洗漱更衣。一上午下来,手上袖子上都有墨点溅上了,她还怕脸上也有,对着铜镜看不清就叫宫女们帮她看,都说没有才放了心。 玉盏回来小声说:“万岁这会儿正跟十三爷和十四爷一起说话呢,说不定就要留膳。” 李薇哦了声,想了下干脆去翊坤宫叫女孩们跟她一起吃。 用过膳后,她跟端惠说一会儿下午要带她去给太皇太后和太后请安。 “你进宫来也要叫太皇太后和太后看看,不用紧张,她们都是十分和气的人。”她道。 端惠看着还是很紧张。 李薇再三安慰都无效,只好先叫她跟额尔赫她们回去。 她想着是不是能请荣太妃也去宁寿宫?有亲奶奶在场,端惠应该就不会这么紧张了。 叫玉瓶进来,她让她现在就跑一趟宁寿宫,问问看可不可行?就她所知,太后只与宜太妃不合得厉害,跟惠太妃和荣太妃倒都还算普通。 玉瓶迟疑,问她:“要不要先问问万岁?” 李薇总觉得要是四爷,估计并不会乐见荣太妃去给端惠壮胆。昨天他忙了一天回来,他都记得叫苏培盛去问问端惠是不是住得惯。 这份关心的代价就是他表现出了父亲的关心,自然不希望端惠还掂记以前的父母亲族。 不过玉瓶说了,她也犹豫,就同意去问养心殿问四爷。 赵全保跑了一趟,回来说没问成,四爷留了十三爷和十四爷用膳后还在继续说话。 “他们来是有正事?”她问。 赵全保打听过了,摇头说:“怡亲王和十四贝子是来送谢恩折子的。” 哦,她明白了。四爷登基当日封了兄弟们后,十三和十四是当场谢恩了,但回去仍然需要写一个谢恩折。 问不成四爷,玉瓶和赵全保都看她。 “还是去问一声太后吧。”她道。 要是太后不愿意在宁寿宫请荣太妃,她打算今晚回来问问四爷,能不能私底下带端惠去见荣太妃。人心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端惠一看就早熟,再不早熟经过这段时间的事,也会被逼得早熟了。一味要她感恩,不得思念旧亲是不可能的。堵不如疏,跟荣太妃见一面应该会好一些。 玉瓶只好去了一趟宁寿宫,很快回来说太后说先见见端惠。 “若是合适再请荣太妃过来说话。”玉瓶道,学完话她担心的说:“太后娘娘这是什么意思?” 李薇猜,这是先看端惠的心性? 午时过半,猜着太后应该已经午睡起身念过经了,她就带着端惠过去了。 端惠看着还是紧张,肩背绷直,走路时像腰里别了根铁棍子。 宁寿宫一行还算顺利。太后——乌雅氏待端惠十分亲热和蔼,一见面就搂到怀里,还喂她吃糖。 她喂了端惠一块花生糖,一块千层酥后就叫宫女带她下去玩了,这边叫热水来洗手。 李薇上前侍候。 乌雅氏一边洗手一边笑道:“不用担心,宫里的孩子都懂事懂得早。端惠人看着小,却是个明白事理的。你想的周到,只是我看见不见荣太妃都无所谓。” 李薇也没想到端惠那么紧张,见了乌雅氏就放松了。她笑道:“是我想左了,还让人来问娘娘。” “无妨。”乌雅氏洗过后拿绵羊油来擦手,散发着桂花的香气。 “在宫里做事是宁可事先想到周到些,也不能少想一步再来后悔。”她道,突然赞了她一句:“你这性子倒是不错。就是太多情了。” 李薇脸上的笑就僵了下。 多情? 乌雅氏被她逗笑了,摆手说:“罢了,罢了,你能活这么大,又何必我这老太婆来教你呢?说不定老四就是看重你这个。”说完她轻轻叹了声。 随份从时固然好,体贴周到也很好。是深思熟虑后这么做,还是凭从本心这样做粗看似乎并无差别,但有人就是图这份心意。 至少她家的老四就是喜欢本心,不爱有人按规矩、身份对他好。这种好他不稀罕。 乌雅氏陷入了沉思,回神时就见他家老四的贵妃尴尬的坐在那里,转念一想就知道是温宪的事。 温宪…… 这是她唯一养大的女儿。从小养在太后那里,这个女儿从小就聪明,一举一动都恰恰好,对她好,对老四也好。在老六没了以后,她就指着温宪过了。 老四……当时还是孝懿的儿子。 先帝把她嫁到佟家,一面是佟家那个舜安颜十分合适,另一面就是以为这是为她和孝懿好。他把她的儿子给孝懿养,又把她的女儿嫁到孝懿家,既免了温宪抚蒙,又能让她与孝懿更加和睦。 没想到……她这嫁到京里的孩子也没有活太久。 想起以前,乌雅氏的神情就显得十分严肃沉重,这让李薇更不敢接话了。 她看乌雅氏仿佛累极的靠在榻上,一手支额,旁边的方姑姑赶紧上前给她轻轻揉太阳穴。 李薇感觉到方姑姑给她的暗示,起身告退了。 果然乌雅氏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她就趁机出来了,叫上在隔壁屋里跟宫女玩的端惠一起出了宁寿宫。 在宫门口恰好遇上十四爷。 两面走一对脸,十四爷只好过来给端惠请安(……),再冲她行礼。 李薇还未行册封大典,就侧身避开他的礼,又还了半礼,道:“十四叔是来给太后娘娘请安的吗?” 十四的脸色很不好看,跟刚才殿中的太后仿佛如出一辙。 他点头,李薇又福了一下道:“那我们就先走了,十四叔留步。” 十四送了两步,目送他们出去,这边方姑姑接到消息匆匆出来,不等十四说话,方姑姑就说:“娘娘说这会儿不想见人,十四爷,您先回去吧。” 十四怔了下,脸色就更不好看了。 方姑姑不为所动,他站了一会儿,只好道:“那我先回去了,劳烦姑姑替我给额娘请个安。”然后退后三步,跪下磕了个头,起身离开了。 过了月华门,李薇叫人先把端惠送回去,她回了养心殿。 刚才在宁寿宫见着十四爷,她猜四爷是不是回后面休息了。果然一进屋就看到他正在听陈福说话,看到她回来就冲她微笑了下。 她浅浅福了下,回屋去换衣服,听到陈福话尾说:“……没进去,径直从神武门出宫了。” 换好衣服出来四爷已经又回前殿去了。 她只好问别人,玉盏说四爷两刻钟前就回来了,用过膳后还换了身衣服洗漱了一番。 这是她回来晚了。 李薇顿觉十分沮丧。 马佳氏听说主子回来了,赶紧带着账册、礼单进来,却在看到主子的神色后叫人先把东西都放下,再给玉瓶使眼色。 玉瓶过来轻声说:“主子要不要出去散一散?这些日子一直忙,也没好好轻松轻松了。” 李薇也觉得好像是有很长时间没放松过了。 听玉瓶这么一说,她来了兴致道:“那就去御花园转转吧。” 这次回宫后,她还没去逛过御花园呢。 玉瓶马上道:“是,奴婢这就去准备。” 御花园跟宁寿宫是完全相反的方向,她平常出门只会去宁寿宫,真的从来没往这边走过。 从隆福门出来走了不远,过了体和殿,她看到了一个……怎么说呢?特别怀念的地方。 储秀宫。 李薇一下子就站住脚了,玉瓶等人也都跟着停下来,看她站在那里冲着储秀宫看。玉瓶说:“主子是想进去看看?” 李薇愣了下,摇了摇头。不过她还是往那边走了两步。储秀宫只开了半扇门,从门口往里看也看不到一个人。 但她的记忆复苏了。她沿着储秀宫这条路往前走,渐渐想起了当年那个宫女姐姐带着散步时走的路。 对了,宫女姐姐还带她从翊坤宫和长春宫的后面走过,还告诉她那就是娘娘的宫殿。 她一直没想起来。 绕到储秀宫的后面,她又看到了当年她从神武门进来后,被小太监们带到的第一个地方。在那里她遇见了很多秀女和嬷嬷。 当时她连头都不敢抬。 她站在殿前看上头的殿名‘崇敬殿’。这后面就是她之前住的地方,后来才换到储秀宫里头的。 “这是哪儿啊?”她问玉瓶。当时她可不敢问,从进来到出去一直都是稀里糊涂的。还想着出宫后一定要问问她的教引嬷嬷。 结果进了阿哥所后就忘了。 玉瓶道:“这是乾西二所。” “乾西二所……”她在嘴里念道。 从储秀宫后面绕出去就能看到御花园了。然后她想起来了,当年她就是沿着这条路去了阿哥所。她一面回忆着当年跟着嬷嬷走的路,这么多年好像也有些不一样了。但当她看到阿哥所的围墙时,当年的感觉又回来了。 晚上,四爷问她:“你今天去阿哥所了?” 哪能过门不入?所以她趁机去看了看儿子们。她点点头,侍候他洗漱更衣。 不过她原本不是去干这个的。 四爷只觉得素素今天怪怪的,他洗脸时,她站在旁边递毛巾,一个劲的打量他的脸。给他更衣时,她又盯着他的胸膛和个头看,好像才发现他长得多高一样。 李薇乍舌的想,没想到四爷比当年的他至少要高出一个头。 她记得她刚进阿哥所时就比他低半头,现在两人之间差一个半头。考虑到她也在长高,所以还是他长得快? 她比划了下,最后趁他去屏风后方便,靠墙站着让玉瓶拿眉笔在墙上画了一道,然后拿皮尺来量。 古代是论尺,要换算成厘米,她记得一尺大概就是三十厘米左右。 量下来玉瓶道:“五尺……五尺一分。” 李薇算了下,一米五六、五五的样子。 等四爷从屏风后出来,也被她拉过去靠墙一比,然后再量。 四爷身高才六尺二分? 古说七尺男儿,可她不觉得四爷矮啊。 四爷这才搞清她在干什么,看她还在扳着手指算,让人把皮尺收起来笑道:“量朕有什么意思?明天把弘昐他们叫回来给你量。” 李薇此时也算出来了,她就说四爷不低,换成厘米有一米八八呢。快一米九了。 第二天,弘昐他们从上书房下课过来请安后,就被赶到后面来给她量身了。 弘昐最高,一米八二。弘昀一米七八,弘时也有一米七五。 除了弘昐外,弘昀和弘时都还是一张幼稚的小孩脸,却都长得高过了头。李薇只庆幸儿子们的身高没被她给拖垮。 下午,在翊坤宫里,她又给四个女孩都量了一遍。 大格格宜尔哈一米六一,额尔赫一米五九(……),扎喇芬一米五零。但额尔赫按年龄算已经十八了,她可能就是这个身高了。 平常她都觉得女儿比她高一点点,宜尔哈是大姐比她高很正常,所以也没觉得有哪里不对。现在看,可能女儿遗传了她的身高,剩下那一点是四爷给她拔高的。 端惠虽然年纪最小,身高却并不输给姐姐们多少,她也是一米五零。 不是她高,而是扎喇芬太低,她都十四了。 不过女孩们只要穿上花盆底就看不出来了,花盆底最高有三寸的根呢。 李薇穿上花盆底后,瞬间觉得海拔不一样了,好像整个人的气势也不同了。 等晚上再见到四爷,她特意穿着花盆底到他面前溜了一圈,挺胸抬头跟他一比,感觉好像身高更相配了。 他扶着她的腰说:“好好的,干嘛突然穿起了花盆底?” “大家都穿。”她道。现在她理解为什么宫里的娘娘们都爱穿花盆底了,当跟别人走一个对面的时候,身高通常能造成一种气势。 她决定以后在宫里尽量都穿花盆底了。 现在就在屋里多练练。 四爷看着她在屋里来回转,穿着花盆底嗒嗒嗒的走,走起来十分轻快的感觉。他放下笔,上前将在屋里走得正欢的她打横抱起来,放到榻上说:“给你们主子把花盆底换下来。” 玉瓶赶紧跪下给她脱鞋,玉盏则立刻送上一双软底绣鞋。 换上绣鞋后,脚上顿时轻松极了,好像重新踩在平稳的大地上了一样。 她不自觉松了口气,四爷在一旁说:“也不怕崴了脚脖子,朕在一边看着都替你担心。” 晚上,两人在帐子里,他握着她的脚挨个揉过来,道:“穿花盆底走路,脚丫子不疼?”脚趾都红了。 他揉得她脚心痒痒,一面往后缩一面说穿花盆底是嫌身高太低,想高一点。 他压过来笑着说:“想高点还不容易?出门就叫肩舆,从在上头看谁能比你高。” “等等等等!”他双手乱摸,吓得她压低声音,“不行,不行!” “行。”他亲了亲她的脸,“朕用手……让朕亲亲……” …… 之后,她看他用桌上的茶水洗了手,洗手水都倒到了马桶里。 等他上来后,两人一时还睡不着,她说起了当年在储秀宫的事,还有她选秀的崇敬殿,住过的乾西二所,还说从御花园穿过时她还想是从这条路出宫。 四爷笑了,说:“你真以为过了御花园可以出宫?” 她当时真是那么想。一是选秀那几个月都是被圈在屋子里和院子里,出门就有宫女姐姐陪着,而且来回的路还都不太一样,房子宫殿看着却大同小异,另外小胡同特别多,拐角也多。 然后,像大一点的公园或大学都有好几个门,所以她就以为来的时候进一道门,出宫是另一道门。 直到被交到大嬷嬷手里时才明白事情有变。 那时也轮不到她后悔什么的了。 四爷叹了一声,搂着她拍了拍,听她说当时还以为能回家,就说:“等过一会儿时间,你想叫家人进来见见也可以。” 进宫比进府还复杂,她摇摇头。等她看请宫里的形势再说吧。贸然轻率可能会给李家招祸。 她在宫里跋扈就行了,李家不能跟着跋扈。她给李家挑的路线就是闷声发大财,越低调越好。 所以目前,李家除了一个在外面当官的李文璧,也只有拜了傅敏为师的李檀。其他的什么也没有。她的弟弟们联姻都是找普通旗人,亲家里一个当官的都没有,连最小的弟弟成亲时,四爷已经被赏了圆明园了,娶的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旗人姑娘。 四爷看她摇头,知道她谨慎也没有坚持。 当年的素素是什么样? ……他已经想不起来了。 当时他想的是可能很快就能出宫了,怎么跟太子学习办差,怎么让皇阿玛知道他已经长大了,可以把差事交给他了。 他在回忆里翻捡,发现印象中最早的素素是刚生下额尔赫时,隔着屏风哭得鼻头泛红。他以为她有什么不好赶紧进去,却发现不过是虚惊一场。 当时她是因为什么哭? 他也想不起来了。 就记得她抱着被子靠在床头,额上还包着红巾,让她给哭歪了挂在耳边。梳好的发髻也滑到一侧肩头,水亮的眼睛看着他,里面满满的都是委屈。 看到他以后就哭得更厉害了,好像见到额娘的小娃娃。知道有人撑腰,有人心疼,就拼命撒娇。 当时他哭笑不得,抱着哄啊哄的,不知怎么哄的就把她哄住了。 心想这么娇的一个女孩子就给他生孩子了,她自己还没长大呢。 现在躺在他身边睡得正香的女人就是当年的女孩,其实她跟当年没什么不同。脸上的笑变少了,心里装的事多了。可还是会因为某一件小事就高兴起来,也不会因为什么事烦恼太久。 ……怎么就过了这么多年呢? 好像才一眨眼。 他侧身看着她,看着她睡得一点心事都没有。 他轻轻舒了口气,闭上眼。 心里想着明天起来后急着要办的事,渐渐的也睡着了。 …… 凌晨两点,毓庆宫悄悄打开了门,一行人在侍卫的护送下匆匆出宫。 宫门外,隆科多打着哈欠盯着来路,终于看到人了,赶紧让他们都上车。跟走在中间的胤礽撞上后,隆科多先打量他几眼,退后半步恭敬道:“理亲王,您请。” 胤礽冲他客气的点点头,上了停在路边的青布骡车。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晚安,明天见 第309章 皇后进宫 养心殿里,四爷正在看钦天监送来的让他圈选的吉日。******$百+度+搜++小+说+网+看+最+新+章+节**** 毕竟要赶在颁金节前让皇后进宫,到时一家人一起出来亮相才好看。想到这个,他又记下一笔,还没进宫的三位养女公主都要催一催了。 可眼下这几个吉日都不大好。他提着笔犹豫半晌,先圈了后面那个,注上小字‘贵妃宜’。 素素宜土,大礼上要少那么几分,挑个好日子也算是补偿了。 然后再在前头的日子里圈了一下,注‘皇后宜’。 他合上折子,喊张廷玉:“送去给张伯行。” 张廷玉恭敬接过,往礼部去了。 数日后,雍亲王府门前热热闹闹的,几辆挂着宫牌的骡车一长溜停在府门外。前后都静街了,闲人哪怕站在远处看看热闹都会被驱赶。 郭络罗氏的马车都到路口了,却进不去。随从去前头望了一眼,回来道:“主子,那边的路封了。步军统领衙门的人在那儿呢。” 郭络罗氏掀开车帘看了一眼,果然那边路口站着两排步军统领衙门的兵。 ……八爷还在家等着她的消息呢。 她咬咬牙,八爷往宫里递了两回请安折了,皇上都不叫进。她只好来找四嫂想想办法。八爷也没别的意思,现在皇上继位,他这个做臣子的想为皇上尽忠,总要把意思递到御前,至少容他去磕个头。 “你去瞧瞧,看是怎么回事?”她道。 随从小跑着过去,对着路口的步军统领衙门的人打拱作揖,掏银子塞好处,才能朝里头看了几眼。郭络罗氏一直等到他回来,忙问:“什么事啊?”要是不要紧,她就在这里等一等。 随从抹汗道:“只怕是不成的,主子。那边停着好几辆宫里的车呢。” “宫里的车?”郭络罗氏怔道。 “是,正在搬行李。怕是……怕是一时半刻完不了。”随从说。 回程的路上郭络罗氏还在想,这是四嫂要进宫了?是今天? 雍亲王府里,武氏回头看着她这住了多年的屋子,长长的出了口气。一边的玉露和玉指都喜上眉梢,小心翼翼扶着她往外走:“娘娘快些,外头车都等着呢。” 路过钮钴禄氏的屋子时,她特意站了站脚。 原本躲在屋里的钮钴禄氏只好在丫头们的簇拥下出来,对着武氏深深的一礼:“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她以为武氏今天肯定不会放过她的,谁料到武氏却亲自把她扶起来,冲她笑道:“妹妹何必这么客气?日后咱们还是一家的好姐妹。你我一个屋檐下的情份,我是到哪儿都不会忘了的。” 钮钴禄氏脸红似火,全身的寒毛都乍起来了,再福道:“妾身以往不懂事,给娘娘添了许多烦恼,妾身有罪。” 武氏大度一笑:“谈何有罪?我与你也没什么不同。你在这空屋子里住了多久,我只比你住得更久。” 钮钴禄氏咬着唇。 武氏不再跟她多说,道了句我先走了,就带着人出去了。 看钮钴禄氏站着不动,桥香扶她道:“贵人,咱们进去吧。” 大家都是独守空房的,她却成了嫔,她只是个贵人。 钮钴禄氏头一次觉得心都灰了。好像她这时才看清楚,不说贵妃娘娘,在万岁眼里,她连武氏都比不过。 武氏出了小院迟疑了下,还是先往正院去。果不其然在门口就叫丫头给拦下了。 她道:“妾身是来给皇后娘娘磕头的。” 庄嬷嬷匆匆出来,对她一福道:“奴婢见过宁嫔娘娘,皇后娘娘正在念经,这会儿怕是……” 武氏忙道:“不敢打扰皇后娘娘,妾身在这里给娘娘磕头就行了。”说罢不等庄嬷嬷喊人去把垫子拿来,就在光秃秃的地上大礼参拜。 庄嬷嬷送走武氏,回到屋里。 元英正跪在佛前专心致志的念经。庄嬷嬷站了一会儿就退下去了。 元英喃喃道:“……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早得越苦海…… 紫禁城,翊坤宫里,李薇正等着今天进宫的武氏等人。册封的吉日已经选定了,宫里现在正在忙这件事。因为四爷说要赶在颁金节前一切都要弄好,一下子时间就紧张起来了。 她看着坐在她旁边的宜尔哈和扎喇芬:“要是坐累了就先出去散散,一会儿再进来就行。” 宜尔哈就起身把还有些紧张的扎喇芬给带出去了。 自从昨天听说宋氏她们要进宫了,额尔赫说扎喇芬就好像老是特意避开宜尔哈,有什么话想对她说。她悄悄问过后,原来是扎喇芬想见宋氏。而宜尔哈一直不希望她们再跟宋氏扯上关系。 “大姐姐说,偶尔不经意的碰上可以。但她们绝不能主动跟人提说想见恪嫔娘娘。”额尔赫这么说。 李薇就在今天把她们给叫来了。 这就算是撞上见见了。她抬抬手的事,对扎喇芬和宋氏来说却不亚于登天之难。有时她就想,她这么一点小事,一点小事的积德,于人方便,说不定老天爷真的会看在她做好事的份上,给她一些福报呢? 世路多艰,人力有限,只能祷告上天庇佑了。 宋氏等人是一齐进宫的,李薇也是一齐叫进来见的。本来还想留个膳,说到一半张起麟匆匆而来,只在殿外一躬腰,她这边就赶紧端茶道:“你们一路辛苦了。” 宋氏和武氏都赶紧起身告退,速速退了出去。 出门时,张起麟就在殿外躬半身送行。等她们都走了,他才进来,不等李薇问就说:“万岁说今天事情少,想跟贵主儿一道用午膳呢。” 李薇见着他就知道是四爷那边的事,起身道:“我这边也都好了,这就跟你回去。” 张起麟忙说:“万岁那边还早呢,贵主儿不用急。” 回到养心殿,刚巧跟四爷碰个正着。他牵着她的手进去,笑道:“听说是你去见宋氏她们了?”“是,她们刚进来忙乱的很,我就叫她们先回去收拾了。”她跟着他进去侍候他换衣服,“万岁要不要也见见?” “朕哪有工夫?你见了就行了。”他笑着瞥了她一眼。 意思是:别装了。 李薇心道她真没装,主要是论理应该过来给您磕个头的。 四爷真的很会联想,遇上她说个什么事,他都能拐到她吃醋上头去。她没那么多醋好吃好吗? 等两人从里屋出来,午膳已经摆上了。虽然现在刚刚十一点。但他说要用午膳,那就是午膳。而且他现在的作息完全是乱的。有时下午四点吃晚膳,晚上十点再加一顿。她都不知道他这么吃会不会有问题。 用过膳看他要躺下休息,一时半刻不打算走的样子。她小声道:“万岁,叫太医来请个脉吧?” 四爷下意识的睁眼想了想,道:“朕最近没熬夜,饭也都是按顿吃的啊。” 苏培盛在下头听着,上面贵主儿又轻声劝:“就是看看,不是说三天请一回平安脉?” 万岁讨价还价道:“三天……用不着,十天请一回就行了。” “这就差不多十天了。”贵主儿道。 万岁认真扳手指算,说:“刚七天。” “四舍五入嘛。” 苏培盛偷眼瞧,见贵主儿拿手指去勾万岁的袖子了,勾着勾着就滑到万岁的袖子里头。万岁手一动,握住了贵主儿的手。 万岁笑道:“行了,行了,都依你。”说罢坐起来。 苏培盛赶紧上去扶万岁,果然就听万岁道:“苏培盛,去把黄升叫来吧。”他领命而去,听万岁逗贵主儿,“这下可如意了?” 李薇哄孩子一样哄他愿意看大夫了,听他表功赶紧上去又是捏肩又是捶背。他就笑,拉着她的手要她坐下,说:“不用你来干这个,陪朕坐一会儿。” 太医很快来了,切了脉背了一通医书,说四爷呢最近熬夜,又因为先帝是在盛夏崩的,四爷顶着暑热干活儿,有‘暑湿’,然后至胆胃郁热。再问四爷最近早起时有没有口苦?是不是到了饭点都不饿?过后也不想吃。 李薇马上想起他最近起床时漱口总会多漱一会儿,还有,不是她提用膳,他回来了也很少说要什么东西吃。 四爷听了确实有道理,又见旁边素素的眼睛瞪得铜铃一样大,清了清喉咙,悄悄拍了拍她的手让她别生气。 “朕是有些口苦……黄太医开方子吧。”他道。 等黄升去外头开方了,他转头对李薇笑:“不生气啊,朕没感觉有什么,一点都不难受。这不是开方子了吗?吃两剂药就好了。” 能对他发火吗?能说你怎么能这么不爱惜身体吗? 不能。李薇默念柔能克刚一百遍,深呼吸温柔道:“万爷……胤禛,我知道你忙,这千头万绪的,你的脾气还是要做就做到最好,凡事都要尽善尽美。” 四爷就点头,这话说到他心坎里了。他就是想做得特别好,好到叫所有人一看就没了话。 “要不这么着,咱们每天都来列个表。叫行事历。详细到每一刻钟,然后按轻重缓急排个序。”李薇给他学,反正现代电视里总裁秘书都会特牛x的来一句:对不起您没有预约。然后主角再更牛x上前打脸:叫你们总裁亲自出来跟我说! 重要的是,有行事历,她就先把什么时辰吃饭给他定好,到点就叫太监去提醒。 可别小看这太监。进了养心殿她才知道,在府里是他一人独大,进宫后规矩可就多了。额尔赫和弘昐都说太监和嬷嬷都能管得着他们,特别是进宫后内务府新派来的嬷嬷和太监,个顶个的牛气,挂嘴边的就是‘格格/阿哥,您应该如何如何’,孩子们不应,他们会继续叨叨。 弘时被管得最多,李薇听了后觉得还算有道理。比如不能只吃肉,不能只盯着一道菜吃等等。有效遏制了他的挑食。 总之,他们就是有这个底气去管主子。 四爷现在是太兴奋在抽疯,等他缓过劲来就会好了。而且只要养成习惯,他就会不自觉的去遵守。 李薇继续给他说这行事历多好多方便,比如要开一个会,先定好议题,规定好开多长时间,比如半个时辰。参加会议的人有某几人需要发言,每人发言五分钟,两分钟说下他的论点,两分钟解释他是怎么想的,证实他的论点是有根据的,剩下一分钟由大家提问挑刺。 四爷听着听着眼睛就发亮了! 他就喜欢这么清楚明白的方法! “好,好。”他一个劲的赞道。 “好吧?”李薇然后说,“咱们再把时间都算清楚,你什么时候吃饭啊,什么时候休息啊,什么时辰睡觉啊,等等。” 四爷哑然,跟着就笑了,道:“你绕这么一大圈,还是为了这个啊。” 不为这个我为什么啊? 反正这主意好,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她就不信他能憋得住。而且不但他用,他还会让身边的人也用。 黄太医开过方子,四爷看过后点了头,就照方抓药去了。他也不歇午觉了,起来就叫苏培盛拿纸笔,在炕桌上开始列行事历。 李薇想说这行事历都是秘书安排的,不过想他现在正在兴头上,让他玩吧。 四爷排过行事历(写了两张纸),然后就迫不及待的去前殿了。到六点他在前头用膳,还叫苏培盛回来跟她说‘朕在前头用了,照行事历上的时辰用的。你也用吧。’。 李薇问过黄太医,叫苏培盛带过去一罐皮蛋瘦肉粥。皮蛋是碱性的,猪瘦肉增胃汁,正合他现在用。 虽然这位一惯不喜欢在大米粥里乱放东西。每年的腊八粥都是只肯吃一口的。 她本来想等他回来用,她陪他一块吃。现在只好叫苏培盛带过去了,发愁要是今天不吃,明天给他做皮蛋拌面,来个清炒瘦肉丝?黄瓜炒肉丝?芹菜炒肉丝?肉丝面? 苏培盛出去一趟回来还带回一罐粥,四爷放下筷子道:“盛上来一碗。”他知道这一定是素素给的。想必是以为他会回去吃。 苏培盛看过是什么粥,盛的时候就刻意只盛了一碗七分满。 结果四爷接过去,虽然皱眉还是喝完了。喝完道:“再盛一碗。” 他连喝三碗,跟喝药似的,喝完才继续拿起筷子吃饭。只是碗再小,三碗粥还是极占地方的。他又是习惯养身只吃七、八分饱的。等他放下筷子,殿内一起用膳的顾俨等人也都赶紧放筷子了。 四爷笑道:“倒叫你们也跟着吃不好了,下回让你们下去吃,自在点。” 顾俨等人都呵呵,戴铎刚才是看见那罐子是苏培盛从后面提进来的。后面住的是贵主儿,这东西是谁送的就不言而喻了。最让他想不到的是,万岁明显不大喜欢碗里的汤羹,但还是坚持连用三碗。 这份爱重真是叫他瞠目结舌啊。 三碗粥一泡尿就没了,酉时过半用的晚膳,不到亥时,四爷这肚子就有些饿了。 他这段日子都是忙起来不知饥饱的,有时过了饭点很长时间都没感觉。难得肚子饿一回,他也感叹是黄升的药方开得好,还是素素那碗粥? 肚子饿起来是有些折磨人的,四爷一时这思绪就接不上了,不得不放下笔道:“都出去散散吧,也忙了差不多有两个时辰了。” 戴铎等人都是他不停,没人敢停。万岁都没说累呢,你能说累?一听这话纷纷起身,戴铎刚才用膳时吃得菜多,有点咸,下来就喝了不少水,肚子里正憋着一泡尿呢,于是头一个跑出去。 四爷一怔,笑道:“真是……难不成朕连方便都不叫你们方便了?” 顾俨打圆场:“适才看到仲益用了好几碗茶,怕是茶催的。” 几人一通笑,四爷摆手:“都去,都去,一会儿再回来。”众人这才告退。 四爷也起身,苏培盛看他往后面走,赶紧跟上。 东五间里,李薇还没睡,正在编雍正钱。听到外面的脚步声,刚要起来四爷就进来了。 他看她坐在榻上,身边一大串黄灿灿的雍正钱,一边说:“不用起来了。”一边过来看她在干什么。 铜钱皆用红丝绳串起,五枚一个结,像麦穗一样中间结成一股,再一穗穗的编成一大股。 四爷笑道:“你这是真要编一串一百枚的?” “好看吧?”她道,“回头挂墙上。” 四爷摇头笑不说话,一百枚钱串起来挂墙上,什么钉子挂得住?难道往房梁上挂? 只好他来给她想办法了,不然她巴巴的编出来了,挂不起来不是扫兴吗? “你这会儿回来是忙完了?”李薇很惊讶啊,看看表才十点,以前都是不到十二点看不到他的人的。 四爷道:“就是回来看看你。”他坐下后,就着摆在炕桌上的点心吃了两块。 李薇看着他,以前点心很少有主动吃的。她这里的花哨多,他不喜欢。 她让人把新煮好的奶茶倒一杯来,看他一会儿就吃了几块了,道:“要不给你下碗拌面?” 四爷摇摇头,几块点心就掂着了,道:“才用过膳,点心就够了。” 点心有六种,他挑的是甜咸馅的花生酥和山楂乌梅馅的糯米糕。李薇看他只吃这两种,心道还是点心的品种不够丰富。主要是这位爷一般也不拿点心当回事,他是喜欢吃什么,能一口气喜欢好几年的。 在府里有苏培盛照顾,养心殿那里大概不太方便? 她以后要不要往那边送些点心? 第二天,李薇闲了特意让赵全保去找刘宝泉,说‘想尝尝养心殿那边的点心’。然后送来的点心就叫她完全明白了。 荷花酥、菊花酥、千层酥…… 为了最大的保持形状和口感,这些点心都是油炸的。四爷虽然不是一定不吃油炸,但摆出来一水的油炸,他就肯定没胃口了。 像她爱吃的那种软绵绵的糯米糕就因为形状不好保持,御膳房的人怕送上去哪哪儿形状不美被问罪,所以是从来不送滴。 那就她送吧。从她这边送,四爷总不会问她个点心形状不完整的欺君之罪。 隔不几日,李薇就接到一份御制行事历。上书皇后某年月日,某日某刻由神武门进宫,她需要在某刻到某处接驾。 问弘昐和额尔赫等人,也都拿到一份行事历,通知他们几时到什么地方等着迎接皇后。 这东西是挺好的。李薇看着行事历上标注的时间,她到了以后大概等不了一刻钟就能见着皇后凤驾了。这样也省得她在那边站太久。 但没等她准备好,四爷又紧接着下了道口谕,道皇后一路辛苦,他这边正事忙得抽不开身,就不在宫门外玩什么花哨了,让她直接进宫,贵妃等在长春宫拜见。 这下连等的功夫都不用了。 李薇直接在翊坤宫等着,听完礼炮声响过,又等了两刻钟才等到长春宫传过来话:皇后安顿好了,尔等可以前来拜见。 拜见过程比她想得还要迅速:因为皇后还要去拜见万岁。所以没时间跟她们说太多。 李薇到场后带着人进殿,拜完出来总共也没用完一刻钟。 她前脚离开长春宫,后脚就看到皇后带着人匆匆去养心殿了。 李薇回翊坤宫换衣服,想回养心殿又怕跟皇后走一个对脸。她让赵全保去看看,皇后拜完四爷没有。 赵全保回来道:“皇后没进养心殿,就在外面大礼参拜后就回长春宫了。”余下的他也打听不出来了,不过他也不是白在养心殿混了这段日子的,凑近小声说:“奴才听说,是万岁太忙,顾不上见皇后。” 忙是真忙,估计养心殿里现在还有一堆人呢。 李薇想想他登基前都没停工一天,登基后第二天凌晨三点就去上班,这么说……不见皇后也不算特别出奇。 就是想想她住在东五间,这样一来只怕皇后未必会相信这番话啊。 李薇犹豫要不要这会儿先别回养心殿? 正想着,张起麟过来道:“万岁叫奴才来瞧瞧,想着您是不是被什么事绊住了。” 她突然就有种被四爷看穿的感觉。 不过张起麟都来请了,她也只好现在就随他回养心殿去。 养心殿前殿,张起麟回来复命,见万岁正跟人说话就站在一旁。 四爷忙完手里的事,让他们这就去颁旨,回身正准备再拿一本折子,苏培盛悄悄过来说:“万岁爷,到用午膳的点儿了。” 行事历上写着呢。 四爷恍然,这才看了眼时间,放下手里的折子道:“这么快啊。” 他起身离座伸了个懒腰,只觉得腰背肩臂都是僵的。殿上众人也都纷纷放下笔。 他道:“都去用膳吧。”跟着摇头笑着说,“这行事历还真有意思。” 说完让苏培盛把行事历拿过来看,今天上午事情办得极顺,午膳就多出一刻钟来。 陪素素用吧,也看看弘昤。 他这么想着就往后殿去。 东五间里,李薇正在看着人收拾东西。皇后回长春宫后好像是立刻就把给各人的赏赐送来了,她是贵妃排在第一位。让她没想到的是,赏赐没送去翊坤宫,而是送到这里来了。 四爷进来就看个正着,乌木的盒子上还有皇后长春宫的表记。 他怔了下:“皇后赏的?” 李薇以为他要看,就让人众人慢一步,结果他摆摆手说:“都收起来吧,说来接下来就是你的大事了,到那天要不要让你娘家人进来一趟?” “不用,让他们进来干什么?”进来磕头玩吗? 四爷只是顺口一提,她没这意思就算了。主要是今天乌拉那拉家的人想进来,特意递了折子,他就准了。想着她要是也想,就一道准了。 两人坐下用膳,他就看膳桌上有黄瓜炒肉丝,韭黄炒肉丝,木耳炒肉片。一连三盘都是炒猪瘦肉。 “你啊……”四爷笑着去挟菜,道:“真是个急性子。什么事都是恨不能一下子就做好。”听太医说猪瘦肉好,就巴不得他吃的每一口都有猪瘦肉,最近膳桌上只怕都是各种菜配炒猪瘦肉。 再看汤,冬瓜瘦肉汤。 四爷吃两口想用汤就看到摆得特别显眼的这一盆。 李薇看他拿汤碗正准备叫人,就看到他放下碗和筷子笑起来。 刚才那句话也是没头没尾的。 冬瓜汤有什么好笑的? 那要么下一顿改成山药瘦肉汤?莲藕瘦肉汤?他不喝甜汤,不然雪梨瘦肉汤也不错。 作者有话要说:给宋氏改个封号,恪 第310章 第 310 章 (=小=說=網=看=最=新=章=节****** 两人都是眼色灵活的人,万岁在皇后进宫后毫无表示,皇后去养心殿请安却连宣进去见一面都不肯,自然都知道皇后此时的心情必定不会太好。 所以两人都没有废话,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表忠心。他们既然身家性命都挂在了长春宫里,那皇后就是他们的主子。天长日久的,皇后早晚会知道他们的好处。 曹得意口齿灵便的把现在宫里的情势说了一遍。比如宜太妃和荣太妃是几时从西六宫搬到东六宫的?万岁每天几时从养心殿去宁寿宫给太后请安?西三所里的端惠公主几时进的宫?养心殿贵妃自端惠公主进宫后是怎么照顾的? 这些都是元英不在宫里时发生的事,事后她也很难再打听出来。 曹得意说的这么清楚明白,仿佛这对他来说都是每日吃几顿饭这样的小事。 元英很难不对曹得意印象深刻了,她特意看了这个年约四旬的太监总管一眼,记下他的名字:“曹得意,你很好。” 曹得意轻声道:“替主子办差是奴才的本分。” 然后就退下了。 大姑姑刚才刻意退了一射之地,倒不是她畏惧曹得意,而是顾忌着立在皇后身边的庄嬷嬷。那副姿态一看就是宫里打熬出来的,想必是内务府出身。皇后是选秀出来的,又随万岁在宫外当了二十年的王府福晋,身边却没有一个亲信,倒叫庄嬷嬷这个内务府嬷嬷拔了头筹。 大姑姑不愿直面其锋,她跟曹得意好歹也有这同掌一宫几十天的情份在,何况现在养心殿贵妃才是皇后的心腹大患。那简直就是万岁走到哪儿都要带身边的人物。听了些零星之语,万岁离了贵妃连饭都吃不香了。 大姑姑刻意退避,轮到她出来说话也只是简单把西六宫的情形说一遍。像恪嫔和宁嫔住在长春宫的东西配殿,耿贵人等人都住在咸福宫和建福宫两宫中的小角房里。 她说得简单,又没有惊人之语。元英听过就点了点头,叫庄嬷嬷给赏。 殿中一时就静了下来。庄嬷嬷是习惯了,曹得意和大姑姑自然也不会在此时出声,站桩是打进宫起就练的基本功,随便从宫里拉出来一个小宫女小太监,能纹丝不动站上一天都不会僵的。不会站,怎么侍候主子? 从府里搬来的落地大钟正一下下的走着,钟摆沉重的声音在殿中回响。 此时,外面溜门进来个宫女,习惯性的想往大姑姑这边来。大姑姑一个眼神,这宫女机灵的不动声色就拐了个弯,转到庄嬷嬷身后去了,小声伏耳几句,庄嬷嬷对元英说:“主子,万岁赐宴了。” 曹得意和大姑姑立刻就去看皇后。 元英坐直身道:“容我换身衣服,摆香案吧。” 长春宫霎时就是一通忙乱。陈福就等在殿前,他来得突然,皇后一时没准备也不奇怪。通常都应该是他们这边来之前先通知,等到的时候香案等都该准备齐了,人也应该出来跪好了。 主要是万岁今天用午膳早了点,等用到一半才想起来要给皇后赐宴,这才传话去御膳房。幸好菜什么的都是现成的,放上签子就能提走。 等里头收拾好了,曹得意出来请陈福进去,连连哈腰道:“陈爷爷,您请。” 陈福拱拱手,抬腿进去。曹得意紧紧跟在后头,对陈福算是服到家了。先帝那会儿身边就一个梁爷爷,后来魏珠这小子费了老鼻子劲才挤上去一条腿。结果就是太子回来就被锁进毓庆宫那回,御前跟出去的人都死了多少啊,陈福居然就这么跳出来了! 他之前跟哪儿窝着呢?愣是没人知道啊! 等先帝驾崩,新君继位。好家伙,陈福居然还在御前侍候! 这句‘爷爷’曹得意算是叫得服气极了。陈爷爷要再不是爷爷,那就没人能当爷爷了。好家伙,整个紫禁城,他是这个!(拇指) 陈福进去就见皇后不知是还没换下衣服,还是又穿好了出来,吉服朝冠一整套。 他把菜名唱完,身后两队人把菜也都给摆上了。 陈福告退,皇后谢恩后对他道了句辛苦,让曹得意送送他。 出来后,陈福笑着对曹得意说:“你倒是个能干的,这么快就在主子跟前扎下了?” 曹得意笑呵呵的:“奴才的本分嘛。”说着眼珠子一转,仿佛是送陈福出去,两人就这么慢腾腾的走一路说了一路。 曹得意打听出来万岁都赏了几个人,当然他没这么问,他问的是跟陈福一块办这趟差的都有哪几位哥哥? 不能探听御前的事不过是句空话,换个问法什么问不出来呢? 何况这位陈爷爷尤其好说话,先帝那会儿都知道,陈爷爷耳根软,多求求他就行了,少有不应的。 曹得意送走陈福回来,一面侍候皇后用膳,一面十分平常的说:“万岁就赏了您一整副席面,旁的只有西三所的端惠公主得了六道菜,恪嫔和宁嫔都是四道,几位贵人那里是两道。” 元英面无表情的用膳,听了只是简单嗯了声。 曹得意也仿佛没想邀功,侍候完主子见没什么吩咐就退下了。 到了下午又是接连两道恩旨。一道是追封皇后其父为一等承恩公,一道是追封其母为多罗格格。 皇后再次去养心殿谢恩,又是在外头磕的头。 第二天,四爷起来后去宁寿宫给太后请安的路上,苏培盛道:“万岁爷,后头有人上来了。” “去看看是谁?”他道,不过心里已经想到了。 他脚下未停,苏培盛叫去瞧的人已经回来了,苏培盛过来说:“回万岁爷,是皇后。”他回完等了一会儿,想看看万岁叫不叫皇后上来,或者他们站住等等? “嗯。”四爷应了声,还是一样往前走。 后头一直在撵,前面又没加快速度跟着跑,就在日精门前两拨人终于胜利会师了。 “万岁金安。”元英拜下,身后的人哗啦一下全都跪倒了。 头上的天还是黑的,只是天边隐隐泛起鱼肚皮。 四爷淡淡点头,苏培盛上前一步,长声喝道:“起!” 元英起身后,这对大清朝最高贵的夫妇终于走到了一起。 其余人都慢慢跟在后面。 四爷问:“昨天你家里人来了?见着了?” 元英道:“谢万岁恩典,乌拉那拉家上下都感念万岁的恩德。” “嗯。”四爷仿佛带了点笑模样,道:“对了,你家那个一等公,回头叫五格上道折子吧,这个一等公就让他袭了。” 元英脚下一顿,不知是想开口推辞,还是想跪下谢恩,她只顿了这一下就马上跟上,轻轻说:“谢万岁。” 之后这对夫妻再也没有说话,一直进了宁寿宫。 等元英从宁寿宫回到长春宫没多久,大姑姑就匆匆进来道:“贵妃来给您请安了。” 元英正在换衣服,闻言一怔。 庄嬷嬷马上说:“贵妃是来……” 大姑姑看了眼皇后,垂头道:“奴婢不知。” 庄嬷嬷再对皇后:“主子,您看……” “请她进来吧。”元英在宁寿宫并没有坐多久,四爷给太后请过安就走了,她也是顶多坐了一刻就回来了。她却觉得十分累,本来是想读两卷经,休息一下。 结果没想到李氏就来了。 她也好奇她的来意。 李薇来是送目前在她手里的宫中份例账册的。上回发过一次后,她深深的觉得这是一个得罪人的差事。果然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送过账册后她就闪人了,至于皇后接下来会怎么做她就不管了。 回到翊坤宫后,她就老能听到长春宫那边的动静。不是她耳朵太尖,而是长春宫太热闹。 “怎么回事?”听这个动静从上午听到下午,她实在是不知道哪儿来的这么多人。 赵全保还是一直盯着的,道:“东六宫的人来看皇后。”当然不是本人来,都是叫身边的心腹太监或宫女走这一趟。 他说完,看了眼周围,玉瓶就带着人都下去了。 他这才上前悄悄说:“今天早上,皇后跟万岁一块去宁寿宫给太后请安了。” “一块?”李薇不是吃醋,她只是不记得四爷通知皇后了。两人一直在一起呢,何况这事他又不会故意瞒着她。 最重要的是,感觉四爷不会特意想着叫皇后一道去请安给太后看,以表现他们夫妻和睦感情好。 而且,太后也不是管闲事的人啊。 赵全保这个消息是从他干爹那里得来的,至于路上是个什么情形不知道,反正万岁是和皇后一道进的宁寿宫。 他也纳闷呢,早上明明是看着万岁一个人走的啊。那只能是路上遇上的,这也太巧了。 李薇倒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她想起一件跟宁寿宫和东六宫都有关系的事。 “静太妃快生了吧?”她道。 赵全保掐指一算,还真差不多了。 而且很不巧的是快到颁金节了。宫里的人忙这新帝登基头一个大节都忙不过来,再说只要她肚子里这个平安落地就行。 下午,长春宫就递过来两件事。一是颁金节,宫里要怎么办?她写了个节略,比如去宁寿宫给太后磕头啊(李薇记起来了!她以前每年都要去跪去磕头!),比如宫里如何庆祝啊。 先帝那会儿是各府的爷们进后宫找额娘,头上又没皇后,在太后那里表过孝心就能回自己宫里过节了。 今年,第一,有皇后了。所以去过宁寿宫后,理论上所有的宗室女眷都该由她来招待了。等于前头四爷开宴会,她在后头也要开宴会。 第二,太妃们以前每年都在见见媳妇孙子孙女,今年是不是也该让见见? 不管四爷是个什么意思,皇后是已经先求了情了,说天伦母子,万岁天恩,允诸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可以进宫给太妃们磕头。 另一件事就是这个静太妃石氏生孩子的事,她替静太妃求赐下太医。 李薇是怎么知道这两件事的?是因为长春宫递到养心殿,四爷没空看就先转到她这里来了。 李薇囧的无以复加。 她大概明白四爷的意思,就类似总裁没空看文件,叫秘书看一遍,然后口头汇报。 果然,四爷中午回来用过膳后,一边喝茶一边叫她‘把皇后折子上说的事说说吧’。 她就一面囧着一面说了。 四爷很快有了决定,静太妃那个这就赐下太医,马上就让苏培盛去传话。至于颁金节怎么安排,其实皇后的折子里想说的是长春宫不够大啊,要是想招待所有宗室女眷,那就只能在后宫里找个大地方了。 后宫里哪里够大?要能放下所有的宗室女眷? 坤宁宫。 李薇颇有种高手过招,无声无息的意思。看似平常的折子里,说的却是坤宁宫的事。 这个还是要从先帝那时说起。自从先帝的孝诚仁皇后在康熙十三年没了以后,那个宫就空下来了。虽然后面还有过两位皇后,但都没住过坤宁宫。 所以,四爷给皇后选长春宫,而不让她住坤宁宫并不是没有缘故的。 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这是李薇自己猜的。 四爷已经表示不会住乾清宫了,作为对先帝的尊敬。所以,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会让皇后去住坤宁宫? 他是标准的我没有,你们也要跟着我没有的人。 皇后剑指坤宁,可以理解。就是…… 李薇想跟她说别想了,四爷不会答应的…… 第二件事,四爷有决定了。他说当天先去宁寿宫拜太皇太后和太后,然后‘皇后与贵妃可在宫中设小宴,款待一二亲近之人’。 就是没有大宴,还是各宫小宴。至于太妃的事,对不起他忘了。 他忘了,就是不必再提。 他在皇后的折子上批了几句,让苏培盛把折子送回长春宫了。然后对她道:“下回再有这种折子,送来后你能批的都给批了吧。用你的那个印。” 李薇几乎以为他说错了,试探道:“这……长春宫的折子……” 让她来批?! 四爷笑得极之平常,好像在说‘小事一桩嘛’。 “朕那边可没时间天天来看这种折子,你放心,长春宫也没那么多折子要递,只是事情只怕是少不了。” 他这么说。李薇初时还不信,结果第二天他的话就应验了。 长春宫来问,说想接端仪、端静、端恪三位公主回宫。 端惠被诚郡王送进宫后,剩下三家一起装起了傻。四爷也没立刻就让人进来。只是这两天他也在她面前提了两次,说想颁金节时一家人整整齐齐的见人。 这个一家人里肯定有四位公主在。 皇后使人来请示,李薇想起离颁金节只剩下十多天了,就在张起麟过来问她时点头道:“可以。” 话传回去,长春宫中午就把公主们都接回来了。后来端惠也被叫去了,下了上书房的弘晖等人也都去见了新妹妹们。 晚上,四爷回来时也听说了,不过已经八点多了,他就只叫苏培盛去几位公主那里问一下,也是表示下他这个皇阿玛对她们的关心。 他让李薇准备些礼物给公主们送去。 “女孩子们,还是喜欢首饰和新衣服的多一些。只是现在还是国丧,不能太隆重。你看着赏几件玩物下去吧。” 其实下午李薇就准备好了,打算明天送过去。听他这么说就把礼单拿来给他看。 四爷果然把大半礼单都给改了,她早有心理准备,他一边说她一边重新抄录。抄完新的再给他看,他大概是出于补偿心理(到底从何而来啊?),给她和额尔赫也挑了几件,还说都从他的私库拿。 顺便说一句,先帝的私库全归他了。 理亲王出宫前,四爷特意从先帝的日常用品中选了一些赐给了他。 不过剩下的还是十分可观的。 四爷当即就叫苏培盛把的账册拿来了,丙字头的几本。从中极为豪爽的给四位公主一人选了一件,再给她和额尔赫也各挑了一件。 最后,大概是她好奇的凑过去看账册(想看看皇帝都攒了什么好东西),他把账册往她那边让让,指着一行字道:“这个也给你吧,反正你睡觉喜欢抱东西。” 她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三尺长的竹夫人,夏天抱着取凉意用的。 不过是碧玉的。 一整块碧玉雕的三尺长的竹夫人。 以前想买一块好点的吊坠都被懂行的损友说两万以下的不用看,不值得一买。 把她打击的不轻……她不就是看了几本赌石的想碰碰运气嘛,万一撞上一个神器有超能力后发家了呢?被损友捶床狂笑,并用这个笑话笑了她半学期。 看着这个竹夫人(虽然只是几行字而已),她突然有种姐现在爽了的感觉。 这才叫低调奢华吧?这就不是切手指肚的一块挂在脖子上的,这就是一整块磨磨刻刻当东西用的。 作者有话要说:刚才突然停电了,吓了我一跳,文档丢了一些,怕再停电就先更这么多,一会儿再补点 ps:如果今晚没补就表示又停电了 第310章 夜话 (=小=說=網=看=最=新=章=节*****]* 两人都是眼色灵活的人,万岁在皇后进宫后毫无表示,皇后去养心殿请安却连宣进去见一面都不肯,自然都知道皇后此时的心情必定不会太好。 所以两人都没有废话,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表忠心。他们既然身家性命都挂在了长春宫里,那皇后就是他们的主子。天长日久的,皇后早晚会知道他们的好处。 曹得意口齿灵便的把现在宫里的情势说了一遍。比如宜太妃和荣太妃是几时从西六宫搬到东六宫的?万岁每天几时从养心殿去宁寿宫给太后请安?西三所里的端惠公主几时进的宫?养心殿贵妃自端惠公主进宫后是怎么照顾的? 这些都是元英不在宫里时发生

相关推荐: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玩笑(H)   南安太妃传   召唤之绝世帝王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仙道空间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妄想人妻   爸与(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