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斗罗:兵主 > 第52章

第52章

理,所以要找我说,你不讲理,所以找你说没用?” 这孩子的总结真精确啊。 李薇第一次体会到养个儿子拆自己的台是多么复杂的感受。 她卡了壳,而对面的四爷正兴味的等着看她怎么把话给圆过去。 李薇温柔微笑:“爷,弘时我一会儿再去跟他说说。今天上午还好吗?忙不忙?”说着起身给他揉肩。 这招叫转移话题。 四爷笑得茶碗都端不住,放到桌上,抓住她的手说:“你啊你,别总是逗儿子。我看弘时最像你,古灵精怪的。” “他可比我聪明多了。”这是养了四个孩子后的感受,李薇都有些头大了。前头几个孩子都不像弘时这么难带啊。 最主要是太难骗了。 四爷又笑起来,他清了清喉咙,一本正经的说:“这就是恶人自有恶人磨?” “我是恶人吗?”被儿子欺负之后又被儿子的阿玛欺负,这也太不公平了。愤怒的李薇趴在四爷的后背上‘磨’来‘磨’去,来告诉他什么叫真正的恶人。 四爷被她闹得有些把持不住,偏偏又已经是午膳时间了。只好匆匆用过午膳,之后两人在床上午睡了半个时辰。 午睡后本来应该是真正的午睡,可四爷却起床穿衣服。李薇感觉他十分无情,耍赖趴在床上不起来,从被子里伸出双手骚扰他。 四爷无奈只好去屏风后穿衣服,出来站在床前看着裹成一个茧的人,说:“我的腰带呢?” 李薇在床上眨眼睛:“不知道。” 他笑着伸进被子里摸,争闹一番才从她身下把腰带抽出来。 “真是胡闹。”他点了点她的鼻子,从衣箱里又拿出一条腰带系上,道:“下午我要出去,晚上不知道什么时辰回来,到时你就叫孩子们先过来用膳,不必等我。” 整个下午的时间都被李薇拿来哄弘时了,最后她叫人上街买了一串的蝈蝈,把人家卖蝈蝈的挑子都给买完了,拿回来总算哄得弘时一句‘我不生额娘的气了’。 等弘昐和弘昀回来见院子里蝈蝈的鸣叫声震耳欲聋,简直都乐坏了。 倒是在屋里的李薇有些后悔,不该土豪的叫人把蝈蝈都买回来,这要是晚上放在院子里,那还不吵死人啊? 在屋里吃晚饭的时候都能听到院子里蝈蝈们震天的鸣叫声,三个男孩吃饭时全都不专心。李薇叫人把二格格叫回来,弘时马上送了她一个,还叫她也给大格格和二格格带上。 李薇发现这个办法有用,于是说动弘昐提起弘晖,于是弘时也给弘晖了一个,明天弘昐去前院书房读书时再给弘晖拿过去。 只少了三个蝈蝈对蝈蝈大军完全没影响。李薇继续发挥好东西要跟大家分享,你有这么多可以分给兄弟姐妹们嘛。 三个男孩就在商量明天可以给五叔家的弘升,七叔家的弘曙,连十三叔家刚落地的小弟弟也有份。 李薇就盼着这些蝈蝈能多送出去些。 四爷回来时,走在花园里时就听到蝈蝈叫声,他还笑着对苏培盛说:“给花匠这几天别除虫、除草,听这蝈蝈叫得响,回头我带着弘晖几个过来抓蝈蝈。” 苏培盛陪笑呵呵,没敢说李主子的院子里蝈蝈已经泛滥成灾了。 站在东小院门外时,四爷就听到院子里的蝈蝈声了,进去才看到院子里挂着一根挑杆,两边都挂着一大串的蝈蝈笼子。旁边狗屋里的百福和造化正好奇的蹲在蝈蝈笼子前头看,小喜子盯着它们,见这两只祖宗想凑上去就把它们拉回来。 小喜子道:“祖宗,这东西多脏啊,想吃肉我这就给你们拿去,想啃骨头您二位说话,别碰这些小虫子了。” 一抬眼看到四爷,小喜子连忙下跪磕头。 四爷好奇道:“这哪儿来的?” “下午赵全保领着人去街上买的。”小喜子弄了个鬼,故意不说这是李主子吩咐的。 苏培盛在后头听见了,扫了这小子一眼,心道赵全保把着东小院这么多年,看,果然有恨他的。 四爷进屋时,正好听到素素正在启发弘时他有多少需要送蝈蝈的亲朋好友,连李家和宫里的弘晰都算了,蝈蝈差不多可以处理掉一半了。 李薇松了口气只觉得胜利在望,就见四爷在那里笑。 “你这是在玩什么?”他好笑的说。蝈蝈十有**是她叫人买回来哄孩子的,但怎么看现在又像是不知道拿蝈蝈怎么办? 弘时叫着阿玛扑上去,叫他牵着坐下。 李薇自觉蝈蝈之事她真是做得十分之蠢,借口‘爷回来一定累了吧?还没用饭吧?我去给你叫些吃的。’然后就溜之大吉了。 等她带着四爷的晚膳回来,他们父子四人正聚在一起说话,她在旁边听了一阵,四爷居然哄着弘时把蝈蝈在京里送个遍,连宫里的弘晰和弘晋都有份。 这不科学! 四爷什么时候这么高调了? 哄走孩子们,她陪他用晚饭时,他才叹道:“自从皇上回来,我一直没找着机会跟太子聊聊。借着颁金节进宫的机会,我带着弘昀和弘时进宫谢恩,要是能碰上太子就算了,碰不上只能借蝈蝈一用了。” 太子居然被管得这么严?四爷想跟他说两句话都要绞尽脑汁?还要曲线救国。 李薇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用过膳洗漱过后她的情绪还是一直不高。 四爷写字时看她 宝_书_网倒是还算顺利,大概是抄多了习惯了,就是能看得出来抄的时候走神了。 把笔泡在白瓷笔洗里,他道:“怎么一晚上都魂不守舍?” 她却问了一个他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 “爷,现在是不是很危险了?” 四爷怔了下,默默洗完笔挂起来,拉着她的手回到里屋,叫人都退下后,抱着她坐到榻上。 “害怕了?”他贴贴她的脸,“不危险,你怎么会这么想?” 李薇试探的问:“太子……现在出不来了吗?” 四爷没说话,半天才道:“太子是半君,本来就不能轻易出宫。”他仔细回忆了下,道:“从我懂事起,太子就一直住在宫里。每年出门都是随皇上去避暑或其他地方。” 他轻轻叹了口气:“有些事,不跟你说,你也能明白。皇上与太子近几年越来越不和了。” 李薇迟疑的点点头,知道再往下他就不会说了。其实她更想问的是,皇上与太子不和,可四爷却越来越风光,所以对他来说这不是一件坏事,对不对? 第213章 大爷追债 颁金节那天,四爷真的把府里四个男孩都带上了,而且除了弘昐全都带到前头去了。******$百+度+搜++小+说+网+看+最+新+章+节****弘晖是长子,弘昀和弘时是去谢恩的。 虽然有他这个阿玛带着,可从在宫门口分手起,李薇还是一直不放心。 跪的时候因为跑神居然没感觉有多累,相反起来时腿也不痛了,腰也不酸了。到了永和宫还是一切照旧,送走小妃嫔们,再给德妃磕过头,她就跟纳喇氏去小花厅坐着了。茶还没换过一碗,外面突然热闹起来。 她们正想叫人出去看看,一个小宫女跑进来道,“万岁爷有赏,快!都要出去!” 她和纳喇然在屋里自然不会再穿得太复杂,帽子都是取下来了。于是再赶紧戴上帽子出去,永和宫由德妃领头都准备好了,等人到齐,齐刷刷在院子里跪了一大片。 来颁赏的太监看着有五十多了,面白无须,人精瘦。站在那里腰背笔直,运足气说了一长串特别文言的话,总之的意思就是恰逢佳节,想起德妃恭敬侍候他这么多年,十分之感动,于是今天用膳时看到有几道菜就赏给德妃了。 李薇这个头磕得非常囧。 她穿来这么多年,头一回遇到皇上赐菜,可是怎么一点也没有受宠若惊的感脚? 更囧的是众人送走太监,德妃回到殿中,李薇这回没被宫女领回花厅,而是跟着一起进殿。 她猜是叫他们这群躬逢其盛的人一起来瞻仰‘御膳’的光芒万丈。 事实的确是这样。等德妃换好衣服出来,宫女就把那四道御膳送上来了。李薇是站着,视线高,一下子就看到四盘菜没一点热呼气了。 然后他们就围观德妃一口口把御膳全吃光了。 期间没有人敢打扰德妃‘享用’御膳,倒是吃完后,德妃叫人撤下盘子时,成嫔打趣道:“到底是娘娘有这等福气,万岁爷赏的好东西,我在旁边瞧着都馋呢。” 德妃两手一摊,笑道:“你不早说?我好省下两口也叫你尝尝味儿。” 一殿的人都应景的笑起来。 李薇:呵呵。 一群傻子。 这叫她想起以前初中、高中时都有校长讲话这个环节,每周一的大会上都有。校长讲话时,下面的学生不管怎么走神,都不能偷偷说话,交头接耳,必须排成方队,听校长讲废话。他废话完他们还要鼓掌。 特别是在初三时,她记得到周一大家站在操场上听校长废话时,身后有同学小声嘀咕:“有听他说话的功夫,我能背二十个单词呢。” 李薇心里也道,就是,不是说时间紧张吗?卷子一周能发二十多份,连睡觉的时间都要挤出来,为什么要浪费一早上听他讲话啊? 所以说,权力这东西就是叫人必须当傻子,还要乐呵呵的。校长是这样,皇上也是这样。校长的权力在学校,所以他就能溜着一校几百师生陪他罚站,兼浪费应考生的时间(简直罪大恶极!) 皇上的权力在后宫是绝对的,所以不管这菜好不好吃,是什么味,德妃都要满怀感激的吃下去,成嫔也必须羡慕。 要是有个人跳出来说这菜都凉了,肯定不好吃,还有娘娘你不吃饭干吃菜,一口气吃四盘,咸吗? 应该是咸的。李薇后来又陪站了大概两刻钟,德妃手里的茶碗就没放下,一会儿抿一口。 总之,敢于跳出来戳穿皇帝新衣的小孩子都是不存在的,大家保持着羡慕熬过了永和宫的时间,一直到出宫才算放松下来。 四爷还没出来,于是他们就在宫门口的车里等。 三格格这段时间也开朗点了,没上车前小声问她:“李额娘,御膳是什么味儿的?”她小心翼翼的避开了大格格。 李薇觉得好玩,配合她也小声说:“李额娘也不知道啊,等见到阿玛了,扎喇芬问问阿玛啊?” 三格格大概从来没主动跟四爷说过话,她叫她去问四爷,不亚于叫她去揪下老虎的胡子。 李薇还是希望她的胆子能大一点,不趁小时候在四爷那里多刷些好感,等大了就不好办了。看四爷也知道,他对越小的孩子越宽容。 等四爷他们出来,就弘时和她一起坐。剩下三个女孩一辆车,弘昐和弘昀一辆车,福晋一辆车。 她好奇的问弘时见到皇上没有? 弘时也挺失望的:“我跟着大哥和三哥去磕头,没看到皇上长什么样,皇上坐得好高,我就看到他的桌子。还有好多人,三哥说都是我堂兄弟。” 跟四爷一样带着孩子去谢恩的人还不少呢。 为了刷皇上的好感,九龙们都是见逢插针,不遗余力啊。 “那你见着弘晰了吗?” “见着了,阿玛领我去的。还见了太子二伯和大伯王。”说起这个他就高兴了,他赶紧从荷包里掏出两个小东西塞给她,“额娘,这是太子二伯和大伯王送给我的。” 太子给的挺奇怪,是个象牙扳指,一看就是大人用的。可能太子临时没带小孩子的东西,就随手拨了个扳指给他。 直郡王给的是串红玛瑙串子,看尺寸至少十二mm,这也是直郡王随身的东西吧。 李薇只好交待他:“好好收着,这都是好东西。” 弘时很高兴,他喜欢这种大人的东西,比小孩子的还要喜欢,很珍惜的收到荷包里了。 至于蝈蝈,当然不可能叫人给带进宫去,所以当面打过招呼后,明天四爷再叫人去送。第二天,他就亲自带着蝈蝈笼子进宫了。 毓庆宫里,太子早就等着这个弟弟,他刚进院子,他就听到蝈蝈的叫声了,笑着迎出去,道:“这个动静可有日子没听过了。” 兄弟两个就在院子里说起了话。太子拿起蝈蝈笼子,含笑看了道:“真是难得的好东西啊。” 进了屋,阿宝早就准备好了几个精致的或瓷,或木的蝈蝈罐子。 四爷看到一个眼熟的,手捧大小,紫檀制,罐身阴刻了几个顽童扑在草丛石堆旁抓蝈蝈的图。不是名家所制,但却是太子头一次跟着皇上下江南时,在江南街边自己买的。 太子把草笼子里的蝈蝈都放到罐子里,捧着那个紫檀的道:“叫弘晰和弘晋过来,就说他们四叔给他们带好玩的来了。” 阿宝笑着应声而去,不多时就听到弘晰和弘晋小跑着过来。 两人进屋先向四爷问好,弘晰就道:“昨天就盼着呢,我早就准备好罐子了。”一眼看到桌上摆的蝈蝈罐,兄弟两人上前一人抱了一个。 太子笑道:“看你们这样吧,好了,既然是你们四叔给的,那就准你们今天读了书可以玩一个时辰。” 弘晰和弘晋笑嘻嘻的谢过四爷,说都是托四叔的福才得了半日空闲,盼着日后四叔常来呢。 屋里只剩下了他们兄弟两个,阿宝送上逗蝈蝈的草杆子也退下了。 太子拿草杆子逗着罐里的蝈蝈,问四爷:“说吧,有什么事?” 四爷犹豫了下,还是拿弘时道:“百姓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人家的命根子。弟弟府上有四个阿哥,弘时的哥哥们在弟弟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只有这个最小的,皮起来无法无天。” 他也过去拿了草杆逗蝈蝈,“就说这蝈蝈吧,在庄子上没住够硬给带了回来,说还要回去抓虫子,他额娘哄不住他,叫人上街买了几百个蝈蝈,院子里都快吵得翻了天,半条街都能听到我家晚上蝈蝈叫唤。” 太子缓缓放下手,四爷继续说:“就算这样,我也不舍得动他一根手指头。”他嘬住嘴对着蝈蝈吹了声口哨,仿佛真的在专心逗蝈蝈。 太子转身端起茶碗,吹散浮沫,半天才说:“你这算是给孤出了个主意?” 四爷道:“……弟弟只是说句闲话罢了。弟弟告退。”他躬身退下时,太子没有说话。 出宫的路上,他也不知道太子会不会用这个办法缓和跟皇上的关系。只是说了总比不说强。太子未必就想不到用弘晰去争圣宠,只是想到不代表他就能下决心去做。 不过过了几天,他听说弘晰去请教皇上学问,皇上给弘晰讲了半个时辰的事后,不由得松了口气。 京中自索额图死后的紧张气氛也是随之一松。 回京后一直紧闭大门的直郡王府,终于也肯开门迎客了。直郡王在叫人转过三四家亲近的府邸后,叫人又给弘昀和弘时补了一份礼物,说是颁金节那天的见面礼太寒酸了。 四爷和李薇一起看了礼物,他道:“那两匹蒙古马听说是科尔沁给的聘礼,直郡王能一下子舍出两匹,这礼实在不能算轻。” “有麻烦吗?弘时可是乐歪了。要是知道阿玛想把马还回去,非拉上半个月的小脸不可。”李薇想到就头疼,现在院子外头还有蝈蝈叫声呢。不过好消息是听赵全保说昨天死了十几只,叫人悄悄丢了,没让弘时看到。大概再过半个月,不等都送人也该死光了。 四爷一开始确实是想还回去的,后来打消了这个主意,“你帮我想想,怎么把这份情给还回去?” “我听说直郡王要嫁女儿的,不如添点东西?”颁金节在宫里时就听说了,据说直郡王的四个女儿生的日期都很接近,基本上就是一年嫁一个的节奏。 不过她说完就想到四爷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那他特意提出来的意思是……想尽快把这个礼还回去? 毕竟圣旨刚下没两天,婚期是明年。四爷不可能现在就跑去添妆。 颁金节后是四爷的生日,但他咬死了不是整生日不大办,府门紧闭谁都不理,也不下帖子请客,连几个兄弟的礼物都给推回去了。 就算是在府里,当天也没有任何庆祝活动,只是给下人们多发了一个月的月银。 如此低调也挡不住汹涌而来的人潮,连李家那边都有人不停的登门,李苍不得不也来了一把闭门谢客,对外说家里没人在,只有下人。 福晋娘家那边也有人频频上门拜访。东小院也听到风声了,有时上午下午都有人来,热情的程度叫人吃惊。 李薇再傻也知道四爷估计是有什么大计划在施行了。这些人不像来送礼的,倒像来托关系的。这种热情程度她就见过一回:她所在的市重点初中招生前,教学楼里天天都能看到家长带着礼品来堵门。 各种豪车堵着校门,一群群的男大款女大款在校园里亲切问学生:同学,你们校长去哪里了? 同理,跑去李家的和来找福晋的,也是想问四爷什么事吧? 而四爷不在书房,就躲在东小院里头,谁来都不见。 李薇把柿子蒂摘掉,拿小银勺挖里面的柿肉喂到他嘴里,笑道:“四爷,你这跟躲债似的。” 他靠在榻上,枕着胳膊说:“你怎么知道爷是躲债的?” 李薇怔了下,反问:“那你是要债的?” 第212章 谁是大爷 颁金节那天,四爷真的把府里四个男孩都带上了,而且除了弘昐全都带到前头去了。弘晖是长子,弘昀和弘时是去谢恩的。 虽然有他这个阿玛带着,可从在宫门口分手起,李薇还是一直不放心。 跪的时候因为跑神居然没感觉有多累,相反起来时腿也不痛了,腰也不酸了。到了永和宫还是一切照旧,送走小妃嫔们,再给德妃磕过头,她就跟纳喇氏去小花厅坐着了。茶还没换过一碗,外面突然热闹起来。 她们正想叫人出去看看,一个小宫女跑进来道,“万岁爷有赏,快!都要出去!” 她和纳喇然在屋里自然不会再穿得太复杂,帽子都是取下来了。于是再赶紧戴上帽子出去,永和宫由德妃领头都准备好了,等人到齐,齐刷刷在院子里跪了一大片。 来颁赏的太监看着有五十多了,面白无须,人精瘦。站在那里腰背笔直,运足气说了一长串特别文言的话,总之的意思就是恰逢佳节,想起德妃恭敬侍候他这么多年,十分之感动,于是今天用膳时看到有几道菜就赏给德妃了。 李薇这个头磕得非常囧。 她穿来这么多年,头一回遇到皇上赐菜,可是怎么一点也没有受宠若惊的感脚? 更囧的是众人送走太监,德妃回到殿中,李薇这回没被宫女领回花厅,而是跟着一起进殿。 她猜是叫他们这群躬逢其盛的人一起来瞻仰‘御膳’的光芒万丈。 事实的确是这样。等德妃换好衣服出来,宫女就把那四道御膳送上来了。李薇是站着,视线高,一下子就看到四盘菜没一点热呼气了。 然后他们就围观德妃一口口把御膳全吃光了。 期间没有人敢打扰德妃‘享用’御膳,倒是吃完后,德妃叫人撤下盘子时,成嫔打趣道:“到底是娘娘有这等福气,万岁爷赏的好东西,我在旁边瞧着都馋呢。” 德妃两手一摊,笑道:“你不早说?我好省下两口也叫你尝尝味儿。” 一殿的人都应景的笑起来。 李薇:呵呵。 一群傻子。 这叫她想起以前初中、高中时都有校长讲话这个环节,每周一的大会上都有。校长讲话时,下面的学生不管怎么走神,都不能偷偷说话,交头接耳,必须排成方队,听校长讲废话。他废话完他们还要鼓掌。 特别是在初三时,她记得到周一大家站在操场上听校长废话时,身后有同学小声嘀咕:“有听他说话的功夫,我能背二十个单词呢。” 李薇心里也道,就是,不是说时间紧张吗?卷子一周能发二十多份,连睡觉的时间都要挤出来,为什么要浪费一早上听他讲话啊? 所以说,权力这东西就是叫人必须当傻子,还要乐呵呵的。校长是这样,皇上也是这样。校长的权力在学校,所以他就能溜着一校几百师生陪他罚站,兼浪费应考生的时间(简直罪大恶极!) 皇上的权力在后宫是绝对的,所以不管这菜好不好吃,是什么味,德妃都要满怀感激的吃下去,成嫔也必须羡慕。 要是有个人跳出来说这菜都凉了,肯定不好吃,还有娘娘你不吃饭干吃菜,一口气吃四盘,咸吗? 应该是咸的。李薇后来又陪站了大概两刻钟,德妃手里的茶碗就没放下,一会儿抿一口。 总之,敢于跳出来戳穿皇帝新衣的小孩子都是不存在的,大家保持着羡慕熬过了永和宫的时间,一直到出宫才算放松下来。 四爷还没出来,于是他们就在宫门口的车里等。 三格格这段时间也开朗点了,没上车前小声问她:“李额娘,御膳是什么味儿的?”她小心翼翼的避开了大格格。 李薇觉得好玩,配合她也小声说:“李额娘也不知道啊,等见到阿玛了,扎喇芬问问阿玛啊?” 三格格大概从来没主动跟四爷说过话,她叫她去问四爷,不亚于叫她去揪下老虎的胡子。 李薇还是希望她的胆子能大一点,不趁小时候在四爷那里多刷些好感,等大了就不好办了。看四爷也知道,他对越小的孩子越宽容。 等四爷他们出来,就弘时和她一起坐。剩下三个女孩一辆车,弘昐和弘昀一辆车,福晋一辆车。 她好奇的问弘时见到皇上没有? 弘时也挺失望的:“我跟着大哥和三哥去磕头,没看到皇上长什么样,皇上坐得好高,我就看到他的桌子。还有好多人,三哥说都是我堂兄弟。” 跟四爷一样带着孩子去谢恩的人还不少呢。 为了刷皇上的好感,九龙们都是见逢插针,不遗余力啊。 “那你见着弘晰了吗?” “见着了,阿玛领我去的。还见了太子二伯和大伯王。”说起这个他就高兴了,他赶紧从荷包里掏出两个小东西塞给她,“额娘,这是太子二伯和大伯王送给我的。” 太子给的挺奇怪,是个象牙扳指,一看就是大人用的。可能太子临时没带小孩子的东西,就随手拨了个扳指给他。 直郡王给的是串红玛瑙串子,看尺寸至少十二mm,这也是直郡王随身的东西吧。 李薇只好交待他:“好好收着,这都是好东西。” 弘时很高兴,他喜欢这种大人的东西,比小孩子的还要喜欢,很珍惜的收到荷包里了。 至于蝈蝈,当然不可能叫人给带进宫去,所以当面打过招呼后,明天四爷再叫人去送。第二天,他就亲自带着蝈蝈笼子进宫了。 毓庆宫里,太子早就等着这个弟弟,他刚进院子,他就听到蝈蝈的叫声了,笑着迎出去,道:“这个动静可有日子没听过了。” 兄弟两个就在院子里说起了话。太子拿起蝈蝈笼子,含笑看了道:“真是难得的好东西啊。” 进了屋,阿宝早就准备好了几个精致的或瓷,或木的蝈蝈罐子。 四爷看到一个眼熟的,手捧大小,紫檀制,罐身阴刻了几个顽童扑在草丛石堆旁抓蝈蝈的图。不是名家所制,但却是太子头一次跟着皇上下江南时,在江南街边自己买的。 太子把草笼子里的蝈蝈都放到罐子里,捧着那个紫檀的道:“叫弘晰和弘晋过来,就说他们四叔给他们带好玩的来了。” 阿宝笑着应声而去,不多时就听到弘晰和弘晋小跑着过来。 两人进屋先向四爷问好,弘晰就道:“昨天就盼着呢,我早就准备好罐子了。”一眼看到桌上摆的蝈蝈罐,兄弟两人上前一人抱了一个。 太子笑道:“看你们这样吧,好了,既然是你们四叔给的,那就准你们今天读了书可以玩一个时辰。” 弘晰和弘晋笑嘻嘻的谢过四爷,说都是托四叔的福才得了半日空闲,盼着日后四叔常来呢。 屋里只剩下了他们兄弟两个,阿宝送上逗蝈蝈的草杆子也退下了。 太子拿草杆子逗着罐里的蝈蝈,问四爷:“说吧,有什么事?” 四爷犹豫了下,还是拿弘时道:“百姓都说小儿子,大孙子,老人家的命根子。弟弟府上有四个阿哥,弘时的哥哥们在弟弟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只有这个最小的,皮起来无法无天。” 他也过去拿了草杆逗蝈蝈,“就说这蝈蝈吧,在庄子上没住够硬给带了回来,说还要回去抓虫子,他额娘哄不住他,叫人上街买了几百个蝈蝈,院子里都快吵得翻了天,半条街都能听到我家晚上蝈蝈叫唤。” 太子缓缓放下手,四爷继续说:“就算这样,我也不舍得动他一根手指头。”他嘬住嘴对着蝈蝈吹了声口哨,仿佛真的在专心逗蝈蝈。 太子转身端起茶碗,吹散浮沫,半天才说:“你这算是给孤出了个主意?” 四爷道:“……弟弟只是说句闲话罢了。弟弟告退。”他躬身退下时,太子没有说话。 出宫的路上,他也不知道太子会不会用这个办法缓和跟皇上的关系。只是说了总比不说强。太子未必就想不到用弘晰去争圣宠,只是想到不代表他就能下决心去做。 不过过了几天,他听说弘晰去请教皇上学问,皇上给弘晰讲了半个时辰的事后,不由得松了口气。 京中自索额图死后的紧张气氛也是随之一松。 回京后一直紧闭大门的直郡王府,终于也肯开门迎客了。直郡王在叫人转过三四家亲近的府邸后,叫人又给弘昀和弘时补了一份礼物,说是颁金节那天的见面礼太寒酸了。 四爷和李薇一起看了礼物,他道:“那两匹蒙古马听说是科尔沁给的聘礼,直郡王能一下子舍出两匹,这礼实在不能算轻。” “有麻烦吗?弘时可是乐歪了。要是知道阿玛想把马还回去,非拉上半个月的小脸不可。”李薇想到就头疼,现在院子外头还有蝈蝈叫声呢。不过好消息是听赵全保说昨天死了十几只,叫人悄悄丢了,没让弘时看到。大概再过半个月,不等都送人也该死光了。 四爷一开始确实是想还回去的,后来打消了这个主意,“你帮我想想,怎么把这份情给还回去?” “我听说直郡王要嫁女儿的,不如添点东西?”颁金节在宫里时就听说了,据说直郡王的四个女儿生的日期都很接近,基本上就是一年嫁一个的节奏。 不过她说完就想到四爷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那他特意提出来的意思是……想尽快把这个礼还回去? 毕竟圣旨刚下没两天,婚期是明年。四爷不可能现在就跑去添妆。 颁金节后是四爷的生日,但他咬死了不是整生日不大办,府门紧闭谁都不理,也不下帖子请客,连几个兄弟的礼物都给推回去了。 就算是在府里,当天也没有任何庆祝活动,只是给下人们多发了一个月的月银。 如此低调也挡不住汹涌而来的人潮,连李家那边都有人不停的登门,李苍不得不也来了一把闭门谢客,对外说家里没人在,只有下人。 福晋娘家那边也有人频频上门拜访。东小院也听到风声了,有时上午下午都有人来,热情的程度叫人吃惊。 李薇再傻也知道四爷估计是有什么大计划在施行了。这些人不像来送礼的,倒像来托关系的。这种热情程度她就见过一回:她所在的市重点初中招生前,教学楼里天天都能看到家长带着礼品来堵门。 各种豪车堵着校门,一群群的男大款女大款在校园里亲切问学生:同学,你们校长去哪里了? 同理,跑去李家的和来找福晋的,也是想问四爷什么事吧? 而四爷不在书房,就躲在东小院里头,谁来都不见。 李薇把柿子蒂摘掉,拿小银勺挖里面的柿肉喂到他嘴里,笑道:“四爷,你这跟躲债似的。” 他靠在榻上,枕着胳膊说:“你怎么知道爷是躲债的?” 李薇怔了下,反问:“那你是要债的?” 第213章 年关难过 (~小~說~網~看~最~新~章~节****** 这天,他照例在东小院消磨时间当大爷,置院外的无数访客和帖子于不顾。苏培盛悄悄进来,递上一张帖子。 能越过重重阻碍叫苏公公特意拿进来的,想必不是个简单人物, 李薇好奇的看着四爷接过帖子,看了眼署名就问苏培盛,“是谁送来的,” “是顾俨。”苏培盛道。 四爷下榻穿鞋,李薇见他这就要出去见人,马上跟着下榻给他拿衣服,苏培盛挺自觉的去拿梳子,帮四爷把躺乱的辫子打散重新辫好。 叫她在一旁都在想,这位顾俨是何许人也? 送走四爷,她喊玉瓶:“把往年咱们收到的帖子都拿出来。”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这位顾俨要真是重要到递个帖子就能把四爷叫走的地步,她这里肯定有他家的礼单。 玉瓶发愁道:“全要?那可有好几箱子呢。” 李薇想了想,说:“先把弘时当年落地、洗三、满月、周岁的帖子找出来。” 顾俨这人她一点印象都没有,可见不是常跟四爷来往的。但这人又如此重要,那弘时落地这种四爷府上添丁的大事,应该能找出顾俨的帖子。 就这拿出来也有好几摞。 玉瓶和玉烟来回搬了好几趟才搬完,堆得满榻都是。 这是要找到明年的节奏啊。李薇把二格格喊来了,跟她一块找。 “额娘找的是哪家的帖子?”二格格很快来了,母女两人对着一榻的帖子开始翻。 她道:“顾家的,我也不清楚,姓顾。” 二格格也糊涂起来,额娘要找帖子,连是哪家的都不知道? 因为入关后满人流行起汉人名字,所以这个顾俨到底是满人还是汉人也搞不清。娘俩翻得无比痛苦。为了给这个枯燥的工作增加一点趣味性,李薇开始教二格格从帖子里看跟府上的关系,还有对方对四爷是亲近?避讳?公事化应酬?等等。 帖子上的礼物都是价值千金的,未必就跟四爷府的关系有多好。比如承恩公府的帖子就被重点拿出来说。 二格格看了不解道:“这不是唐伯虎的画吗?” “你阿玛不喜欢画嘛。”李薇解释,见二格格还是不明白,她思考了一下,换了种方式说:“你阿玛虽然喜欢画,但他没有在外面表现出来。所以这幅画如果是送给你三伯,那就很合适。因为他在外头表现的就是很喜欢书画。” 二格格这下明白了,“哦,这么说这人送这画,不是因为阿玛喜欢,而是这画值钱?” “贵重。”李薇换了个词,四爷的外表还没那么嗜财如命。送礼的人是看这画贵重才送来的。不过还是没有拍对马屁。 其实弘时落地,送点小孩子用的东西就好,不必多值钱,是个心意。四爷不是指着这种事揽财的人。 寓教于乐,各种帖子里包含的东西太多,一时半刻说不完,而且很多都是要靠自己意会才能明白的。李薇发现帖子也是很好的教才,打算等弘昐回来,给他和二格格一人分一堆帖子回去看。 “啊,找到了。”二格格举着一个外表很普通的帖子说。 这张帖子打开上面就几行字,戳的章是伊尔觉罗根氏的图腾。送的礼物也实在是不起眼:银制项圈一副,银制小儿五福镯一副,脚镯一副,平安锁一个。 全是银制的。 李薇第一个感觉就是:这家一定不是很有钱。 署名有两个,顾八代在前,大字,顾俨在后,小字。 这么说,四爷看重的应该是这个顾八代。顾俨大约是顾八代的子孙后代,替顾八代写了这张帖子并送礼。那今天顾俨到府上来,不知道是不是为四爷传话了。 她拿着帖子开脑洞,二格格好奇的凑上来看。 李薇回神,笑道:“行了,我刚才就想叫你拿一些帖子回去看。赶紧去吧。” 二格格笑嘻嘻的应下,却没有把帖子拿回她现在跟大格格和二格格同居的院子,而是叫人搬进了她在东小院里的西厢房。 李薇则把顾俨的帖子全翻出来了。果然从二格格起,顾家次次都有礼物,虽然都不起眼,但全都很应景。应该说是实实在在的心意。 比如二格格当年早产,虽然满月时已经养回来了,可顾家给二格格的长命锁和项圈上刻的就是万字花纹。 看来果然是四爷的旧友,还是有深厚交情的那种。 只是好像跟四爷府的交往并不多。 李薇脑中浮现出一个大大的隐士的形象。 她本以为四爷见这个顾俨怎么说也要见到晚上了,说不定还要留个饭,结果最多两个时辰,四爷就回来了。 天还没黑呢。 李薇特别惊讶的迎上去,“怎么这么早?没留人家吃饭?” 四爷的面色看着就不如出去时开心,他摇摇头,道:“顾先生病着,他也要赶回去照料。话说完就走了。” 用过晚膳,他解释了下顾家跟他的关系。 “你大概不知道。顾先生是我的老师,不过康熙三十七年就告病,皇上恩准他回家休养。”说到这里,四爷长叹了声,“我也许久不曾见过先生了。” 大概回忆起了少年时教他的老师,四爷今天花了更长的时间在写字上,写完还打算挑灯夜读。李薇一是不想打扰他,二是撑不住就先去睡了。只隐约感觉到灯亮了大半夜,快天亮时他才上床。 他掀开被子时,裹着一团冷气进来。她迷迷糊糊的一把将他拽到怀里,还把脸贴到他脸上,含糊了句就又睡着了。 四爷被她闹得半天不敢动弹,怕再吵醒她。看她睡熟了才轻轻把手抽出来,把被子盖好。 窗外还是黑洞洞的,远处却传来鸡鸣声。 顾俨来不全是顾八代的主意。他是受户部尚书,李振裕之托前来的。去年户部欠银仅八十万两,今年却有一百四十万两。 李振裕原本是打算背这个黑锅,但现在他怕丢了性命,这个锅背不起了,打算以失查认罪。 但李振裕不想再继续拖这件事。 要是去年八十万两的时候揭出来,他最多吃一两句训斥。 今年是一百四十万两,他拼一拼,至少还能全身而退。 要是明年再多一倍,他只有带着全家进阎罗殿了。 李振裕早在年中的时候就开始下手。当时皇上正在巡塞,因为连嫁两个公主,又封了一个蒙古郡王,户部的银子流水般往外淌。 李振裕就悄悄做了手脚,将国库空虚的事给露了出来,叫皇上发现。 所以皇上回京后才十分低调,京里也不见有什么大动作。四爷一直觉得不太对,索额图身死,太子提前回来奔丧,皇上回京后居然毫无反应,不说斥责,也不见宽慰,倒像是完全忘了这件事。 他还在猜是不是索额图死后,京中势力失衡,皇上怕顾此失彼才不敢轻动? 原来,皇上现在根本没心情管这件事了。 不是顾俨说破,四爷现在还蒙在鼓里。一个户部尚书的小手脚,居然能影响政局至此? 人不可貌相啊…… 据顾俨道,李振裕此举影响甚大,说不定过年也要欠些银子,俭省着过了。 之前,皇上的频频施恩于四爷,确实有意叫他接掌户部。四爷还打算等他掌了户部后,正好拿欠银来施威,他的折子都起了一多半了,才知道他根本就晚了一大步。 顾俨道:“李振裕托我向四爷求一条命,他愿意为四爷效犬马之劳,只求四爷手下超生,放他一条生路。” 若是之前,四爷或许会想再拿捏李振裕一二。可顾俨说破李振裕的盘算后,他就知道这户部尚书肚子里的货还多得很。 他辗转三部,若能收服自然会是他的一大助力。既然无法以势压之,那就只能小心笼络了。 至于顾俨,他也是来求官的。 顾八代乞休近十年也没找到重回朝堂的机会,顾俨不甘继续蹉跎,特来向四爷投诚。他坦然言道,顾八代近年老病丛生,他怕人走茶凉,等老父去后,他就更没有出头之日了。 掂记着故人之情,四爷答应替他走动。顾俨就跪下磕头,投到了他的门下。 叫四爷看着心里格外不是滋味,扶起顾俨道:“先生待我恩重如山,你我就如兄弟一般,以后不要再这样了。” 顾俨恭敬道:“四爷吩咐,奴才自当照办。只是规矩不能乱,奴才若是再自持身份,怎么为四爷效力?” 他这样说,四爷反倒放心了。顾俨是顾八代的儿子时,他们之间只是因为顾八代而有联系,就像顾俨所说,顾八代若是一命归阴,顾俨身为他的子孙后代,四爷会关照,但绝不会亲近,除非他很有才华。 可当他的门下奴才就不同了,名为兄弟,实为主仆。顾俨的忠心才是最重要的,他是顾八代的儿子就只是添了一两分交情了。 乱七八糟塞了一脑子,天亮时才朦胧入睡。刚合上眼就感觉到身边的素素醒了。 她先是动了下,然后发现了他,轻轻凑过来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 四爷正想她是打算下床还是想叫醒他,就感觉她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不待心喜,就听到她嘻笑着小声嫌弃了句:“好多油。” 四爷:……= =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晚安,明天见 第215章 皇上太蠢 (~小~說~網~看~最~新~章~节******]虽然还是不出府,却一天到晚的在书房里。听弘昐说不只是戴先生,连他们也被叫去帮忙。 “你们能帮什么忙,”李薇好奇的问。 弘昐拿出一把算筹,“阿玛拿了几本账给我们叫算。” 一群小学生帮算账, 四爷来了以后,听她说起就笑道,“哪里是让他们算账,只是看他们都大了,刚好有这个机会带一带他们。” 李薇顿觉自己跟四爷比弱暴了。她教二格格是用帖子,四爷教儿子直接拿国事。 皇上叫四爷管户部的事还没个定论,但据她所知的,其实户部南北两个档房的账本等物已经往府里抬了。听赵全保说,前院特地分出来了七八个屋子,除了放这些账本外,还专给户部的一群师爷预备了‘号房’。 简言之,这群师爷进来后就跟进号房一样,不算完了不许走,算不对不许走,要是敢弄鬼就更走不了了。 这么大的阵仗,她悄悄问四爷是不是要查一个大贪官?要么就是一串贪官?跟现代的反贪剧一样,先是一个人发现了一个账本,引来追杀,他报警,警察被陷害,然后某个队长带领一群勇敢的青年创造了奇迹,拔起了一个大贪官身后带的一群爪牙,还某市清山绿水云云。 结果四爷叫她逗笑了,“哪里有什么贪官?年年京察大选,不好的官都不叫当差了。皇上圣明,百官一心。” 大概是看她不信,又添了句:“就算有一二漏网之鱼,也不值当你家爷费这么大的劲。” 李薇一脸‘你拿我当傻子啊?’的表情看着他,被他在额头上点了好几下:“机灵鬼,出去可不许瞎说。” “我当然知道啊。”她避开他的手,把准备好的礼单给他看。等他点了头才准备出门,临走前她故意道:“爷,这是不是就叫外松内严?” 见他虎了脸瞪过来,她才嘻笑着赶紧溜了。 四爷送到门口,见一群人簇拥着素素出去,摇头叹笑:“真是个磨人的东西。” 乘上府门口的骡车,玉瓶陪着她,道:“主子,咱们都好久没出来了。” “那从三爷府上出来就好好的去逛一逛。”李薇掀起车窗帘往外看,“临近年关,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多了。 大概是四爷在府里查账,不想引起太多兄弟的注意。所以虽然他在府里不见客人,却叫李薇多出去走走,接到什么赏花听戏的帖子都能去。 他亲自帮她筛了几张帖子,千交代万交代,才放她出门。 前头的事他也多少跟她说了一些,叫她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到了别人府上,该说什么心里都有数。 三爷府上的田氏最爱热闹,几乎隔三岔五就要下帖子请客。她交游广阔,三爷也因此高看她一眼,从此更是不知收敛。 弘昐从弘晖那里听说的,三爷家的长子弘晟都快恨死田氏了。特别是在弘昀和弘时得名之后,田氏所出的三阿哥也得名弘景。除此以外,府上二阿哥的生母是个侍妾,三爷一直没提拔她,她就日日去捧田氏的臭脚。 这次去田氏府上听戏,李薇还特意准备给弘景和二阿哥弘曦的礼物。 到了三爷府上,田氏特意迎到二门,一见她就笑道:“多日不见,快叫我瞧瞧。”一把拉住她上下打量,佯怒道:“你就是故意来气我的,在我家还要把我给比下去,既然来看我,怎么不知道穿得寒碜些?也好叫我高兴高兴。” 李薇奇道:“有你这样的吗?哪有嫌客人不光鲜的?我今天特意穿戴得这么好,就是怕太寒碜了进不了你的门!” 田氏失笑,扯着她进去:“一点都不知道让着我。一会儿见了我的两个儿子,可不许你小气,有什么好东西只管拿出来,我们不跟你客气,给多少都收下。” 李薇一时吃不准她是不是在开玩笑。弘曦生母地位不高,依附于她是正常的,难道她真打算把弘曦给养到自己身边? 反正是人家府上的事,当热闹看就行了。 一进田氏的院子叫她吓了一跳,满院子里摆了不下百八十盆的菊花。争奇斗艳,丰姿绰约。 田氏就等着吓她一吓呢,此时才故作遗憾道:“上回好心请你来赏花,偏你陪着你家爷去庄子上逍遥了,没赶上好时候。有几盆叫我们爷搬走了,那边也要了几盆,剩下这些也就这样了。” 李薇白了她一眼:“你就显摆吧,既摆出来就是要我眼馋的,等我走时,你要是不送我个十盆八盆的,看我饶不饶你。” 田氏笑得折了腰,挽着她道:“可不得了!我竟请回来个活土匪!到时尽着你挑!” 在田氏的院子里坐了一盏茶的功夫,见了弘曦和弘景,李薇送上见面礼,两个孩子也都挺乖巧的。 弘曦生母王氏就坐在田氏下首,从头到尾面带微笑。见弘曦得了礼物去找田氏撒娇说话也不在意。田氏和弘曦一副母慈子孝的样子叫人看了牙疼。 太像真母子了,反倒不像真的了。 倒是弘景拿了礼物,也不回田氏身边坐着,围着李薇道:“婶母,我能去找哥哥们玩吗?” 田氏听了忙说:“我就说你今天没把孩子带来,弘景可盼了好久想跟哥哥们玩了。” 弘曦看看田氏,再看看弘景,想过来又忍住了。 李薇不讨厌弘景,只是不确定田氏的意图,敷衍道:“孩子还小呢,你就放心他出门?我的弘昀都六岁了,我还不敢放他出去呢。” 田氏打蛇随棍上:“去你那里,我有什么好不放心的?” 现在答应,田氏就敢明天把弘景送到四爷府上来。李薇使出拖字诀:“那好,下回我去庄子上时就叫人来接弘景,你可不要舍不得。” 她拉着弘景的手笑道:“到了庄子上,叫你哥哥带你放风筝,捉蚂蚱玩,好不好?” 今天她来,还给弘景带了蝈蝈,弘景立刻就乐起来道:“好!”转身跑回去拖着田氏的手,“额娘,我要去,额娘,叫我去好不好?” 田氏只好答道:“好,好,都听你的,小祖宗。” 草草用了饭,就该听戏了。谁知戏台子没搭在院子里,而是搭到了三爷府上的花园里。今天田氏算是把花园给占了。 走花园的路上,王氏带着两个孩子落在后头,田氏挽着李薇走在前头。 李薇叹道:“你可算是要把你家福晋给气坏了。” 田氏得意的笑,道:“可不止我一个人气她。你是不知道,我们爷抬回来一个宝贝,现在天天留在她那边呢。”她伏在她耳边小声说了句,“这位新宠姓伊尔觉罗根氏呢。” 李薇怔了下,听田氏继续说:“一个她,一个朱氏,都是我们爷的心肝肉。福晋盯着这两位尚且不及,哪有空来理我?” 从近处看,田氏眼角已经有了细纹,面颊消瘦,不像以前鲜活水灵了。 也怪不得她刻薄。红颜未老恩先断。三爷这副多情种子的心肠真是叫人不知说什么好。 田氏看上她一眼,晒道:“你也不必同情我。我算是赶上好时候的。虽然现在我们爷不大进我的屋子了,可我跟他早,爷早早的给我抬了身份。后面进来的再多,对着我也要叫一声姐姐。我还有弘景,比她们强得多了。” 说着她又恨恨道:“你也别瞧着伊尔觉罗根氏现在好了,叫爷这么宠着难保不遭难,等着瞧吧,福晋就先饶不了她。我们福晋的手段那是一等一的,我现在就能说,伊尔觉罗根氏绝留不住一个阿哥!” 李薇不想听这些,道:“和着你们现在是同仇敌忾,一起对着别人使劲是吧?那就跟你们福晋握手言和算了。” 田氏叫她噎得说不上话,瞪她道:“你就气我吧。”跟着就换了话题。 可算得了清静,李薇挺满意。 戏台子上唱的没什么好听的,李薇现在只爱听自家的戏,全都是照她的心意写出来的才子佳人,比外面这些婆婆公公小姑子一大车的好看得多。 倒是田氏说得八卦更好玩,她都听愣了。 田氏凑得近,小声道:“……听说是那天万岁爷正叫一个小答应捏肩呢,一回头见小答应脸上挂着泪,以为她受了委屈就问她,结果你猜怎么着?” 这种皇家私密听起来真刺激啊! 李薇也不管田氏是从哪里听来的,连忙问:“怎么样?” 田氏一手指天,“是东暖阁的房顶漏水了。前几日不是下了场小雨吗?积了水在屋顶上,结果就刚巧掉在那答应的脸上了。” 李薇:= = 我裤子都脱了你叫我看这个?! 李薇没精打采的说:“这不可能吧?” 田氏本来就是故意的,见此抓了把花生给她,笑道:“怎么不可能?听说宫里好些地方都该修了,内务府没银子就一直拖着。你是不知道,宫里的娘娘们看似风光,实际上还没咱们过得舒服呢。” 这个李薇是相信的。永和宫她也进过好几回了,每回人一多就坐不开。她和纳喇氏年年都是坐在屏风隔出的小角落里,就算在她的东小院,来了客人也不至于连个像样的屋子都空不出来。 回到府上,她见了四爷就当成笑话说了。别的地方没银子修宫殿她相信,乾清宫东暖阁?那就是天大的笑话。 结果她说完不见四爷反驳,顿时僵了,不敢相信的问:“……难不成是真的?” 四爷扯她坐到身边,喂了她一个咸酥花生,笑道:“可不就是真的?皇上已经下了旨,今年的新年简办。” 花生越嚼越香,她就从他手里拿,边吃边说:“又简办?怎么简?过年我和孩子们都不进宫了?” 四爷干脆就不吃了,摊着手掌任她拿,还是她见了可怜他,喂了他两个,吃完一拍手,叫人拿水来洗。 他道:“想得美,又打算躲懒?宫还是要进的,衣服少做两身吧。也别用贵重的皮毛,拿一些普普通通的做。” 李薇囧脸,好笑道:“既然简办,衣服干脆别做了呗。每年大斗篷都要做上五六件,就穿一年,明年还有新的,这也太浪费了。” “穿不完的就拿去赏人,哪有过年不做新衣服的?”四爷洗了手回来,叫人倒了茶,道:“委屈谁也不能委屈你和孩子们。何况这不过是做给人看的,皇上要哭穷,咱们自然该接着。” 李薇都愣了,半天才找到舌头:“……皇上哭穷?”她扯着他小声追问,“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四爷就给她解释了一番,简而言之,就是皇上之前特别大方,担心亲信重臣们日子过得不宽裕,就把国库敞开叫人借银子。 李薇听了都觉得:皇上这脑回路也是奇葩的很啊。 这要不是四爷亲口说的,换个人来说她都能呵呵他一脸:编这种没脑子的瞎话,当她是傻子吗?人家才不相信呢! 现在不信也要信了。 “皇上到底是想什么啊?”她脱口而出,见四爷轻轻瞪了她一眼才连忙道,“那……现在是怎么回事?” 皇上借银是隆恩,就算不缺银子,为了涨脸都要去借一回,好叫人知道他也是皇上宠信的臣子。 她听到这里感觉古怪,“难道咱们家也借了银子?”人人都借,不借是没面子,借了才是皇上的信臣——四爷大概也同流合污了吧? 果然四爷道:“当年刚开府时,府中不凑手时借过七|八万两吧。”他又数了几个人,“兄弟们几乎都借了。十三借得最少,十四少说也有七|八万两。” 果然是人人有份。大概没借银子的才是奇葩——这价值观扭曲到一定程度了。 “难道是借银子的太多?才把皇上给借穷了?”李薇想,不可能这么蠢吧呵呵…… 结果四爷点头,叹气:“今年约有一百四十万两之巨啊。” “这不科学!”她一急嘴就不带把门的了,“难道不是先规定一个大概数额或比率,比如一年只借四十万两或百分之多少吗?怎么可能敞开了由着大家随便借?” 她跟四爷面面相觑,从他的眼神里她看出真相果然就是这么蠢。 这叫她想起国足前教练辞职,根据合同他能得多少多少钱,足协不想给,然后暴出当年签合同时,领导就给了一周时间,而他们甚至连一个靠谱的翻译都没带,就把上千万的合同给签了,所以合同里写什么他们都不清楚(这科学吗?!)。 李薇看报纸时都不敢相信。 但要是跟皇上比的话,足协的失误貌似也是可以原谅的? 所以皇上不能更蠢。 有借银子把家底给借光的吗?这还是皇上!皇上难道不应该英明睿智?就算不英明,也不能蠢成这样啊? 大概是她的表情太直白,被四爷在额头上轻轻敲了一下。他道:“在外头不可露出来。” “我只是有些不敢相信……”她无力道。 四爷搂住她轻笑道:“这些事你就不必想了,你也想不明白。” 她倚在他怀里,叫他说的更糊涂了:“难道这里头还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和用意?” 他拍拍她,不肯再说了。 算了,她也想不明白。不过还是很想说: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四爷换了个话题,亲亲她道:“我给你准备了好东西,叫苏培盛抬过来给你看看?” 什么好东西? 李薇好奇起来。他喊苏培盛:“把东西给你李主子抬进来。” 他牵着她的手来到堂屋,苏培盛领着人小心翼翼的把一个屏风模样的东西抬进屋,她一看见就忍不住惊呼:“这是……这是个……圣母?” 面前是个黄铜镶边,彩色玻璃镶嵌成的女子像。她坐在那里,秀目半闭,戴着块白色的头巾,怀里抱着一只羊羔。 李薇仔细围着它打量半天,终于确定这确实是圣母玛利亚的……玻璃? 她再仔细看看……怎么感觉很像教堂窗户上的玻璃彩画? 一这么想之后,越看越像。当年她家装修时,厨房厕所用的都是这种彩色玻璃,据说不招灰,看着干净。后来装了才知道,厨房那块确实不显油烟,洗手间里用的就太暗了,没有白玻璃透光好。 她围着看个不停,四爷就在一旁笑。 “这东西哪来的?”她问。 四爷道:“十三叫人送来的,去年就送过来了,只是看着不雅观,我叫人送去改了个样子,又配了几个小的,这才送来的晚了。” 原来除了这个大的原装的,工匠们还想办法制出了彩色玻璃,虽然不透光,但也拼出了各种花样。有个小炕屏就拼出了四时花,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四面小屏精致小巧,美不胜收。 最叫她喜欢的是花样全都拼的极小,一朵梅花个个花瓣都只有小指的指甲盖般大。 这么费功夫的东西一定不简单。 她爱得不行,拉着他的手一个劲的夸,叫他笑道:“好了,喜欢就叫他们多做些。只是现在烧不了大块的玻璃,全都是这种小的,幸好工匠的手艺过得去。这东西倒比一般的屏风更易得。” 叫她说,小有小的好处,大有大的用处。她挑了那面冬梅的要给他摆到书房去,剩下几面也是几个孩子人人有份。 四爷和她回到西侧间,一同坐到榻上,笑着问她:“不是喜欢得很?怎么一转眼都送出去了?那面冬梅的还是摆到你这里,爷过来了也能看。” “再好的东西我也摆不完,送给别人也叫别人高兴高兴嘛。”她小小拍了一记马屁,“再说,我的好东西太多了,都是爷给的。库房现在都要放不下了。” 四爷叫她拍得乐了,道:“小马屁精。” 不过她这么说,实在叫他心里高兴。他跟她就商量着过年时给娘娘宫里也送一面进去。这种屏风新奇,就是玩个新鲜。 “那年礼就这么定了?皇上那边要送什么?也加一面屏风?”她道。 四爷记上一笔,问她:“今年的年礼最好还是朴素些。加面屏风可以,你想想还有什么能送的?” 李薇想起样好东西:“我有个主意,爷要觉得好可要赏我。” 他放下笔,牵着她的手换到他这边坐下,笑道:“爷身上什么不是你的?还想叫爷赏?”凑上去在她脸上香了一口,“叫爷赏你什么?” 赏个一生一世。 她握着他的手,“我卖个关子,日后再说。” 四爷捏了下她的手,笑道:“都由你。” 至于送什么年礼,她还真有个好主意:“爷在庄子上亲手种的花生还有好几袋呢,不如送这个?” 四爷怔了下,放声笑道:“果然是好主意!” 有什么能比他亲手种的粮食更朴素,更合皇上的心意? 他一把举起她托到怀里狠狠揉了两把,亲道:“真是爷的素素!爷不赏你都不成了!” 外屋的玉瓶听到屋里炕桌被踢开的声音,还有主子和爷细细的说话声,连忙带着其他人都退出去了。l3l4 第216章 蜜三刀 (=小=說=網=看=最=新=章=节*****]*天瓦蓝瓦蓝的,映得紫禁城里的琉璃瓦闪着夺目的光。听街上有人说那是皇上身上的真龙龙鳞,也有说是龙气的。 大概是托了皇上屋顶也在漏水还没银子修的福,如今京里的说书人都说这是老天爷看不下去,才不叫下雨,免得叫真龙天子睡不安稳。 刚刚从一间店铺出来的李薇都有些吃惊,这京里的流言好像一夜之间全冒出来了。 不过百姓们的嘴里,皇上就是一条真龙,天子,连老天爷都看顾着他。他们还不是开玩笑,话里打趣的意思虽有,但也有八成是真心的。 皇上为什么没银子修宫殿,还要住破的宫殿,那当然是因为皇上俭朴。皇上不舍得花银子,省出银子来都叫那些官们给贪了。 所以坏的全是坏心眼的贪官,皇上是好的,就是叫他们蒙蔽了。 车里全是大包小包的点心。她难得出门一趟,就想尝尝外头街上的小吃。蜜三刀、哈喇豆、芋头酥什么的。可惜这里全没有,问题是她当年迷西点,会做奶油蛋糕冰淇淋曲奇饼,就是不会做中式点心,家门口不远的菜市场就有一家老式点心铺,特别的地道。 到现在想吃了居然找不到。 不过现在车厢里也是一股点心的甜香味,她光芝麻酥就买了四包,都是不同的店铺的,试试看哪家好吃,下回再去买。 回到府里,她先把点心分成几份给二格格和前头弘昐他们都送点。府里的东西吃惯了,都觉得外头的新鲜。 晚上,四爷过来看到桌上摆的点心盘子,笑道:“哪里都是这股香味儿,今天在前头,弘昐几个可不少吃。”说着拿起一块来尝了尝,道:“外头的吃起来也不坏。” 可她还记着蜜三刀,不一会儿就叫四爷给套出来了。 怪不得弘昐那边的点心都吃完了,这屋里的还摆得好好的。四爷放下茶,喊来苏培盛道,“叫人去问问,看有没有知道这个蜜三刀的。” 李薇顿时觉得自己傻透了,又不是西洋点心这里没人知道,所以她要说出做法才能叫膳房做。堂堂中式点心,只要这个年代已经发明出来了,就不愁打听不出来。 ……应该发明出来了吧? 她在这里忐忑,那边苏培盛亲自跑了趟膳房找刘太监。 “蜜三刀啊?”刘太监擦了把手,出来道。苏培盛看他的脸都笑成一朵花了,就知道他肯定会做,有心卖个人情给他,就道:“正是,李主子出门转一天了没找着,这会儿还想着吃呢。叫主子爷知道了,特地叫我来问你。怎么样啊?刘大厨,会不会做这道蜜三刀?” 刘太监才不接他的人情,转口夸起旁人:“要不怎么是李主子呢?这蜜三刀可不一般。” 苏培盛卖人情没卖出去,脸登时挂下来。一道都没听过的点心能有多出奇? 刘太监笑呵呵道:“这可是苏东坡起的名儿。不才还真会做,今天晚上做得了,明天一早就给主子送过去。”他看苏培盛脸色不好看,更高兴的对他说:“苏公公,明天我也给你留一盘,叫你也尝尝?” 苏培盛的脸皮厚似城墙,明知刘太监是要噎他,也大大方方的接下来:“好啊,主子都爱的点心,必定是好的,我就沾主子一回光,尝尝这蜜三刀。” 等苏培盛走了,刘太监感叹:“后生可畏啊。”这不要脸的东西! 东小院里,四爷听苏培盛说完,对她笑道:“没想到还有这个典故。” 李薇也不知道啊,只是民间传说吧?不过这样一来这点心吃起来好像也脱离了低级趣味,不是纯粹的口腹之欲,而是跟名人靠拢。 四爷看她乐得眉开眼笑的,说她:“这回高兴了吧?先拿这个顶顶吧,明天就能吃这蜜三刀了。”说完拿了块芝麻酥递给她。 第二天,蜜三刀制出来后,四爷叫人往书房也送了一盒。 他与戴铎各尝了两块,戴铎笑道:“学生看这点心也可以进上一盒,学生在老家时,学生父亲就很喜欢吃这类甜软的点心。” 于是,过年去宫里时,四爷就提了一盒点心。 他如今在宫里也红了,进宫先去了趟南书房,找人请来梁九功,把食盒递给他道:“偶然吃到的点心,想着皇阿玛最近胃口不开才带进来的。” 梁九功接过来,叹道:“四爷实在是孝心可嘉,奴才……”话没说完眼圈就红了。 四爷谦虚两句,说公公辛苦,然后就告辞了。梁九功要留他,道:“四爷不如站一站,奴才进去通报,说不定万岁爷会叫您进去说说话呢?”再说您特意跑这一趟,不就是为这个吗? 四爷犹豫了下,说:“既然公公这么说,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不敢,不敢。”梁九功说完提着食盒去西暖阁了。 小太监叫他时,他就在皇上跟前侍候。皇上扫他一眼,他就主动说是四爷在外头喊他出去。 皇上道:“那你就去看看老四有什么事吧。” 这时他提着食盒回来,挥退想过来接过食盒的小太监,径直走到皇上身前。 康熙扫了眼他手中提的食盒,放下折子道:“这是老四拿来的东西?” 梁九功刚才进来前已经打开看过了,此时当着皇上的面,打开盒盖道:“四贝勒说您这段日子胃口不大好,特意拿来的。” 圆形的紫檀制绘着南山松的点心盒子一打开,蜜三刀的甜香就散开了。 梁九功拿银筷挟着自己先尝了一个,停了一刻有余才换了双筷子给皇子挟了一个,盛在小碟子里呈上去。 康熙挟进嘴里,一咬一泡蜜汁就流出来,香甜软绵,越嚼越香糯。 “味道还不错。”康熙只吃了一块就叫梁九功收起来,“晚上配粥时上这个。” 梁九功就知道皇上是满意这个点心的了,收起盒子后才道:“四贝勒还在外头等着呢。” 康熙点点头:“叫他进来吧。” 武英殿里,几位阿哥都到齐了。直郡王和太子分坐两端,其余兄弟都散在殿中各位。只有八爷还留在殿外,身边聚了一堆人。 三爷看在眼里,酸在心里,脸上一直挂着冷笑,斜眼瞧着殿外的八爷。 九爷、十爷和十四避在远处,九爷扬扬下巴指着三爷,小声说:“我看三哥快成斜眼了。” 十爷比较厚道,十四就直接笑出来

相关推荐: 流萤   我在末世养男宠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妄想人妻   珊璐短篇CP文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游戏王之冉冉   双凤求凰   玩笑(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