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的情况完全不同,先前刘焉为益州牧的时候,益州虽然不和外界来往,但是州内百姓富庶安定,钱粮物资比隔壁荆州多得多,乃是乱世中难得的太平和乐之处。 益州和其他地方道路不通,想过去并不容易,真正到了那地方才发现,传闻中的太平和乐根本不存在,益州百姓虽不至于流离失所,但也快要到背井离乡逃难的程度。 距离刘焉病死才没多久,刘范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才能把好好的益州祸害成这样? 刘备想不明白,不过益州生乱对他而言没有坏处,刘焉的儿子压不住他留下来的人马,他这个同为汉室宗亲的刘姓皇叔才能想法子拿下益州。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还没等他搞清楚益州会什么会乱起来,曹仁和马超就率领大军哗啦啦从汉中南下,益州的确换了主人,但是继任的却不是他。 天下之大,似乎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处。 刘玄德唉声叹气好些天,发现除了跑去没有开化的深山老林和野人作伴之外,哪儿都不是他能打下来的,他们兄弟三人再怎么齐心协力,也不可能凭着手上这点儿兵马抵抗数十万大军。 打又打不过,跑又没处跑,没办法,只能跟着刘璋一起由那原司徒来安排。 还有就是,直到益州易主,他还是没搞明白益州为什么会生乱,只是铸大钱换小钱而已,就能让益州百姓宁肯逃离也不愿意继续留在益州吗? 他也知道益州开始铸大钱之后其他地方渐渐不和这边通商,不通商不是大问题,益州能够自给自足,没有外地的商贾过来完全可以活下去。 刘皇叔想不明白,他身边除了关羽、张飞之外只有孙乾、简雍几个能询问的人,问来问去谁都搞不明白,只好继续悲春伤秋自怨自艾。 他连这点问题都想不通,又哪儿来的信心能在拿下益州之后益州恢复太平? 话扯远了,总之就是,自从拿下益州之后,刘皇叔沉迷于经济学问题无法自拔,张飞守在大哥身边不肯离开,关羽这个强大战斗力不能浪费,已经被派去北边防备胡人。 关二爷忠心于谁不重要,他只要在抵御胡人的时候不掉链子就行,以关羽的为人,他也干不出为了一己私利而弃身后无辜百姓于不顾的事情。 打地盘的时候不觉得有多快,打的差不多了再回头看才发现速度似乎的确有点快,大汉十三州已经被拿下七七八八,剩下没有拿到手里的也不足为患,迟早都会平定下来,不急这一时。 他们不急,但是有人着急。 原焕大概能猜到是怎么回事,他对寒门的态度非常明确,提拔寒门一定会损害世家大族的利益,以前打地盘的时候或许有人盼着他们什么时候被人打败,盼着世家大族能和以前一样凌驾于普通人之上,可是随着局势落定,天底下能翻出水花的势力所剩无几,他们最后的希望也没有了。 士族豪强称霸一方由来已久,王莽乱政光武立国之后,地方豪强的势力越发扩张,光武帝的度田令差点让他被轰下龙椅,度田令不了了之,朝廷拿世家大族更加没有办法。 高高在上数百年,一朝地位被威胁,想让他们一点抵抗也没有几乎不可能,即便他现在有汝南袁氏做后盾也没有用,汝南袁氏只是世族之一,利益不受损的时候别人愿意给他们面子,一旦利益受损,就算是皇帝也别想好过。 如若不然,当年光武帝的度田令也不会半途而废。 关中的世族势力没有关东大,不过关东被他经营了那么多年,大军镇压之下没有人敢出头,邺城那边小皇帝的态度也很明显,世家大族平日里维护礼教、著书立说、宣扬三纲五常,总不好没有任何遮掩的打皇帝的脸。 关东那边有所顾忌,关中却没有,士族豪强大多累世为官,族中部曲众多,百姓依附他们可以不用给朝廷交税,每个大家族都有很多依附于他们的百姓,有食邑的世家大族轻轻松松就能组起军队出征打仗。 所以说,对世家大族而言,那些所谓“庶族”“寒门”都是他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小人物,人数再多也不值一提。 想想啊,以前要依附他们才能活命的小人物忽然翻身和他们平起平坐,甚至可能爬到比他们更高的位置,这种事情即便还没有发生在他们身上,只要想想就足够让他们发疯。 董承、伏完等人都是列侯,还都是获罪在身被发配到关中干苦力的列侯,养尊处优惯了的人肯定干不了农活,日子过的越艰难就越能激起他们的愤恨,也更容易被人说动来造反作乱。 小皇帝对身边的妃子们很好,他脾气好,几乎不会生气,妃子们偶尔有失礼的地方也不会怪罪,董承等人获罪并没有牵连到承平宫里的妃子们,那些被发配去种田的妃子爹们难保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想法。 原焕唇角微扬,笑意不达眼底,那些人知道他会和世家大族过不去,但是如今天下毕竟还是刘姓的天下,邺城当家做主的是他,天子却另有其人,自古以来鲜少有和世家大族过不去的皇帝,就算有些时候会通过提拔寒门来平衡和世族之间的关系,平衡完之后也不会让寒门子弟真正进入朝堂。 他们可以允许寒门子弟成为他们的部曲、他们的佃农、他们的奴婢,甚至变卖为奴隶,但是绝不允许寒门有机会和他们平起平坐。 既然天子就在邺城,他们为什么不能重新掀起民乱,然后以救天子出苦海的名义,让刘姓天子重新正大光明的出现在人前? 天子掌权,他们这些将天子救出邺城的人怎么着也能捞个大功劳,别看只是让天子换个地方住,没准儿什么时候就变成救命之恩了。 关中的官员欺上瞒下劫掠百姓,说到底不是冲着曹操,而是冲着他来的。 也是他自己的错,如果当初直接将人处斩,他们也没机会勾结到一起作乱,没有董承等人在其中出主意,他们不一定能瞒那么长时间。 曹操不是傻子,关中不需要他亲自带兵打仗,有时间带人去周边郡县查看情况,也不会一直待在长安城不出去,任何一个当官的都不喜欢手下人欺上瞒下,尤其曹孟德管的是整个关中,数百万百姓的死活都压在他肩上,用心程度不吝于当初在兖州。 董承曾经跟着牛辅驻军在安邑,小皇帝在长安住那么长时间,他也一直随侍左右,对关中的情况不说了如指掌,也肯定比曹操更了解。 有世家出身的官员再加上他们之前在关中经营的人脉,让曹操只能掌控长安周围,对河东河内一带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并不算太难。 曹操听的脊背发凉,眸中杀意尽显,许久才又找回声音,“兄长,可要派兵将那些人一网打尽?” 在此之前,他一直觉得关中比兖州好治理的多,这边连年遭难,百姓苦不堪言,屯田令发下去后百姓回应非常迅速,几乎没怎么犹豫就都同意了屯田的条件。 他以为百姓是苦日子过怕了,只要能吃饱饭就什么都愿意做,现在看来,其中被迫同意屯田的不知道有多少,只是被迫屯田也就罢了,竟然还有人歹毒到直接抓百姓做苦力,丝毫不拿百姓的性命当回事儿,狗东西害了那么多条人命,凌迟都便宜了他们。 长安城里要忙的事情多,他提拔上来的寒门子弟大多都留在身边,出身低微的人做官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有本事抵不过好出身,在他身边没人敢说三道四,将人派出去要走的弯路就多了。 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他将人提拔上来是为了干活儿,没那个功夫雕琢璞玉。 关中最重要的是恢复农耕让百姓有饭吃,贪官污吏在这儿没活路,粮仓府库空空如也,他们想贪也没得贪,为了能保证屯田的顺利进行,他便用了不少当地世家推举上来的人来当典农官。 没想到自己送出去的刀子反倒扎了自己。 曹操捏捏拳头,已经在心里给那些人判了死刑,即便兄长不答应,他过些日子也会找机会报仇,想他曹孟德当了那么多年的官,还从来没人敢在他身上耍这种小心思。 以前得罪过他的都死了,现在得罪他的也少不得把命留下。 原焕抿了口水润润嗓子,看到曹操凶残的表情顿了一下,放下茶杯说道,“先查查阳奉阴违的究竟有多少地方,然后由奉先带兵逐一清剿,劫掠百姓是为贼,剿匪这种事情交给奉先来干再合适不过。” 吕奉先过去或许还能留几条性命,曹孟德过去,他怕曹老板气狠了直接屠城,干坏事儿的屠了没问题,那些被抓的百姓总得放过。 带兵有风险,曹老板还是头疼少了那么多人后怎么治理关中吧,实在不行的话,只能再从其他地方调人过来应急。 门口,吕大将军听见他们家主公的话骄傲的扬起下巴,挑衅的朝曹操挑了挑眉,然后继续杵在门口当门神。 没错,他就是那么厉害。 第165章 何以天下 吕布嚣张跋扈不是一天两天,这些年还好些,只在熟人身边嚣张跋扈,不熟的人就爱答不理,吕大将军当年跟在董卓身边的时候,那才叫一个天怒人怨猫嫌狗弃。 曹操见识过吕布当年在洛阳城张狂专横,现在只是表情上的挑衅而已,关中出事的确是他的错,他曹孟德不是死要面子的人,是他的错就是他的错,总归不会推到别人身上,吕奉先看他不顺眼也情有可原。 怎么就觉得那么憋屈呢? 曹孟德满肚子火气没地儿发,领了差事后立刻召集亲信开始查,他打不过吕奉先,还打不过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蠹虫? 吕布咧了咧嘴,瞧见他们家主公走出来立刻站直身子,“主公,已经安排妥当,麹文泰的兵马随时待命,就算关中反了也把他们能全部打老实。” 原焕无声叹了口
相关推荐:
剑来
爸爸,我要嫁给你
妇产科男朋友
他来过我的世界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综漫] 成为叛逆咒术师后攻略了哥哥同期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邻家少妇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