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酒”,“官署中从事众多,只文若一人忙不过来,我欲在别驾之外另设一职,名从事祭酒,为诸从事之长,掌诸从事之事。” 设立新的职位需要请示朝廷,等朝廷批复下来才能正式任命,如若不然,也不会单单没有他郭奉孝的任命书。 史上曹老板给这家伙设了个军师祭酒,现在没有需要他亲自随军的要紧战事,在这家伙身体彻底养好之前,他也不敢让他随军,军师祭酒就算了,从事祭酒倒是可以安排。 郭鬼才从学官散吏变成与一州别驾比肩的州牧副手,还是他们家主公特意请示朝廷单独给他设立的官职,心情瞬间美的飞起。 只是刚刚高兴了一会儿,想到那些即将朝他飞过来的公务,又忍不住搓搓胳膊打了个寒颤。 要不……还是算了吧。 “嘉才疏学浅,不及文若能运筹帷幄,亦不及公达老成稳重,在府中当一无俸散吏足矣,主公如此厚待,嘉心中实在惭愧。”郭嘉颤抖着声音,这回是真的想哭了。 然而,他那温柔似水的主公只是笑笑,说出的话比寒冬腊月的冷风还要让人绝望,“奉孝说笑了,再过两日朝廷的回复就到邺城,这从事祭酒之职,奉孝是不愿意也得接。” 郭鬼才僵硬的坐在席位上,忽地开始以头抢地式大哭,“嘉~命苦啊~~~” 第84章 山雨欲来 * 郭祭酒眼含热泪,控诉的看向“无情无义”的主公,分明是个飘然若仙的清贵君子,为什么剖开皎然如玉的外表,内里却如此的“心狠手辣”。 他只是多问了一句,就要被当成地里的老黄牛没日没夜的干活,早知如此,他就不问了。 天地良心,他真的不想天天被埋在竹简堆里,人活这一辈子,不能放纵饮酒,不能肆意玩闹,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吕布嫌弃的看着放荡不羁不修边幅的郭嘉,撇撇嘴看向别处,他怕他看久了自己也会变成这样,主公身边有一个傻不愣登的就够了,他可不能跟着学。 有用之人才能被重用,像郭奉孝这等成天嬉皮笑脸游手好闲的家伙,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主公扔到别处自生自灭。 看在他们共事那么久的交情上,他到时候不会落井下石,或许还能去外面酒家拎两壶没什么滋味的劣酒让这家伙解解馋,免得他过于落魄连口酒都喝不上。 郭嘉阵心碎欲裂抹着眼泪,察觉到落在身上的目光抬头看过去,吕大傻子的心思都写在脸上,不用动脑子都能猜到他在想什么。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想他郭奉孝自诩文韬武略无一不通,现在竟然沦落到被吕奉先嘲笑,他可真是太失败了。 原焕神色轻快喝着茶,只当看不见身边两个人的斗法,若无其事的用过饭,正好张郃高览等人来到官署,吕布挑衅的朝郭嘉咧咧嘴,大块头往那里一杵威慑力极强,怎么看都比郭奉孝可靠。 郭嘉白了他一眼,不和没脑子的家伙一般计较。 原焕屈起指节在桌上敲了两下,让他们俩消停下来,私下里怎么闹腾都没关系,马上要见外人,别让外人看笑话。 “主公多虑,嘉与奉先将军私交甚笃,我二人在邺城时常结伴同游,奉先将军可以证明嘉并非随口胡言。”郭嘉做正身子,衣袖挥挥端的是文采风流。 吕布动作一僵,似乎想起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两个人从针尖对麦芒瞬间变成多年不见的老友,融洽的不能再融洽,“奉孝先生说的对,我二人私交甚笃,主公不用担心我们俩会打架,哈、哈哈、哈哈哈。” 原焕看着从容淡定的郭鬼才,再看看眼神飘忽的吕大将军,轻笑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这两个家伙的反应如此奇怪,之前肯定发生了很多他不知道的事情,比如郭奉孝凭他那聪明的脑袋瓜忽悠不怎么聪明的吕奉先,两个人合作瞒过荀公达干坏事。 荀攸忙于公务,看着郭嘉一个已经很费神,如果再加上吕布,他们俩诡计得逞的可能不是没有。 不急不急,先见见冀州这些武将,然后再好好调查这两个家伙私底下偷偷干了些什么。 春日的阳光洒在院子里,午后时分暖意洋洋,正适合晒太阳,如果还在安国袁府,这会儿院子里已经摆上几张矮榻悠哉悠哉看着孩子们玩耍了,不过在邺城,显然没有悠闲到午后晒太阳的条件。 远离城池的田庄的确适合休养,不管外面乱成什么样子,庄子里都安安稳稳如世外桃源,只是他们身在局中,不能贪图一时半会儿的安逸,再怎么拖延也迟早要走上明面。 比起迫不得已被卷进乱世,原焕更乐意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 武将的安排比文臣省心许多,除了要留下两万兵马拱卫邺城,将领们都得被派去驻守要塞城池。 黑山贼不老实,麹义已经带兵前去太行山,高顺与荀攸一起去中山,五万兵马驻守中山、河间沿线,防备公孙瓒、刘虞的同时也提防渤海公孙越有小动作,在没有和公孙瓒撕破脸之前,公孙越的渤海太守之位暂时不能动。 春耕正忙,冀州、兖州不断的收拢流民,无论什么时候,人口数量都是重中之重,生产力水平达不到一定高度,百姓户数几乎是影响成败的关键。 原焕来邺城半个多月,在他的住处能住人之前便把该见的人见了个遍儿,小半个月的时间足够将邺城行宫恢复成中规中矩的州牧府邸,也足够荀攸将手头的事情全部交接完毕,该处理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高伏义和荀公达没有过多停留,很快结伴返回中山。 黑山贼张燕和公孙瓒联系颇多,张燕蠢蠢欲动,公孙瓒不可能丝毫不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中山、河间沿线的防备不能放松。 幽州由公孙瓒和刘虞两个人共同执政,原焕最担心的不是公孙瓒,而是政绩卓著、颇有名望的刘虞刘伯安,武力再强盛也有被打败的可能,可一旦得了民心,事情就麻烦了。 民心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争夺天下的一大利器,他和刘姓宗室注定走不到一起,对于这种从最开始就已成定局的事情,他能做的只有尽可能的削弱对方的力量。 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最好,没法完美遮掩自己的意图,那也只能任人猜测。 大争之世,凡有血性,必有争心,牧守宗亲野心尽显,试图颠覆汉室江山的人不在少数,所有人都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但是真正想要匡扶汉室的,只怕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 幽州与冀州相邻,不管他怎么防备刘虞和公孙瓒都在情理之中,四周强敌环伺,不做防备任人窥伺才奇怪。 冀州的可用之才不在少数,愿意留在他身边奉他为主就留在冀州,不愿意奉他为主就离开,一切随心,顺其自然,只是有一点必须提前说明白,是走是留他们自己做主,但是只要选择留下,最好不要和别的势力藕断丝连。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明面上的君子之交没有任何问题,私交姻亲日常往来也不用断绝,他只是个上官,不是他们爹,没有清闲到连人家儿女亲事都要管的地步。 所谓藕断丝连,自然是那些不该有的牵连,他的意思该明白的都明白,想在他眼皮子底下干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事情,有自信瞒得过他就干,不然事情败露别怪他不留情面。 被敲打过的各郡官吏汗涔涔的各回各家,想起那人笑吟吟的模样就忍不住心里发憷,盟友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他们本来就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盟友,这种时候专注自保无可厚非。 再说了,他们本就是冀州官员,专心打理治下事务,不愿意掺和上头的神仙打架是人之常情,免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们没有上面那些人的豪情壮志,能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满足了。 只是不管他们怎么反应,在原焕的计划里,冀州各郡国太守国相,三年之内都得全部换掉。 比起费心费力让他们诚心投靠,直接换成自己的人更加方便,现在手下能用之人不多,等放出消息广纳贤才,沙里淘金也能淘出几个大才。 毕竟腿长在人家自己身上,比起千方百计到处找人,稳坐钓鱼台广发求贤令等他们自己找过来才是正经,人能满天下乱跑,邺城可不会跑。 原焕搬进恢复正常的宅邸没两天,荀攸和高顺就离开了邺城,要走的不光他们,还有死皮赖脸抱着柱子不想走的袁术。 在袁公路心中,现在豫州和南阳都安稳无事,内政外政都有人帮他打理,他回南阳也没有用,让他留在邺城怎么了? 他不回南阳! 他就要留在邺城! 袁术死活不肯离开,或许是心虚,也可能是愧疚,总之这几次出现在原焕眼前的蠢弟弟,比他记忆中在原主面前更加黏糊缠人。 春光明媚,轻巧的竹帘随着清风摇摇晃晃,原焕长身玉立站在廊下,看着和他容貌极为相似的蠢弟弟跟三岁小孩儿一样坐在地上抱着柱子不撒手,唇角微微上扬,笑意却不达眼底。 原主不会对弟弟动粗,他这个后哥可不一定。 宅邸在原焕的要求下不再富丽堂皇,但也是十步一楼五步一阁,亭台楼阁精致典雅,草木修剪得体,入门第一眼就能看出属于世家的底蕴和雍容。 袁术不敢再动房子,但是他从汝南老家调来了十几个能力出众的管事家仆,有自己人帮着打理内宅,肯定比随随便便从外面找人安全。 大哥刚搬家,他要是走了,那么大的宅子只有大哥一个人,大哥多寂寞啊。 侍女仆从躲在角落里不敢出声,管事老仆多少年没见过这种场面,陡然见到袁术撒泼打滚儿也是安安静静只当什么都听不到。 明明院子里活人不少,听上去愣是只有两个人的声音。 袁术可怜巴巴的看着他哥,卑微的不能再卑微,“哥,南阳最近没什
相关推荐:
不惑之年[1v1h 架空古言]
一些play的写法(1V1 H)
快穿之男配都是我的
错有错着(1v1 年下)
你知我情深
女警沉沦之夜莺俱乐部
豪侠绿传Ⅱ
我到底有几个男朋友(NPH)
小村女人王海柱杨梅
阮梨傅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