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饶,各郡国太守国相在本事和家世上至少都占一样,不然也拿不到这样的肥差,在韩馥成为冀州牧之前,冀州刺史是位列“八厨”之一的名士王芬。 厨者,以家财救济世人之名士也。 桓灵年间,清流名士受累于党锢之祸四处躲藏,王芬亦在废锢之列,后来灵帝掀起第二次党锢之祸,大肆迫害大儒清流,王芬不得已再度逃亡,直到黄巾之乱爆发才被起用出任冀州刺史。 桓帝灵帝大肆迫害士人,后来被起用的这些人对皇室的好感度几乎都是负数,王芬在冀州颇有政绩,但是对皇帝还真没什么敬畏之心,不久就与人合谋废除灵帝另立新君,只是后来事情败露,这才自杀身亡。 冀州各郡县各自为政的情况就是从王芬死后开始,一州刺史与人暗谋废立,朝廷震怒,即便王芬已死,冀州也没法全然不受影响。 太守国相治理州郡,为了自保不会任朝廷施为,如此一来,朝廷在民间的威慑力就越来越小。 后来韩馥出任州牧,中规中矩无甚作为,袁绍赶走韩馥后的确想让郡县长官全部换成自己人,只是当时忙于战事,没有精力敲打替换,等到有时间和他们慢慢耗,他自己又被打发去并州了。 上头的州牧一会儿一换,冀州各郡的太守们只想看热闹,反正只要他们不强出头就不会有事,上头打的再厉害也和他们没有关系。 万万没想到,袁绍走了之后,新来的这位竟然如此棘手。 拜访的请帖送到邺城官署,隔几天就被客客气气的送回来,中山袁府戒备森严,整个安国县都有重兵把守,拜帖想送都送不进去,更不用说亲自去拜访。 一天两天还好,到现在已经过了大半年,州牧还没有见他们的意思到底想干什么? 冀州郡县的官吏能在州牧换了一茬又一茬的情况下稳坐钓鱼台自然都不是傻子,不会觉得新州牧不问世事,觉得冀州很好,以前怎么样以后继续怎么样,那可是汝南袁氏的族长,怎么可能这么想。 他们自认为平日里和周边州郡的联系很隐蔽,可是再怎么自信,也不敢在那人面前觉得自己做的天衣无缝。 瞒住朝廷容易,瞒住袁氏的耳目几乎不可能。 已知的危险不可怕,最可怕的永远是未知,好不容易等到州牧到邺城,谁都不敢落后他人。 原焕身边留了那么多士兵沿途清道护卫,防的不是山贼,而是那些急着找他投诚的太守们。 吕大将军的方天画戟出手不留情,被他扫荡过的地方就算有漏网之鱼也不敢再冒头,比起那些可能没命花的钱财,显然还是性命更重要。 需要从袁府运往邺城的东西前些天陆续送达,连那些不能淋雨的书籍简牍也尽数送去已经兴修装饰完毕的藏书阁,这从未在邺城露过脸的新任冀州牧在各方心焦的期待下终于抵达,车队到城门口的时候,整个邺城都沸腾了。 和百姓没有关系,沸腾的只是各级官署。 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把人盼来了。 吕温侯率领亲兵杀气腾腾来城门处迎接,堵在城门不远处的马车看情况不对又灰溜溜的离开,从中山远道而来的车队畅通无阻来到早已准备好的住处。 马车在士兵的护送下一路来到提前准备好的府邸,吕布和高顺留在外面,马车直接进入主院,原焕掀开帘子下车,看到和他想象中相差甚远的宅邸,陷入沉默。 张辽搓搓胳膊后退一步,扭头看向孙策,“这是我们能进的宅子吗?” 孙策傻傻的摇头,“不知道,我不敢进,你敢吗?” 他长那么大,从来没见过如此奢华的大宅子,这是把全天下的宝贝都搬来了吗? 原焕一手扶额,语气虚弱,“袁术呢?” 别问他为什么这么问,这宅子要是没有袁术的手笔,他把袁本初请回来继续当这个冀州牧。 “这儿这儿。”金灿灿的柱子后面,偷偷过来帮兄长布置住处的袁公路听到这话赶紧跑出来,眼泪汪汪感动不已,“大哥怎么知道我在这儿?” 呜呜呜,他就知道大哥心里有他。 第78章 山雨欲来 冀州治所不在邺城,但是不管是韩馥还是袁绍,都将邺城作为主城来经营,冀州政令全部由邺城发出,原本的治所高邑县已经形同虚设。 两任州牧任期都不长,从韩馥出任冀州牧到现在也不过四五年而已,只是纵然时间不长,邺城有两任州牧的经营,世家大族往这里倾注心思,商贾逐利而来,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把这里发展成冀州最繁华的城池,没有之一。 主城和偏远田庄是云泥之别,安国袁府只是个庄子,最初修建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主家的人会住过来,对寻常百姓来说难以企及的高门大院,在袁术这种玉食锦衣的世家子眼里和路边的茅草屋没有区别。 对他来说,田庄那种地方是关押犯错族人的地方,只有被放弃的人才会被扔到田庄里自生自灭,否则谁会去又偏又远的庄子? 世家大族在朝堂立足靠的家族成员的数量,是世家之间的人脉,但凡有点本事的人都能在家族的庇护下在朝堂上有所作为,成为家族在朝廷的又一力量,如果不是没有任何价值,怎么会去人烟罕至的田庄。 汝南袁氏没有被党锢之祸波及,袁氏族人不用隐居避祸,他们家大哥身为袁氏族长,在田庄里住那么久简直委屈大发了。 邺城的袁府本来属于袁绍,袁绍搬走后宅子就空了下来,周边的空闲宅子如何安排官府说了算,但是这座宅邸没人敢动,就算地契房契都在官署,也没人敢把宅子分给别人。 最大的宅子要留给地位最高的人,就像历朝的京城,皇城宫城的位置必须最好,放在州府主城同样是这个道理。 汝南袁氏是钟鸣鼎食之家,袁绍和袁术是一样的世家公子,自幼有父亲偏爱,不等成年又过继到旁支嫡系,袁逢对这个儿子是爱之深则为之计深远,不怪袁术打小就和袁绍过不去。 宅邸之前是袁绍的住处,原焕来邺城自然要在这里落脚,远在南阳的袁术得知兄长要去邺城,立刻抛下所有公务提前过去,袁本初布置的宅子让大哥住太晦气,他亲自来布置。 袁公路不放过任何一个给袁绍添堵的机会,让身边的谋士武将闭上嘴别让人知道他离开南阳,到邺城后又瞒过荀攸郭嘉偷偷派人接了修缮府邸的活儿,这辈子的机灵劲儿都用在了这时候。 他要给大哥一个惊喜,亲自打造一座配得上大哥的宅子。 荀攸和郭嘉忙于公务,没有功夫盯着还没开始住人的府邸,后来吕布高顺来到邺城,主公府上的卫兵防备交给那两个来管,他们之后就去专心处理其他事情了。 吕布和高顺对修房子也没多少经验,看那些匠人干活干的井井有条,以为这是荀攸和郭嘉提前安排好的,就算心里对这过于奢华的府邸有些犯嘀咕,想着荀攸和郭嘉这么安排肯定有他们的道理,倒也没说什么。 他们家主公身份尊贵,就是皇宫仙境也住得,只是一座“略微阔气”的宅邸而已,如果他们家主公愿意,建个十座八座也不是事儿。 董卓老贼修郿坞的时候以长安城为模子,他们家主公这才哪儿到哪儿。 一来二去,竟然就让袁术瞒过去了。 袁公路自掏腰包承担了他们家大哥新宅改造的差事,风风火火比当太守都上心。 大哥没空回汝南,他就把邺城的府邸着布置的比汝南老宅还要舒适,如果大哥能给他留个院落那就更好了。 反正大哥现在不在,他偷偷在不起眼的地方给自己留个院儿,等大哥住进来再旁敲侧击提出来,他布置都布置妥当了,大哥总不能让他白费功夫。 袁术干活的时候不忘偷偷给自己谋福利,同时以挑剔的目光把宅子原本的模样从头批到尾。 袁绍那家伙抠抠搜搜舍不得花钱,自个儿住的地方都没多少好东西,那些残次的花瓶摆件儿没有资格出现在大哥眼里,不管是吃的穿的还是住的用的,到他们家大哥跟前都必须是最好的。 袁术亲自盯着匠人们进行房屋大改造,把“金碧辉煌”四个字表现的淋漓尽致,堆金积玉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钱。 他本来还担心来的太急,赶不及在大哥到邺城之前把宅邸改好,后来得知他们家大哥阴雨天不好出门,启程的日期推迟到天气晴朗的时候,一边心疼兄长的身体,一边支棱起来继续盯着匠人们干活。 几百号工匠紧赶慢赶,终于在他们家大哥到来之前完成了任务。 袁术想着等兄长歇息一会儿再请功,没想到他还没开口,兄长只在院子里看了一眼就知道宅邸出自他手,他真是太感动了。 原焕怎么也没想到熊弟弟能把好好的宅邸改成这模样,天气晴朗,阳光在楼阁上反射着耀眼的光芒,看一眼眼睛就被金光刺的生疼,再看看一脸求夸奖的蠢弟弟,捂着额头更加心累。 老天,他做错什么了要让他看到这些? 他现在真的相信这家伙蠢到拿了玉玺就觉得自己能当皇帝了,从小到大没经历过什么打击的“天之娇子”,可不就觉得自己想干什么都能行。 皇宫金碧辉煌那是皇帝的特权,皇室之外谁家把宅邸布置成这样? 上一个按照皇宫的模子来装修自家住处的董卓董太师坟头草都三尺高了,蠢弟弟的脑袋瓜里就不能有点正常东西,把自家宅子布置成这样他不觉得有点夸张吗? 宅邸可以大,可以花钱,汝南袁氏世代簪缨,留给他们的底蕴需要在宅邸上显示出来,底蕴是底蕴,不是让他简单粗暴的把自家宅子打造成翻版小皇宫,金玉堆砌显不出底蕴,只会让他们看上去像天降横财的暴发户。 长安城陈旧,洛阳城被毁,郿坞被搬空后也被付之一炬,天呐,这宅子该不会比
相关推荐:
重生之公主要造反
掌中之物
皇嫂
高武:我的技能自动修炼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炼爱(np 骨科)
凡人之紫霄洞天
有只按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