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煎开后滤去渣,微温时用细纱布蘸水,自头面而下轻轻洗之。但要注意保暖,谨防感冒。哺乳期乳母暂勿饮酒,忌食鱼虾等水产品及一切辛辣热燥之物,有利于早日治愈婴儿胎赤,以防演变为赤游风,治疗较胎赤要难。赤游风若毒气入内发生胸腹胀满、神志昏迷、气促鼻煽、二目直视等症,则为危候险症。故而早日治愈胎赤,以免日久变生他患。 此方清热解毒如金银花、连翘、黄芩、僵蚕;养血、凉血、润燥如当归、生地黄、玄参、玉竹、石斛、水牛角片;用酒大黄少许以推荡肠道积热;甘草以清热和药。诸味合用,治胎赤较重而尿黄,大便成形过早,内外俱热者,功能清热解毒、和营润肤。用治胎赤多年,内服外洗,效果较为稳妥。 4 月16 日二诊。视其头面颈项等处红赤已经明显减轻,神情稍安,舌质暗红略退,舌苔微黄津回,指纹暗紫已淡,用药已是对证。其母言道:“这两天孩子已安稳多了,服药前连穿衣服、盖被子都要特别注意,好像挨着她就哭。” 遂用原方再服3 剂,服用法及注意事项仍同首诊。 4 月22 日三诊。其母言道:“孩子蜕了几层皮,您看现在大部分皮肤都已基本接近正常,啼哭大为减少,尿已清,大便已不气浓偏臭。我看再有3 剂就好了。” 视其肤色、神情、舌质、舌苔及指纹都已基本正常,皮肤也无明显留痕,原方续服3 剂,仍然2 日服1 剂,以续清余毒,寄希完全治愈。 10 天后其母又把孩子抱来说:“见到的人都说跟换了个人儿似的,我们感觉也基本正常了。您看胎赤彻底好了没有?” 我说道:“你看这几个不是胎赤的孩子,皮肤是不是和你的孩子一样?放心吧,已经好了。” 按语:胎黄、胎赤都是新生儿常见病症,均与孕妇过食辛辣、荤腥或饮酒等助湿生热之物,热毒蕴伏于胎中,而成胎黄,出生后婴儿或眼黄、肤黄、尿黄;或热毒壅滞于皮肤红赤,而成胎赤。胎黄以清热利湿退黄为主;胎赤以清热解毒润肤为先,用药对证,都较容易治愈。若是胎赤时日延久,只要断病辨证无误,也都能顺利治愈,只不过是多吃点药而已。 最近来治胎赤的婴儿陆续有之,时间超过半月的大致与本例相似,病情较轻者7 天内即可治愈;时间拖延较长、病情较重的,如本例李姓女婴,共服药9 剂后,加以乳母饮食注意,不吃辛辣发病之物,并认真内服外洗,近半月时间治愈。初起来治的其效更速,一般都未超过7 天治愈。亦有热毒轻者,出生后数日不治即自行消退。但若出生后护理不当,风毒外袭,客于腠理,搏于营血,蒸发于外,而成赤游风,发热烦躁,啼哭不安,甚则抽搐惊惕,继而皮肤出现红晕,焮热色赤,状若涂丹,先发一处,渐及全身,游走不定,流行甚速,从胸腹流向四肢的易治,从四肢流向胸腹的难治。如果流向胸腹而出现神昏气促、鼻煽直视等症的,则为赤游风危候,必须高度警惕。赤游风是新生儿时期较为严重的症候,当迅速以清热解毒、凉血和营为主,内外兼治,尽早治愈为上,以防贻误病机,避免出现危候。 88.小儿风疹,轻微发热 张某,男童,3 岁。2014 年3 月20 日首诊。其母代诉:“孩子昨天晚间轻微发热,今天早晨脸上、颈项、胸背及四肢出现密密麻麻淡红色小疹,有些烦躁,呼叫身痒。孩子打过麻疹预防针,最近也没感冒吃药什么的,饮食和以前一样,就是昨天到外边玩得有点远,吃晚饭还好好的,也不知道是出啥疹子,请您看看要紧吗?” 视其颜面等处即如其母所述,淡红色细小疹子密布,神情有些不宁。观其双目、咽喉、舌质均现微红,舌苔薄白乏津,指纹微浮淡红。 根据患儿微见低热即从颜面、颈项、胸背等处出现成片淡红色细疹,咽喉及舌质淡红等表现,此为小儿风疹无疑。麻疹多发热3 日后方能见疹,况且多年来因为加强预防,而未见此患出现,更无流行传染。遂以疏风透表、清热解毒法治之,方用透疹凉解汤为主加减。处方:薄荷、荆芥、防风、牛蒡子、霜桑叶、甘菊花、蝉蜕、金银花各6g,连翘、赤芍、紫草各3g,甘草1g,2 剂。1 剂药水煎2 次,早、晚食远各温服1 次,若小儿不愿服药,可分多次少量喂服。3 煎药渣宽水,煎开后去渣,在温暖环境下迅速擦洗全身,切记勿受风寒!饮食亦要温和容易消化,勿进寒凉油腻之物。护理好的话三两天即愈,亦不会脱屑、留痕。 此方在消毒饮基础上加减而来,用于3 岁左右小儿风疹初起,一般都能2 剂药治愈。其主要作用为疏风清热、透疹解毒。治疗小儿常见的较轻传染性风疹病症,屡用皆验。方中薄荷、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等味,皆为疏风清热、辛凉解表透疹之品;金银花、连翘、赤芍、紫草等味,以清热和血解毒。对于小儿较轻的风疹,疗效甚佳。 3 月23 日二诊。其母代诉:“1 剂药服后疹子就没了,神情也恢复正常。第二剂也煎了2 次,服下的很少,主要用于擦洗,因为喂药实在艰难。您看还需要服药吗?” 观其颜面等处风疹已无,咽喉微红已退,精神、气色也都正常。便交代患儿母亲:预防感冒,饮食调理好就行了。 按语:小儿风疹为较易治愈之患,用药宜轻清不宜重浊。轻清易于疏风透疹,微辛微凉,如薄荷、荆芥、蝉蜕、桑叶等,为散邪透疹之上品;微寒清营解毒,如金银花、连翘、赤芍、紫草等。小儿正气不足,用量也不宜过大,适其证而解之,其风热散而疹子透发,时邪解而毒自除,营卫和而患自愈,故用药不宜重浊。何为重浊?因为此患不属于胎毒遗患,亦不属于麻疹、喉痧等疹性疾病之重者,故而太过苦寒解毒之味如黄连、黄芩、黄柏、生地黄、玄参等,皆宜慎用。以防本来轻浅之患,反致疹毒不能透发,郁滞不得化解,小患不得速愈。 常遇到风疹小患者,年龄多在5 岁以下,能认准证候,即用上方一二剂药服下,加以饮食、冷暖等方面的呵护,都能痊愈。也遇到过本来属于风疹小患,不知用何方药治疗的,反而使细疹隐于皮下,肤色淡紫,患儿食欲不振,精神委靡,甚至时发潮热等症,竟达十余日不愈。亦有稍懂中医药的,说是用过黄连解毒汤加味,服下疹子反而隐没,甚至出现呕吐等症。可见药不对证,害人不轻!当此之时,必须辨别寒热虚实,透疹勿伤正气,兼顾脾胃运化,用药精准,不可杂乱,疹出毒解,其患乃愈。诊治小儿疾患,切勿因为小病而大意,用药必以对证为要,如此方能小病速愈,不留遗患。 近期曾治数例小儿风疹,打针吃西药后的第二日,全身出满暗红色大小不等的硬疹,小的如粟米,大的似豌豆,患儿啼哭呼痒,手抓脚踢,抓破流出淡血水,颇似湿毒湿疹。遂用治风疹方加僵蚕3g(1 岁半男童),以祛风散结止痒,服药2 剂,三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熏洗,饮食等方面注意同本例,未及3 日痊愈。治愈后亦无脱屑、留痕。 89.胎热雪口,随拭随生 胡某,男婴,3 个月。2012 年9 月1 日首诊。其母代诉:“婚后头胎,生后不到半个月即出现舌面上如白粉堆积,孩子微显烦躁啼哭,医生说用棉签蘸冷开水拭去即可,初用有效,可管半天,以后再用,随拭随生。中医说用净米泔水洗口,用之也有作用,但时间稍长,也不管用。这几天蔓延至两腮内、牙龈等处,相互粘连,颜色微红,复用以上方法,拭之难以去掉。舌尖微红溃破,烦躁啼哭频繁,吮乳不如以往顺利。听母亲说我出生后不久也是这种情况,是您给治好的,让我赶紧把孩子抱来请您看看。” 观察患儿确如其母描述,精神微烦,面色偏于红赤,舌尖深红微破,舌面、两腮内及牙龈等处犹如积雪,故名 “雪口”,亦称 “鹅口疮”。庆幸尚未蔓延至咽喉周围及鼻孔,否则可引起乳食不利,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喉中痰鸣等险候。观其指纹略沉、淡紫,问其二便如何?近日是否身发寒热?其母言道:“小便量少微黄,大便3 天内积肚成形,虽不秘结,但气味很浓而臭,身体未见发热。” 此亦是胎儿妊孕期间,感受孕母热毒,蕴积于心、脾二经,出生后胎毒上炎,熏灼于口舌,发为此患。治宜清解心脾积热,方用清热泻脾散为主加味。处方:栀子2g,石膏5g,黄连2g,生地黄、黄芩、茯苓、朱灯心、生薏苡仁、淡竹叶各3g,生甘草1g,2 剂。1 剂药煎2 次,药汁混合一处,分多次少量温服,1 日至1 日半服1 剂。三煎药汁取其清澈液,用棉签蘸湿,轻轻自内向外拭去如白厚舌苔样 “雪口”,1 日五六次,如积雪样拭去后,复用清澈药汁洗之(用量不可过多,以免呛着婴儿)。乳母饮食要偏于清淡,勿进辛辣及荤腥油腻之物,切勿熬夜饮酒,保持心情平和。谨防小儿感冒,夜间哺乳量不宜过大。 此方以清解心脾积热为主,故用栀子、石膏、黄芩、黄连、生地黄、茯苓、朱灯心之辛凉、苦寒、凉血、清心之味以解其毒;加生薏苡仁、淡竹叶、生甘草以助渗湿利尿、清泻心火、调和诸药之力。屡用于新生儿感受母体湿热胎毒,发为鹅口疮或称雪口者,一般服药一二剂治愈。治愈后乳母饮食注意,并谨防小儿饮食积滞、外感发热,呵护好口腔清洁,1 岁后即少有出现此患的。 9 月5 日二诊。患儿母亲告知:“照您的嘱咐内服外洗,1 剂药服用将近两天后,孩子便尿清,大便不再味浓腐臭,舌尖红退,白厚舌苔样东西渐少,吮乳已基本正常;第二剂药服后,口腔白屑全退,不再烦躁啼哭,吮乳、精神都已完全正常。是否还需要吃药?” 视其面色、精神已经正常,雪口及舌尖红赤、指纹淡紫已退,舌苔薄白,胎热已除,鹅口疮已愈。苦寒之剂不可续服,以防伤及小儿稚嫩之阳。但是乳母饮食尚要继续注意,切勿骤食辛辣燥热之物,以防婴儿哺乳,重受热邪,复发鹅口疮等疾。 按语:鹅口疮常见于1 岁以内小儿,尤以初生婴儿为多见。如能及时治疗,非但容易治愈,而且预后良好。偶有延误治疗,致使白屑蔓延至咽喉,阻塞呼吸,身发寒热,口舌糜烂,甚至波及鼻孔,乳食不利,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喉中痰鸣等症,是为危重之候,须防不测之忧。故虽为小患,但必须早治。个人用上方因人稍作加减,一般都能在3 天以内治愈,加以乳母饮食等方面注意,保护好婴儿口腔洁净,尚未见到过一例不易治愈者,亦未见到过一例因为鹅口疮而留有后患者。如本例患者的鹅口疮,虽然时延2 月余,但病情尚不算严重,吮乳、精神都无较大影响,白屑未延及咽喉周围,仅是舌尖红赤溃破,尿黄、便臭、精神微烦啼哭等症。故用清热泻脾散为主,加生薏苡仁、淡竹叶、生甘草3 味,以助原方的栀子、石膏、黄连、黄芩、生地黄、茯苓、朱灯心的清解心脾积热、渗湿利尿泻火之功,2 剂药服用近四天治愈。加以乳母饮食等方面注意,以及对患儿的精心呵护,治愈后未再反复,而且预后良好。 若此患治愈后,盲目再服原方苦寒之剂,所谓续清余毒,则大为不可。因为小儿稚嫩之体,虽是母体遗毒,但不为大患,病去即止,续以乳食等方面养护即可。本方药多苦寒,胎热去,二便和,白屑化,舌尖红退,即为热去之象,故原方不可再服。再服必伤脾胃阳和之气,运化功能必受影响,随之出现纳差或吐泻消化不良等症,乃是常见之患,不及时调治,必会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故偏于苦寒之剂,病去即止,切不可因为疗效显著而盲目过服。有病则病当之,病去过服药饵则正气受损。尤其是苦寒之剂,应用时尤当审慎! 90.水痘亮疱,根脚红晕 张某,男童,1 岁半。2013 年3 月10 日首诊。其母代诉:“孩子几天前轻微发热、咳嗽,我们以为是感冒,在门诊打针,第二天头面、颈项等处出现大小不等的小红疹,轻轻摸之较硬,第三天红疹中间有小水疱,大多为椭圆形,大的似豌豆,小的如米粒,根脚有红晕,3 天后有的干痂,但续有新疱长出,此愈彼生。有的说是疱疹,有的说是湿疹,也有的说是痘疹,到底是什么?厉害不厉害?我们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特来请您看看。” 观察患儿神情有些不宁,欲用手抓疱疹,面色微红,舌质微红,舌苔偏于白厚,指纹淡红而浮。 此为水痘,乃是小儿出生后至三四岁时的常见病症,病情不严重,无须惊恐。但要隔离,须防传染。谨
相关推荐: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南城(H)
我有亿万天赋
交易情爱(H)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实习小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