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带症。今减去海螵蛸炭之收敛止血止带之味,易以血余炭之养阴止血之品,再加桑寄生、续断以补肾固下,加炙甘草以补中益气而调和诸药。用于本例脾肾不足,气虚不能摄血,以致下元不固,恶露淋沥3 个月不绝,自感食减神疲等症,亦是临证常用方。 7 月26 日二诊。自诉:“恶露已减少大半,腰酸腹痛亦有减轻。” 复诊其舌脉,均无明显变化。将炙黄芪量加至30g,人参加至15g,另加棕榈炭15g,花蕊石18g,续服3 剂,服用法及注意事项仍同首诊。 8 月5 日三诊。自诉:“恶露终于干净了,腰酸腹痛等症也已消除。可能与恶露淋沥时日太久有关,服下6 剂药后,精力有所改善,但身体仍有些疲倦,随着孩子逐渐长大,食量也在增加,乳汁已显不足。” 视其面色已显润泽,舌质微红,舌苔薄白;复切其脉,缓匀稍显有力。此时与上例洪某恶露行后乳汁不足及身体状况颇为相似,亦是表现为气血不足,乳汁欠缺。即用同样方药,3 剂,寄希亦能达到补益气血发奶的目的。 后得知方某服药3 剂后,乳汁可以满足孩子当前需要,担心孩子大了又会欠缺,自己又取3 剂服下,并且加强食物营养,孩子到八九个月时,乳汁依然够吃,自己的身体精力也都感觉正常。 按语:产后恶露不净长达3 个月,临证不多见。无论当时是何原因,时日如此之久,来诊时已是脾肾不足、气血两虚之候。况且舌淡脉细、下肢不温、精神疲倦等症,已是其证。故用断下汤加减,以补其气血、固肾断下,参、芪、归、地,加以寄生、续断、炮姜、血余炭等味,上而益其气血,下而固肾止血,共服药6 剂,3 个月恶露不净治愈。之后的乳汁不足,仍以参、芪、归、地等味为主,以补益气血,兼以王不留行、穿山甲等味以发乳,配合食物营养调理,因而孩子八九个月时,乳汁仍能保障,而且自己的身体精力也都保持正常。 产后恶露不净,也有素体虚弱,或产后操劳过早,导致气虚不能摄血,因而恶露淋沥不绝;还有阴血素虚,或临产失血过多,或七情抑郁恐惧,郁久生热,迫血下行;亦有产后受寒,寒凝血瘀,恶血内停,好血难安,或瘀血未尽,随化随行,因而恶露淋沥不绝,等等。临证但能以脉证为据,因人辨证,分清虚实、寒热、久暂,对证施治,此患不难治愈。 79.断奶之后,仍无月经 姜某,女,26 岁。2013 年3 月5 日首诊。自诉:“人家说哺乳期月经不来是正常的,可是我的孩子断奶快半年了,月经还是不来。几家医院检查,都说未发现异常,也没怀孕,我自己感觉没啥不舒服的,还不到30 岁。难道就绝经了?” 观其形体不虚,气色精神也都正常,舌质略显偏淡,舌苔白润;切其脉,颇显细缓无力。问她平时身体如何?饮食消化是否正常?姜某言道:“身体一般,没得过啥病,就是食量偏小,偶尔胃胀,但孩子吃奶有保障。还有就是不太耐疲劳,怕干体力活。” 根据舌脉表现,以及本人所述,身体虽然无病,辨证应属脾肾不足,故而不耐疲劳。断奶后近半年月经不行,当归咎于气血不足。舌质偏淡,脉细无力,即是其证。既然血少不行,即应补而益之,方用十全大补汤为主加味。处方:炙黄芪30g,人参、白术、茯苓、当归身、白芍、熟地黄、川芎各15g,肉桂6g,紫河车、阿胶(烊冲)各12g,炙甘草9g,大枣9 枚,5 剂。1 剂药文火缓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服1 剂。缓服利于运化吸收。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紫河车若能研末分次吞服更佳。但胃弱或嫌其有腥味,水煎时间长点亦可。饮食需要温和而有营养,注意保暖防寒,保持心情愉悦,多见阳光多散步。 十全大补汤补气养血温阳,加紫河车、阿胶二味血肉灵性之物,以大补元气精血,寄希冲任胞宫气血充盈,月经自然来潮。 3 月15 日二诊。自诉:“上药服后精神感觉蛮好,这两天小腹热热的,腰有点胀胀的,似乎要来月经,但还未见红。” 复诊其舌脉,均与首诊时相近,都无明显变化。复将原方炙黄芪量加至60g,紫河车、肉桂、阿胶各加3g,以增强益气养血温阳功效;另加红花、桃仁各6g,以促其活血行经,续服5 剂,服用法及注意事项仍同首诊。 3 月22 日姜某电话咨询:“还有1 剂未吃,月经已经来潮,还算顺畅,血色正红,量稍偏大,只感到全身轻松,没啥不舒服的,第5 剂还接着吃不?” 我回言:“记住这次月经来潮的时间,剩下的1 剂于下次行经前3 天再服。平时注意同首诊时所嘱。如月经从此每月一行,无明显全身不适症状,即算已经正常,可不再服药。” 姜某之后未再来诊,可能治疗已达目的。 按语:像姜某这样的患者不多,多为无明显病状。思其妊孕、生产、哺乳等,时间长达近两年之久,这些都需要营养供给,若月经不行仍用活血调经之法,颇为不妥,因其气血已经长时间损耗,仅用活血行经之剂,除 “无血” 可行外,恐会续伤正气,难达冲任充盈、经血自然每月来潮之目的。故而本患者首诊时即用十全大补汤又加紫河车、阿胶二味血肉灵性之物,以助大补冲任胞宫精血,待其气血充盈、经血欲行之时,方加桃、红二味少量,以作活血行经之用,而顺其势以推动之,故而服药9 剂,经血自然而至。对哺乳停止,逾期月经仍不来潮者,治法多能如期达到目的,月经自然来潮,身体亦随之康复。然而用于已婚、未婚女子,经期滞后1 月、数月,甚至1 年、数年不行,身体亦无明显病症的,却有不少人丝毫无效;再以活血行经之剂,依然无动于衷。无论寒热、补泻,除了偶感腹泻腹痛、小腹腰部有热感等反应外,月经却是依然 “杳无音信”!我是百思不得其解,只能长吁短叹:老中医遇到新问题矣!虽然是少数,颇也令人愁! 80.寒湿带下,日夜如注 包某,女,40 岁。2013 年8 月3 日首诊。自诉:“白带断续不愈两年多,近两个月就像一股水一样,量虽不大,但是不断流出,内裤一天换几次,夜间不慎,床上也会渗湿,气味不大,颜色淡白清稀。就现在的气温,别人都还嫌热,我却已经怕冷,四肢经常不温,腰膝酸软,小腹凉痛,饮食乏味,全身无力。西医说是‘妇科炎症’,中医说是‘阳虚带下’,打针吃药不少,总是不能完全治愈。后来我都不敢随便出门,生怕别人见到丢丑。” 视其形体偏胖,面色?白,唇无血色,舌质淡白,舌苔白滑;切其脉,细缓无力。 前医诊断为 “阳虚带下” 应属无误。据其舌脉表现及其自诉症状,脾肾阳虚,任带二脉不固已经显见,故而胞中津液滑脱而下。治宜温肾助阳,健脾止带。方用固胞断带汤为主。处方:人参15g,焦白术18g,茯苓15g,鹿角霜18g,煅牡蛎、煅龙骨各3g,续断、杜仲各18g,白芷、白扁豆各15g,炮附子、肉桂、炮姜、炙甘草各9g,糯米15g,5 剂。头煎冷水浸泡半小时,1 剂药文火缓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食远各温服1 次。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趁热先熏后洗阴部,然后加热泡足。保持心情平和,暂勿饮酒,饮食远离寒凉生冷之物,注意保暖,劳逸适度。 此方为家传,今略有加减。功能健脾温肾,固胞止带。主治脾肾阳虚,寒湿带下,日久不愈,纳差神疲,腰腹畏寒,下肢不温,带下清稀如注等症。 8 月9 日二诊。自诉:“效果很好,服药至第二剂时,带下亦有减轻,食欲渐振,随之饮食知味、腰腹冷痛等症也都有好转。5 剂药服后,带下基本止住。” 视其面色稍显微润,唇色、舌质微红,舌苔白润;复切其脉,仍显细缓,但比首诊时略显有力。嘱其原方续服5 剂,服用法及注意事项同首诊。 8 月20 日三诊。自诉:“带下已有6 天未再出现,身体各方面续有好转,这是我两年多来感觉最好的一次,要我看就算治好了。” 复诊其舌脉,面色、舌质已见微红,脉来缓匀微显有力。为巩固疗效,嘱咐汤药续服3 剂,改为1 日半服1 剂。另取5 剂去糯米,共研细末,水泛为丸绿豆大,待汤药尽剂,接服丸药,每服9g,日服2 次,用糯米、山药、芡实各15g 煮稀粥送服。首诊时交代的注意事项,切记忽忘。 顺访1 年,包某的寒湿带下治愈,加以个人饮食等方面注意调养,带下未再明显反弹,身体也比以往要好。 就在治疗包某的同时,一81 岁徐姓老妇人老年白崩,症状比包某还甚,带下色白清稀,量大如崩,在某三级医院住院治疗3 日病势不减。来我这里时,已见面色苍白,双目无神,唇色淡紫,身体羸弱,舌质淡白,舌苔薄白,脉象细弱无力。即用治包某方加炙黄芪60g,人参量用至30g,取3 剂,嘱咐其家人:1剂药文火缓煎3 次,药汤宜浓不宜淡,量少不宜多,每次服少量,1 ~2 日服1剂,3 剂药可以服4 天半至6 天,因为年龄大、身体弱、正气极虚之故,所以服药切不可过急。少量多次饮服,是以身体病情而定。总宜能够服下、病情渐有好转为度。若1 剂药服下病情未见好转,最好还到大医院治疗比较安全。 第二天下午患者儿子电话告知:“带下已经减少,精神也比昨天稍好。” 第三天电话又来:“带下已经止住了,还在慢慢喝药。” 5 天后患者儿子来告知:“谢谢您呀,老先生,我母亲的白崩已经完全止住,身体精力也在恢复。” 按语:寒湿带下清稀如注,无论年龄大小,凡属日久不愈,正气不足,或伴四肢不温,腰膝畏寒,甚或小腹冷痛,舌淡脉细,乃脾肾虚寒、带脉失约、冲任不固所致,非大补热补以固胞宫,则难以速见其效。上2 例并非个案,只要辨证无误,上方用之屡验。治愈后能够自我调养得法,复发者极少。但若虚实夹杂,寒热并存,而不属于大虚大寒之证的,上方不可轻用!以防止之过早,反而滞邪遗患,给以后的治疗增加难度。所以同是带下,辨证十分重要。不然,非但用药乏效,还会留下遗患。 81.老年带下,五色杂见 曹某,女,61 岁。2014 年12 月6 日首诊。患者女儿告知:“母亲平时身体一般,就是肠胃不好,经常胃痛,有饮酒习惯,大便时结时溏,至于说这儿痛那儿痛的,都是干农活累的,歇息一下就好了。最近半个月老叫腰痛腹痛,小便像‘五花脓’样,而且持续不断。我生怕有啥大毛病,送她到两家医院做B 超、抽血化验等检查,结果都说内脏没发现问题,就是有‘妇科炎症’。可是治疗了六七天未见好转,她便嚷着要请您看看,还没办出院手续,就来您这儿了。” 视其形体偏瘦,精神尚可,面色略显暗红乏泽,舌质偏于暗红,舌苔微黄微腻;切其脉,沉滑兼弦偏数。我正分析病情时,患者言道:“以前没啥大病,就是最近小腹坠胀疼痛,腰背酸胀,这么大岁数了,咋还有妇科病,下边出来黏糊糊的,一阵一阵不停,颜色啥都有,黑、灰、白、红、黄夹杂,像五花脓一样,小肚子下坠胀痛,腰窝、脊背酸胀疼痛,打吊瓶加吃药、外洗7 天,一点都没减轻。我以前就请您看过病,相信您能治好。” 由上可见,辨证当为湿热下注杂色带下。治宜清热燥湿,固下止带。方用止带汤为主。处方:苍术、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各15g,生薏苡仁30g,白芍12g,黄柏、樗白皮各9g,补骨脂、续断各18g,煅牡蛎、煅龙骨各24g,炒五味子、甘草各6g,3 剂。煎服法及注意事项同上例包某案首诊时所嘱。但该患者年龄较大,改为早、晚饭后1 小时温服,1 日半服1 剂。亦要外用熏洗。 止带汤功能燥湿止带,用治湿热下注,下元不固,腰膝酸痛,白带过多等症。方中二术、苓、薏、山药、扁豆健脾燥湿;黄柏、樗白皮清热燥湿;白芍、补骨脂、续断、五味子补益肝肾涩精;龙骨、牡蛎收敛止带;甘草调和诸药。用于本例湿热下注,杂色带下,腰腹疼痛等症,寄希对证有效。 12 月11 日二诊。自诉:“五花脓样带下已减少过半,腰胀腹痛略有减轻。” 复诊其舌脉,均无明显变化,上方中加木香9g 以治小腹下坠疼痛,加白头翁15g 以清热止带。因其小腹坠胀疼痛,带下如五花脓样,虽非湿热痢疾,但其性
相关推荐:
游戏王之冉冉
岁岁忘忧(完结)
南安太妃传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南城(H)
玩笑(H)
深海gl (ABO)
实习小护士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