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上南枝 nph > 第39章

第39章

,倦怠尿黄等症。去杏仁、半夏、白扁豆、木瓜,因其无寒热呕吐及腿肚转筋等症;加砂仁、陈皮、木香、大腹皮,以和中行滞而治腹痛肠鸣;加车前子、滑石,以清热利湿止泻。此为夏暑季节外感暑湿、内伤生冷所致肠鸣腹痛、泄泻、尿黄、心烦、倦怠等症的常用验方。一般无兼夹症者,多能服药二三剂即愈,其效甚为稳妥。 7 月25 日二诊。自诉:“肠鸣腹泻已经痊愈,尿色已清,消化已感正常,特来告知于您。” 按语:本例患者因为年轻体健,在坝下很凉的水中泡澡,回家后又吃冰冻西瓜,当夜即感腹痛肠鸣,继而泄泻不止。可能是用止泻药过早,因而泄泻次数虽然减少,但暑湿闭郁在内未化,故脘腹痞闷、消化不良、尿黄量少、腹痛便溏等症未除。暑湿虽然腻黏缠绵,但用药对证,且无其他兼症者,治愈常常不难。若忽略时令六淫,不分风寒暑湿燥火之何因致病,往往使易愈之患迁延日久。或当时症状消除,转眼又出现他患。如本例患者泄泻稍止后脘痞纳差、尿黄倦怠等症的出现,即是未针对致病原因调治,或止泻过早所致。六和汤即是夏月外感暑湿、内伤生冷引起的脘痞倦怠、腹痛泄泻等症的常用良方,若能对证加减,可谓效如桴鼓,药到病轻。加之自我调养适宜,一般都能在3 天左右治愈,且无任何后患遗留。 51.肠中积热,泄泻臭腐 鲍某,男,45 岁。2011 年8 月9 日首诊。自诉:“我平时就肠胃火大,经常烦渴引饮,尿黄便秘,吃西药打针几乎不起作用,吃泻药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我1 次买黄连30g 泡水饮,才可以把火排出去,烦渴便秘得以缓解一阵子。这次可就怪了,莫名其妙的腹泻五六天不止,口也渴,尿也黄,肚子痛一阵泻一次,泻出深黄色稀汤,臭腐难闻,肛门也辣乎乎的痛,吃了几片止泻药,半天没泻,可是腹痛加重,胀鸣加剧,还不如拉出来好受点。” 问他腹泻前是否饮酒吃荤腥油腻之物过多?或者夜寐纳凉过度?患者言道:“我的肠胃很好,从不忌讳酒肉冷热,可能就是您说的情况,饮酒吃凉拌猪头肉太多,加之睡觉离空调太近,第二天照常喝冰冻啤酒、吃肉,不知不觉地腹胀肠鸣,口干口渴,又把冰冻雪碧、汽水当茶频饮,接着又吃麻辣火锅,一下子可不得了啦!就是我以上说的,肚子疼一阵拉一阵,难受极了!打了好几天针也没管用,还是来请您看看。” 刻诊:观其形体健壮,面色黝黑暗红,舌质深红,舌苔黄腻,略显津液不足;切其脉,滑数兼弦而有力。辨证:湿热内蕴,积滞腹泻。治法:清热利湿,导滞止泻。方用葛根芩连汤为主加味。处方:葛根30g,黄芩15g,黄连12g,酒大黄(后下)9g,金银花30g,白芍15g,木香12g,炒山楂、炒麦芽、槟榔各15g,车前子30g,甘草6g,3 剂。煎服法及注意事项同上例王某。 葛根芩连汤清阳明胃腑实热;加酒大黄、金银花、白芍,以清肠中积热而止泻止痛;加木香、槟榔、炒山楂、炒麦芽,以消积导滞理气;加车前子,以利水益阴止泻。用于体实火泻实证,虽无止泻之味,而阳明胃腑实热清、肠中积滞消、小水利,则其泻自止。夹寒脾虚者禁用! 8 月15 日二诊。自诉:“服药头剂腹痛泄泻更甚,服至第二剂时,泄泻次数减少,腹胀肠鸣及肛门灼热减轻,这两天感觉已经没事儿了。” 视其舌质暗红、舌苔黄腻已退,脉来滑数兼弦之象转为小缓,湿热积滞之势已衰。看来体实病情不杂之人,病来虽猛,但去之亦速。为巩固疗效,又反复嘱咐他饮食注意一段时间,以温和容易消化为主,暂勿饮酒及陡进荤腥油腻之物,以防重伤肠胃,而致泄泻复作。或每日用真葛粉一二两,分2 次开水冲服,亦有清胃热、止泄泻作用。患者言道:“这好喝,行!行!行!这次搞怕了,以后会注意。” 按语:本例患者积滞火泻的治法为 “通因通用”,即泄泻反用通滞泻实攻下之剂。葛根、黄芩、黄连以泻其阳明肠胃积热;槟榔、山楂、麦芽以消积导滞;大黄摧枯拉朽之势推陈泻下;木香理气止痛;金银花、白芍、车前子以清热益阴止泻;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用于正实热甚、舌红苔黄、尿黄短少、泻下臭腐、烦渴引饮、脉象滑数兼弦而有力之肠胃积热火泻证,正中肯綮,故而3 剂药服下,其病痊愈。此为正气不虚、积热盛实之证的用法。若或正气不足,或兼有其他疾患者,不可轻易使用此法。 52.脾胃虚寒,大便溏薄 余某,男,63 岁。2012 年10 月5 日首诊。自诉:“身体从小就弱,尤其是肠胃不好,食欲不旺,食量偏小,即使是很注意,也是经常大便溏薄,甚至有人说我是‘稀屎痨’,经过不少中西医治疗,总是不能根治。到了20 岁以后,身体慢慢好些了。可是60 岁过后,老毛病又开始出现,虽无原来严重,但也是饮食等方面稍不注意,即感到脘腹膨胀,肠鸣溏泻,全身乏力。这半个月以来,不知是天气开始转凉的原因,还是我饮食哪点没注意到,总是脐腹部不温,饮食乏味,肠鸣不断,消化不良,大便溏稀,倦怠乏力。” 刻诊:视其形体偏瘦,精神欠振,面色萎黄,舌质偏淡,舌苔白润;切其脉,濡弱之象。 综上所见,辨证当属脾胃虚寒、运化无力无疑。治当温中健脾,和胃止泻。方用参苓白术散为主加减。处方:人参、茯苓、焦白术、炒山药、炒白扁豆各15g,炒薏苡仁、白莲子各18g,陈皮12g,砂仁(后下)、干姜、肉豆蔻各9g,赤石脂18g,炙甘草6g,大枣5 枚,黄小米15g,6 剂。头剂冷水浸泡半小时,文火煎开后小火再煎半小时,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服1 剂。脾虚体弱,服药不可过急。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饮食一定要温和容易消化,且有规律,还要适度增加营养,忌食生冷、油腻、焦硬等不易消化吸收之物。劳逸适度,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参苓白术散健脾渗湿、和胃止泻,用治脾胃虚弱,饮食难消,脘胀溏泻等症;去桔梗,加干姜、肉豆蔻,以温中祛寒醒脾;加赤石脂以涩肠止泻;加黄小米以补脾养胃。用于本例的脾胃虚寒、运化无力、消化不良、大便溏薄等症,应属对证施治。但由于患者素体脾虚,年龄六旬有余,且年轻时就有脾虚泄泻之患,服药效果如何?有待二诊时方知。 10 月16 日二诊。自诉:“6 剂药没白吃,10 日前1 天大便四五次,这两天至多两三次,且近似成形,胃口也有好转,饮食知味,膨胀减轻,精神略振。这次只开3 剂,服后再来看看。” 观其面色、舌质、舌苔及复切其脉,均与首诊时近同,可以按患者要求,原方续服3 剂,服用法及注意仍同首诊。 10 月20 日三诊。自诉:“白天大便1 次,夜间1 次,都不算很成形。就现在这个天气,夜里双足暖不热,起夜入厕怕冷。” 视其舌质偏淡,脉象濡弱,已服药6 剂,仍无明显变化,仅仅是大便次数减少,而未完全成形,且夜间下肢不温,必须入厕1 次,必是脾胃虚寒日久,累及肾阳不足所致。遂将上方去白扁豆、炒薏苡仁、陈皮渗湿行滞之味,加入炮附子、桂心、炒五味子各6g,以温肾助阳、涩精止泻。续服3 剂,服法、注意同前。 10 月28 日四诊。自诉:“这3 天服药后,夜间可以忍一忍不入厕,大便1 日至多2 次,逐渐成形,下肢不温略有减轻。” 复诊其舌脉,仍无根本变化,复将附子、桂心量加至9g,再服3 剂。 12 月30 日,余某来门诊告知:“连续服您的药15 剂之后,至今大便1 日一二次,基本成形。饮食消化比以前明显为好,肠鸣膨胀很少出现,精神精力也略有提升。” 按语:本例患者从脾胃虚弱到脾胃虚寒,以后出现下肢不温、“五更泻” 的脾肾阳虚,先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虽然对证有效,但起夜入厕怕冷凸显,加入附子、桂心、炒五味子后,由于附、桂量轻,亦是有效而不显著,当二味量加至9g 时,其患方愈。这是我治疗体弱便溏日久的一贯谨慎做法,总以步步稳效而不出意外为目的。可能有人笑我是 “胆小怕事”,然也。不出意外而能治好病,谁不求之?“速战速决” 固然更好,那是要因人、因病、因症而言。所有人、所有病、所有症,都去速战速决,则谬矣!暴急之症可以,体实外感者可以,正气不虚肠燥便秘等症者均可以。唯有体弱病杂者不可以。即使某一病症再突出,也不能顾此失彼,以图一时之快。治其实而不伤其正,济其虚而不滞其邪,方为良法也。 以上3 例,首例王某为夏暑季节冷浴食寒腹泻,方用六和汤乃属和法之用;例2 鲍某为肠胃燥热火泻,方用葛根芩连汤加泻下之味,治属攻法之用;本例患者,素体虚弱,且便溏日久,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则近同于补法之用。3 人体质、年龄不同,病程新久亦异,虽然都是泄泻,但选方用药差异很大。此即是“四因(因人、因病、因时、因症)” 而区别治之的具体应用。 53.湿热痢疾,里急后重 蔡某,男,50 岁。2013 年7 月30 日首诊。自诉:“起初消化不良腹泻,输了3 天液,加吃止泻药,拉肚子止住了,但是吃饭不香,食量减少,脘腹部胀闷,心烦口渴,有时肠鸣,解便不爽,这几天又出现腹痛下坠,蹲下去许久,只排出少量不太成形的粪便,当中夹有些许红白黏冻,肛门感觉灼热,莫不是成痢疾了?” 问他平时饮食习惯如何?蔡某言道:“我平时身体很好,啥都吃,不挑食,每顿饭有酒肉更好。” 刻诊:视其形体尚健,精神正常,面色偏于暗红,舌质略显深红,舌苔白厚微黄;切其脉,弦滑之象。 由上可见,该患者体质无碍,就是肠胃湿热偏重,故而解便不爽,兼有红白黏冻,且腹痛下坠,已成痢疾征象。治宜清热化湿,兼以消导疏利。方用白头翁汤加味。处方:白头翁、秦皮各15g,黄连、黄柏各9g,金银花、葛根各18g,地榆、槐花、赤芍、牡丹皮各12g,木香、枳壳各9g,酒大黄(后下)、甘草各6g,粳米15g,3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1 剂。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暂勿饮酒,饮食清淡几日,勿饮冷食寒、纳凉过度,谨防中暑受热。 白头翁汤清热燥湿止痢,用治湿热痢疾,下利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渴欲饮水、身热心烦等症;加金银花、葛根、地榆、槐花、赤芍、牡丹皮、酒大黄,以清热解毒止痢;加枳壳、木香以疏导理气缓痛;加甘草以缓急而和诸药;加粳米以助谷气而护胃。用于体质不虚,肠胃湿热偏盛而致的红白痢下、口渴欲饮、肛门灼热等症,亦是常用有效方。体虚内无湿热,即使有红白黏冻、里急后重等症,而小便不黄、肛门无灼热、不烦渴欲饮者亦慎用。 8 月5 日二诊。自诉:“头剂服后,解便即爽,心烦口渴已解;2 剂服后红白黏冻渐无,腹痛下坠已轻。这两天脘腹胀闷已除,饮食知味,就是不敢犯禁,酒肉都没敢沾边。药是不吃了,因为感觉都已正常,就是来问问还得几天才能大胆吃喝?” 视其面色暗红已退,舌质红润,舌苔淡黄津润;复切其脉,弦滑已转为缓匀。舌脉变化与患者感觉吻合,上方可以不必再服。饮食荤腥之味可以缓慢恢复,但不可暴饮暴食,总宜容易消化,而不过热过寒,以免复伤肠胃为要。 按语:本例湿热痢疾的用药亦属 “攻法” 范围。白头翁汤加清热凉血解毒、导滞泻下之味,乃是寒上加寒,若不是脉象弦滑、舌苔白厚微黄、心烦口渴、痢下红白黏冻、肛门灼热、里急后重等脉证为据,加之本人素体健康,仅为湿热痢疾实证为患,岂敢如此用药!本来痢疾治愈之后,再以和法和其脾胃,去其暑湿,方用六和汤加减调之,但是患者执意不愿再服药,宁愿早点吃好的恢复精力,也不愿再多服一剂汤药。后得知服药后饮食又注意了五六天,即恢复到他原来的吃喝习惯。顺访2 年,泄泻、痢疾均未再犯。这是他的本身体健使然,脾胃不健者切勿仿效。 54.心火下移,尿黄淋涩 邹某,男,33 岁。2012 年5 月20 日首诊。自诉:“每逢饮水少,出汗多,或劳累时顾不上及时饮水,汗出过多仍然坚持劳作,便出现小

相关推荐: 失身酒   我在末世养男宠   我以神明为食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交易情爱(H)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满堂春   芊芊入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