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赫赫战功”?但在处置错综复杂的病症时,若又逢正气羸弱的,岂敢 “大刀阔斧”“单刀直入”?慎之又慎尚嫌不足,“暴虎冯河”,谁敢妄为!故而宁可稳中求效,亦不敢 “急功近利”!这就是我治疗慢性复杂疾患的一贯胆小与坚守。 人无胃气不活,谷气绝也。睡眠与饮食同等重要,阳动阴静也。倘若谷气绝而五脏六腑失其荣养,阴阳逆乱,夜应静而反动,耗伤阴血也。故此案虽有日久之胃痛,后又夹脑梗、消渴、冠心病、颈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鉴于年龄、体质状况,既不能群病齐治,亦不可专治一患,所以先调其心脾,以宁其神、安其胃。待其胃和神安,而后续加治他病之味,方不至于生出不测之乱。此亦按 “治内伤如相” 之训而为也。 以上诸例,乃是治疗的千万例胃脘痛患者之中,梳理遴选具有代表性验案,包括糜烂性胃炎、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常见胃病,这些是我临证最为多见的病种,亦是见效容易、复发较频的病症。治疗此类疾患,医者除要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外,患者必须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方能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乃至根治有望。单凭药物治疗,而不注意饮食节制、个人养护,即使仙丹妙药,也只能暂管一时,不久复发。晚年将个人治疗此患的用药经验,具体体现在以上诸案,仅供读者参考。 10.肝阳上亢,头痛耳鸣 任某,男,40 岁。2014 年12 月3 日首诊。自诉:“头痛耳鸣已有四五年,尤其是饮酒过度及失眠、心情不顺时,即感头顶胀痛,耳鸣加重,甚至目赤口苦,心烦易怒,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吃龙胆泻肝丸有一定效果,但再吃即无作用。血压偶尔偏高,不头痛时又正常。磁共振、抽血化验等检查,只有一项‘高血脂’,其余都属正常。中医当‘头火’‘肝火’治,亦可暂时减轻,但只要熬夜、饮酒、生气,症状立马回复原状,好像头痛耳鸣的病情还在继续加重。” 刻诊:视其形体尚健,只是面色暗红,隐隐瘀青,说话声音重浊,舌质暗红,舌苔薄黄乏津;切其脉,弦数而有力。辨证:肝阳上亢,血热瘀阻。治法:平肝潜阳,凉血泻火。方用镇肝熄风汤为主加减。方药:生赭石18g,生龙骨、生牡蛎各24g,生龟甲、生白芍、川牛膝、生地黄各18g,玄参、龙胆草、黄芩各15g,羚羊角粉6g(分3 次汤药调服),大黄(后下)、栀子、黄连各12g,甘草6g,3 剂。头煎冷水浸泡半小时,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尽剂。药渣宽水再煎,煎开后加陈醋半斤,适温泡足。若要见效快,疗效显著,必须做到饮食清淡、不熬夜饮酒、心情平和这三条,如果生活习惯依旧,或者烦躁郁怒,即使服药有效,也是只能暂管一时,不久原病奉还! 镇肝熄风汤主治肝阳上亢,脑中热痛、目胀耳鸣、面色如醉、脉象弦长等症。由于任某三焦火旺,目赤口苦,便秘尿黄,故原方去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加入龙胆草、黄芩、栀子、大黄、黄连、羚羊角粉,以增强凉血泻火之功。治实无补法,任某年轻体实,故用此重镇潜阳、凉血泻火之方,直折其阳亢火盛之势,使其头痛目赤等症得以早除,此亦攻法之用也。 12 月7 日二诊。自诉:“头痛怕了,这次我可听您的话,认真服药,坚持忌口,不熬夜,精神减压,头痛已经轻多了。大小便昨天才算正常,不秘结,不黄赤,眼睛也感到清爽许多。您把药量再加大点,我性子急,想好得再快点!” 视其面色暗红、瘀青略退,稍见亮泽,舌质暗红稍退,舌苔依然薄黄,津液略回;听其说话声音略爽;复切其脉,弦数有力之势略减。阳亢热盛,正气不虚,可以适当增加药量。遂将生牡蛎、生白芍、生地黄量各加至30g,另加丹参、生磁石各30g,以增强凉血潜阳、通窍镇鸣之功。续服3 剂,服用法及注意事项同首诊。 5 天后患者来言道:“头痛脑胀等不适症状已经完全消除,嘴馋得实在不行,不知道何时能够开戒?我可从来没有这么听话过!” 我笑言道:“想想你头痛时的痛苦,建议改变生活习惯,这样不但痛苦少,而且还对身体大有益处。不然,吃出个‘三高’,治疗起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任某似有所悟,道声谢谢而去。 按语:这样的患者多为青壮年人群,且都与任某的生活习惯相似。正气不虚,阳旺血热,故用 “六生(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甲、生白芍、生磁石)” 凉血潜阳的镇肝熄风汤,去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加入龙胆草、黄芩、黄连、栀子、生地黄、大黄、羚羊角粉,以增强凉血泻火之功,后又加丹参、生磁石者,亦为助其凉血活血、潜阳通窍之力,以治头痛耳鸣等症。故6 剂药服后,其患临证治愈。其中最主要因素,就是患者能够 “忍馋” 配合。若他违背医嘱,依然嗜食肥腻,熬夜饮酒,情绪浮躁,即使医者再费苦心,用药亦会罔效。故民间有 “病人不忌嘴,跑断大夫腿” 之说。 11.气滞血瘀,脑梗头痛 刘某,男,53 岁。2010 年6 月30 日首诊。自诉:“患高血压病多年,吃药控制的还算基本平稳,就是高血脂不易降下来,血糖一直都还正常,但是经常头痛,有时头痛如裹,有时半边痛如针刺。后用磁共振检查出‘腔梗’,也住院、门诊治疗过多次,还是时好时坏。最近又出现夜寐不实、心烦不宁、偶感口苦等症,我生怕中风偏瘫,经人介绍,到您这里用中药调治。” 刻诊:观其气色精神并无大碍,形体略胖,情绪微烦;舌质乏泽,隐隐浅淡瘀斑,舌苔灰腻;切其脉,弦长有力,微滑,偏数。辨证:肝气偏旺,气滞血瘀。治法:清热行滞,活血通络。方用天麻钩藤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天麻、钩藤各15g,生石决明(锉碎)30g,黄芩、牛膝各15g,首乌藤、茯神各18g,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各15g,蔓荆子18g,地龙12g,丹参30g,粳米15g,5 剂。头剂冷水浸泡半小时,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加陈醋半斤,适温泡足。节酒戒烟,饮食尽量清淡,勿人为熬夜,保障睡眠,精神减压,勿过度劳累。 天麻钩藤汤平肝息风,用于治疗肝阳上亢,肝风上扰,头痛眩晕、心烦失眠等症;通窍活血汤活血通窍(需要麝香少许,无则可少加冰片代之,不用亦可),用治瘀阻头痛,眩晕耳鸣,面色青紫而暗,以及妇女闭经等症;加蔓荆子、地龙、丹参,以增强凉血行瘀而治头痛心烦;加粳米以和胃护中,可减少潜阳凉血行瘀之品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并可改善口感。 7 月10 日二诊。自诉:“服药效果很好。首先感觉头脑清醒了许多,头痛脑胀减轻,睡眠也有改善。” 观其情绪微烦已去,精神已显愉悦,面色较首诊时微润;舌质略显亮泽,灰腻舌苔稍化;复切其脉,弦长之象稍缓,服药已中病机,神清、瘀散之征。上方续服5 剂,服用法及注意事项同首诊。是否连续服药,自己把握病情。如病情稳定,不适症状未再出现,亦可隔段时间再诊;或连续服药3 个月复查,看看 “腔梗” 情况,再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2013 年3 月15 日三诊。自诉:“近三年复查过2 次,高血脂已降了下来,‘腔梗’无明显变化,自我感觉各方面都还基本正常。这也得益于您的反复叮嘱,以前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喜食荤腥油腻辛辣之物,熬夜饮酒、瞎操心、老生气等,我都一一改掉,生怕还没退休就偏瘫。前几天因为点小事心烦,感觉头顶发热,半边头痛,睡眠也有点不踏实,故再来请您看看。” 复诊其舌脉,与二诊时相近,仍用前方续服5 剂,如不适症状基本消除,继续自我调养即可。 按语:以往治过许多与刘某病情相似者,大多都是吃中药调治一段时间停下来,但该吃的药还得继续吃,如降脂药、降压药等,并同时注重自我调养,后来中风偏瘫的并不多见。而不注重尽早检查,有病也不认真治疗,更有甚者,把医嘱当儿戏,我行我素,不良生活习惯固执不变的,40 岁左右中风偏瘫者屡见不鲜。本患者我顺访了5 年,他特别珍爱自己身体,有益的努力去做,有害的尽力避之,身体各方面状况比以往还好了许多。 现在 “脑梗” 头痛患者甚多,我用治刘某法,效果大都较佳。若能因人对证加减药味,则疗效更为显著。但仅适用于正气不虚、无兼夹其他疾患者。若遇体质弱或兼有其他毛病,如脾胃虚弱、纳差神疲,此方当慎用。或在治疗此病的同时能够兼顾到脾胃正气,用药也不妨碍所兼之患,亦不失为稳妥治法。 12.用脑伤神,头痛屡犯 蒋某,男,47 岁。2013 年3 月21 日首诊。自诉:“不到20 岁就有头痛毛病,三级医院检查诊断为‘神经性头痛’,只要精神压力大,或者睡眠不足、饮酒等,都可引起头痛加重。头痛严重时还伴有耳鸣、眉棱骨疼、心烦、失眠,精力明显欠佳。吃过不少药,都是暂时管用。近来有几件事伤神,头痛、眉棱骨痛、耳鸣、失眠、心烦一起来,以往有效的药吃了也不管用,特来请您看看。” 刻诊:视其形体偏于消瘦,双眉微皱,面色乏泽,精神略显疲惫,情绪微烦,舌质淡红,舌苔薄黄,津液不足;切其脉,细数兼有不齐之象。以上所见,活现一个用脑劳神之人。加之遇到烦心事,故有以上表现。辨证:思虑伤神,情志不舒。治法:养血安神,舒郁止痛。方用归脾汤合枕中丹加减。方药:炙黄芪24g,当归、龙眼肉、炒酸枣仁、白术、人参、茯神各15g,远志、石菖蒲各12g,木香6g,炙龟甲15g,龙骨18g,炙甘草6g,大枣5 枚,粳米15g,5 剂。1 剂药文火缓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尽剂,病久体弱,不宜服药过急。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服药期间勿饮茶水,忌食绿豆、萝卜、酸菜,以防降低药性,尽量精神减压,勿熬夜、饮酒,饮食温和,劳逸适度,保暖防寒。 归脾汤补气养血,枕中丹敛阴益智。寄希益气养血安神,以收耗散之精血。脑劳内伤之人,故先调其本,以待元气恢复,而后再视其标症缓急而治之,或可减少复发次数,疗效得以巩固。 3 月30 日二诊。自诉:“按您交代的服药加泡足及饮食等方面注意,效果还可以,至少饮食、睡眠、精神有改善,头痛也稍有减轻。” 视其精神较首诊时明显为好,面色微微亮泽,情绪也舒缓多了。舌质、舌苔未见大的变化;脉象参差不齐略显有序,虽细而数,但参差不齐之象已不明显,此为服药已见效果之兆。上方加入藁本9g,以增强上行颠顶而散太阳经风寒湿邪;加蔓荆子15g,以宣散太阳、阳明、厥阴经风热,凉血利窍,而治头痛脑胀之功。续服5 剂,服用法及注意仍同首诊,尽剂再诊。 4 月15 日三诊。自诉:“按我的感觉可以不吃药了,因为经停药后几天观察,各方面情况都还可以。但又怕随时复发,故再来看看。” 看他的精神状况,已和常人无异。复诊其舌脉,舌质仍略显淡红,舌苔薄黄津回;脉来虽无结代之象,但仍偏于细数。遂将上方龟甲量加至24g,汤药续服5 剂。另取5 剂去粳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待汤药尽剂,接服丸药,每服9g,日服2 次,用温开水送服。服药时禁忌及其他注意事项仍同首诊时所嘱。争取疗效巩固,复发次数减少,症状减轻。但要加强自我调养,以后不再明显复发最好。 按语:此患 “神经性头痛” 日久,体质一派文弱之象,显然是脑劳过度之人。劳伤心营,气血不足,因而出现虚烦憔悴之状,故用归脾汤合枕中丹加减,先调其气血,益阴安神,本亏得以滋养,睡眠、饮食正常,疼痛自然随之减轻。此亦先本后标之法,故二诊时加入藁本、蔓荆子2 味,以治头痛脑胀,效果还算满意。此类患者也很多,但不是凡属劳心过度引起的都可以通治。个体差异,病状不同。但能因人辨证施治,服药乏效者必少。 13.颈椎突压,头痛眩晕 张某,女,40 岁。2013 年9 月10 首诊。自诉:“先是颈强偏头痛,后来又出现手指夜间麻木,上肢活动不便,扎针、艾灸、熏蒸、吃药都用过,也有一定效果,但均不能治愈。在二
相关推荐:
玩笑(H)
芊芊入怀
满堂春
挚爱
召唤之绝世帝王
爸与(H)
薄情怀(1v1)
岁岁忘忧(完结)
成瘾[先婚后爱]
珊璐短篇CP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