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上南枝 nph > 第24章

第24章

2012 年11 月3 日首诊。自诉:“胃中时常嘈杂,即使是刚吃完饭,依然感到不适。夜间难以入睡,有时呕吐苦水、酸水,胃部感到很难受,还不时出现头闷、眩晕、两胁痞满,甚至神情郁闷。做过多项检查,只确诊了‘反流性胃炎’,其余未见异常。如此已有3 年之久,吃药打针,治疗无明显效果。若遇饮食肥腻、辛辣、寒凉及饮酒与心情不好时,嘈杂欲呕、脘胁痞闷、眩晕失眠等症随之加重,是不是更年期反应?” 刻诊:视其形体偏胖,精神略显微烦,面色如蒙垢尘,两颧骨处隐隐淡暗微青;舌质乏泽,边有齿痕明显,舌苔暗黄微腻;切其脉,弦滑微数,右关尤为明显。辨证:痰热上扰,胆胃不和。治法:清热祛痰,和胃降逆。方用温胆汤为主加味。清半夏9g,竹茹18g,枳实12g,茯苓18g,陈皮12g,甘草6g,黄芩、漂白术、酸枣仁各15g,木香、砂仁(后下)各9g,厚朴12g,生牡蛎30g,生姜3 片,大枣3 枚,3 剂。头煎冷水浸泡半小时,三煎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药渣宽水再煎,加陈醋半斤,适温泡足。尽量保持心情平和,饮食要偏于清淡、温和容易消化,勿人为熬夜,劳逸适度。 温胆汤主要作用为祛痰降逆,和胃止呕。常用于胆胃不和,痰热上扰,眩晕不寐、嘈杂欲呕、口苦胁满等症。加黄芩以清三焦之热;加漂白术以燥湿健脾;加酸枣仁以疗胆虚不寐;加木香、砂仁、厚朴以理气和胃降逆;加生牡蛎以祛痰、潜阳、平眩。寄希痰热降、肝胃和、虚阳上潜得以平息,胃中嘈杂去,眩晕不寐除。此类胃脘痛虽不算多,但时而有之。每用此方因人加减治之,效果尚可。 11 月9 日二诊。自诉:“服药效果可以,起码这三四天嘈杂痞闷减轻,夜能入睡,头脑也感觉清醒了许多。” 复诊其舌脉,似无明显变化,可能是病久之故。原方续服5 剂,煎服法及注意同首诊。 半月后患者电话告知:“老先生,我的毛病已基本治愈,谢谢您的费心。这些年药也吃够了,如有反复,还会再去麻烦您的。” 按语:如梁某病症相似者,不愿吃汤药的,亦可用左金丸以竹茹、酸枣仁各15g,生牡蛎30g,煎水送服,口感、疗效均可。但无汤药对证加减灵活、效果理想。同样病症,治法很多,凡能对证用药,切中病机的,大多都能药到病轻,乃至较快治愈。本患者不仅胃中嘈杂,同时伴有胸痞呕恶、头闷眩晕、夜难入寐等症,故用温胆汤加减,对证施治,因而疗效亦较满意。 8.胃痛缠绵,脾肾阳虚 孙某,男,65 岁。2012 年10 月5 日首诊。自诉:“年轻时就有胃痛毛病,总是屡治不愈,年龄大了我怕是癌症,几乎每年都去全面检查,至今还是‘慢性胃炎’,别的都还正常。‘三高’‘五高’都没有。治胃病的药不知吃了多少,就是不能断根,而且胃痛伴泛酸,消化很差,容易出汗,怕冷,四肢常不温,大便时常溏稀,夜尿还多,胃部总是凉冰冰的,饮食稍不注意,不是胃疼泛酸,就是肠鸣拉稀,腰酸膝软,精力下降,感觉人老得很快。我不求调理到像壮年人那样,只望胃痛消除,饮食消化正常,大便莫再溏稀,夜间起床少点,能干轻活,生活自理即可。” 刻诊:视其面色?白,形体消瘦,但是头脑清醒,视力、听力正常。舌质淡白,舌苔白润;切其脉,虽细迟而中、沉取来去尚匀。 由上可见,胃痛时日延久,纵无他疾兼夹,亦是脾肾阳虚、命门火衰,故而出现胃痛隐隐、便溏、夜尿过多等症。治法当以健脾温肾、和胃止痛为要,方用参苓菟丝丸为主加减。人参15g,焦白术、白茯苓、炒山药、白莲子、菟丝子(黄酒浸泡,蒸熟打饼,焙干)各18g,附子(先煎)、干姜各9g,益智仁、煨肉豆蔻各15g,煅牡蛎30g,陈皮、砂仁(后下)、藿香各9g,炙甘草6g,粳米15g,5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尽剂,病程长,体质差,服药不宜过急,缓服利于运化吸收。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饮食要有规律,温和容易消化吸收为要,不可饥饱无度,暴饮暴食。要劳逸适度,切勿忍饥劳作,或者饱时用力,注意保暖,谨防感冒。这些都是个人需要做到的,目的是配合治疗,寄希病愈康复。 参苓菟丝丸方功能健脾固肾,和中涩精。主治脾肾虚损,不能收摄,以致夜尿过多,畏寒体倦,甚或梦遗失精等症。加附子、干姜以温中补火,而祛脾肾沉寒;加益智仁以补心气,命门、三焦之不足,温中进食,缩小便,以治客寒反胃、冷气腹痛等症;加肉豆蔻以理脾暖胃涩肠,逐冷消食,以治积冷心腹胀痛、泄泻冷痢等症;加煅牡蛎涩以收脱,敛汗涩肠,中和胃酸,以治虚汗、滑泄、胃酸刺痛等症;加陈皮、藿香、砂仁以和中理气,温胃行滞,醒脾而助健运;加粳米以益脾气、助谷气。治本为主之方,暖脾肾,温三焦,缩尿止脱,兼以理气行滞之味,用于久病体虚、胃痛畏寒、自汗出而夜尿过多等症,常收到良好效果。 10 月15 日二诊。自诉:“老先生看病还是细致啊!这5 剂药的效果很好,起码我的肚子凉、夜尿多、大便溏泻、胃部冷痛等症都有明显减轻,吃饭知香,睡觉踏实,精神也就感到舒畅。我的要求是不换药再服5 剂,您看行不?” 视其面色微润微红,舌质微红,舌苔依旧白润;复切其脉,细迟转为缓滑之象,此为沉寒已见消散之征。思其本属脾肾虚寒之体,原方续服5 剂,应不为过。我便随即应允,原方续服,但不可擅自加量,尽剂须来再诊。 10 月25 日三诊。自诉:“大便也已成形,睡得早夜尿至多2 次,畏寒已不明显,胃部已感温暖,偶尔泛酸胃痛未再出现,我想照方配制末药再服一段时间,希望能够根治。” 视其精神明显振作,面色微见红润,舌质微红,舌苔薄白微黄津润;复切其脉,缓滑而匀之象。不适症状已去大半,元阳之气也同时在恢复,可用小剂量末药续服,祈望巩固疗效。依然用原方取5 剂,共为细末,每服6g,日服2 次,饭后半小时用稀粥或温开水送服。自我调养不可忽略,如有不适,及时告知。顺访3 年,孙某旧疾未犯,身体、精力较以往为好,效果满意。 按语:孙某虽然年逾六旬,病程超过30 年,而且体质还较弱,但病情却不复杂,故首诊时辨证无误,谨守一方一法,调治2 个月病愈,还能身体、精力同时恢复,这就是因人辨证用药之例证。病虽同而证异,若仅守其病,而忽略辨其证,用药岂能正中病机?服下岂能稳验?况且治中老年慢性病症,若总换方易药,把握不住整体与病机变化,亦是犯医家大忌。即使是机器某一处出问题而影响正常运作,也只能是找准 “毛病” 修理,岂能盲目乱试、乱拆?李念莪说:“人之有病,犹树之有蠹也;病之有能,犹蠹之所在也。不知蠹之所在,遍树而斫之,蠹未必除,而树先槁矣。” 病机就是本病发展变化的当前情状,也就是“蠹之所在”。孙某病是慢性胃炎,而今即是脾肾阳虚,所以肚子凉冰冰的,遗尿多,便溏稀,胃隐痛,纳差运化无力。既已认准 “证”,就已抓住 “病机”,参、术、附、桂等温热补剂,依然治愈慢性胃炎。 9.胃痛多病,用药须慎 赵某,女,60 岁。2010 年3 月1 日首诊。自诉:“我的毛病多,先是多年糜烂性胃炎,吃治胃病药无数,二十余年未能治愈,继而陆续患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失眠头痛等病,无论住院、门诊,医生见我都摇头。近两年老是吃不下饭,还经常胃胀胃痛,失眠眩晕,全身无力。您是老医生,请费心给我看看。” 刻诊:视其身体偏瘦,步履蹒跚,精神欠佳,面色滞暗,舌质暗腻,边有齿痕,舌苔灰润;切其脉,颇显紊乱,两寸代象明显,十至之内即有3 次不见,两关弦滑,数迟不定,尺脉沉迟兼弦。见此状,我亦暗暗摇头。倘若辨证失慎,选方用药有所偏颇,必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审慎良久,用药当先调理心脾,待其脾胃运化正常,饮食、睡眠改善,精神振作时,再行治疗他疾。一次统治诸病,个人能力有限,实属难以做到。遂与患者言明,患者言道:“全听先生的,那我还在吃的好几种药咋办?” 我回言:“不能随便停,可以错开时间吃。” 遂拟以益气和胃、养血安神法,方用归脾汤加减。方药:人参9g,白术、茯神、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各12g,木香、炙甘草各6g,大枣5 枚,陈皮、砂仁各6g,龙齿18g,3 剂。1 剂药文火缓煎3 次,药汁混合一 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尽剂,病久体弱,服药宜缓不宜急。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尽量保持心情平和,饮食温和容易消化为要,注意保暖,谨防感冒。保持联系,如有不适,及时告知。 归脾汤功能引血归脾、养心安神。常用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以致出现怔忡健忘、食少倦怠、失眠健忘等症。加陈皮、砂仁者,以和中醒胃,行滞宽胀;加龙齿者,以收敛浮越之气而镇心安神。寄希正气恢复,饮食正常,睡眠得安。尤其是多病体弱患者,但能饮食、精神、睡眠三者基本正常,或者并无大碍的,大多都有调治到病情好转、甚至治愈希望。反之,饮食难进、精神颓败、夜不能寐的,即使仙丹妙药,亦难速见显效。 3 月9 日二诊。自诉:“3 剂药服后,胃部略感舒适,消化有改善,睡眠稍安,心里略感舒坦,头脑自然也清醒了一点,就是颈强、腰腿痛还是老样。只要能见效,我就有信心。” 复诊其舌脉,几乎毫无变化。药物也不敢随意更换,只有在原方中加入天麻、川芎、续断、千年健各12g,丹参30g,生黄芪18g,同时治疗冠心病、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寄希减轻头痛、眩晕、颈强、胸闷、腰腿痛等症状。这已是较大处方,但愿能够有效果。续服3 剂,尽剂再诊。 3 月16 日三诊。患者言道:“看您二诊时开药很犹豫,我知道病情复杂难下药,但是两次服药都有效,颈强头晕、偶尔胸闷、腰痛强滞疼痛等症虽无明显好转,但已稍感减轻。您放心,服药如有不适,我会及时告知的。” 复诊舌脉,仍无明显变化,便将上方药味除丹参外各加3g,续服3 剂。 3 月21 日四诊。自诉:“我说不用担心嘛!谁都知道您谨慎得很,生怕治疗无效,更怕给病人增加痛苦。吃您的药,说实话,见效虽不算快,但病情稳步减轻。像我这样的一身病,想一把抓、马上好,那是不可能的。” 遇到这样的明白人,医者也感到有信心。将三诊方嘱其续服6 剂,服用法及注意事项仍同首诊。 3 月31 日五诊。自诉:“我现在感觉还可以,虽然病多,但都没有大的波动,上次的药加服点三七粉行不?” 我回言:“完全可以,1 日量6g,分2 次汤药送服,可增加点活血止痛功效。” 患者又言道:“今天再开6 剂,现在的状况如饮食、睡眠、精神等方面都还算可以。偶尔泛酸胃痛,也基本未再复发。其他的病也根治不了,不影响正常生活就行了。您可莫多疑,就凭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想要根治是奢望。” 观察她的面色已见微润,精神略振,步履已稍稳;舌质略显亮泽,齿痕变浅,舌苔白润;复切其脉,结代之象减少,已见细缓、略匀之象。赵某所言,何尝不是我之所虑。但是患者有要求,唯有尽力而为之。明知有些病根治不了,但还要竭力减轻他(她)们的痛苦,这就是医者之天职。 后来赵某又来过几次,都是通报一下病情。虽然几种老毛病仍未治愈,但是注重自我调养,身体各方面总的感觉都还算可以,生活能够自理,做一般家务活没大影响。 按语:与赵某相同患者甚多,可谓数不胜数。能将 “一团乱麻” 理出头绪,服药后患者感到满意,多种疾病症状陆续减轻,身体、精神渐渐恢复,治疗中“不出乱子”,也只算是 “平安无事”。即使是治愈某个 “大病”,也从未有过丝毫欣喜,因为还担心着许多 “百病缠身” 的在诊患者。这个病人不算 “典型病案”,比她复杂难缠的患者多得很!难怪吴鞠通在他的《治病法论》中言道:“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神机默运,无功可言,无德可见,而人登寿域)。” 谁不想立 “

相关推荐: 深海gl (ABO)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成瘾[先婚后爱]   碧荷衍生文   我以神明为食   南城(H)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火影之最强白眼   小寡妇的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