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就不说话。 李小蝶继续道:“远交近攻,是对凶悍的敌人的策略,而我们要面对的无非全是一些野蛮民族,不通教化,对付这些人,武力才是最好的!” 李承道站起身,牵住李小蝶,笑眯眯道:“来!这就是朕新封的贵人,号鲜贵人!” 李小蝶嗔道:“陛下可以答应过的,我只做三天贵人,后天就期了,你得马上封我为贵妃!不然,我还是做我的野女人去!” 从贵人到贵妃差了几个等级,这是直接跃迁啊,这还不算,而且公然限定日子要官。 “见过贵人!” 众人见过李小蝶,李承道似乎对她爱不释手,将她拉到自己身边坐下。 李小蝶看到房玄龄的奏章,道:“扶南国求救,不如就让冯将军率军进入扶南,名义上帮他平乱,实际上……这扶南可有可不有!” 这个想法其实众人都有,只是觉得这样太急了,必会引起别国的不安。 “我到有个主意,就叫跳板战法!” 跳板战法? 众人大奇,李承道知道李小蝶绝顶才华,心中大喜,道:“说说看!” “跳板战法,就是隔一国打一国,最近的国不战,只战他的邻国。如此一来,棋盘上的黑白子,相互隔着,白子全是我们,黑子是世界各国!” “各黑子不能统一,而我们白子由陛下统一着,黑子明显不敢乱动。优势明显,而且这也大速度加快陛下的世界战略!” 众人越听越惊讶,李靖道:“这个战略想法确实有用,但兵未出粮草先行,如果作跳板战法,则粮草不继!” 李承道道:“这个无防,粮草都就地解决,而且朝廷有远航各国的商业船队,也能解决粮草问题,但主要还是以战养战,军队要靠自己。” 李承道这一说,那就是认同跳板战法了。 他当然认同,因为这种战法李承道其实也很清楚,这是二战中美国对付日本的最出名打法,而且也加快了推进速度。 隔一国攻一国,没攻下的国则显得孤零零的毫无作用。 李小蝶道:“陛下想要天竺国王入朝,其实有个更好的办法!” “你说说看!” “我去年因病去金山寺求治,在那里碰到一个和尚,号玄奘,他有去天竺求经的决心,不如陛下就让他出使天竺,以讲佛为名,请天竺国王亲来长安!” 这话看似很无厘头,其实却是深有道理,因为天竺上下都信佛,天竺信佛的大祭司在国内地位并不在国王之下。 而且国王如果不信佛,也不可能当上国王,如果让国王来传佛道,这是所有信佛的人的荣耀。 也是最大的功业。 就像一个普通人想当官一样。 只要给天竺国王条件,他很可能会来。 如果不来,那大唐完全可以说天竺国王不是最忠实的信徒为由,而讨伐。 .. 第四百五十三章 气怒交加的冉闵 以这个理由讨伐简直是绝妙,天竺国民众可能更想得通。 打下一国容易,让一国之众屈服而不乱,才是最大难题。 对付天竺,李小蝶的想法是绝妙,也彼之道还施彼身,他们不是信佛吗,就以这个理由。总比强硬出兵好得多。 无论哪个朝代,出兵总要找个堂而皇之的理由也是这个原因。 国内讲清君侧,对付天竺可以讲清佛侧,要在天竺扶一个更信佛的信徒为国王,谁都不会说什么。 李承道听后哈哈大笑。 房玄龄和李靖相视一眼,心想这个贵人果然是个厉害角色,传闻她一进宫就忽悠岳云,在后宫给各各娘娘安侮辱李氏罪名,果然是手段百出。 两人对这个计策也是心服,这不是常人想得出来的。 “好!朕就以天竺不尊佛道为名,而讨伐之!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臣等附合,就以贵人之言,派玄奘出使天竺!请天竺国王亲来长安传道!” “好!朕命玄奘为副使,王玄策为正使!继日出行!” 李承道想到王玄策出使天竺,曾一人灭一国,怕他果然做出这个事来,坏了自己的通盘大计,又叮嘱李靖,在接掌安北都护府后,密切注意王玄策,决不可让他私自出兵。 王玄策出使天竺,被天竺拦杀,不报仇恨,后来他出的兵也是借吐蕃的,现在吐蕃没了,那里的兵权属于安北都护府,他再想借兵,就只有靠李靖答应了。 众人商定朝廷大事,各自回府。 李承道拉着李小蝶正要入后殿,外面高怀道:“陛下!狄仁杰求见!” 狄仁杰父兄才死不久,让他在家丁忧守孝,怎么这么快就回长安了? “宣!” 李承道只有重新坐回御案后。 李小蝶笑道:“久闻狄仁杰能断,才智绝顶,今天我也看看到底是个什么糟老头子!” 李承道点了点她鼻子,带笑怒道:“狄爱卿很年轻,如何说是糟老头了,见他时可不要胡来!” 狄仁杰进入,伏地而拜,李承道命起身赐座。 转眼看到李小蝶,心中惊奇,他才回长安,并没听说过李小蝶,他只是奇怪陛下身边怎么带着一个女孩。 李小蝶看他眼神,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对李承道说道:“这家伙坏得很,肯定在想我是个坏女人!” 李承道怔住,狠拉她坐下,示意她不要胡说八道。 狄仁杰听了,吓了一跳,急伏地道:“臣不敢!” “狄爱卿起来,贵人喜欢胡闹,别与她一般见识!” 狄仁杰这才颤颤起身,抹了一额头汗。 见他怂样,李小蝶咯咯笑出声来。 “狄爱卿进宫见朕,可是有事?” “陛下!微臣想去护龙山庄!” 李承道本有想法,让他去护龙山庄,见他主动提出,即道:“准,还有别的事吗?” “陛下!微臣这个月在家丁忧,遇到一良才,想收在身边!” “哦!是什么人,能入狄爱卿法眼!” “此人叫李元芳,河间府人士,有一身好武艺!更忠于陛下!” “这次狄爱卿去护龙庄,朕就封他为锦衣卫百人队长,做你的护卫吧!” 狄仁杰领旨谢恩,带着李元芳赶赴龙山庄。 …… 牛背山地下山洞。 众箭手搭箭射向白人怪,那白人怪始终闪烁不定,箭无法伤他分毫。 武道青知道遇到怪事,再加这里贼人早已撤走,下令众刀手退出山洞。 众刀手训练有素,退也丝毫不乱,各自戒备缓缓后退。 军人的撤退最能看得出一支队伍的战斗力,众刀手的撤退可说整然有序,毫不慌张缓缓后撤。 武道青见那白怪并不追击,放下心来,猜敌人也不想和自己这边真来次有规模的战事。 出了水退到外面,武道青长吐了一口气,总算是平安出来。 哨兵来报,冉大人正赶来,马上可以会合。 武道青下令朝冉闵方向靠拢,虽然看不到敌人,但看不到才是最可怕,武道青虽然松了口气,还总隐隐觉得敌人一定还在。 感觉空气中似乎有股很不是味的味道。 “青龙!” 武道青见是冉闵,单腿一跪道:“见过冉大人,遇到奇事了!” “回去再说!” 两人正要下令回兵,忽见山间似乎起了一阵风,顿时有大雾迷漫。 众刀手手捂胸口,似乎很痛苦,冉闵也觉得自己气息有点不畅,呼吸困难,大叫道:“这雾有毒,快撤……” 刀手跑了几步,就有人开始倒下! 冉闵也也觉得头晕眼花,再看武道青,脸色惨白,似乎在极力支撑,要撤看来已经没有走的力了。 “是何方妖人作怪!有胆出来见见你的冉大人,冉某手中枪正是妖孽克星!” 冉闵人壮声音大,喝叫声远远传出,在山峦中嗡嗡有回声。 空中一人道:“冉闵,上次你不死,是你运气,原以为你变聪明了,没想到你还是这么愚蠢!” 冉闵听这声音,是一女声,似乎在哪听到过,一时又想不起来。 白雾中,只见一人脚踏一猿猴,立在山崖壁上,道袍在山风猎猎而飘。 冉闵见这人,叫道:“原来莲花山陈观主,冉某小看你了,莲花山刺杀案就是观主所为吧!” “陈某要杀你易如反掌!当时你在莲花山就不可能活着出去,今日陈某要杀你仍然容易,但陈某不会杀你!只是作一警告!” 冉闵哪听过这种话,气得哈哈大笑,怒道:“无知小贼!你冉祖宗岂能是你敢威胁的!” 由于站得远够不着,冉闵手一摔,右手枪奋力射出,直刺陈观主。 那猿猴咆哮一声,举起前掌望空一击,长枪被打飞。 陈观主冷笑一声:“回去告诉李承道,答应我三件事,我即可不与他为难!” 冉闵一听,这厮直呼陛下姓名,就是大逆不道,大叫一声:“众军听着!诛杀国贼,拿下贼人者,赏千户!” 陈观主冷笑一声,隐入白雾! 众刀手得令,勉强爬起,却无力杀敌,才站起又倒下…… 幸好这毒效来得急,也并不致命,只有短暂效果! 白雾被山风一吹,慢慢飘得无影无踪。 刀手这才慢慢恢复! 武道青走到冉闵面前,见他气得双眼圆睁却无可奈何,知道他此时愤怒到极点,也不敢上去安慰,怕他发无名火。 冉闵气了半天,指着牛背山道:“三日内,冉某如不能踏平此山,那就让这牛背山埋了冉某!” .. 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媚娘要称帝 冉闵率队回到护龙山庄。 山庄有种低迷之气,这是首战就出师不利,敌人没看到,反而差点丧命。 冉闵找来武道青、卓北、墨池共同商议,那白怪到底是什么! 卓北道:“传闻不鳗山有一物,形无头,通体赤红名帝江,能死而复生,不惧刀剑,或许与这东西有什么联系之处。” 墨池道:“我们不得不承认陈观主是一代人才,她可能懂得某物的原理,而改造出来神秘武器!” “如果说改造、制造神秘物,天下有谁能与陛下相比!” 众人点头称是! 冉闵道:“本庄主想再回长安,请示陛下!再作定夺!” 武道青道:“我师兄武安维与我同村,他自少喜欢创造发明,不如请他前来,或许能破解!” 冉闵点点头,但要调武安维需要岳飞下调令,自然虽然还是锦衣卫副手,但现在已主职护龙山庄,不好意思下令。 众人再看牛背山地势,判断出牛背山不可能再有隐秘地洞,如果有,李小蝶也绝不会瞒着。 那么,陈观主就一定躲在那个主洞内,只是从人也好奇,明显所有地方都查过了,为什么就没发现她的人。 难道这人有隐身术? 当然不可能! 外面一哨兵进来,是长安锦衣卫发来的通贴,冉闵一看,喜道:“看来本庄也不要去长安了,狄大人不日到达护龙山庄,我想狄大人一定知道这白怪如何破法!” 冉闵的猜测是有根据的,因为他一直都认识陈观主,对他多少有点了解。 但为了万一,冉闵还是将这里的情况快马报回长安。 护龙山庄的信,狄仁杰已到卢州地界才知道的。 看了信,心中大惊,他也不知道这白怪是何物,如果不能破,自己去也是徒劳,琢磨一下,决定返回长安见陛下。 因为天下之物,都逃不出陛下法眼。 再看到狄仁杰时,李承道正在和李小蝶、武媚娘三人打朴克,斗地主。 扑克不似上次的粗糙,直接用纸剪成,这次是内务府按李承道的设计,亲自打造,全是黄金叶片制成。 背面通体金黄,正面是印出的符号和花纹。 斗地主是李承道教会的。 这次三人打牌,没有说谁输了脱。 李小蝶碰到这新鲜玩法,最兴奋,玩得不亦乐乎。 三人玩得兴起,狄仁杰在下边跪了很久,李承道这才想起他来。 “你说的白怪,就是十二白刃,管它是什么怪物,朕有火药!” 李小蝶唏道:“白刃以速度取胜,天下唯快不破,你火药还没发出去,他已移了位置你怎么打?” “其速度并不慢于你的火药!” 李承道道:“那你说怎么对付?” 武媚娘笑道:“让我们的贵人亲自出手,还怕不手到擒来!” 她这话是讥讽李小蝶曾经是那边的人。 李小蝶看了她一眼,也讥讽道:“天下武道唯快不破,但武道也要人来使,其实也天下最厉害的武器就是你的美色,贵妃娘娘不如亲自去牛背山一使美色,那怪物自然拜倒在你裙下!” 武媚娘一听大怒,将牌一摔,对李承道撤娇道:“陛下!你看!这是人的话吗!陛下今天如果不给本宫一个说法,本宫就……就……” “就什么?就自杀?” 武媚娘更气! 狄仁杰没想到自己一来,惹了娘娘们之间的祸,拱礼道:“微臣告退!” 李承道忽然道:“网!白刃虽快,但只要我们的网够大,就一定能罩住!” 说完时看上李小蝶,如果她觉得可行,那多半可行。 李小蝶道:“其实不需出手,白刃慢慢就死了,此物虽然古怪,但寿命不长,只有一年命!陛下贵为天子,却为人家去想什么网,可笑!” 李承道有点郁闷,这话也确实是,怒视了一眼狄仁杰,这种事也来问自己。 李小蝶道:“狄大人此去,不必费心白刃,只要带了父王回来,即联盟瓦解!” “听说联盟是各势力组合,并没头领,这话怎么解!” 李小蝶道:“蠢,父王虽然找了各势力,但还是以他的中原势力为主,没有父王,这些人就是睁眼瞎!比如倭国人,他们虽然可以自行其事,但也要父王的人指引。所以陛下不必关心这些小事!” “陛下只要大局上降服倭国,倭人在我大唐就没必要闹事,他们反而要当心陛下对倭人的态度!” 其实李承道也知道,在大唐闹事的,甚至刺杀自己的倭人,只是倭国一伙鹰派,他们是当心自己取消他们的国度,自己也只要对倭国施加压力,就什么都自然瓦解。 同样,联盟势力无非来自李世民余堂,和突厥甚至高句丽的残余。 这些人是真恨自己,但只要抓了李元景就什么都万事大吉。 对李小蝶的话,李承道深表同意。 “听明白了吗?” 狄仁杰道:“微臣明白了!” 说完出宫,前往护龙山庄。 “陛下!” 见狄仁杰退出去,陛下空闲了,武媚娘继续要闹事,恨不得李承道现在就罚李不蝶。 李小蝶道:“我看过陛下的世界地图,见极西之地,陛下在上面汇出山姆大叔四个字,不知是什么意思……应该不是说一个人在那里吧” “那是一块很美很肥的地方,但是现在只有一些野蛮土著存在,是一个没开发的好地方!” 李小蝶道:“武娘娘智慧连陛下都称道,而且很有手腕……陛下不如让她去山姆大叔这地方,以她的能力,可以在那建国!” 李承道心中暗笑,这是流放啊。 李小蝶真是害人不露声色啊。 但这也确实是个好主意,这个地方以后如果让别人去发现,还真不如让自己早早占着。 只是派武媚娘去……这个…… 以武媚娘的本事,确实可能在那搞个国家并称帝,那样,那里就是汉人文化。 如果不是她去,还真没一个合适人选。 这是间接把武周王朝移到山姆大叔那块地方,李承道来了兴致,这李小蝶就是会搞事。 拿眼瞅着武媚娘。 武媚娘大急,没先搞到李小蝶,反而会给她害了。 “陛下!本宫才不去,本宫要天天守着陛下!” “让你去那里做皇帝还不行吗?” 武媚娘愣住。 稍有心动。 .. 第四百五十五章 使队被杀 李承道决定派使臣出使天竺,命天竺国王入长安述职,并带上治李小蝶的药——龙涎骨。 这个任务自然是鸿胪寺的事。 鸿胪寺一得圣旨,立即就命远在西藏的王玄策(鸿胪寺下属官员)带随从三十出使天竺。 王玄策一得上命,不敢耽误率副手李义表、蒋师仁准备出发。 不出过半月,玄奘带几名弟子到达,两队会合,备了见天竺王的礼物,就一路西行。 天竺(今印度)此时正是笈多王朝时期,国王戒日王被天竺人视为民族英雄。 在他十几岁为王子时就带领同为王子的哥哥罗贾伐弹那东征西讨,统一了天竺。 大兴土木建造佛寺,天竺人人信佛,成为佛国。 天竺都城曲女城。 戒日王高坐王椅,脸色不佳,两边坐着的臣子都闷声不响。 驻大唐使臣传回来的信息,在天竺王宫引起不小的震动,甚至还要国王亲自去长安,无异于汉人将天竺视为属国。 顿时整个贵族阶级议论纷纷,甚至有大将请命守边,防止汉人突袭。 也有人主张和汉人谈判,再争取个十年和平,天竺已经统一,只要十年就能和大唐平起平坐。 天竺国无论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觉得大唐的倔起是侥幸,天竺只要有点时间必能超过大唐。 整个天竺上下充满迷一样的自信。 “听说汉人派使臣王玄策、玄奘出使我国,大家有什么看法?”戒日王高坐王椅,扫视一眼臣下,一脸从容不紧。 婆罗门大声道:“我国在长安驻有臣使,而大唐还要派出使臣,只怕是汉人瞧我们不顺眼,意欲吞并。” “我猜汉人就是这意思,请国王不要允许王玄策进入国境!” 刹帝利道:“我觉得不可以,我们现在最大的敌人仍然是突厥人,他们失败后每年都在占领我们的土地,不如和大唐使臣商议,一同对付突厥残余。” “突厥是小疾,汉人才是大疾!”罗贾伐弹那道:“汉人的胃口永远不会满足,如果不是朱姆朗马阿林山阻档住他们,他们的势力早已进入我们的土地。” “他们强大,我们向往他们的文化技术,但我们也不是好欺负的!听说汉人要成立大公国!国王以为呢?” “王上!臣以为我天竺人聪明才智远在汉蛮人之上,近年来大唐出现一个异类皇帝,才让大唐如此强盛,但那是一人之力。臣觉得不如先缓兵,不谊冲突,再等几年我天竺就必定强盛过大唐!” 这是拖延之计戒日王转头看向众人。 婆罗门道:“所谓公国,就是一个幌子,汉人欲借公国之名,兵不刃血而占有世界!汉人有句话叫挟天子以令诸候,如果公国成立,汉人就可以以公国之名任意残蹋我们,这不得不防!应以战为上……” 戒日王道:“王玄策来,大家是不赞同了!?” “他来!无非就是要我们同意成立公国的事!到时国王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那你有什么办法阻止他?出兵?” 罗贾伐弹那道:“论国力,我们还不如,汉人已经是天下霸主,但我们可以制造意外让他不能进入曲女!” 刹帝利也同意这个想法:“我们不想与他们开战,但也不能任由欺负,只有拒绝才显出我们自尊!不是汉人可以随意欺负的!” “虽然拖延是个办法,但唐使已到家门口,不得不应付!” 戒日王道:“好!就这么办!如果起了战火,本王愿意东征,以灭汉人之志!他们是越不过朱姆朗马阿林山的。” 婆罗门道:“我得到佛祖的提示,我们可以联合阿拉伯帝国,他们的使臣不是正要见国王吗?” 戒日王忽然想到了这一节,即道:“那就让他进入我的王宫,现在本王更有信心了,如果阿拉伯人愿意和我们共同不屈于汉人淫威,我们就可以对他们说不!” 戒日王立即见面阿拉伯使者。 他没想到阿拉伯人更比他们更有意和大唐较量一次。 毕竟此时的阿拉伯帝国比笈多王朝更强大得多。 阿拉伯使一进王宫,就大声道:“汉人要成立公国,这是痴人说梦,我王说了,如果大唐敢对贵国不利,只要贵国能坚持五个月,我们大军即到,再联系突厥人,分解大唐也不是什么难事!” 戒日王道:“贵使可知道突厥也是我们的大敌!” “如果对付汉人,我相信突厥人不会忘记他们的灭族仇恨,我愿意去寻找突厥人!” 于是两边一商议,鉴定互助条约,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汉人危险。 …… 王玄策和玄奘一行三十余人,不过一月就穿越了吐蕃,进入女王国。 时任女王听说大唐天使进城,率百官相迎,尽表对大唐的仰视,现在的女王国以女性为尊,一妻多夫,男人地位在女王国低于女人,专干劳作和奴隶的行当,女人当家,男随妻纲。 男人地位低下,就因为他们不会生人。 女王为了表示心意,赏给王玄策大批金银礼物。 换过路贴,又十余天穿过女王国,终于到达天竺边境大城——茶博罗城。 茶博罗城是天竺以北最大的边境城市,驻有天竺多各罗将军,守军三万,战象六百。 城墙高大厚实,全是以土锤打而成,和唐朝境内的砖石结构城墙相差很大。 “城上守城听着,我是大唐天使,奉命出使!请打开城门!” 一到城下,李义表奉命大声喊话。 “汉蛮子听着!没有接到国王命令,不敢开城,哪里来的回哪里去!我们可不知道什么天使!” 听到城上守将的话,李义表急忙禀告王玄策,王玄策一听只有下令就地驻扎,准备再派人进城接洽。 玄奘道:“王大人,小僧身为出家人,不属朝廷,天竺尚佛,小僧或许可以通融!” 王玄策觉得有理,就让玄奘去叫门。 没想到玄奘带几个和尚到了城门口,守军将士虽然礼貌很多,仍然不让进。 因为时间已近黄昏,今天进城看来已经不现实,王玄策下令就在野外宿营。 到了半夜,忽听人喊马嘶,一随从连滚带爬进入王玄策营,叫道:“有兵马杀过来了!” .. 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人战一国 王玄策一惊,顾不得什么急叫赶快后撤,一面命李义表师保护玄奘一行。 王玄策驰马奔出二十多里地,见不再有人追来,一清人数,就身边一个蒋师仁,两人只有回去寻找同伴。 陆续发现尸体,才知道所有人都被杀,原营中的财物本是送给戒日王的礼物全部被抢。 但幸好没发现玄奘和李义表的尸体。 “大人!天竺人穷,这明显是见我们财物起了异心。”蒋师仁见同伴尸体,心中震怒。 什么礼物也没了,这里又不放行,两人一商定决定先回吐蕃之地。 “大人!吐蕃现在是我们属地,不如去借几千人马报这血仇!” “正有此意,一切还得等回到吐蕃再说!” 但回去之前,总得找回玄奘,他可是陛下派来的。 王玄策和蒋师仁在茶博罗城古道上四处寻找,终于发现玄奘躲在沙丘洞里,却不见他的徒弟和李义表。 一问之下,才知道李义表已经被杀死,弟子也在乱军中不知所踪,是凶多吉少。 因为他是出家人,勉强逃过一劫。 三十余人,就剩下三人。 王玄策心里对这次出使别提有多郁闷。 一路上默默无话,只有蒋师仁时常会发个牢骚。 四周到处是荒漠,经常找不到水,一路又饥又渴,幸好玄奘能吃些树叶就行。 王玄策两人也被逼得路上找野菜充饥,这里的野菜多是草根之类。 行半月终于回到女王国。 三人一商议,因为使命没有完成,必须再去天竺,所以让玄奘留下,等王玄策找来人,再一次重新上路。 王玄策经一月回到吐蕃,急去面见新上任的安北都护府副都护李绩。 有皇命在前,李绩听说王玄策要借兵三万,哪里敢答应,推说道:“李大人常在长安,不如等李大人到后,再商议,兹事体大,本都护不敢做主!” 王玄策道:“听说都护大人乃唐之猛将,可还是汉人吗?天竺杀我使从,就是辱我大唐,陛下知道,也不会放过!我官小,只要兵三万,还望大人成全!再个,大人有守疆之责,更有护我汉人尊严的本职,还望大人成全。” 李绩一知道王玄策的队伍被杀,也很气愤,这确实是侮辱大唐,和开战一个意思。 但王玄策充其量只是一个使臣,并无军职更无掌兵的职权,给了兵,无疑是大大违了大唐军法。 王玄策道:“都护是我大唐名将,陛下让都护执掌此地,难道都护不知道陛下的意思,陛下对天竺用兵只是时间问题,王某无能,愿意先为都护做个前哨!败也不伤都护脸面!” “如果胜,则是都护出征西方的第一功!如果都护还有疑虑,王某只要三千人足够!” 李绩执掌安北都护府,可说大唐北方的土皇帝,如果说给一万人,他没这个权利,但给三千人,却有这个权利。 想大唐从来没吃过这个亏,当下一口答应给王玄策三千人马。 “王大人!这三千人可是我李绩冒着杀头的危险,望大人多思量思量!” 李绩这话王玄策自然明白,郎声道:“王某如果还能回中原,就三千人定会原数奉还,否则王某也以死先谢罪!” 李绩立即调了安北都护府名下一支精锐府军,刚好三千人,为了让王玄策带军名正言顺,命他为安北都护府参军。 王玄策带三千人马,李绩亲自送到三十里外。 王玄策再三拜别,两人依依惜别。 “王大人!我们仅有三千人,虽然这三千人个个是三十岁上下的精壮男人,但兵法说,攻一座城池必须三倍于守城兵力,才有可能攻得下,小人觉得……他们那里守军就有三万,反到是比我们多出三倍!” 王玄策长叹一声,也是无可奈何,而且自己还从未带过兵打过仗。 李绩能给自己三千人,已经是天大的面子了,而且他是真心尽力了。 王玄策如果知道李承道曾对李靖李绩说过,不允许他带兵的话,那更会沮丧了。 两人商定,等打下茶博罗城,再去接玄奘,于是两人带兵通过女王国,如玄奘讲好,两人继续带人西进。 这么冒险,就是因为天竺士兵杀了自己二十余随从。 三千人全是骑兵,马是蒙古良马,不出十来天,兵监茶博罗城之北十里之地。 王玄策选不懂兵法,更不懂打仗,只想着方便,就在清水河边扎营,只图取水造饭方便。 两人在营中坐定,蒋师仁道:“我军三千,粮草就每人自己带的,几乎没隔夜粮,小人以为最好快点打,快结束。” 王玄策也有这个想法,可是以少打多,还要攻城,王玄策陷于一种焦虑中。 怎么下手,怎么打人生的第一仗,王玄策在营中走来走去,苦苦思索。 他虽然没打过仗,但书读的多,那时的书以兵书最为上等,贵族也以能读兵书为荣。 战国和三国时期,一本兵书常是一国之宝,所以经常有人自吹熟读兵书。 王玄策也读过兵书,虽然都是流落民间的手抄本,不是原件,但也能算熟读兵书。 他明白,要以弱胜强,只有靠打歪主意。 因为兵书都是讲如何用谋,谋是什么,诡计也! 诡计又是什么就是算计,所以兵书就是算计人。 命人叫来随军司马,就是直接统领那三千人的将领,随军司马范闲。 “我兵弱将希,又远征在外,范司马以为该如何拿下贼城!” 范闲道:“应该速决!我军虽少,却将士用命,大人只管下令,夺城的事有我们!大人尽管放心,下面的将士都在等着。” 从来对外战争,比对内战争更容易鼓励人心,范闲听说要打天竺,顿时跃跃欲试,一脸激动。 侵略别人总是有一种酸爽的味道。 三千人面对整个天竺竟然没有一个惧战,个个在等着冲锋号令。 这其实也是大唐的威风,这几年就没吃过败仗,身后有强大的靠山在,谁怕谁啊。 而且天子陛下,坐在长安,就是一种最大的鼓励,李承道是所有士兵心中最强大的信心,所有人都觉得,只要打仗,没有不胜的。 面对天竺,所有人也是一种傲视的状态,也根本没把天竺放在眼里。 这种民族本来就中人有屈服于皇汉。 更没人说的是,人少,抢到的东西就更多了。 听说天竺的美女不错,个个丰满有感!用起来绝对手感不错。 这哪里是三千士兵,简直就是三千虎狼,充满欲望的老虎。 .. 第四百五十七章 三千虎狼之师 最清醒的自然是王玄策。 他不得不保持清醒,他吃不起败仗,三千人只要吃一次败仗,就是永不能翻身。 “本官以为用兵当诈,我们可以放出风声,就说我们在清水河投了毒!” 蒋师仁和范闲一听,叫道:“好主意!” 茶博罗城地上沙砾地带,其实是一孤城,而且这里水源很少,之所以这里有城,就是因为这里有清水河。 清水河是茶博罗城所有居民的唯一用水来源。 只人投毒无疑整个城都得死。 但真的投毒,虽然确实可以不战而得茶博罗城,但代价太多,一是不可能瞬间有效果,二是死得最多的还是百姓。 范闲道:“如此一来,城中必会出现惊慌,我们再攻!” “三面围城,独留南城不攻,让他们有退路,这样敌军就不会死守死战!” 三人一商定,范闲立即准备,他命人四处寻找野兽,杀死投入河中,河水开始变得淡红,水中又有腥味。 再命人在城外高喊,让百姓快逃,说河里下了剧毒,我们百万人马就要攻城。 城中百姓一听汉蛮子在河里下了毒,顿时大乱。 天竺社会可不象大唐社会有高度的朝廷集权,他们的管理比较松散,地方有地方军队完全可以不受国王限制。 就象中原战国时的各诸候。 城里百姓乱,再加外面唐军开始攻城,表面看上去唐军阵中尘土飞杨,不知道有多少人。 虽然不相信有百万人,但十来万肯定是有的,毕竟大唐如果要来打,肯定大军。 守军将领见百姓开始围到将军府,大声喊着开城门,心中更大乱。 十万汉军再加没水可喝,这哪里能打仗,将领们一商议决定弃城。 天竺人对战争的认识相比汉人,可以说低了几个档次,他们地一场战争的认识,能不能打,全靠比较,全靠比较后能不能打来决定。 只有觉得能打,才会下决心打下去,否则就认为自己败了,这当然也是他们有退路的时候。 根本就没汉人打仗的思想,能不能打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不要打。 刚好王玄策给了他们一退路,守军将领一声令下,全军全城百姓弃城而逃。 仗还没打,就望风而逃,说起来很可笑,但在这种奇葩国度,却是经常发生的。 否则,就不可能王玄策只带着少数人就一人灭他一国了。 更奇葩的是,城中百姓还将着以往的经验,战争会马上过去,为了逃命,一路轻装,家中财物全没带走。 他们觉得,佛会保护他们的财产,汉人也不敢枪他们的,因为汉人是下等人,终究会败,他们不敢做得太绝呀。 三千骑兵在城外纵横奔跑,带起漫天飞砂,不知多少人。 王玄策一下令攻城,三千骑兵齐刷刷虎喝吼出声,前排弓箭如雨射出,后面骑兵并排前冲…… 奇迹发生了,所有攻城士兵目瞪口呆,城上竟然没发现一个士兵。 撞开大门蜂涌而进,才发现已是空城!仅有两三成的百姓没有逃或来不及逃。 范闲一得消息,和王玄策、蒋师仁都怔住…… “这什么仗?”蒋师仁一脸不解。 范闲道:“未将经历大小战无数,这样的场面第一次见!” 王玄策道:“敌畏战,这是好事!但杀我使者,这是国耻,天竺王如果没有认错,拿出诚意,我军就一直打下去!既然不能好好见天竺王,那就以这个方式见他!” 三人齐声称是! 王玄策没带过兵,不知道进城后要约束士兵,范闲故意不提,离开王玄策对三千军士不加任何约束。 没有约束就是随便怎么搞。 当兵本来就都是蛮横不讲文明,代表的就是毁灭,一进城撒开了欢的乱搞。 茶博罗城顿时成了人间地狱,街道边到处是哄枪,和当众搞女人。 看不顺眼的人就杀,杀了人还要放了火烧了他的屋。 士兵中各自吹嘘自己这一天做了什么什么,搞了多少多少,杀了多少多少……个个激动。 带兵的人都知道,任由士兵所为往往能让军队更有战力。所以对难以攻下的城,将军往往会在攻城之前,许诺攻下之后任由士兵所作所为。 这样也只是对军队声望不好。 王玄策是知道的,但他忘记了,他一心在想如何打赢。 三千士兵成了三千狂士,对战争充满莫名的渴望,总想着这种好事继续下去。 范闲本来就官少,是一个有官职的士兵,所以他喜欢让士兵胡作非为,因为自己也有好处。 他不需要去抢,手下人会把抢来的孝敬他一点。 范闲本想唆使王玄策在茶博罗城呆几天,这样士兵可以狂欢久一点,但王玄策一得茶博四城就下令全军弃城,进逼多都。 多都是直线往曲女路上的城,是一要道城,正常攻伐,必须先打下东边的河罗,这样可以让多都失去依靠,成为孤城,再攻就容易得多。 但王玄策一心只想着快,又没真正打过仗,不知深浅,直接进军多都。 要弃守攻下来的茶博罗城,范闲心痛,因为很多金银都无法随军带着,就偷偷留下一个百人队守城。 大军一路遮天蔽日,卷起漫天黄沙,一路朝多都出发。 十天路程,只三天就到达,可见这三千人的狂热,是真尝到甜头了。 连王玄策和范闲都没想到,两人的中军还远远落在后面,先锋就已准备进攻。 先锋也知道,这个带军的其实就是一个使臣,可能不懂打仗,反而让他开心,因为这样可以随便来。 他也不懂军法啊。 如果真要罚下来,那去你妈的!我等军人本就不是你的部下,大的方向可以听你的,小事我们做主。 所以一支军队,是他的原将军带领往往非常重要,特别是临阵换将,有很大风险,因为士兵还没认可你这个带兵将军。 听说先锋开始攻城,王玄策大惊,急找来范闲。 范闲道:“只有我亲自前往!” “只怕来不及了!”蒋师仁当心道。 他的当心是有道理的,这是私自出击,没有战略安排,是乱打一通,肯定会败。 .. 第四百五十八章 他们是大人借来的人 王玄策一时急红了眼,天竺国可以败十次二十次仍然会强于自己,但自己只要败一次,就什么都完了。 “先锋大军难道可以不有主帅令,就能私自出战?” 范闲知道王玄策这话并没别的意思,正规回道:“先锋确实有这个权利,但必须在有胜望的原则下!因为他们担负开路的任务!” 这意思是把多都看作前进的障碍。 王玄策一听,就知道他这是应付回答。 自己也不好说什么,只有下令尽快与先锋会合。 一边命传令官赶到多都,命先锋暂时停止攻击。 所谓先锋官,其实在三千人中并没有先锋一职,只是一个仁勇校尉。 一个校尉领一千人,这个仁通校尉走得最快,他就成了先锋。 一千人一到多都,仁勇校尉王勇听身边人谋划,说后面人来了,会抢了自己功劳,城中财物,就不只是我们的了。 于是王勇也有私心,只想一千人就抢光这个城,当即下令立即攻城,要抢在友军到来之前。 因为前面打茶博罗城实在不要太轻松了,满想着这一次也会差不多。 一千人攻城,一声响令,千骑狂冲去多都! 离城三里,只见前面密密麻麻站着上万士兵。 士兵高大,多有湖子,手持长枪和盾牌,前面更有数百大象,象上有骑兵。 王勇一见,奇道:“他们这是要干嘛?” 身边一高大汉子笑道:“他们想打架呢!哈哈哈……” 众人狂笑,这些人根本没把对面放在眼中。 拿着盾牌还怎么灵活杀人?大象也能打架? 闻所未闻,王勇队里也有弓箭队,一声令下,弓箭手一声呐喊,整齐排列,箭头指空,只等王勇再次下令。 王勇想了一下,道:“点上火!” 弓箭手队长立即在箭队前浇了一线油,火一点,箭队前出现一线火线,箭上包上引火物,一点火,一声令下,全部射出。 空中密密麻麻的火束落下,大象怕火,顿时惊慌掉头就跑。 前面数百大象一乱,反冲入自己队中,顿时踩死无数,天竺士兵纷纷避让! 王勇大喝道:“兄弟们!打仗十数年,不如抢一城,城中金银财宝,女人全是我们的,只等着我们去拿!就看你们有没有这个本事!” 众士兵一听,狂呼出声:“杀!” “杀!” 没有战鼓,只有马蹄声,和娇阳下的闪闪寒刃…… 一千人毫无畏惧冲进天竺一万军中,左砍右杀,天竺二兵动作确实不如汉人敏捷,拿着盾牌虽然能档几刀,但事实证明,握着盾牌战力还真不如只拿刀的进攻者。 王勇左砍右杀,上削下刺,一刀砍过去,盾牌根本没那个速度来档。 而天竺士兵首先只想着保护自己,才肯出刀。 王勇冲进人群,如虎入羊群,让天竺人看得目瞪口呆,打仗还有这样的,这人就不怕死吗? 不知是被王勇一千人吓傻还是根本打不过,一万人竟然在一千骑兵的冲突下瞬间大乱。 再加被先前自己大象冲的,天竺将军脸如死灰。 “这是费神下凡,他们是神!” 天竺将军得出结论。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相信,但天竺人单兵战力确实不及唐人。 他们虽然身材平均要高大过大唐士兵,但战略思想相当落后,给大唐士兵的感觉是他们打起仗来,只想靠队友赢。 什么身先士卒,战死成仁的想法根本没有。 他们一遇到生死危险首先想到的是为什么要为那些当官的去死,自己老婆还在家等呢,我死了我的财产全是别人的,包括老婆。 一冲即散,一万天竺士兵竟然毫不经打! 所冲到之处,地上到处是血,全是逃兵的血,没多少人在正面狙击大唐士兵。 是追着杀! 一千人反而越杀越痛快,一直杀到多都城墙下。 后世成吉思汗的蒙古军攻克天竺这个国家,也是不要太舒服,几乎没遇到过象样的抵抗。而蒙古攻下中原,还是在金人手中,而且金人当时已经内乱,蒙古军仍然吃了许多大败仗,这一比,就可以看出天竺人战力相当不行。 他们甚至没有一套象样的战术方法和思想,很多大官只想打仗靠象这种大家伙,或者靠神灵保佑。 王勇冲到城下,见大量天竺人正朝城门涌进去,来不及呼叫部下,自己率队跟随那些逃兵,一样冲进了城。 后面人见到,齐朝这个城门口冲进去,一进城,天竺人就想到大势已去,更没抵抗,全做鸟兽散。 王勇带人追杀,只要碰到是队伍,或是天竺士兵装束就围住杀光。 这一杀,整整持续了一天,齐到半夜,才慢慢停歇。 一天没吃饭他们根本不觉得累,杀光当官的,当士兵的,就开始哄枪,王勇带头抢官库。 士兵只要枪民间。 看到金铺,美女更是分外眼红,一队队结伙相伴,抬箱子的抬箱子,找目标的找目标,成了有纪律有整齐的哄抢。 城中哭喊震天,街道上全是凌乱和血和尸体。 多都成了人间地狱。 建一城要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毁一城就是瞬间。 王勇也有点想法,他觉得只在搞得狠,后面天竺人就不敢在抵抗,于是放出风声,这是多都我抵抗大唐的结果。 有了这个理由,王勇更是下令士兵就是要抢。 万没想到,王玄策还没在天竺成名,王勇成了天竺人心中的湿婆——毁灭之神。 以杀伐狠毒出名于天竺。 第二天天亮等王玄策赶到多都,见这惨状立即下令王勇到中军报到。 王勇竟然明目张胆,带人抬来十箱金子摆到将军府前,杨言是给王大人的。 “这是强盗!” 王玄策大怒。 同时他也明白,这支军队就是征服吐蕃突厥的人,常年在外打杀,早有野性,而且李绩带兵对士兵在方面管理并不严格,所以他的军队也常能战。 李绩有句名言,只有喂饱士兵,他们才会喂饱将军。 这里喂饱将军,是指给将军带来胜利。 但王玄策其实有点书生风气,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心里发酸,决定不允许再这样下去。 “大人!你传王勇来战?是什么原因?” 蒋师仁赶在王勇来之前,急找王玄策。 “别忘了!他们是大人借来的人!” .. 第四百五十九章 本王亲自出战 借是借来的,话是这么说,但这支军队毕竟还是自己在管着,王玄策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就算天竺人不会怎么样,陛下都会生气了。 毕竟当真陛下是个仁慈的圣君,对当官的可以残暴对普通人们却不行。 但也要给他们一点面子,要打天竺还得靠他们,王玄策下令记军过一次,没收所有所得,戴罪立功。 王勇虽有牢骚也只有咽下去。 王玄策再订军纪,凡是没有抵抗的城市一律不许抢劫行暴,违者军法处置。 这条法例也给了大唐军的点回旋余地。 拿下多都,王玄策召集众人商量下一步进军方案。 蒋师仁道:“据哨兵来报,河罗天竺守将帕迷容率军三万从河罗出城,从多都东边压过来。” “天竺国王的亲哥哥罗贾伐弹领军十万,从惜迦尼城北进,看这势头,是想与我军在多都一带决一死战!” 范闲道:“经过这几战下来,可以看出天竺战力实在不敢恭维,但毕竟我们只有三千人马,单拳难敌双手,我以为大人不如现在提出要见天竺国王,以完成陛下的使命!” 现在提出出使,是避免大战的唯一办法,但天竺未必会听。第二个办法就是立即撤退,避免三千人真正与天竺大打起来。 两人看着王玄策希望他尽快拿主意。 王玄策踱着小步,三千人对十几万,正是那句话,淹也把自己淹死,挤都挤死了。 正面开干,肯定没有什么胜算,虽然我军士气正旺,也没把敌人话在眼里,这样反而是骄兵必败。 但王玄策看上去有点书生气,但内心却固执得很,简直固执得有点狠,对自己的狠。 要不然他也不会借人都要报这个仇。 他一再考虑到自己这边的强处,和敌人的弱处,最后得出结论,这仗还是可以打的。 经弱胜强自古自有,这不需要自己今天来创造。 王玄策一指地图道:“我军人少,所以快速灵活,天竺每仗都喜欢使用大象,或牛什么的,他的速度相比我们更慢了许多,这一仗我们当以灵活制胜!” 这意思是要打下去了。 范闲和蒋师仁就不再说退军的事。 “但不知王大人如何灵活制胜法?” 王玄策道:“你看这地图,罗贾伐弹从惜迦尼到多都最快也要十天,而从河罗来的敌人却近,只有三天就可以多都。” “这中间有个时间差,我军连续大胜,他们甚至还没摸清我军的实力,所以他们会有忌惮,我估计从河罗来的敌人必不敢独自面对我们,他们会等罗贾伐弹到后才会出击,以便两路夹攻我们!” “大人说的是,多都仍然还有十来天的安全期!” 王玄策继续道:“从地图上看,多河罗到多都有三条路,最北的路我们不考虑,他们必会走乌蛮这条路,这条路常用的也是最宽敞的,适合他们的大队战象。而我们走中间这条小道!” 王玄策一指地图上的昆弥一带:“这条路虽然难走,但我们还是可以走!” 蒋师仁一拍大腿站起,道:“大人好计谋,我们就从昆弥一带前往河罗。他们不是来攻我多都吗,我们反而去打他的河罗,然后越过锡兰河,只要过了锡兰河,就是一马平原,任我们大军纵横!” “这样的好处是让他们大军跟着我们到处跑,他们没有我们机动,然后承机杀光他们!” 王玄策道:“以后的大战,就是三个字:拖着打。” 敌人追我们,我们拖着他们在身后打。 这是王玄策制定的战略。 兵贵神速,一但定下办法,就立即落实到位。 范闲下令全军在多都休养三天,全城所有粮食充军,强壮男子一律从军任劳,即做大军的护送粮草的差使,并派出三百人看管。 多都也不要,不留下任何有战力的士兵,大军三日后出了多都往东北方向,沿着昆弥一带,攻往河罗。 天竺人死也不相信,汉人竟然放弃已经攻下的城池,反而去打他们的河罗。 他们以为王玄策必会在多都等他们打上门来。 这是他们的多年战争经验。 河罗守军倾巢而去前往打多都,王玄策三千骑兵到达河罗时,河罗仅四五千守军被吓得尿了裤子。 因为王玄策一直宣杨自己领军百万,天竺人却相信他有十数万人,加之败走多都的将领也吹汉人有十多万,自己才败的。 所以王玄策有十数万人,天竺人是相信的。 多都一万多人都不是这十数万唐军对手,自己更打不过。河罗五千守军见唐军兵临城下,立即开城投降。 只求不屠城。 王玄策信守诺言,所有投降的城都不侵犯。 这次唐军在王玄策严令下,也规矩了很多。 但然也免不了还是有事发生的。 拿下河罗,前往多都的天竺军果然又掉转矛头,朝河罗进发。 河罗是靠近泥婆罗国的天竺城,罗贾伐弹反而心中大喜,这样可以把唐军逼进泥婆罗,至少不在自己国内,算是赶走侵略者。 等罗贾伐弹和原河罗军直到河罗时,王玄策已率军南下,直逼哈斯那普城。 哈斯那普是天竺重要的北方重城,这座城一失,都城曲女就失去一层屏障,天竺国王知道厉害,而且这城一失,更会打击天竺国人守住国的信心。 曲女城! 戒日王紧急召集各大臣商议。 “汉人就象一只可恶的老鼠,他在到处偷我们的城池,而我们却束手无策!” “他们是怎么做的,王兄不是在迎战他们吗,为什么一战没打,他们反而离我们更近了!” “只能说汉人狡诈,不敢与我们正面对战,只会突东突西,他们象猴子一样灵活,我们应该有一象样的截杀!” 戒日王道:“听说唐军有十万人,可我们在多都就有一万二千人,为什么我们一万二千人打不过他们十万人?我们的英雄呢?” “王上!”刹帝利大声道:“阿拉伯人曾经答应过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三个月,他们就出兵相救,所以!我们应在合斯那普与他们进行一次决战!” 戒日王有点怒道:“全是废物!我们英雄的天竺人,难道还要别人帮我们活下去?本王将亲自出战!” .. 第四百六十章 戒日王的自信 “王上!汉人所以敢入侵我们,是因为他们有必胜的把握,我们不能小看他们,如果王上战败,天竺国将不复存在,如高丽人一样,沦为汉人的奴隶!” “我们可以摧促阿拉伯人出兵,如果我们失败,他们也会好到哪里去,他们知道厉害,必定会尽快出兵!” “我们还可以寻找残余突厥人,和他们和好,让他们从大唐的北边南下配合我们!” “这样我们就有必胜的把握!” 说话的是祭司,果然有两把刷子,把大势看得非常清楚! 他的话,其实所有人都明白,只是没人想说而已,毕竟这是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一个堂堂天竺,有神佛保护的天竺竟然要要靠别国来帮忙,而且还是自己一直瞧不起的阿拉伯野蛮人。 “只要请阿拉伯人东进,突厥北下,我们的神一定会保护我们取得胜利!王上决不可以与他们此时进行一场对决!” 刹帝利道:“听说他们的将军原本是来求和的,并且还有一个玄奘法师。王上,不如我们派出使臣前往长安,我们愿意求和,这样可以等到阿拉伯人的到来。” 这是要拖延等到援手,戒日王思虑再三,道:“你们的主意都是好的,但本王必须先打败他们使臣将军,如果一个使臣都不能打败,阿拉伯人就是来了,也会看不起我们,只有自己胜利,才是一切的开始,没有胜利什么都是不可能的!佛祖说过,他只保佑那些有能力的人!” 戒日王也不排除马上请求阿拉伯人相助,也同意和突厥人和好,但同时也要与王玄策干一架。 这是他的性格使然,因为他从小就带兵,很少失败过,养成了他的骄傲性格。 戒日王决定一战,于是众人一起商量打法,因为王玄策喜欢灵活机动,为对付王玄策让他无法到处走,于是决定分成三路大军。 从左中右,三个方向齐头并进,压迫王玄策。 罗贾伐弹加原河罗守军共十二万余人为左路军,戒日王亲率三十万为中路军,命木克里从华氏城率兵十五万为右路。 如此三路齐进,就不怕王玄策那个使臣将军能飞了去。 戒日王亲自率军,另两路不敢怠慢,按预定计划加紧进逼。 此时王玄策已到了哈斯那普城之北的马修拉一带,这里是山地与平原相接地带,背靠山脉,前面就是天竺整个平原。 王玄策坐在中军帐中,这几天的敌情源源报来,将戒日王的一举一动全部摆在案上。 范闲和蒋师仁都有点紧张,这次面对的是三路军,而且压迫形势越来越急,让自己闪转腾挪的空间一再紧缩,这是逼自己和他们正面对战。 而且三路军共六十万之
相关推荐:
快穿:原女主只想上位
顶级E的Alpha又娇又野
胆小主母(H)
(西游记同人)杨戬与孙悟空
欲愛(NPH 年下)
大干妖女婠婠
情欲的盛宴[百合花传奇]
女总裁的贴身神医
权色仕途
理查德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