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立两侧,金瓜武士手持仪仗站在御下,气势不凡。 九层汉白玉台阶上,一身着明黄帝王衮冕,面貌年轻英武的青年端坐龙椅之上,威仪万千。 “这便是我大唐圣上!” 乐徐心中大震,不由自主地心生无比的敬畏之意。 王学林见过的世面到底要大一些,但是现在也是很紧张,他身为世家子,要比乐徐这种寒门子弟更明白殿上这位唐皇的权威有多么强大。 七家世家在不到半月的时间内被覆灭,简直可怕! 其余士子们个个也是脸色苍白,头上冒汗,他们大都是寒门士子,因此这种场面不紧张才怪。 “参见陛下——” 众多士子齐齐行礼。 在龙案后面,李承道也看出了台下这些士子们的紧张,不由得莞尔一笑,声音温和地说道:“都平身。” .. 第二百零一章 建立大唐皇家学院? 李承道的话仿佛带着一股奇异的力量,令众多士子们听到后都不由自主地舒缓了心中的紧张之意,叩谢之后方才起身。 看着殿内的众多士子,李承道淡笑着说道:“诸位都是我大唐未来的栋梁之才,千辛万苦于万万士子之中脱颖而出,来到这金銮殿上。 尤其是你们之中的寒门子弟,能够到此地步更是殊为不易,望诸位莫辜负了自己一身所学,以报效国家。” 这四十名士子里大半都是寒门士子,骤然听到李承道这番话,心中简直大为震动。 乐徐想到自己科考之难、十年寒窗之苦,更是心中一酸,当即下拜道:“陛下力排众难改革科考,为天下生民立命,草民叩谢陛下皇恩!” 他话音落下,众士子们也纷纷下跪叩拜,高呼道:“叩谢陛下皇恩!我等愿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样的一幕,令殿内不少官员都为之动容。 魏征拱手正色道:“陛下皇恩浩荡,为我大唐亿万百姓之福!” 文武百官接着齐呼道:“陛下圣明——” 虽然知道这是奉承之言,但是李承道还是有些受用的,毕竟马屁谁不爱听。 “开始殿试吧。” 李承道朝左右吩咐道。 贾诩点点头,然后令侍卫为殿内士子们搬来桌案以及送上文房四宝,并且将考卷发下。 殿试内容,就不是如会试甲乙卷里面那样的什么四书五经或者智力考题了,而是真正的政治策问,经国之学。 简单来说,就是让你自由发挥,以当前大唐国情为基础,写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建议等等。 这种筛选方式筛选出来的才是治国之才,要知道不论是三省还是六部,皆是一国中枢,一举一动关系到整个大唐,考验你的眼光以及谋略。 考试一共两个时辰的时间,众考生在文武百官以及李承道的注视下,开始了他们的考试。 这些压力或许会影响他们的考试状态和水平,但是未来将要出阁入相者连这点压力都顶不住,那还不如回家种地。 …… 两个时辰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李承道身边的秉笔太监喊停后,便有侍卫上前将考子们的试卷给收走,然后整理好送到李承道的龙案之上,由他亲自阅览。 殿试考卷,是由皇帝亲自阅览的,前五名也是由皇帝亲自评定。 现在所有士子们都非常紧张,但是却只能低着头不敢抬头去看李承道,因为那样是十分无礼的行为。 李承道拿起第第一份考卷看了起来,考卷的观看顺序也是按照会试排名来的,他看的一份是王学林的考卷。 “……地方百姓苦苛捐杂税久矣,当实行一条鞭法,肃清地方吏治,规范税收,以安民心……” 看到王学林的这份策论考卷,李承道眼里闪过一丝讶异之色。 王学林在答卷中所呈现的策论,是针对朝廷税赋一事提出的政策。 苛捐杂税,是历朝历代都难以避免的弊病,何为苛捐杂税?这实际上和朝廷关系不大,而是地方官员小吏巧立名目收各种杂税,最后到朝廷手上的税收还是那么多,但是地方各层官员却从中中饱私囊,受苦的最终还是百姓。 世家更是此中的行家,无税赋不肥,王学林身为世家子弟,自小耳濡目染深深了解个钟厉害。 王学林从李承道登基以及未登基前的种种事迹,判断的出李承道的性格是重视民生的那种明君,因此他选择了从地方苛捐杂税作为切入点,并且提出解决之法。 一条鞭法,就是规范每一名百姓每个季度该缴的税赋,杜绝一切苛捐杂税,如此来清吏治,减百姓赋税之苦,称得上是一条良策。 “善。” 李承道点点头,朱笔在王学林的考卷上画了个圈。 古人云可圈可点,在古代没有具体分数,而是用圈、点、竖来进行打分。 圈则是上乘,点是良好,尚可一观,而竖则是最下层了。 王学林的这篇策论让李承道很满意,不愧是被贾诩看中的人才,的确有可取之处。 放下王学林的考卷后,李承道紧接着拿起了下一份考卷,这份考卷是乐徐的。 “……陛下行科举改革,利于大唐千秋万世,然至此尚未圆满。 草民观殿下设立乙卷,分刑律、数算、工冶、兵法等数类,可见陛下欲将天下贤才一网打尽,不使贤才遗落于野。 臣斗胆谏言陛下当增加科目,并大肆推广,建立更加完善的科考制度,让天下贤才、奇才得以一展所长……” 看见这一份考卷,李承道的目光渐渐变得凝重了起来,不禁将目光投向了殿内的乐徐,眼里闪过一丝吃惊之色。 乐徐是从科举制度上写出的策论,这也就罢了,最关键的是他写出的这些策论,正是李承道接下来的打算! 他对科举制度的改革还未结束,接下来增设科考项目,建立大唐皇家学院,也就是如同后世小学、中学、大学一般的学院制度! 这些事情他从未跟人提起过,乐徐所言虽然没有他所想的那般完善和准确,但是大致上的意思就是这样! 这般超前的思想,很难想象是一名古人能够拥有的。 “难怪辅机说他目光长远,胸有沟壑,确实是治国之才。” 李承道收回目光,毫不犹豫地给乐徐的卷子打了个圈,上等。 接着他又开始阅览其他考生的试卷,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 第二百零二章 长孙无垢:我是个寡妇 殿试整整持续了一日,结果不出李承道所料,众多士子之中,以乐徐与王学林两人的策论最为出色。 其他士子中虽然也有几名不错的,但是都比不上他们两人,因此最后李承道分别将他们两个给点为了状元与榜眼。 随后又是一堆仪式,奖赏之类的,持续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让李承道颇为疲惫。 到了晚膳的时候,郑苒又派人过来了。 “陛下,贵妃娘娘请您去宫内一起用膳,您看……” 华清宫的宫女朝李承道禀报道。 听到他的话,李承道嘴角不禁微微抽了抽,婉言拒绝道:“这……今天朕答应了要去昭仪,得去长孙昭仪宫内用膳,就不去华清宫了,改日吧。” 听到李承道的话,这名宫女只好退下了。 等到这名宫女离开后,秉笔太监好奇地问道:“陛下,您为何不去华清宫?” 他时时刻刻跟着李承道,自然明白李承道没有说过要去萧兰宫的话。 李承道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日日去华清宫用膳,再这样下去朕真的要长胖了。” 他每一次去华清宫,郑苒都会做一大桌子美食,然后晚上还会顺势让他留宿在华清宫。 而且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郑苒近些日子一来都特别主动,夜夜求索,好像是特别想要孩子。 虽然夜夜都是郑苒败下阵来,但是每次总是很晚,导致他都休息不好,第二日还要处理繁多的政务,着实劳神,所以他刚刚才婉拒了郑苒的邀请。 “去碧霞宫吧,朕不能总独宠贵妃,其他的妃子也不能冷落了。” 李承道想了想后,吩咐道。 他这段时间以来去华清宫的次数最多,呼延热娜的听雨宫次之,反倒是其它嫔妃的宫内没去过几次。 其它妃子虽说是政治需要的联姻,但总归是后宫妃子,当一视同仁才行,他可不想看见自己的后宫争风吃醋,鸡犬不宁。 …… 此时,碧霞宫内。 碧霞宫乃是修仪长孙云露的居所,这里风景独美,清晨和傍晚之际是观看天边朝霞、晚霞的最好地方,因此有碧霞宫之称。 “云露,你这碧霞宫的晚霞真是漂亮。” 碧霞宫里,长孙无垢在窗边托腮看着天边的晚霞,脸上满是如痴如醉之色。 晚霞绚烂如火,将天边映照得美丽非凡,这等景色真是美极了。 “那是姑姑你未曾见到这早晨的朝霞和朝阳,比晚霞与落日更加壮阔。” 长孙云露笑着说道,“在侄女看来,晚霞再美也带着沉沉暮气,不如朝霞那般生机勃勃。” 听到长孙云露的话,长孙无垢微微一怔,然后眼里闪过一丝寂寞之色,苦笑道:“是啊,晚霞再美,总带着沉沉暮气,我现在与这晚霞又有何异呢?” 她竟是有些触景生情。 “姑姑你这说的是哪里的话……” 长孙云露没想过到自己无心的一句话,居然挑动了长孙无垢伤心的情绪,于是连连开口安慰。 “姑姑你国色天香,如今方才二十七岁,哪里有沉沉暮气?咱们两个若是走在街上,别人定以为你我二人是姐妹呢。” 长孙无垢和长孙云露长的很像,不过比之长孙云露,长孙无垢看起来要更加成熟有风韵。 “你哪里学的这些俏皮话。” 长孙无垢闻言玉面一红,忍不住嗔怪地说道,但是柳眉倒是舒展了许多。 “我说的可是真话,有半点虚言那就让我吞针。” 长孙云露一脸认真地说道,然后忽然凑到长孙无垢耳边,悄悄问道:“姑姑,你可有心仪的儿郎?悄悄告诉侄女。” 女人都是八卦的,长孙云露自然也有些八卦,不过现在她却是八卦到长孙无垢的身上去了。 长孙无垢大为窘迫,瞪眼道:“你胡说什么呢,我一……一寡妇,当为死去的夫君守节,岂能有如此不知羞耻的想法?” 然而长孙云露却是不以为然,说道:“侄女可不这么认为,男子丧妻了可娶新妻,女人丧夫再嫁凭什么就要被骂做失节?这也太不公平了。” “平阳长公主曾说过,女子未必不如男,我看姑姑你如今尚且年轻貌美,寻一良夫再嫁了才是,也免得孤苦半生。” 若是别人这么说,长孙无垢早就翻脸了,不过她知晓自己这侄女向来言行无忌,且崇拜平阳公主李秀宁,常有惊人之语,所以不以为意。 “你这话若是被别人听去了啊,定要落个无德的骂名!” 长孙无垢伸出纤纤玉指在长孙云露白皙的额头上用力戳了一下,然后无奈地说道。 “姑姑又不是别人。” 长孙云露扑到长孙无垢的怀里撒娇道,两女相互打闹,这一幕极为赏心悦目。 “对了,陛下此番整治科举,一口气灭杀了七个世家,此事姑姑你可听闻了?” 长孙云露想到此事,忽然开口问道。 长孙无垢点头道:“此事闹得沸沸扬扬,我自然是有所听闻,我长孙家族还在其中出了不少力气……七个世家啊,就这么没了。” 七个世家中,有四个顶尖门阀,三个五姓七望之一,皆被彻底抹杀。 这般手段,让长孙无垢心中感到无比畏惧,想起来都是脸色苍白。 “陛下乃是明君,整顿科举是必然要做之事,若不以雷霆之势灭杀七大世家,恐怕大唐王朝都有倾覆之威!” “还好此番我长孙家族是站在陛下这一边的。” 长孙云露正色道,她被长孙无忌都赞为聪颖无双,目光自然非长孙无垢可比。 听到她的话,长孙无垢只是默然。 .. 第二百零三章 错把长孙无垢认成自家妃子! 提到那被覆灭的七大世家,气氛就不禁有些僵硬。 因为长孙家族当时若没有投靠李承道,恐怕也是落得和这几个家族一样的下场。 “罢了,提这个做什么。” 长孙无垢转移了话题,然后笑问着朝长孙云露问道:“已经入宫数月了,你在宫内的生活如何?云露你这般聪颖,很受陛下喜爱吧。” 长孙云露叹了口气,说道:“陛下独宠郑贵妃和呼延修仪,其他的妃子宫内甚少去过,我这里他也只来过三次而已。” “不过也都还好,反正我向来喜欢清静,这碧霞宫倒是很适合我读书。” 话是这么说,但长孙云露的语气里难免有一丝落寞之意,毕竟她也是为人妇的女人了,怎么会不想夫君多在意自己一些呢? 长孙无垢闻言有些担忧地说道:“你这么不放在心上可不行啊,皇帝后宫不比其他地方,你得争,否则容易受人欺负。” “郑贵妃是陛下的表妹,以后大有希望成为皇后,而萧淑妃背后有兰陵萧氏,听说她也颇得太后喜爱。” “杨贤妃背后有弘农杨氏,此番五姓七望去其三,弘农杨氏必定会崛起的。” “你叔叔目前虽然深受陛下信任,连着我长孙氏家族地位也水涨船高,但在这深宫,终究还是得你自己努力去争才行,你这般不放在心上怎么可以?” 长孙云露无奈地说道:“姑姑你不是说郑贵妃很有可能成为皇后么,现在她又受到陛下这般宠爱,既然如此我如何和她争?” “你呀,聪明的时候聪明,糊涂的时候也糊涂。” 长孙无垢白了长孙云露一眼,却有万种妩媚风情。 “你不曾听陛下对太后说过的话么,若是有人先诞下子嗣,那么基本上皇后之位就稳妥了,太后娘娘现在可是急着抱皇孙呢。” “你应当在这方面多费费心才行……” 长孙云露闻言,脸上不由得飞上两朵红霞,羞恼道:“这种事……我一个人怎么费心嘛,陛下又不来我宫里。” “所以你要想办法抓住陛下的心啊,不能一味地呆在这碧霞宫内自处。” 长孙无垢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长孙云露羞涩不已,连连说道:“知道了、知道了……我最近画了几幅画,姑姑你不是一向喜欢画么,我去找来你帮我看看。” 说罢她借故溜走了,显然是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长孙无垢见状不禁很是无奈,然后继续托腮看向了窗外天际那绚烂辉煌的火烧云,目光渐渐痴迷。 而此时李承道也来到了碧霞宫。 李承道在宫内行走向来轻车简行,只带一两名太监,而且走到哪里也不喜人通报。 因为在外面也就算了,皇宫就是他的家,何必要如此拘束。 “倒是好久没来这碧霞宫了,怎么多了片竹林?” 李承道看着碧霞宫院子里多出来的那一片人工移植过来的竹林,目光不由得微微一亮。 一旁的太监解释道:“陛下,这是昭仪娘娘命人从长孙府上移植过来的,听娘娘说她喜欢听着竹林沙沙声入睡。” “若是陛下不喜欢,奴才这就让人把它……” “不必了,挺好看的。” 李承道摆手说道,然后走入了碧霞宫内,目光顿时落在了在窗边发呆的“长孙云露”身上。 见她呆呆地看着天边晚霞,李承道觉得有趣,然后走上前去伸手从后面遮住了“长孙云露”的眼睛,笑道:“晚霞就这么好看,连朕到了都没注意到?” 忽然被人遮住眼睛,“长孙云露”吓了一跳,然后骤然听到李承道“朕”的称呼,更是吃惊。 这个被李承道误认为是“长孙云露”的,正是长孙无垢,她因为和长孙云露样貌相近,再加上李承道先入为主,有只看到背影,所以才认错了。 “陛下,我、我不是……” 长孙无垢想要解释什么,同时慌忙起身,谁知道一下子撞到了李承道的下巴。 李承道吃痛后退了一步,而长孙无垢也因为身形不稳,朝着一旁倒去,眼看额头就要磕到一旁的桌子。 李承道眼疾手快,见状直接伸手拉住了长孙无垢,一把将她揽到了自己的怀里,然后面带怒意地斥责道:“怎么这么不小心,差点就撞到桌子了!” “我……” 李承道和长孙无垢的脸庞距离极近,长孙无垢甚至可以感受到李承道打在她脸上的呼吸,那近在咫尺的俊逸面庞,令她一阵心跳加速,目眩神迷。 她到嘴边的辩解话语,不知道为何就变成了软软的一句:“妾身知罪……” 李承道皱了皱眉头,觉得今天的“长孙云露”似乎有些不一样,刚想关心几句时,一阵物品落地的声音忽然传来。 李承道和他怀里的长孙无垢一齐看了过去,只见长孙云露不知道何时出现在了内室的门口处,正神情呆滞地看着他们两个,手里拿着的画卷掉了一地。 “云露?” 看见她李承道顿时一呆,怎么会有两个长孙云露?等一等,难道他怀里的这个…… 李承道猛地松开了怀里的长孙无垢,仔细看了看后才算认出她,神色不禁一下子变得很精彩。 他怀里的这个居然是长孙无垢!她怎么会在这里! “陛下、姑姑,你们……” 长孙云露满脸难以置信之色,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的夫君和她的姑姑两个搂在了一起?! 这是什么情况! .. 第二百零四章 长孙无垢尴尬到了极点 碧霞宫中,气氛僵硬到了极点。 长孙云露满脸呆滞,而李承道与长孙无垢亦脑海之中是一片空白。 最后还是李承道最先反应过来,直接松开了怀里的长孙无垢,然后后退了一步,心里的震惊犹未平息下来。 “她怎么会在你的碧霞宫?” 李承道李承道忍不住开口问道,这是长孙云露的碧霞宫,为什么长孙无垢会在此处? 他刚刚竟然把长孙无垢错认为了长孙云露! 长孙云露心思聪颖,听到李承道的话后也大致猜到了是怎么回事,于是连忙跪下解释道: “是臣妾邀姑姑入宫来赏晚霞的,刚刚进屋去取画作,未曾想陛下此时驾临……请陛下恕罪。” 长孙无垢心中慌乱,见状也跪了下去道:“是妾身一时未查陛下驾临,方才生出此等误会,请陛下责罚!” 两女纷纷下跪认罪,李承道张了张嘴,但是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刚刚那一幕着实是尴尬,但是要说怪罪长孙云露和长孙无垢也是不对的,毕竟是他自己没注意分辨。 沉默许久后,李承道方才叹了口气,说道:“起来吧,不怪你们,是朕的过失。” 李承道主动揽下过错,令长孙云露两人都吃了一惊,因为在普遍认知之中,皇帝是从来不会有过错的,也就是所谓的天下人都可以错,但是皇帝不会错。 但李承道似乎并不在乎这个规矩。 不过不论如何,听到李承道这话后都是松了口气。 李承道坐下之后,随意说道:“你们姑侄两人样貌实在太相像,骤然之间朕居然都没分辨出来,才闹出了这样的误会。” “朕刚刚有失礼之处,长孙王妃见谅。” 提起刚刚的事情,长孙无垢闻言脸颊微红,有些赫然地说道:“陛下言重了。” 她心里有些忐忑,因为她之前被李承道搂着的时候,恍惚之间自称为“臣妾”,也不知道李承道注意到了没有。 若是注意到了,那可就…… 长孙无垢越想越觉得赫然。 长孙云露笑着说道:“旁人都说我和姑姑的样貌有八分相似,连陛下都认错了,看来此言非虚。” “朕又不是圣人,怎能无错?” 李承道晒道,对长孙云露所言不以为意,不过长孙云露的话倒是真的,她们两人坐在一起,若非从服饰以及风韵上可以分辨出不同之处,否则还真的容易混淆。 “陛下向来不是在华清宫的贵妃娘娘那里用膳么,今日怎么驾临臣妾的碧霞宫了?” 长孙云露好奇地问道,正是因为李承道许久没来过她的宫里,她才没事就拉着长孙无垢入宫来作伴。 谁能想到今天李承道忽然来了。 李承道闻言笑道:“怎么,昭仪似乎很不欢迎朕来你的碧霞宫?” 长孙云露居然点了点头,说道:“当然,因为陛下忽然到来也不让人知会一声,臣妾都没来得及命人准备好晚膳,难免会让陛下失望。” “若陛下提前让人通知的话,臣妾自然是万分欢迎的。” 长孙无垢闻言不禁悄悄瞪了长孙云露一眼,哪里有这样说话的? “这么说来,倒是朕的不是了。” 出乎长孙无垢意料的是,李承道没有生气,反而露出了一丝笑意。 然后他将目光投向了长孙云露放在桌子旁的画卷,说道:“你不是要拿出画作来鉴赏么,素闻你琴棋书画皆是一绝,今日就让朕开开眼界。” “臣妾就献丑了。” 长孙云露闻言也没有拒绝,拿起手旁的画卷递给了一旁的太监,由太监展开给李承道看。 不得不说,长孙云露的才女名声并不是浪得虚名,她这几幅画作皆是山水鱼虫草,整副画卷形散神不散,所着笔墨不多,但是却浑然天成,颇具大家风范。 李承道虽然不懂鉴赏书画,但是也能看得出长孙云露这几份画作皆不是凡品,于是赞道:“昭仪这才女之名,果然名副其实。” “陛下过誉了,区区拙作怎能入陛下龙目。” 长孙云露谦虚道,虽是这么说,但是她眼底仍然不免闪过一丝喜色。 长孙无垢此时也调整好了心态,闻言好奇问道:“陛下也擅书画吗?” 李承道闻言,沉吟片刻后回答道:“书画……朕倒是会一点,但是并不擅长以笔墨作画。” “不擅长以笔墨作画?那用什么来画?” 听到李承道的话,长孙无垢都长孙云露都大感惊奇,她们实在想不到除了笔墨外还能用什么作画。 “这……” 李承道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他在前世时曾因为兴趣学过一段时间的画画,不过后世的画画方法和现在肯定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也没有工具。 “陛下也会书画,那不妨让臣妾开开眼界,见识一下陛下的书画如何把?” 长孙云露眼里闪过一丝促狭之色,开口说道。 她见到李承道这样子,以为他刚刚是在吹嘘,所以才想让他尴尬一下。 “怎么还是这般顽劣!” 长孙无垢瞪了长孙云露一眼,刚想开口给李承道一个台阶下,谁知道李承道居然开口了。 “既然如此,那好吧,高怀你去取几支炭笔过来。” 李承道犹豫过后还是答应了下来,然后对自己身边的秉笔太监说道。 “是,陛下。” 高怀躬身应道,然后转身离开了碧霞宫。 长孙无垢两人互视一眼,眼里都有讶然之色,用炭笔作画? .. 第二百零五章 长孙无垢震惊:陛下太厉害了 高怀很快就带着几支炭笔回来了,然后将上好的宣纸摊在了桌子上。 见到李承道真的打算用炭笔作画,长孙云露也是来了很大的兴趣,问道:“陛下你打算画什么?” 李承道回答道:“画人吧,你们哪个给来给朕让模特?” “模特?” 长孙无垢和长孙云露齐声开口道,语气里满是疑惑。 “呃……就是坐在那里让朕来画的意思。” 李承道自知失言,于是解释道。 两人这才恍然,然后长孙云露主动说道:“姑姑容貌比臣妾漂亮,就让姑姑来当这模特吧。” 说罢就起身离席。 长孙无垢虽然有意拒绝,但是见到李承道正望着她,她不由自主地就应了下来,道:“那……好吧。” 说完后便稍稍整理了一下仪容,端正坐好。 李承道本想提醒她不用这么紧张,但是想想还是没说什么,细细打量了长孙无垢一阵后,便开始作画。 只有炭笔,自然就只能画素描了,不过素描是后世学画画的基本功,所以这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虽然学画画是上一世的事情了,不过素描的手法好在他还没有忘记。 长孙云露站在李承道的身侧,好奇地观看他作画。 只见李承道邈邈数笔,便在宣纸上勾勒出了长孙无垢大致的外形,然后开始填充细节,丰富五官。 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长孙云露的形象便跃然于纸上,国色天香栩栩如生,比一般的丹青绘画的那种白描之法不知道要高明多少。 “啊这……” 长孙云露见到李承道所作之话,美眸中满是惊讶之色。 这种绘画方法她从未听说过,但是画出来的人物居然如此真实! “好了。” 李承道将最后一处细节完善后,便将手里的炭笔一丢,笑着说道。 一旁的高怀连忙将金盆和毛巾取来给李承道净手。 “这是什么丹青手法,简直太厉害了。” 长孙云露拿起这份素描画,一边赞叹一边走向了长孙无垢,道:“姑姑你快看。” “画的如何?” 长孙无垢好奇地起身凑了过去。 一动不动坐了快半个时辰,她也感觉有些累了,她很好奇李承道到底画出了怎样的一副画作。 看到长孙云露手里的这幅素描后,长孙无垢小嘴微张,俏丽的脸上充满了震惊之色。 “这是……我吗?” 望着纸上这美丽非凡、栩栩如生的女子,长孙无垢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当然是了,朕对自己绘画的手法还是有一定自信的。” 李承道淡淡笑道。 长孙无垢红了脸,她当然知道这是自己,她只是有些不敢相信,这是李承道眼中的她吗? “陛下,请务必将这种丹青之术教给臣妾!” 长孙云露一把抓住了李承道的手,十分认真地说道,美眸中充满了期盼之色。 她肃来喜欢琴棋书画等技艺,见到李承道所展露的这种前所未有的绘画方法,她自然万分心动! “你想学的话教你也无妨。” 李承道点头应下了,对于本就有画画功底的人来说,学素描并不难。 而他们两人说话之际,长孙无垢却看着手里的这幅画作渐渐入了神。 …… 自从在长孙云露面前展露出那一手素描画技后,长孙云露便对李承道奉若神人,时常没事就缠着他,让他教她画画。 李承道教她两日后便让她自己琢磨去了,因为眼下他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处理。 科举举办之后,还有武举没有举办。 相比较文举,首次举办的武举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毕竟能靠着自身勇武就能在军中某得官职,比十年寒窗苦读要容易多了。 武举在公共场合举办,而举办的地点则是设在了长安城的北郊外。 武举比试的科目,同样也是李承道在和礼部商议后制定的,由于此前并无相应的经验,因此首次武举只采用两个考核类目:武艺、兵法。 其余的似骑射、排兵布阵等等,首届武举暂不采用,待日后再行扩展。 所谓武艺的比试,即比试双方在擂台上比试武艺,因为考虑到刀剑无眼的关系,比试场上的兵器,一律采用木器,虽然这样并不能杜绝危险,但好歹也将危险可能减到了最低。 至于兵法考核,即考验入围者在领兵方面的才能,这也是为了筛选有统兵之能的将领。 武艺高强者或许能成为猛将,但能通晓兵法者更加难得。 不得不说,虽然朝廷更加重视文举,但是长安的百姓,却对武举更加感兴趣。 因此,当武举开始的时候,北郊外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百姓。 至于武举的参加人选,礼部采取了很简单的方式:报名即可参加。 正因为这样,从大唐各地都有人赶来长安,争相报名,希望能够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混一个军职。 首次武举,李承道自然是要前往观摩的,不仅仅是他,武将们也要一同前去。 目前他手下的几支军队,罗艺的泾州军返回了泾州驻地,李靖也都领兵在外,筹备水军。 益州军和乞活军改成了统一编制,将乞活军融入到了益州军里,由冉闵来统领。 目前益州军有一半尚未返回益州,因为冉闵要来长安述职,此外还有白袍军、漠北铁骑等,暂时都在长安这边。 等年后一过,漠北铁骑将返回幽州边境驻防,白袍军是李承道的亲军,自然是要驻守在长安周边的。 .. 第二百零六章 选拔大唐第二猛将 对于首次武举,李承道是抱有相当的期待的,但是当他看见头几轮的筛选后,顿时觉得这武举有些惨不忍睹。 眼瞅着擂台上两名男子像妇人那样抓头发,不成体统地扭打在一起,别说李承道,就连贾诩、长孙无忌等人的面色亦不好看。 对此,李承道总算是明白,为何后世朝廷历来对武举选拔不甚上心,实在是选拔的过程在大部分朝中官员看来太过于混乱不堪,不能自视。 “这些乌合之众,别说陛下,我一只手就能将他们全部挑翻!” 冯立颇为不屑地说道,其余将领们都深以为然。 “看来大唐皇家军事学院得快些办立起来了。” 听到他们的话,李承道心中不由得暗暗想到,然后叹了口气继续看比试。 没办法,毕竟这是他要举办的武举,而且还只是前几轮的筛选,等到几轮之后,菜鸡们都被淘汰,情况就要好得多了。 比如在后几轮中,李承道就看到几名剑技不错的游侠。 当然了,尽管承认对方剑技不错,但这些游侠在擂台上奔来跳去的打斗方式,仍让李承道感觉很是别扭。 这是因为他常年呆在军营,早已习惯了军营内比武的关系。 比试分为两帮子,一方是从平民之中筛选武力超群着,另一方是军中士卒的比试,通过武举赚取军职。 相比较那些游侠们看起来很是花哨的什么剑术、武艺,军中士卒的比试可以说是非常直接粗暴的,要么是摔跤,要么是兵器的比试——即两名士卒各自手持一柄木剑与一块木盾的比试。 在李承道看来,军中的比试才格外真实。 两名士卒用粗暴而直接的方式用手中的盾牌硬撞,同时趁间隙挥舞木剑,军中的士卒,能在半丈方圆内打出相当精彩的比斗,而不像此刻五丈擂台上——真正上了战场,前后四周都是人,哪有什么空间来让你辗转腾挪? 李承道毫不怀疑,他麾下白袍军随便派个手持木剑与木盾的士卒上来,就能把那些所谓身手敏捷、剑术精湛的游侠打地满地找牙。 而若是派个厮杀在战场最前线的士官,比如五百人将、千人将过来,相信这次武举就几乎没有办的意义了,更别提阿利丹、冯立这种猛将。 不过单看这种比试也没有意思,不如…… “诸位将军哪位愿意上去比试比试?也好让百姓们看看,我大唐的百姓是何等勇武!” 李承道转身看向了身侧的的武将们,笑着询问道。 “最后的胜者,朕将会赐予其大唐第一猛将的称号!” 听到李承道的话后,众多将领们眼睛顿时亮了。 天子亲授大唐第一猛将的称号,这是何等的荣耀! “末将愿往!” 冯立第一个站了出来,不过他接着道,“但是陛下赐予大唐第二猛将的称谓便够了,放眼大唐谁人不知陛下之勇武冠绝大唐?第一的称谓着实让我等受之有愧。” 冯立的话音落下,其他将领们纷纷附和。 这可不是奉承,李承道的勇武是天下皆知的,尉迟恭、屈突通、侯君集、程咬金、段志玄等众多勇猛非凡的猛将,全部都丧命于李承道的手里,大唐第一猛将的称谓名副其实。 “那好,便依你之言!” 李承道没有矫情,直接应了下来,顿时有许多将领们纷纷参与。 “末将愿上去比试比试!” “大唐第二猛将的称谓我势在必得!” “陛下,末将愿往!” …… 听到这些将领们的热切的请战,李承道微微一笑,全部都应允了下来,然后让人暂停军方士卒的擂台比试,给这些将领们腾场地。 围观的众多百姓们见到军中武将们居然亲自下场进行比试,一个个都兴奋激动非常! 这可是大唐猛将之间的对决啊!平时哪里有机会看见! 第一个上场的是冯立,而与他对战的,则是长孙顺德。 随着长孙无忌带领长孙家族归降,长孙顺德也是归入了李承道麾下,目前统领着皇城禁卫军。 两人各自拿上武器后,分立擂台两侧。 “冯将军,我可不会手下留情,当心一点。” 长孙顺德眼里升起一丝战意,远远对冯立说道。 “这句话应该我来说才对!” 冯立掂了掂木枪的分量,然后笑着说道。 准备好之后,长孙顺德便毫不犹豫地朝对方冲了过去! 冯立使的是一杆木枪,而长孙顺德则是用一柄木刀。 所谓一寸长一寸强,长孙顺德第一时间就打算欺身而近,封死冯立长兵器的优势! 只见冯立单手一抖,手中木枪便是一震,从下而上撩向了长孙顺德的脑袋! 由于大力之下,质地较软的枪杆弯起一个很大的弧度。 一枪之威,长孙顺德不敢轻视,连忙抬起手中木盾一挡,而冯立抓住这个机会瞬间抽枪而回,然后抖了一个绚丽的枪花,在数道枪影之中直取长孙顺德的咽喉! 抖枪花是用枪者的基本功,枪花不是为了好看,而是让人看不清你出枪的角度! 长孙顺德没想到冯立的攻击衔接得这般迅猛且凌厉,还没来得及举盾抵挡,冯立一枪便至,悬停在了他的咽喉一指前! 冯立单手持枪,手中木枪拿得笔直,只有没有枪头的棍端在震颤。 “冯将军好枪法。” 长孙顺德由衷地赞了一句,然后弃刀认输。 而擂台之下,顿时爆发了震天的欢呼声! .. 第二百零七章 冉闵战岳飞 长孙顺德的武艺并不算差,但是和冯立比起来还是有一点差距的,冯立在年龄上稍占优势。 战斗只是几个呼吸之间便结束了,战场上的厮杀就是这般简单粗暴,但是就是这样直接暴力的对战,令台下百姓们直呼过瘾,感到热血沸腾。 第二组对战的是阿利丹和薛万彻。 阿利丹是原突厥王庭卫统领,现在身为五万漠北铁骑的统帅,一身战力不可小觑。 薛万彻亦是一员猛将,两人不知道孰强孰弱。 而在台下有很多漠北铁骑以及白袍军的士兵,见到各自的将领登上擂台后,顿时为各自的将军加油打气。 “薛将军加油!” “阿利丹将军必胜!” …… 擂台上。 “薛将军,失礼了!” 阿利丹如今的中原语言已经流利许多,话音落下后他便毫不犹豫朝着薛万彻冲了过去! 突厥人是天生善战的种族,从小生存环境便恶劣,但是也锻炼出了他们强大的体魄! 此番比试的是单纯的武艺,所以两人谁也没拿武器,阿利丹将近两米高的庞大身躯狠狠朝着薛万彻撞去,这一下若是装实在了,薛万彻估计会被直接撞飞! 薛万彻目光一凛,瞅准机会一腿直扫阿利丹的下盘! 但是阿利丹却没有这么容易就被他击败,他的反应很迅速,一把就抓住了薛万彻的腿,然后将他整个人抓起来朝着擂台下丢去! 擂台比试,对方认输或者被丢下擂台者为输! 见到薛万彻就要被丢下擂台,台下许多百姓们都不由得心中一紧! 就在此时,但见被阿利丹抓在手里的薛万彻忽地一翻身挣脱了阿利丹的钳制,然后反手勒住了阿利丹的脖子,借空中下坠之力,四两拨千斤,将阿利丹给勒倒在地! 在阿利丹倒地的一瞬间,薛万彻锁住他的双手,然后跪压在他的脖子上。 这是标准的擒拿方法,一旦被锁住双手跪压住脖子,任你力气再大也难以挣脱,若是擒拿者愿意的话只需要膝盖一用力,就能压断后者的颈椎。 胜负已分! “将军威武——!” 在薛万彻擒拿住阿利丹的一瞬间,台下的白袍军顿时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然后不管是长安城百姓还是漠北铁骑的士卒,都为薛万彻鼓起了掌。 因为薛万彻刚刚那一手反制着实是漂亮,令人意想不到。 “没事吧?” 薛万彻松开了对阿利丹的钳制,然后伸手将他从地上拉了起来,笑问道。 “没事,薛将军武艺超群,末将佩服。” 阿利丹揉了揉肩膀,龇牙咧嘴地说道,脸上满是佩服之色。 突厥人有一点优点,那就是对于堂堂正正打败了自己的敌人会报以敬意,这一点从台下漠北铁骑士卒的反应就能看出来。 连续两场将领之间的比斗,将台下百姓和士卒们的热情完全点燃了。 看这种猛将之间的对决,实在是让人大开眼界! 而其他的将领们也跃跃欲试,在阿利丹和薛万彻下台后,马上就登上了擂台! 此时整个武举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这边吸引过来了,每一场将领之间的对决,都能引发震天的欢呼声! 李承道看着擂台之上的比试,心中也很是满意。 冉闵不禁舔了舔嘴角,眼中闪过一丝火热之意,朝李承道抱拳道:“陛下,末将有些手痒,可否让末将上台一试?” 李承道闻言看了看冉闵高达两米有余、极其彪悍的体魄,哭笑不得道:“冉将军,今天这比试主要是为了调动将士们的情绪,你若是上台那就没得打了。” 不夸张的说,冉闵绝对是现如今李承道麾下将领之中战斗力最强大的一位,单单从这比阿利丹还魁梧的体型就能看出来了。 李承道不出,没人能制裁住这头鸩虎。 “嘿嘿……” 冉闵讪讪一笑。 而就在这时,岳飞忽然笑着说道:“冉将军,不如就由本将陪你过几招?” “哦?鹏举你也对这第二猛将之名有兴趣?” 李承道哈哈大笑道。 “只是突然心血来潮,请陛下恩准。” 岳飞拱手说道。 “好,朕准了!” 李承道直接应了下来,他也很好奇岳飞和冉闵之间孰强孰弱。 别看岳飞擅长统兵,他的武艺也是超一流的,薛万彻冯立都不是他的对手,只不过他从不轻易身陷战场,大部分时间都是指挥军阵运转,所以武艺方面看不出来罢了。 得到李承道的应允,两人便走下看台,登上了擂台。 见到岳飞和冉闵亲自上场,台下百姓和士卒们的欢呼声简直到达了顶点! “冉将军!冉将军!冉将军!” “岳将军!岳将军!岳将军!” 台下的支持者分为了两批,所有人都无比期待这一场战斗! 岳飞擅长枪术,所以他选择了一杆木枪,而冉闵随意选择了木盾木刀这一标准的配置作为武器。 对于他这种身具恐怖怪力的怪物来说,任何武器在他手里都是可怕至极! 两人在擂台上相互对峙,谁也没有率先出手,都在窥探对方的弱点。 岳飞和冉闵都是强者,不能轻易动手,而一旦动手的话那就很快就能分出胜负 看台上面。 “文和,你说鹏举和冉将军哪个胜算更大?” 李承道朝贾诩笑问道。 “这让臣如何猜得出?不过不管谁胜谁负,都是陛下麾下的猛将便是了。” 贾诩笑呵呵地说道,回答很是狡猾。 而就在李承道和贾诩谈笑之际,擂台上的冉闵忽然一动! .. 第二百零八章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冉闵动了! 谁也想不到,冉闵那魁梧彪悍的外表之下,却有着和他体型完全不相称的敏捷! 几乎是眨眼之间冉闵便出现在了岳飞不到两步的距离,接着一木刀携带着无匹之力朝岳飞当头劈下! 而在冉闵开始动的一瞬,岳飞也随之而动,他快步后撤和冉闵拉开距离,躲开这要命的一刀,手中木枪如影随形直攻冉闵身上的几处要害。 岳飞乃是枪术大家,一手枪法出神入化,大开大合,刚猛而不失精妙,颇有一力破千军的意思。 冉闵一击不成之后,岳飞便开始了暴风雨一般的攻势,扫、撩、刺、挑,一招一式将枪法的巅峰精妙展露无遗,若雨打芭蕉! 所有人都被岳飞这惊人的枪法给震惊到了,尤其是冯立,他也是用枪的,所以他深知岳飞这一手枪术有多么惊人! “岳将军的枪法远在我之上!” 冯立由衷感叹道,岳飞向来低调,他还是头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岳飞的武艺有多么惊人。 然而在岳飞凌厉万分地攻势下,冉闵且战且退,防守得密不透风,但是也难以对岳飞展开反击。 “砰!” 忽然之间,岳飞一枪直接刺中了冉闵手里的木盾! 只见冉闵手中的木盾被岳飞这一枪刺中后,居然直接碎裂! 一枪之威,恐怖如斯! 台下的所有人都惊得瞪大了双眼。 而冉闵抓住了岳飞的这个漏洞,一把伸手抓住了岳飞的木枪,然后一刀劈去! 岳飞瞳孔骤然一缩,毫不犹豫地弃枪而退,退出了一丈之外。 冉闵这一刀斩空落在了地上,手里的木刀直接折断了,然后他握着刀柄的拳头居然砸穿了擂台木质地面,可见他的力气有多么恐怖! 岳飞对冉闵的力量也是讶然无比,然后飒然笑道:“冉将军实力非凡,是本将输了。” 武器都被冉闵所夺,和输了区别不大。 没了武器的他,对上力气如此可怕的冉闵,没有丝毫胜算,这哪里还是人,根本就是怪物啊! “承让。” 冉闵瓮声瓮气地说道,脸上也是露出了一丝笑意。 他对岳飞的枪法亦很佩服,若是换了真的武器并且放在战场上,他就算能杀死岳飞,自身也要受不轻的伤。 两人话音落下后,现场顿时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 这一场持续了五日方才落幕。 不过没了军中将领之间的比试,其他的比试实际上并没多大意思。 不过在参加武举的庞大人数基数下,最终还是筛选出了一批人才,可以直接填入军中,而军中也有不小一部分士卒因此得到了晋升,可填补军中的军职空缺。 至于将领们之间的比试,冉闵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岳飞都败于冉闵手下,其他将领更是没有丝毫胜利的机会。 通过这场武举比试,冉闵大唐第二猛将的头衔算是坐实了,没有人会质疑。 而就在武举结束后,今年正式步入了年末,而长安也迎来了第一场雪。 …… 长安,皇宫。 因为长安城鹅毛大雪的关系,这两日的早朝被取消了,大臣们都通过奏折的形式将要上奏的政务提交给李承道来处理。 虽说如此,但是天一冷人就容易产生惫懒之意,李承道也不例外。 于是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等大臣还是被他用做苦力,拉到太极殿帮他处理政务。 “陛下,您偷懒也不能这么偷懒啊,全交给我们也太不负责任吧?” 望着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然后又望了望在窗边悠闲赏雪的李承乾,长孙无忌忍不住苦笑道。 李承道丝毫不脸红,理直气壮地说道:“这段时日以来颇为劳累,精力不济,这等状态去处理政务,若有什么纰漏受苦的还是百姓,所以有劳辅机和魏卿了。 这个理由找的大义凛然。 长孙无忌和魏征互视一眼,都觉得无语至极,而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是苦笑。 “文和那家伙这几日说什么称病在家,昨日我还看他去青楼听曲来着,真是狡诈。”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想到贾诩他就来气。 其他几人也颇多怨言,李承道见状不禁笑道:“好了好了,诸位爱卿尽快处理完政务,随朕一起去用膳吧。” “今日朕准备了火锅,你们有口福了。” 听到李承道的话,众人眼睛都是一亮。 李承道发明的火锅他们之前有幸尝过一次,一直便是念念不忘,他们回家也尝试让家厨做过,不过终究是没法和宫中的御厨相比的。 这种大雪天气,一边吃火锅一边赏雪真是再好不过了。 被李承道这么一说,众人顿时都打起了精神,加快处理政务。 李承道见状不禁晒笑一声,再次将目光投向了窗外的大雪,思绪飘然远去。 外面银装素裹,天地之间一片雪白如画。 过了半响,李承道忽然开口,低声吟道: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高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魏武隋文,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颉利可汗,只知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景,李承道心中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了自己这两年来的征战生涯,顿时有感而发,顺口就将这首沁园春给诵了出来。 .. 第二百零九章 天子观雪吟诗 李承道念出来的这首沁园春虽然稍作改动,但是整首诗纵横啤睨的大气依旧,没有减少半分。 以至于念到后半阙的时候,他的声音都不自觉地变得大了起来。 李承道之所以念这首诗,也是心血来潮有感而发,他现在也能感受到那足以容纳江山万里的广阔胸襟以及心境了。 “朕现在身为皇帝,还是当以国事和江山为重,这么偷懒可不行。” 李承道摇摇头,心里想到。 身为大唐的皇帝,肩头上扛着无数百姓和臣民的重任,一国之责皆系于他一身,江山社稷更重若泰山,实在由不得他懈怠。 想到这里,李承道从殿外的雪景上收回目光,准备去帮长孙无忌他们处理政务。 不过他刚刚转身,却发现长孙无忌等人都齐齐看着他,脸上有震惊与佩服之色。 “怎么了?” 李承道剑眉一挑,不解地说道。 魏征回过神来,神色有些激动地开口说道:“没想到陛下还有此等诗才,俱往矣,数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真真是大气磅礴!” 长孙无忌也由衷赞道:“陛下真乃全才,此诗大气磅礴,读之有登高绝顶睥睨天下之意,唯有千古一帝的胸襟方可作出!” “陛下诗才惊人!” 房玄龄、杜如晦也是纷纷开口盛赞,显然都对李承道刚刚念的那首诗评价极高。 诗分两种,一种是意境一种是辞藻华美,刚刚那首诗无疑是一首意境诗的巅峰之作。 听到众人的话,李承道愣了愣后笑道:“政务都没处理完,关注朕念的诗干什么,中午不想吃火锅了?还不快处理事情去。” “别啊陛下,先让臣把这首诗记下来再说,名字叫什么?” “陛下有如此诗才,不如趁兴再多作几首……” 对于他们的话,李承道找个理由搪塞了过去,然后继续专心处理政务。 …… 虽然李承道并没多在意此事,但是“天子观雪吟诗”一事,还是被某个嘴巴不严的杜姓大臣给泄露了出去。 没过几天,李承道这一首沁园春便火遍了整个长安,在长安文林之中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浪潮,无数士子们开始模仿李承道这首沁园春的体裁来进行创作,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李承道得知此事后很是哭笑不得,然后罚了杜如晦一个月的俸禄了事。 …… 长孙府。 长孙无垢坐在窗前,看着手中的画卷怔怔出神。 她手里拿着的这幅画卷,正是之前在宫中时李承道所作的那副素描画。 李承道将此画赠给了长孙无垢,然后她带会了府中,让人将这幅画给裱了起来。 不过此时长孙无垢手里还拿着一张纸,上面写了一首诗,正是李承道所作的那首沁园春,如今已经传遍了长安,人人皆知了。 “没想到他诗画皆如此了得……气魄如此之大,他真正的目标是要当超越始皇帝的千古一帝么?” 长孙无垢默念着这首诗,美眸之中异彩连连。 她每念一次都对其中蕴含的磅礴气势感到震撼,此等气魄,令人心折。 武能上马平天下,文能下马定江山。 这句本来是用来形容臣子的诗句,不知道为何,长孙无垢觉得用来形容李承道非常合适。 而就在长孙无垢心思飞远之际,她的房门被人推开了,长孙无忌走进了她的房间。 “观音婢,我有事要和你说。” 长孙无忌走进来后就直接开口道,不过长孙无垢恍若未闻,仍在怔怔出神。 长孙无忌有些疑惑,走近后一看,便看见了长孙无垢手里拿着的那副素描,眉头不由得一挑,讶异道: “这是什么丹青之法,我为何从未见过?居然画的这般栩栩如生。” 长孙无垢蓦然回过神来,扭头见到长孙无忌在自己身后,心中顿时一慌,连忙将手里的画给收了起来,然后怨道: “兄长进我房间为何不敲门?实在是太失礼了。” “抱歉,我下次注意。” 长孙无忌只得老实道歉,然后好奇问道:“你这幅画是何人所作?” 长孙无垢没想到长孙无忌居然看到了这幅画,稍作犹豫后,还是低声回答道:“这是……陛下所作,那日我去宫中时,陛下为我画的。” “陛下为你画的?” 长孙无忌闻言吃了一惊,李承道为长孙无垢亲自作画,这…… 长孙无垢连忙解释道:“兄长你不要误会,是云露那丫头听说陛下会作画,然后让陛下展示一下,陛下才画的。”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解释。 “原来如此。”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方才释然。 “兄长你找我有何事?” 长孙无垢转移话题道。 “哦,是这样的,过几日便是元旦日,陛下打算与百官同乐,文武百官皆可带着家属一起赴宴,观音婢你去不去?” 长孙无忌询问道。 “元旦宴?” 长孙无垢美眸顿时
相关推荐:
挚爱
假戏真做后他火葬场了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玩笑(H)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认输(ABO)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深海gl (ABO)
我以神明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