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偏要抢(妻妹,高H) > 第22章

第22章

拜,不谈政事,因此谁也没有不识趣地蹦出来问朝会怎么办。 朝会进入尾声后,太阳已然高悬了。 李承道与诸国使臣还有大臣们一同前往保和殿。 保和殿,乃君王赐宴、以及接待外臣之所,称得上是富丽堂皇。 李承道要用国宴礼节宴请诸国使臣,因此保和殿内早就准备好了盛大的宴席。 等到李承道率先走入正中的主位上落座,其余大臣和使臣们也才纷纷落座。 随口说了几句开场白之后,李承道举杯示意,宣布宴席正式开始。 一时之间,殿内声乐响起,一名名身着罗裙的宫廷乐女盈盈走出,在宴席之间献上曼妙的歌舞。 汉家女子的歌舞以及美貌向来是域外诸国所痴迷和推崇的,因为汉家女子的身上有着域外女子所没有的婉约和柔弱之美。 欣赏着编舞,饮着美酒,诸国使臣们的兴致都很高,轮番起身朝李承道敬酒,说着写恭维称颂的言语,拍李承道的马屁。 酒过三巡之后,李承道忽然说道:“女子跳舞看久了终归有些厌烦,朕让人精心准备了一支舞曲,还请诸位欣赏一下。” 听到李承道的话,众人都有些好奇。 李承道专门让人准备的歌舞,莫非是什么天下闻名的舞姬吗? 一时间众人都颇为期待了起来。 “啪啪——!” 李承道玩味一笑,然后拍了拍手,殿内的众多舞女们纷纷退出了大殿,然后两名身着兽皮、打扮颇为夸张奇异的男子走进了大殿里。 李承道看着他们笑道:“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就麻烦你们为诸卿献上一舞,庆贺今日万国来朝,可莫要让朕失望啊。” 李承道的话音落下,大殿里所有的声音顿时戛然而止,每一个人的表情都僵硬在了脸上,将难以置信的目光投向了大殿里的那两名男子。 这两人,居然是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唐天威,万国臣服! 在座的所有人,谁也没想到李承道喊过来跳舞的人,居然会是突利可汗可颉利可汗。 大殿里一片鸦雀无声,静得落针可闻。 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感受到殿内所有人的目光,简直恨不得想要当场自杀! 他们被李承道所击败之后,便一直被羁押在军中不得自由,他们本来以为会在某一天会被李承道给杀掉,但是李承道似乎是遗忘了他们一样,一直没有管他们。 知道不久之前,他们才再次见到了李承道,而此时的李承道已经登基,贵为大唐的皇帝了。 “你二人在诸国来朝的宴席上献舞一次,朕便放你们自由。” 御书房里,李承道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们两人,这样对他们说道。 当然,虽然承诺放他们自由。 但这个自由是有限制的,不能离开长安。 并且还得在唐军是监视之下生活,遭受长安无数百姓们的嘲讽和鄙夷。 从此之后,成为整个大唐的笑料和谈资。 突厥可汗跳舞,将会极大的刺激百姓,提升百姓们的自信心。 被囚禁了大半年时光、根本不得任何自由的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毫不犹豫地便同意了。 在死亡的边缘游走过一回,他们才知道生命与自由的可贵。 但是对于大唐,他们别说日后报复,连这个想法都不敢有。 在封狼居胥那一战,李承道已经将他们的所有的骨气和勇气全部都给打没了,只有他们才是对李承道的可怕体会得最深的人! 那一夜大雪纷飞,战火四起,李承道若一尊战神,携着血与火从天而降,将他们突厥人的骄傲给狠狠击碎,踏入泥里。 碾碎成渣。 在殿内无数人的注视下,突利可汗与颉利可汗强忍屈辱,朝李承道躬身行礼之后,跳起了他们突厥人祭祀时跳的舞蹈。 这种舞蹈基本上所有突厥人都会,穿着兽皮戴着兽牙起舞祭祀高原天神,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 然而此时他们跳舞不是为了祈祷或者祭祀,而是保命。 舞蹈粗犷而热烈,展示着一股异域野性的魅力与张力。 殿内所有人看着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起舞,一个个根本发不出任何声音。 尤其是那些各国使臣,更是额头上布满了汗水,眼神躲闪不敢直视。 曾经强大的东突厥,如今被李承道覆灭之后,骄傲的可汗都不得不向李承道俯首低头,忍受着屈辱跳舞,完全丧失了一国之主的尊严! 若是平时听到这种事情,他们只会大声讥笑,但是现在他们却根本笑不出来。 强大如东突厥都因为与如今的唐皇为敌而覆灭,他们这些国家比之东突厥如何? 此时的坐在龙椅上一边饮酒一边笑着看舞的李承道,在诸国使臣的眼里似乎变成了一柄锐利无匹的宝剑,向着四面八方散发着属于它的锋芒,让他们感觉如芒在背。 这便是大唐新帝的强势! “大唐乃天下第一强国!陛下武功无人能及,仁德涵盖寰宇,我扶桑愿臣服于陛下!向大唐永世称臣!” 扶桑国使臣脸色苍白,连滚带爬地来到席间,朝李承道深深叩首道。 他着实被吓得不轻。 “我龟兹国亦愿向大唐称臣!” 龟兹国使臣亦出席道。 紧接着高昌国也跟着表忠心,就连西突厥使臣亦不例外。 这名使臣的恐惧尤其之深,他曾经见过突利可汗和颉利可汗,何等意气风发的两位人杰! 掌握百万大军,举手抬足之间挥斥方遒,如今却沦为阶下囚! “我西突厥一定不能与这位唐皇为敌,否则东突厥便是前车之鉴!” 这名西突厥使者深深埋首,冷汗不住地往地下滴。 吐蕃的使臣也没有落后,直接出列道:“我吐蕃赞普囊日论赞对前段时间入侵大唐一事深表歉意,为乞求唐皇原谅,我吐蕃愿献金帛五百车、牛羊十万。” “听闻唐皇后宫尚空,我家赞普特将嫡系次女、吐蕃第一美人呼延娜娜献于殿下,愿与大唐和亲,永世修好!” 吐蕃使臣语气万分真挚地说道。 而他话音落下后,其余使臣们皆是一愣,随后心中万分懊悔! 该死,怎么他们就没有想到! 如今的唐皇还没有婚娶,他们若是能将本国的王室女子献给唐皇,若是得到唐皇宠爱的话,那比什么效忠都来得有用! 各国使臣心里都后悔无比,同时朝吐蕃使臣投去了嫉妒的目光。 而听到吐蕃使臣的话后,坐在席间的贾诩和长孙无忌忽视一眼,长孙无忌低声笑道:“这吐蕃倒是聪明。” 李承道日后肯定是要攻打吐蕃的,而吐蕃如此识趣,在俯首称臣的同时还直接作出大量赔偿,同时将自家王室公主献出来和亲。 这样搞李承道就算是想要攻打吐蕃,也有些抹不开脸面。 “看来陛下之威如天威临头啊。” 贾诩亦小声笑道。 吐蕃的小心思瞒不过他们,自然也瞒不过李承道,李承道在深深看了这名使臣一眼后,点了点头对众人道:“朕接受你们的效忠。” 听闻此言,所有使臣方才松了口气,感觉头顶上的一座大山被挪开了。 李承道刚想安抚几句,却忽然感觉有些不对,皱眉道:“高句丽没有派使臣前来?” 众使臣闻言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都闭口不言。 贾诩出列道:“禀殿下,高句丽……并没有派使臣前来,就连恭贺的国书都未有一封。” 此言一出,大殿里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 李承道的笑容消失在脸上,目光渐渐变得锐利了起来,一股无形的帝王之威降临了整个大殿。 所有使臣们后背再次生出冷汗。 他们都隐隐意识到,高句丽…… 要倒霉了。 …… .. 第一百六十八章 萧皇后入长安 保和殿里,气氛一片僵硬。 众人皆不敢言语,李承道转动着手里的酒樽,神色平静,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此时诸国使臣已经在心里狠狠将高句丽皇帝给骂了一遍了。 大唐新帝登基,宴请诸国,明显是要展现实力,让各国承认大唐的霸主地位,你不来也就算了,居然连恭贺的国书都不修一封,这简直是无礼至极的挑衅! 罗艺的神色尤其难看,他和李靖一个打高句丽,一个打吐蕃。 现在吐蕃被李靖打得胆寒,不但派人过来卑微乞饶,还做出大量赔偿,甚至连公主都被派来和亲了。 反观他所攻打的高句丽,是何等狂悖无礼! “陛下,高句丽狂妄至极,目中无人,请允许臣带兵去攻打高句丽,以正大唐天威!” 罗艺直接出席,来到席间朝李承道单膝下跪,拱手沉声说道。 只要李承道一声令下,他定要带领军队踏平高句丽,将高句丽皇帝亲手押送到李承道面前俯首! 此时西突厥使臣眼珠子一转,也跟着拱手道:“高句丽无视陛下威严,前段时日还侵犯大唐疆土,我西突厥亦不能视若无睹。” “陛下若发兵,我西突厥愿借道给大唐军队,同时为大军提供粮草。” 西突厥使臣十分诚挚地说道,又引来其他国家一阵嫉妒的目光。 西突厥使臣的这番反应可以说是十分聪明了,仅仅是借个道提供粮草,就能交好大唐,而且还能将高句丽这个周边强国给除掉,简直一举两得。 听到罗艺和西突厥使臣的话,李承道淡淡说道:“高句丽侵我大唐国土,屠戮我大唐子民,朕岂有饶过他们的理由?不过今日朕宴请诸卿,就不要为这种将灭之国扫了兴致了。” “接着奏乐,接着舞。” 李承道的话音落下后,罗艺和西突厥使臣便退了回去,同时乐曲再次响起,宫女们也重新回到了席间。 让突利可汗和颉利可汗跳舞只是为了震慑诸国,但实际上两个大男人跳舞有啥好看的。 只不过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诸国使臣们哪里还有心思继续看舞,一个个全都在咀嚼李承道刚刚那番话。 “将灭之国……高句丽这下子是彻底被这位大唐新帝给惦记上了啊。” 吐蕃使臣心里暗暗想到,同时庆幸他们吐蕃及时过来朝大唐皇帝乞饶,否则恐怕大唐铁骑的刀锋所指的国度,就要多他们一个吐蕃了。 至于高句丽能否在大唐军队之下幸存,在感受过大唐军队的强大后,他觉得高句丽必败无疑。 李承道这一场宴请诸国使臣的宴会,在下午的时候便结束了。 各国使臣在长安逗留了一日后便马不停蹄地返回各自的国家,将此番在大唐的见闻以及觐见唐皇的结果禀报给自家君主。 而与此同时,李承道新帝登基第一场朝会便使得诸国来朝的消息,在礼部的刻意推广之下,如同飓风一般传遍了整个大唐。 “陛下果真为古往今来第一圣君!” “陛下之威慑服四海,令八方来朝,此乃绝世帝王之资!” “有陛下引领我大唐,大唐兴盛指日可待!” “你说的是废话么,我们大唐如今便已经是第一强国!万国来朝,谁敢不服?” “没错,这都是陛下武功卓著的结果,陛下之天威如煌煌大日临空,此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异族之祸!” …… 大唐百姓们全都兴奋不已,一人之威令诸国都不得不臣服,还有比这更加振奋人心的事情吗? 朝野各地都能见到百姓们称颂李承道的丰功伟绩,对他的簇拥简直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不仅仅是百姓们,朝中大臣们的反应也很大。 李承道在朝会上整的这一出,哪怕他们知道这是精心安排的,亦觉得由衷震惊,心中不由自主地就对这位新君升起了浓浓的敬畏之意。 而这些消息,全都被已经抵达长安的萧皇后给得知了。 “此番万国来朝后,想必朝中大臣也全都对陛下归心了,定会想方设法把各自子女送入陛下的后宫,我得赶紧抓紧时间。” 萧皇后心中暗暗想到,然后直接返回府上,找到了自己从兰陵萧氏带过来的萧氏嫡女。 这名萧氏女子,乃是萧氏长房一脉,也就是萧氏族长的小女儿,名为萧秋雨。 萧秋雨年方二八,比李承道还要小上一岁,但是生的明眸皓齿,楚楚动人,是一个难得的美人胚子。 此外其性格柔顺,且精通女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才女。 此番萧皇后便是打算代表萧氏将萧秋雨送入李承道的后宫里。 萧秋雨正在房中看书,见到萧皇后匆匆走入房内后,眨了眨大眼睛,不由得好奇道:“姨娘,何事如此惊慌?” 声音柔柔糯糯,十分好听。 “前几日异域诸国万国来朝一事你可曾听闻了?” 萧皇后问道。 萧秋雨点点头,清澈的眼眸里闪过一丝崇敬之色,道:“自然听闻了,陛下真是英雄,居然能令诸国臣服。” 萧皇后闻言笑道:“是少年英雄,陛下只比你大一岁而已,此番姨娘带你入京,就是打算将你送入陛下的后宫之中!” 听到此言,萧秋雨俏丽动人的脸上顿时飞上了两抹红霞,她还是刚刚听闻此事,心中自然慌乱无比。 但是慌乱震惊之余,同时也隐隐十分期待。 自古怀春少女慕英雄,李承道年纪轻轻便功震古今,且贵为大唐皇帝,哪个女子能不为之倾心? 恐怕如今整个大唐,几乎所有女子都想入这位少年皇帝的后宫里面去。 萧秋雨忍住心中惊慌羞涩之意,红着脸低声说道:“秋雨全凭姨娘安排。”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吐蕃第一美人呼延热娜 皇宫,养心殿。 太极殿是处理政务之地,而养心殿就在太极殿后方,一般君王处理政务休憩或用膳便在这里。 李承道刚刚与贾诩等人刚刚在太极殿处理完政务,此时正在养心殿内休息。 “陛下,您打算何时远征高句丽?” 养心殿内,贾诩从太监手中接过茶水,然后好奇地朝李承道询问道。 此番万国来朝唯独缺了高句丽,再加上高句丽本来就有攻打大唐的前科,因此李承道是不会放过高句丽的,从他那一日所说的话便可见一斑。 “将灭之国而已。” 听到贾诩的话,长孙无忌眉头稍皱,拱手道:“陛下,臣认为此事需要从长计议,高句丽远在边域之外,若想攻打高句丽,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隋朝时期隋明帝曾三征高句丽尽皆兵败而归,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高句丽距离中原实在太远了。 想要征讨高句丽,需要强大的后勤补给线,此外西突厥哪怕愿意给大军借道,西突厥国内的土地也并不怎么适合行军。 李承道点了点头,说道:“辅机所言有理,高句丽朕是一定要打下来的。 不过朕并非自大莽撞之辈,定会做好万全准备再发兵征讨,将高句丽一举征服,永绝边患。” “陛下圣明。” 长孙无忌微微松了口气,拱手说道。 他最担心地就是李承道被万国来朝给冲昏了头脑,变得骄傲自大了起来,草草起兵攻打高句丽。 不过现在看来李承道没有半点自得之意,依旧冷静异常,不骄不躁。 就在李承道准备跟他们商量一下关于自己对发兵征讨高句丽的计划时,忽然有一名太监走进了养心殿。 “陛下,吐蕃使者求见。” 太监躬身说道。 “吐蕃使臣还没离开长安?” 李承道挑了挑眉头,诸国使臣这几日内大都离开长安了,没想到吐蕃使臣还没走。 “宣。” “是,陛下。” 太监应声而退,然后没过多久,便将吐蕃使臣给引了进来,只不过在这位吐蕃使臣身边,还跟着一位身着异域服装、身段婀娜、戴着黑色面纱的女子。 见到这一幕,殿内众人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女子正是吐蕃公主——呼延热娜! “下臣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吐蕃使臣躬身下拜道,他身边的呼延热娜也跟着下拜。 看得出来呼延热娜十分紧张,动作也有些僵硬,李承道见此不由得笑道:“你为何今日才来见朕?” 呼延热娜闻言吓得娇躯一颤,低着头不敢言语。 吐蕃使臣连忙解释道:“公主殿下一路舟车劳顿,来到长安有些水土不服,因此修整几日后方才来觐见陛下,万望陛下恕罪。” 李承道只是随口一问而已,自然不会在意这种小事,他淡淡开口道:“你们吐蕃前些时日入侵我大唐边疆,在我大唐境内多有屠戮之举,此事你们想如何解释?” 语气虽然平淡,但是其中蕴含的莫大威严却令吐蕃使臣汗流浃背。 “陛、陛下,入侵一事皆由葛尔哈干和其麾下大军擅自行事,葛尔哈干在兵败后已经被我家赞普治罪斩首,首级随赔偿之物一起送到了长安。” 吐蕃使臣恭恭敬敬地说道,“请陛下相信,我吐蕃绝无和大唐、和陛下为敌的意思,愿我两族永世修好。” 听到吐蕃使臣的话,李承道不由得冷笑一声。 吐蕃大将擅自行事?二十万大军入侵大唐岂是一名将军有权利调动的?无非是找了一个替罪羊罢了。 当然了,这也是古往今来的政治惯用手段。 凝视了吐蕃使臣一会儿后,李承道收回了目光,毕竟吐蕃此番姿态实在放得极低,他并不好多做苛责。 “起来吧。” “谢陛下——” 吐蕃使臣这才松了口气,然后用眼神暗示呼延热娜上前一步,然后说道:“陛下,赞普命下臣护送公主殿下来长安献于陛下,我吐蕃愿与大唐和亲。” 李承道闻言才把目光投向了眼前的吐蕃公主身上。 即便是以他现代人挑剔的目光,也不得不承认这名吐蕃公主的美丽,身段极其火辣婀娜,充满了一股异域风情之美,面容虽然隐藏在黑纱下,但隐约可见其绝世容颜。 “摘下面纱,让朕看看你。” 李承道心中忽然一动,直接开口道。 呼延热娜不敢违背,伸出纤纤玉手将脸上的面纱给摘了下来。 在摘下面纱的一瞬间,殿内众人全部都停止了呼吸,就连李承道亦有一瞬的失神! 无他,只因为呼延热娜实在是太过于美丽! 和中原女子的婉约柔弱美感完全不同,呼延热娜有着西域美人特有的白皙皮肤和较为立体的脸庞,一双湛蓝色的眼眸极为漂亮,眼里似乎还有着些许泪花,畏畏缩缩地看着李承道。 李承道至今见过的女子里以萧皇后的美貌为最,但是呼延热娜的美貌丝毫不亚于萧皇后。 再加上火辣的身段以及西域美人特有的异域之美,极具感官冲击力,比萧皇后还要动人几分。 “不愧是吐蕃第一美人。” 李承道暗暗感慨道,同时也明白了为何历代帝王都要西征西域了,因为这样的西域美人,哪个帝王也得心动啊。 见到李承道盯着自己不说话,呼延热娜心中十分紧张,因为她在来之前就被叮嘱过,自己能否取得大唐皇帝的欢心,关系到整个吐蕃的存亡。 眼前这个看起来年龄比她还要小、举手抬足间却有种莫名气势的男人,是全天下最有权势的皇帝陛下! 呼延热娜心中纠结一番后,银牙一咬,将整个身体贴向了李承道。 .. 第一百七十章 西域女子极美,陛下要注意身体啊 呼延热娜的动作,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保护陛下!” 养心殿里的带刀侍卫们几乎立刻就将刀给抽了出来,以为呼延热娜要对李承道不利。 “我没有、我只是、只是……” 呼延热娜脸色苍白,一下子就离开了李承道,站在原地丝毫不敢动弹。 “退下吧。” 李承道觉得好笑,挥手示意那些侍卫退回去,然后看向了呼延热娜,开口道:“你刚刚想做什么?” 呼延热娜跪了下去,泪眼婆娑地说道:“陛下好像不怎么喜欢我,大相来之前对我说,要是我不能令陛下您满意,吐蕃就会被灭国,所以我想、我想……” 呼延热娜脸红了,没有继续说下去。 呼延热娜今年也才十八岁,因为得囊日论赞万般宠爱,所以一向很任性,想法也很天真。 西域女子都很大胆,她刚刚只是想向李承道展现自己身体的魅力,方才整个人贴到了李承道身上,生怕李承道不喜欢她,而对他们吐蕃国降下灭顶之灾。 李承道闻言简直无语,这算什么,难道他那么像那种残暴的暴君? 不过从呼延热娜的反应,也可以看出吐蕃对他的畏惧,想要交好他的意愿。 “罢了,暂时要先对付高句丽,先放吐蕃一马。” 李承道心中想到,最终还是没有拒绝吐蕃的和亲请求,然后对呼延热娜说道: “朕后宫选妃一事由朕的母后挑选,你先去长安宫见一见朕的母后吧。” 选妃一事是郑观音执意要求亲自操办的,说是要替李承道挑选合适的女子纳入后宫。 李承道本来就不想烦心这方面的事,听到自己母后这么说了,于是干脆就让她来操办,也好让她忙碌起来,忘却以前那些伤心事。 听到李承道的话后,吐蕃使臣大喜,道:“谢陛下。” 说完后,便拉着一脸懵懂的呼延热娜告退了。 等到吐蕃使臣和呼延热娜离开之后,养心殿内仍然是一片沉默。 “噗嗤——” 忽然之间,贾诩忍不住笑了出来,一边笑还一边对李承道拱手告罪道:“陛下恕罪,臣实在忍不住……哈哈哈哈……” “西域女子果真美丽,陛下日后要注意身体啊。” 长孙无忌也难得笑着说道,就连杜如晦、房玄龄两人也艰难憋笑。 李承道黑着脸,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看来诸位爱卿已经休息够了,那今天全部政务就交给各位爱卿了,不处理完不许回去!” 此言一出,众人脸色大变。 要处理的政务那简直是堆积如山!怎么可能一天之内处理完?这是要人老命啊! “陛下,臣知错了,陛下、陛下——” 贾诩一边告饶,但是李承道已经转身离开了养心殿了。 …… 长安宫。 李承道登基之后,郑观音便成为了太后,自然不在东宫里居住,而是搬到了长安宫。 由于实在闲着没事干,郑观音便将为李承道挑选后妃一事给包揽了下来。 哪个母亲都是希望自己儿子尽早成婚,然后好抱孙子的,郑观音自然也不例外,她除了李承道以外的儿子都被李世民给杀了,因此她更加迫切地想要抱孙子,来填补心里的空虚。 但是皇帝选妃乃是国之大事,想要成为皇帝的妃子,不但需要品行才貌,而且还需要足够显赫的家世,后者甚至比前者还要重要。 古人是尤其讲究门当户对这四个字的,其次便是贤良淑德,最后才是样貌。 也就是说若家世足够显赫,样貌一般都无所谓。 但是郑观音却不这么想,在她看来自己的儿子李承道乃盖世明君,必将成为千古一帝,所以他的后妃也必须才貌家世品德样样俱佳,不然根本配不上。 也正因如此,哪怕登基大典已经过去一个月了,郑观音还是在各个世家的女子之间犹疑不定,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唉,这些女子都不行。” 郑观音将一堆画像给推到一边,然后满面愁容地说道。 这些长安各个世家大臣的女子其实都不错,但是就是不能令她完全满意,实在是让人烦恼至极。 但是想到李承道的未来,郑观音又充满了动力,喝了一口茶水之后打算接着挑选。 就在这时,她的侍女小桃忽然走进了宫内,说道:“娘娘,兰陵萧氏,前朝萧皇后求见。” 郑观音微微有些讶异,道:“前朝萧皇后?那位隋帝之妻?” “是的娘娘,萧后曾流落突厥,是陛下覆灭突厥之后将她解救出来的,今天她是代表兰陵萧氏而来,同行的还有一位萧氏的嫡女。” 小桃点头回答道。 听到小桃后面那句话,郑观音神色顿时一动,大概猜到了萧皇后今天为什么求见了。 “兰陵萧氏……也是和我郑氏一样的顶尖门阀,萧氏嫡女的话到是足够资格……先见一见吧。” 郑观音暗暗想到。 “宣。” “是,娘娘。” 小桃应声退下了,过了没多久,萧皇后和萧秋雨便在小桃的带领下走进了长安宫。 “萧氏拜见太后娘娘。” 萧皇后朝郑观音行礼道,礼数做得丝毫不差。 到底是做过皇后、母仪天下的人,气度雍容不凡,举止端庄而落落大方,令人见之便心生好感。 郑观音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声名远扬的前朝萧皇后,微微有些吃惊于萧皇后的气度。 在心中暗赞一句后,郑观音点头微笑道:“萧后不必多礼,请坐吧。” .. 第一百七十一章 郑观音挑儿媳,越挑越满意 萧皇后的名声是很大的,这位前朝皇后因为经历过数任帝王,所以遭受很多非议,在后世的野史之中被人描写得极为不堪。 但是实际上萧皇后颇有贤名,不仅美貌动人而且才华横溢,否则也不会打动那么多男人。 郑观音听说过萧皇后的诸般事迹,对于这位皇后也是感到十分佩服的,于是笑着说道:“本宫久闻萧后贤名,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萧皇后微微一笑,说道:“娘娘如此盛赞,真是令妾身惭愧。” “若非陛下当时大破突厥,将妾身解救出来,恐怕妾身现如今还在外漂泊不定,甚至客死异乡。” 萧皇后说着眼里便泛出了泪花,显然是想到在突厥漂泊时孤苦无依的日子。 同为女人,郑观音对萧皇后的经历也颇为同情,于是好生开口安慰,没过多一会儿两人便互相熟悉了。 因为萧皇后的年龄比郑观音要大,而且也有着前朝皇后的身份,因此郑观音便与她姐妹相称。 “姐姐,今日你来这宫里所为何事?” 郑观音开门见山地问道。 萧皇后没有拐弯抹角,笑了笑后说道:“听说妹妹正在为陛下选妃,我便带了族里合适的丫头过来。” “秋雨,快过来见过太后。” 听到萧皇后的话,郑观音顿时将目光投向了一直站在萧皇后身后的萧秋雨身上。 萧秋雨从进了皇宫之后就很紧张,因为萧皇后来之前曾叮嘱她一定要在郑观音面前好好表现,那样的话就有很大机会被选入后宫。 见郑观音的目光投来,萧秋雨鼓起勇气,上前行了一礼,然后软软糯糯地喊道:“民女萧氏秋雨,见过太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嗯,让本宫看看。” 郑观音笑眯眯地将萧秋雨拉到身边,然后摸着她的手细细打量。 萧秋雨的确是个罕见的美人胚子,现在虽然还未完全长成,但是生的亭亭玉立,有着江南女子独有的婉约之美,我见犹怜。 郑观音询问了一下萧秋雨的生辰八字,以及一些女德女戒之类的问题,萧秋雨都一一作答,令郑观音十分满意。 “家世出众,是兰陵萧氏嫡女,生辰八字和承道很合,才貌品行也是极佳,不错,不错。” 郑观音心里暗暗想到,对萧秋雨是越看越顺眼,最后将自己手上的一只镯子取下,戴到了萧秋雨的手腕上,说道:“初次见面,本宫没什么好送你的,这只镯子是本宫母亲相赠的,现在送给你了。” 萧秋雨闻言顿时有些慌张地说道:“不行,这、这太贵重了,我岂能……” “傻孩子,长者赐不可辞,还不拿着!” 萧皇后简直大喜过望,闻言瞪了萧秋雨一眼。 这孩子怎么就这么傻呢?郑观音将这么重要的东西送给她,意思还不明显吗? 看中你这个傻姑娘了! “我……” 萧秋雨看了看萧皇后,又看了看笑吟吟的郑观音一眼,最终还是接过了这只镯子,然后说道:“多谢娘娘。” “嗯,以后你要好好帮承道管理好后宫啊,莫辜负了本宫对你的厚望。” 郑观音语重心长地说道,一句话便让萧秋雨红了脸颊。 就在郑观音对自己这个未来儿媳万分满意的时候,一名太监忽然走进了长安宫,然后再她的耳边耳语了几句。 听到这名太监的话,郑观音眉毛一挑,吃惊道:“吐蕃公主?” “是的娘娘,陛下让您来定夺是不是要纳入后宫。” 太监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郑观音想了想后,开口道:“召她过来,先让本宫见一见。” “是,娘娘。” 太监点头应下,然后离开了。 萧皇后闻言不由得好奇地问道:“妹妹,怎么了?什么吐蕃公主。” 郑观音有些无奈地说道:“吐蕃国前段时间不是入侵大唐了么,此番他们向陛下乞饶,还将他们的赞普,囊日论赞的小女儿给送了过来,欲与我大唐和亲。” “此女是囊日论赞最疼爱的女儿,听说还是吐蕃第一美人。” 萧皇后闻言,心里立刻便警惕了起来。 虽说萧秋雨已经得到了郑观音的认可,但是究竟会不会将后位给她,还是一个未知数。 现在又蹦出一个身为西域第一美人的吐蕃公主,实在是平添一大劲敌。 吐蕃皇帝小女儿的身份,可不比他们兰陵萧氏嫡女的身份要差。 在两人谈话间,太监便将呼延热娜给带到了长安宫。 此时呼延热娜已经没有再戴面纱,因此他刚刚走进宫内,便令郑观音等人吃了一惊。 “好一个标致的美人。” 萧皇后暗暗惊呼道,美眸中闪过一丝惊异之色。 她对自己的美貌很有自信,若是年轻时尚且能和呼延热娜平分秋色,但是现如今她年纪也大了,就比不上呼延热娜那般美丽。 呼延热娜来之前已经被告知过自己将见的人的身份,因此在看见郑观音后,有些怯怯地行礼道:“呼延热娜,参见太后娘娘。” 郑观音回过神来后,顿时笑容满面道:“快过来,快过来。” 说罢便亲自起身将呼延热娜给扶了起来,上下打量一番后心下也极为满意。 “听说西域女子好生养,这吐蕃公主屁股不小,长的也很美丽,入了承道后宫定能很快诞下子嗣。” 郑观音看着呼延热娜丰--满的蜜--桃臀,止不住地点头。 萧秋雨身段还没完全长开,远不如呼延热娜这般成熟美丽,对于想要抱孙子的郑观音来说,在看见呼延热娜的第一眼,便决定挑选她入后宫了。 .. 第一百七十二章 长孙无垢欲入宫 长安,长孙府。 萧皇后带着萧秋雨入皇宫去寻郑观音,而杨妃则是前往长孙府去见长孙无垢。 长孙无垢在李承乾死后,便一直呆在长孙府上,日日吃斋念佛,足不出户。 李承乾之死对她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她并不知道李承乾自杀的真正原因是贾诩在背后使手段,她一直认为是自己的过错,因此十分地悔恨。 但是杨妃来到了长孙府上后,长孙无垢还是见了她。 “姐姐,你……” 看见长孙无垢之后,杨妃面露惊色,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如今的长孙无垢和以前相比变化太大了,整个人十分消瘦憔悴,整整瘦了一大圈,完全变了个人一样。 杨妃知道李承乾的事情,她猜到了这件事对长孙无垢的打击肯定会很大,但是还是没想到影响会这么深,若非长孙无垢身上那温婉的气质,她真的认不出来这就是曾经那个秦王妃。 “婉言,你来了。” 长孙无垢笑了笑,起身将杨妃给迎进了房里面。 杨妃看着长孙无垢憔悴消瘦的模样,眼睛便忍不住红了,哽咽道:“姐姐,你怎么消瘦得这么厉害,你……还好么?” 杨妃和长孙无垢都是性格比较温婉的类型,因此她们两个虽然同为李世民的妃子,但是关系却是很好。 所以杨妃见到长孙无垢现在的模样自然非常心疼。 长孙无垢闻言淡淡笑道:“我能有什么事,只是日日吃斋,所以瘦了很多而已,身体倒是比以前还要健康了,婉言你不用担心。” 听到长孙无垢的话,杨妃在心里叹息一声,她知道长孙无垢受到的打击很大,但是却又不知道怎么安慰。 丧子之痛她是亲身体会过的。 倒是长孙无垢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身养性,心境已经平和了很多。 见气氛有些沉重,于是她主动开口道:“婉言,你不是回兰陵萧氏了么,怎么来长安了?” 杨妃收起心里的伤心之意,说道:“听说太后要为陛下选妃,我母妃便带着族内的一名长房嫡女过来了,今天已经入宫去见太后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凭借我兰陵萧氏的背景,应该是可以被选入后宫的。” “原来如此,陛下如今登基称帝,也是该充实后宫了。” 长孙无垢方才了然。 见到她平淡的模样,杨妃有些不解地问道:“姐姐,你难道真的一点不恨那位么?” 即便是她现在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恨意,只是双方身份差距太大,让她淡了这份心思而已。 不过长孙无垢的表现却全然不似有恨意的模样。 “恨又有什么意义呢?皇室争位本就残酷,陛下连续两次放过了承乾的命,许他一生富贵,是承乾自己不珍惜而轻生。” “即便如此,承乾死后陛下恢复了他的爵位,把他和他父王一起葬入皇陵了,陛下已经做得仁至义尽,我还有什么能恨的呢?” 长孙无垢摇头说道。 杨妃闻言闻言不由得愣了,她本以为李承乾是被李承道赐死的,却没想过李承乾居然是自杀。 一番唏嘘之后,杨妃忍不住有些担忧地说道:“姐姐你兄长曾是秦王的左膀右臂,现在长孙先生虽然在那位陛下朝中任职,但长孙先生若是有一日故去了,那长孙家族该何去何从?” “不管怎么样,姐姐你得替长孙家族提前找好后路啊。” 长孙家族和兰陵萧氏不同,虽然也是大门阀,但远远称不上顶尖二字。 最要命的是长孙无忌曾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若等长孙无忌不在了,长孙家族便没有任何依靠可言。 届时李承道若是清算旧账,区区长孙家族根本就是翻手覆灭。 长孙无垢闻言柳眉微微皱起,因为杨妃所言并不是危言耸听,现在长孙家族最大的依靠便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不在了的话,便是长孙家族没落的开始。 想到这里,长孙无垢不禁眼神微动,把目光投向了杨妃,道:“婉言你的意思是……” “没错,就是姐姐你想的那样。” 杨妃点头说道,“姐姐你不妨也将长孙家族的女子送入陛下后宫,这样的话有国戚这一身份,至少可保长孙家族无忧,若是得宠的话长孙家族就此兴盛也说不定。” “而且我们长孙、萧氏两族关系尚好,她们在宫内也能相互扶持。” 萧皇后把杨妃带到长安,并不是单纯地带她来游玩的,最大目的就是让她去找长孙无垢,说服长孙家族送嫡女入李承道后宫。 两位妃子在宫里相互扶持,哪怕拿不到皇后的位置,也能立于不败之地,从而让萧氏、长孙氏皆获益。 不得不说,萧皇后不愧是深宫里走出来的皇后,这份缜密的心思是常人难及的。 杨妃说完后,长孙无垢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 家族对于所有大家族子女而言都是极重要的存在,他们以家族为单位,而不是以个人为单位。 因此即便是长孙无垢也必须要为家族某利、某未来,而不是单单交给长孙无忌一人。 思索片刻后,长孙无垢才说道:“此事是可行,不过我需要找兄长商量一下,我没法一人决定。” “婉言你就留在府内住下吧,到时候我兄长同不同意我也好直接告诉你。” 杨妃没有拒绝,许久没和长孙无垢相见,她也很想和这位与她一般苦命的人多待一段时日,舒缓一下长久以来的孤独和寂寞。 .. 第一百七十三章 观音婢侄女 由于调侃李承道的缘故,贾诩长孙无忌等人被李承道留下来处理政务,直到很晚才算把他们放回来。 这下子他们终于晓得了什么叫做君威难测,与祸从口出的道理。 长孙无忌返回府上后,长孙无垢便找上了他。 “兄长,你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见到长孙无忌满脸疲惫之意,长孙无垢有些吃惊地问道。 “……” 长孙无忌神色僵硬了一下,然后咳嗽一声,转移话题道:“这都是小事……观音婢你找我有什么事?” 长孙无垢也没有多问,然后直接说道:“今天杨妃来府上找我了,她说她们兰陵萧氏打算将族内的一名嫡女送往宫内,她希望我们长孙氏也这么做,入宫之后相互扶持。” “我觉得此事可行,若是我们长孙家族有嫡系子女成为了陛下后妃,那么兄长你也不至于一个人支撑偌大个家族,而且有了国戚这一身份,家族也就安全了。” “兄长你怎么看?” 长孙无忌闻言顿时蒙了,怎么又是关于陛下后妃的事情?不过长孙无垢的这番话细细想来,倒是也有几分道理。 虽然他不认为李承道会因为他曾经相助于李世民而记恨在心,但是若能多一层国戚身份,他们长孙家族就更加稳如泰山了。 “可以是可以,但是选谁好呢?咱们族里有哪个女子能配得上陛下?” 长孙无忌皱眉问道。 他膝下只有儿子没有女儿,否则他肯定很乐意送到宫内去。 长孙无垢想了想,然后说道:“云露如何?” 她说的云露,是长孙无忌大哥长孙无乃的女儿,长孙云露。 长孙无乃是长孙家族的长子,也是长孙无忌四兄弟里的大哥,但是和长孙无忌之间的关系很不好,曾在父亲死后将长孙无忌兄妹和母亲赶出家族。 后来长孙无乃死亡,长孙无忌跟随李世民起兵,才重掌家族大权成为长孙家族的家主。 长孙云露是长孙无乃死后唯一留下的血脉,长孙无乃死时还是一个幼年孤女,长孙无忌便将她留在了家族里抚养教导,并没有跟他大哥长孙无乃一样狠心。 “云露倒是可以,只不过不知道她愿不愿意。” 长孙无忌有些犹豫地说道。 深宫可不是什么好去处,自古以来宫内的宫斗激烈不亚于朝堂之争,长孙无忌不太忍心让他那个颇为聪慧的侄女进入深宫。 “兄长,这可是关系到我们整个长孙家族啊。” 长孙无垢认真地说道。 长孙无忌稍作犹豫,然后才叹了口气,道:“那我去问问云露吧。” 长孙无垢知道长孙无忌对亲人族人向来心软,但是却也没有劝他。 与长孙无垢分开后,长孙无忌便朝着府内一个幽静精致的别院里走去。 如今夜已经深了,但是这个别院里仍然有一盏灯火亮着,一名容貌端庄秀丽、极有书卷气的女子正坐在窗边的书桌前,秉烛夜读。 听到脚步声,这名女子抬起头来,然后便见到了走进院子里的长孙无忌,眼里顿时微微亮起,然后起身开门相迎。 “舅舅,这么晚了您怎么来了。” 这名女子行礼道,将长孙无忌迎入了房里,然后着手为他沏茶。 房内陈设极为简约典雅,看起来整洁而又干净。 而这位女子,便是长孙无乃的遗孤,长孙云露! 长孙云露自有聪慧,她的才华就连长孙无忌都十分赞叹,曾经教导过长孙云露的老师曾说,若她生为男儿身,金榜题名如探囊取物,可见其有多么聪明。 “你不也没有休息么,还是喜欢夜读。” 长孙无忌接过茶水,轻轻啜饮一口后笑道。 长孙云露闻言淡淡一笑,回答道:“夜晚读书心最静,云露已经习惯了。” 看着长孙云露恬静的脸庞,长孙无忌稍作犹豫,说道:“云露啊,舅舅想跟你商量一件事……” 长孙云露直接道:“我可以入宫。” 长孙云露的回答令长孙无忌措手不及,愣神道:“观音婢她跟你说了?” “并没有。” 长孙云露摇了摇头。 “我只是无意间听到了姑姑与杨妃之间的对话,而舅舅又刚好来找我,然后便猜到了。” “虽然有些自夸,但如今长孙氏族内唯一符合入宫为妃这个标准的,除了侄女以外也没有其他人了。” 听到长孙云露的话,长孙无忌在震惊之余,心中也十分复杂,说道:“此事我不会勉强你的,你若是不愿入宫直说便是,你知道我的性格。” 若长孙云露不愿入宫,他绝对不会相逼。 “不,我是自愿的,我父亲曾将舅舅一家赶出家族,但是舅舅却不计前嫌将我抚养长大,此等恩情无以为报。” “而且我身为长孙家族的一员,自然要为家族出一份力,这是我应该做的。” 长孙云露正色道,然后忽然嫣然一笑。 “再者言,能入宫成为那位陛下的妃子,可是天下无数女子梦寐以求的事情,想来天下也没有比陛下更出色的男人了,我这岂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听完长孙云露的这番话,长孙无忌有些张口结舌不知如何作答,最后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笑骂道:“伶牙俐齿,舅舅我现在是说不过你了。” 长孙云露眯眼一笑,两眼弯弯似月牙儿。 她看向了窗外高悬于中空的皓月,微微有些失神。 那位陛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对世家动刀 长孙云露答应入宫,长孙无忌也没有再说什么,毕竟这是她自己的选择。 而且长孙云露说的也对,入宫又不是进什么魔窟,能嫁给李承道不知道是天下多少女子的梦想。 只不过长孙无忌知道,自己这个侄女志向高远,以平阳公主李秀宁作为偶像与目标,入宫绝对不是她想要的。 说到底还是为了家族,她是长孙家族的一员。 …… 翌日,太极殿。 “远征高句丽,刻不容缓啊。” 李承道看着朝中武将们的上陈甚至是大臣们的上书,皱眉说道。 那一日诸国来朝,唯独缺了高句丽,这不仅令他感到不满,也令诸多武将以及大臣们都对高句丽升起了极大的敌视。 高句丽自古以来便不得中原的待见,从中原偷师文化却不亲近中原,甚至于无礼,除了对明朝跪舔之外,其余时候都狂妄自大。 以至于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打过高句丽。 前朝隋炀帝杨广更是三征高句丽,只不过由于世家贵族的背刺全都以失败告终,最后更是因此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攻打高句丽,最大的问题便是高句丽距离中原路途遥远,大军长途跋涉而去,而高句丽则是以逸待劳,更重要的是高句丽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并不好攻打,对于国力消耗是很严重的。 “文和,你有什么看法?” 李承道将目光投向了贾诩,然后询问道。 高句丽是一定要打的,不仅仅是为了大唐颜面,更是为了打压世家! 这个时代,世家的力量太恐怖了,足以颠覆一个王朝的统治。 不打压世家,皇帝的权利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就好比历史上李世民想要迎娶清河崔氏一位嫡女,结果却遭到拒绝。 杨广三征高丽,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削弱世家的力量。 贾诩笑了笑,说道:“臣愚笨,想不到什么对策,还是让房大人和杜大人来说吧。” 听到贾诩的话,房玄龄和杜如晦神色微动,对于贾诩的好感大增。 他们和贾诩共事已经有不短的时间了,对于这位陛下的心腹谋士的智谋,他们两人都十分佩服。 贾诩这么说,明显是主动给他们在李承道面前表现的机会。 房玄龄和杜如晦互视一眼后,杜如晦开口说道:“陛下,臣认为可以走水路让大军抵达高句丽,陆地跋涉艰辛,且至少需要数月的时间,而水路的话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从陆地上行军,需要绕一大圈的路,但是若是乘船的话,从沧州出发,横渡渤海,便可以直接抵达高句丽的本土。 “水路虽快,但是高句丽濒临大海,水师颇强,我大唐现在虽强盛,却是以陆军见长,水师不兴,而且也没有足够的大型战船。” 魏征皱了皱眉头说道,否决了杜如晦的这个建议。 而经过魏征这么一提,李承道也不禁重视这个问题,那边是大唐如今的水师,确实是一大问题。 目前整个大唐,能拿的出手的水师也就只有扬州水师以及泉州水师。 其实在隋朝时期,水师还是颇为强大的,当时杨广就是兵分三路,其中一路渡海攻打高句丽。 但经过惨败后,中原水师的地位就一落千丈,就连大唐建国之后,也对水师没怎么建设发展,两支水师的数量加起来也就才六万而已,战船邈邈几十艘。 这种数量和规模,远不足以运送大军渡海征战。 “是该发展一下水军了。” 李承道在心里想到,不论是不是为了攻打高句丽,他都不能看着水军这一短板而不想办法去弥补。 于是他直接对房玄龄和杜如晦说道:“既然水军不兴,那便重新打造一支水军出来!朕将兴办水军的任务交给你二人负责,这件事要尽快去办。” “朕命你二人广集天下巧匠,打造出新的渡海战船,此事你们可以去找岳将军和李靖将军,与他们协同配合。” 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浑身一震,然后纷纷下拜,恭声应道:“谨遵陛下圣谕!” 两人的心里都十分兴奋,兴办水师这么重要的任务,李承道交给他们来办无疑是对他们信任的表现! 水师兴办成功与否,可是直接关系到远征高句丽的战略的。 李承道立志要成为真正的千古一帝,那么开疆扩土是毫无疑问需要去做的事情,大唐周边的一切国家都是目标! 高句丽,便是他打算征服的第一个对象! 又与众人商谈了一会儿后,便将兴办水师的事情给敲定了,众人纷纷出谋划策,将计划给越发完善,面面俱到。 “果然有智囊团的感觉就是好啊。” 李承道心情大悦,刚想喊上贾诩等人一起去养心殿用膳时,长孙无忌突然凑了过来。 “陛下,臣有事要奏。” 长孙无忌拱手说道。 李承道此时心情很好,闻言笑道:“现在才提出来,不是政事吧?” “陛下明见,臣确实是有事相求。” 长孙无忌点头道。 “有事相求?这倒是少见,你尽管说,朕都允了。” 李承道大方地说道,长孙无忌刚刚没少为水军之事出谋划策,给予一些奖励也并无不可。 长孙无忌闻言笑道:“有陛下这句话臣就放心了,臣有一侄女,名为长孙云露,如今与陛下同岁,聪明贤德、才貌出众,臣欲让其入殿下后宫……” 此言一出,贾诩、房玄龄、杜如晦全还有魏征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长孙无忌,一个个眼里满是古怪之色。 而听完长孙无忌的话,李承道的笑容直接僵硬在了脸上,嘴角微微抽搐:“你是成心来给朕找不痛快的吗?” 这几天他都被选妃一事烦死了,郑观音整天找他问有没有相中的女子,也就在处理政事的时候能够歇会。 现在长孙无忌居然又说要把自己的侄女送到他后宫里当后妃! 李承道觉得自己斩了长孙无忌的心思都有了。 .. 第一百七十五章 皇后人选? 李承道现在真是万分后悔自己为什么要一时最快,直接答应了长孙无忌的请求。 就在他准备随口糊弄一句然后匆匆离开时,长孙无忌笑眯眯地说道:“陛下金口玉言,想必定然不会言而无信,否则君威何在?是吧陛下。” “……” 李承道无言以对,身为上位者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他贵为皇帝更是如此。 在心里叹了口气后,李承道最终只能无奈地说道:“朕知道了,回头朕就去与太后说一下便是。” “谢陛下。” 长孙无忌这才心满意足,笑着行礼道。 李承道看着他就来气,不耐烦地挥手道:“走走走,本来还想留你们用膳,现在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去吧。” “臣遵命。” 长孙无忌乐呵呵地应了下来,然后拉上魏征房玄龄等人一起离开太极殿,估计是要找个酒楼饮酒庆祝去了。 而贾诩并没有跟着离开,望着长孙无忌的背影消失在太极殿之后,才摇头笑道:“没想到长孙大人现在就开始为长孙家族谋后路了,看来还是有些担心陛下啊。” 李承道瞥了他一眼,淡淡说道:“人之常情罢了,想要让长孙家族地位彻底稳固下来,成为国戚自然是最好的办法,若朕站在他那个位置,也会与他做一样的选择。” 他虽然表面上生气,但实际上长孙无忌的想法他其实一清二楚。 所以装作不好毁诺的样子,也就应下来了,也算是让这名贤臣彻底安心下来,免得日日担忧长孙家族的地位不稳。 “听母后说现在五姓七望各大家族都送女儿来宫里了,你说朕到底该立谁为皇后?” 李承道漫不经心地询问贾诩。 为皇帝挑选后妃,有所动作的可不只是兰陵萧氏一族,其他各大望族基本上都带着各自族内的子女入宫见郑观音了。 现在至少有五六个已经在郑观音选入后宫的名单里面,昨晚她还让李承道看看哪个比较中意,然后立为皇后,但李承道则有些犹豫不决。 毕竟五姓七望都是世家大族,他将任何一方册立为皇后,都难免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贾诩心中一惊,苦笑道:“陛下折煞微臣了,此事臣怎能妄言。” 李承道瞪了他一眼,说道:“还有你不敢说的事儿?朕恕你无罪,说吧。” 贾诩满脸为难之色,斟酌许久之后,方才说道:“臣以为……陛下立后应该唯贤德而举,可保后宫安定,而不该应家世而立。” 他这话说得模棱两可,让李承道颇为不满。 不过他知道贾诩的身份地位确实不好妄谈这些,所以也就没逼他继续说,转身离开了太

相关推荐: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芊芊入怀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认输(ABO)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火影之最强白眼   薄情怀(1v1)   岁岁忘忧(完结)   痛之花(H)   交易情爱(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