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偏要抢(妻妹,高H) > 第19章

第19章

马上让开!否则本王今日哪怕死在这里,也要让你背上一个弑君的千古骂名!” 李世民一把抓过李渊,将腰间的长剑给抽了出来,面色狰狞中带着一丝疯狂之色。 现在的他已经钻进了牛角尖,哪怕用上以李渊性命相逼这种即便是他心里都感到万分不齿的手段,也要逃出长安。 他坚信,只要他能出去与苏定方大军会合,他就有重来的机会! “孽子!你这个孽子!” 听到李世民的话,李渊脸色铁青,心中万分恼怒。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李世民为何会变成了这个样子?以前那个温厚睿智的秦王到底去哪里了? “住口!我今日的一切,都是你逼得!” 李世民猛然扭头,用布满血丝的双眼看向了李渊,“若不是你将他立为太孙,我早已经是大唐的帝王!我哪里比他差了,为何你就是不愿意将皇位交给我!” 李世民失态至此,甚至连自称都变了。 “帝王当以江山社稷、以百姓为重!且不说你弑兄囚父、残害兄弟这般有失德行操守之举,就说你断了幽州粮草、又在幽州危困之际不去支援一事,又哪里当得起皇帝二字的分量!” 李李渊厉声训斥道,眼里满是怒其不争之色。 “事到如今,说这些又有何用!” 李世民咆哮着打断了李渊,然后他用冰冷的目光投向了李承道,冷冷说道:“让开!” 他手里的长剑,已经架在了李渊的脖子上面。 李承道这边的众将领见状大惊失色,忍不住后退了几步。 若是李渊真的出了什么事,他们都逃不了干系! “李世民!!!” 李承道再也忍不住心里的愤怒,暴喝一声,朝李世民投去了无比愤怒的目光。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你依旧还是想着你自己!你知不知道你究竟犯了多大的错!” 李世民闻言讥笑道:“怎么,本王活着便是大错?” “吐蕃攻破了益州,如今正在朝江南道杀去!” 李承道眼里充满了怒火,而他的这番话,则是让李世民那边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呵呵……你想用这种话来诓骗我?真是可笑……” 李世民忍住心里的震惊,勉强笑道。 “骗你?孤没有这个心情!” 李承道冷冷说道:“你擅自令苏定方来长安驰援,导致益州兵力空虚,吐蕃趁机而入,夺了幽州与剑南道!” “就是因为你的一己之私,现在中原万万百姓现在都已经暴露在了吐蕃军队的刀下!” “李世民,你该死!” 李承道恨声说完这句话后,便直接侧开身子,然后面无表情地说道:“让路,放他离开!” 他手下的士兵不敢违抗,纷纷让卡了一条路。 但是李世民看着李承道让人让开的那条路,脸色却是一片苍白,没有抬脚,而他不走,身边的所有人也纷纷不敢动身。 李承道见状冷笑道:“为什么不走?这不就是你想要的么,是不敢去面对外面那被你一手造成的局面吗?是不敢面对那遭受吐蕃铁蹄践踏的万万中原百姓吗?” 李承道的这番话,令李世民彻底沉默了。 长孙无忌见状忍不住催促道:“殿下快走啊!” 他说着就要伸手去拉李世民,但是一拽之下,李世民却是纹丝不动。 长孙顺德吃惊地抬头一看,却刚好对上了李世民的目光。 只见他勉强一笑,说道:“我走不了了,辅机。” 以他的智谋,可以确认李承道刚刚所说的事情十有八九就是真的。 他自诩为大唐的英雄,大唐的守护神,保护大唐百姓不受外族侵扰,但是如今他因为他的举动而导致吐蕃入关,无数百姓遭受吐蕃之祸! 他又有何颜面再去见无数百姓? 他除了以死谢罪之外,还能如何! “哈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忽然仰天大笑了起来,踉跄着后退了数步。 “二十年来戎马,到头来却终是一场空啊……可笑,真是可笑…哈哈哈哈……” 他脸上的表情似哭似笑,万分复杂。 下一刻,他忽然举起手里的长剑,猛然刺入了自己的小腹! 所有人都震惊了,谁也没想到李世民居然会做如此惊人之举! “世民我儿——! 李渊神色剧变,惨呼一声,直接上前抱住了李世民倒下的身体,脸上老泪纵横。 “殿下!!” 长孙无忌等谋士也悲呼一声,纷纷跪了下去。 李世民腹部血如泉涌,李渊伸手按住他的伤口,满脸悲痛道:“你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终究是父子一场,李世民若是肯投降,那么他就算豁了这张老脸,也要保下李世民的性命,但是李世民却直接选择了这种极端的方式! 李世民满脸鲜血,咧嘴一笑,声音里充满了傲然之意:“本王…不比他李、李承道差……也不需要......他的同情苟活……” “下辈子,我不要生在帝王家了。” .. 第一百四十一章 群臣俯首,参见太孙殿下 “世民!世民!!” 李渊抱着李世民已经没有任何生机的尸体痛哭流涕,苍老的脸上老泪纵横。 现在的他不是什么人间帝王,而只是一名失去亲子的伤心欲绝的老人罢了。 “建成、元吉、世民、元霸、秀宁……没了,全都没了……哈哈哈,连自己的儿女都留不住,朕算什么皇帝!朕算什么皇帝啊!” 李渊又哭又笑道,仿佛一瞬之间苍老了十几岁。 他李渊究竟是做了什么孽,为什么老天一定要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 子女早夭的早夭,病死的病死,剩下的也手足相残,最终一个不剩。 这便是上天对他夺了隋朝江山的惩罚吗? 见到李渊失魂落魄的样子,李承道心中也不是滋味。 他本来对于李世民是充满了恨意的,但是这一切随着李世民死后都烟消云散了。 “皇祖父,人死如灯灭,节哀。” 李承道走到李渊身边,弯腰将李渊搀扶了起来,然后安慰道。 李渊满脸悲痛,被李承道扶起来后,拉着他的手说道:“承道,朕……” 李渊还没说完,身形就忽然一晃,然后整个人向后倒了下去。 “皇祖父!” 李承道脸色一变,连忙伸手扶住了李渊,然后扭头大喊道:“快叫太医!” 大殿内众人顿时因为李渊的忽然晕倒而乱做一团,最终还是冯立反应比较快,第一时间去将太医喊了过来,然后将李渊送到了寝宫。 …… 太极宫。 李渊躺在龙床之上,一脸苍白之色,看起来无比虚弱。 李世民之死对他打击过大,导致他伤心过度,看起来就像是苍老了十几岁一样,十分憔悴。 “太医,皇祖父的情况如何了?” 见太医给李渊把完脉后,李承道立即询问道。 太医拱了拱手说道:“回殿下,陛下只是伤心过度,导致心血不继从而昏迷,身体并无大碍。” “臣会为陛下开几幅补气血安神的药,只要陛下安心休养不要再有太大的情绪波动,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听到太医的回答后,李承道方才松了口气,点头道:“有劳太医了。” “臣分内之事。” 太医躬身一礼,然后便离开了寝宫。 太医离开后,李承道去查看李渊的情况,便见到李渊已经醒过来了。 “皇祖父。” 李承道来到龙床边上,对李渊喊道。 见到是李承道,李渊稍稍打起了些精神,虚弱地问道:“承道,长安城内的情况怎么样了?” “长安城里所有叛军都已经放弃了抵抗,现在整个长安城都在孙儿的控制之下了。” 李承道如实回答道。 在长安城破了没多久后,城内的士兵们都纷纷放下武器投降,不再抵抗了。 “那就好……你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李渊看向了李承道,眼里有担忧之意。 那些军队抵挡大军入城,就已经等同于叛军了,李承道哪怕是将他们全杀了都不为过。 然而李承道却正色回答道:“他们皆是我大唐的士卒,参与到皇位之争也是身不由己,孙儿只会挑几名将领来杀,其余士卒全部赦免。” “如今我大唐正处于多事之秋,内乱刚平外患又起,高句丽、吐蕃接连犯境,这种时候怎能削减自身实力?” 听到李承道这番话,李渊神色复杂地看了他一眼,有欣慰又有哀伤,最终点头道:“你有如此仁德之心,朕便放心了,吐蕃之患……” “孤一定要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 李承道毫不犹豫地说道,眼中杀机闪烁。 他的仁慈只对汉人,但是对于来犯的外敌,他绝不会心慈手软! “皇祖父好好休息就行,一应国事政务孙儿自会处理,放心。” 李承道对李渊安慰道。 李渊点了点头,然后闭上了眼睛安心休息,而李承道在帮他塞了塞被角后,便起身离开了寝宫,前往临湖殿。 李渊晕倒后,李承道便一起跟过来了,而长孙顺德、长孙无忌以及李世民的众多亲卫还在临湖殿里,被冯立带兵看着。 李承道没下令,谁也不敢擅自行事。 临湖殿里面,李世民的尸身躺在大殿里,尸身显然被简单打理了一下,长孙无忌、长孙顺德等人跪在李世民的尸身周围,个个面有悲痛之色。 “参见殿下!” 李承道走进大殿后,冯立与众多亲卫顿时躬身行礼。 李承道点了点头,然后便将目光投向了长孙无忌等人,淡淡说道:“跪下。” “你——” 长孙顺德闻言脸上浮现一丝怒气,就要起身。 “刷刷刷——” 在他有所动作的同时,周围众多白袍军也瞬间便将手中弓弩齐齐对准了他,只要他再敢上前一步,就会被瞬间射成筛子。 长孙顺德最终还是跪了下去,因为一只手死死地按了他。 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参见太孙殿下。” 长孙无忌恭恭敬敬朝李承道行了一个大礼。 “辅机,他逼死了秦王!你怎能向他行礼!” 长孙顺德满脸不理解之意。 而长孙无忌只是冷冷瞥了他一眼,深深埋着头,保持着恭敬行礼的姿势一言不发。 李承道见状眼里闪过一丝欣赏之色,道:“不愧是长孙无忌,你的表现暂时保住了长孙家族。” 然后他接着看向了房玄龄和杜如晦,开口道:“你们两个呢?” 房玄龄和杜如晦神色略微有些复杂,但最终还是叹了口气,齐齐朝李承道躬身行大礼道:“房玄龄(杜如晦),参见太孙殿下。”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下大势,尽归李承道! 李承道那一句让他们跪下,要表达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让他们选择臣服或者是拒绝臣服。 长孙无忌最为果断,第一时间便选择了臣服,而房玄龄和杜如晦在犹豫之后,也都向李承道行礼表示臣服。 因为他们若是不臣服,他们背后的家族势力毫无疑问地会遭到清洗。 李承道会大度地赦免那些士兵甚至是将领,但是此番夺权后,势必会清扫一批李世民那一方的势力,这并不是他想不想的问题,而是竖立威严所必须要做的。 这时候若是有人不识好歹,那肯定会遭殃。 长孙顺德本来还对李承道很是敌视,但是当李承道平淡地说出那句“暂时保住了长孙家族”后,脸色便一下子变得煞白,再也不敢造次。 因为他意识到了,现在的李承道是手握生杀大权的存在! 三十万大军军权,外加强势回归长安之势,此时已经无人能挡他的锋芒,即便他们长孙家族是渊源颇深的门阀,但是是存或亡依旧是李承道一句话的事! 这一点长孙无忌看得无比清楚,所以他方才毫不犹豫地选择投效。 “很好,如今大唐还有外敌要解决,尔等皆为我大唐的有能之士,孤并不想自拆栋梁。” “挑明了说吧,孤逼杀了李世民,所以并不指望你们能真心效忠孤,孤对你们就一个要求,那就是能让大唐变得富强。” “只要你们老老实实地为大唐效力,那么不论是荣华富贵亦或者是青史留名,孤一样不会少了你们的,你们的家族亦能继续繁荣下去,明白?” 李承道丝毫没有拐弯抹角,简单直白地说道。 如此干脆的一番话,让长孙无忌等人都为之一愣,然后神色复杂地点了点头。 而长孙无忌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殿下,恕臣冒昧问一句,您……打算如何处置秦王的妻眷和子嗣?” 长孙无忌朝李承道投效是为了家族而考虑,对于他们这些大家族的子弟而言,两字好比是铭刻在灵魂中的。 纵使有些家族中,兄弟叔伯间难免会出现一些龌蹉,但当整个家族面临危机时,相信所有的族人都会为了家族豁出一切。 家族是什么? 家族是,从血缘、传承的角度,说明了他们从哪里来,祖祖辈辈又出现过怎样的英杰,在这个世间做出过怎样的大事,这一些,都是一种铭记于心的归属感与荣誉感。 或许平民无法理解的意义,因为他们大多就只记得三代祖宗,考虑的只是自己与家人能否吃饱穿暖,在大家族出身的人眼中,这类人充其量只是庶民,连让他们正眼相看的资格都没有,他们始终是以家族为单位的。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此不论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再好,在李世民死后他依旧会为了家族毫不犹豫地选择投效李承道。 不过出于和李世民长久以来的君臣之情,长孙无忌还是没有忍住问了这句话,虽然他知道自己这个问题很有可能引起李承道的不满。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李承道并没有什么生气的意思,瞥了长孙无忌一眼后,丢下一句话便走了。 “人死如灯灭,万事皆消,孤不会再动他的妻眷子嗣,他也会按照相应的规格葬入皇陵。” 长孙无忌直接怔在了原地。 良久之后,他方才热泪盈眶,朝着李承道离去的背影一揖倒地,哽咽开口。 “无忌……拜谢太孙殿下!” …… 长安城在李承道接掌入主后没几日,便迅速安定了下来。 李世民麾下的五万残余军队,除了那些试图顽抗的将领士兵们被李承道下令格杀了以外,其余的士兵几乎都得以保存。 而随着李世民自刎死亡的消息传开后,所有还骚乱便全部平息了,这一场浩浩荡荡的夺位之争,最终以李承道胜利、李世民的死亡而落幕。 至此,天下大势尽归李承道! 而在长安城稳定下来的同时,李靖也带兵与正在赶往长安城驰援的益州军遭遇了。 苏定方正在带兵取距离长安城百里外的一处名叫至县的城池,不过他们还没真正打下至县,李靖便带兵赶到了。 至县外,苏定方看着不远处那支军队里飘扬的“魏”字旗与“李”字帅旗,不由得吃了一惊。 “魏州军……是老师?” 苏定方是李靖的学生,跟过李靖一起学习兵法,早年也是靠着追随李靖而崛起的,因此他对于李靖很是尊敬。 虽然他已经得知了李靖投靠了李承道的消息,但是此时遭遇魏州军,他依旧还是下令大军停止前行。 两支军队就这样子双双对峙了起来。 而在魏州军中,士兵们忽然分开一条道路,李靖策马来到了阵前,将目光投向了益州军,冷冷开口道:“苏定方何在!还不滚出来见本帅!” 李靖一开口就是极为不逊,完全和他儒将的风范不搭。 而他的话也在益州军里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片刻之后,苏定方策马而出,然后对李靖拱手行礼,微微低头道:“学生见过老师,不知老师为何……” “闭上你的嘴!本帅没有你这种学生!再敢喊本帅一句老师,本帅定将你斩落马下!” 李靖满面怒色,直接打断了苏定方的话,眼里充斥着难以言喻的怒火。 “你这孽障!你可知道你闯下了多大的祸!” .. 第一百四十三章 灭国之将苏定方,士气如虹 李靖见面便是一顿怒骂,让苏定方很是摸不着头脑,眉头也不禁皱了起来。 如今毕竟是三军主帅了,虽说他对李靖的敬意没有减少,但是李靖这般斥骂他实在是让他非常尴尬。 “老师,学生到底做错什么了?” 苏定方满脸不解地问道,即便被李靖如此喝骂,但是态度依旧显得恭敬。 “本帅说了让你住口!” 李靖勃然大怒,直接一把将自己腰间的利剑给抽了出来。 “你自己做的事情你心里难道不清楚?你擅自带兵离开益州驰援长安城,你可知益州现在的情况!” “益州?益州出什么事了?” 从李靖的这番话里,苏定方隐隐感觉到了一丝不妙的意味,下意识地问道。 李承道手里的消息是经过情报组织快马加鞭传递过来的,益州守军全部战死,苏定方自然没有收到消息。 “拜你所赐,吐蕃趁虚而入,二十万大军攻破了益州,正在南下江南道!” “可怜益州那一万守军为了给益州百姓争取撤退时间,用生命生生拖住了二十万吐蕃大军三日时间!满城将士尽皆战死!裴行俭的脑袋现在还被挂在益州城墙上!” 李靖越说越愤怒,最后用剑指着苏定方的鼻子骂道:“苏定方!你枉为益州军主帅!你对不起益州一万死战将士!” 李靖的这番话,直接让全体益州军将士们都震惊了,顿时产生了一片骚乱。 而苏定方更是呆滞当场,脑海里不断回荡着李靖刚刚的那番话, 益州城破,一万将士全部战死! 二十万吐蕃大军南下! 他带兵镇守边关多年,没有谁比他更清楚益州城破了的后果是什么。 江南道一带的百姓,全部都将暴露在吐蕃大军的铁蹄之下! 苏定方只感觉眼前一黑,直接从马上跌落在地,原本干净威武的甲胄沾染上了尘埃泥土,看起来十分狼狈。 但是他对这一切浑然未觉,只是望着自己的双手,脸色苍白地喃喃自语道:“我…是我害得益州城破了……是我害死了守约……” 看着苏定方的这幅模样,李靖厉声呵斥道:“苏定方!给我站起来!” 李靖的暴喝声令苏定方浑身一震,下意识地抬头看向了李靖,这一个向来流血不流泪的铮铮铁汉、向来打仗喜欢冲杀在前的猛将,此时却是泪满脸庞! “太孙殿下令我告诉你,若是你苏定方还有半点身为汉人的骨气,那就带着益州军跟本帅一起去阻击吐蕃大军,洗刷你的罪孽!” “若是不能把吐蕃军队赶出中原,不用殿下动手,我亲自取你头颅!” 李靖语气森冷地说道,言语里的凛然杀意丝毫不作假。 他对苏定方原本是非常看好的,苏定方的统兵才能不逊色于他,从益州军的战斗力以及驻守边关多年令吐蕃不敢来犯这一点便能够看出。 但是这一次苏定方的所作所为着实令他感到愤怒! 枉顾益州百姓的安危,带着大军离开益州,简直是愚蠢至极! 若是苏定方不做出一些举动来弥补的话,他注定要背上千古骂名! 他对苏定方感到愤怒,是因为他还在乎这名学生,想要尽力拉他一把,否则早在见面他就拔剑将苏定方给斩了。 苏定方有些颤颤巍巍地从地上站了起来,然而他却一步一步后退,并同时将自己腰间的战刀给拔了出来,慢慢放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元帅!” “苏帅不可!” “大帅!” …… 益州军的将士们见状大惊失色,纷纷下马朝着苏定方靠拢了过去。 “孽徒你想要干什么!将吐蕃大军赶出中原,你现在还有机会去赎罪!” 李靖眼里闪过一丝慌乱之色,语气急切道。 然而苏定方惨笑一声,道:“我苏定方一生无愧于任何人,但是事到如今却愧对益州将士、益州百姓。” “此番益州城破过错皆在于我,我已经无颜再去面对中原百姓,我理应承受千古骂名,这是我罪有应得!” “老师,学生不肖,益州军便交给您了。” 话音落下,苏定方毫不犹豫地拉动战刀,割破了自己的喉咙! 鲜血如注,苏定方手里的战刀掉落在地,他用尽最后的力气看向了益州城的方向,然后就这么跪了下去。 跪地而死。 这是他这个有罪之将最后的悔恨与谢罪。 “大帅——!” 一名益州军将领悲呼一声,普通一声朝着苏定方的尸身跪下。 而所有益州军将士们也黑压压跪倒一片,只有哭声和哽咽声回荡。 纵使苏定方有不可饶恕的过错,但是这也不能抹杀他在益州军中长久以来积累的威望,所有士兵和将领是打心里爱戴苏定方! “这个孽徒!” 李靖怒声骂了一句,但是眼角却还是忍不住湿润了。 苏定方是有赎罪的机会,只要他能将吐蕃大军驱逐出中原,那么此次过错并非不可饶恕。 但是他自己拒绝了这个赎罪机会,甘愿自杀,背负着懦弱无能的骂名而死。 对于将名誉和荣耀看得比性命还要重的将领来说,没有什么是比这更加残酷的惩罚了。 这是他给予自己的惩罚。 深吸一口气后,李靖压下心里强烈的悲伤之意,命人将苏定方的尸体给收好,然后抬头看向了面前的益州军。 “诸位将士,尔等可愿随本将一起前往阻击吐蕃大军,为战死的一万益州军报仇!也为你们自己赎罪!” 李靖沉声大喝道。 之前那名跪下的将领站了起来,狠狠一擦眼泪,恨声说道:“全体益州军,谨遵元帅命令!” “杀尽吐蕃军!” “杀尽吐蕃军!” 震天的喊杀声混杂着强烈的哀伤之意,回荡在这片中原的晴朗天空中。 .. 第一百四十四章 武悼天王冉闵! 随着李世民死亡,李承道入主长安,长安城也渐渐恢复了原来的秩序。 在此番攻城战役之中,双方总共死伤超过七万人,称得上是极为惨烈,这么巨大的死伤即便是李承道也感到十分痛心。 战死的这些将士,都是他们大唐的精锐之士!他们本不应该死在这样的内斗之中、死在自己同胞的手上! 但是现在李世民已死,李承道纵使有满腔怒意,也找不到地方发泄。 太极殿内。 由于李渊身体不好的缘故,李承道便代为监国。 他可是太孙,而立储君为的就是在皇帝出了什么意外的时候负责打理国家。 只不过李承道并不擅长政务,所以他干脆放权了下去,现在政务都有以各部尚书以及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谋士团进行处理。 不过他也没有闲着,开始着手安排对阵亡士兵的抚恤,以及各地兵马的统筹调动,以防地方上再生出什么乱子。 “也不知道药师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此时应该与益州军一起去狙击吐蕃大军了吧?” 李承道放下手里的奏折,揉了揉太阳穴后忍不住想到。 长安城这边的情况,已经被他让人送给李靖了,不过李靖还迟迟没有送消息回来。 就在李承道冒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一名侍卫忽然走入大殿,在大殿内下跪道:“禀殿下,前线来报!” 说罢他讲一封战报交给太监,然后由太监交到了李承道的手里。 李承道接过信后便直接拆开看了起来,不出他所料,这封信正是李靖发过来的。 刚读完一个开头,李承道便忍不住面露惊色。 “苏定方自杀了?!” 他让苏定方和李靖一起去带兵平乱,正是想给苏定方一个机会,可是苏定方居然自己自杀了? 怎么想,李承道都觉得很不真实,苏定方这等将领怎么会畏罪自杀? 不过他仔细想了想后,也就明白了过来。 “不是畏罪自杀,而是带罪自杀啊,这个苏定方……” 李承道摇了摇头,虽然不太满意苏定方这种举动,但是也不好说什么。 甘愿背负骂名而死,这对于苏定方这种将领而言,已经是最大的惩罚了。 想到这里,李承道收起杂念,继续将信读了下去。 李靖在信中所言,苏定方在临死之前将益州军托付给了他,而他现在已经整顿益州军,和魏州军一起前往江南道,阻击吐蕃大军。 信中还说由于突然增兵,所以希望长安这边在粮草方面提供得多一些,此外还请求李承道的战略指示。 看完这封信后,李承道从信纸上面收回了目光。 粮草什么的都是小问题,如今他大权在手,坐拥长安、洛阳这两大粮仓,根本不愁粮食。 他只是有些担心江南道那边的情况。 吐蕃大军战斗力很强,一直是边关大患,他们如今下了江南道,获得了足够的粮食、兵器军械等补充,战斗力恐怕又会提高。 十万魏州军加九万益州军,对上二十万吐蕃大军还是有不小压力的。 “该死的吐蕃!” 李承道眼里闪过一丝怒色,手里的信纸被他捏成了一团。 李世民已死,现在他的怒火便全部转移到了吐蕃以及高句丽这两个趁机入侵的域外蛮夷身上去了。 若非他刚刚夺下长安,而李渊身体又不好,出于政权稳定考虑必须要留在长安城的话,他定然会亲自带兵出击,杀光那些吐蕃大军! 而就在这时,一道悦耳的声音忽然在李承道的脑海里响起。 “恭喜宿主成功触发任务选项!” “选择一:将来犯之敌全部杀死,并且发兵征服吐蕃、高句丽!奖励冉闵以及三万乞活军!” “选择二,将所有来犯之敌赶出大唐边境,奖励五虎上将和三万虎豹骑!” 久违的系统再一次冒了出来,而这次系统给出的选择和奖励,令李承道眼睛为之一亮。 “冉闵?乞活军?” 看见第一个任务选择以及奖励,李承道顿时便心动了。 冉闵是何人?在后世那个五胡乱华的时代、汉人被称之为两脚羊而肆意屠杀的时代,他一人撑起了汉人的脊梁,拯救汉族于危难之际! 他颁布杀胡令,率领麾下乞活军屠杀了上百万胡人,激发了全体汉人的血性,杀得胡人为之胆寒! 而乞活军更是被称之为历史上最特殊,也是最凶狠的一支军队。 他们不是为了荣誉或者利益而战,甚至不是为了国家而战,他们就和他们的名字一样,只是为了活下去而战! 这样冉闵碰到了这样的军队,方才铸就了一段英雄神话! 纵使冉闵在历史中只是昙花一现,但是却若彗星般划破长夜的黑暗,被后世尊为武悼天王。 李承道之所以感到兴奋,是因为冉闵实在是太符合他现在的胃口了。 “既然敢犯我大唐,孤便让你们全部留下!” 李承道眼里浓重的杀机一闪而过。 他心里憋屈太久了,所以他打算直接朝着吐蕃展现自己的暴虐。 “我选第一个!” 李承道毫不犹豫地说道,而随着他做出选择后,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 “叮!恭喜宿主选择成功,奖励发放中……” …… 距离长安城外四十里的一处旷野上,伴随着一道金色的光芒闪过,一支装备简陋,但是充斥着滔天煞气的军队凭空而现。 在这支军队前方,一名身高两米、有若一尊铁塔般的壮汉策马而立。 他的脸庞似刀削斧凿一般硬朗,整个人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冷酷,让人不寒而栗。 这名壮汉抬起头,看向了长安城的方向。 下一刻,三万大军齐齐而动! .. 第一百四十五章 乞活军!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长安城。 岳飞正在亲自部署整顿城防,如今长安城刚定,政权更迭,整个长安城的军队都需要来一次换血。 将驻扎的军队换成白袍军,把李世民死后所留下来的长安守军打乱编入白袍军中,并且补充白袍军损失的兵力,这才是重要的事情。 经过一番重新整顿后,白袍军的总人数达到了八万,如今驻扎在长安城的总计有十八万大军。 分别是八万白袍军和十万魏州军。 至于罗艺的五万泾州军以及五万漠北铁骑,则是奉李承道的命令返回了泾州驻防,也是为了前去阻挡高句丽的入侵之势。 高句丽是东北一带的霸主,国力虽然比突厥逊色些许,但依旧有数十万大军,实力不容小觑。 李承道能覆灭突厥,完全是靠着种种计策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并且抢掠了突厥的粮草,正中他们的要害,方才一举覆灭了突厥的所有精锐以及王庭政权,导致整个突厥所有部落分崩离析。 实力是一方面,运气也占了不少。 但是高句丽威胁同样不容小觑,此番他们出动了十五万大军趁机夺了东北三地,对于大唐来说无异于在腰子上捅了一刀。 不过和已经南下江南道的吐蕃相比起来,北方的战况并不是太过于紧急,因此李承道只让罗艺的泾州军加上五万漠北铁骑前去驻守泾、幽二地,以防高句丽继续深入中原腹地。 等解决了吐蕃之患,便是真正抽手对付高句丽的时候了。 岳飞也清楚李承道的打算,因此在将李世民麾下残军打乱编入白袍军时,也在着手训练他们,为之后远征高丽做准备。 就在他亲自在城墙上巡视城防时,在长安城外,忽然有一线黑色潮水般的黑线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并且迅速扩大。 岳飞稍加凝视后,心中便骤然大惊。 是一支军队! “全军准备迎敌!” 岳飞直接转身,毫不犹豫地厉声下令道。 虽然这支军队尚未到来,但是即便是远远看着,他便能感觉到对方身上那一股难以言喻的煞气,绝对比他以往所见过的任何一支军队都要强大,令他打自心底地感到毛骨悚然。 这样一支可怕的军队,到底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 而这支军队,其实便是由冉闵所带领的乞活军。 面对气势惊人的乞活军,城墙上所有白袍军士卒都忍不住感到有些紧张。 但是令他们感到讶异的是,眼前这支军队并没有任何攻城的意思,而就是在长安城外整齐肃立着。 “他们什么意思?” 见到这一幕,岳飞心中有些惊疑不定。 而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忽然来报:“禀元帅,太孙殿下有令,诏乞活军主将冉闵入宫觐见,让您控制手下兵马,不得与乞活军发生冲突。” “乞活军?这支军队是殿下麾下的?” 岳飞闻言顿时一阵吃惊,不由得将目光投向了长安城外肃立的这支可怕军队。 得知眼前这支军队不是敌军,可算是让他松了一口气。 “解除警戒,开城门!” …… 太极殿。 冉闵与岳飞两人一同步入了大殿内。 李承道正在大殿里处理军务,见到两人走入大殿后,顿时笑着抬起了头,放下了手中的奏折。 “冉闵(岳飞),参见太孙殿下!” 两人齐齐行礼道。 “两位将军起来吧。” 李承道笑着说道,亲自走下台阶,攀着两人的手臂从地上扶了起来。 然后他对岳飞说道:“岳将军,孤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冉闵将军,他是从庭州过来投效孤的,日后你们便是同僚了。” “这位是岳飞将军,孤麾下的三军大元帅。” 冉闵闻言看向了岳飞,对他拱手行了一礼,闷声道:“岳将军。” 一路走来冉闵都没说一句话,整个人就一黑铁塔般,给人极大的压迫力,现在突然对自己打招呼,着实让岳飞有些吃惊,也跟着回了一礼。 “庭州,那不是极偏远之地么,冉将军是一路行军过来的?” 岳飞有些好奇地问道。 庭州处于大唐极偏远的边疆之地,也和突厥接壤,只不过是处于西北部,且由于过于偏远,论地理位置远没有幽州那般重要。 毕竟幽州防的不仅仅是突厥,还有高丽,且幽州是中原的北部屏障。 “庭州常年遭受突厥之患,百姓民不聊生,冉将军乃是武将之后,他在当地自发组织了乞活军,与突厥军队进行厮杀,斩敌无数。” “孤灭了突厥解决了边患,他是专程赶来投效的,孤之前忘了通知你们了。” 李承道对岳飞解释道,这也是系统给冉闵和乞活军安排的身份。 “原来如此。” 岳飞恍然大悟,心中顿时对冉闵和乞活军肃然起敬。 难怪这支军队的装备一般,但是气势却如此可怕,原来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 庭州那么偏远的地方,难以得到朝廷的支援,对抗突厥的难度可比幽州大多了。 “我庭州无数百姓承蒙殿下灭突厥大恩,再无边患,冉闵代三万乞活军以及全体庭州百姓,拜谢太孙殿下!” 冉闵高大的身躯直接朝李承道单膝下跪,肃声说道。 “冉将军不必向孤道谢,反倒是孤应该代朝廷向庭州百姓道歉,是朝廷没能顾及到庭州百姓,幸有冉将军这等忠臣义士。” 李承道正色说道,言语之间满是歉意。 李承道身为王储,却愿意亲身道歉,顿时令冉闵大为感动,声音颤抖着说道:“殿下言重了,冉闵愿为殿下赴汤蹈火!” 一番安慰之后,李承道开口说道:“冉将军,如今西域吐蕃攻破了益州,正在南下江南道残害中原百姓,孤欲让你带领乞活军协助李靖元帅平乱,你可愿往?” “末将万死不辞!” 冉闵猛然抬头,眼里爆发出一阵强烈的嗜血战意。 这股气势令李承道很满意,他沉声道:“所有犯我大唐之敌,一概杀之,片甲不留!” “诺!” 冉闵欣然领命,浑身上下战意升腾。 这一头日后被称为“鸩虎”的存在,在今日被解开了枷锁,猛虎出笼。 .. 第一百四十六章 见郑观音 将镇压吐蕃大军的任务交给了冉闵之后,李承道才真正放下心来。 冉闵手下的三万乞活军战斗力极强,而他本身也是极为有军事才能的一位将领。 有他去驰援李靖,那么镇压吐蕃大军、解决江南道危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对这一点李承道丝毫不怀疑。 而将这些事情全部都安排妥当后,李承道方才有时间去处理自己的私事。 比如说他的生母,太子妃郑氏。 虽说李承道本身是穿越过来的,但是他的思想和原来的李承道已经同为一体,包括性格情感,现在的他是融合了前世今生的独立个体,但是记忆和性格还是存在的。 因此对于这位母妃,李承道还是颇为恭敬的。 因为刚刚破城,城内实在太过混乱,他花了好几日时间才找到李世民软禁郑观音的地方,并且第一时间便将她接到了皇宫。 “儿臣拜见母妃!” 太极殿里,李承道见到郑观音后当即便跪了下去,朝其叩首行礼。 “承道我儿——” 见到面前的李承道,郑观音直接忍不住上去抱住他痛哭失声,泪水打湿了整张脸庞。 经历了夫死子亡,亲眼见着自己的四个儿子死在面前,自己却无能为力,这种痛苦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 一年以来被李世民软禁的过程中他日日以泪洗面,担忧李承道的安危,担心忽然听到李承道兵败被杀的消息,夜夜都难以入眠,导致她现在看起来万分憔悴。 看见郑观音憔悴的脸庞,李承道心里也十分揪心,含泪自责地说道:“是儿臣不孝,未能保住幼弟们的安全,更是让母妃在长安担惊受怕,请母妃责骂!” “我儿快快起来,你能好好活着为娘就已经感谢菩萨了,你苦命的弟弟们是命不好,此事为娘怎能怪你。” 郑观音抹着眼泪说道,将李承道从地上拉了起来。 那一日她正要带着几名幼子去街上游玩,但还没出府便撞见了李世民派过来的兵将。 四名幼子被当场杀死,而她因为有荥阳郑氏嫡女的这层身份,所以李世民不敢杀她,而是把她抓了起来。 她本以为李承道定然也难以幸免于难,谁知李承道带兵攻占了天策府,然后挟持人质逃离了长安。 听到这个消息时她真是又惊又喜,也万分担心。 不过现在都好了,李承道安然无恙不说,还打回长安击败了李世民,更成为了大唐的英雄。 “二、二哥……” 就在郑观音与李承道母子两人相拥而泣之际,一道怯生生的声音传了过来,将李承道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只见一个粉雕玉琢的小萝莉躲在郑观音的身后,正怯生生地看着他。 “顺、顺儿?” 看见这个小萝莉,李承道愣神片刻后,脸上顿时布满了难以言喻的惊喜! 他直接蹲下身将这个小萝莉给拥入了怀里,激动地说道:“顺儿你还活着!” 这个小萝莉,是郑观音所有子女之中最年幼的一个,名叫李婉顺,但是亲近的人一般都唤她的乳名顺儿。 李承道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幼妹居然还活着! “呜呜呜呜——” 顺儿在李承道的怀里直接大哭了起来,小粉拳锤着李承道的胸口,哭喊道:“六姐生了好重的病,睡着了再也没醒,二哥你为什么不早点来救我们,顺儿再也不喜欢二哥了呜呜呜……” 顺儿的哭喊声在大殿之中回荡,在场的众多将领和文臣谋士们闻言无不动容。 听到她的话,李承道牙关紧咬,将冰冷的目光投向了一旁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浑身一颤,连忙解释道:“六郡主因为那日兵变之事受了惊吓,事后感染了风寒,秦王殿下命人为其医治了,只不过还是……” 长孙无忌解释之后,李承道的神色方才没那么难看了,至少李世民没杀他的妹妹,至于六妹的死,那也只能说是意外。 压下心里的怒意之后,李承道抬手为顺儿拭去脸上的泪水,柔声说道:“是二哥的错,二哥向顺儿道歉好不好?回头二哥带顺儿去吃好吃的,你想吃什么二哥都给你找来。” 殿内岳飞、冯立、贾诩等人见到闻言都是面面相觑。 李承道一直给人的印象都是杀伐果决,勇猛无双,有一代雄主的霸气,他们从没有见过李承道这么温柔的一面。 “嗯……” 顺儿眼里还噙着泪花,轻轻点了点头。。 她还是小孩子心性,她刚刚的那番话是因为见到了李承道后一时忍不住心里的委屈罢了。 “来,别哭了,给二哥笑一个。” 李承道捏着顺儿有些婴儿肥的脸蛋说道。 顺儿害羞地把脸埋进了李承道怀里,使劲蹭了蹭、将李承道整洁的衣服弄脏得一塌糊涂后,方才破涕为笑。 李承道哈哈大笑一声,对此毫不在意,牵着顺儿的笑手,对郑观音说道:“母妃,儿臣为您准备了新的居所,东宫……您就别回去了。” 郑观音的儿子们都死在东宫,让她继续住在那里,李承道担心她触景伤情,不利于身体健康。 郑观音理解这是李承道的关心,点头应了下来。 然后李承道蹲下来,将顺儿举起放在了自己的肩头上,笑着道:“骑马咯,二哥带顺儿去吃好吃的,走!” 说罢,他与郑观音一起朝着大殿外走去,众多文臣武将们看着李承道的背影,心中忍不住松了口气。 .. 第一百四十七章 长孙氏拜见太子殿下 接郑观音入宫后,李承道罕见地偷懒了一次,将政务和要处理的事情都放在了一旁,专门来陪一陪母妃。 古代是极其注重孝道的,李世民之所以会不得民心,甚至让李靖柴绍都为之背叛,有不小的原因便是因为他弑兄囚父,违背了人伦纲常。 李承道一年多的时间未能在郑观音身边尽孝道,所以他抽时间陪郑观音无可厚非。 相处几天之后,母子二人因为许久不见而产生的些许隔阂也都消失了。 甘露殿,后花园。 “长得可真快啊,为娘差点都没认出来。” 后花园的亭子里,郑观音看着李承道俊朗英武非凡的脸庞,忍不住感慨道。 和两年前相比,李承道变化着实非常大,如今的他完全没有半点青涩和稚嫩了,而是拥有了属于帝王的威仪,简直如同换了一个人一样。 “或许因为这一年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吧。” 李承道笑了笑,灭突厥再打回长安,这个过程多么辛苦只有他和一众心腹才知晓。 郑观音叹了口气,拉着李承道的手说道:“辛苦你了,承道,你父王若是能见到你如今的成就,定然会感到很欣慰。” 李承道默然无言。 这时候,在花园里陪着顺儿捕蝶的李渊抱着顺儿走进了凉亭里面,而顺儿还一手揪着李渊的胡子。 “顺儿,不得对你皇祖父无礼,快下来!” 见到这一幕,郑观音连忙训斥道。 “无妨,无妨。” 李渊摆了摆手,笑眯眯地说道,丝毫不以为意,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 李渊得知顺儿还活着的时候可以说是极为高兴,因为李世民之死而带来的心病都好了大半。 天下老人家都是隔代亲,而且最是喜欢小孩子,顺儿得宠是自然的。 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现在没剩下几个孙辈了,所以越发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亲情。 一边逗着顺儿,李渊一边看向了李承道,稍作犹豫后问道:“承道,不知道承乾现在……” 李渊所说的自然便是李承乾了,虽然那一日李承道亲口应允了不会对李世民的子嗣斩草除根,但李渊还是有些不放心。 再加上见到顺儿之后,他就更想李承乾了,毕竟李承乾现在是李世民留下来的唯一一个儿子了。 李元吉和李元霸都已经绝后,李渊不想李世民也绝后。 似乎早就猜到了李渊会由此一问,李承道笑了笑,说道:“孙儿已经派人去将王妃和李承乾接到长安了,昨日刚到,皇祖父若是想见的话孙儿这就命人将他们召进宫中。” “好,那就——” 李渊闻言一喜,刚想应下便顿住了,将目光投向了郑观音。 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和她四个儿子,长女也间接因为李世民而死,现在若是召长孙无垢和李承乾进宫,未免有些不合适。 见李渊看向自己,郑观音勉强一笑,叹息一声后说道:“儿臣虽然只是一介妇人,但也知晓人死如灯灭的道理,现在秦王已死,夫君和我儿的大仇得报,儿臣已经没什么恨意了,陛下不必担心。” “长孙王妃……也是和儿臣一般的苦命人罢了。” 经历了这么多变故,郑观音是真的看淡了,现在她能有李承道和顺儿陪伴就已经心满意足,不愿再想其他的事情。 况且她对长孙无垢也是有几分同情,男人做什么事情不是她们这等妇道人家可以干预的,李世民杀死李建成并不是长孙无垢的,何况长孙无垢也和她一样,儿子丈夫都死了。 只不过她现在尚且还有李承道可以依靠,而李世民死后,长孙无垢能依靠的就只有家族以及长孙无忌。 但不论是长孙家族还是长孙无忌,全部都得仰李承道的鼻息而存,生死不由己。 听到郑观音这么说,李渊脸上升起几分愧疚之色,说道:“苦了你了,都是因为那孽子……罢了,罢了,将承乾和无垢召入宫吧,今日就把所有事都了结一下。” 李承道自然无有不从,点了点头后便命人去办了。 差不多过了一个时辰之后,长孙无垢和李承乾才被长孙无忌亲自带了过来。 长孙无忌跟来,自然是担心今天见面会发生什么意外。 李承道已经许久没有见到长孙无垢了,他得知郑观音还活着后就和李世民形成了默契,谁也没有再拿彼此的家人作为筹码。 所以长孙无垢一直被他软禁着,他也没怎么去管,只要不跑了就行。 再见长孙无垢,她比以前要消瘦憔悴了更多,面容悲苦,而且还身着缟素,显然还在守灵期间,他身边的李承乾也一样如此。 “长孙氏拜见陛下、太孙殿下、太子妃。” 长孙无垢领着李承乾朝李承道三人下拜道,深深埋下了头。 “起来吧。” 李渊看着眼前的长孙无垢,神色颇有些复杂。 “谢陛下。” 长孙无垢抬起头,但是却没有和李承乾站起来,依旧跪坐在地。 显然长孙无忌在来之前叮嘱过她,她将自己的位置看得很清楚。 今日,便是决定她母子二人未来的时候了。 见此李渊有些犯难,而李承道开口淡淡说道:“王妃不必如此拘谨,今日召你入宫,只是因为皇祖父欲见你,一切由皇祖父做主,孤不干涉。” 李承道这番话,令长孙无垢、长孙无忌以及李渊皆面露吃惊之色。 他这番话就等同于表明了无论李渊怎么安排长孙无垢母子两人,他都不会反对! .. 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承乾刺杀 李承道将怎么安排长孙无垢和李承乾交给李渊来决断,正履行了他之前作出的承诺。 李世民一死,一切仇怨也就烟消云散了,他不会再对他的后代动手,说实话他也没有这个兴趣。 李渊简直老怀大慰,不过他的高兴显然是不能表现在脸上的,李承道如此大度,他不能寒了他的心。 因此他在沉吟片刻后,方才对李承乾说道:“你父王虽死,但因他所犯乃是谋反大罪,所以你身为子嗣也要延其罪。” “朕便将你削爵两级,降为恒山侯,食邑八百户,贬谪汴州。” “但是念你尚且年幼,因此在你及冠之前你可继续留在长安侍奉你母亲,不可踏出长安城半步。” 李渊做出的这番安排可谓是煞费苦心,首先削了李承乾的爵,降为侯爵,连王都不是了。 然后贬谪至汴州,虽说是贬谪,但汴州还水运中心之一,颇为富庶,食邑八百不多不少,但是足以让李承乾当一辈子富家翁。 其次便是汴州这个地方运河直通长安,若是李承乾胆敢起兵谋反,大军三日内便足以前去镇压。 此外李渊还限制李承乾在及冠前不能离长安,就是方便李承道监视他,同时断绝李世民的旧部聚集到他身边拥护他的可能性。 李承乾现在方才九岁,待他及冠后再去汴州,那时候天下大定,他就算有心思也难以掀起什么风浪了。 “李承乾,你可听明白了?” 李渊将目光投向了李承乾,直呼他的名字,神色威严地问道。 “承乾,还不快谢过陛下!” 长孙无垢心中颇为惊喜,见李承乾低头不语,不由得连连催促道。 她现在已经不想让李承乾再涉足任何皇室之争了,只希望这个独子能够平安过完一生,李渊的这个安排可谓是极符合她的想法。 李承乾满脸畏惧之色,似乎不敢开口,被长孙无垢催促后方才低头道:“承乾……明白。” 李渊接着看向了李承道,李承道点了点头道:“孙儿自然也是没什么异议,全按皇祖父的安排便是。” 李承道话音落下后,长孙无忌和长孙无垢方才齐齐松了口气。 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恩恩怨怨,至此终于了结了。 而就在所有人心神放松之际,低着头的李承乾脸上的畏惧和茫然之意全部消失无踪,眼里闪过一丝狠色,一把匕首从他的衣袖里滑出,然后猛然起身朝着李承道的胸膛捅了过去! 这突然的变故,谁也没有想到! 李承乾虽然是出其不意,但是他的反应速度又怎能快的过身为一代战神的李承道! 李成道侧身一闪,便轻松躲过了李承乾这一击。 李承乾不肯罢休,举匕再刺,却依旧被躲闪了过去,然后李承道反手抓住了他的手,轻轻用力一捏,李承乾手里的匕首便掉落在了地上。 等到李承乾被李承道制服后,所有人方才回过神来。 “护驾!” 冯立第一时间让花园里的亲卫们四散开来警惕四周,而他亲自上前将李承乾羁押了起来,脸色难看至极。 他身为负责保护李承道安全的亲卫统领,李承乾身上藏了一把匕首到了李承道面前,他居然还不知道! “到底是谁负责搜查的!老子回去一定扒了他的皮!” 冯立心中震怒不已,其实这也怨不得负责搜查的亲卫疏忽,长孙无垢身份特殊,他们不能搜查,而谁又能想到李承乾这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身上居然藏了匕首来行刺李承道? “承乾!” 长孙无垢吓得花容失色,刚想上前,却被脸色铁青的长孙无忌一把按下,然后两人一齐跪在了地上。 李渊方才回过神来,看了看匕首又看了看李承乾后,顿时勃然大怒,指着李承乾骂道:“你这孽孙!你气死朕了!” “承道、承道你有没有受伤?” 郑观音脸色苍白,紧张地朝朝李承道问道。 “孩儿没事。” 李承道摇了摇头,然后从地上将那把直接插入了青石里的锋锐匕首给拔了出来。 匕首的刀刃之上反射着不详的紫色光芒,明显是淬炼过剧毒的。 看到这把匕首后,李承道饶有兴趣地将目光投向了李承乾,说道:“孤倒是小看了你,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心机城府,你之前见到孤被吓哭什么的都是装的吧?” 眼前的李承乾,哪里还有半点以前见面被他吓哭的模样,小脸虽然苍白,但是充满了倔强不屈之色。 “你杀了我父王!我绝对要杀了你报仇!” 李承乾被冯立按住,但是依旧抬头死死瞪着李承道,语气之中满是无尽的恨意。 李承乾少时便聪慧,被誉为难得一见的璞玉,否则也不会受到李世民那般喜爱。 被李承道所抓后,他便表现得与寻常孩童无异,生怕李承道发现他的出色而杀了他。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深谙这个道理。 但是在得知父王李世民被李承道逼死之后,他便暗中开始准备,为的就是刺杀李承道。 因为只要他能成功刺杀李承道,那么她不但能报仇,而且李承道一死,那有资格继位的便只有他! 小小年纪,心机城府简直深的可怕! 只可惜,他太

相关推荐: 小寡妇的第二春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游戏王之冉冉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召唤之绝世帝王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我以神明为食   带着儿子嫁豪门   我在末世养男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