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们面前,依次打量:“不错不错,都是我大?夏栋梁。” 九位神童又立刻一拜:“谢陛下!” 老皇帝突发奇想:“你们还未殿试,便在此处殿试吧。” ——他们之前过?了中书省复试,就已经可以授官了,殿试只是给他们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 但是,正常殿试是不用当着百官的面进行的,这?完全是殿试plus版,就算是一些成年人碰到?这?个场面,也?不一定能稳住情绪。 听到?这?话,九名神童里有人懵在原地,有人彷徨迷茫,有人敛容正色做好?准备,还有人激动?万分,眼中几欲燃起熊熊烈火。 老皇帝看了一眼自己外孙女,给出?了最后?的考验:“此次殿试答题,能答上者,入翰林。” 百官:“!!!!” 直、直接授官?! 神童试通过?的人确实能得到?授官,但历朝历代大?多数是给个挂名,等人年过?十五后?再?给实职,很少会直接给官当。 上一个被破例的人,是前朝丞相王余爱。 ——五岁善诗文,六岁能棋赋,七岁背四书,八岁习武经,九岁便文能给经典作注释,武能排兵布阵,十岁过?神童试,得入翰林。 ——不过?他之所以成为神童,却不是天生?比别人聪慧,而是他从?小就比别人有自制力。同龄小孩还在玩闹时,他就给自己制定了每天的计划表,早起挑一本书背诵,中午研习国家律法,下午及晚上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时间表排得特别满,除了吃饭睡觉洗澡沐浴,就是学习学习学习。 神童试第二名直径看向?老皇帝,声音脆脆:“陛下请出?题!” 老皇帝不言语,绕着他们慢慢踱步,踱得几个小孩子心慌慌,意乱乱。 走了会儿,老皇帝才停下脚步,慢慢地说:“朕对如今的科举,不太满意。因着前朝盛行八股,许多学子思想已呈僵化,只知不行,有道无术,你们可有什么破局之法?” ——这?是他从?听到?第五昂说童生?试里,大?多数人背背程文就能过?考后?,就一直思考的问题。 这?段时间和大?人探讨不出?来什么,不如另辟蹊径,看看小孩子有什么想法。说不定小孩子不曾僵化的思想,能够给他一些启发。 不行也?没关系,他有个极端的想法,假若无法解决,就先暂停科举,重新采用荐举制试试。 正好?,他那大?女儿的驸马不是支持办书院吗,等新人培养起来再?开科举说不定就可以了。 * 文武百官不知道老皇帝脑子里有那么危险的想法,但还是被老皇帝这?个问题吓了一跳。 ——你是真不把?他们当小孩看啊! 科举这?个问题,你看我们之前讨论了一两个月,有讨论出?个子丑寅卯来吗!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老皇帝不管,他只是拍拍手,让人烧上一炷香。 不用说,就是给这?些小神童一炷香的思考时间。 ——当然,你如果?提前想出?来了,直接抢答也?可以。 一炷香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没有一个神童提前说话。事?关前途,他们都在抓紧时间整理自己的思路。 香燃尽。 神童试第五名,新任工部尚书儿子,邴琰率先走出?来,板板正正地行了一礼:“陛下,臣有想法了。” 他没紧张,他爹倒是先紧张起来了,整个人绷得死死的。 他旁边的刑部尚书低声说:“平常心。” 邴晖很自责:“要是我平时多和琰儿聊聊朝政就好?了,现在他说不定可以更有底气一些。” ——平常心,不存在的。 刑部尚书想了想,说:“没事?,从?你儿子自己能去办转学,自学律法还能自己找到?恶棍来试验看,他可能早就关注朝政了,他比你会做准备。” 邴晖:“……” 好?了,现在不用平常心了,改扎心了。 * 邴琰确实做足了准备:“臣于太学及国子监上学,曾见学子有优劣之分。优者可自学成才,劣者只能照本宣科,历来优者少而劣者多。然而人所学四书五经,无法让其在做官时照本宣科,臣认为,只要能多添几‘本’,哪怕士人思想僵化,也?有路径可循。” 说着,他又举例,比如《孙子兵法》,不是所有人看了《孙子兵法》就能学会打仗,但是,看了《纪效新书》的,至少能打呆仗。 因为《纪效新书》里详细教?导了读书的人怎么选士兵,怎么编成行伍,阵法横多少人竖多少人,和敌人接战时的注意事?项有什么,管理野营时应该遵循什么教?令…… “如果?六部部门事?务,地方官事?务,能有这?么一本书,前期便可让他们更快地度过?生?涩期,更好?的上手事?务。” 很多事?情,练着练着,就熟能生?巧地练会了。到?时候便不需要书了。 许烟杪发出?感慨: 老皇帝也?点了点头?:“这?个办法可行,却很呆。” 邴琰仰头?,认真道:“打仗也?最怕对手安安分分安营扎寨打呆仗。” 邴尚书为儿子捏了一把?冷汗,老皇帝听完却是哈哈一笑:“不错!任何兵法都是用险,用险就容易被速破,只有打呆仗,才很难让对手觅见破绽。好?,你过?了。” 邴t?琰听了这?话,眼神一亮,退到?旁边时,鬼使神差侧头?看了一眼颜令徽小郡主,投去一个自得的眼神。 颜令徽和他对视之后?,身?体里的血液都好?像岩浆那样沸腾。便也?迅速出?列,抛出?自己的想法:“陛下!臣请科举重考君子六艺的数科!” “臣来京时,曾经听到?一句话——” 其实是从?许烟杪那里流传出?去的。 “人被逼急了什么都会,但数学不会就是不会!” 颜令徽大?声说:“策论可以有程文,但数学没有,数学题目一变,对于有些脑子呆板的人,便搞不清楚该怎么算了。科举考数学,便能过?滤掉那些思想僵硬的人!” 欢迎数学加入科举大家庭 这?话, 颜令徽并不是随便说说。 她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君子六艺,只恢复“数”这?一科,而不是全盘照搬。 ——这?次离家出走, 三千里路, 她看?到了很多东西,是以前在公主府里看不到的。 百姓很贫穷, 士绅很富裕。而贫穷的百姓,光是供家里人读书就已经耗费全部家产与心力了, 他们?没有多余的钱去买马、买车、学音乐、学射箭…… 一旦六艺全上,百姓的孩子就彻底没有机会争过士绅富豪的孩子了。 * 话说完了,但现场也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之中。 驸马颜淳听到女?儿这?么说,哪儿还能站得住啊,就想要走出来?为她解围。 ‘傻闺女?!满朝公卿不是傻子, 你猜为什么一两个月了,没人站出来?让陛下改革科举, 使科举重开数科。’ 太?子哪能看?姊夫踩雷——主要是, 对方才?刚因为给他爹贩卖焦虑的事情?, 上了他爹的小本本, 现在再出去,那?不是直接撞他爹火铳口?上吗! 立刻先一步站出来?,往亲爹身边凑:“陛下!臣觉得这?小孩儿说的方法可行。而且臣还觉得, 多开一科数科, 并不会妨碍寻常学子去学习四书五经。” 颜令徽愣了愣神。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她的确是天资聪颖的, 但年纪太?小了,人情?世故方面难以补足, 此刻只能隐约感觉太?子话里有话,似乎在帮她扫尾, 却始终想不通自?己的提议失策在哪里。 不过没关系。 颜令徽面上坦荡荡。 她有爹!她可以回去问她爹! 女?驸马颜淳却是收回脚步,垂着眼?,遮掩了瞳孔中的感激。 女?儿还小,不懂,但她却是懂了是怎么回事。 ——科举不再考君子六艺,其实是许多朝代皇帝默许的发展。 皇帝从来?就不怕民间书院多,或者?说,他们?其实是天底下最希望百姓全都能念书识字的人。因为他们?有一套完整的洗脑步骤,全藏在经史典籍里。 书念的越多,就越容易被灌输忠君爱国思想。 反而是读书少或者?完全不读书的人,遇到不公,遇到欺压,遇到昏君奸臣,才?会高呼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而大多数读书人会觉得“皇帝是好的,全怪奸臣蒙蔽,把奸臣除了这?个国家就能蒸蒸日上”。 皇帝巴不得百姓多读书。 但前提是,只读书,而不是还有空学什么君子六艺。人的一天就十二个时辰,刨除日常生活,余下的念书时间本来?就不多,还要再分一部分去学习君子六艺,洗脑功效大减,绝对不行! ——这?才?是皇帝眼?中的愚民之策。 而颜令徽提出科举重开数科,完全是在老虎屁股上拔毛。 好在,太?子这?头壮年老虎对此表示了支持。 “陛下,臣做过这?样一道数题。” 太?子神态松弛,唇角上翘,正是因为他这?姿态,让在场众人都能感受到他的信心。 ——他有信心,哪怕学子熏陶忠君爱国思想的时间少了,他也能压得住。 “江西水灾过后,农田被冲毁,其中,有主之田四千顷,新淤出之田千顷。” “官府以有主之田每亩收五贯赎田钱,新淤出之田每亩收十贯赎田钱之策,将这?些田地卖出,且言明,大堤修筑完工前,赎田钱可打九折,大堤修筑完工后,只能按照原定赎田钱的价格购买田地。” ——老皇帝知?道天灾一起,老百姓为了活着,必然会贱卖自?己家的田地。所以,他出台了一项政策:灾荒期间,由官府去买百姓的田,一定时间内,允许卖方以原价赎回土地。或者?官府低价出售土地。这?就是“赎田钱”。 “因此,身为
相关推荐:
帮妈妈配种记
巨根夺娇凄
被迫去到快穿小说里
面具(骨科h)
花繁俱异(人外)
夏光(H)
快穿男神又撒糖了
半仙
我爱电影院里的变态 (H)
谍海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