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似对此十分有兴趣,道,“且还是丹出九粒,无一废次,里头最差的一粒……” 她伸手执起一粒丹丸,将之捏在两指间:“杂质一成三,已然是优品了。” 伏星殿那位范姓长老眉头微皱,虽不大瞧得惯月沧弟子,此刻却也忍不住直言道:“丹出九粒,中有三粒无瑕,余下也是杂质较少的优品,这可不像是取舍反哺之法的结果。” “是在调和药性时,强行以元神之力,将其中杂质生生剔除了出来,”月沧门丹修微微颔首,“只是这么做,对元神的损耗未免也太大了些,以她的境界,亦是过于勉强了。” 所以才会中途服食三芝丹,回复即将告罄的元神之力,不然这一回炼制,就可能要白萧然识海枯竭,为此大受损害。 “倒算是聪明,没有选择炼制净魂固心丹,此丹难度犹在三心汇神丹之上,可不是服食三芝丹就能够轻松缓解的。”云阙山的天阶丹师嘿笑一声,说不出语气如何。 到此,却没人觉得白萧然是因缺了霜叶含笑这一主药,才不曾炼制净魂固心丹。 “地阶、天阶丹师内,动用元神来凝合药性、剔除杂质的并不在少数,”长福药老呵呵一声,微笑着开口道,“这是因为紫府显化后,元神之力大大增涨,识海也已稳固下来,再等到外化境界,打通神道灵关,就可进一步剔除杂质、追求无瑕之丹了。” 他之所言,在座诸位都已十分清楚,因着取舍反哺之法必然会出现废丹,所以到了天阶丹师这一层次后,已不会有人还局限在这类无法两全的法门中。而元神之法对丹师要求不低,稍不注意便容易动摇修士根本,故这一特殊法门,实则是没有向天阶以下的丹师公开的。 长福药老便是分外疼惜曹稹,也没有传授此法的念头。 “似净魂固心丹这类,药性冲突强烈,本身炼制不易的,修士更该固守元神,以免受了炉中乱流的影响……月沧门这弟子,是如何想到反其道而行之的?”长福药老垂首询问,可惜月沧门那丹修也只是摇了摇头。 “可召见那弟子过来询问一番,”庄重女修点头道,“她以此法成功炼制了三心汇神丹,如若我等能够掌握其中精髓,便可考虑提前向门中弟子传法了。” 座中修士未有反对之言,便连太元丹师也颔首道:“白萧然紫府未化,按理说是成不了丹的,这其中,或许另当有些隐秘。” 随后便有童子传达了诸位天阶丹师的口谕,叫白萧然受宠若惊般来到高阁之上。 有此变数,这考校大会的结果如何,倒未如孙景所设想那般万众瞩目了。 …… 窗外紫竹摇曳不知多少岁月,春去秋来,只风骨如旧。 赵莼推门而出,长舒一口气来。她心情颇好,嘴角也噙着浅浅笑意,甚至有心赏竹,在指尖凝起一股剑意,使之缓缓落入窄窄竹叶上,叫叶片无形之中更添锋锐。 从拿到《金元剑谱》、《斩阳三式》至今,她用五月时间,便就把这两书摸透,各自撰写了一部注本,现只需拿了玉简回到藏经楼,就能在归还刻印原本之际,顺便将两部注本交给玄龟,看能否收录了。 “剑令内的道点并未增加,应是岳涯的灵药还未送来,也是,我与他约定至今未到半载,不必如此苛求。”赵莼心境通明,转身便往藏经楼去。(本章完) 章三十 作价几何 此回再至楼中,赵莼便可熟门熟路地招来玄龟,先把两枚刻印了《金元剑谱》与《斩阳三式》正本的玉简归还,再将自己所写的注本递去,看能否被收入藏经楼。 她将玉简递上前去,面前玄龟便大张其口,瞬时把玉简吞下一个,赵莼见掌中玉简乃是《金元剑谱》的注本,即晓得玄龟所吞的是《斩阳三式》的注解了。 玉简入口后,玄龟先是摆动了一番,后才转动身形,道:“此书可以收录,你要如何定价?” 赵莼这才知晓,原来自己所写之注本,是能够自行定价的。不过她想了一想后,却不曾做此打算,而是继续询问面前玄龟,笑道:“我尚不知此类注本的行情,不知楼中可否为我估量一番?” 玄龟闻言一顿,又是片刻不语,两只漆黑浑圆的眼珠瞧不出是在思索,还是干脆就在沉默。良久,它背后生光,开口道:“可定为两道点。”说罢,也不解释估量定价的原则为何。 两道点? 对比于《斩阳三式》正本的十道点,两道点看上去便就有些不尽人意了,不过赵莼转念一想,发现这一定价倒也是有合理之处的。注本终究是以正本为基础来撰写的,相当于立足他人之思想而得,价值不如正本亦是自然。除此以外,《斩阳三式》正本也不是什么高深之物,以此写就的注释之书,是以辅助修行前者而来,就更不可能有什么突破前人之处了。 两道点看似低廉,可若借阅的人足够多,亦能成为一条财路。 究其根本,还得看赵莼的注本,能否有独出众人的特色来。 “好,便就定为两道点了。” 她点头答应,复又把《金元剑谱》的注本递上前去,等玄龟发话,言此书也可收录入楼,便继续道:“此回,亦请楼中为我估量一二了。” 虽不晓得这些玄龟与藏经楼究竟是何关系,但后者到底是隶属于万剑盟的,赵莼并不觉得,万剑盟会无故克扣盟内剑修所得。 玄龟照例沉默一番,良久才开口道:“可定为十道点。” 如此,同样是注本,赵莼为《金元剑谱》所注之书,就要远甚于《斩阳三式》。她一面应下这事,一面又细思道,自己为《金元剑谱》作注时,因受撰写者生平的影响,在其中又增添了自己的想法,是为借助《金元剑谱》正本,来进一步进行突破,甚至为此引入了碎玉剑道所对应的中千剑道,若借阅此书,也许能够望见撰写者不曾突破的剑心境界。 这便是依托于前人,又隐约超越了前人。 所以《金元剑谱》注本的道点,才能够达到正本的一半,足足十道点之多! 由此可见,玄龟对收录而来的注本估价,的确是按照不同内容,所进行的合理安排。 在此之后,赵莼倒不曾立刻借阅那部《宝玉灵通录》。一是因为此经要价五十道点,其中内容必然不像《金元剑谱》、《斩阳三式》一般容易理解,为此做下注解,尚还不晓得要花费多少时间。其次,与岳涯约定的灵药虽还没有送来,但再迟也应当会在一两月后抵达众剑城,短时之内,赵莼便没有继续闭关注解经文的想法。 另外,她也想观望观望,自己这两部注本究竟行情如何,以便后续行事。 赵莼有此念想,便挥身从藏经楼中退出,转而到了供奉大殿内。 这一现身,立时就被等候在此的人寻见,叫住了正准备瞧看盟中任务的赵莼。 “这位师姐!” 走上前来的是个清瘦少女,她挽个垂云髻,斜插一支红珊瑚珠花簪子,碎发柔顺堆于颈侧。见了赵莼也不直接点明后者身份,而是翻手亮出一枚昭衍弟子的命符,含笑道:“不知师姐现下是否得闲,恩师乃门中长老,想请师姐前去一叙。” 赵莼本也疑惑此人并非剑修,等见了昭衍弟子命符,霎时就疑云消解,点头道:“我正得闲,师妹带路就是。” 她也不怕万剑盟中会有异心之人,毕竟宗门命符无法作假,且剑天阁上又有谢持元这等强者坐镇,敢在此犯禁的,大千世界都能横着走了。 垂髻少女“哎”了一声,便挥手招来彩云,将二人齐齐托起,带到了剑天阁内一处清幽院落。 赵莼注意到,两人是过了一重禁制,方才能步入此间,而从方才供奉大殿的方向,实际是无法看见这些隐匿之所的。 “看来剑天阁内,另还有些隐秘,只是我一剑心境修士,尚还接触不到罢了。” 她暗笑一声,摇了摇头,发现院落中来往有许多男女修士,大多五官端正,身形匀称,可见居住在此间院落的主人,亦是有几分爱美之心的。除此以外,这些男女修士境界都还不低,随便一瞧都是真婴修为,想来这院落主人,也绝非等闲之辈了。 想起垂髻少女言过,其师乃门中长老,那便意味着至少也是通神境界。 仙人之下,洞虚大能为门中顶梁支柱,虽也有长老身份,但更多还是以洞天主人相称,以示威能。 落地时,经垂髻少女分说,赵莼便才知晓,暂居在眼前院落的主人,可不仅是昭衍门中一位长老那么简单,应当说,此人乃是丹堂此代的首座长老,赵莼也曾听说过她,其人复姓作公孙,单名一个槿字。 虽说丹堂权柄不如三殿,向上也无法晋升为殿主,更不能执掌玄物。可丹堂所管辖的,却是宗门上下灵丹的产出与分配,连真传弟子所需的五行玉露,也都出自丹堂长老之手,所以门中弟子,皆都不敢随意得罪了丹堂的人。 公孙槿作为首座长老,实则也有堂主之称,如此身份地位无比尊崇之人,却不远万里南下至万剑盟中…… 赵莼略一思索,就知道这与魔种一事脱不了干系了。 得知是公孙槿在院中,她亦没有寻常弟子拘谨之态,只不卑不亢上前行礼,使得面前之人目光微亮,不由得神情和悦了许多。 有点想当我女儿的梦女了(什么混乱想法 章三一 魔种之源 公孙槿直眉凤目,双唇略显得丰厚,如此明艳大气的相貌,气质却沉静如渊,配得一身湖蓝对襟褂子,头上戴了顶青琅宝玉冠,便更具庄严持重之相。 这位丹堂首座长老,此刻虽端坐于室,身边却不得半点威压流露,唯有将眼神轻轻打量过来时,方叫赵莼感到些许沉凝。 可见公孙槿除了丹道造诣惊人外,当也不像寻常丹修那般,薄弱于斗法攻杀一项。 “弟子赵莼,见过公孙长老。” 眼前女子的声音有些低沉,就如弦琴拨起,柔而有劲。 公孙槿温和一笑,扬手将赵莼虚扶一把,便唤她落座至自己身旁,言道:“真阳洞天亲传,风云榜真婴第十,威名远传的昭衍剑君、羲和上人,若不是有人在城中见了你,我等倒还不知你已到了万剑盟来。” 风云盛会后,赵莼的声名便也不仅限于宗门之内了,以她在真婴境界的表现,昭衍上下都当以为,等赵莼顺利突破外化期后,这一个真传弟子的身份,必定是少不了的。 公孙槿虽是以处事公正,少见偏颇而闻名,可这却并不意味着,她在面对门中前途坦荡的天才弟子时,不会更加爱惜如此良才美质。故对眼前赵莼,公孙槿难免不多几分欣赏之意。 而赵莼见她客气若此,亦是弯了弯嘴角,笑着答道:“弟子是半年前到的众剑城,因此行只为修炼磨砺而来,便不好惊动于他人,但求修行顺利,有所进益就是了。” “嗯,此话有理。”公孙槿微微颔首,想着心中之事,旋即又敛容认真道,“不过今日寻你过来,却是另有一桩要事,为此,便不得不扰你些许清净了。” 赵莼神情一肃,忙把笑意收起,立时应答道:“既是要事,又何来打扰一说,弟子若能为长老分忧,自当尽心竭力。” 公孙槿似是十分满意于赵莼这般态度,凝重神情顿时缓和不少,随后又抬起手来向前一指,在二人面前聚起一面水镜来。 “你既是半年前入的城,想来也应瞧见过城门前的望魂石了。” 伴随着公孙槿温和沉稳的嗓音,面前水镜微微荡起一层涟漪,上头飞快划过几道烟火似的光亮,等过半个呼吸,便就把城门出的景象倒映了出来。镜中人影攒动,瞧得出是修士在排队进城,而立在人群不远处的,正是公孙槿所提到的望魂石。 “是,”赵莼并不避讳,甚至还道出了自身见解,“不过依弟子看来,此石虽被用以探查魔种,可却并不能做到无所缺漏。” 公孙槿闻言只是轻叹,面上却无惊讶之色。在邀见赵莼之前,她便了解过对方进城时的情形,并将那日当值的剑尊召来问过,知道赵莼与这几位剑尊一样,都是能察觉到魔种存在的一类人。 “是这样不错,”公孙槿肯定了赵莼的说法,进而解释道,“望魂石只能探查到处于幼生期的魔种,而等到魔种成长起来,步入后续阶段,便会与本体寄生纠缠得越来越紧密……甚至是刚过幼生期,才到第二阶段成长期的的魔种,其隐匿程度都会增强到极为可怖的境地。 “万剑盟尝试挖掘了许多年,最终发现魔种蚕食修士的最终目的,是完全寄生于元神,最后以元神结种,是为结种期。当然,这也是魔种的最后阶段……我等认为,到此阶段便再无转圜之法了。” 赵莼眉头皱起,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一邪物的厌憎:“肉身尚可改转,元神却是修士一切本源所在,此物被夺,自然药石无医。” “不止如此!”公孙槿的脸色,就如她的语气一般凝重严肃,“真正可怕的,是万剑盟认为,这些被魔种寄生到了结种期的修士,已无法再被称之为人!”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眉目中藏着一片难以挥去的忧色: “我们怀疑,魔种本身应当是一种活物。” 赵莼心中震悚,一时却未继续接话,只默然倾听公孙槿道: “就如我界除了人族以外,还有妖族精怪等万千生灵一般,浩瀚无垠的天外虚空之内,也必然会存在着不同的种族。万剑盟一开始怀疑过,魔种可能出自寰垣之手,但后来的尝试却让他们逐渐确定,与其说寰垣制造了此物,倒不如说寰垣带来了此物。 “凡有智慧之生灵,必存趋利避害之本能。这是五代掌门仙人探索天外虚空后得来的体悟,而今也体现在了魔种之上。” 公孙槿微微转头,将深远忧虑的目光投向赵莼,继而开口道:“你作为不非山执法弟子,应当也参与过界路巡视,清剿过下界而来的魔种修士,那时的魔种与此时相比,可谓大不相同吧!” “是,那时的魔种在斩除之后,尚还会以实体存留下来,能够彻底诛灭。而现在……”赵莼眸色渐深,眉头未松,“寄生在修士体内的,却更像一股邪气,并非是魔种本身。” 她暗自思索,惊觉这一变化产生的大致时间,正是掌门与寰垣对峙之后。 因有掌门仙人横插一手,寰垣才未曾将古榕全部掠走,这般变故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寰垣的计划,亦如掌门所言那般,为三千世界留下了筹备应对大敌的机会。顺此推测,寰垣在计划受阻之后,短时内再无法继续窥探,并伸手进入三千界内,所以在魔种数量难以继续增加的前提下,就必然会被界内修士诛除绝大部分。 生灵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亦或者说,是求取生存之道的本能。魔种面临着在此界灭绝的危机,便不得不改变了生存之法。 也是这一改变,让万剑盟探究出了此物的本质。 “我等在求生存,它等也是如此。”赵莼语气低沉,对这界外异族,却是没有半点怜悯之心,只恨不得将之全部诛除为快。 “你既已猜出大半,我便不与你继续赘言其它了,”公孙槿声音坚定,言道,“除结种期修士非诛不可外,未到这一阶段的人,应都还有祛除其体内魔种的可能,其中最为主要的,也是数量最多的幼生期魔种,以一种名为净魂固心丹的灵丹就可祛除。 “炼制此丹并不容易,不过我等发现……赵莼,你应当认识一位极为不凡的丹修,其炼制丹药之法甚是独特,或可为当前局面带来一大转机!” 章三二 柳萱之秘 面对公孙槿略带渴求的目光,赵莼却骤然冷静下来,念头在心中打了个转,面上神情倒无甚变化。 “丹术精深的人,弟子身边确是有那么一位。”她点了点头,心知此事并不好隐瞒旁人,毕竟柳萱久在羲和山中行走,宗门之人只需稍作打听,便会知晓此人姓甚名谁,平素又是与哪一位弟子相交。 至于柳萱的身份,却就只有掌门等人清楚,公孙槿虽为丹堂首座长老,赵莼也不觉得对方能够触及此等隐秘。 “只可惜这位友人如今并不在弟子身边,若长老寻她有事,弟子亦可代为传话。” 现下还不知柳萱是因何缘故被困在了天海之内,她也没有将此事广而告之的打算,故才随便寻了个由头答复,自当不算是欺瞒于公孙槿。 “如此……倒的确是十分可惜了。”公孙槿神情一怔,难免感到些许遗憾,暗道魔种事关重大,赵莼作为正道十宗弟子,即便存得私心,也不敢有那等搪塞误事之举,今日之言,只怕是那丹修当真不在其身边了。 她缓缓一叹,虽知晓赵莼在剑道一途堪称空前绝后之奇才,但论及炼丹之事,恐也如寻常修士一般,对此了解不多。为今之计,当还是等到那位丹修现身,再与之详谈最好。 便与赵莼约定,来日等到柳萱出现,再邀她前来一叙,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这之后,赵莼也清楚了公孙槿是如何知晓柳萱存在的。原是有一名为白萧然的丹师,其在考校大会上所展现的炼丹之法颇为独特,成果亦大优于众人,待公孙槿等人将之召见询问一番,才晓得她从别处得来了些许杂质甚少的丹药之后,经过几番摸索,发现这些灵丹在成丹步骤上,都留有不少元神之力介入的痕迹。 一来二去下,更让她有了效仿之念。只可惜这效仿之法,终也没有得到几分原主的真传,所以对元神损耗极大,甚至到了须服食丹药回复的程度。公孙槿等人好奇之处,便在于这不同于自身的元神成丹之法了。 白萧然所得灵丹的来源,自就是赵莼随手赐给善兴堂女修的那瓶,经由这一线索,从善兴堂追踪到吴玉秾,再到赵莼身上,就十分容易了。 不过吴玉秾早已因赵莼所托而离开了此地,好在是有曾经同行一路的雇佣散修选择留下,才在他们口中摸索出了赵莼的形象来。 “元神成丹之法。” 赵莼暗自低语一句,对此炼丹之术的确是不大精通,只是涉及到元神中的特殊之处,便不得不提柳萱体内妖魂的存在。她与公孙槿交流一番,已是暗中有所猜测,觉得柳萱在炼丹一道上独特于众人,多半就是与其生而带有的澄净妖魂有关。 而这,也是柳萱最为重要的隐秘! 她按下心中想法,就此先与公孙槿辞去,打算等柳萱从界南天海内归来后,再与之商讨要如何处置此事。 赵莼纵身一起,踏上银白剑光便向供奉大殿而去,这一回她重新看向盟内任务,便在其上发现了内容为值守城门的一项。据公孙槿所说,魔种寄生的最后阶段,会以元神结种,催发七情六欲,由此将修士彻底掌握。所以元神强大之人,不仅能够与魔种勉强行哼,同时也会更敏锐的觉察出魔种所在。 谢净即是如此,到七窍剑心时,魔种便已很难动摇她的元神与心境了。 有此缘故,无论魔种产生变化之前,还是之后,被此物所寄生的修士,修为境界也大都不高。万剑盟与掌门等人所担心的,实为彻底寄生之后,有异族混入各大宗门与势力,分裂弱化了三千世界一方的实力。此也意味着,当魔种寄生为人后,还能继续修行突破的可能性很大。 真婴之下,元神较为强大之人更容易觉察出自身异常,剑修、魂修一类的修士,亦更能发现魔种的存在。 而看万剑盟所发布的盟方任务来看,境界在三窍剑心以上的修士,几乎都能发现幼生期之后阶段的魔种,至于结种期,公孙槿倒是语焉不详,或许万剑盟也还在继续摸索探究。 此类镇守城门的任务,所给出的道点倒也称得上丰厚,只又在修为之上另作了要求,须得要外化期并三窍剑心境以上的修士才能接取,以赵莼如今的修为,暂时却无法承担镇守城门的职责。 …… 剑天阁,供奉大殿。 杜鑫低头往掌心一看,见交付完任务之后,剑令内的道点数量已是有所增长,勉强过了五十之数。 他难掩心中喜意,一面转身离开大殿,一面又在心底开始筹算,要如何分配使用这来之不易的道点。此回接取的任务,是与几位同道一起清除死气,并诛灭被这死气吸引而来的阴邪之物,护佑周遭城镇的安宁,完成之后能得三十道点,大可满足近段时日的修行。 只是杜鑫另有打算,仅仅三十道点,却未必能满足他现下所需。 “两年前,我在藏经楼内借阅了《斩阳三式》,更因此部剑术而实力大增,如今门中七位真婴,大多不是我之对手。”杜鑫目露几分傲然,旋即却眼神一暗,迅速敛下了这般神色,“可笑的是,我之实力放到这万剑盟中来,实则只能做垫底之辈,委实算不上强大。 “我已习得《斩阳三式》的前两式,此番积攒道点,正是为了修习全部剑术,为与秋月门真婴争夺净炁真晶做准备,若可以,进入圣堂修行自当最好不过!” 杜鑫双眉皱起,眼神愈发坚定,脚下剑光一转,已是向着藏经楼而去。 照旧是借来了刻印着《斩阳三式》的玉简,杜鑫拿到想要之物,却不曾立时转身离开。他手中道点尚有余裕,除将正本借取到手外,实还能够借来几部《斩阳三式》的注本,以辅助自身修行。 他也知道,与盟内卧虎藏龙的天才剑修相比,自己便可说是资质平平了。 章三三 争相追捧 真婴修士寿有三千,看似漫长悠久,实则也只一晃而过。多数根基不够稳固、道法不算正统高深之辈,过两千寿后便开始有天人五衰之相显露,如此一来,虽还存活于世,却再无法更进一步了。 另又受法身所限,未成法身与成了下三等法身的真婴修士,往往也难以触碰到外化境界。 杜鑫早年拜于虹剑宗门下,此宗坐落南地,上只一位外化尊者,与几名真婴算为宗门支柱,所以道法浅陋,底蕴亦不深厚,这便叫他突破真婴境界时,已然过了千岁。这之后,又四处磨砺剑法,方才用得两百载岁月,成功领悟了剑意在身。 受限于法身、道法两因,杜鑫早已不对上境有所期望,余下岁月只盼用来稳固道基,以推迟天人五衰的到来。所以那枚净炁真晶,他绝不能拱手让给秋月门的真婴! “以往修习《斩阳三式》时,这些旁人所写的注解,实则对我助益良多,可惜绝大多数注本我都已经看过了,倒不晓得这两年内,有没有其它人留下新的注解来。” 杜鑫摇头苦笑,待向玄龟一问才知,《斩阳三式》并不算特别高深的剑术,这两年来,新出的注本也才一部而已。 “可知是谁人所注?”杜鑫忍不住问到。 玄龟声音无悲无喜,无惊无讶,只应答道:“撰写者未留名姓。” “未留名姓?”杜鑫小声嘀咕道。心想藏经楼中的确是有许多未留名姓的注本,甚至正本,其中也确实有十分精妙、独特的内容,可这在总体数量之中,所占部分也只是少量。更多未留撰写者名姓的经书,实都只能说是平平无奇。 因着借阅经书之后,其撰写者的道点也会随之增长,为了使更多修士选择自己所注解的版本,撰写者本身的名声也很重要,像万剑盟中的“妙思道人”、“辨真笔客”等化名修士,因注解深入浅出,颇为易懂,便受得不少人的追捧,一有注本收录,立刻就会有人前去借阅。 而这些修士的注本,道点也会比旁人来得更高。 可惜《斩阳三式》注本不多,能寻到一本没看过的,我也该知足了。杜鑫感叹一声,便向玄龟问道:“那部注本要价多少?” “两道点。”玄龟答道。 两道点? 杜鑫顿时一惊! 须知《斩阳三式》正本也就十道点罢了,而注解此部剑法的注本,绝大多数都只需一道点就可借阅。正因如此,杜鑫才能将藏经楼内《斩阳三式》的注本借来大半。 其中需要两道点的不是没有,只是杜鑫看过之后,觉得其中内容也不算十分精妙,与一道点的注本更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因藏经楼内的经书可以自行定价,杜鑫以为,此些两道点的,极大可能就是撰写者所定,或许是自命不凡,又或许是想要引人注目、混淆视听,看过一回后,他亦再没借过第二次。 想了一想,杜鑫却还是打算借下这部新出的注本。 一是因为他手头尚有不少道点,用去两点倒也不痛不痒,二却是想要尝试一番,看此部注本究竟值不值得。 杜鑫手拿两枚玉简,便从藏经楼外要了一间阵法隔绝的静室。 他轻吐浊气,在蒲团上盘膝而坐,等先看了《斩阳三式》的正本无误后,才将神识缓缓浸入另一枚玉简,细读其中内容。 片刻后,杜鑫浑身一颤,竟是太过激动以至于心神不够宁静,而从入定中醒转过来,他两眼放出阵阵精光,呼吸急促道: “这……这是……” 杜鑫平复心境,此回却是凝神静气,将全部心神集中一处,再度向玉简之中落去。 …… 等了有半月,岳涯从北地采买而来的灵药,终于化作道点流入赵莼手中。 只这么一回,便就为赵莼换来了足足三百五十二道点,镇静若她,心下也是暗暗一惊。 不过按如今的情形推测,却不难知晓以灵药换取道点绝非长久之计。等到公孙槿等人将净魂固心丹的丹方各自传回宗门后,正道十宗就必然会开始在北地采买同种灵药,而后再过几载岁月,对此些灵药有所需求的,就会变成南北两地所有宗门、家族乃至于无处不在的散修。 万剑盟收购此些灵药,本就是为了替城中修士祓除体内魔种,等到净魂固心丹开始在此界传播,这一盟方任务大抵就会停止了。 留给赵莼的时间不多,她必须在尽可能多地积攒道点的同时,定下更为稳定的道点来源。 令人欣喜的是,赵莼剑令之中道点数量,在《斩阳三式》、《金元剑谱》两部注本收录后的几日,就开始有所增长,只可惜数量不多,拢共也就三十余道点罢了。 这几日,赵莼从冥想修行中醒转过来,忽然心头一动往剑令中看去,这一瞧,竟发现自己的道点数量猛然突破五百大关,并还有一直增长的趋势! 是那两部注本颇受欢迎? 赵莼微微一笑,发现除此原因以外,她也没有什么其它的道点来源。此外,剑令中的道点已然突破五百数量,亦是意味着她可以试着进入圣堂中修行一番了! 说不出是意料之外,还是意料之中,赵莼却是坦然接受了这一结果,当即整理衣袍站起身来,试着以神识沟通剑令,进入剑天阁圣堂。 …… 藏经楼外。 虽说此地一直人来人往,不时有修士进出,但热闹如今朝这样的却实在少见。 一个身量矮小的少年从楼中跨出,一手拿着玉简,左瞧右瞧像是对之十分好奇,嘴上更念叨道:“这就是金阳修士写的注本了?听说此人见解独特,对金行剑道的把握尤其厉害,我今日倒要借来瞧瞧,看究竟是不是名副其实!” 他从藏经楼中出来,是时又有不少修士涌入其中,还未等完全跨进楼内,便忍不住扬起手臂,试图将附近玄龟唤来,口中高声喊道: “我要取金阳修士的注本一部!” 章三四 谁人作书? 待一枚玉简成功入手,此人材歇了口气,暗道藏经楼内的经书都是刻印之后才会借阅出去,按理说并不会有告罄之时,只是他不久前听来的消息说,金阳修士为一部名作《金元剑谱》的经书做了注本,里头大有可能藏着如何突破剑心境的秘密。 如此一来,想要借取这部注本的修士更是多不胜数,自然便叫他急切了些。 “可惜我并非金行剑道,借此突破剑心境的机会,倒不如那些剑道与《金元剑谱》相合的人,”此人咬了咬牙,感到些许不甘,低声道,“不晓得这金阳修士以后还会不会出手,若能另外撰写几部与我合适的注本,那便更好了。” 想了一想,这人却忍不住摇头,心道自己想得太多,眼下这金阳修士撰写的两部注本都与金行剑道相关,可见其本身剑道就应当处在其中,要剑修触类旁通,对其它剑道也有涉猎甚至精通,那便称得上强人所难了。 霎时间,又是几道满怀急切的身影掠入楼中,引得不少人疑惑不已,忍不住行出楼来随便寻了个人问道: “这位道友,近来有不少同道皆在此急进急出,却不知是为了何事?” 那人突然叫人喊住,自是满心戒备地回过头来,等听来人一问,竟抬高眉头,继而压下声音道:“道友竟还没听说吗?” 反正金阳修士的事情早晚都会暴露,经受询问的这人便也愿意卖对方一个人情,故在思量片刻后,就把近来剑天阁上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全盘托出了。 此事还要从盟内一个名为杜鑫的剑修说起,此人修行勤奋,为进入圣堂修炼,这些年来也是屡接任务来者不拒,所以经常出入供奉大殿的剑修,大抵都会识得此人面貌,继而清楚杜鑫出身平平,资质无奇,若不是靠着长年累月的刻苦修行,连能不能领悟剑意都还难说。 可就在不久前,杜鑫竟将一部《斩阳三式》的剑法掌握到了炉火纯青之境,连以往与之实力仿佛的几名同阶修士,如今都再不是他的对手! 为了切磋进步,杜鑫所结识的几名同道,大多都是与他剑道有所相似的人,这《斩阳三式》也是经过其中一人的建议,才让杜鑫决定借来修习。因此,几名同道对他修习此法的进展也较为了解,故一见杜鑫之剑术,就晓得他已然将《斩阳三式》全部掌握,甚至比他们从前所见的更为强大许多! 见此,同道们难免心生疑惑,后又盘问了杜鑫一番,才晓得这都是因为对方在不久前,从藏经楼中换来了一部特别的注本! 这人再未有刻意压低声音,而是颇有些激动地说道:“这之后,他等便来到藏经楼内,问撰写《斩阳三式》注本的修士,还有没有留下其它注本来,玄龟答了此问,将一部《金元剑谱》的注本给出,几人回去细细一看后,发现此部注本更为不俗,配上注本再参悟《金元剑谱》,竟是让几人的剑道境界都有些松动起来! “撰写这两部注本的修士,绝非剑意境剑修,只可能是剑心境甚至更高! “为了辨认此人,我等才从《斩阳三式》与《金元剑谱》中各取一字,作‘金阳’称号,冠在这位前辈身上。” 剑心境修士! 这可是握着四象剑令的强者,过三窍剑心后,甚至能被称为剑尊的存在! 这两部注本,甚至有可能出自剑尊之手! “此等人物,怎会为两部寻常经书做注?!”到此,询问之人心头,几乎已默认了这位金阳修士乃是一位剑尊! “道友问我,我又哪里知晓?”被喊住的修士摇头苦笑,“剑尊们的心思,哪是我们能猜得出来的。” 不过几日之内,金阳修士的名号便已在盟内剑意境剑修中流传开来。而这一变化,亦不仅使赵莼剑令内的道点一时暴增,同时也让她手下两部注本,得到了更多人的留心。 万剑盟不看出身,只论剑道境界,对各宗弟子、各方修士皆兼容并包。自然,这也使得盟内势力错综复杂,交织盘结。当中底蕴最深、最强大的两支,无非便是由两大仙门的剑修所组成,而又因独尊剑道的缘故,一玄剑宗这一剑道宗门之首在盟内,同样不容小觑。 剑天阁,十方禁制之内。 作为万剑盟不对外开放的隐秘地界,此处实为各大势力盘踞之所,上可见剑道大能行走,下亦有晚辈出入,罗织情报,互通有无。 赵莼进入剑天阁一事,虽不曾向上通报于宗门,但昭衍内的几位剑道大能,对此也不会全无所知,皆因她手中剑令乃是谢净所赠,才会由谢持元将之引入盟中。此外,赵莼虽资质惊人,可于洞虚修士而言,到底也只是真婴小辈,眼下她只一心在修行之上,无意多事同旁人接触,几位大能便也不曾宣见于她。 而盟内剑修并不乏昭衍弟子,赵莼若有心寻人,自也不会太过艰难。 此中一切,到底还要看赵莼自己如何行事。 楼外,几个头盘道髻、着石青法袍的修士候在人中,未过多久,等到一名与他们做相似打扮的人从藏经楼中行出,才一齐动身离了此地。 在其中一人手中,握着的自然就是金阳修士所注经文,此物瞧着与寻常玉简无有不同,近日却在众多剑意境修士中大出风头,一时声名过大,便就引来了旁人的关注。 几人拿了玉简辗转一番,已然是到了间布设华美的屋舍中,便由领头之人上前作礼,又将两枚玉简俱都呈上,才等正中端坐的人拿起玉简来一看。 不久后,室中便由一肃然声音道:“注解此书者,境界必在三窍剑心上,甚至……还在我之上。” 四下一听,无不悚然。须晓得面前的这位剑尊成名已久,其剑道境界也已达到了五窍剑心的地步,若那金阳修士真如话中所言,在诸多剑尊之内,只怕也算是佼佼之辈!(本章完) 章三五 圣堂悬剑 剑尊座下,为首那人收起面上惊容,继又低声问道: “依前辈高见,这金阳修士当为何方神圣?” 面前之人沉吟片刻,却不曾立时回答,而是目光微闪,在心中过了几个名姓,才道:“按说金行剑道的剑尊,我倒也认识不少,只其中绝大部分,都不比这金阳修士的境界来得高深,剩下几位声名赫赫之辈,亦大多在外游历,或干脆避世清修。 “许是前者有所进境,已在我未察觉时便突破到了五窍剑心境上,但费却心思只为两部寻常经书作注,就让人有些不解了。而新近入盟的剑修中,也不曾听闻过有什么厉害的外化修士……” “真婴?”这位剑尊猛然划过一个念想,不由得为此一惊,暗道真婴修为的剑心境修士本就不多,能达到这一层次的更是屈指可数! 有了这般想法后,出现在他心中的身影已然消散许多,只留下几个熟悉的名姓,与对应之事迹。 “我有一事,要尔等下去打听。”剑尊扬起大手,将两枚玉简握在掌心把玩,见底下人微微显露出几分惧色,他又开口安慰道,“亦不必太过大张旗鼓,若这金阳修士是我所想之人,尔等迟早也能在圣堂之中闻见此人声名。” 几人正因打探金阳修士身份而暗生忧虑,此刻听闻这话,安心之外便又多了几分好奇。 似这般打探猜测,欲要探究金阳修士真实身份的势力,倒也不止眼前一处,赵莼自将两部注本收录入楼,便就晓得自己迟早都会暴露于人前,不过这也并非什么大事,只容易引来不少瞩目罢了。 她自风雨不动安如山,外界之事,却影响不大。 管那金阳修士的名号如何响亮,赵莼手持剑令,当下已是沟通圣堂,来到了此方秘地之中。 如同神游在界外虚空一般,此方天地好似独出三千世界,不受天道所限,且不论赵莼时常出入的真阳洞天,便拿掌门仙人的元渡洞天来,与之相比都好像逊色了什么。 在这片天地中,镇压众生的天威已是荡然无存,仰赖于太乙金仙的剑道意志,赵莼感到紫府内的两柄识剑都在跃跃欲试! 她忍不住抬头一看,只见在长河尽头的宏伟城池之上,却有一柄银白长剑向下悬立,通身雪银无瑕,只一眼,就有无尽肃杀之气澎湃而来! 赵莼呼吸微滞,顿觉双瞳有如针扎一般疼痛起来,叫她赶忙收回目光,动起元神安抚略有不稳的紫府,也是在这时,她察觉出两柄识剑都在为上方悬剑所吸引。这般感觉并无不适,甚至还让赵莼觉得神思清明,思维通透,仿佛在此地修行一番,对剑道的体悟就会大大增进一般。 倏地,她明确这一念头并非自身臆想。 按谢摘元所言,这银白悬剑当就是太乙金仙的本命法剑,其内寄存着对方几乎不灭的剑道意志,有这样一位在剑道中几乎走到了极点的仙人引领,身处其剑域之内的后辈,自然会对剑道体悟更多,也更容易。 所以圣堂对剑修而言,才会成为一处极为玄妙,令人无限向往的地界。 之所以用几乎不灭来描述太乙金仙的剑道意志,是因为本命法剑与剑修本身堪称心神相系,前者若有损毁,后者必然重创,而修士本身若是殒命,本命法剑即便能靠剑道意志存留一段岁月,最终却也逃不了湮灭的结局。 太乙金仙留下法剑羽化飞升,只意味着她已从此界超脱离去,而不能真正从中窥见她之生死。直至其剑道意志也全部消弭,界中人才好以此假定这位剑道祖师的存亡。 可即便如此,也只是假定罢了。 飞升究竟意味着什么,离开此界的仙人最终又去向了何方,这都是界中人尚且一无所知的领域。 赵莼以为,伫立于此界之巅的源至期仙人,或会对此有所触及,然而众多秘密,显然都不是如今的她能够打探得了的。 平复下紫府内的荡动后,赵莼心念一晃,下刻便跨越过长河漫漫,踏入了悬剑下的城池。 城中早有修士行走,有气息狂烈者,举手投足皆引动周遭气机,使得周围之人屡屡侧目,也有剑道阴寒者,凡与之靠近一丈,便觉浑身血肉封冻,难以动弹半分,然而更多的,还是如赵莼这般,敛了气息正常出入的人,与前者相比,此类修士似乎并不大引人注目。 当然,这也只是表象罢了。 赵莼目珠一转,只将附近一里的修士扫看过,就在其中发现了不少剑道境界尤为高深之人,光是三窍剑心境以上的剑尊强者,就有不下两手之数! 而六窍剑心之上的人,却就不是她能轻易打探的了。 圣堂之中,一切都处于太乙金仙的意志之下,故只需分出神识,暗暗向上抬升,直至与悬剑气息相通,就能完全了解此方剑域内的分布情况了。 因是修行之地,圣堂内便有诸多洞府静室,入内修炼固无需扣取道点,但修士本身要留在圣堂,却是需要道点来维持的。 以赵莼如今身处的圣堂第一层为例,一个日夜便需要一道点来抵,等她进入四象剑令可通过的第二层后,一个日夜就须用十道点来抵了。此间层数,并不是单以高度论定,而是以距离太乙金仙剑道意志的远近来论,离得越近,便越能受剑道意志引领,从而体悟到更深的真谛,甚至一定程度上与意志相沟通。 但要做到那般地步,本身也要求修士在剑道之上登峰造极。 例如赵莼以六窍剑心窥探悬剑,便会无法承受太过深奥强硬的剑道意志,以至于神魂动荡。 由此也不难看出,圣堂第二层所耗道点虽十倍于第一层,但在修行上能带来的助益,必也远远大过于后者! 赵莼低声一叹,想自己剑令之内的五百多道点,看似是不少了,可也只能在这圣堂第二层修行五十多日罢了! 章三六 魂塔剑池 她心道,想要留在这圣堂之内修行,可绝对称不上容易。 随后移开视线,便已注目于圣堂正中,那矗立于悬剑正下方的高塔,其形如剑,直贯入辉光点点的湖泊中。赵莼注视过去后,立时也晓得了此塔之名—— 炼魂塔! 骤闻时难免觉得有些邪异,但炼魂塔本身,却是圣堂内受尽剑修追捧的一处地界。 此塔高有九十九层,直与上方悬剑相呼应。盟中剑修亦可进入其中登塔,凭借太乙金仙残留的剑意威慑,以达到淬炼神魂,磨砺自身的目的。 剑意境最多可登上前三十层,剑心境则对应着中三十层,后三十层便只得剑魂境修士才能勉强登临,至于更高的顶峰九层,在传闻中,却只有开拓了剑域的强者才能入内。 炼魂塔以如此分明的鸿沟界限,将不同境界的剑修区分在内,若有人不顾自身层次强闯更高层数,亦会被剑意威慑直接粉碎神魂。 而即便是同境界中的剑修,所能登临的炼魂塔层数也不一样。 剑心境对应中三十层,其境界内却有九窍之分,可见层数与境界并不能完全呼应,究竟能够登临多高,到底还是要看修士本身的能耐! 除炼魂塔本身能够淬炼神魂、磨砺自身外,赵莼另感兴趣的,还是每一次登临高塔,都能得到圣堂的奖赏。 前三十层每过一层,能得十道点,中三十层中,一层就为一百道点,往后更高的层数,所能得到的道点数量亦会更多。不过这些奖赏皆都只有一次,便意味着再次登临到重复的层数,却不会获得以往已经得到过的道点。 而为了获得更多,修士便只有不断向上攀升。 赵莼暗自思忖,心道这奖赏也只是以激励盟内剑修为目的,却不是能够源源不断获取道点的渠道,炼魂塔之所以受到修士追捧,到底也是因为其本身的特性,与剑修之间争强好胜,难以避免的好战本性罢了。 圣堂内不允斗剑,却能以炼魂塔的层数分出高下,如此一来,又怎会不让剑修热衷于此? 视线越过高塔,渐又来到下方辉光闪烁的湖泊,圣堂之内有秘境为悟剑池,凭道点进入其中,可参悟各家剑道,观摩万千剑法。 与藏经楼内的经书不同,悟剑池秘境中的剑道虽种类万千,但都直指剑道真谛与本源,绝非经文阐释之物可比,修士入内参悟剑道,亦无法自行抉择,而是只能凭借自身剑道,去吸引捕捉悟剑池中的有缘之物,所以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能得多少皆要看修士自身。 至于那万千剑法,也都是辅助修行,借以触及本质的凭依。 赵莼见此玄奇秘境,便不得不想起一玄剑宗内,也有一处与之相似的宝地,想来两者之间,必不会毫无关联就是了。 圣堂分布清晰明了,又效用神奇,本质是以太乙金仙剑道意志为依托,为天下剑修留下了一处增进实力的界域。这位三代掌门殚精竭虑,既期望昭衍能够走向兼容并包、万法兴荣的昌盛之道,却又不舍剑道衰微,继而为此留下了一条独立于此界的荣盛道路。 在她矛盾又复杂的举止之下,藏着许多赵莼好奇的秘密,若有一日触及到悬剑内的剑道意志,也许当真能和祖师神念相通…… 赵莼缓缓收回目光,身形却猛然一动,霎时间,犹如惊鸿一影,便就破入高塔之内! 这亦是她目前的打算,要看自己能够闯过多少层数,顺便从中获得一定道点,进入第二层潜修! …… 每有剑修进入炼魂塔,其剑令便会出现在塔外湖泊之上,随主人一起同时攀升。 好叫旁人能够观见,持有此枚剑令之人,在那塔中究竟到了哪一层数。 赵莼遁入炼魂塔后,一枚巴掌大的剑令便出现在了塔外,此枚剑令雕画四象,纤毫毕现如同活物,正是剑心境修士才能持有的四象剑令! 剑域境往往对应着洞虚大能,此等人物,许多修士究其一生都难以窥见行踪,且莫说剑道大能也不是人人都能踏入剑域境中,委实言来,当世的剑域境强者实可说是屈指可数,便连剑魂境修士也绝对算不上多,甚至多数洞虚大能,剑道境界也都止步于此。 赵莼以为圣堂内少有剑魂境修士行走,是她察觉不到的缘故,实则却是因为这一境界内的剑修本就不多,便更不可能随处可见了。 如今身处圣堂之内的剑修,大抵还是要以剑意、剑心两境为主,当然,前者的数量要远远多过后者。 所以一枚四象剑令凝现于炼魂塔外,虽不至于引得万众瞩目,却也难免会叫人多看一眼。 “又有一剑心境修士闯塔了,倒不晓得是谁,明悟到了几窍剑心?” 有修士忍不住驻足观望,抬头看向那枚方才凝现出来的剑令,此刻留在炼魂塔内的剑心境修士并不多,约莫只有十五六人,所以对应的四象剑令如鹤立鸡群般,一眼就可以瞧见。 时常进入炼魂塔内磨砺自身的修士,其名号大抵都已在众人心中过了几回,叫人熟知。 然而此回,塔下修士凝神看向那四象剑令,却发觉这枚剑令的主人,并非先前出现过的任何一人。 “持有此枚剑令的人……”那人目瞳微缩,呼吸顿时急促起来。 昭衍赵莼! 风云榜第十,真婴期的四窍剑心境! 她竟来万剑盟了,且就在圣堂,就在面前这炼魂塔之中! 由此剑令看出赵莼身份者,显然不止此人一个,塔外人群中渐有惊疑之声掀起,却又在一声高呼下,将众人目光全部吸引过去。 只见赵莼那枚四象剑令,霎时就如离弦之箭一般,从前三十层一跃而上,未经受任何阻碍,快得惊人! 而令人更为震悚的,是剑令越过前三十层后,速度不仅没有分毫减损,反而还有更进一步的征兆,不过眨眼之间,就一连越过数层,向着更高处攀升而去。 “到中三十层也如此之快,这怎么可能!” “难道她又有突破不成,如今的赵莼,究竟在剑心几窍?!” 章三七 势头凶猛 风云盛会时,赵莼便已明悟四窍剑心,论起剑道境界来,比剑尊亦是毫不逊色。 今才度过二十载岁月,假若她能再有突破,便实在是叫人心头震悚了! “昔年斩天尊者,乃真婴期九窍剑心境,后又有游珑剑尊,为真婴期七窍剑心境,此二人,都已足够称之为天生剑修,今有赵莼一人,却不晓得能与斩天、游珑二者齐名否?” 当下便有人高声应答道:“这是自然,赵上人首赴风云会,便就登榜前十之位,此般功绩,只怕斩天、游珑二位尊者也不曾达到吧!” 自也有仰慕倾佩斩天、游珑之辈,此刻听得这话,便忍不住开口道:“道友这话怕是轻浮了些,先不说斩天尊者乃是一代大道魁首,便提那游珑剑尊,听说其如今已突破到了九窍剑心境,以她天资,剑魂境未说不是唾手可得!” 声名威远若此的剑道强者,在万剑盟中有众多仰慕者却不会让人觉得惊奇。赵莼虽横空出世,旷古绝今,然而在这大千世界内,亦不过只扬名了数十年岁月,到底不如斩天、游珑等名号来得如雷灌耳。 吹捧赵莼那人讪讪一笑,心头却不赞成旁人之话,等见四周修士再度掀起一阵惊声,此人才目瞳缩起,瞧见赵莼那枚四象剑令一路畅行无阻,现下已是到了四十二层。 如若过了这一层数,那就是五窍剑心境了! 这人暗自嘀咕,目光却未移动分毫,下刻,那枚四象剑令竟真向上一跃,攀升到了四十三层! “五窍剑心了!看来赵上人在风云会上获益不浅啊!” “她如今才多少寿数,听说是十分年轻的,步入真婴期有几个年头了?看她势头如此迅猛,到成就外化期之前,怎么也得有个七窍剑心了!” “真阳洞天虽非剑修一脉,怎奈门下两名弟子都是剑道奇才,实叫天下剑宗汗颜!” 塔下数百修士,却无一人认为,赵莼会止步真婴、止步五窍剑心。 数息后,众人却将声音压下,四面一片寂静,针落可闻。 只因那四象剑令虽放慢了些许速度,可向上攀登的姿态却仍旧高亢,一路越过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层,随后向上猛地一跳,便停在了四十六层。 六窍剑心! 离谢净当年的真婴七窍剑心境,不过一步之遥! 此回,数百修士竟无一人敢议论喧闹,个个如木雕石砌一般僵立当场,呼吸又缓又平…… 咻! 四象剑令再次向上一窜,如同朝阳自地平线上升起,破云而出! 四十七层! 众人见此,心头一片麻木…… 圣堂内无风无雨,只塔下湖泊偶有咕咚水流声传出,与剑令攀升时的轻微声响。 炼魂塔四十七层外,四象剑令再次抖动起来,此回却不曾向上一跃,而是在不久后停息下来,化为一道玄光向下落去,被塔下之人拿在手中。 既知赵莼已经突破到了六窍剑心,今日这四象剑令若再往上攀个几层,只怕众人心中都不会觉得惊奇了。 塔下剑修长身玉立,好似一株青竹,气息微冷。 多数修士从炼魂塔中出来后,大都呼吸紧促,面色疲乏,而此人却镇定如常,自那湖泊上闲庭信步而来,见四象剑令被她翻手收起,众人哪还不晓得眼前女子是何身份。 待行至塔下修士身前,赵莼微微一顿,心头暗自轻笑,却发现周遭之人不自觉左右避让,隐约为她留出一条可供通行的小道来。 她并未转头,只分了一缕神识向塔下一扫,见悬于塔外的剑令上,能清晰观见修士名姓,便晓得这些人缘何会如此表现了。 自入剑魂塔内,便如进得一片漆黑无物之虚空,向上可观见银白一点,似皓月高悬,那是太乙金仙本命法剑的剑锋,也是炼魂塔的塔顶。所谓闯塔,实就是入定参玄,以自身剑意向上攀升,逐渐接近、触及那一柄悬剑的过程。 前三十层的剑意境,于赵莼来说毫无阻碍,到中三十层后,她亦能隐约摸索出,每三层应当能够衡量一窍剑心,以她初入六窍剑心的层次,攀上四十六层并不艰难,稍稍尝试一番,更是能够到达四十七层,不过往后的层数,受太乙金仙剑意的威慑,便就让她有些难以攀登了。 估计等六窍剑心夯实之后,四十八层就可轻松登上了。 可假使如此,九窍剑心境能达到的层数,也只是五十七层罢了,距离后三十层还有三层差距,难道是九窍剑心后还有玄机? 赵莼不得其解。 她此回攀登炼魂塔,只是为了瞧瞧自己处于何等层次,故至四十七层略感受到几分沉滞后,便选择结束了此行。 剑令内本就有五百余道点,再加上炼魂塔所奖赏的两千道点,赵莼竟一时富足了起来,这也让她坚定了心中想法,准备到圣堂第二层要一间洞府修行,随后进入悟剑池中参悟一番。 她选择进入万剑盟本就为了修剑,而这其中又有两个目的,一是增进剑道境界,继续明悟剑心,二则是参悟百家剑道,丰足自身,尽快使神杀剑道真正圆满,再以此成就一等法身,在真婴境界内登峰造极! 所以修行是大事,参悟剑道也是大事,两者并非南辕北辙,反是能够并行不悖的选择,如此一来,赵莼才有底气,能在下届风云盛会之前道成无极。 “先去找一间清净些的洞府,之后再进悟剑池不迟。” …… 便在赵莼静心修行之际,昭衍内已是又起风云。
相关推荐:
帮妈妈配种记
巨根夺娇凄
被迫去到快穿小说里
面具(骨科h)
花繁俱异(人外)
夏光(H)
快穿男神又撒糖了
半仙
我爱电影院里的变态 (H)
谍海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