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一世倾心:冷王的盛宠罪妃 > 第382章

第382章

的摇摇头,“不多见,在农人出身的举子中,甚至是罕见。” 不过之所以罕见,也是因为农家子少有走到京城这一步的。 家境贫寒,也无人脉,纵使天生才华,也有可能死在赴京赶考的路上。 刘季:“不好意思,全靠娘子扶持。” 马阳“蛤?”的一惊,心中想:没想到刘老爷竟然是吃软饭的? 刘季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眼神,他不觉为耻,深以为荣。 一挺腰杆,好奇问:“马兄婚配否?” 马阳苦涩一笑,“惭愧,家贫出不起聘礼,至今还未娶亲。” 刘季上下扫他一眼,点点头,“也是,马兄没钱没貌,娶妻确实有些难。” 马阳:“......”扎心了! “总之,能遇到刘老爷和秦夫人,被老爷夫人相救,定是谦之前几辈子累积修来的福气。” 马阳郑重道:“他日若是高中,定不忘老爷夫人救命收留之恩!” 刘季哈哈尬笑两声,心里想,等你小子知道老子和师兄真实身份后还不跑路,就再说吧。 客房到了,殷乐已经安排好一切,屋里亮着灯,烧着炭盆,一应用具全都是干净整齐,透着股清香。 马阳这一路行来,早就疲惫不堪,一进这温暖舒适的环境里,困意袭来。 刘季也打了个哈欠,秉承着能麻烦别人绝不麻烦自己的原则,指了指对门小院说: “我小师兄和石头就住在对门,要是有事,你只管去找他们。” 说完,又嘱咐马阳明日记得早点起来去厨房帮阿旺一起准备全家人的早饭后,刘季便走了。 “刘老爷!”马阳叫住他。 刘季不耐回头,“干嘛?” 马阳有些不好意思的问了问刚刚秦瑶说的衙门一事。 刘季嗨一声,还当是什么事呢,递给马阳一个放心的眼神。 “明日吃过早膳我带你去找我小弟卢晓凤,京兆府尹是他亲大伯,你的钱袋肯定能找到!” 马阳感激不已,“那就劳烦刘老爷和您小弟卢晓凤卢老爷了!” “你客气什么,以后叫我刘季吧。”大老爷可是阿旺的专称,让个外人这么叫,他该不高兴了。刘季自恋的想。 人在马厩的阿旺:我谢谢你啊大老爷! ...... 从有记忆以来,马阳就没有睡过一个超过三个时辰的觉。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去读书,他每天只睡两个半时辰。 家里的活不用他干,他只需要读书就好。 为了不辜负家人辛苦付出,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读书上。 两个半时辰,是他给自己定下的底线。 没想到,今天这一睁开眼,天边都已经亮了。 马阳吓得一激灵从床上坐起,温暖干净的被褥从身上滑落,并不算特别冷的一股气流击上胸膛,他这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自己现在已来到进城。 此刻正住在恩人提供的客房里。 屋内火盆尚有余温,用火灰盖着的炭火,可以燃一整夜。 床上有可以透气的风斗,屋内的气可以散出去,屋外的冷风却吹不进来。 所以室内夜里烧炭也不怕被闷死。 马阳盯着那风斗看了一会儿,却不知道此乃家中女主人的杰做。 还以为是京城里才有的好物件。 对门屋里已传来洒扫的动静,马阳赶紧穿衣下床。 推开门,是齐小公子那个壮实护卫石头在打扫院落。 秦瑶家可没下人伺候,各自屋里的活自己干。 石头现在是洒扫洗衣缝补样样儿行! 马阳同石头点点头问好,便朝厨房寻去。 住在这样好的屋子里,只是帮忙做点饭,他还觉得惭愧呢。 听说秦夫人家里四个少爷小姐明日就开始休假,马阳打算今晚睡前就准备好孩童读物,后日一早就开始给他们补功课。 厨房里,阿旺早就已经生好火,正在揉面。 马阳过来帮忙,可他不擅长这些家务,最后被阿旺打发到后院马厩喂马。 幸好,虽未骑过马,但喂马只需要抓现成草料丢进马槽即可。 马阳完成得非常好,顺带还把马粪之类都给收拾干净,这才洗手返回正厅与众人用早膳。 孩子们已经先出门上学去了。 家里的饭吃腻了,总喜欢在外头早点铺子里买早膳。 秦瑶由着他们,还能给阿旺省点事。 秦瑶家没有上下尊卑那套,连带着齐仙官主仆也是客随主便,石头现在都上桌跟大家一块儿吃。 一顿气氛还算轻松的早膳吃完,众人各自忙碌。 齐仙官和石头到练武场练剑,今早就不读书了——因为刘季要带马阳去衙门找钱袋。 没有学生可教,也是挺无聊的。 昨日秦瑶说要张弛有度,齐仙官把话听了进去。 这段时间他确实把刘季逼得有点紧,正好这几日让他放松放松。 至于齐仙官自己,他记忆超群,过目不忘。 家中藏书没有他没看过的,知识储备量巨大,春闱一点都不需要担心。 之前是为了不想起老师去世的事情,少年才用教导师弟学习这种办法转移注意力 现在老师已经离开一个多月。 他要学会接受现实。 秦瑶看着少年那双超过年龄的成熟眼眸,轻叹了一口气。 老头在世时总希望这个弟子能学学刘季的‘放过自己为难他人’。 许是早已经看透,越是聪慧的人,想得也更多,也越痛苦。 秦瑶披上哥哥送来的白狐狸皮大鳌,经过门口练武场,抬手帮齐仙官提了提他颤抖的手臂,鼓励一笑,潇洒出门去也。 齐仙官欲哭无泪,手里的剑沉似千斤铁。 他暗暗偷个懒,稍稍放低了手,石头根本没发现。 现在倒好,被秦瑶一提,石头犀利的眼立马扫了过来,再也甭想偷懒! 769 迷路老伯 自觉助人为乐的秦瑶,深藏功与名。 出了宽正坊,往正街逛去。 最近天冷,秦瑶还以为街上会比较冷清。 没想到出了宽正坊来到主街道,人流量比平日里还要多。 特别是哪些客栈酒楼茶肆里,全都坐满了人。 北定门方向,入城的百姓排起长队,竟比平日过节时要入城的人还多。 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些多出来的人,都是外地口音,一副读书人装扮。 好几个背着皮书箱,身旁跟着书童或是老仆从的书生从秦瑶身前走过。 其中一人往前走了又退回来,问独自一人站在街边的秦瑶: “这位姑娘,可知学政府往哪儿走?” 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看起来五十多了,独自一人背负行囊赴京,周围并无同伴。 他说的一口方言,见秦瑶神情微楞,才反应过来对方可能听不懂,忙换了一口带着浓重地域音调的官话,又重复问了一遍。 秦瑶这次听懂了学政二字,抬手往西南向一指,“往前看到岔道再往右,然后你再去问那边的人吧。” 京城坊市四四方方,街巷繁多,又多长得一模一样,她怕指多了这人直接走迷路。 老伯也不好多问了,道了谢,往西南向去了。 可他才走一百米,就被突然疾驰而来的贵人车驾吓得跌倒在街边。 旁人见多了这样的事,完全没人管。 那老伯又气又疼,好不容易爬起来,车驾已经冲出去很远,他张了张口,终究没敢生事骂出来。 秦瑶只觉得缘分这个事,真是冥冥之中注定的,说也说不清楚。 她明明看着那老伯起身后朝正确方向去了。 可等她闲逛了一圈,居然又在另一个巷口遇到了他。 这会儿老伯身旁还多了两个年纪三十多的年轻男人,看衣着打扮,都很体面。 但风吹过不小心露出的内里旧薄衫,还是暴露了他们的真实情况。 已经卷起毛絮的麻制内衫,应该是穿了许多年不曾换过。 三个人好像都迷路了。 两个年轻的不太舍得下面子问路。 因为这一路过来,遭受的白眼太多,有些畏了。 在家乡,他们是举人老爷。 可到了京城,随便来个人都有做官的亲戚,几个举子扔进河里都翻不起丁点水花。 老伯到底年长些,经验老道,扭头去找人问路。 只是旁边都是做生意的小贩,他又不买人家东西,人家自然不耐烦答。 挥挥手示意他一边去,别碍着做生意。 就是这一回头,老伯眼前一亮。 “姑娘!又遇见你了!” 秦瑶露出一抹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走吧,我带你去。” 正好去一趟京兆尹,瞅瞅刘季把事情办妥了没。 眼看老伯把秦瑶领过来,两个青年男人是既惊喜又羞愧。 二人客气道:“麻烦姑娘了。” 秦瑶微颔首,没有多说什么,走在前面领路。 三人背着行囊跟在她身后。 走着走着,秦瑶耳边传来“咕噜”一声腹响。 这声音好像能传染,一声响罢,另一声又起。 秦瑶回头看去,老伯和两个青年男人,脸都尬红了。 秦瑶抬头望天,已是正中午。 “没吃早饭啊?”她问。 三人齐点头,老伯解释:“初来乍到,学政司那边没登记好,心里便一刻不敢放松,只想着先将考生认证办妥再寻一住处自备饭食,没想到京城里这般大,走了一上午还没能走出这条街。” “老伯还备了饭食?”秦瑶有点好奇。 她没见过古代赴京赶考的考生,还以为大家都是准备充分才来。 适才见了这三人,才想起来,这里既无导航,也无网友各种攻略可共享。 有学问者人人为私的时代,若不是师徒门生,普通人单是离家来京,便已是极不易。 再成功走到京城的,更是经济、体力、智力中的佼佼者。 果然,老伯反手指了指自己背上行囊说:“在下备了些家中带来的五谷,初来乍到,容易水土不服,但有家乡五谷就不怕了。” “而且自己做饭食,也能节省许多银钱。” 老伯大大方方的,秦瑶听着只觉得十分有趣。 另外二人显然比较好面,不说舍不得吃这路边摊子十几文一碗的面汤,只说忙忘了。 “不急不急,现将事情办妥再说。”二人乐呵呵说。 只是肚子还是不争气,发出咕噜噜的叫声。 秦瑶耸耸肩,便将手里拿着逛街吃的小点心递给老伯。 反正那两人也不急。 老伯忙推迟,“这怎好意思。” 秦瑶:“没事,尝尝味道,应该挺不错。” 眼看她放下食袋便往前大步走去,老伯莞尔一笑,道了声谢,赶紧跟上。 小点心气味儿馋人,老伯腹中饥饿更是好胃口,拿起便吃。 里面的点心也却如秦瑶所说,味道挺不错的。 光闻味儿的另外两人,隐约有点后悔死要面子。 老伯吃了两三块儿,腹中饥饿感压下去后,便将剩下的包起来放入行囊,留着下顿再吃。 有秦瑶带路,三人终于来到学政司府衙门前。 这边已经排了两条长队,全是前来赴考的读书人。 这还是第一批到的呢,就有四五百人了。 接下来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直到二中旬,答题空白卷糊名结束。 秦瑶估算了下,明年那场春闱,考生估计有三四千人! 这应该是盛国成立之后,春闱考生最多的一届了。 竞争相当激烈啊。秦瑶暗叹。 把老伯三人送到地方,秦瑶就走了。 去往京兆府衙的途中,看到了国师府的马车朝学政司那边驶去。 车驾从秦瑶身旁驶过,赶车的孙江小声往车内提醒了一句。 车帘打开,司空见却只看到秦瑶白色的背影。 这次春闱,由礼部尚书与国师共同协理,圣后担任主考官。 当时这消息传出来时,京都百姓们饱饱的吃了一口大瓜。 但和上次祭地母不同,这次居然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 有人说,圣后夜访齐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动了老相爷,得到了大部分新兴世家的支持。 所以这次才没有人跳出来大声反对。 770 天下第一幸福人 当然,老派门阀世家这期间各种小动作不断。 但总的说来,事情进展十分顺利。 也有不少人觉得,是大儒公良缭在赛场被刺杀后,虽暂时脱险却因‘惊惧而死’,让某些人看见了与圣后做对的下场。 唯恐步了公良缭后尘,适才吓得不敢再出声。 加上丰王被惨杀,百里家那边的声音已经弱得快要发不出来。 今年除夕,圣后亲妹韩国夫人兼镇西大将军徐文岩,圣后亲弟小国舅镇国公兼镇北大将军徐文聪,都将携带家眷回京述职。 就徐家那帮不讲道理的莽夫莽妇一来,谁还敢和圣后说个不字? 而且最近京中隐隐有不少关于帝后当年发家的野文传出。 文中说道,本是夫妻共谋江山,奈何丈夫弃妻先称王。 说什么这天下本是徐家打下来的,却被百里家先夺了去。 如今百里家式微,徐家将要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天下。 坊间里这些野文,老百姓们听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儿。 有心之人却从中嗅出了朝政大变的前兆。 不过眼下朝局虽然动荡,但百姓

相关推荐: 树深时见鹿   镇妖博物馆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淫魔神(陨落神)   深宵(1V1 H)   婚里婚外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蝴蝶解碼-校園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