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一世倾心:冷王的盛宠罪妃 > 第15章

第15章

十多斤的柴,有柴架分散了受力点,从一个单点,变成整个肩膀,大郎惊讶的发现,好扛多了。 背篓里都是秦瑶提前斩断的细柴,引火是好用的,看起来满满一背篓,其实也不重,就八九斤。 二郎背起来,完全可以。 “能走了吗?”秦瑶问。 兄弟两点点头,内心是收获的喜悦。 特别是看到秦瑶担子上那大大的两捆柴,心里既吃惊,又佩服。 他们从来没见过比后娘担得还多的人! 母子三人从山上下来,要从村里的田穿过才能到家。 村民们先是发现了大郎肩膀上横着的柴,走近了,才发现有一个叉子叉着柴,大郎就扶着延伸出来的两个腿,抗在肩上走得轻松。 但那柴火,可比扎起来扛得还多。 他们怎么从前就没想到做个柴架呢,看起来也不难,就两根树杈中间横一块木板而已。肩上却省力了。 而后,视线不自觉被两大捆自己移动的柴火吸引。 那一捆柴能抵得了别人两捆,加起来起码有二百五六十斤。 “哎呀,那不是刘老三家新来的小娘子吗?” 村民发现,两个移动柴火间原来还有个人,只是因为身材瘦小,被柴挡住了。 更让他们吃惊的是,这个人居然还是刘老三家的秦娘子。 “她怎生得这般大力气!” 田里的村民们呆呆目送母子三人从眼前走过,直到不见身影,吃惊的下巴才缓缓合上。 随后,刘老三娶了个大力妇的消息就在村子里传开了。 傍晚秦瑶领着兄妹四人,拿做好的草鞋到村井附近摆摊时,她已经成了村民们口中的“大力母夜叉”! 这个时间点,大家做完了地里的农活,距离晚饭又还有一段时间,都喜欢聚在村井那歇会儿,人比较多。 有小孩正在井边大树下玩闹,看到秦瑶出现,“啊!”的惊叫着,一窝蜂四散逃去,缩在爹娘爷奶身后,又惧又好奇的打量她。 秦瑶眉头一挑,巧了这不是,正好给她腾了个摆摊的好位置。 “摆上。”秦瑶冲面前四个排排站的wiff信号抬了抬下巴。 三郎和四娘把从家里扒拉出来的破草席往树下一铺。 大郎二郎把怀里串着的十双草鞋解下摆开。 秦瑶再整理一下,往地上放一个木牌,用炭写上几个黑漆漆的字:草鞋三文钱一双! 拍拍手,齐活。 虽然害怕‘大力母夜叉’,但村民们还是忍不住好奇的围了上来,看看母子五人到底在搞什么东西。 不过,字就认出一个三和一,还不是所有人都认识,只有几个人知道。 秦瑶拍拍二郎的肩膀,经过这几天的观察,她发现,二郎这个小子脸皮最厚,也最豁得出去。 二郎往前迈一大步,深吸一口气,开口叫卖:“卖草鞋咯,三文一双,一双三文,只要三文钱,精工编织的草鞋您就能带回家!” 这突如其来一声吼,先是把围观村民们吓一跳,随后才发现,原来是卖草鞋。 二郎继续扯开嗓子喊:“三文钱,您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只要三文,只要三文就能拿走舒适耐穿的精编草鞋!” “没钱用东西换也行哦!” 三文一双,这个价格是秦瑶研究了村民们的消费水平,以及从昨天兑换到的丝瓜和青菜价值里推算出来的。 果然,大家伙对这个价格很心动,对以物换物更心动。 虽然刚刚还在说秦瑶母夜叉,但那毕竟是玩笑八卦,价格实惠,这些都不怕了。 草鞋是家家户户都需要的,看二郎叫得这么卖力,一对妇人在摊子前蹲了下来。 四娘立马拿起鞋子往前递给她们看,“周婶婶,我阿娘做的鞋可好了,你们买一双吧。” 秦瑶有点意外,她以为四娘胆子小又粘人,没想到还会主动推销。 小孩都这么卖力,秦瑶一个大人也不好意思干站着,她拉出一个微笑,主动讲解自己的鞋子编得有多结实,费了老大功夫才做出一双来。 被四娘叫周婶婶的妇人翻来覆去的看,这鞋做得确实结实,尺码也合她家男人的脚,最近家里爷们下地勤,脚上的草鞋已经烂了,正想换新的呢。 “秦娘子,我拿两双,你能不能再便宜些?”周嫂子试探问。 秦瑶也爽快,“行,开张第一单,五文钱给您拿两双。” 占到了便宜,周嫂子开心了,把选好的草鞋拿出来放到一边,示意秦瑶等她,她回家拿铜板去。 很快就小跑回来,五文钱数了三遍才递给秦瑶,欢喜的拿走了两双草鞋。 生意做出去一单,还是两双,刘家兄妹四个都笑了起来。 二郎喊得更卖力,四娘仗着自己人小,拿鞋主动找人推销,卖乖卖可怜。 她专门找那些婶婶,因为她发现,婶婶们兜里才有钱。 三郎看妹妹都这么勇敢,鼓起勇气,跟了过去,小小声问:“要买鞋吗?您买一双吧。” 兄妹两合作,又卖出一双,惊喜的看着秦瑶,一脸求表扬。 虽然兄妹俩穿得破破烂烂,但小脸擦得干干净净,发髻绑得整整齐齐,看起来很可爱。 草鞋越卖越顺利,有人拿了家里不用的碗来换,五个有点豁口的粗瓷碗,换走了一双鞋。 又有阿嬷拿了三个鸡蛋来,换走一双。 不知不觉,天就黑了,各家归去吃饭,最后只剩下秦瑶母子五人,激动的在树下清点今天的收获。 012 刘货郎 一个傍晚,草鞋卖出去六双。 换得铜板十一个,粗瓷碗五个,还有三个鸡蛋。 大郎说,一个鸡蛋能卖一文钱,多攒些,等到赶集的时候就能拿到镇子上去卖掉,也是好几文钱呢。 粗瓷碗虽然豁了口,但比起家里那几个破陶碗可好用多了。 秦瑶数出六个铜板,问大郎村里哪家有油盐卖。 大郎咽着口水说:“货郎家里有。” “怎么卖的你知道吗?”秦瑶问,顺手拾起剩下的四双草鞋和破席子。 要是买到了油盐,今天晚上就能吃到有滋味的菜了,昨日的青菜还剩下半把呢。 大郎摇头,他几乎没有机会去货郎家里买东西,他们往日在山上采到一些野果,想拿去卖给货郎,直接被赶了出来。 今天这么多村民围上来时,兄妹四人其实有些受宠若惊,因为从前,村民们只会驱赶他们,或是嫌弃地离得远远的。 可今天,大家居然都围拢过来,不但不嫌弃,还买走了他们的东西。 大郎和二郎隐约意识到,可能是因为他们洗干净了脸,梳整齐了头发,还穿了鞋,身上没味儿了。 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后娘,从她来到他们家后,屋子变得明亮,床铺变得软和了,就连他们,也变干净了。 往日那看不见光亮的日子,渐渐灿烂起来。 索性大郎二郎知道货郎家在哪里,趁着天色还能看到一些轮廓,秦瑶叫兄妹四人在原地等候,自己拿了铜板和剩下四双草鞋,快步朝卖货郎家里走去。 这货郎也姓刘,二十出头,时常去镇上铺子买些针线油盐等日常用品,拿到周围几个村里贩卖赚差价。 平常也收各种山货和姑娘妇人们做的绣品,替她们代卖,收取中间费。 两边生意做下来,也能赚上一些银钱,家里日子算是村里过得比较好的。 因他走街串巷到处跑,周围几个村子的人都叫他刘货郎。 刘货郎家很好找,因为卖货,家门口特意留一个档口,一眼过去就能看见。 来到近前,见他家用石头垒得整齐的高高院墙,秦瑶深深羡慕了。 不过她坚信,很快自己家也会有的。 敲敲虚掩的木门,里面传来年轻妇人疑惑的询问:“谁呀?” “买东西的,想买些油盐!”秦瑶答道。 门“吱呀”一声打开,刘货郎的媳妇狐疑的看着门口这个身材纤瘦,模样清丽的女子,“你是?” 虽然很不想说,但秦瑶还是得自我介绍,“我是村子最里头刘季家的,我叫秦瑶,刚到村子,嫂子你可能没见过我。” “芸娘,谁呀?” 刘货郎也走了过来,觉得秦瑶脸熟,他见过秦瑶一面,认出了她。 “是刘三哥家的?” 秦瑶点头。 刘货郎忙招呼她进门,又跟芸娘说:“那你可得叫小嫂子,三哥比我大呢。” “嫂子你要买些什么?我前日刚去镇上进了点货,现在货还算齐。” 刘货郎领秦瑶去门左侧留了档口的小屋,将油灯点燃,让她选。 芸娘随后跟来,好奇的打量刘季家这个小嫂子。 秦瑶询问了油和盐的价格。 菜籽油十二文一斤,猪油二十三文一斤,细盐三十文一斤,粗盐十八文一斤。 秦瑶看看手里的铜板,心酸,太心酸。 厚着脸皮举起手里的四双草鞋,“刘兄弟,我这草鞋能不能放你这代卖?或者你买了去,我低价给你,我今天刚在村井那卖了六双,买了的都说好。” 其实秦瑶一进门,夫妻两就注意到她手上的草鞋了,听见这话,也不觉多么意外。 村里的姑娘媳妇们也总拿自家做好的鞋垫、手帕等物托他代卖,草鞋也不是不行。 “嫂子,低价你打算卖我多少钱?”刘货郎客气问道。 芸娘越打量秦瑶,就越是同情她,看着是个能干的,还会编草鞋,却嫁给了刘季那个祸害,真是命苦。 看秦瑶瘦巴巴的,芸娘推了推丈夫,“镇上草鞋五六文钱一双,你帮小嫂子拿去卖了,直接把钱给小嫂子拿回来,又不占多少事。” 言下之意,中间费就别要了。 “别别别。”秦瑶赶紧说:“买卖是买卖,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你们也要赚钱,我在村井那卖三文钱一双,要是你们收了去,我五文两双给你们,怎么样?” 听芸娘刚刚说,镇子上一双草鞋能卖五文到六文,刘货郎从她这拿货,能赚一半呢。 刘货郎悄悄掰开娘子掐在自己胳膊上的手,“那成,我先拿去卖,卖掉了再把钱给小嫂子如何?” 秦瑶爽快的把手上四双草鞋递过去,“那就拜托你了。” 末了又加了一句,“万一好卖,我这还有货,男女小孩的尺码都能做。” “好说好说。”刘货郎把鞋收下,又问秦瑶要多少油和盐。 囊中羞涩,秦瑶只能先买二两菜油,二两粗盐,不多不少,正好六文钱。 她没带容器来,芸娘好心借了她一只竹筒装油,粗盐包在芭蕉叶里,一并递给秦瑶。 “那明日一早我叫大郎把竹筒给你们还回来。” 拿着油和盐离开,秦瑶心里想,这货郎夫妇人还怪好嘞。 来到村井,刘家兄妹四个立马围了上来,兴奋的看着她手里竹筒和芭蕉叶,闻到一股菜油味儿,早就饿扁的肚子咕咕叫。 秦瑶抬抬下巴,“走,回家做饭去。” 兄妹四人齐齐点头,眼睛亮晶晶的,一路小跑回家,特别期待今天的晚饭。 一到家,大郎就把原来的陶碗换下来,拿出一个铺上稻草,打算用来装鸡蛋。 哪怕看见鸡蛋馋得口水直流,但他们也没想过要吃它。 这般精贵的东西,攒起来卖钱,能买更多的糙米,多吃几顿。 于是,大郎兴冲冲拿着垫好稻草的碗来到厨房找秦瑶。 刚要开口,眼睛瞬间睁大! 只见秦瑶动作麻利的把三个鸡蛋磕开,放进已经滚开的热水里,筷子搅一搅,撒上一把盐,滴一滴菜油,最后放一把刚刚路过河边抓来的野葱,瞬间,一股极致的诱人鲜香扑面而来! 已经记不得上一次沾到荤腥是什么时候的刘大郎,艰难的咽了口口水。 随即,毫不犹豫的倒掉了碗里的稻草。 兄妹四人围在灶台边,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锅里翻滚的鸡蛋汤,闪烁着幽幽绿光。 秦瑶清晰听见背后传来吸溜口水的声音,自己的肚子也不受控制,发出一阵响亮的“咕噜”声。 013 借麦种 一锅汤,秦瑶照例分成五碗,保证每人碗里都有三四片蛋花。 芋头已经烤好,做饭的时候提前埋到火里,菜做好,芋头也熟了。 昨天剩下的半把青菜,秦瑶用一点点油清炒出来,小小一碗,但看着绿油油的,很有食欲。 这有了油盐的食物,就是不一样,秦瑶说了一声:“开饭。”屋里除了吃东西的声音,就再也没有别的声响。 晚饭吃完,大郎自觉收拾好碗筷拿去洗刷干净。 秦瑶把草绳搬到门口,就着门口火把的光亮,继续编织草鞋。 家里的孩子们舔着嘴角的油沫,积极的做些自己能做的事,期待明天还能有这样一顿好饭食。 有了食物带来的鼓励,大家干劲十足。 早上,秦瑶带着大郎二郎上山砍柴,囤积柴火。 中午在家编草鞋,下午等村里人们农忙归家,就把草鞋拿到村井那摆摊贩卖。 隔两天又独自去一趟南山,挖够三天的芋头回来,剩下时间不是在编草鞋,就是在卖草鞋的路上。 第一批买草鞋的人发现秦瑶做的草鞋好穿又结实,也想给家里人买一双,因为鞋码不合适,所以下了几个定单。

相关推荐: 村夜   山有木兮【NP】   秘密关系_御书屋   婚里婚外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乡村透视仙医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女奴的等价替换   万古神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