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总裁他脑子有病(1v1) > 第33章

第33章

很严,她爱人都好几天没能按时下班了。 舒今越有点担心,二哥可千万收敛着点。 幸好,天黑没多久,舒文明就两手空空的回来了,舒今越松口气,把他拉到屋里,“二哥你卖兔子了?” 他不自在的点点头,“我本来想着问问你意见的,但急等着用钱,就没等到你下班。” “这是卖兔子的八块钱,四块一只,还不错,就当我从你那儿借的,成不?” 舒今越不是要跟他计较钱的事,“我可提醒你,最近少去建设大桥,我听街道办的人说,这几天抓得紧。” “嗯,暂时不去了。” “对了,你最近很缺钱?”她狐疑的上下打量他,心说二哥不会是沾染上什么不良嗜好了吧。 “也不算很缺,就文丽那边发烧老不好,我担心,想给她买点东西补补,增强一下你们医学上说的那个啥,免疫力。” 今越松口气,这倒是非常正经的花钱理由,“要是还不好,你就带她过来,我给她试试看。” “我也这么想的,不过快好了,小毛病,医生都没让住院,她又不想请病假,每天都是带病上岗……怪可怜的。”他轻声叹息,以前觉得徐文丽是大小姐,家庭那么好,啥都不缺,但最近才知道,家庭的温暖是用钱买不来的。 她生病这么久,徐父忙工作,都没带她去医院看看,徐母则是被单位外派到下面的县上锻炼,听说大半年都不会回来。 “她每次一个人去医院,我又请不到假,想想就烦,这破工作真他爹的不想干了!”人家正式工请假多好请啊,他这临时工就跟挖了经理祖坟似的,又是赔小心又是主动加班换的,他还不给批。 真是每天都想辞职一百遍! “算了算了,别说这这种冲动的话,小感冒不是大事,文丽姐是成年人,她一个人也能搞定,不一定要人陪的。” “对了,你要是想给她补补的话,我找赵大哥问问,他以前经常跑东北,说有老乡用人参跟他换东北那边没有的东西,但他拿去药材公司问过说不值钱,你要不买过来给文丽姐吧。” 舒文明眼睛一亮,“好,你赶快帮我问问,多少钱都行。” “瞧你那出息。”舒今越好笑,想起自己当时准备买工作的时候,还卖了一根刘慧芳给的人参,现在想来以那野山参的品质那价格其实还是卖低了的,好在最后那笔钱没用上,成了自己的私房钱,最后还是父母兄姐帮了她。 “二哥说真的,你要是缺钱的话,我把欠你的还你吧。” “不用,暂时用不了那么多,文丽也不是什么大毛病,花不了多少钱。” 舒今越见他真不要,也就不提了,这笔钱她肯定要还,不仅要还,还要等他需要的时候凑个整数给他。 “对了,你有没考虑过结婚后住哪儿?” 舒文明有点头疼,两个妹妹都没结婚,他要是因为结婚把唯一一间房子给占了,他心里也过意不去。 虽然,在这个年代的石兰省,家里房子默认是准备给儿子的,但他不是那样的人。 “咱们家里是住不下的,我想不行就我们出去租房子住吧,你和文韵住家里,也安全些。放心吧,赵大妈家几个儿子刚结婚的时候也是租房,后来没两年就攒够买房的钱了,我们也不差。” 今越想说这不是不可以,但太慢了,现在已经是七四年,马上大批知青回城,城里住房愈发紧张,不仅租金涨价,就连房价也跟着暴涨。 到时候他们生活成本更高,买房的希望更渺茫。 舒今越咬咬牙,“二哥,不行咱们买房吧。”上次聊到这话题的时候她就这么想了,只是怕太“惊世骇俗”,先铺垫一下。 “买房?”舒文明惊讶不已,上下打量自家这妹子,“你想啥呢,咱哪来那么多钱。” “可以不用买好的啊,就随便买点,哪怕不能住人的都行。” “先放着,等过几年手边宽裕了再重新装修拾掇一下,其实也能住的。” 很多房子因为那些人的破坏,外面看着是破破烂烂的,但地段好,将来房管局会统一安排人来修,房主出点装修费就能住上水电皆通、还有独立卫生间的房子,这不美吗? 别的城市今越不知道,但书城市到八十年代中期会申请历史文化名城,政府会大力修葺破败房屋,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只用花很少的钱,小破房子就能焕然一新。 “你真想买?”舒文明托着下巴看她,“你跟我说实话,现在手里有多钱?” “不多。”开玩笑,谁问她也不会说实话的。 “不多是多少?” 舒今越跟他打太极,就是不说数目,“大的好的买不起,但买间大杂院里的不成问题。” 舒文明翻个白眼,“狡猾死你,等着吧,真要买我来想法子。” “那你呢?你总不能等着结婚真出去租房吧?” 舒文明低头思索片刻,“如果买破点的,小点的,你说文丽会不会嫌弃?” “以我对文丽姐的了解,她肯定不会,她要是嫌弃你也不会喜欢你,你大胆自信一点,要相信你们之间情比金坚。” 舒文明总感觉她说的话是好话,但就是怪怪的,可能是俩人总吵架的原因,好好说话都稀奇。 “不知道文韵买不买。” “我不买,你们买就行。”忽然,舒文韵从下床探出个头来。 “姐你在啊,咋不出声呢,吓死个人。” “我看你们聊得火热,就没打扰。” 舒今越见她真不想买,也不强求,毕竟她将来是要嫁给潜力股的,徐思齐家大房子那么多,估计还不止一处,不愁住的地方。 “二哥,你最近别去鬼市了,但可以帮忙留意一下咱们附近有没有要卖房子的。”柳叶胡同的房子大多数都是公房,被分配到各个厂矿单位,单位又分配给各自职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考虑到多子女家庭需要结婚、分家等用途,六十年代中期的时候曾经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产权买断,有能力的家庭可以拿钱将自己家住的房子买断,产权归个人,但也有的家庭拿不出这么大笔钱,只能作罢。 很多家庭就觉得,反正都是住,一分房租不用出也能住,买断却需要一次性掏那么大笔钱,多不划算啊,所以很多人家都不愿买断。 舒老师和赵婉秋老实巴交了一辈子,倒是稍微有远见那么一次,七拼八凑把两间房给买断了。 今越记得,后来这片平房改成楼房之后,因为他们家的房子是有产权的,比别人家多分了一套房子,可把大院邻居们羡慕坏了。 今越现在想买的就是那些有产权的,小点破点没啥,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就行,一方面等二哥结婚后她打算搬出去自己住,享有一个独立的私人空间,另一方面也当做投资了。 她其实没啥经济头脑,玩不转股票基金,就只知道一个买房不会亏,那就选这个吧。 “二哥你可一定要帮我上上心。” “放心吧,我给你打听着。” *** 第二天中午,今越拎着家里炖得软烂的茄子和一分专门熬的小米粥去找胡奶奶。 最近街道办有人专门给她送饭,舒家就没送了,只是某一顿做点好吃的软烂的会专门给她送一份过来。 “胡奶奶,您吃饭没?” 老太太蜷缩成一只瘦小的虾米,卧在躺椅上晒着太阳,一动不动,也不说话,仿佛连呼吸都看不见胸廓起伏……今越吓一跳,连忙走过去把手伸她鼻子底下。 “死不了。”老太太幽幽的睁开眼,嗅了嗅鼻子,“你妈炖的茄子?” “对,我妈炖的,您鼻子真厉害,尝尝?” 老太太伸手,今越知机,立马将她搀起来,先洗手,才吃东西。 她其实也吃不下多少,只随便尝了几筷子,但吃完还要用清水漱口,剔那压根没几颗的牙,随时把自己打整得清清爽爽。 舒今越第一次见的时候简直叹为观止,才知道红楼梦里那些人吃饭前后都要用香茶漱口是真的。 “我们家前几天炖兔子肉,但不够软烂就没给您送。” “没必要,我又不是没吃过。” “是是是,您老见多识广,山珍海味都吃过,我今儿来就是有个事想请教您。” 老太太又懒洋洋地坐到藤椅上,一双不够清明的眼睛看着眼前的姑娘,舒今越最近虽然忙,但只要有空都会亲自过来送饭。“这几天忙什么?” 今越于是连忙将张大勇的事说了,老太太听得连连点头,“你倒是有两分急智,但还是不能骄傲,年轻的时候,成功多是凭的运气。” 舒今越想说这老太太真是不会夸她一句的,也懒得跟她细说,“我现在想给他用穴位注射的方式治疗,想来问问您有没有提取中药注射液的经验,向您请教请教。” “你打算用什么?” “黄芪和升麻,按照六比一的比例配制,纯度尽量接近100%,您看能行不?” “哪来的配方?” 这是今越以前在乡下那位师父教的,说是他的师父传下来的,对于治疗内脏下垂性疾病很有疗效,不过他们用的是汤剂,今越觉得完全可以升级为注射液,通过穴位注射效果肯定更好。 老太太想了想,点点头,“可以,但我多年不碰这些玩意儿,要是翠果在她肯定能帮你做出来,翠果啊……” 今越没打断她的思念,她对翠果除了有主仆之情,也有姐妹之义,更多的是对胡家制药技术失传的惋惜。当年翠果的爷爷是胡老爷子的父亲手把手带出来的大弟子,集胡家之大成于一身,其他人都没他学得好学得精,可惜却被老爷子误会、舍弃,幸好翠果有天分,学到了爷爷的本事。 可惜,这根传承的独苗,因为大小姐的一句话,失踪了三十多年。 “你一定要帮我找到她,记住了吗?”老太太似乎有点记忆混乱了,每次今越一来都要说这句话。 “好,我答应您。” 老太太终于闭上眼睛,晒着暖洋洋的太阳,慢慢的打起盹来,舒今越心说老太太真是大不好了,忘性这么大,刚才说过的话,没两分钟就想不起了。 算了,她还是去别的地方想想办法吧。 “去书城中药厂,找康永新。” “嗯?”今越回头,想问她这话是什么意思,老太太已经睡过去,无论她怎么问都不愿再开口。 今越也是过了两分钟才反应过来,她的意思应该是说自己要制作这个注射液的话去找这个人,他会帮忙,或许他是胡家以前的故人,或许是胡奶奶的朋友,不管是哪种情况,胡奶奶愿意给出这个人脉,说明就是靠谱的。 “谢谢您,您好好休息,我明天再来看您。” 今越刚出门,正好遇到徐端来到,他递过来两瓶牛奶,“接下来几天我有点事,不在书城,有什么事可以去找我哥,记住了吗?” “嗯嗯,行记住了。” 他没说去哪里,今越也没问,俩人随便聊了几句各自分开。不过今越去单位也只待到三点半,她跟朱大强打声招呼,出门坐上开往市中药厂的公交。 中药厂在南边,到那附近就能闻见一股强烈的中药味,现在的中药厂除了做饮片炮制包装之外,更多的则是各种成药,像后世有名的逍遥丸,就是书城中药厂的优势产品。 而在几十年后,书城中药厂研发的中草药配方的牙膏、唇膏、护手霜、沐浴露、洗发水等一系列产品,在后世也非常受欢迎,牙膏的广告都打上中央电视台了。 不过,现在的中药厂规模不算大,占地面积也远远小于机械厂、钢铁厂等大型重工厂。舒今越来到大门口,没急着进去,先在门口的告示栏里看了看,没看见康永新的名字。 那应该就不是厂里领导班子成员,应该是技术人员。 “诶小姑娘,你谁家孩子,找大人呐?”门卫大爷见她一直站在门口,以为她是哪家的孩子,正在上高中,于是主动问她。 今越刚想说她不是厂子弟,忽然灵机一动,故意结结巴巴的:“我找康……康永新……” “诶,你是康师傅家的啊?你是他家亲戚吧,他家只有一个残疾的妹妹,可没孩子。” “对对。” “康师傅他们研发科这几天正好不忙,你去吧,就在那栋单独的楼里。”门卫还好心地指了指方向,今越道谢连忙跑过去。 她生怕他再多问一句就露馅儿了。 来到小楼前,找到一间有人说话的办公室,她敲了敲门。 “同志找谁?” “你好,我找康永新康师傅。” 大家打量她两眼,心说这谁啊,不会是康师傅给他妹妹雇的新保姆吧?那年纪也太小了。 不过看着倒像个读书人,交流起来应该不难。 康师傅的妹妹卧床多年,康师傅又是个男人,照顾起来很不方便,偏偏上个月一直用着的保姆大姐说老家有事,让先支给她一个月工资,结果一回去到现在还没来,大家都说康师傅被骗了,赶紧重新找一个吧。 被骗的钱,还得报公安,麻烦着呢。 舒今越觉得,大家看她的眼神怪怪的,哪里知道还有这些事。 “二楼左转第一间,估计正忙着,你先敲门,别忙着进去,等他发话再进,记住了啊,康师傅的脾气就这样。” 看吧,大家还同情她呢,先把规矩教她,省得她将来犯错。 舒今越愈发觉得怪怪的,但也没多想,连忙又来到二楼,门关着,她敲了两次,直到听到一个“进”字,才推开门走进去:只见一个穿着白色工作服的男同志正低头在一堆瓶瓶罐罐前面,听见脚步声头都没抬。 舒今越也不好出声,一直站在办公桌前,等他忙完手里的活,回头一看,“你是……” “康师傅您好,我叫舒今越,是胡奶奶介绍来找您的。” 康永新皱眉,“谁?” 今越心里打鼓,不会是他现在跟胡奶奶已经不来往了吧?毕竟人走茶凉,胡家这棵大树都倒了多少年了。 “胡佩仪老人家。” 康永新放下手里的东西,摘掉口罩和护目镜,洗了洗手,这才正色看向舒今越。 他是一位很严肃的中年人,约莫五十来岁,头发胡子花白,但神奇的是眉毛却还是黑的,显得整个人更加严肃。他两条眉毛像两根旧社会教书先生的戒尺,悬在舒今越心头,审视、判断着。 然而矛盾的是,他身上似乎又有股寺庙里,慈眉善目菩萨底下的香火气。 康永新沉默片刻,似乎是在判断她话的真假,“胡阿姨让你来找我,什么事?” 舒今越把眼一闭,心说不管了既然来都来了,不能白来,要相信胡奶奶,她叫自己来找这个人肯定是有原因的:“我想给病人使用自己研制的胃升液治疗胃下垂,想请您帮忙提取注射液。” “你是大夫?” 舒今越点点头,没细说,估摸着人家也不想听。 “什么胃升液?” “黄芪和升麻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出纯度接近100%的注射液,通过穴位注射的方式,注入病人的特定穴位……”巴拉巴拉。 对于配方,他也知趣,没多问,只问是哪几个穴位,打算用量多少,使用多长时间,几个疗程,甚至还详细询问赵大勇的病情,不仅问得非常细,还要判断病人情况适不适合使用。 舒今越一一回答,看得出来,他没一口拒绝就有希望,而且他越是认真,舒今越越放心。 虽然生活中跟这种较真的人不好相处,但治病的药物,拜托给较真、负责的人来经手,她会更放心。 果然,康永新听了一会儿,思索片刻,“这倒是不难,我可以给你做,但——” “您放心,钱的话,您看收多少合适,我会一分不少给您的。” “不是钱的问题,是你这个胃升液真的对胃下垂有效吗?”他很怀疑。 “按理来说,如果我诊断没错的话应该有效,我还会配合一些补肾的汤药给他一起服用。”舒今越记得那天赵大勇还有个症状就是腰痛,这说明病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脾虚气陷,甚至都累及下焦肾元,这时候如果不补肾,只光治脾的话,属于按下葫芦浮起瓢。 康永新思索片刻,“行吧,两天后,你来取。” 舒今越松口气,“那费用您看怎么合适?” “不用,既然是胡阿姨让你来的,肯定是信得过你。”说罢,转头又去研究他那些瓶瓶罐罐,似乎那些东西比跟一个大活人说话有意思多了。 舒今越悄悄眨巴眼,胡奶奶果然是百足之虫啊,别看不问世事可怜巴巴的,其实手底下还是有一些能用之人的。 *** 而在等待的这两天里,舒今越就让赵婉秋根据自己开出的补肾处方,去外头把这几味药配齐,等约定好的时间取到注射液,当即就给赵大勇使用。 “开始咱们先少量,慢慢的来,确定没什么不良反应之后再逐步增加用量。” 赵大勇连忙点头,“小舒大夫该咋治就咋治,不用跟我们说的,我们信任你。” 说着,赵大嫂塞给赵婉秋五双毛线手套,都是黑色的,但有大有小,“我这几天闲着也是闲着,自己胡乱织的,不知道合不合适,你们将就着戴戴。” “慧芳那边我准备给她织两件小毛衣,等孩子一两岁的时候就能穿。” 这些手套织得非常好,针脚紧密而整齐,腕口上还有一圈松紧,戴的时候好戴,也不容易脱落,“难为你了,不过你手艺真好。” “我平时也没事,就瞎捉摸这个。” 舒今越也接过来看了看,竖起大拇指,“这可不是瞎捉摸的,你们仨的有五角星,我和姐姐这两双还有梅花图案呢,妈刚才都没发现吧?” 赵婉秋凑近一看,“还真是,居然能在毛线手套上织出不同的图案,这梅花还栩栩如生,哎哟喂你这手咋这么巧,真漂亮!” 赵大嫂红了脸,只会说“哪有”“没有”,赵大勇也有点紧张,不知道说啥的样子。 今越心道,这可真是一家子老实人啊,“赵大嫂您手艺这么好,平时给街坊邻居织的话,是怎么收费的?” “不不不,我们不收你们的,感激你们还来不及。” 舒今越本来是想问一下价格,然后自己去街道办帮忙宣传宣传,帮她拉几单生意,但见她实在不愿说也就罢了,柳叶胡同也有个巧手媳妇儿是干这个的,改天问问她就有数了。 果然,当晚赵婉秋问回来就叹气,“织这么一双,不算毛线钱,光手工费的话也就两毛,手快的话一天也就织三双。” 这还是家里没啥事,中途不被打断的前提下,眼睛不眨的盯着,干一天顶多能挣六毛钱,而这样的活计还不是天天有,入冬前后稍微多些,其它季节一分收入都没有。 “赵大嫂这样的手艺可惜了,要是搁以后那可是受人敬重的手艺人。”开直播,上链接,主播亲手织的要多花钱才能买得到。 “上次她说自己只会缝缝补补,还真是谦虚了。” 大家议论几句,新奇一会儿就说别的去了,现在天气没人戴手套,至少也要再等两三个月才能派上用场。 第二天,赵大勇继续来治疗,听他说没啥不良反应,舒今越放心的加量,让他先连续来六天,刚好第七天休息一下。 大院的邻居们见这么个人天天来找舒今越看病,又从赵婉秋嘴里听了些只言片语,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舒今越上班的时候,街道办的人都来问她治疗肠癌的事。 “哎呀小舒可真是深藏不露,居然连肠癌都会治,了不起啊。” “听说只用在腿上打点针水,六天就能把肠癌治好,太牛了!” 舒今越:“……”啊,我没有,不是,你们到底在说啥! 宣传科的钱大姐甚至说:“小舒会治胃癌不?我家有个亲戚上个月刚查出胃癌……” 舒今越连忙摆手,“这是误会,天大的误会,人家得的压根就不是肠癌,只是胃下垂,你们听错了。” 众人不信,以为是还没治好,她不想声张出去,一副“放心我懂”的表情应付她。 舒今越真的无语,老百姓就是不信科学,爱信这些道听途说的“神医”故事。 不过,说起胃下垂,刘进步倒是来了兴趣,仔细询问她的治疗思路之后,忽然话锋一转,“我连襟也是胃下垂,要不你给他看看?” 朱大强插嘴:“喝茅台那个?” “怎么可能,要是他我就不管了,是我二姨姐的爱人,个子又瘦又高,前几年总是说胃胀打嗝,还烧心,吃不下东西,人也瘦了不少,结果两年前查出来是胃下垂,但又没达到手术的程度,吃了不少药,也只能缓解症状。” 舒今越点头,瘦长个子的人,确实是要比一般身材的人更容易患这个病。 “你这么一说,我外甥女怕也是这个病,她就是瘦长个子,在百货商店站柜台,他们那经理不让坐,没客人也必须站着,这饭后久站也是一个危险因素,我让她来找今越看看,是吧今越?” 老朱和刘进步都开口了,舒今越自然是答应,“行,啥时候来都行。” 这俩人跟其他人不一样,其他人要观望,等着看赵大勇的治疗情况,有效果再说,可他俩是了解舒今越的,她有把握的病那就是真有把握,没两天还真把他们亲戚带过来。 虽然同样是胃下垂,但这俩人的脉象跟赵大勇又完全不一样,他们的胃部不适非常明显,典型的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只要学过点中医的人都能看出来,而赵大勇的确实算疑难杂症。 “小舒你看,算上诊费和药钱,我们每个疗程给你七块钱,怎么样?”刘进步提议,显然是跟朱大强的外甥女商量过了。 舒今越本来想说不用给,但转瞬一想,轻微的症状一两个疗程就能痊愈,这点花费确实不算多。毕竟他们这几年吃各种胃药都花了这个数的十几倍不止。 虽然说制作胃升液用的药材都是药厂里用剩的,设备也是康永新他们实验室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但那是只有赵大勇一人用的时候,现在又多了两个人,以后指不定还更多,她不能再心安理得的不收费,白用人家东西。 她得给康永新和他的实验室一些费用,总不能自己还得倒贴这部分费用吧? “行,主任和刘哥也知道我还要找人做这个注射液,这钱我就收了,不图赚钱,就是给药厂的成本。” 她收下,两个病人也放心,对于他们这些工作光鲜体面的人来说,金钱来往总比欠人情更好些。 *** 舒今越当天下午抽空去了中药厂一趟。 康永新刚从实验室出来,口罩手套还没摘,“怎么又来了?” 他说这话没什么表情,但舒今越就是感觉到一股浓浓的嫌弃,她嘿嘿讪笑两声,“我还想麻烦康师傅帮忙做一些胃升液。” “那些不够,是还没效果?” “不是,是手上还有两个胃下垂的病人。” 康永新抬头看她,似乎是在打量她的表情,又似乎是透过她的表情看向什么地方,想起什么人,“你确定有效吗?” “确定,明天赵大哥,哦就是我一开始治疗的那个病人要去医院复查,我陪他去,有没有效果一查便知。” 康永新见她说得言之凿凿,没再追问,“行,那你后天过来取,对了,把这个赵什么的病人的两次检查结果带过来……我看看。” 舒今越连忙答应,又说到费用的问题。 “费用不急,现在也用不了多少成本。”说问他又头也不回的走了,后脑勺上写着“别来烦我”四个大字。 舒今越没法子,只能回去把每次拿了多少注射液记录在本子上,等累积到一定量的时候再跟他谈,甚至……她有个大胆的想法。 要是能让自己这个朴素的配方广泛运用于临床病人,那么将治愈多少胃下垂的病人呢?就像后世很多大医院都有一些院内制剂,属于医院或者某个医生的独门配方……那时候,就不仅是利益的事,还有更多她目前看不到的东西。 她虽然重活一次,但她被困在阳城市上空,所见所闻终究有限,她想不出具体能有多少好处,只知道肯定会有。 但下一秒,她的心又凉了—— 光三个病人的例子,远远做不了什么有效的数据支撑,别人大可说一句“瞎猫碰到死耗子”,她也没办法反驳回去。 *** 第二天是星期天,也是跟莫书逸约饭的日子,今越提前打电话沟通过,今天她带赵大勇过去复查,他也想看看效果怎么样,说好复查完再去吃饭。 这一次,赵大勇光明正大的挂了号,排队进入诊室。 穿着便装的莫书逸,少了工作中的严肃,反倒更显得玉树临风、让人如沐春风,路上遇到好几个小护士,叫一声“莫医生”,脸就红了。走在医院里,即使是不认识他的病患家属,也在悄悄看他。 舒今越想,这就是美人的魅力吧,不分男女,任何人看见美的事物都会多看两眼,要是还能跟他说上两句话,那一整天的心情都是美的。 唉,好看的人走哪儿都是焦点,舒今越看看自己这一米六不到的小身板,叹息。 “来了,先躺下,我喝口水。”上次的王医生刚看完一个病人,少不了要唠叨两句,“让你做手术,老莫把外科医生都给你联系好了,你这人咋这么犟?” 赵大勇不敢说话,怕惹人不高兴。 莫书逸主动替他解释,“他想先尝试一下药物治疗,要是效果不好再考虑手术,这手术伤筋动骨的修养时间长,也影响上班嘛。” “都这么严重了还上啥班?是上班重要还是命重要,不要觉得胃下垂不会死人,万一……” “嗯哼,老王你少说两句,看把人吓得。” 赵大勇脸都白了,他怕啊,对他来说,医生说的话就是圣旨,他百分百无条件的信服。 王医生虽然说话直接粗暴,但他说出了舒今越的心声,她也不赞成赵大勇短期内恢复工作。 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赵大勇要是不上班了,他老婆去喝西北风吗?他儿子打光棍吗?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外人无法改变的难处。 当医生的,只能尽量给出最有利于病人本身的建议,至于他的困难,他的家庭,是他自己需要考虑的事,最终他选不选择,是他的自由。 赵大勇战战兢兢地躺下,默默掀开衣服,也不敢说话。 王医生把探头放上去,嘴里还在数落着他,“你啊,说你什么好,手术不做只吃药也就罢了,还吃中药,你说中药那玩意儿……啧啧,吃不好还不得上医院做手术?何苦受那罪……诶等等,胃呢?” 他皱眉,这个病人情况特殊,他胃下缘的位置他记得一清二楚,不会有错,可怎么在那里没找到呢? “你把腿蜷起来,我看看。” “不行,你伸直,我再看看。” “身体往我这边侧一点……” 可无论赵大勇用哪种体位,他都没在骨盆里找到胃,“奇了怪……难道真回去了?” 说着,他把探头一步步的往上移动,终于在左上腹找到,甚至都回到了肝脏上面! “真回去了?你侧身我再看看。”可无论赵大勇换哪个体位,胃的位置都在正确的解剖学上说的,本该出现的位置! 王医生惊讶不已,“你真没做过手术?” “没在我们医院,也没在其它医院做过手术?” “没做,咱们还能骗你不成。”莫书逸的神情也很震惊,他比王医生还好奇,使劲盯着屏幕,想要找到胃的位置。 “短短六天时间,居然就复位了……还是纯中药,老莫你这朋友真的只学了三年中医?”他打量舒今越,见她神色淡定,似乎是早已料到这般,心里更是震惊。 当初她说自己靠诊脉推测胃下垂的时候,他是不信的,甚至阴暗地猜测这是另一种想要引起莫书逸注意的新方法,可现在事实摆在眼前,他不信不行。 他们没有透视眼,可设备有啊,设备显示就是上去了,这不会骗人。 舒今越不擅长应付这种场面,顿了顿,“其实复位只是暂时的,如果后期调养不好,还可能反复。” “那是自然。”王医生看向赵大勇,“听见没,你的主治医师说的话,我说的你当耳旁风,小舒医生说的你得上心。” 赵大勇神色激动,“好好好,我听小舒医生的。” 一直到离开医院,他还沉浸在劫后余生的喜悦中,面脸通红,心跳加快,“小舒医生,我这还能再治疗两个疗程不?巩固一下疗效。” “可以,最近腰疼好点没?” “好多了,还是疼,但减轻大半了。” 舒今越点点头,跟他告别,同莫书逸一起往食堂走去。 “贵院的小食堂,我可是闻名已久。” “他们的黄焖鸡是不错,正好尝尝。”莫书逸走在她左手边,来到食堂门口,经过隔苍蝇的帘子时,站在一边帮她撩起来,让她先进去。 有了这个好的开端,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莫书逸对赵大勇的病例十分好奇,深感中医的神奇,一直在向她询问,而且这种询问一点也不让人反感,今越心说长得好就是有优势。 吃完饭,他问得也差不多了,“不瞒你说,我们内科经常遇到胃下垂的病人,基本都是开点增强胃动力的药物,只能稍微缓解,你研发的这个胃升液,效果不错,有没有兴趣做临床试验?” 今越不懂,“什么临床试验?” “咱们国内目前还很少,但在国外,尤其是日国,凡是使用在人体身上的药物,都需要大量数据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验证……”巴拉巴拉,末了,又加一句,“咱们国内目前要求没这么严格,但保不准将来会有变化,要是想走出国门,这些可供溯源的数据也是必不可少的。” 舒今越心说,真是瞌睡就遇枕头啊。 第37章 谈合作&歪打正着&三嫂的病 她刚有要和康永新进一步、长期合作的念头, 但又担心临床样本量不足以支撑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论证,而此刻莫书逸的建议,简直是醍醐灌顶, 雪中送炭! 见她双眼放光, 莫书逸笑起来,“中医的疗效我今天是见识到了, 上次虽然也有效, 但总觉得玄了点,这次器质性的病变都能改善如此之大,我真该为自己以前的年少轻狂道歉。” 以前, 他是最看不上中医的, 尤其在苏国和日国留学这几年,所见所闻皆是临床医学的神奇, 他跟那些老外一样把那些白胡子老头伸出三个手指看病的行为定义为“巫医”。 而舒今越从始至终没感觉到他的“鄙视”, 是因为他家教使然, 素质在这儿。 可现在, 他对中医发自内心的赞叹, 今越是货真价实的感受到了。 俩人又聊了两个多小时, 颇有种相见恨晚的知己感,一直到小食堂关门, 舒今越才告辞离开。 “不用送了, 门口坐公交能直达我们胡同口。” 莫书逸却还是很有风度的送她到公交站, “具体的过两天我跟科里商量好,再联络你。” “再见,舒今越。” “再见, 莫医生。” 舒今越心潮澎湃,其实她知道自己的配方压根没什么保密性可言, 全龙国很多中医都知道甚至用过,但想过把它做成成药,做成品牌的,却不多。 她现在就想趁着这个机会,将东西搬到明面上来,既为病患谋福利,又为自己的将来增加一点筹码,至于赚钱,能赚到自然好,赚不到就只能用小李哥说的话安慰自己。 于是,接下来几天,大家就发现舒今越整个人像打了鸡血似的斗志昂扬、精神饱满,走路都像脚底装了弹簧,一跳一跳的。 不过,在这之前,她还是把赵大勇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检查单带去给康永新看,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效果不错,有没有考虑过批量生产?” 舒今越其实就等他这句话呢,嘴上还谦虚着:“我也没接触过这方面,不太懂。” 康永新耐下心来,解释自己作为书城市中药厂的研发科主任,想用她的配方批量生产胃升液,将来更广泛运用于临床的事。 “你放心,配方和思路是你提供的,我们尊重你的知识产权,预计将会给你五百至一千元的专利费。” 啥?! 一个毫无技术含量的方子能卖这么多钱,这钱就跟大马路边捡到的一样,因为实在是太简单了啊! “如果你有意向,我能帮你谈高一点,保守估计七百块吧。”康永新就像一台无情的工作机器,除了嘴巴,哪里都不动一下。 舒今越高兴,七百块啊七百块,这可是巨款!足够她买两间小房子了,也够她再买一份工作……但她记得莫书逸的提醒,知道自己眼光要放长远一些,只要有临床试验数据,他还能想法子帮她联络日国那边的药商。 毕竟,日国的胃下垂患病率也不低,那就是一个广阔的未经开发过的市场。 “康师傅,不如我们合作吧!” 康帅博抬头看她一眼,“现在不就是谈合作?” “不是这样合作,我的配方可以给贵厂,还能向贵厂提供临床试验数据,而我也不需要专利一次性买断……” “你要分成?我们厂确实也有这个规矩,但你的药物还没投入使用,到底会有多大的销售量还未可知,要是将来销量不好,你拿到手的前说不定还没七百块多。” 舒今越点头,她知道,但她更向往莫书逸说的日国市场,赚龙国人的钱哪有赚日国人的钱开心?她的配方很容易被攻破,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但她就是要用这种小儿科级别的配方赚他们的钱,快乐翻倍啊。 “没事,我不在意,如果销量不好的话,我也会想办法。”今越顿了顿,“但我要求的比例不低,至少需要售价的6个百分点,同时将来如果有其他厂商想要买走专利和商标,必须经过我的同意,尤其是外商和出口的时候。” 康永新盯了她足足半分钟,最终只留下一个字:“好。” 爽快到舒今越后悔自己是不是要少了! 不过,她是真不贪心,本来这年头的药品利润就不高,她要走了售价的6%,剩下94%除掉成本,药厂的利润就更低了。但好在这个方子没什么技术含量,不需要繁琐而昂贵的研发过程,这些成本省掉,药厂也有的挣。 听说她还能提供临床试验的数据,康永新更高兴,当即就要带她去找分管的苏副厂长签合同。 今越却不能让他们这么轻松得到秘方,假装要思考几天,其实是不想让自己显得太迫切,以免被他们拿捏……反正,她看过的小说里都这么写的,不知道管不管用,先试了再说。 唉,要是徐端在就好了,他社会经验丰富,她可以问问他。 晚上回到家,舒今越高兴得哼小曲儿,仿佛已经看到无数的钞票向她飞来。 “你高兴啥,捡钱了?”舒文明瞪着她。 “嘿嘿,

相关推荐: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大胆色小子   致重峦(高干)   绝对占有(H)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取向狙击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误打误撞(校园1v1H)   镇痛   凄子开发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