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他们的娇宠[高H NP] > 第114章

第114章

好。县主她怎么会与申嬷嬷起了争执的?” 小丫鬟被夸奖脸上一红,不过口齿还算是伶俐:“今日申嬷嬷教县主走路,走了许多次,申嬷嬷她都不满意。县主最后说自己累了要喝茶,还说申嬷嬷是……是你们故意请来折磨她的。申嬷嬷最后准了县主去喝茶,不过又说县主拿杯子的姿势不对,要县主重新再喝一次。县主一生气,就将那杯子砸在申嬷嬷的头上了。” “……” 三娘想着,依着惠兰县主的性子能人到现在才发火,其实已经应该表扬了。 她这绝不是幸灾乐祸 “你去外院,找管事派人去给申嬷嬷请个大夫进府。”三娘吩咐那小丫鬟道。 小丫鬟不敢耽搁,立即就去了。 三娘道:“我们去看看申嬷嬷。”说着便带了自己的丫鬟往申嬷嬷的院子里去了。 三娘进去的时候,申嬷嬷正在教另一个小丫鬟帮自己包扎。见三娘进来了,申嬷嬷忙要起身,三娘赶紧止住她道:“快别起来。我是来探望嬷嬷的,不用多礼。” 申嬷嬷的伤口被百布遮住了,看不清楚伤口。但是她深绿色的褙子上面已经湿了一片,看那颜色的深浅,应该是有血又有清洗伤口留下来的水渍。 看上去还是有些触目惊心,向来伤口不算太浅。 申嬷嬷脸色有些白,应该使失血所致,不过她面色很是平静,眼中也没有怨岔之色,仿佛刚刚发生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三娘叹息一身,走到申嬷嬷面前弯身福了一福:“三娘替惠兰县主像嬷嬷致歉了,她小孩子不懂事,还请嬷嬷您见谅。” 申嬷嬷忙起了身避过:“少夫人您这是做什么?这真是折煞奴婢了,也更是让奴婢觉得汗颜。今日出了这种事情,其实是奴婢教的不好之故。一个好的教养嬷嬷是无论遇到什么样性子的小姐,也是教得好的。所以惠兰县主会如此还是奴婢不够尽职之故。” 三娘闻言有些惊讶,她曾听说过,这世上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但是她没有想到还能从一个古代的老嬷嬷这里听到这类似的话若申嬷嬷当真这么想,那她还真算的上是一个好老师了。 三娘叹息道:“惠兰县主的性子……我们都清楚,这件事情又怎么能怪嬷嬷您?其实也怨我昨日没有将惠兰县主的情况与您说清楚。三娘刚刚还以为嬷嬷您会因为此事愤而离去,不想嬷嬷如此宽宏大量。” 申嬷嬷笑了笑:“少夫人言重了,这真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们当教养嬷嬷的,自然也会遇到各色各样的小姐,本就应该无论什么性子的都要有准备才对、郡主的性子……少夫人您不说,奴婢如今也是清楚了。您放心,这种事情只此一次,今后再也不会出现了。” 三娘一愣,仔细琢磨了申嬷嬷的话,心中更是想到了一种可能,不由得讶然地看向申嬷嬷。 申嬷嬷见三娘惊讶,反倒是笑了:“说起来到真是奴婢自己的过错,因为是奴婢故意惹得惠兰县主发脾气的。只是奴婢还是没哟料到县主发脾气后果会是这么严重。”申嬷嬷终于苦笑了一下。 三娘彻底明白了申嬷嬷的意思。 在现代学生们每进新班级的时候,学校为了摸清楚学生们的底子会安排一些测验,我们把这种测验叫做“摸底考试”。 所以……其实今日申嬷嬷是在对惠兰县主进行摸底考试?只是她估错了郡主的爆发力。 说起来,教养嬷嬷也确实不是一件好当的差事。一样米养百样人,各家小姐的性子都是不同的,对待同一件事情所给的反应也都是各不相同。而教养嬷嬷既然是来塑造小姐们性子的,自然是要摸清楚小姐们原本的性子以及她们的底线在哪里。 说起来这个方法听起来好像还是不错的,可是……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 三娘想起庄嬷嬷第一次进王家教她和王娘的时候是不是也给她们做了这种测验。不过庄嬷嬷比申嬷嬷要幸运的多,因为她和五娘都不是会打人的小姐。 说到这里,三娘原本还以为这次正对惠兰县主的“改造计划”会泡汤,把申嬷嬷以及别的嬷嬷们都吓得不敢再来了,如今看来……她反而觉得,说不定最后惠兰真的会被申嬷嬷给收服了。 “少夫人,奴婢有一件事情还是要问清楚的。”申嬷嬷想了想,开口道。 三娘点头温和道:“嬷嬷您请说。” 申嬷嬷看着三娘认真道:“老王妃真的下定决心要好好教养惠兰县主么?奴婢是有一些把握的,不过你应该也清楚,有些方法……” 三娘闻言苦笑道:“申嬷嬷,这做长辈的做什么事情不是为着晚辈们好的?王妃她也不过是希望惠兰最后能嫁一户门当户对的好人家,做一个温婉贤良的主母。即便是她没有什么当家的才能,这也没有什么,到时候陪送几个有本事的婆子丫鬟帮衬着些就是了。可是她至少也要不惹祸,不与人起争端,平平顺顺地过这一生才好。只是……嬷嬷您今日也看到了,您觉得若是这样下去,惠兰县主可是会达到王妃对她的期望?” 申嬷嬷若有所思:“温婉贤良……平平……顺顺么?” 三娘点头:“为人长辈,也不过是求这些而已。只要嬷嬷您能让县主做到这些……手段什么的,我们都是能理解的。” 申嬷嬷笑了,点头道:“少夫人已经说得这么清楚了,奴婢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少夫人你但请老王妃放心,奴婢虽也无十分的把握能让惠兰县主做到您刚刚说的那几点,但是让惠兰县主今后的性子平和一些,不惹事端到也能勉强做到。” 三娘知道老嬷嬷们都不会将话说的太满,申嬷嬷既然敢这样说,那她也能差不多让惠兰达到这种要求了。 三娘笑道:“那就幸苦嬷嬷您了。” 这时候外头有丫鬟报说大夫已经请来了。 三娘道:“嬷嬷还是让大夫看一看吧,这样我们也就放心了。” 申嬷嬷见大夫都已经到了,自然不会多此一举的将人往外推,点头应了。 三娘起身:“既然如此,我也回去将这里的事情报与王妃知晓,以免她老人家也担心。” 申嬷嬷起身相送,大夫已经进来了,三娘与大夫交代了几句,便出了申嬷嬷的院子,往王妃那里去了。 刚刚小丫鬟在禀报的时候,张嬷嬷也在场,所以自然是已经传到了王妃的耳中。 三娘进去的时候,老王妃还气得有些发抖。见三娘进来了忙问道:“申嬷嬷什么样了?” 三娘道:“血已经止住了,刚刚大夫也已经请来了。虽然流了不少的血,好在申嬷嬷平日里身子骨还健朗,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祖母您放心。” 老王妃气得拍了桌子:“这个孽障我刚刚听说了还有些不敢置信堂堂郡王嫡女,一个县主,竟然会与那起子市井泼妇一般动手打人可是就连那些市井泼妇也是不敢对自己的教养嬷嬷动手的吧?申嬷嬷有没有说什么?是不是说要回宫?她若是执意要走,就多给她些银子吧。”老王妃问三娘道。 三娘想了想,便将申嬷嬷的话与老王妃说了。 老王妃听完之后不住地点头:“难怪太后和春嬷嬷都说这个申嬷嬷在调|教人上头很是有一两把刷子,如今看到到还真有自己地一套方法。” 三娘又将自己说的话与老王妃说了,老王妃也是很满意:“你说的不错,我就是这个意思。只要她以后真能性子平顺谦和,现在吃点苦头又能算什么?总比最后嫁了出去被人厌弃休离要好我瞧着惠兰这性子就是从她母亲那里学过来的哼我们宣家何曾出过这种孽障” 三娘:“……” 您老是不是忘记了礼亲王那一家子了? 您说这话不亏心么? 果然在婆家这里,若是儿孙们长得出了什么偏差,就一定是母亲的基因问题三娘忍不住在心理腹诽。 “既然申嬷嬷有把握,那我就放心了。你在银钱上面对她多补偿一些,让伺候的人也尽心一些。我们也不能总让人受累。” 三娘笑着应了。 说实在的,三娘觉得她对惠兰县主还真正仁至义尽了。至少她没有恶毒地想出什么法子来把她给彻底毁了,如她对五娘落井下石一般。虽然现在让她吃了苦头,但是也没有害她。 三娘始终觉得,做事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否则与那些恶毒的人又有什么区别? 可以不宽容,却不能不善良。 ******************* 加更求粉红~~~ 诸位,月底了,还有票米? 第四百八十三章 多事之夏 今日虽然不是秋日,但是却是一个多事之日。 三娘刚与老王妃谈完了关于惠兰县主的教育问题出来,白果就凑了过来,带着些惊奇和说不清道不明的兴奋道:“小姐,刚刚厨房那边出府去的婆子回来说,她看到了许多的佩戴了刀兵的官差从西大街上走过去了,有的手中还拿了镣铐。她们都说这是皇上派了官兵要去抄家呢。” 三娘闻言一愣,想了想,转头看了白兰一眼。 白兰点了点头,悄悄退了出去。 三娘回到自己的院子,歇息了会儿。 不到半个时辰,白兰就回来了。 “少夫人,那些官兵往孙家去了。孙家前面那一条街已经被官兵们严密把守起来,里面怕是连一直苍蝇也飞不出来。奴婢刚刚在外头都能听到孙家的丫鬟婆子们的啜泣声。” 三娘虽说心中已经有了猜测,可是听到白兰这么一说心中还是有些微微的冷意。抄家灭族这种事情,以前对她来说,不过是一个词而已,她觉得离着她很远。即便是到了古代,她也没有亲见。 而孙家那些人,她却都是认的的,算起来还是她的表亲。她觉得自己有些无法想象。 只是,这一次皇上的动作还真是迅速。全城的人都沉浸在三皇子出生的喜悦中,不想皇上却偏偏挑的这个时候下手。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三娘叹息一声,她也不想打听什么细节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孙玉洁前几日已经低调出嫁,而与她相熟的孙金生早已经不适孙家人,也离开了京城。他们是不应该被牵连进去的。 晚上宣韶回来的时候,也提起了这件事情。 三娘才知道,皇上是在上朝的时候突然发作孙家的。即便前一刻他还在让礼部的官员拟刚出生的三皇子的名字。所以皇上命御林军去抄查孙家的时候,殿中大部分的人还未反应过来。除了孙家之外,另外还有两家与孙家差不多情况的人家也都栽了。朝中上下,三皇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消散了不少,朝中大臣们开始人心惶惶,连大张旗鼓办喜宴的人家也都少了许多。 日子就这样过着,气温不见降下来,雨水却是一直没有来,人们也都明白了,他们碰上了大旱之年。 京城还算是好的,喝的水总是不会缺的,苦就苦在那些靠天吃饭的农人。许多田地因缺少灌溉水,已经荒芜。秋天还没有到,所有人就已经开始为如何过冬而发愁,旱涝灾害总是伴随着饥荒。 民间请求皇上祭天的呼声越来越高,仿佛皇帝只要对天拜上一拜,就能降雨。 在这些呼声下,皇帝下旨,着礼亲王代替天子天坛祭天祈雨。 虽然去的不是皇帝本人,不过天子的儿子也是龙子,因此大部分百姓们心中较安。但是不和谐地呼声也依旧存在。 八月初,礼亲王带着长长的依仗队伍,去了京城的东南郊的天坛。 只是在礼亲王还未抵达天坛之时,天坛大祈殿突然着火,礼亲王被迫在路上停了下来。消息传到朝堂,群臣哗然。皇帝口谕宣礼亲王即刻回转。 大祈殿的火势很快就得到了控制,没有大肆烧起来,不过这件事情给百姓们心中添了更多的阴云。 三娘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吃一惊,因为这一次王璟也在礼亲王的队伍之中,他们的职责是保持外围的秩序。 好在等到宣韶回来的时候告诉她,这次的事情是意外,皇帝并未怪罪礼亲王,王璟这些人当时也与礼亲王一起还没有抵达天坛。即便皇帝要彻查这件事情,王璟也不会被牵连。三娘放了心。 第二日,皇帝下旨宣布,他将要沐浴斋戒七七四十九日,并请大悲寺的高僧入宫,念经祈福。 这些都与三娘没有什么关系,倒是薛氏派了人过来与老王妃说要接三娘回去一趟。虽然没有说是什么原因,不过三娘也猜到应该是因为薛氏的女儿满月,怕是不好意思大张旗鼓地发帖子邀请人,便这样含含糊糊地说要请她回去吃饭。 老王妃应该也是明白的,所以二话没说就允了三娘回去。 于是这一日三娘便坐上了王家派来的车回了猫儿眼胡同的娘家。宣韶依旧很忙,但是还是说好了晚些会去王家接她一起回府。 自薛氏生产之后,三娘还没有见过薛氏,个那个刚刚出生的妹妹。说实在的心中还是有些期待的。 “小姐,三七的手真巧,您看看这小帽子小衣裳做的。”白果也是一脸的兴奋。对于回王家她总是高兴的,因为别人总会说她跟着三小姐是有福气的,能在昔日的那些个小姐们中间显摆显摆她还是很乐意的。 三娘抬头看着白果拿在手中的那些个很小的衣裳鞋袜,也觉得很是可爱,忍不住接过来好好欣赏了一番。 三娘一早就吩咐了屋子里的丫鬟得空的时候就给薛氏的女儿做一做针线,她的丫鬟之中,不爱说话的三七的针线活儿是最好的。所以一半这种活儿都是她做的。 三娘挺喜欢三七这种性子的,不争,但是吩咐她的事情她总能做的很好。唯一的缺点就是不擅长交际。属于一棍子打不出一个x的那种人,这种人一般来说也都是稳重可靠的。 在三娘进京之前,常嬷嬷曾经说要三娘在出嫁之前将三七嫁出去。赏赐常嬷嬷与孙氏一起进京的时候,三娘又问过常嬷嬷的意思,不想将三七叫来问话的时候,三七却是很坚决地说她想继续跟随三娘。常嬷嬷没有办法只有顺着三七的意思了。 三娘看向三七笑道:“这么多衣裳花了不少的时间吧?” 三七摇了摇头:“奴婢做惯了,很快的,用不了多久。” 白果笑嘻嘻道:“今日拿来的都是女娃娃的衣裳,三七还做了许多小公子的呢。小姐您回头去看看,比这些还精致呢。” 三娘一愣:“最近谁还生了男孩吗?”说完见丫鬟们都抿着嘴乐,三娘立即明白了。还好她不适古代人,不会为这种事情面红耳赤。 三七却是难得地开口道:“我做了一年四季的,什么都有,小姐到时候不用担心衣裳不够。衣料子也都是给小姐和姑爷做衣裳的时候剩下的那些,都是好的。” 三娘失笑:“那就幸苦你了。” 庄王府离着猫儿眼胡同并不算太远,所以这么说着话便到了。 三娘进京之后就一直住在这里,按理应该已经不算是陌生了,但是很奇怪的是,当三娘下了马车,看到这些熟悉的建筑却还是觉得有些距离感。 想到自己反倒是到了庄王府那个自己并不算喜欢的地方,倒是觉得熟悉亲切,三娘也有些弄不明白了。她听说过“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市”这样的话,难道也有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宅子这种事情吗?尽管这个宅子里的人她有很多都不喜欢。 薛氏派去接三娘的嬷嬷热情地领着三娘进门,王家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就连她出嫁之前养着的那两位锦鲤也都还是原来的那两只,只是不知不觉中,三娘的心情已经不同了。 三娘径直去了薛氏地正房,孙氏离开之后,薛氏和王栋已经搬回了自己原来的地方。 薛氏正坐在炕上,怀中还抱着一个小小的婴儿。见三娘进来了,薛氏露出了微笑,却是将手放在唇边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三娘发现原来是薛氏怀中的小娃娃已经睡着了。 三娘更加放轻了脚步走过去,很是好奇地往薛氏怀中看过去。孩子还小,看不出来更像谁一些,但是白白净净又粉嘟嘟圆滚滚地,让人一看就不由得稀罕。 三娘忍不住去摸了摸她露在外头藕节一般的小手臂,软软滑滑的,三娘总算明白什么叫做肤如凝脂了。 看见三娘小心翼翼的动作,薛氏不由得失笑,她的笑容很温柔,让人一看就觉得暖和。当了母亲的人,连笑容都要比往日美丽几分。 薛氏小心地将孩子放在了炕上,又招了丫鬟过来在一旁守着,便拉着三娘出来,到了正厅。 “想与你说说话,就早些派人过去接你了,阿筝她们要晚些才能过来。”薛氏拉着三娘去了另外左边的次间里才轻声说道。 三娘笑道:“我也好久没有见到母亲了,有许多话想要与你说呢。”两人各自坐了下来。 三娘上下打量了薛氏一番,笑着道:“母亲,你变了。” 薛氏一愣:“哪里变了?” 三娘眨了眨眼:“胖了一些,不过更好看了。” 薛氏闻言脸上一红:“这一个月我就是坐在床上一直吃一直吃,能不胖吗?还想着再过一阵子会不会变成一直大水桶呢。” 三娘被逗笑了,两人没说两句话,那边就传来了哭声。 薛氏忙站了起来,冲了出去。 三娘跟上去,便看到刚刚已经睡着的娃娃醒了,正被薛氏抱着哄着。 薛氏无奈地看向三娘道:“总是要抱着,一放下就哭。你先去坐着,我哄了她睡了就过来。” *************** 今日朋友的长辈去世了,回来的晚,所以才更新,抱歉了各位。 明天不知道有没有时间码字,某今晚要通宵,把明天的字都写了,免得断更。 有些困,所以下一章先发6000的防盗,请见谅。 真正章节发布的时间大概要到…左右了。 按照惯例,某到了…应该已经不会困了,再存明天的两章的稿子。 如果明晚回来的早的话,我会加更的。 所以……你们就当我今天只更这3000吧,别等了~会很晚。 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速之客 三娘站在门口,看着薛氏温柔地哄着怀中的女儿,不知怎么的心中便有了些羡慕。 薛氏哄了一会儿,孩子真的就不哭闹了,只是看着倒是越来越精神了。 薛氏笑叹道:“哎 ,看样子她是不想睡了。罢了,我抱着你去与姐姐说话吧。”薛氏抬头见三娘正看着她们,笑着走了过来,将孩子往三娘面前递了递。 “你要抱抱吗?” 孩子瞪着圆溜溜的眼睛,很是精神。三娘下意识地伸手去接,待瞥见自己手中的镯子的时候却是顿了顿,先将自己手上的首饰退了下来,递给了丫鬟收着,这才去抱孩子。 天气热,孩子穿的少,露胳膊露腿的,手上的饰物很容易弄伤孩子娇嫩的肌肤。 可能是因为太小了,孩子还不知道认生,只轱辘着转着眼睛。三娘忍不住伸出手指去轻戳她肥嘟嘟的脸蛋儿,孩子突然笑了。 三娘高兴地对薛氏道:“她笑了,笑了。” 薛氏件三娘喜欢孩子,心理也很高兴,点头道:“这孩子很喜欢笑,不过也一样喜欢哭。她挺沉的,你抱着坐下吧。”薛氏拉着三娘往炕上坐。 三娘将孩子的头小心地托在臂弯,与她大眼对小眼。 薛氏让人将茶点端到这边屋里来,笑着与三娘道:“你也快了吧?” 三娘笑了笑,最近大家都很喜欢问她这个问题。不过孩子哪里是想要就能有的?她成亲已经有七个多月了,不过夫妻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却不多。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 三娘以前想起生孩子的时候,总是有些害怕自己这身体年龄还太小。不过这些日子也慢慢想通了,古代的女人都是这个年纪生的,宣韶自己就通医术,她再注意一些将身子养好了,应该没有问题。尤其是当抱着这么软软的一团小家伙在手里,又想着自己与宣韶的还在可能的模样,三娘觉得自己的心都要化了。 以后她会把生孩子这件事情当作一件正事来做的,三娘想。 “对了,名儿起了没有?”三娘问薛氏道。 薛氏点头:“老爷起名为珏,你还是唤她七娘吧。” 三娘抱着孩子轻声喊道:“珏儿?王珏?七娘?小七?。。。。。。”孩子看着她笑。 “还是叫小七吧?顺口又好听。”三娘笑眯眯道。 这时候外头有人报道,老爷回来了。 三娘愣了愣,抱着孩子站了起来。 王栋已经进了来了,三娘微微屈膝喊了一声父亲。 王栋点了点头。薛氏忙招呼人给王栋递茶水。 “老爷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往东走到这边来,看了看三娘手中的还在,随意道:“今日下朝早。” 三娘以为王栋想要抱她手中的小七,便将孩子递了递,王栋却是没有伸手,又走开了。三娘一愣,看着薛氏,薛氏到不怎么介意,且还有些见怪不怪了。 “替我换身衣裳,我去外院了。”王栋朝薛氏道。 薛氏忙招行丫鬟,与王栋一起进了右边的稍间。不多会儿,王栋换好了衣裳便出去了,薛氏又走了回来。 还在已经在三娘怀里睡着了,薛氏将孩子接过去,还是放到了炕上。两人又回到了左边的次间。 “老爷总说抱孙不抱子,所以他也不抱七娘。”薛氏对三娘道。 三娘无语了,她还以为依王栋对薛氏的宠爱,应该爱屋及乌也对薛氏的女儿另眼相看的,不想待遇也好不到哪里去。 母女两人坐着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薛氏道:“四娘的婚期已经定下来了,就在下月初八,六娘的婚期则定在了明年三月。” 三娘虽然进京一年不到,但是感觉山东那边的日子已经离她很远了,听到了四娘和六娘的婚期,三娘还有些茫然的感觉。 “我们肯定是不能回去的,不过礼我已经备下了。你也备一份,到时候一起捎过去吧。”薛氏对三娘道。 三娘点头,突然想起来:“呀,我给小七也准备了礼物了,刚刚就顾着说话和抱孩子了,给忘了。”说着便让丫鬟将她准备的那些小衣服小鞋子,还有一套在金铺里订制的长命锁,手镯等等拿过来。 薛氏失笑,替七娘写过了。件小衣服上的针线好,还忍不住夸了几句。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外头便有人报说王筝来了。 三娘起身道:“我去二门接姑姑吧。”薛氏怕女儿会醒过来,便没有与三娘一起出去。 因京中最近的气氛紧张,加上薛氏觉得自己生了女儿不好意思兴师动众,七娘的满月酒并没有大办。只请了家中的同辈或者晚辈们过来,连李氏和王显都没有请来,说是怕惊扰了长辈。 三娘还没走到二门,王筝就已经进来了,看到三娘她露出大大的笑脸。 “我哥哥嫂嫂她们来了没有?”王筝道,王筝口总的哥哥嫂嫂是已经过继给了王显的王松和白氏。 三娘摇头:“就我们两人来的早,二伯母她们怕是要晚一些才能过来。” 两人才走了没几步就听到身后有人说话,几人回头便看到王璟陪着苏敏之和宣韶走了进来。 三娘一愣,怎么这么早?想起来刚刚王栋回来的时候说今日下朝下的早,三娘不由得腹诽,难不成皇帝一个月也总有那么几天不方便? 三娘与王筝便停了下来,三娘朝苏敏之和王璟见礼。 王筝已经将她的疑问问出了口:“不是说要晚些时候才到的吗?怎么这么早你们两人还一起过来了?” 苏敏之道:“无事就过来了,正好路上遇见了宣韶。” 知道宣韶进来是跟薛氏请安的,几人便一起往正房去了。早有看见了来人的丫鬟去禀报了薛氏。 苏敏之也宣韶他们毕竟不好在后院久待,因此请过安见过礼之后三娘又送宣韶出去。王筝去看睡着了的小七了,王璟陪着苏敏之走在前面,三娘与宣韶走在后面。 家人,朋友,爱人。。。。。。都在一起的感觉真好,三娘心情十分的好。难怪一起她听人说过,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所有的好朋友都能住在一栋楼里。 “我去外院与苏兄下棋。”两人在二门前停了,宣韶看着三娘道。 三娘点头,尽管她总是恶作剧一般地喊苏敏之九姑父,宣韶却依旧称苏敏之为苏兄。辈分什么的,一认真追究的话,怕是全乱套了。 宣韶正转身要走,一个门房婆子从外头跑来了,看见三娘一愣,随机赶紧地过来请安:“三姑奶奶,三姑爷。” 三娘笑着点了点头,那婆子却是立即将手中的一个信封递了过来,道:“三姑奶奶,这是给您的信。” 三娘惊讶道:“给我的?怎么会送到这里来?是谁送来的?” 那婆子想了想:“就是刚才,一个陌生的婆子送到了门房,说是要给三姑奶奶您的,别的奴婢也不清楚。” 三娘将信接过了,朝那婆子点头笑了笑:“多谢了。”三娘身后的白英很自觉地上前去给那婆子发了赏钱,婆子欢天喜地地道恩走了。 三娘低头看向手中的那一封信,信封三很普通的,随处可见。信上却是连一个落款也没有。 三娘皱了皱眉头,她不知道该不该将信打开。这件事情本身就很诡异,三娘怕自己会不小心进到别人的陷阱里。 正犹豫着,手中却是一空。三娘抬头,便见信封已经到了宣韶的手中。 “我替你看?”宣韶挑眉道。 三娘看了看宣韶又看了看他手中的信,有些纠结道:“相公,若是人家要害我们的话会不会在信里下毒,然后你一将信打开就中了暗器什么的?” 宣韶:“。。。。。。” 看着宣韶无语的表情,三娘知道自己可能是想多了。 “据我所知,没有这么厉害的毒。”宣韶无奈道。 三娘点了点头:“既然这样那你看吧。”反正她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也不怕被宣韶抓到什么奸夫。 宣韶便将信拆了。 三娘盯着宣韶:“信上说的是什么?”说真的,她还是有些好奇的。 宣韶只扫了几眼就将信递回给了三娘,一脸的高深莫测。 三娘莫名其妙地接过,低头一看,不由得也愣住了。难怪宣韶这么快就看完了,上面只有十几个字:巳时,东升客栈二楼乙字号房,我等你。 三娘叹气,这封信怎么看怎么像是有奸情的样子。约会的地点是客栈,还能有什么好事?难怪宣韶的脸色有些奇怪了。不过她确实知道,这封信与偷情什么的香艳故事一点关系也没有,因为写这封信的是一名女子。 “相公,你怎么可?”三娘想了想,觉得这事儿还是听一听宣韶的意思的。 “去。” “呃?”三娘抬头,惊讶的看向宣韶。 宣韶将三娘手中的信拿了回去:“我与你一起去。” 三娘眨了眨眼,难不成宣韶真以为能抓到奸夫?这么积极? “我有没有跟你说写这封信的人是谁?”信上没有落款,但是她认的笔迹。 宣韶挑眉:“你知道?” 三娘点头:“是五娘,至少者信上面试她的笔迹。” 宣韶想了想,对三娘道:“你去与母亲说一声吧,我们出去一下,过会儿再回来。” 三娘没有反对。无论对方是谁,目的是什么,见了面就知道了。不过若是救她自己的话,她是不会去的。有宣韶这个保镖在,三娘觉得,对方约她在深山老林她也不会皱眉。 三娘回去与薛氏打了一声招呼,薛氏虽然觉得有些惊讶,但是听说是宣韶陪着三娘一起出去,便也没有再多问了。她以为三夫妻两人想要乘着这机会出去走走。 三娘从薛氏房里出来之后,看见宣韶还站在门口等她,不由得朝他一笑。 两人这次出去是坐的马车,除了车夫之外,宣韶只让白兰跟去随侍。因为见识过白兰的武力值,三娘一点意见也没有。 “相公,你看到信的时候,心里猜的是谁?”三娘十分好奇这个问题,因此在马车上她实在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因为只有一辆马车,白兰也在车上,所以三娘没有考到宣韶的怀里。对此,三娘也觉得有些可惜,因为靠着宣韶比靠着硬邦邦的车壁舒服。 宣韶看了三娘一眼:“不知道。不管是谁,若是想要害你,便趁这机会除了。” “。。。。。。”原来宣韶这么积极赴约三这个意思,她真心误会了。 任何的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强势的武力面前全是浮云。三娘觉得,暴力其实也挺省事的。 东升客栈离着猫儿眼胡同还是有些远的,不仅远,还偏僻。 马车走了差不多两刻钟终于到了,白兰不用吩咐就先下了车去安排。接着马车转到了后街从后门进了客栈。 宣韶扶着三娘下车又扶着她上了客栈的二楼。这客栈有些旧了,木质的楼梯踩上去还“咯吱咯吱”地响,好在还算是干净整洁,掉了漆的楼梯扶手上也是一尘不染。不过三娘还是没有伸手去扶。 上了二楼,楼梯口往右数第二间就是乙字号房。白兰走在前头,抬手敲了敲门。 屋子里开始没有什么动静,又过了一小会儿才有脚步声走进了。 接着“吱呀”一声门开了,却只开了三寸宽的缝隙只够门后的人露出一张脸。 门后面是一个眼生的小丫鬟,她看了看白兰又看了看白兰身后的三娘和宣韶,想了想又将门给关了。 “。。。。。。” 白兰看向三娘和宣韶,见两人都站在那里没有说话,想了想也没有动作。 刚刚那丫鬟应该是回去将三人的形貌告诉里面的人,不一会儿又有脚步声响起,接着门有一次开了,这一次露出的却是五娘的脸。 “三姐姐。”见外头真是三娘,五娘面上一喜。 三娘点了点头:“五妹妹。” 五娘的目光往宣韶身上一扫,微微有些讶异,见三娘与他站的很近,便猜到了宣韶的身份,低头福了一福,叫了一声三姐夫。 宣韶只点了点头,便低头对三娘道:“我在外面等你。” 三娘回他一笑,宣韶便转身走开了,白兰确实留在了门口边站着。 “三姐姐,你进来吧。”五娘拉着三娘的衣袖摇了摇,她自小就喜欢做这个动作,如今三娘被她这样拉着却是心情复杂了很多。 她看了白兰一眼,便跟着五娘进去了,刚刚开门的小丫鬟退了出来,与白兰一起站在外面,又小心地将门关了。 五娘倒了一杯茶,捧给了三娘:“三姐,喝茶。” 三娘接过,道了一声谢。两人在屋子中间的八仙桌上坐下了。 这间客栈的家具也很朴实,没有什么花俏的,盛茶用的茶盏也是普通的粗白瓷。不过洗的很干净。 三娘捧着茶杯轻声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五娘低头:“昨日。”她看了三娘一眼,“我是瞒着她们自己出来的。” 三娘暗中叹息,她当然知道五娘是偷偷跑出来的,因为王家还不知道。 “三姐姐,你过得好不好?”五娘问道。 三娘点了点头:“我很好。你怎么知道我今日回了猫儿眼胡同?” 五娘摇头:“我原本是要让人送信去庄亲王府的,送信的人正好见你的马车出来了。打听了之后才知道您今日回猫儿眼胡同。” 三娘看着五娘,许久未见,五娘比以前瘦了许多,眼睛却看着越发的大了。她原本还带着的那一点点稚气也彻底得在她身上消失不见。眼前的是一位美丽柔弱的少女。三娘觉得,五娘与崔姨娘的容貌还是有几分相似的。以前因为五娘身上的那点天真和稚气的神态,才让两人没有那么相似。 “他应该对你很好吧?我看得出来。”五娘看着三娘笑道。 三娘却不想与五娘谈及自己的事情,也不想与她谈论宣韶。她只点了点头,岔开话题:“您怎么不声不响地进京了?招呼也不打一声。若是叔祖母知道你无缘无故不见了,会担心的。” 五娘苦笑道:“三姐,还会有人为我担心吗?在王家,我不是已经是一个死人了?即便我在庄子上这么死了,也不过是一口棺材就这么轻易的埋了,连墓碑也不会有一块的吧?” 三娘皱眉,她正想要说什么,五娘却是打断道:“如果我打了招呼说我要回京,家里会同意让我回来吗?只怕会将我看得更紧吧?” 对于五娘的这个问题,三娘确实是无话可说。因为王家确实是不愿意让五娘回来的。 五娘笑了笑:“三姐姐你就是这样,连说句骗我的话都不会。这也是我喜欢你的原因。我与你说这些并不是抱怨,也没有什么不满。我知道家里将我送出去是迫不得已的。且那件事情,也是我应了姨娘的报应,谁也不能怪。” 三娘看着五娘:“那你这次回京是因为何事?”三娘想不通,五娘既然不是因为王家将她送走而不满才偷偷回来的,那她是为了什么? 五娘却是沉默了,她大大的魅力的眼睛里有些三娘看不懂的哀愁。 三娘也不问了,五娘既然会找她,那就一定会与她说的。也不觉得五娘找她过来时为了纯粹的叙旧。 果然,五娘轻声道:“我不是自己回来的,我是。。。。。。求着金生表哥带我一起来的。” 三娘闻言吃了一惊:“孙金生?你见到他了?他人呢?” 五娘咬了咬唇:“他听说了孙家的事情,所以进京来了,想要想法子救表舅舅他们。” 三娘无奈:“他又能做什么?这件事情。。。。。。”三娘顿了顿,另外接口道,“他进京来救他父亲,怎么还会带着你一起来?你们。。。。。。”三娘想说她你们两人孤男寡女,这样像是什么样子!想了想还是咽了下去。她来这里久了,已经习惯了用古人的标准来看问题了。 五娘低头道:“金生表哥和他姨娘的庄子就在我住的地方附近,所以我们遇上了。我听说他要回京,怕他的盘缠不够久收拾了自己的一些首饰和银钱区给他。不想他姨娘。。。。。。他姨娘说他已经走了,我便追了出来。然后让他发现了。” 五娘有些欲言又止,显然有些话她瞒着没有说。 三娘叹气,这就是所谓的缘分么? “三姐姐,我想求你一件事情。”五娘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抬头道。 三娘看了五娘一眼,淡声道:“你是想要求我帮孙金生救孙家?” 五娘一愣:“三姐。。。。。。” 三娘摇头:“你的表情已经告诉我你想要说什么了。”除了这一点,三娘想不出五娘还能因为什么事情进京。 “是金生要你来找我的吗?”三娘想了想,问道。 五娘却是立即摇头:“金生哥说这件事情不好找你们,是。。。。。。是我。。。。。。我自己。。。。。。” 三娘确实打断道:“不是金生,那就是他姨娘求你的?” 五娘一顿,看着三娘,她突然苦笑了:“三姐,果然什么事情都瞒不了你。我。。。。。。” 三娘了解五娘,她对朝堂之事一无所知,有的不过只是一些小聪明罢了。所以她若是想要帮孙金生,不过也只是能想得出送银子这种方式罢了。会来找她,绝对是有人提醒她这么做的。 刚刚她说到她去给孙金生送银子的时候,提到孙金生的姨娘欲言又止,想必就是隐瞒了孙金生姨娘对她说的话。所以她才会追上孙金生,也跟进了京来。 三娘叹气,女孩子面对感情的事情总是傻里傻气的。五娘怕是对孙金生有些心思的。 “三姐,金生表哥他现在什么也没有,怎么可能救得出表舅舅他们?叔祖父和父亲都是在朝为官者,你又嫁进了亲王府,你的夫君也是在皇上面前有脸的。若是你们肯出手帮助孙家,那表舅舅他们不就有救了吗?”五娘眼中带着希冀地说道。 第四百八十五章 路子 看着眼前的五娘,三娘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五娘,你知道为何金生金生没有来找我们求助吗?”三娘淡声道。 五娘一愣,她想了想:“或许是因为金生表哥他好脸面,不好开口,我……” “脸面比他一家老小的性命还要重要?那他进京为了什么?” 五娘语塞。 三娘又问:“那你知不知道,当初为何王家要将你送走?明明叔祖母她很疼你,父亲他们也不敢违背长辈们。” 五娘沉默了。 三娘叹气:“金生不开口是因为他知道,若是求助王家便是求助于王氏一族,而非单单是求助我们这一房。族里的决定,任何王家的人也不敢轻易去违背,尤其是这种朝廷大事,它关系着王氏一族未来的前途,族里不会为了任何其他的外人而冒险。” “可是孙家不是外人啊,祖母她不是出生孙家吗?孙家是我们的姻亲。”五娘辩驳道。 三娘弯了弯唇,却是没有什么笑意:“五娘,你知道陆家吗?” “陆家?”五娘一愣。 “安国公陆家,是我们曾祖母的娘家,当年被先皇抄家灭族了。”三娘淡声道,“安国公府出事的时候,我们这一房还是曾祖母当家,曾祖父也曾官拜一品,而王氏一族在朝中三品以上的高官至少有七八人,可是结果如何?” 五娘有些呆怔地看着三娘。 三娘继续道:“如今京中娶妇嫁女,无不看重对方门第家世,非门当户对不能成为亲家。自然有为了在困难之时有人帮衬扶持的原因在里面,王家也不列外。但是前提是,不要违背王氏一族忠君的家训。王家能走到今日靠的可不是儿女亲家的帮扶,而是历代皇帝的信任。孙家出事。并不简单,它牵扯到如今复杂的朝政。五妹妹,你不明白这当中的厉害关系,所以还是不要胡乱插手的好。” 五娘脸色已经有些白,她眼睛睁得大大的。仿佛只要将眼闭上。泪水就能滴落,这样的她看起来楚楚可怜。让人忍不住想要疼惜。可惜三娘是一个女子,怎么也没有办法产生心疼的情绪,只是有些同情而已。 “五妹妹。我与金生表哥也是打小的交情。他与五哥也是交往慎密。若是我们真的能有机会助他,我们难不成还会见死不救?没有动作,是因为我们都无能为力。况且孙家这些年……我们只能庆幸金生表哥能逃过这一劫,这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当真没有办法了吗?”五娘沉默了许久。终于神色黯然地道。 三娘想了想:“金生的想法是什么?仅仅是想要救孙家人的性命,还是想要让他们完全脱罪?若是仅仅盼着家人活命的话。也不是没有机会。” 五娘闻言抬头看向三娘:“三姐姐有办法?” 三娘摇头:“我能有什么办法,我不是神仙。头上那把刀最后落不落下来,还是要看皇上的意思了。” 正在这时候,外头的们被敲响了。 小丫鬟的声音在外头响起:“小姐,孙公子回来了。” 五娘闻言有些慌乱,她看了看三娘又看了看门口,咬着唇小声道:“三姐,我是瞒着他来求你的。” 三娘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去开门吧。” 五娘便起身去将门打开了,孙金生与宣韶一同出现在了门口。 孙金生看上去有些憔悴,不过是个少年人,却是胡子拉渣的,眼

相关推荐: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秘密关系_御书屋   蝴蝶解碼-校園H   淫魔神(陨落神)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新年快乐(1v1h)   桃源俏美妇   乡村桃运小神医   山有木兮【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