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 在王筝的心中,闺训女戒里的那一套都是做给外人看的,因她是王显的独女,李氏也将她当作亲生女儿一般养大,王筝在与亲近之人相处之时便没有那么多的避讳了。 三娘闻言却是看了王筝一眼,笑得无比淡定:“我是在想,宣韶与苏敏之苏公子相比又如何?” 不想王筝闻言,原本眼中高兴的情绪却是散去了,眉眼之中反而是拢上了一抹轻愁。 三娘愣了愣,随即想到上次在温家园中看到王筝与苏敏之似乎是不合,再想想刚刚王筝口中的“不相干的人”,三娘似乎是有些明白了。 “九姑姑……”三娘斟酌着开口:“听闻苏公子他才华横溢,更是我朝难得的少年状元。外貌也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加上,苏夫人是性子率直之人又对你满意,苏成之与你也合的来……按着旁人的眼光来看,这样的亲事不应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为何你好像很不乐意?” 王筝闻言有些发愣,半响才苦笑着喃喃道:“是啊,人人都说我王筝能嫁给苏敏之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他苏公子人品风流。才华横溢。不是是多少京中少女们梦寐以求的良人。我……还有什么好不甘的?” 三娘淡淡地听完。拉着王筝的手道:“世人认为好的,难道我们就要感恩戴德地笑纳?九姑姑你看不上他也没什么。” 王筝闻言愣了愣,她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说,她有些不习惯。下意识道:“我并非是,看不上……”说完这句才发现三娘正一眼认真地看着自己,不禁又有些尴尬。 “只是……或许是他太好了,我有些害怕。”王筝仔细想了想:“他并不中意我。我想,与其与这样一个男子在一起,还不如嫁一个平凡一些的。能看重我的人。” 三娘明白了。 王筝并非是不满意苏敏之这个人。而是苏敏之平日里被人捧得太高了。又喜欢摆出一副谁也瞧不上的讨人厌的面孔,让人觉得很难接近。王筝她平日里看着开朗活泼。但是骨子里其实是带着一些自卑的。 遇上苏敏之,王筝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一些伤害,所以只能表现得自己也看不上苏敏之这个人好让自己心里好过一些。 三娘摇了摇头。 “九姑姑,你们的亲事有转圜的余地吗?” 王筝闻言一愣,随即摇头道:“已经换过庚贴了,没有办法转圜了。” 三娘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你还自寻烦恼做什么?反正路是要这么走下去了,你现在能决定的就是以后要让自己过得好还是过得不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即便姑姑你将来嫁的是一个平常人,焉知就没有这样那样的烦恼?最后还不是要靠自己的头脑与双手将日子过起来?其实,起点是一样的。” 王筝闻言若有所思,三娘也不再多说什么了。于感情一事上她自己也是个半吊子,若是感情能用计谋策略谋来的话,她二话不说献计献策。 马车抵达苏家门前的时候,早有内院之人奉命在外头引了王家的马车从偏门进去,到了二门三娘与王筝下车。抬头便看见苏成之早已经等在内院与二门交接的廊下。 “成之?”王筝见到苏成之愣了愣,随即笑着招了招手,拉着三娘进去。“怎么等在这里?” 苏成之没有说话,她身边的丫鬟却道:“小姐刚刚听说王家的马车来了立即就跑了来。” 王筝看着苏成之一笑:“我们都来了,你还怕我们会半途跑了不成?” 苏成之没有搭理,只朝着三娘点了点头:“我是来看三娘来了没有,若是没有来我正好及时派人去接。” 三娘:“……” 王筝闻言忍不住轻笑出声。 “我们先去见苏夫人吧,有话之后再说也不迟。” 苏成之点了点头,引着三娘与王筝往苏夫人的正房去了。 苏夫人见了几人联袂进来,很是高兴,知道自己在一旁几人不好说话,在聊了几句之后就吩咐苏成之将王筝与三娘带去自己的院子。 苏成之的院子离着正院并不是太远,三娘一面走一面打量了一下苏府。苏家的宅子也是朝中赐下来的,因此看着也是很气派。只是没有温家园大,也没有那里的小桥流水,奇观异景。只是简简单单的北方四合院。 苏成之一人独占一个院落,院子当中还种了许多的花花草草,倒是与她这个人表面上的古板不是很相称。 “这些是我哥哥搬过来的,这些花花草草的也都是他在打理。我不太会照看,已经养死了好些珍贵的品种,可是每次扔一盆出去哥哥就会搬一盆新的进来。”看到了三娘眼中的好奇,苏成之刻板着面孔道。 三娘:“……” 虽然对苏成之的话感到有些无语,但是三娘对苏敏之这个人到是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听说喜欢小动物的人都是善良之辈,不知道喜欢种植花花草草的男人会不会也是好人?与苏敏之只见过两次面,而两次的经历都算不上是好的,三娘实在是没有办法判断苏敏之这个人。 不过苏敏之与宣韶似乎也是相熟的,有机会倒是可以让王璟去打探打探。 三娘朝王筝看去,却见她手中抚摸着一朵白茶花,表情有些愣愣的。 三娘看了看周围,不着痕迹地走到王筝身边轻轻拉了她一下,笑着道:“这盆茶花种得真是好,比我上次进宫看到的那几盆也不遑多让。” 王筝回过神来,有些尴尬地看了三娘一眼,见周围没有人注意到她这边才舒了一口气。 因为三娘是第一次来苏府,苏成之带着三娘与王筝好好观赏了一边自己的院子一番。 “对了,听说你也得了一架好琴,上次在我府上让你弹了我的琴,今日还不快快将你的宝贝拿出来见见人。”王筝很快就恢复了她活泼的性子,对着苏成之笑道。 苏成之点了点头:“我弹琴一般都是在那边的听音阁,我的院子你们也看过了,不如去听音阁里品茶弹琴吧,那边茶具也都是有的。” 王筝正觉着看着满院子带着苏敏之痕迹的花花草草有些气闷,闻言立即附和。 于是苏成之便又带着两人往听音阁去了。 听音阁离着苏家主轴线的院子有些偏院,不过一般听琴弹曲的地方是要选在远离嘈杂之处的,这样更能听清楚“琴音”。 这原本是一个悠闲的秋日上午,三两个闺中好友一边走着,一边笑着交谈,很是惬意。不过这份惬意在看到回廊对面走过来的人的时候,被破坏了。 苏敏之一身白衣,风度翩翩地走了过来,只是他的目光在看到三娘的时候,那当中懒洋洋的笑意变成了冷意。 王筝眉头一皱,上前一步挡在了三娘面前。 不紧不慢地向着苏敏之行了一礼,脸上的笑容像是一层面具:“苏公子。” 苏敏之却只是淡淡扫了王筝一眼,又将视线移向王筝身后与苏成之并肩站着的三娘,忽而冷笑了一声:“王家三小姐今日是来寒舍耀武扬威的?” “哥哥你不是昨日就出门去了吗?”说好了今日不回来的,苏成之有些歉意地看了王筝一眼。王筝是在问明白苏敏之在不在家中,才来的,不想居然正好遇上了,苏成之觉得对好友有些愧疚。 “我不回来难道等着你被人欺负?”苏敏之盯着三娘放。 三娘皱了皱眉,想了想还是抬头正视苏敏之道:“苏公子,三娘不知道何时何地何事开罪了苏公子,三娘再次向苏公子致歉。”说着,三娘朝着苏敏之福了一福。 “不管是因为何事,我想凭着苏家与王家的关系,也可以断定这当中是有误会的。苏公子不妨将这误会摊开来说?” “哼,你不必拿着王家与苏家的关系来做文章,我瞧你不顺眼是我苏某人自己的事情。”苏敏之斜睨着三娘,讽刺地道:“虽然你与宣韶的赐婚圣旨还未下来,但是该知道的人也都知道了,你还想隐瞒到何时?之前我听悬壶医馆的人说起的时候还半信半疑,不想竟然真有此事。你与宣韶……”说到这里,苏敏之因为有什么顾虑,而顿住了话。 三娘心中一惊,想说点什么掩盖一下,却正好看到身旁的苏成之正脸色苍白地看着自己。(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二章 千万别惹女人 平心而论,苏成之的相貌是极好的,只是由于她性子沉闷表情总是有些刻板,所以一眼看去很容易将她的美貌忽略。 不过此时的苏成之,脸色惨白,表情带着犹如身在梦中的无措脆弱,原本在她身上寻不见的女性的柔美之态尽数显现了出来,倒是给了人一种我见犹怜的感觉。 可是此刻的三娘已经没有办法欣赏美人了,她看着这样的苏成之,再看一眼敌视地瞪着自己的苏敏之,不用多想就已经明白了。 原来如此…… 苏成之喜欢的人是宣韶么?三娘皱眉。 不过……苏成之失恋导致失态她能够理解,可是苏敏之这副模样又是何道理? 三娘想明白之后,心中无缘由地升腾起一股怒气。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横刀夺爱,抢了他苏敏之的相好呢三娘冷笑。什么时候,宣韶成了他苏家的人了?别人接近就是染指? 她与宣韶男未婚,女未嫁,凭什么被他苏公子当作狗男女似得鄙视埋汰? 王筝朝三娘担忧地看过来,面有焦虑,正想对苏敏之说些什么,三娘却是伸手将王筝拦下了。 三娘朝着苏敏之微微一笑:“果然是见面不如闻名啊今日三娘总算是见识到了何谓我朝第一大才子的风采,尝到了所谓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本事,明白了什么叫做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更是懂得了搬弄是非,长舌聒噪并非只是市井愚妇们的伎俩。苏公子让三娘大开眼界啊。” 三娘柔声细语地一路数了过来,一句脏字也没有,却是让苏敏之面红耳赤目瞪口呆。 “你……你说我是市井愚妇?”苏敏之抖着手指着三娘不敢置信。 三娘闻言皱眉,严肃道:“苏公子,三娘什么时候说您是市井愚妇了?三娘只说您是我朝第一大才子你可千万不要对号入座您这样自污,会让仰慕您风采的人很是为难。” “噗哧——”王筝笑出了声,闲闲地看了苏敏之一眼,也不劝解。 苏敏之脸色变了变,却是找不出话来反驳,人家确实没有指名道姓地骂他。 见王筝走了过来牵住了自己,一副与自己统一战线的样子,三娘朝王筝笑了笑:“苏公子,您刚说三娘来贵府是耀武扬威来的。请问三娘是向谁来耀武扬威的?耀的是谁的武,扬的又是谁的威?三娘与姑姑今日是受了闺中好友苏小姐的邀约前来的,苏家的帖子还在呢,您要不要查看一番?” 苏敏之语塞,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不妥,若是将苏成之喜欢宣韶之事摆在明面上,那么以自己妹妹的闺誉也就不要想要了,瞪着一脸笑意的三娘,苏敏之心中再次骂了句阴险他在外出之时,正好听闻了宣韶与王家三小姐将要被赐婚的事情,因此才赶了回来,不想正好碰见了来他家的三娘,因此才压抑不住火气直接朝三娘开火。 三娘又看了一眼苍白着脸低着头的苏成之,暗叹一口气:“苏公子刚刚说的赐婚之事,三娘一个闺阁女子不好评论。但是我想,苏公子若是有什么不满的话,为何不直接面呈圣上?难不成你对一个女子冷嘲热讽几句就能改变什么?这到真是奇了” 言下之意就是自己没有本事改变结果,却跑来对着一个弱女子叫嚣,实在是有失君子风范,让人十分不齿“至于其它……”三娘气定神闲地看了苏敏之一眼:“苏公子,凡事都是要讲证据的,没有证据就胡乱攀扯,毁人闺誉,这个……就叫做嚼舌根。” 三娘与宣韶接触向来是小心谨慎,三娘不相信苏敏之一个文弱书生能找出什么证据来。人证么……三娘冷笑,他敢找人证,她就敢栽赃。 最可靠的人证,是死人,跟她玩这些,最后黑水还不定会被泼到谁身上呢。 总之,三娘今天是彻底被苏敏之惹怒了。 不过,三娘也知道,依着苏家与王家的关系,在她与宣韶的婚事已经成为定局的情况下,苏敏之只要脑子没有被驴踢,就不会蠢到以自己妹妹的闺誉以及两家的关系为代价,真的把她怎么样。 果然,苏敏之闻言脸色一黑。 他因为与宣韶自小的交情,又因为最近办的差与神鹰卫有些牵扯,所以才能知道悬壶医馆这个暗点。而三娘与宣韶的事情,他也是在宣韶回京之后有一次去找宣韶的时候,不小心得知的。证人?不被宣韶追究就不错了,谁敢出来作证? 于是苏敏之内伤了。 正在这时候,有个两个丫鬟打扮的人从刚刚三娘她们的来路匆匆走来。 等走近了,才发现竟然是苏夫人身边的一个丫鬟领着李氏身边的一个丫鬟找来了。 三娘与王筝对视一眼,有些讶异,只能先将苏敏之放在一边。 等来人朝着众人行了礼,王筝疑惑道:“秋霞你怎么来了?可是家中有事?” 秋霞恭谨地回道:“回小姐,是夫人让奴婢来告诉小姐一声,山东青城县长房的大小姐与姑爷来了,夫人要小姐早些回府。” 三娘与王筝又是对视一眼,这可真是正要瞌睡就遇见递枕头的。 今天在苏家眼见是没有办法再待下去了,这时候抽身离开自然是最好的。 于是王筝轻咳一声,站出来对苏成之道:“成之,家中有事,我与三娘便先回府了,等下次再约吧。” 苏成之,闻言抬起了头,却是拿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三娘。 三娘无奈地叹息一声,若是可能的话,她真的不想苏成之受到伤害,毕竟苏成之是她来了这里之后喜欢的少数的几个朋友之一。可是感情的事情……若宣韶与苏成之之前是两情相悦,她真是第三者擦足,那她二话不说想法子推了这门婚事。 可是,三娘不相信宣韶会与苏成之真有什么感情纠葛,苏成之顶多算是单恋。这样的话,她就没有办法说服自己退出了,而且她也不想退。 什么因为姐妹情深而让男人的戏码,请恕她没有那么矫情。 在她的观念里,不是她的她不屑要,该她的用尽手段也要保住。 于是三娘一脸无愧地朝着苏成之笑着点了点头:“今日就到这里吧,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能听到苏小姐弹琴。” 之后,王筝便与三娘联袂而去苏夫人的正房道别,留下了愣愣地看着三娘的背影发呆的苏成之与一脸担忧又气恼的苏敏之。 从苏家辞别出来之后,三娘与王筝上了马车,终于不约而同地舒了一口气。两人对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脸上的苦笑。 “九姑姑,对不起。”三娘想了想,真诚地看着王筝道。 她今日实在是因为气氛而有些冲动了,依着她往日的性子,应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可是今日她却没有忍下去,而是当面对着苏敏之一顿的冷嘲热讽。 三娘知道,有冤报冤有仇报仇,这其实才是她的本性,只是被刻意的压抑了很多年,所以连她自己都快当自己是真的柔顺而宽厚了。只是不知到为何,现在自己以前的性子却是有些抬头的迹象。三娘也不知道自己该喜还是该忧了。 王筝与苏敏之虽然现在严格的说来还不算是未婚夫妻,但是总所周知两人的婚事已经成为定局了。三娘今日却是当着王筝的面下了苏敏之的面子,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对这两人的夫妻关系有影响。这也是三娘在刚刚的快意之后忍不住有些后悔的地方。 王筝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却是歪头一笑:“说什么呢我刚刚心中其实是挺高兴的。亏我一直以为苏大才子在口才上一直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无论是谁到了他的面前都要吃亏的。不想今日却是让我见识到了他无言反驳的奇景,你今日可是给我大大地挣回了一次面子。” 说到这里,王筝认真道:“我是说真的。佛家说,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之人,我们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且看他。我觉得这是不对的若是以德报怨的话那何以报德?若是连人家当面侮辱你,你都不能反驳回去而是要忍受着的话,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你做得对,谁敢骂你,你都要不留情面地反击回去。即便是他苏公子,也不能说骂人就骂人,真当我们王家全是好欺负的啊当然,我们是名门淑女嘛,说话要轻言细语不能口吐恶言,做到这两点就成了,你做得挺好嘛。” 三娘又从王筝的身上看到那她的那股匪气,不由得有些想笑。 “而且……”王筝单手撑着下巴,突然若有所思:“我今日才发现,看苏大才子吃瘪是一件这么快意的事情,而且,他也不是传说中的无法战胜嘛。所以……” 王筝朝着三娘顽皮一笑:“他不是一向自命风流,标榜自己只讲道理不争口舌嘛我可算找到整治他的法子了。等着瞧吧” 第二百五十三章 卷土重来 看着两眼放光,自信满满的王筝,三娘眨了眨眼。 难道,在她不知道的什么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了吗?她怎么突然为苏大才子以后的生活感到担忧了呢?三娘心情愉悦地为自己与王筝倒了一杯茶。 三娘半路没有下车,而是与王筝一同去了温家园。 远离了苏家之后,开始想元娘的事情了。 原本她们上京的时候,是打算让元娘与白渝生同行的。不想白家那边正好有些事情,元娘与白渝生暂时走不了,孙氏又催促他们上路,于是他们便先元娘两人进京了。 元娘出嫁之后,三娘也只在她回门的那一日见过她一面,因此到是有些想念,又有些担心她最近过的好不好,所以到得后来便把在苏家遇到的不愉快抛到一边了,一心只盼望着早些到温家园见一见这位长姐。 下了马车,王筝与三娘直奔李氏的正房,一进门便看见了坐在了一旁与李氏说话的元娘。 毕竟也才分别月余,元娘外表上倒是看不出什么改变,只是今日的打扮虽也庄重却没有上次回门的时候那么老成了,这样到是比较适合她。 元娘转头看见三娘眼中一亮,眼中的欣喜情绪让人一眼便知。 三娘先是上前去与李氏请了安,这才与王筝走到元娘身边与她见礼。 “九姑姑,三妹妹。”元娘笑得一脸憨厚。 王筝见到元娘也很是高兴,三人便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笑地眉眼弯弯。 “瞧瞧你们的高兴劲儿。”李氏笑着摇头:“我已经留了元娘在府中住了,以后你们要往来也方便,不用看来看去了。” “那太好了,我好久没有见到元娘了,正有许多的话要与她说呢。”王筝笑着挽起了元娘的手。 “筝儿带元娘与三娘去你院子说话吧,只是元娘刚刚已经陪我说了许久,你可要适可而止。”李氏慈爱地看着三个辈分不同年龄相近,相处融洽的孩子道。 王筝早有此意,立即点头道:“母亲放心,我省的的。”说着拉起元娘与三娘就往外走。 李氏无奈地看着王筝,摇头失笑。 王筝将人带到了自己的院子后便一叠声地吩咐丫鬟们去准备茶水,糕点,把屋子里的丫鬟打发出去了大半,只留了平日里贴身伺候的亲近之人。 “上次你成亲,我没有办法赶回去,真是可惜。怎么样?元娘你过的还好吗?”王筝见屋里只有信任之人在了,忙问道。眼中的关切之意毫不作伪。 元娘见王筝与三娘皆是一连关心地看着自己,忙点了点头:“我很好,你们放心。爹娘都是性子宽厚之人,相公也对我敬重有加。” 王筝与三娘闻言便放下了心来。 元娘又与两人说了自己这段日子在婆家的近况,反正从她口里出来的就没有不好的。 “对了,你们走了以后二娘回来了。”元娘平平淡淡地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 三娘被这个炸弹炸地一惊。 “什么时候?”自她们进京之后,青城县老家那边便很少有消息过来。 “就是你们走了之后没有几日的事情。二娘带着原先跟她去水月痷的两丫鬟回来了,她在祖母面前又跪了一日,之后便日日亲手伺候祖母的起居饮食。祖母见她孝顺乖巧,也对她另眼相待,听说二妹妹现在是住在祖母的院子里呢,就连平日里最为受宠的六妹妹也没有二妹妹如今得祖母的欢心…” 元娘的语气就是在向三娘陈述一件事实,并没有别的什么别的情绪在里头,说道二娘现在深得孙氏宠信的时候也没有艳羡与不甘。 三娘闻言后却是心中怪异的感觉挥之不去,她忍不住皱紧了眉头。 “三娘,你怎么了?”王筝见三娘表情有些不对,有些担忧地出声问道。 三娘渐渐收敛了心神,朝着王筝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没事。 “二娘,我到是很少见到,她是个怎么样人?”王筝想了想,问道。 三娘对这话还真不好回答,元娘想了想:“二妹妹平日里待人到是很亲切,只是四年前她做了一件糊涂事,惹恼了祖母。之后柳姨娘又因为犯了错处惹了祖母不喜,柳姨娘病故之后,二妹妹便自请去了庵堂思过。” 元娘的话里没有太多实质性的类容,但是王筝是何人,立即就从当中的只字片语以及柳姨娘的突然病故中闻到了不寻常的气息。柳姨娘病故,二娘去了庵堂她也曾听说过,当时只是觉得有些奇怪,现在听元娘这么一说自然是想到了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不过这事情王筝也不好说,于是问完了那一句之后就没有再问了。 三娘却是忍不住在心中猜测,二娘这个时候回来的用意为何。 加上,她竟然能在段时间之内让孙氏对她另眼相待,将长房的六娘的风头都给盖过了,二娘究竟是用的什么办法?她背后之人又有什么目的? 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三娘叹息一声,不知道将来还会闹出什么样的乱子呢。 想到这里,三娘第一次有些鸵鸟地想,若是早些离了王家是不是就不用为这些操心了?可是看着眼前笑的开心的王筝与元娘,又想着哥哥王璟,三娘摇了摇头,即便是她离了王家,这些年来与王家的牵扯也不是说断就能断的,莫说在这古代娘家是出嫁之女的坚实后盾,就是王家的有些人她也是放不下的。 中午,三娘是留在温家园李氏的院子里用饭的,李氏亲切慈爱,王筝与元娘笑语晏晏,一顿放到也吃的其乐融融。 待地李氏午休,姑侄三人便在李氏的偏厅说起了悄悄话。 三人正说得开心,元娘身边的一个丫头求见。 三娘抬头看了那进来回话的丫头一眼,这丫头她之前见过,也是王家的家生子,是元娘准备的陪嫁之一,叫做银翘的。 “夫人,老爷在外院与几位舅爷喝酒喝的有些多了,刚刚还吐了一身,奴婢是来问夫人老爷的衣裳都收在了哪里,奴婢去找了给老爷送到外院去。” 三娘见这丫头长着一张娇俏的芙蓉面,举手投足之间神态有些妖媚,说话之时还下意识地抬眼看向元娘,不禁眉头大皱。 三娘看向王筝,果然见王筝也似有所感地看了过来,还给她递了一个眼色。 元娘却是一脸的无所觉:“老爷的衣裳刚刚已经搬到叔祖母拨给我们住的院子里了,应该是银杏收着的,你去问问她吧。” 银翘闻言捂嘴一笑:“银杏那丫头贪玩,早就不知到去了哪里淘气了。算了,还是奴婢走这一趟吧,老爷前一阵子风寒刚好,受不得凉。”说着银杏朝着元娘行了一礼,就要退下。 “你——等等。”王筝冷冷地出声道。 银杏闻言愣了一愣,看向王筝。 “你叫什么名字?”王筝看也不看银杏,盯着自己的手指淡淡道。 “奴,奴婢银翘。” “银翘?你是王家的家生奴婢?” “正是,奴婢的母亲是在老夫人院子伺候的二等嬷嬷。”银翘试探地回道,语气中有些骄傲,在山东王家在孙氏的院子里伺候的人走出去摇杆也比一般的奴婢要直。 王筝面色依然冷淡:“既然是王家的家生子,规矩是在哪里学的?你母亲老子教的?谁准你这个内院的丫头去外院的?小心我治你个私相授受之罪。” 银翘闻言一惊:“是,是夫人要奴婢去伺候老爷的。” 王筝与三娘看向元娘。 元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老爷身边的两个小厮晕船,正病着呢,我见银翘自请要去伺候着便准了她了。” 三娘,王筝:“……” “我不管你以前规矩是怎么学的,到了京城温家园,就给我好好安分地守好了规矩,否则王家一百二十八条家法家规等着你。”王筝瞪了元娘一眼,朝着银翘道。 吓得银翘一抖,低头不说话了。 王筝扬声叫来一个院子里的嬷嬷吩咐道:“安排两个小厮去伺候大姑爷。”顿了顿,又道:“吩咐院子里的婆子们看紧了,别让那些不懂规矩的满院子乱窜。” 那嬷嬷立即应声去了。 王筝冷冷看了银翘一眼:“还在这里站着做什么?去给你夫人收拾屋子去有没有眼力劲儿啊” 银翘一身冷汗地去了。 元娘有些无措地看向一脸不高兴的王筝:“九姑姑,对不起,我的丫鬟……” 王筝闻言却是气不打一处来地瞪向元娘:“你当我吃饱了撑着无缘无故整治你的丫鬟玩呢?你长这么大有没有长脑子啊?什么样的人都敢往你夫君面前送?”说着王筝转头看向三娘:“她在府里的时候也是这样?这是跟谁学的?” 元娘求助似的看向三娘。 三娘叹了一口气,没有理会元娘,她也觉得元娘欠教训。 见三娘不帮自己说话,元娘只有自己开口道:“她是家里给准备的陪嫁丫鬟,又是祖母院子里的人,我想总是信的过得,再说夫君身边也不能短了人伺候。” “你……”王筝被气得差点呛到。 第二百五十四章 赐婚 古代女子,标榜贤良淑德的多,但是又有多少人甘愿背上这么个名声?以前三娘是不相信真有人心甘情愿的。但是遇见元娘后,三娘推翻了那个结论。 还是那句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元娘的贤良淑德,不是做给任何人看只求搏一个名声的,她是个真真正正的从骨子里就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子,即便是在古代也可以当作样板存在。 “大姐姐,你忘记了那一次二婶对你说过的话?”三娘只能以元娘能理解的方式与她交流。 元娘想了想就明白了三娘说说的是上次她回门的时候,在白氏的房里,白氏说不能让丫鬟在自己前头生了孩子来打王家人的脸的事情。 元娘有些惊讶,继而认真道:“母亲的话我自然是没有忘记,我不会让别的什么人在我前头……在我前头生下孩子的。”说到最后,元娘终究是有些不好意思。 王筝原来没有听明白三娘说的是什么,元娘这么一说自然是明白了,不禁有些讶异道:“那若是她真的……呃……你能怎么办?”她是不相信元娘这种心慈手软的人还能效仿别府的当家主母那样,一碗药水将孩子给弄掉了。 元娘闻言皱眉,想了片刻后,却是神情一定:“我让她去伺候夫君,只是让她伺候夫君的起居而已,在我还位诞下嫡子之前不会给她开脸。若是她这个时候有了什么非分之想,那就是背主。祖母曾经说过,背主的奴才是万万不能留的,到时候我只能将她发卖出去了。” 三娘与王筝闻言一愣,三娘心中更是觉得有些怪异。她没有想到能从元娘这个善良到连见到蚂蚁都要绕道走的女子,会说出这种话。 见三娘与王筝都没有说话,元娘又道:“若是她已经做出了那种不要脸皮的事情,我在发卖她之前自然会给她一碗避子汤。” 王筝:“……” 三娘:“……” 三娘已经明白了,善良而守规矩的人并不意味着是好欺负。相反,在她们心里,规矩是最重要的,只要是在规矩以内的事情,什么都好说,可若是触犯了她们的底线,她们也可以比任何人都冷酷。 这与那句“无欲则刚”有异曲同工之意。 三娘心中百感交集,她也不知道元娘这样的性子是福是祸了。并且,三娘也意识到,元娘会主动给自己的夫君安排通房是因为她真的不以为几个女子共侍一夫,是什么让人无法忍受的事情,相反在她的观念里头,这样才是正常的。 而只要在元娘认为是正常的,她就会豪不怀疑地贯彻实施,只要她认为是不正常的有失体统的,她也会好不犹豫地下手拨乱反正。而且她做这一切都是理直气壮,半点内疚也不会有。 三娘与王筝沉默了,三娘就不必说了,王筝在这古代也算的上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叛逆女子,尽管她将自己的叛逆掩藏得很好。 不过在这个世上,在这种世情下,她们还真的不清楚,是元娘这样的比较容易幸福,还是她们这样的“聪慧”女子。 有一句话叫做“难得糊涂”。 所以三娘与王筝也不想再劝说元娘什么了,个人的日子终究是要自己过的,满不满意也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王璟,王璋等人在知道元娘与白渝生到了之后也来了温家院,陪着白渝生喝酒的也是他们。白渝生不知道是酒量不行,还是性子直爽,每次与大舅子们喝酒都是必醉无疑。 三娘有派人去前院打探王璟他们有没有喝醉,回话的人说只有大姑爷一人醉了,少爷们都很好,三娘与王筝也只能无奈了。 原本三娘等晚辈是想等到王显回来之后与他打过招呼才回猫儿眼胡同的,不想一直等到日头快西斜了还未等到人回来。 “选秀的旨意今日已经正式发下来了,父亲接下来都会很忙。”王筝对三娘道。 王显这个内阁大学士还兼任礼部尚书,皇帝选秀之事向来是由礼部负责的,王显的忙碌可想而知了。 三娘几人只有辞别了李氏,回去猫儿眼胡同。元娘与几人约好了第二日会去王栋府上给王栋与薛氏请安。 又是几日匆匆过去了,此时已经是深秋,三娘厢房前头的院子里总是铺满了金黄的槐树叶,有时候一个不察,连庭院中的那对大鱼缸中也会被落叶给铺满了半缸。薛氏早已经让人给那两个鱼缸中放了一对锦鲤,想必鱼缸里的锦鲤整个秋天也在为时不时的乌云密布而烦忧。 落叶满地总是给人一种萧条寂寞的感觉,于是薛氏只有特意谴了两个婆子专门扫院子里的落叶,捡鱼缸中的落叶。有人打理,萧条之意自然是不见了踪影。 忽视了那满地的金黄色,秋天其实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这一日,宫中派了人进了猫儿眼胡同宣读圣旨。 久违了的,三娘与宣韶的赐婚圣旨。 跪在地上听旨,因为裙下有一片来不及扫去的槐树叶,三娘觉得膝盖上有些痒,但是她不敢动,因为一动树叶就会发出清脆的响声,这个时候三娘不希望有任何事情来打断那个尖细着嗓门的太监将这道旨意念完。 这是她的未来,是她自己费尽心思谋来的,她满足的同时自然是不希望会出任何的岔子。 好不容易听完了那道声情并茂的骈四俪六文,起身的时候三娘忍不住低头笑了。 这一日,整个猫儿眼胡同都是热闹非凡,左邻右舍们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地谈论这次的赐婚,从庄亲王府的历史谈到了王家女儿可能的嫁妆。 王栋的府上就更不必说了,因为接旨是喜事,薛氏下令给内院外院的人都发了不菲的红包。热闹喜庆的气氛也是久久不散。 “诶,听说我们的三姑爷不仅人长得俊俏,还很是得皇上的赏识呢,年纪轻轻就已经任了正四品的指挥佥事,听外院的总管说这个职位可是圣上的亲信前途无量。”午后,后院的廊下有几个聚在一起婆子还在谈论赐婚之事,管事们见了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们三小姐可真是个有福气的。”一个小丫鬟喜滋滋道。 “那可不是?我们三小姐那人品,那气度,在这京中也少有人及。难得的是脾性好,为人和气。听说上次太后见了三小姐之后喜欢的不得了,当即就说要给三小姐赐婚呢。”一个婆子与有荣焉地道。 “这可真是天大的福气,跟着三小姐的那些姐姐们可真是好。”小丫鬟艳羡道。 “哎,我听我们当家的说,那些宣旨的公公在外院里透露,等三姑爷与三小姐成亲的时候圣上会给我们三姑爷一等镇国将军的爵位,到时候我们三小姐一出嫁就是镇国将军夫人。”一个婆子说道,她家当家的是外院的一个小管事。 “呀,三小姐真是有福气。”小丫鬟惊呼道,众人也都附和。主子好,她们才会好,她们心中的高兴并不作假。 “好了,赏钱也领了,你们也松乏一整日了,也该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不要见主子们性子好,就无法无天起来忘了规矩。”一个嬷嬷出现在廊下,板着脸训斥了一句。 众人一见,是后院里掌管刑罚的嬷嬷,忙做鸟兽状散了。 刑法嬷嬷见人都散了,也不多加追究,又转身走开了。 后院倒罩的一间屋子的们打开了,从一面走出来一个身形纤细的桃红色衣裳的衣妇人。这妇人小脸大眼睛,长相极为秀丽,只是那身料子极好颜色艳丽的褙子并不适合她,倒是让她看着俗气显老了许多。 这妇人看着散去的那些人的背影,眼中的情绪变幻莫测,眼珠子黑得吓人。 这妇人不知道在廊下呆立了多久,知道听到一个有些古板严肃的声音在自己身后道:“听说上次进宫,五小姐也是去了的。” 妇人猛地回神,转过头,这时候她眼中的情绪已经瞬间收敛了起来,待看到来人,妇人眼中一闪,随即恭谨地低头行了个半礼,柔声喊道:“薛嬷嬷。” 那嬷嬷看了崔姨娘一眼,鼻孔里淡淡“哼”了一声。 崔姨娘笑容谦卑:“婢妾许久没有见过嬷嬷了,不知道嬷嬷身子好些了没有?婢妾一直想去探望的,又怕嬷嬷嫌弃婢妾地位卑微,不愿见婢妾。” 薛嬷嬷面无表情:“你不必我面前说这些有的没的,与我玩这些花招心眼儿,哼你还嫩了点。” 崔姨娘笑了笑,低头没有说话。 薛嬷嬷转头看向庭院,今日刮南风,中院的几片槐树叶子被风吹到了后院,被风一吹,搔刮着石板地面,发出了连续的轻响,给寂静的后院带了几分诡异。 “两姐妹一同入宫,最后得了好前程的却只有三小姐,五小姐人品相貌并不差人什么却是连娘娘的一句话都没有得到,哼哼,你心中是何感想?” 第二百五十五章 孙氏的来信 崔姨娘闻言,瞳孔一宿,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只是,她面上却依旧是一副谦恭的样子,没有将自己的情绪表现在脸上。 薛嬷嬷淡淡看了崔姨娘一眼,冷笑了一声,又转回了头:“你心中是何想法,怎么会瞒得过我。我今日与你说话原本也是好心,不想看五小姐就这么被埋没耽误了而已。” 崔姨娘心中谨慎,可是薛嬷嬷的话却让她不得不抬头回应:“嬷嬷的意思是?” 薛嬷嬷心中得意,淡淡一笑:“你想必是不知道,圣上赐婚是无与伦比的荣耀,这种荣耀不是任何人家都能得的,因此也很有讲究。” 崔姨娘心中一动,小心翼翼道:“婢妾愿闻其详。” 薛嬷嬷这才回过身来,又盯着崔姨娘:“圣上的圣旨一旦颁发,因君无戏言,被赐婚的人家无论如何都是要联姻的。若是在赐婚圣旨颁发之后,尚未成亲之前,有一方不幸故去,婚盟也不能解除,自然会由故去那方的兄弟姐妹代替故去之人完成这桩喜事。因为经了圣上金口的,只有喜事。” 崔姨娘闻言,心中的情绪翻滚,她的眸子很亮,亮得让人害怕。 薛嬷嬷从说话开始便一直盯着崔姨娘,此时见到她的表情,薛嬷嬷心中满意极了。 “我们三房除了三小姐,就只有五小姐以及还在山东青城的二小姐了。”薛嬷嬷继续添柴加火:“若是五小姐能得到夫人与老爷的欢心,自然是比那少有露面的二小姐有机会。” “婢妾……要怎么做?”崔姨娘声音因为激动,有些暗哑。 薛嬷嬷势在必得地一笑:“你只要先想办法让夫人远离了那心机深沉的三小姐,我自然有办法让五小姐得到夫人与老爷的欢心,到时候……” 崔姨娘明白了,到时候一个不受宠的三小姐自然是消失了也没有什么人会在意,因为她的亲事自然有别人会接替了……比如,已经受到老爷与夫人喜欢的五娘。 崔姨娘虽然知道薛嬷嬷此计可行,但是她心机深沉,丝毫不相信薛嬷嬷是因为可怜她们母女才会出来献计献策,薛嬷嬷这么做定然是有目的的。 崔姨娘在心中暗自思虑片刻,就明白了薛嬷嬷的目的。自从上次薛嬷嬷在三小姐那里吃了亏,被老爷下令打了板子之后,她在后院的声望就一落千丈。夫人自己亲手接过了后院的内务,凡是不在一一问过薛嬷嬷。 薛嬷嬷这段日子一直在自己的房中养伤,闭门不出,夫人虽然也会谴医送药,但是如今薛嬷嬷眼见着已经大好了,夫人却还是没有要将薛嬷嬷之前的管事之权交回的意思。 崔姨娘也看明白了,夫人在管家与各项事物上头很是生疏,以前有薛嬷嬷在旁,薛氏一遇到问题就会请教薛嬷嬷。但是这些日子,薛氏在处理后院内务的时候虽然也有些生涩,但是遇到事情却没有再问过薛嬷嬷而是总将三小姐叫去正房商量。 崔姨娘不知道两个乳臭未干的女子能商量出什么名堂出来,但是奇怪的是内院只是还真的没有出过岔子。 薛嬷嬷见薛氏迟迟不交给她管家之权,想必是心中着急了,想到薛氏因为有三小姐在旁商量,所以觉得她可有可无,而上次三小姐与五少爷的作为已经将薛嬷嬷得罪了个彻底。 依着薛嬷嬷的性子,想必是不会轻易善罢甘休的。 虽然是想了这么多,但是也仅仅是崔姨娘心念电转之间而已。 因为想明白了薛嬷嬷这会儿出现的关键,崔姨娘便不急了,反而,她的唇畔露出了一丝不宜察觉的诡异笑容。 薛嬷嬷想要借她之手出去三小姐…… 可是她崔娟儿就这么好被人利用么? 看了一眼势在必得的薛嬷嬷,崔姨娘忍不住将笑容露在了脸上。 薛嬷嬷想必是忘记了,她如今落地这般地步,王栋连正眼也不看她一眼是拜了谁所赐。若是让薛嬷嬷再一次爬到了她的上头,保不准她这颗棋子以后会有什么下场呢。薛嬷嬷想借她之手上位,这是做梦呢吧? 从来就只有她崔娟儿算计别人,利用别人,能算计利用她的人怕是还没有出生呢。 “婢妾知道了,婢妾定然不负嬷嬷所忘。”崔姨娘软软的温柔声音响起,却是让人觉得黏黏腻腻地像是毒蛇在耳边吐着信子。 薛嬷嬷皱
相关推荐: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猛兽博物馆
桃源俏美妇
树深时见鹿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旺夫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女奴的等价替换
我的风骚情人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