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他们的娇宠[高H NP] > 第99章

第99章

是轻轻握住,并不拿开。 “我也不喜欢你让人看见。”宣韶忍笑看着三娘微眯的眼睛,却是突然一本正经道:“不过,我更喜欢看着你高兴。如果你喜欢出门,以后我一有空就带你出来。有我在,你想去哪里都行。” 三娘嘴角不知不觉扬起了笑,忍不住搂着宣韶的脖子,在他唇上亲了一口。他们所在的角度,让外头的人看不到,只是,嘴唇离开的时候却是发出了一声轻响。 三娘一愣,随即觉得有些丢人的将自己的额头抵在了宣韶的肩膀上。宣韶脸上也有些红,黝黑深邃的眼眸却是明亮异常。 三娘一边忍不住想笑,一边又想,其实她也不会真的总是缠着宣韶要出门,毕竟她不是贪玩的孩子,但是宣韶的话还是让她高兴得想要将自己心里地喜欢传递给他知道。 只是嘴上却是故意刁钻地说道:“你尽会说些好听的哄我,我若是说想要去北疆亲眼看一看那种叫做‘幸福’的石头,你也会带我去么?” 宣韶搂着三娘在胸前,似是又在认真思考,下巴抵在她的头顶上,这是他很喜欢做的一个动作:“现在怕是不行。”他不由得叹息道。 三娘斜睨了宣韶一眼,意思就是:“看吧,我说的没错吧?” 别跟热恋中的人谈智商,这样会显得你没智商。所以三娘现在的智商,不用探讨了,惨不忍睹。 宣韶低头深深看着三娘,嘴角带笑,眸子里却是无比认真:“再等等。等到我们都老了,孩子们也长大了,我就带着你到处走走,到了那时候你想要去哪里都行。北疆,南疆,甚至出海去东洋,只要你年轻的时候想去的地方,我们都去。” 三娘听着宣韶低声说着这样的话,不知怎么的,就涌出了眼泪。她将头埋进宣韶的衣襟中,心中的感觉酸酸的,又甜甜的。谁说闷骚的人不会说甜言蜜语?宣韶就挺能说的不是?害她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三娘也明白宣韶的意思,现在的他们还身不由己。家族,长辈,甚至这个国家都有必须背负的责任,所以宣韶不能带着她随心所欲。但是等到他们变成老太爷,老夫人的时候,没有了这么多的制约了,他愿意顺着她,将她的心意放在第一位。 “若是我老得走不动了怎么办?”三娘闷声道。 宣韶拍着她的背:“那我好好练武,听说功夫好的人,到了七老八十了背一头牛上下山几趟都没有问题。” 三娘笑出了声,拿手去揪宣韶腰间的软肉,瞪他:“你才是牛” 却撞进宣韶镶满了碎钻的含笑眼眸中。 宣韶眼睛朝窗外一看,突然轻轻拍了拍三娘的肩膀:“看,谁来了?” 三娘坐直了身子,有些狐疑地朝外头看去,却看见王璟与两位男子一同往太白楼来了。 与王璟一同来的两位男子,其中一位三娘认得,是这些年教授他功夫地那位武师,邓师傅。另一位,满脸地络腮胡子,连五官都被遮掩得不是很清晰了,他身高只是中等,却是体格健硕,比较像是北边的人。 这个人三娘以前从来都没有见过。 “那人是谁?以前没有见过”一副武夫的样子,动作也是大大咧咧的。此时拍着王璟的肩膀哈哈大笑,很是豪爽的模样。 宣韶道:“他是丁酉丁叔,是这次跟我从北边回来的人。别看他样子大大咧咧,他的兵法战术都是一流,骑射功夫和近身搏斗也算是高手。最重要的是,他在北边多年,北疆地方上和军队中都有他许多的人脉。王璟不是想走这一条路吗?我让丁叔先带一带他。战场上刀剑无眼,他在去之前,至少要学会如何生存。” “丁酉?”三娘一愣,又朝楼下的那人看去。那人十分警觉,似是发现二楼有人在看他,一双鹰隼一般的锐利眸子一下子就射了过来,让三娘惊了一跳。 宣韶有些惊讶地看着三娘:“你听说过他?”宣韶仔细想了想,“我好像没有跟你提起过这个人。” 三娘再往下看的时候,外头已经没有人了,想必是已经上了楼来了。 “我是听白兰说的。”三娘点头,“你有没有听过这一阵子伯爵府的一些传闻?” 宣韶挑眉。 三娘有些尴尬地轻咳一声,好吧,她是脱离不了八卦这个大帽子了,而且她还用了宣韶留给她的人去探听八卦“是因为前一阵子,庄郡王妃想要给我哥哥说伯爵府的那位二小姐的亲事,我才让白兰去打听的。”还是适当解释一下的好,形象这玩意,丢了就难找了。 ****************** 谢谢enigmayanxi亲亲的和氏璧和平安符~加更答谢乃~某会一直加更到下周末~^^ 第四百二十二章 太白楼 宣韶闻言,看向三娘的眼中盈满了笑意。 三娘瞪了宣韶一眼:“后来白兰去打听伯爵府的事情的时候,正好遇见了一些事情,于是便提起了伯爵府大小姐生父的事情,我才知道又丁酉这么一个人。” 宣韶点头:“原来如此。丁叔在去北疆之前的身份确实是伯爵府的嫡长子。” 三娘若有所思:“他是何时回京的?与你一起到的么?” 宣韶虽是有些不解为何三娘会问起这个,但还是道:“因为我在北疆还有些事情要处理,所以晚了他们两日启程。” 三娘转了转眼珠子:“那,他回来了之后在何处落脚?有没有回伯爵府?” 宣韶笑睇了三娘一眼:“你是想要问,伯爵府前几日所发生的事情是不是与他有关?” 三娘语塞,转念一想,反正自己八卦的印象已经给宣韶留下了,索性破罐子破摔,理直气壮道:“对啊,我就是好奇。伯爵府也是高门大户,内院与外院无数人把守。一个小姐和一个男子怎么可能就那么神不知鬼不觉地从伯爵府跑了出来?要是说他们没有帮手,或者说没有人故意在暗中相助,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除非这位李家公子跟宣大少爷您一样,会飞檐走壁,练就了一身夜探香闺的本事。” 宣韶一窘,他没想到战火还会波及到他身上:“丁叔虽然是我的下属,但是他的私事我并不曾过问。若是你实在很想要知道的话,我少不得要……” “停——”三娘赶紧捏了宣韶的手臂止住他的话,气道:“我就是随便问问,谁要管他们家的闲事了” 宣韶轻笑出声:“既然如此,那便罢了吧。不然我还真不好意思开口问。” 三娘想了想,微微眯着眼睛道:“怎么你好像也知道最近京中发生的这些事情?我提起来的时候,你并不陌生的样子。” 宣韶无奈:“我自然是听下面的人汇报过一些,怎么可能毫不知情?” 好吧,她好像忘记了这人其实是特务头子。特务嘛,自然是什么都要知道,包裹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三娘恶意地想着。 宣韶好像是知道三娘心中在想什么,实在是忍不住掐了掐她微微鼓起的脸颊,成功惹来大白眼两枚。 两人正在甜甜蜜蜜地闹着,外头有人说话,要宣韶出去一下。 宣韶放开三娘,笑道:“定是王璟那边的事情,我先出去一下。等会儿回来陪你吃饭。” 宣韶便起身出去了,三娘一人坐在那里,看着楼下街道上的人来人往也不觉得无聊。 又过了一会儿,白英进来道厨房派人过来问什么时候可以上菜。三娘见宣韶还没有回来,想着他可能会在那边先陪着众人喝几杯,便道:“暂时先不上,等少爷回来再说。” “奴婢让厨房先给您送一盏汤来?”三娘有饭前喝汤的习惯,白英怕三娘会饿了。 三娘摇头:“不必了,我不饿,这里这么多的点心呢。”桌上有茶点,还有她最喜欢的翠玉豆糕和糯米凉糕、白英便退下去给厨房那边的人吩咐去了。 三娘捻起一块翠玉豆糕,小小地咬了一口,一边咀嚼一面看着窗外的人流。 这会儿,外头的人已经比刚刚多了一些,想必是刚刚去东城看热闹的人回来了,已经快到午饭的时间了。 有几个妇人手中挎着菜篮子,一面走着一边快活地说着话,旁边一个卖糖堆儿的青年男子一面走着一面在那吆喝,后面跟着一群留着哈喇子的小娃娃。 这些都是极具生活气息的画面,突然三娘挂在嘴边的浅笑僵住了,她的目光定定地落在那群跟着卖糖堆儿的走的孩子身后的一个高大男子的身上。 这名男子长得很高大健壮,肤色黝黑,轮廓粗犷,五官深刻。穿着一身普通的陈旧的青色衣裳,与一些卖力气的人一般的打扮,只是他身上有一种与那在社会底层挣扎着求生存的人不同的气质。 这名男子身边还有一位与他差不多打扮的人,只比他矮了一点点,面容与他有三分相似,身材也很壮硕。 这两人正一边走着一边说话,眼镜却是一直打量着四周,像是一种养成的习惯。 眼见着高一些的那人眼镜朝着这边扫了过来,三娘下意识地将身子往后一移。尽管她刚刚的那个位置,外面的人根本看不到她。 “白兰。”三娘皱眉轻唤道。 一阵轻轻的脚步声,白兰走了进来。宣韶虽然回来了,但是白兰还留在三娘的身边,没有走。不过有些时候,有白兰在,确实是方便一些。 “你往外面看,看到两个高个子穿着灰色衣裳的男人没有?注意,别让他们发现你了。” 白兰有些奇怪地往外看去,那两人虽然衣着很普通,但是容貌倒是出众,白兰点头:“我看到他们了。咦?他们是什么人?好像很警觉。” 白兰也将自己的身子往里头掩了一些,有些疑惑地道。 “你去楼下找少爷,让他派人跟着。身手要好一些的,这两人功夫不错。”三娘吩咐道。 白兰闻言便知道着两人可能真的有不对,她虽然好奇是什么人,但是也知道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立即点头离开了。 三娘坐在桌前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没想到还能再见到,还真是有些缘分,只是不知道他这时候进京是为的什么事情。 不一会儿,宣韶便回来了。 三娘看见宣韶,也不等他出口问便道:“这两人我以前见过的。不知道礼亲王世子有没有跟你提过,几年前在兖州的时候他遇刺的哪一件事情。” 宣韶想了想,皱眉:“你是说,刚刚那两人与那次的事情有关?” 三娘肯定的点头:“那个矮一些的我不敢肯定,但是个儿高的那一个,就是当年刺杀世子的那一名刺客。我记得他的名字是——哈丹巴特尔,北蒙古加灵族人。” “哈丹巴特尔?”宣韶倚在窗边,一面往外看,一面蹙眉重复这个名字。 三娘失笑:“说起来还真是巧,上一次遇见他也是在太白楼。”至于记住了他的名字,实在是当时他强调了多次,三娘想记不住都难。 这位刺客,也是个多情之人。只是他曾经做的那件事,真让人无法苟同。 “蒙古二王子才进京,他们也正好在京中出现。着当中当真没有什么怜惜么?”三娘疑惑道:“可是,我记得曾经看过的一本书上说,虽然加灵族也是蒙古部落,却是与现在统一蒙古各部的瓦剌族有世仇。所以在瓦剌部统一草原后,加灵族就北迁了,两边并不往来。” “你看的是什么时候的书?”宣韶含笑看向三娘。 三娘一愣:“是建武年间的。怎么?已经是旧历了?” 三娘有些懊恼,写外族人的书本就很少,建武年的书已经是她能找到的最接近的了。所以说古代就是这一点不方便,她原本就对这世上的历史不清楚,所知道的全都是来自书中。加灵族这种北边的小部落,要找资料还真不容易。 宣韶看到三娘眼中的懊恼,失笑着安慰道:“到也不算是旧历。只是几年前加灵族发生内乱,有一部分人开始往南回迁,如今南蒙古已经全都是瓦剌部的地盘了。所以两族之间虽也还有冲突,却也不是老死不相往来。” 三娘嘟囔道:“不是说世仇嘛这才几年真是一群不肖子孙” 宣韶见此,只能笑着安慰道:“你若是对北疆的事情有兴趣,我明日整理一些记录让你看,比加灵族更小一些的部落的都有。” 三娘闻言一喜,没想到嫁给宣韶还有这好处?嫁给他真是两辈子加起来最正确的决定。 宣韶见三娘眉开眼笑的模样,很是无奈。难怪他爹在世的时候,总是道女子最是好哄,虽然他只哄过三娘一人,不过爹也有说真话,不吹嘘的时候,到真是难得。 三娘自然是没有听到宣韶的心声,只是她似乎是想起了什么:“这些是父亲当年留下来的吧?” 宣韶点头:“大部分是爹留下来的。”近年的一部分是他记录的。 三娘眼珠子一转:“那南疆的有没有?” 宣韶伸指在三娘额间轻轻一弹,笑道:“也有,一起整理给你看。” 三娘便忽视了自己额间的轻微疼痛,捂着额头高兴起来。 这时候,外头有人禀报道,王瓃来了。 三娘赶紧让人进来,王璟进来看见三娘很高兴:“妹妹,我原本不知道你今日也来了。” 三娘,宣韶与王瓃各自坐下。 看得出王璟今日很高兴,眼神十分明亮,三娘与他一起生活了多年,自然是猜到了他为何会高兴,心中对宣韶为她所做的,不由得更为感动。 丁酉刚刚追着那两名蒙古人去了,邓师傅有事情先走。 三娘见今日机会难得,便留了王璟一起吃饭。宣韶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异议。 感谢容书成, 青青子衿160,928134330三位亲亲的粉红票~谢谢enigmayanxi亲的三张平安符~^^ 第四百二十三章 初战 这一顿自然吃得很高兴,三娘听着王璟神采飞扬地谈及他与丁酉的相见恨晚。并说起自己从丁酉那里学会了许多。 三娘虽然对那些并不是全都听得懂,但是这并不影响她的心情。与自己最亲近的两个男人一起吃饭,着本身就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饭后,王瓃离开,三娘与宣韶回了府。 三娘心中对哈丹巴特尔的事情有些好奇,但是宣韶在送她回了府之后不久便被宣进了宫了,所以三娘也无从打听了。 皇宫之中,到了夜里也是亮如白昼,各种宫灯,彩灯晃花了众人的眼睛。今日皇帝摆宴,宴请蒙古使臣。 蒙古二王子乌恩其是第一次进京,自然也是第一次进宫。皇宫中的飞阁流丹,碧瓦红墙让这位自幼在草原上长大的王子心中惊叹不已。 皇帝对这位外族外甥还是很和气的,赏赐了他一堆东西,又留了他单独说话。之后才让人摆宴,又留了众位臣子作陪。 原本两方人马还有些互不搭理,毕竟两族才发生了战争,双方都有伤亡,心里上也是有很大的隔阂的。只是几本酒下肚,蒙古使节们便本性流露了。 他们虽然豪勇好斗,但是也大都是性情爽直之辈,中原的礼节离他们的生活很远。 只是酒过三巡之后,两方人马也难免有些争执。原本为了场面上好看,皇帝这次招来作陪的官员们大多是文官。可是他似乎是忘记了,若是不打仗,比起惹事生非打嘴仗的本事,武官们是远远不如文官的。 于是就出现了如下这般的场面。 “来,喝酒干了你用的这玩意儿干嘛?太娘了,咱大老爷们喝酒,要用大家伙。”一个中原话说得磕磕碰碰,又故意装娴熟的使臣夺过了身旁一个文官的酒杯,将手中的酒坛子递了过去。 那名儒雅的文官抬了抬眼皮子,袖手道:“你知道畜生与人的区别么?” “呃——什,什么区别?”蒙古人打了个酒嗝,不解道。 文官慢悠悠地拿回了自己的酒杯:“畜生们万事随性,人却是知晓礼义廉耻。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愈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蒙古使节被绕得晕晕乎乎了,最后将酒坛子一放,大大咧咧道:“你这书生,这么啰嗦,喝酒就喝酒,你背什么书?什么礼仪廉耻?能当肉吃?当酒喝?” …… 场面自然没有办法和谐。 直到二王子身后,一个高大的侍从站了起来,拱手对着上座上正偏头与旁边臣子说话的皇帝叽里呱啦说了一堆。 皇帝愣了愣,没有反应过来。 乌恩其很快站了起来,有些不好意思道:“皇上,我这随从不懂礼仪,您不要见怪。” 皇帝听着二王子字正腔圆的中原话很是高兴,面容也更为和软了几分:“无事,不过他说的是什么?” 乌恩其有些为难,见皇帝坚持地看着他,只能道:“他说只喝酒没有意思,不如来比试一番。” 皇帝闻言倒是饶有兴致道:“他想怎么比试?” 乌恩其便转头去问自己地随从,两人叽里咕噜说了一阵。最后乌恩其对皇帝行礼道:“皇上,他说比骑射,比摔跤,比什么都好。” “哦——”皇帝点头,似乎是在思索可行性。 乌恩其忙道:“您别理他就是了,这人仗着自己是我父王亲封的勇士,就是喜欢逞凶斗狠,平日里地喜好就是找人打架。” 皇帝倒是很宽和地哈哈大笑:“无事,无事。朕正好也有些无聊了,既然他想要找人比试,那就比一比吧。不知这位蒙古勇士想与谁比试?” 乌恩其无奈地看了自己身后地侍从一眼,将手指往坐在一边拿着酒杯轻轻转动,却不怎么喝的,神情清冷,容貌俊秀的黑衣青年:“他听人说宣大人武功很好,所以心中痒痒,想要与他比试。” 皇帝目光含笑地看向那黑衣青年:“宣韶,蒙古勇士点名要与你比试呢。” 宣韶抬眼看了乌恩其一眼,乌恩其一双圆溜溜的眼睛也好奇地定在他身上,见他看过去, 有些羞涩地笑了笑。宣韶的眼神扫过他,看向他身后正摩拳擦掌的,蒙古勇士。 他打量了片刻,并不说话。 那蒙古勇士有些着急,又叽里咕噜说了一通。 宣韶不动声色地看着,乌恩其正要开口翻译,宣韶却是淡淡回了那人一句蒙古语,没有起身的意思。 那蒙古勇士闻言先是一愣,接着脸上有些不岔的神色。 皇帝在一旁笑看着,见状便对宣韶道:“阿韶,你说什么了?” “臣说,臣不喜欢无意义的逞凶斗狠,且他在我手下走不过十招。”宣韶回道,他声音清冷,似是只在陈述一个事实,连解释也欠奉。让人见了牙痒痒。 皇帝轻咳一声,对乌恩其道:“我这皇侄性子向来如此,朕也不好逼他。”表情很是为难。 乌恩其忙笑着道无妨,是他的随从不懂规矩。 他身后那蒙古随从却是有些愤愤地小声嘀咕了一句,乌恩其气得狠狠瞪了他一眼。 皇帝一头雾水,宣韶却是表情不便。 只是想了想,宣韶却是开口又说了一句。这次不等皇帝开口问,他便主动禀报道:“他说臣怕输才不与他比,臣却是觉得他实在是不堪一击。若是不信的话,臣找一位文官家的书生来与他比一比。” 皇帝闻言一愣:“此话当真?”输了可是会丢人啊皇帝也是有虚荣心的。 宣韶沉吟道:“至少能打成平手吧。” 皇帝对宣韶还是很信任的,闻言放了心,也不问那人是谁,只笑眯眯地看着脸都已经气绿了的蒙古勇士。 那人已经叽里咕噜的又说了一通。 这时候,有机灵一些的理藩院的官员懂蒙古语的,便自动翻译起来。因为这边的动静,殿中众人早已经停止了喝酒,吵架,都朝这边看了过来,那理藩院官员的话便清楚地落入了众人地耳朵。 “哼,你既然敢让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来送死,我又有什么好怕的?只是他若是输了,你便不得推脱我的挑战,否则就是浪得虚名之辈,让人不耻还有,我丑话说在前头,拳脚无眼,比赛场上的打斗生死不论,你最好找一个挨得住的来。” 此言一出,这边的官员们气不过了,纷纷道:“就你这样的,连我都能一只手碾死你对付你一个书生就够了”只是说归说,却没有人真站出来。 有人对宣韶道:“宣大人,你快教训教训这出言不逊的莽夫。” 宣韶对这些挑衅全都充耳不闻,转头轻声吩咐了自己身后的人一句,那人立即领命去了。 殿中诸人的情绪全都被调动起来,蒙古人与大臣们都自觉地站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方。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赶紧让人将大殿中间的大块地方收拾了出来,好让等会儿的打斗方便。 众人议论纷纷,都对即将出场的己方人马十分好奇,并且猜测开来。 慢慢的连皇帝也有一些好奇了,问宣韶道:“你去找谁来了?” 宣韶正要说话,外头一个高大挺拔的少年已经一步一步走进了殿来。 殿中众人都是一愣,场面静了一静。 “咦?王大人?这不是你家的小子吗?”一个文官问站在自己身边已经愣住了的王栋道。 王栋张了张嘴,看着王璟,有转头去看了自己的女婿一眼,身上虽然也是冒了冷汗,但是还是装作镇定地轻轻“唔”了一声。这表情在外人看来便是高深莫测。 王璟是一脸莫名地走进殿来的,但是他自然是明白这是什么场合,先是恭恭敬敬地走到皇帝面前跪拜行礼。 皇帝看了宣韶一眼,笑容和蔼地让王璟起身:“你是刑部侍郎王栋王大人的儿子?”刚刚下面人地议论他已经听到了。 王璟恭声应了,他虽然是第一次见驾,但是出身摆在那里,紧张是有,却还不至于慌乱,应答自然得体。 皇帝失笑地又看了宣韶一眼,“我还以为你要让谁来替你接下这挑战呢,原来是你大舅子。只是,王家向来都是出的文官,这小子体格看起来还行,但是打架么……你确定要让他上?” 虽然只是一次比试,但是明显这是蒙古人的变相挑衅,输了的话可就不仅仅是丢人这么简单了。什么比试牵扯到国家和民族,都会变得复杂起来。 宣韶沉吟了片刻,王显已经走了过来,他皇帝道:“皇上,这怕我家的孩子不懂事,将玩笑开到宫里来了,还请陛下赐老臣家教不严之罪。” 王栋也跪下来请罪。 皇帝挑眉看向宣韶,宣韶点了点头,看向王璟。 王璟刚刚被人叫进来的时候,听那人说的也不是十分明白,但是现在哪里还有部明白的。他心中有些激动,却是半分害怕也没有了,连刚刚那点紧张也都烟消云散。他知道若是自己想要走自己想走的那一条路,今日或许是一个机会,若是失了这次机会,他会后悔莫及。 捏了捏自己的拳头,王璟随着王显与王栋跪下了,却是目光坚定地抬头对皇帝道:“皇上,学生虽然生于文臣之家,但我们王家自来就是只思忠君报国,为文或者为武又有什么要紧?只要朝廷需要,文臣也能上阵杀敌,马革裹尸。学生不才,愿意为陛下分忧,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求陛下允学生出战” 他一口一个“学生”,明显是官学中地子弟,朝中将来的储备文官,说出的话却是铿锵有力,让人动容。 王显王栋震惊地看着这个平日里并不是很出色的晚辈,心中十分复杂。 皇帝却是龙颜大悦,感觉自己十分的长脸,哈哈大笑对左右道:“好一个文臣也能上阵杀敌,马革裹尸。我朝有你这样的学子,哪还怕什么蛮夷小贼?朕的江山自然也是稳稳的。不愧是忠良之后,你们王家就是出人才啊” 王显与王栋这会儿再说什么也都于事无补了。 王显有些担忧地看向王璟,刚刚那蒙古勇士可是说了生死不论的。王栋心中也是十分忧心,王璟跟着武师学了几下子他是知道的,说是幼时身体不好,为了强身。可是对于能否打败那位蒙古勇士,王栋几乎是不报希望的。可是皇帝都发话了,他又能怎么样?只求那蒙古人下手不要太狠。 王璟听闻皇帝这话确实兴奋异常,这是答应让他出场了宣韶对皇帝道:“皇上,臣还有几句话要交代他。” 皇帝明白,怕是要临场授艺,临阵磨枪了,爽快地点头答应了。 于是宣韶便将王璟叫到了一边,与他说了几句,王璟听得十分认真。他虽然想要抓住这个机会,但是也明白拳脚无眼。他还想要活着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宣韶的实战功夫他是见识过得,令他佩服不已。 宣韶细细地为他分析了一番:“我刚打量过他身上大致的肌理,他平日里练的应该是重兵器,下盘很稳。你体力与灵活性很好,等会儿尽量不要与他近身缠斗。磨到他耐性耗尽之时,再着重攻击他背脊几个脆弱的大穴: 肩井、大椎、命门、长强、肺俞、厥阴俞、肾俞。别的地方都不要管,拼力气和技巧你现在还拼不过他。”说白了,这其实是投机取巧的作弊。但是战场上刀剑无眼,能赢就是好的。最后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这种对战,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我那一日试过你的功夫,若是按我刚刚的方法,要赢了他也并不是难事。但是你可是想清楚了?毕竟这是要冒风险的,刚刚已经说了,比试场上,生死不论。”宣韶皱眉道。 王璟闻言咧嘴一笑:“我要去你放心我一定会赢的。”王璟的眸子里光芒闪亮。 第四百二十四章 前途 (加更) 宣韶也是一笑:“好,我会把你等会儿的英勇战绩回去与你妹妹说的。” 王璟一愣,继而笑得更为开心,朝宣韶挥了挥手,转身之前却是想了想又回头:“虽然我觉得自己不可能输了,但是万一……你要好好照顾三娘。” 宣韶看着王瓃挑眉,没有说话。 ****** 那蒙古勇士早就站到了刚刚收拾了出来的场地中央,抱着手臂等着王璟,满脸的轻蔑之色。 朝中众臣虽然对王显与王栋报以十足同情的神色,但是如此令人心情激荡的好戏却是不能错过,早就已经各就各位,打算观看并助威。 王璟活动了一下手脚,走到场地中央,还彬彬有礼地朝那蒙古勇士行了一礼。他虽然总在一群文弱地书生中鹤立鸡群,但是站在一个五大三粗的蒙古勇士面前装斯文,还是很够看的。 那蒙古勇士满脸不耐,只想着要速战速决之后好与坐在一旁看热闹的宣韶打上一场。在他眼中,王璟这种文弱书生就是上来送死加给他热身的,他压根儿就没有放在心上。 见王璟行完礼之后便迟迟不动,蒙古勇士大吼一声冲了上去,想要抓住王璟的手臂将他摔倒。不想王璟却是灵活地一个闪身就避开了。 蒙古勇士一愣,他没想到这小子速度还挺快。转身又逼了过来。王璟又是一个侧身闪过,硬是没有让那蒙古勇士挨着边。接下来的一段事件,王璟依旧是只避不攻。外行人看着,就是蒙古勇士追着王璟满大殿跑,连连出手,却总是落空。 好几个回合过后,蒙古勇士怒了,大吼一声凌空就扑了过去。王璟没料到他会跳起来,被他抱住了腰,一个扭身摔倒在地。 蒙古勇士刚刚被王璟耍得心中已怒极,弯起手肘就朝王璟胸口击去。 在一旁看着地众位大臣们有的不忍心地撇开了脸,王显和王栋吓得一下子站了起来,面色发白。 这一下下去若是击中,以那勇士的力道,王璟即便侥幸不死,也会去了半条命。 王璟看着那有力的手肘朝着自己地胸口砸来,却是冷静非常。他练武是真的很有天赋的,即便是起步较晚,进步却是另每一位教他的师父都惊叹。 只见他将身体以极度扭曲的方式一转,同时并指聚力再那蒙古勇士的后腰上某处狠狠一戳,那蒙古勇士手肘上的力气不知怎么的就被卸去了大半,但是余力使它还是砸到了王璟的手臂上。 王璟皱眉“嘶”了一声,立即灵活地又一个翻身,从那蒙古勇士的身下逃了出来。他摸了摸自己的手臂,松了一口气。虽然有些疼,但是因为力道已经被泄了大半,所以并未伤到筋骨,不然他手臂就废了。 这时候他不由地十分庆幸,之前宣韶提议让他练武之余多多熟悉一下人体穴位。因为王璟练武起步很晚,即便他天赋惊人,依旧是很难达到顶峰。所以宣韶叫他用旁的办法来弥补,不想今日出战,这一招还真的管用。 王璟心中一阵兴奋,斗志比刚刚受伤之前还要旺盛了。 蒙古勇士没有料到王璟居然会从他刚刚的猛力攻击之下逃脱,看上去甚至连伤都没有受,心中狐疑之余,焦躁之心更为严重。以前与他对打的对手,都是力量强大之人,这种你追我跑的打法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实在是让他不习惯。 将拳头捏得哗啦作响,蒙古勇士又逼近了过来。接下来,自然又是一阵你追我逃。 王璟从不正面攻击,只是在蒙古勇士偶尔逼近了他,无法逃脱的时候也不再逃跑,而是从各种刁钻的角度给予反击。 慢慢的蒙古勇士发了狂了,下手却使越发没有章法起来。王璟接着自己灵活的身体,总是能绕到蒙古勇士的背后,给予袭击。偏偏他还能一打一个准儿。 蒙古勇士最后故技重施,猛然有朝他扑了过来。王璟这一次却没有跑,反而是迎身而上,与蒙古勇士正面对上了。 蒙古勇士一愣,手下反而慢了下来。王璟瞅准了机会,朝着蒙古勇士练练几个进攻。这几招正面攻击,是他昨日刚刚从丁酉那里学过来的,还没有机会应用到实践上。刚刚却是突然灵光一闪。 这几招招式十分简单,却是丁酉无数次实战经验的总结,因此狠辣非常,与王璟平日里所学截然不同。蒙古勇士没有料到这个刚刚一直被自己打的满屋子跑的少年突然像是换了一个人似得。 好像在他面前的不是一个在他看来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了,而是一个经验丰富下手狠辣的搏斗老手。竟然让他躲避不过。 蒙古勇士,并不代表着武功就高,只能说明他经打,耐打,一身蛮力,不怕死。于是在王璟一连串简练却十分管用的招式下,蒙古勇士终于被王璟一脚踢中了脸颊,往一边歪倒。王璟不放过这个机会,立即贴身上去,却是绕过他,朝着他背脊处给了一拳。 令人十分意外的,蒙古勇士居然“噗通”一声,倒了下去,半响爬不起来了。 殿中静了一静,随即欢呼声响起。那些原本斯斯文文的文官们全都站起来手舞足蹈,好像打赢了的是他们自己。 也难怪他们这么高兴,上场打赢蒙古勇士的可是文官家的孩子,官学里的学生。与他们差不多的出生,这能让他们更好的代入。 蒙古勇士终于站了起来,他看了王璟半响,大家以为他还要打,他却是转身退了下去。 皇帝看得龙颜大悦,正要说些场面话,蒙古人那边却有了不和谐的声音。一人用半生不熟的中原话道:“不敢正面对敌,只会背后偷袭,算是什么好汉” 文官那边却有人闲闲道:“你们一个什么一族之勇士,单挑我朝文弱的学子,输了还要狡辩,这还真是英雄好汉” 文官们全都起哄:“英雄啊,好汉啊,承让了” 蒙古人那边面面相觑,有些狼狈。打口水战,他们真的不可能赢得了这群有事没事都能在朝廷里争得面红耳赤的书生。 宣韶却是突然出声道:“你们若是不服,那就派个人出来与他比射箭吧。近身功夫你们觉得他是旁道取胜,射箭的话,结果便是一目了然。” 此言一出,殿中又是大哗。文臣们觉得反正都赢了,还比个什么,要是输了怎么办? 蒙古人那边却是笑了,立即道:“比就比,只是输了你们可别仗着人多抵赖。” 王璟见宣韶对自己这么有信心,心中也是豪情万丈。他今日怎么也要赢了这群野蛮人皇帝见宣韶信心满满,自然也是乐见其成。能赢给他长脸,他自然是高兴的。即便是输了,两回合一胜一负也不算丢人。 他哈哈一笑:“那就比吧,有朕在此谁敢输了不认?来人啊,去那弓箭和靶子你们那方谁上场?” “还是我来”刚刚打架输了的蒙古勇士站了起来,瞪着王璟道:“虽然刚才你手法有些邪门,但是射箭总没法倒巧刚刚我们都耗费了体力,所以还是由我来与你比试最公平不过了。” 他说的是蒙古话,这是旁人给翻译的。 王璟倒是无所谓,做了个请的手势,那蒙古勇士便又站了出来。 箭靶和弓箭很快就被搬了上来。箭靶只有一个,便于等会儿比较,弓箭却是有好几把,让两人可以挑选顺手的。 王瓃与蒙古勇士各自挑了一把。 王璟有对那勇士比了一个手势,让他先射。蒙古勇士也不推辞,一只手握弓箭,一只手随意从箭篓中捞出了三支箭,竟然将三支箭一起支在了箭弦上。他有些轻蔑地看了王璟一眼,接着眼睛微眯,右手用力拉弦,三箭齐发,却是只发出了“咻”的一声。 接着箭靶上便是三声“笃、笃、笃”响。虽然三箭齐发,但是受力并不均匀,抵达箭靶的顺序有先有后。虽是如此,却依然有两只箭落在了靶心,另一只也是接近了靶心。 这也算是神乎其技了,殿中一片惊叹之声。 皇帝坐上上头也不由得叫了一声好,朝蒙古二王子乌恩其笑道:“果然是你们一族的勇士,这箭法当真是好” 乌恩其闻言忙道:“这位文人出身的王家公子也是非常出色,读书人能如此到真是不易。” 皇帝哈哈一笑,就坡下驴:“无论如何,勇气可嘉有这种臣子也是我朝的福气。”王璟并未在朝为官,皇帝却称他为臣子,众位擅于琢磨的大臣们闻弦歌而知雅意,知道这位王家的小子怕是得了皇帝的青睐,要飞黄腾达了。 众人交换了一下眼色,自然是心中有了计较。看向王栋的目光也不乏羡慕嫉妒恨,心里想着,怎么就没让自己家的小子来皇帝面前给露这么大的一个脸? 王显与王栋对皇帝的话虽然也有些惊讶,但是却是不动声色。 第四百二十五章 英雄出少年 皇帝一句话,下面的人总使免不了各种猜测。文臣们心思较重,更是喜欢是不是地在心中百转千回一番,因此相比于之前的场面,厅中倒是一下子安静下来了许多。 皇帝早已经习惯了这种气氛,脸上一直是笑眯眯的,还不忘朝着王璟鼓励道:“今日不过是切磋,你尽力而为便罢,用不着将输赢放在心上。这一局是输是赢,朕都重重有赏!” 此话一出,下面又是一阵哗然。王显与王栋两人对视一眼,心情甚为复杂。 王璟朝着皇帝一抱拳,大声应了一声“是,皇上。”声音中斗志盎然,一点也没有被蒙古勇士那神来般的技巧所吓到。 王璟伸手去箭篓里去捞箭,碰到箭羽的时候,手却是顿了一下。他突然偏头朝着站在一旁观战的宣韶咧嘴一笑,还十分滑稽地挤了一下眼睛。 宣韶微微挑眉,却见王璟一下子从箭篓里抓出了三支箭。 “咦?他也要与那蒙古人一样三箭齐发?”一位大臣惊呼道。 其余众人也都低声交头接耳起来,殿中又一次热闹了起来。 “王大人,你家小子竟然会这种神技?这可真是英雄出少年啊!”与王栋站的近的一位文臣,摸着胡子道。 王栋眼神万分复杂,嘴上却是淡笑着道:“小孩子闹着玩,练来强身健体罢了。” “……”这话其实挺欠扁的。 而坐在上首的皇帝惊讶之余,眼中的兴味之色更甚。 宣韶确是想了想,摇头失笑。 无视众人或惊讶或期盼的眼神,王璟的目光只定定地看着自己前面的靶子,仿佛这个世界的一切声音与景象都已经离他远去,只余下他一人,靶子,已经手中握着的弓箭。 终于他深吸了一口气,将手中的箭支在了弓弦之上。 殿中却是响起了一阵嘘声。以及唉声叹气的声音。原来王璟手中虽然捏着三支箭,但是支上弓弦的却只有一只。这不是吊人胃口么?不会三箭齐发,你乱装什么高手姿态啊!众人觉得自己被愚弄了。 皇帝到依旧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这些王璟都没有放在心上。他压根儿没有听见。 提气松指,“嗖”的一声,箭离弦而去。只是这一支箭射出去之后,王璟并没有停下动作,众人也根本没有看清楚他接下来的动作,只是紧接着又听到了“嗖——嗖——”两声,三支箭竟然是几乎没有时间间隔地相继离了弦。 “啪——啪——啪——”三声连响。殿中顷刻间安静了下来,竟然呼吸都可闻。 皇帝突然站了起来,盯着前方的靶子,眼中光芒闪动,半响他大叫了一声:“好!” 皇帝此言一出,像是一下子开启了某一个开关,殿中叫好之声不断,欢呼之声更像是能掀掉殿顶。 王璟看着前面的靶子。再看了看自己的手心,眼中的光芒如同烈日一般的耀眼,他脸上的狂喜比殿中任何一个人都要明显。 成功了! 三箭连珠! 蒙古勇士是齐发三箭。这是需要大力气的。王璟却是连发三箭,后一箭紧紧跟着前一箭。刚刚发出三声“啪——”的声响,是王璟的第一支箭挤掉了蒙古勇士最近靶心的那一支,接下来的两支又陆续击在了自己射出的前一箭上头,三支箭竟是落在了一处。 这种射法,比起蒙古勇士的那三箭,更加考验射箭之人的灵巧性与敏锐性,箭术谁更胜一筹,一目了然。 宣韶走到王璟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王璟终于回过神来。他看着宣韶。高兴的有些语无伦次:“我……我成功了!那一次见你做到过,又教了我一些技巧,我便一直在自己练着,不过今日是我射的最好的一次。” 宣韶看了看箭靶,点头笑道:“你做的很好,再练两年五珠连发也是可以的。” 王瓃闻言。眼中的兴奋之色更浓。 宣韶小声提醒道:“快去见驾吧。” 王璟想到自己是在殿上,忙点了点头,收敛了神色,将手中的弓弦递给了一旁的内侍,走到皇帝面前去跪下复命。 皇帝哈哈大笑,今日王璟给他长了好大的脸。一个文官家庭出生的学子,竟然单挑蒙古勇士,还赢得这么漂亮。 “好小子,功夫确实够硬,难怪宣韶会荐了你上来。读过兵书没有?” 王璟笑出一口白牙:“读过一些。”想了想,数道,“读过吴子、六韬、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虎矜经、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皇帝一愣,继而笑骂道:“好小子,也不知道谦虚一下。” 王璟闻言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脸红道:“先生说,他是我这么大岁数的时候,整日卷不离手,到了如今知天命之年,他读过的书东西两厢也摆不下了,只能铺到床底下。学生只读了这几本,确实不应该拿出来说。” “……” 地下一阵哄笑。 皇帝也崩不住笑了:“你先生

相关推荐: 树深时见鹿   红豆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乡村桃运小神医   深宵(1V1 H)   淫魔神(陨落神)   蝴蝶解碼-校園H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婚里婚外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