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他们的娇宠[高H NP] > 第81章

第81章

,体贴备至,给足了爷爷面子。即便是有些意见她不赞同,也不会当场反驳。但是家里的人都知道,只要是奶奶不赞同的事情,即便爷爷前一天做了决定,第二日也会改了决定。 虽然说奶奶这样的也未必是多好的性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她很成功。 三娘一直以为当初奶奶教堂姐妹的那些自己永远也用不上,不想今日却是想了起来,虽然极大的可能还是用不上,不过却也让她明白当初老人家在教导儿孙的时候,是很用心的。 她的那些堂姐妹嫁了人之后,总是能得到婆婆和老公的喜爱,即便是偶尔犯浑,也会被奶奶及时骂清醒了。 两人又躺了一会儿,虽然没有说话,气氛却是极好的,让三娘不想起床。 不过眼看这时间快到了,想着今日还要进宫去向皇太后和皇后谢恩,三娘只能暂时收了自己的懒劲儿。 “时候不早了,还要梳洗一番,我们起身吧。”三娘用手指在宣韶的胸口戳了戳,美好的触感让她玩性大发,索性用手指在宣韶的胸前划了起来。 只是才动了几下,手就被宣韶一把捉住了。 三娘抬头,不解地朝宣韶看过去,眼神纯净。仿佛自己没有做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宣韶哞色深沉地看着三娘,突然他扬唇微微一笑,似是料峭的早春,冰雪初融,繁华却盛开了满眼。 三娘被他的笑容晃花了眼睛,一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不想下一秒宣韶就俯身逼了过来。 直到两人唇舌相交,拥吻到了气喘吁吁,三娘觉得自己的氧气全被宣韶夺去了才反应过来。 刚刚宣韶那是美人计?美人计?美人计? 三娘气恼用手在宣韶的腰间猛掐,却让宣韶的吻更加地激烈。 两人再次能好好说话的时候,已经过去很久了。 不得不说,男人在这方面都是有天赋的,昨日宣韶吻她的时候,虽然步骤没有错,但是总是有些生疏的,刚刚的吻却让她身体发软,忍不住用舌与他一起共舞。 知道三娘觉得有些不对,怕宣韶真的想要与她在做一次全套,才狠下心将他推开了。 两人都有些气息不稳。 宣韶用手指在三娘的唇上轻轻抚了抚,有些疼惜:“等会儿用我给你的胭脂擦一下。”三娘的唇有些红肿了。 三娘想要瞪宣韶,想了想确实泄了气,觉得实在是没有什么立场,她自己刚刚也吻得很投入。 第三百四十四章 丫鬟 正羞愤着,宣韶起身下床。 “你去哪里?”三娘下意识地问道。 宣韶拿过搭在屏风上的自己的衣裳,回身朝三娘温柔地笑:“我去练会儿剑,要我帮你把丫鬟叫进来吗?” 三娘见时候不早了便点了点头,宣韶也不用人伺候,自己将衣服穿上便向外去了。 被窝里少了一个人,温度骤然降下了许多,只是宣韶的气息仍然没有散去。三娘便坐在床头,用被子将自己包裹了起来,懒懒地不想动弹,直到有人进了内室。 白英带着几个丫鬟进来了,大多是自己身边伺候惯的,却还有两人并不是自己的丫鬟,三娘随意看了一眼,认出其中一个穿紫色衣衫的是昨晚洗后自己沃盥的那一个,应当是原来伺候宣韶的。 白英指挥小丫鬟将洗漱用的铜盆,铜水壶和痰盂等物放在一边,走过来道:“小姐,奴婢伺候您洗漱?” 三娘点了点头,白英便让捧着铜水盆的丫鬟上前,自己亲自将帕子放到了水里浸湿。 “让奴婢来来吧。”紫衣丫鬟上前,朝着三娘行了一礼,对白英道。 三娘看向紫衣丫鬟,面带微笑,却是没有说话。白英见三娘没有开口,也不将帕子给那丫鬟。 紫衣丫鬟忙道:“噢,奴婢紫鸢,原是夫人身边伺候的,前几日夫人将奴婢赐给了少爷。” 此话一出,屋子里便静了一静,三娘带过来的丫鬟们都有些不安地看着三娘。白英也讶异地看了那紫衣丫鬟一眼,接着又忙着自己手下的事情,当作什么也没有听见。 三娘面上表情不变,让白英伺候自己洗脸净手,心里却是思虑万千。 婆婆突然给儿子媳妇赐了个丫鬟过来,其意味往往是让人深思的,而姜夫人又是何意呢?只是单单觉得儿子房里少了使唤的人?可在才成亲这个当口就这么明目张胆地给儿子塞人,又置儿媳妇与何地?三娘有些摸不透自己这位婆婆的性子了。 紫鸢见自己被晾在一边也没有怎么尴尬,只在一旁恭谨地低着头站了。 三娘在白英的伺候下洗漱完了,这才笑着对紫鸢说:“我在家的时候就习惯了白英伺候了,你既然是母亲赐到我们院子里来的,这些小事自不必做的。” 赐给宣韶和赐给这个院子,说法不一样,意思也是天差地别。 紫鸢垂了垂眸子,恭谨道:“奴婢就是奴婢,少夫人您能使唤就是奴婢天大的福气了。” 三娘起身下榻,另一个面生的丫鬟连忙上前去蹲下给三娘穿鞋,三娘便也有着她了。 “你也是母亲新赐过来的么?叫什么名字?”三娘笑问道。 那丫鬟已经帮三娘将鞋穿好,还不忘帮三娘将鞋跟部分自己拉了拉,很是细致。听见三娘问话便忙起身行了一礼:“奴婢新竹,原本就是少爷屋子里的丫鬟。只是少爷很少回内院,也不喜欢丫鬟近身伺候,所以奴婢之前只是管着少爷的四季衣裳的。” 这话是暗示她,她虽然是宣韶身边伺候的丫鬟,却与宣韶并不亲近,最亲近宣韶的事情就是帮他管理四季衣裳? 三娘便仔细打量了新竹几眼,见她眉眼生的极为平凡,气质却很是娴静,举止也得体,应该是个聪明的。 三娘点了点头,温声道:“既然如此,那以后少爷的四季衣裳还是由你管着罢。” 新竹闻言,忙上前来谢恩。 三娘刚刚换好了衣裳,外头就有人禀报道说夫人身边的周嬷嬷来了。 三娘忙让人进来。 来的是一个四十多岁左右的嬷嬷,圆盘脸,一脸和气的笑。她朝着三娘行了礼,还笑吟吟地说了几句慈祥话。 三娘刚想问问她的来意,周嬷嬷便将眼睛往床上瞟去,三娘立即就明白了这周嬷嬷是来干什么的了。饶是她,也不由得有些面红耳赤。 周嬷嬷也不说什么,只笑着走到床边,从被子地下抽出了一块白色的帕子。三娘眼角瞥见那帕子上面红的,白得一片狼藉,不由得心中哀嚎。这玩意居然要拿出去示人?这都是一些什么扭曲的心里同时又不由地想到,曾经看电视或者书中写到,男女主不愿意在新婚当夜圆房,可是为了应付“元帕”的问题,男的便将手弄伤,将血滴在元帕上,用来表示女子的贞洁。 可是,一夜过去,帕子上面怎么可能只有落|红?有经验的人一看便能看出真假吧? 周嬷嬷拿着帕子看了看,很满意地样子,她并没有背着人,只是屋子里的一屋丫鬟都羞红了脸将头低下了,或者装着手头正有事情,没有看到。 “奴婢还要回去跟夫人复命,就不在这里耽误少夫人梳洗了,奴婢告退。”周嬷嬷口中的复命是复的什么命,众人不用猜都已经知道了。 三娘低着头,轻轻“晤”了一声,一副新嫁娘娇羞面薄的模样。 周嬷嬷退下去了。白英便红着脸上来帮三娘梳妆。 屋子里的气氛也尴尬了许久,这些丫鬟都是没有经历过人事的,面皮本就比较薄一些。 最后还是三娘自己开口与白英说话,才让屋子里的气氛缓了过来。 三娘如今已经为人妇,就要梳妇人头。白英在王家的时候本是跟沉香学了好些头型,但是毕竟是实践的少,手法很不熟练。 “少夫人,让奴婢来试试吧?奴婢伺候夫人的时候,就是给夫人梳头的。”紫鸢这时候上前来自告奋勇道。 三娘自镜中看了紫鸢一眼,这一却没有拒绝,点了点头:“那你来试试吧。” 紫鸢忙接过白英手中的篦子,三娘感觉到她的手法很轻柔,一点也没有把自己弄疼,动作也很是熟练的样子。知道她可能没有撒谎,以前肯定是经常梳头才会有这么熟练的手法。 “少夫人,梳个随云髻可好?”紫鸢看着镜子中的三娘,问道。 三娘想了想点头:“你看着办吧。” “诶。”紫鸢高兴地应了一声,手下动作不停,三两下就将发髻挽好了,“少夫人您看,可还满意?” 紫鸢低头问道,还不忘拿起了梳妆台上的小靶镜,放到三娘的头后面,让三娘能借着两面镜子看到自己后面的发型。 紫鸢这头梳的还是极好的,这个发型也与三娘很般配,便点头笑道:“极好,我很喜欢。” 紫鸢立即松了一口气,屈膝行礼道:“少夫人喜欢就好,以后奴婢就给您梳头。” 三娘笑了笑,没有说什么,既不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 紫鸢又从三娘的妆奁里挑了一套赤金镶嵌红宝石的头面给三娘戴上了。三娘才新婚,穿的是一身银红,与红宝书到是极为相称的。 上妆的时候,三娘看着自己比往常要红润的唇瓣,想起了宣韶的吩咐,便让白英找出那只胭脂,自己亲手用簪子挑了一些抹在了嘴唇上,涂匀了。 才一打扮完了,宣韶便回来了。 宣韶的身上似是沾了一些早晨的露珠,身上有着刚刚运动过后特有的阳光味道,俊美的容颜似是能发光似得,很是吸引人。 紫鸢看见宣韶,便迎了上去:“少爷,您又一早就去练武了?奴婢这就去找干尽的衣裳给您换,在让人给您送水来沐浴。”很是贴心。 三娘在一边笑着听着,也不说话。 宣韶只淡淡地看了紫鸢一眼,没有答话,而是打量了三娘几眼:“你都换好了衣裳了?” 三娘点了点头,看了紫鸢一眼:“是母亲赏给我们的丫鬟能干,我带来的丫鬟都梳不好头,她才两三下就弄好了,你看,是不是很好?” 宣韶笑着打量了三娘几眼,点了点头:“不错。”顿了顿有道,“很好看。” 屋子里响起了几声小小的笑声。 三娘暗暗瞪了宣韶一眼。 宣韶当作没有看见,只道:“你喜欢紫鸢被你梳头,那她以后就给你梳头吧。”说着便又往外走,一边道:“我去沐浴换一身衣裳,等会儿就陪你去给母亲请安。” 紫鸢见状便想跟上去,却是让宣韶皱眉回头淡声道:“厨房已经让人送了热水过来了。我不需要人伺候,你跟着少夫人就是了。” 三娘笑着看着,见宣韶走了出去,才转头对新竹道:“你不是替少爷管着衣裳的的?去帮少爷将衣裳备好了,让人送过去。” 新竹忙恭谨的领命去了。 三娘见自己都准备好了,厨房那边却没有说要传膳的意思,想着可能要去关雎院里与姜氏一起用饭,便也没有提起。 等到宣韶回来,又过了两盏茶的时间了。 两人便一起往姜氏的院子去了。 昨日三娘进来的时候是蒙着盖头的,所以这次是第一次看到庄郡王府。宣韶的这一动偏院确实是不够宽敞,离着主院那边也远,不过却被打理得井井有条,看着到也很舒适。三娘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姜氏的院子,离着这边不是很远,慢走过去也最多是一盏茶的功夫。 这时候太刚蒙蒙亮,府里的一切也都还像是一片灰色的背景,姜氏的院子里虽然也有不少的仆妇,但是依旧给人几分冷清之感。 第三百四十五章 拜见婆婆 三娘跟着宣韶一路走来,一边打量着府里的环境,一边想着宣韶的母亲姜氏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两人走到关雎院的时候,姜氏已经坐在厅里等了。 三娘第一眼看到姜氏很是惊讶,因为姜氏看上去很年轻,她的面容与宣韶有些相似,不过也仅仅是有些相似而已。 姜氏的实际年龄应该快四十了,可是坐在厅中主坐上的妇人,穿着玄色镶领蟹壳青底子鹅黄花卉纹样缎面圆领对襟通袖褙子,玄色镶边霜色绸缎马面裙,头上是一套金镶玉的头面,看上去只有三十岁左右。且她妆扮素净,穿的衣裳梳的头型都有刻意扮老的意思,可即便是如此任然难掩天生的丽质。 三娘相信,她若是打扮得鲜亮一些,说是二十七八也没有人不信。 而自宣韶和三娘一走进来,姜氏也一直打量这三娘。 三娘今日穿了一身红色绣金镶边粉色菊纹暗花缎面圆领对襟通袖袄,象牙色五彩折枝菊花刺绣百褶裙,梳了随云髻,戴了一套赤金镶红宝的头面,端庄秀丽。与同样是一身红衣,容貌清俊的宣韶站在一处,看上去极为般配,让人一看就移不开眼来。 姜氏面上带了笑,右脸颊上露出了一个与宣韶一样的酒窝,让两人的容貌又相像了一些。 早有丫鬟在姜氏面前铺了垫子,三娘与宣韶上前,在姜氏面前跪下了,恭谨地磕了头。又有丫鬟碰了一杯茶过来,递给了三娘。 “母亲,请用茶。”三娘将之托与头顶,等姜氏接下。 姜氏爽快地接了茶碗,喝了一口,又递给了丫鬟,接着从另一个丫鬟手中的托盘上拿出了一个大红绣色绣连理枝的缎面荷包递给了三娘。 “这是给你的,收好。”姜氏的声音清澈温和。 三娘恭谨地接过了,姜氏又示意丫鬟上前去将三娘搀扶了起来。 三娘起身之后,在看到扶着自己的手的那名绿衣丫鬟的脸时,愣了一愣。不过她养气功夫极好,面上情绪的变化转瞬即逝,随即便若无其事地垂首站在了宣韶的身边。 “夫人,时候不早了,先用饭吧?等会儿少爷与少夫人还要进宫去呢。”一个梳着妇人头,长相清秀看上去三十多岁的女子笑着对姜氏道,她见三娘朝她看过去,还点头笑了笑。 三娘有些猜不准她的身份。 “这是范姨娘,相互见个礼吧。”姜氏指着范姨娘,对三娘温声道。 三娘心中有些惊讶,面上却是没有犹豫地朝这范姨娘行了半礼,范姨娘侧身避了,忙到不敢,还笑着喊了三娘一声少夫人。 姜氏让范姨娘扶着自己起身,先往一边的饭厅去了,三娘与宣韶跟在后面。 突然手心一暖,三娘头不动,只拿眼睛暗自瞥了身旁的宣韶一眼,宣韶只轻轻握了一下便又放开了手,似是在告诉她不要紧张。 姜氏坐在了主位上,三娘见有丫鬟端了铜盆上来,想了想便站到了姜氏身边,想要伺候姜氏净手。 姜氏一愣,继而笑着摇头道:“你坐下就好,我们家里没有这么些规矩,我也不想给媳妇立什么规矩。” 三娘有些犹豫,今早上紫鸢的事情让她有些摸不着姜氏的心思,不知道这个婆婆是故意这样说来考验她的诚心还是什么,而且,看了一眼姜氏身后立着的那个绿衣服的丫鬟,三娘更是有些小心翼翼了。 这个绿衣服的丫鬟她是见过的,分明就是上次孙府老太爷寿宴,那个撞了她之后扭了脚的丫鬟。想到自己当时问她府上是何处她支支吾吾,之后又听了白果回来后的表述,本就心中有些奇怪,不过今天看到她是姜氏的丫鬟之后她到是明白了。 三娘这么一犹豫,姜氏身边的范姨娘走了过来,拉着三娘在桌上坐了,笑道:“少夫人您坐,夫人她说的可不是什么客套话,日子久了你就会明白了,夫人啊她可不会别的府上那些个主母们的那一套。您这才进门第一日,她就给您立规矩,夫人她难道就不怕人家说她待媳妇苛刻?” 范姨娘一边开着玩笑,一边自己去服侍姜氏净手,姜氏只听着,并不脑,看得出两人平日里相处应当是不错的。 三娘看了宣韶一眼,见宣韶对她点了点头,示意她听姜氏的话坐下,她也就不好抢着去服侍姜氏了。 丫鬟上来服侍三娘和宣韶也净了手,三娘知道,姜氏今日也一定不会让她伺候布菜之类的,便也就暂且作罢了。 或许是因为今日是她第一天进门,也或许是因为宣韶在,所以姜氏不好立规矩。三娘想着,以后若是姜氏要给她立规矩,她受着就是了。只要不触及她的底线,服侍长辈她是愿意的,也不觉得有哪里委屈。 等姜氏先动了筷,宣韶拿起筷子,三娘才跟着拿筷子吃饭。 “我早上吃的清淡,韶儿他对吃食也不挑剔,所以早膳很简单。你如果有什么想吃的,就告诉周嬷嬷。”姜氏只让丫鬟给她盛了一碗粥,象征性的拿了拿筷子,却没有吃。想起了什么般地,对三娘道。 三娘开始听过来铺床的四房的婶婶派人打听过了,庄亲王府里,因为老王妃还在世,他们这边与庄郡王那一房的人并没有分家。原本按着规矩,世子承爵之后,王爷的其他儿子是要搬出去的。不过因为当年宣韶的父亲是世子,而他去世之后只剩下了姜氏和宣韶这一对孤儿寡母,太后就让宣韶和姜氏还在庄亲王府一起住着。 所以两边的人吃饭都是在大厨房,若是要开小灶是需要另外加银子的。 现在摆在桌上的早膳有黑米粥,鱼片粥,清粥,花卷,锅贴,芝麻烧饼,椒盐蒸饼,一盘不知馅料的小包子,鸡汤面,一个什锦冷菜拼盘,几个小菜,各色酱菜……零零总总摆了一桌子。 这些与三娘在王家的时候吃的也没有太多的不同,三娘知道京城里的各家各府上,早膳都是差不多的,花样也繁多,而庄郡王府上的这些已经算是简单的了。不过三娘到不觉得简单些有什么不好。他们也才这么三个人,吃不完浪费。 前一世家中条件也是好的,不过有过从军经历的爷爷却是最痛恨人家浪费粮食,就算是出门吃饭,老人家也会交代服务员将吃剩下的打包。她们这些孙子孙女,更是从小就养成了不浪费碗里的一粒粮食的习惯。 记得她二堂姐第一次去二堂姐夫家里吃饭,当时两人也都还是刚刚认识不久,堂姐夫的父母是商界的知名人士,原本有些担心二堂姐因为出身而养成了娇纵的性子,对她和自己儿子不是特别看好。 结果第一次一起吃饭的时候,无论是二堂姐夫还是她当时的未来婆婆往她碗里夹菜,她都吃了个一点不剩,尽管当时她碗里的菜已经堆成了城墙了,按理说一般的女生都是吃不完的。 二堂姐夫一家人最后都有些瞠目结舌,最后还是二堂姐夫看出来她是吃不下了却在强撑,便体贴道要她吃不下就放下,不用勉强。 二堂姐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吃了不少了,她当时不好意思道家中爷爷自小就教育,碗里的食物都不要浪费,所以她已经习惯了将自己碗里的东西吃干净。 当时二堂姐夫的爷爷也在场,后来在二堂姐走后便对自己的儿子媳妇道:“有这样的长辈教出来的孩子又能娇纵到哪里去?这姑娘我很满意,而且原本她嫁到我们家来也是我们高攀了,你们还有什么意见?” 自然能是没有人敢有意见的,在二堂姐嫁给二堂姐夫之后,这位老人一直也都很喜欢二堂姐,每次夫妻间有什么小摩擦了,都会站出来给二堂姐撑腰。二堂姐曾开玩笑说,她在婆家有老爷子当靠山,连婆婆都要让她几分。 三娘对姜氏道:“这些我都是喜欢的,多谢母亲。” 姜氏点了点头,便也不再说什么了。三人安安静静地用完了饭。 “你们回去收拾一下就早些进宫去吧,若是宫里太后留饭就派个人回来说一声。”姜氏交代三娘和宣韶。 三娘与宣韶退了出去。 “我们用饭都是与母亲一起的吗?”在路上走的时候,三娘问宣韶道。 宣韶顿了顿,转头看三娘:“以前我很少回来用饭,每次回来都是在母亲的院子里用的。你若是觉得不方便……” 三娘不等宣韶说完,就回了他一个灿烂的笑:“哪里有不方便?我喜欢吃饭的时候热闹一些,以后你若是要忙公事,不能回来吃饭,我还可以与母亲做个伴儿呢。” 宣韶又接着衣袖的遮挡握住了三娘的手,他面上已然是一本正经的清冷模样,三娘却是被他用手指摩挲着手心而有些脸红。 “以后我会尽量回来陪你们吃饭。”宣韶轻声道。 三娘斜睨了他一眼,眼中的笑意却是怎么也遮掩不住。 第三百四十六章 皇命 三娘与宣韶进宫得很早,赶在了太后接待的人的第一波,也是因为新婚的关系,牌子一递上去,太后就召见了。 看到宣韶与三娘两人一前一后地上前来磕头请安,太后笑的合不拢嘴。 “好好好,一对佳儿佳妇。春嬷嬷,快将我给他们的礼拿出来。” 其实宫女早就捧着托盘站在一边了,春嬷嬷亲自将那托盘接了过去,盛到了太后的眼前。 太后笑眯眯地对宣韶和三娘招了招手,宣韶与三娘便走近了几步站到了太后面前。 春嬷嬷手中的托盘上是一对麒麟玉佩。麒麟,雄性称之为麒,雌性称之为麟。 太后亲自拿起了那一块雕刻着雄兽的玉佩,微微立直了身子戴在了宣韶的脖子上,又拿起了雕刻着雌兽的那一块,依样挂在了三娘的脖子上。 “这玉是前年西边的和田进献上来的最好的一块玉料,哀家让人雕刻了四枚玉佩,龙凤和麒麟。龙凤配哀家给了皇帝和皇后,这对麒麟就送给你们,愿你们和和美美,夫唱妇随,白头偕老。”太后轮番打量了宣韶和三娘一番,笑眯眯道。 宣韶与三娘便又跪下谢了恩。 “皇上应该有事情要召见你吧?你自去吧,三娘留下来陪我说说话。等会儿你们都留下来用午膳,前几日代哀家去浙江一带查看选秀事宜的太监总管带了几头‘大玉斑’回来,你们想必是没有吃过的,今儿就尝一尝鲜。”三娘对宣韶道。 大玉斑,这个名字不是江浙一代的人可能没有听说过,不过它还有一个让人如雷贯耳的名字:河豚。三娘以前却是吃过的,确实是很鲜美,不过也很考验厨师的功底。 宣韶今日进宫确实被皇帝召见了,听了太后的话便谢了恩退下了。 三娘看着宣韶的背影,心中也是有些担心的。皇帝这么急着让他们成亲,想必真的是有什么危险的事情要让宣韶去做,就如王栋猜测的那样。三娘并不盼望宣韶封侯拜爵,她只希望宣韶平平安安。 但是这种话她不能说出来,因为大都数的人,比如太后,皇帝甚至是她的父亲王栋都觉得宣韶为这个国家和朝廷抛头颅洒热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至于宣韶本人……想必他也是这么想的吧。 宣韶走后,太后很慈爱的拉着三娘说话,还问了她在王府里住着习惯不习惯。 之后太后又陆续接见了几位递牌子进宫来给太后请安的外命妇,太后便让三娘也在一边坐着,陪着一起说话。 太后对人都很和气,也很是喜欢听那些夫人们说外面的事情,总是听得津津有味。 太后原本是要让三娘去皇后娘娘那里谢恩的,不过派了人过去之后,皇后那边特意派了人过来说她正忙着选秀安排事宜,言下之意就是眼下她很忙,没有空接见。 不过给宣韶和三娘的礼到是让人送了过来,是一对翡翠手串,快到中午的时候,那些夫人们都告了退,之后宣韶也回来了,三娘看宣韶的脸色,并没有看出什么来。三娘发现,在外头的时候,宣韶总是端着一张清冷的脸,一副生人勿近,熟人勿扰的模样。 只是在私下里的时候,三娘已经发现了,宣韶其实是一个很体贴很温柔的人。想着这一面只有自己得见,三娘心中不是不高兴的。 之后太后便传了膳上来,河豚肉很美味,宫中的厨师果然都是有一两把刷子的。只是在宫里,在太后面前,谁又能放开肚子大吃特吃?连太后自己也只是象征性地动了动筷子而已。 在宫里用完了午膳,两人便告辞回庄郡王府。 来的时候,三娘刚乘车,宣韶骑马随车。回去的时候宣韶与三娘一起乘马车。 车上只有两人,原本两人是各自坐着的,马车颠簸了一下,宣韶扶着了三娘的腰,之后三娘便顺理成章地靠到了宣韶的怀里。 “你什么时候走?”三娘闭着眼睛,轻声道。 宣韶低头看了一眼靠在自己肩膀上,闭着眼睛说话的女子,沉默了片刻。 “三日之后。” 三娘不由地睁眼,偏头看向宣韶:“这么快?” 宣韶点了点头:“北方形势严峻,镇北将军虽是善战,但对北边沙漠的情形并不了解,蒙古兵一撤退就没有办法乘胜追击,怕孤军深入。早年,我父亲……曾经只身探入漠北,他精通北边各个部落的语言,对蒙古各个部族都很了解。” 三娘有些惊讶,她在太后的言辞中,觉得太后对宣韶已经去世的父亲评价很高,这与那位世子爷留下来的名声很是有些不相符。现在她明白了这是因为什么原因了。 世子爷当年被流放到边境,可能是奉了先皇的密令去的,而最后朝廷对蒙古的战争能得胜,他在这当中可能起了不少的作用。也难怪太后和皇上会对宣韶这般器重。 “可是父亲已经不在了,你毕竟不是他,皇上希望你能做什么?”三娘有些疑惑道。 宣韶闻言,含蓄道:“我自幼在边境长大,蒙古各部的语言也都略懂。当年我父亲曾经曾经写过一本手札,虽然最后很可惜没有留下来,但是我幼时看过一二。之前,我也曾探过漠北,对蒙古的情形比别人熟悉。” 三娘愣了愣,这算是子承父业? 略懂? …… 见三娘将脸伏在了自己胸口,半响没有说话,宣韶搂着三娘的腰的手臂微微用力。 “我会平安回来的……你放心……” 三娘轻叹了一声,她不放心有能如何?君命如山,她还能怂恿这宣韶抗旨?就算她这么做了,宣韶也不会答应的。 她对这个朝廷和国家没有太多的感情,但是宣韶有。他姓的就是国姓,他的父亲很有可能就是为了国家民|族|大义什么之类的牺牲了。要宣韶在他自己的国家需要他的时候躲起来不理,这对宣韶是一种侮辱。 三娘不是军人,但是她的祖父曾经是,她的一位堂兄弟也是,她明白这些男人的使命感。即便是换了时空,换了朝代,有些东西是始终都不会变的。 “嗯,我会好好照顾母亲,照顾家里的,你安心去办事就好,不用为我们担心。”三娘蹭了蹭宣韶的颈子,轻声道,“我跟母亲等你回来。” 三娘的头顶的发丝擦着宣韶的下巴,头发上面的一根赤金镶嵌红宝石的分心还蹭着宣韶的脸颊,宣韶却没有觉得疼痛不舒服,反而是感觉到了一种全身心的浸泡在了温水中的温暖与心安。 头上发饰的响动倒是让三娘意识到自己的头饰可能刮到宣韶的脸了,便移了移身子,想要将头离了宣韶远一些,却是让宣韶抱紧了动弹不得。三娘也就只能尽量将头偏了一些。 车厢里没有人再说话,气氛却很是温馨,让三娘依偎在宣韶的怀中不想起身。 快乐的时刻总是特别容易过去,所以不知不觉郡王府就到了,马车停了下来,外头的跟车婆子请宣韶和三娘下车。 三娘从宣韶的怀中起来,整了整自己的衣裳,还让宣韶帮忙看看自己有没有什么不妥,一面还伸手去抹平因为自己一直靠着的缘故,宣韶那被弄得有些皱的衣裳。 宣韶认真打量了三娘一番,也伸出手来帮她扶了扶有些歪了的簪子。 三娘见没有什么不妥才让宣韶先下了车,接着又被宣韶扶着下了马车。 “哟,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大哥和……大嫂。”一个女子的声音道。 三娘刚一站稳就看到了似是要乘车出门的惠兰县主。 惠兰见三娘朝她看过去,脸上的笑容刻意加深了几分:“大嫂,你们家五娘还是没有消息么?这都过去好些日子了,不会是……被藏了起来或者干脆就被……呵呵……”惠兰笑地有些花枝乱颤。 三娘其实很少有讨厌的人的,不过这个惠兰县主真的很不讨人喜欢。 当初五娘离开的时候她答应帮她报仇,其实有有安慰五娘的意思在里面。当时五娘虽然安安静静的,但是其实她的情绪很不稳定,三娘怕她再闹出什么事情来,或者干脆自己动手报复,给王家惹祸。五娘的话和行为也是半真半假,三娘又怎么听不出来她的话里的刻意,所以她当时才会出言暗中敲打。 不过若是有机会,她到还真想给这位脑残的县主一点教训。因为她知道,如果倒霉的是她,这位郡主也定会好不留情地上前来踩几脚。 “县主。”三娘礼貌地点了点头,微微笑了笑,却没有接惠兰的茬儿。 惠兰眼珠子一转,还想说什么,宣韶突然淡淡开口:“今日是哪位嬷嬷跟着县主出门?” 惠兰一愣,下意识道:“这与你何干?” 宣韶看也不看她,只盯了她身后的一个连老的嬷嬷,声音很冷漠:“这里已经出了二门了,谁怂恿县主抛头露面,拉下去仗毙。” 那位嬷嬷脸色一白,忙上前来劝县主道:“县主,惠安郡主这会儿想必已经等了许久了,还是先上马车吧。” 第三百四十七章 红豆 惠兰气急,指着宣韶就要骂人,宣韶身后却是突然走出来了两位面无表情的随从,一声不吭上前拖了惠兰县主身后的那位嬷嬷就走。 那位嬷嬷立即鬼哭狼嚎般地喊了起来。 惠兰县主愣住了,竟是半响没有反应过来,待她想明白了宣韶是在做什么的时候,急的跳了起来,转身就给了自己身后的丫鬟桂儿一巴掌。 “还不快去给本县主将人拦下了,养你们是做什么用的?吃干饭的么?任无论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欺负到本县主的头上?”说着眼角还狠狠的瞪向宣韶。 桂儿有些委屈的咬了咬唇,整个左耳和脸颊都火辣辣地疼,她想要抬手捂住疼处,最后却是忍住了,她小心地瞥向那个面容俊美的男子,看到了一双一丝表情也没有的冷然面孔,吓得心里一宿。看了看周围的人,也都是与她一样没有动弹。桂儿便打定了主意装死。 惠兰县主气急交加,对着离着自己近的桂儿又是一巴掌,这一次桂儿却是在惠兰县主的巴掌落下来刚沾到脸的时候,身子一个踉跄,倒在了地上。 惠兰县主只以为自己的力道过重了,却是不想是桂儿故意摔倒的,她跟在惠兰县主身边多年,虽然长得五大三粗,其实心思比别的丫鬟都要细腻。早就摸透的惠兰的性子,因此这种状况她平日里没有少练习,如今已经熟练到让惠兰县主丝毫不能发觉。其实,后面这一巴掌她并不多疼,还远远比不上第一个巴掌所承受的力道。 惠兰县主不料竟是没有一人敢去拦了宣韶的人,半响说不出话来。而她身边的随从也很苦恼,他们是害怕喜怒无常的惠兰县主的,可是他们对宣韶更是有一种打从心里的恐惧。 在宣韶没有回来的那几年,庄郡王府上受了郡王妃指使,故意为难关雎院里的姜夫人的人不在少数,其中有两位郡王妃身边的老嬷嬷,平日里最为过分。有一日,姜夫人身边的丫鬟奉了夫人之命追着少爷出来送披风,正好遇见了从关雎院门前路过的那两位老嬷嬷。 那丫鬟指着两位嬷嬷对着宣韶说了几句话,宣韶当时没有说什么,甚至连看也没有看那两个嬷嬷一眼,接过披风就出了门。可是不久,外院就有人进来,也是二话不说押了那两个嬷嬷就走。 之后郡王妃闹到了关雎院找宣韶要人,宣韶只轻描淡写道人已经交了官府,罪名是以下犯上还有偷窃财物,并道郡王妃若是要人可以去找官府要。 之前那两个嬷嬷欺辱姜氏的事情,关雎院里还有府上一些见风使舵的丫鬟婆子们都是看见了的,人证数都数不清。郡王妃也没有办法说什么,只悄悄谴了人去衙门里提人,不想那两人早就因为熬不住刑,死了。 这件事情也没有刻意隐瞒,因此宣韶的冷酷已经让郡王府里原本欺辱过姜氏的人人人自危。不过还好,宣韶惩治过两位老嬷嬷之后,并没有再对别的人动手的打算。不过,府里的人也都知道了,有些人是万万惹不得的,因为那是掉命的事情。 都说均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其实作为一个奴仆,上位者想要编织一个什么罪名让你死,那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她们毫不犹豫,宣韶是能做出这种事情的人。果不其然,今日又有人遭了殃。 宣韶根本就懒得理会惠兰,见世界清净了,拉了三娘就进了二门,将惠兰抛在了脑后。 三娘刚刚一直低眉顺眼地在一旁站了,小媳妇般的模样。在宣韶身后的人上前拖人的时候,也是微微低了头,面不改色,只当作没有看到。这会儿,宣韶拉她走,她还朝这惠兰友好地笑了笑,这才低着头离开。 宣韶这样做,当作是杀鸡儆猴也好,不然若是宣韶离开了,她还得花上去多的精力去摆平这些庄王府的仆妇,才能让日子好过。很明显刚刚宣韶也有些借题发挥的意思在一面,想必也是怕她以后在内院里会在遇到这种事情吃亏。而这件事情过后,以后想要听从惠兰县主的命令来找她麻烦,还得顾忌着宣韶回来算总帐。 “以后我不在的时候,再遇到这种事情,不必忍让。你是长嫂,想要教训她身边的几个不长眼的奴才,即便是到了太后那里,也是站的住的。” 宣韶淡淡的声音响起。 三娘莞尔:“嗯,我知道了。放心吧,我不会让自己吃亏的。” 宣韶捏了捏三娘的手,还是道:“到时候我给你留一些人。” 三娘也没有反驳。 夫妻两人说着话,很快就回到了西院。宣韶先带着三娘去了关雎院,向姜氏汇报。 三娘跟着宣韶进去的时候,姜氏正伏在厅里那张大圆桌子上拿着一直碧玉方斗在捡桌上的豆子。 三娘见了一愣,以前在王家的时候她是见过家中厨房里的仆妇,在大太阳的天气拿出往年的陈豆子,用団簸箕装了,放在太阳地下一边晒一边挑出霉坏了的。 可是现在是还是大冷天,哪里能晒什么豆子?何况还是需要夫人亲自动手? 三娘看了宣韶一眼,却是忍着没有问,面上也没有丝毫好奇古怪之色,似乎看到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姜氏听到禀报,开始并没有抬头,只一边捡着红豆,一边在口中暗自数着,直到宣韶和三娘行了礼站在了一旁,她才抬头朝着一旁的黄衣丫鬟道:“九百九十九,你先帮我记住了。” 那丫鬟忙应下了,还不忘笑着道喜:“这数字真吉利,正好是少爷与少夫人进来呢,这可是吉兆。” 姜氏闻言也有些高兴,点了点头,面带笑容问宣韶和三娘:“进宫可还顺利?太后娘娘有没有交代什么?” 宣韶便简要地提了几句,三娘又拿出了自己从太后和皇后那里得来的玉佩和手串给姜氏看。姜氏看了几眼,点头笑道:“既然是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送给你们的,那就好好收起来。” 宣韶这时候才又突然:“母亲,三日后,我要离京一段日子。” 姜氏一愣,看了看宣韶有看了看三娘:“你才回来半年不到……这次是又是去何处?什么时候回京?” 宣韶想了想,还是道:“我要去一趟北镜,少说三个月多则半年一年。” 姜氏面上一僵,挥手让身边的人都退下了,这才道:“非得要去吗?” 宣韶有些无奈,可是他明白姜氏为何会说出这种话。他的父亲就是因为奉命去了那里,便再也没有回来,当年他与姜氏孤儿寡母一路回京的途中,路上正好遇见了旱灾,灾民蜂拥南下,途中的辛苦自不必说,姜氏对北边没有什么好印象。 姜氏这话一问完,也知道自己是多此一问,自古君命难违,宣韶此去定是奉了皇帝的命令的。又如何能不去?只是她仍是不死心道:“韶儿,你才成亲没有几日,就这么丢下新婚妻子去北边的话又怎么说的过去?皇上就不能派别人去吗?要不我进宫去求一求太后娘娘?” 宣韶没有说话,他总不能告诉姜氏,他之所以会提前成亲就是因为皇帝想要急着用他?且姜氏本就不讨太后的喜欢,若是为了这件事情进宫去求太后的话,太后必定会大怒。 “母亲,我会竟快会来的,您不必忧心。”宣韶的语气难得地软,不过其中的坚决也让姜氏听了个一清二楚。 姜氏眉头紧蹙,还想要说什么,在对上宣韶的那双眼睛时,却是将即要出口的话咽了下去。 姜氏叹气,果然她这个儿子还是像他的父亲的,想起已经过去的夫君,姜氏心中既酸涩又骄傲。罢了,儿子长大了,像他的父亲一样能干又果敢,她应当欣慰才是,又怎么能学那些没有见识的妇人一般,阻了儿子的前程? “你去吧。”姜氏的声音里带着低低的叹息,自言自语一般道:“有夫君看着护着,你一定能平安回来的。” 说着姜氏又拿起了桌上的绿玉方斗,一粒一粒地数起了撒了满桌的红豆。 三娘在一边看着,总觉得姜氏这样与佛门中人捻佛珠没有什么两样,这是在求心灵的平静么?三娘似懂非懂。 宣韶也不打扰姜氏,示意三娘跟他出去。 “当年父亲出门的时候,曾经告诉母亲,若是因担心他而心中那个不安就每天都数红豆。父亲说这样能够祈福,且经常数着也能让人以后老了也耳聪目明,头脑清晰。他会在母亲数得厌烦了之前回来。”宣韶的声音淡淡的,却是让三娘心中一紧。 她想她能够猜到这个故事的结果,宣世子那一去再也没有回来,而姜氏便一直数着豆子永远也不会觉得厌烦。 一路上夫妻两人都是沉默的,直到进入自己的院门,三娘方才听到宣韶依旧清冷中带着微微磁性的声音以比往常低沉的声音道:“你放心,我不会让你一直数红豆的。”说着便当先跨进了院子。 三娘愣了愣,看着宣韶的背影,直到宣韶见他没有跟上,而停了停,放缓了步子,她才赶紧有跟了上去。 第三百四十八章 培养共同爱好 皇帝让宣韶三日后离京,总算还是给了这一对新婚夫妻相处的时间的,虽然短了一些。 这一下午两人都是在书房里过的。 三娘想着,以后要与宣韶在一起几十年,未免相看两厌,还是要找一个共同的爱好才好。一来可以打发时间,二来也有共同语言,不至于夫妻两人在一起除了脱衣服上|床,就是上|床脱衣服。 良好的夫妻关系都是需要好好培养的,如果实在是没有共同爱好那就培养出来一个。 当年她奶奶嫁给爷爷的时候,为了培养出所谓的共同爱好,奶奶可没有少费苦心。奶奶出身良好,她会琴棋书画,懂针黹刺绣,还会钢琴和洋文。爷爷年轻的时候却很是鄙视文人的那一套,觉得男人总是吟风弄月很娘娘腔,他连当时最流行交际舞也不肯学,在当时看来就是一个“土的掉渣的大老粗”(奶奶原话)。 不仅如此,刚刚结

相关推荐: 乡村透视仙医   我的风骚情人   开局成了二姐夫   沉溺NPH   女奴的等价替换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恶蛟的新娘(1v2)   虎王的花奴(H)   猛兽博物馆   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