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他们的娇宠[高H NP] > 第13章

第13章

就交给哥哥了,三娘的那份你可也要一起备了。” 王璟憨笑着摸了摸头:“妹妹你就放心好了,那我先去准备了。” 三娘起身送了王璟出屋。 刚坐下没多会儿,常嬷嬷与赵嬷嬷两人便相携而来。 “三小姐。”常嬷嬷笑着上前来给三娘行礼,说道:“奴婢已经去了外院的马房吩咐了,拉车的马定要挑那骠肥体壮的,这两天让专人好生喂了以备远行。马车以及车内用具都着人仔细备了,单子都拟好了,只等明日从库中领了布置。至于送给赵老夫人的药材,奴婢都瞧过了,都是顶好的。因公中的人参只剩下一些年头较短的,老夫人特地让奴婢从自己的私库中取了两根上了百年的老参。” “那怎么使得,这参还是留着祖母自己用吧,我们去外面的药铺里寻一寻,也是能找到老参的,不必动用祖母的体己。”三娘道。 常嬷嬷闻言笑道:“三小姐您有所不知,老夫人说了,这外面铺子里有是有,却没有好的。即便有那看上去粗壮的像是老参的,也是一根整参截成了好几段再将一些或是短了年份的或是放久了失了药效的参的参芦与参须接于其上。对那些用惯了参的人家,这种假参也是容易分辨的,若是不慎将假参送去了赵家,岂不是让王家没脸?” 三娘这才作罢,只道:“我年纪轻,经验浅,不曾懂这些。那就麻烦嬷嬷你操心了。” “小姐你就放心吧,还有奴婢在呢。奴婢想着,那坐垫被褥之类的还是用您在家用惯了的好,还有一些日常器具,也是用惯了的,因此叫了常嬷嬷来看看。”赵嬷嬷对三娘说完,又转头与常嬷嬷道:“你来看看那一套玉色闪缎的坐褥靠垫与车围子的色儿配不配,还是用那一套锦裀蓉簟?” 常嬷嬷对三娘行了礼便跟着赵嬷嬷往外去了。 三娘看着这些风风火火的人,笑着摇了摇头。她这个做小姐的什么也不必做,只等了众人将一切备好启程了。 第二日,在赵嬷嬷与常嬷嬷的协力之下,出行的的准备已经做的差不多了。所以等到第三日一早要出行的时候,反而没有去清明寺的那个早晨那么忙乱了。 “小姐,这些都要带上吗?”三娘业已梳妆完毕,正等王璟来了好去松龄院跟孙氏辞行,白英捧了一摞书来问道。 三娘抬眼一看,平日里她常看的书都让白英收拾了来。 “随便拿上一两本在路上解乏就行。”其实就连在房车里看书对眼睛都是一大考验,三娘并不认为这里的马车里还能用上书这种消遣工具。 “是,小姐。奴婢再带上一套笔墨纸砚,万一小姐要练字画画儿,还是用惯了的笔墨好。”说完也不待三娘答应就转身去了。 “小姐,五少爷与五小姐来了。”白果的话刚一落音,一高一矮两个身影便进了屋。 “三姐,你们今日就要启程吗?”五娘越过王璟,快步跑了过来,扯着三娘的衣袖问道。 “是的,向祖母请完安就走。”三娘笑着回道。 “你们都不跟我说一声,我还是刚刚听玉贵说起才知道的。”五娘看了三娘一眼又低下了头,声音有些委屈。 三娘顿了顿,安慰道:“昨日本想跟你说的,因要打点一些带过去的礼物便耽搁了,是我的不是。” 一旁的王璟大大咧咧道:“现在不是也知道了吗?” 不想五娘一听这话就恼怒地抬头朝王璟道:“那怎么一样!现在这会儿就连四姐姐与六妹妹都知道了,不,是她们知道的都比我要早。”五娘说到这里更加委屈,眼里泪珠在打转,“三姐与五哥有什么事都不肯告诉我。”说完这一句便转身跑了。 “五妹妹。”三娘喊了一声,但是五娘已经跑出了院子。 “五妹妹她怎么了?我说错了什么?”王璟目瞪口呆。 三娘摇了摇头,道:“不是哥哥你惹的。罢了,她定是去祖母院子了,我们也过去吧。” 王璟闻言点了点头。 兄妹两人去了孙氏的松龄院,孙氏又叮嘱了两人一番。其他房的人也都陆续到了。 三娘与王璟听完孙氏的交代又去给白氏行礼,与兄弟姐妹们见礼。 “你到是好,这下名正言顺的逃了课。”王玬趁孙氏没有注意手臂一勾,搂着王璟的脖子去了一边。 三娘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与元娘聊了几句,看向五娘,却见她故意将脸撇向一边。元娘也见到了,便询问似得看向三娘,三娘无奈地笑笑。正想求了元娘等会儿开解五娘一番,孙氏已经发话了:“时辰也不早了,璟哥儿与三娘这便启程吧,已经与魏夫人约好了辰时二刻与城外柳亭汇合,别去迟了让人等。” “是,祖母。”王璟也走了过来,与三娘一同躬身应了。 “德安家的。”孙氏突然朝外喊道。 “奴婢在。”只见一个圆盘脸型,个子较高的嬷嬷走了进来,显然是一直在门边候着的。 “德安家的这回跟你们一同去兖州,你们年纪轻,有什么不懂的就让她帮着拿主意。她跟了我几十年,见识上比一般人还是强一些的。”孙氏指着德安家的对三娘与王璟道:“喊一声张嬷嬷吧。” 三娘倒是听说过这位张嬷嬷,知道她是孙氏的心腹之一。张嬷嬷年轻的时候是孙氏房里的丫头,后来嫁给老太爷身边的随从王德安。如今王德安已经是王家的外院大总管,而张氏也主要管着外院的事物以及与各府之间的人情往来。 三娘知道怠慢不得,忙悄悄拉了王璟要上前行礼。不想张嬷嬷却先一步朝着他们行了礼,笑道:“此行老夫人安排奴婢跟车,主要是伺候五少爷与三小姐的饮食起居。少爷小姐第一次出远门,老夫人不放心呢,昨日就拉着奴婢千叮呤万嘱咐。” 孙氏却道:“他们的礼,你也是受得起的,何必躲那一躲。” 张嬷嬷却笑道:“少爷小姐们瞧着老夫人您的面儿上愿意给奴婢脸面,奴婢心里受了。可要是真的安心受了那就是奴婢自己不要脸面了。” “你就是个扶不上墙的。”孙氏瞪了张嬷嬷一眼,张嬷嬷却是眯着眼睛笑了并不反驳。 “我们王家在兖州有别院,你们此去兖州住在外头也不像话,等到了兖州就在别院里歇着吧,前日王德安已经遣人送了信过去,等你们到了那边院子必定是已经收拾好了的。”孙氏又道。 三娘心中一叹,孙氏虽是顾着颜面准了他们去兖州,心里却始终有些情绪。更是嫌弃赵家是商家,因此不肯让他们住在赵府。王家在兖州有院子,他们是王家的子孙,住自己的别院别人也不能说什么。 三娘心里虽想着这些,面上却是恭谨地应了。 孙氏满意地点点头道:“既如此你们就启程吧。” 三娘与王璟又上前恭恭敬敬地向孙氏磕头道别。 “我们送送五弟与三妹妹,正好这点儿也该去学里了。”王玬向孙氏道。 孙氏点头准了。 元娘也站起身来道:“孙女也送他们到二门。” 孙氏摆摆手:“你们都去。只是记着别耽误了他们启程的时辰,左右过不了几天也就回来了。”心里却对这一副兄友弟恭的画面很是满意。 孙氏这一发话,四娘与六娘便不得不也起身相送,只是眼中带了些勉强之色。 兄弟姐妹几人说说笑笑往二门走。 三娘看了一眼还是偏着头不理人的五娘,笑着对元娘道:“听说兖州府有一种叫做孩模的陶娃娃,每一只高不过二,三寸,面容栩栩如生。还有一套一套的如“嫦娥奔月”“二郎救母”之类的故事人物,用一个雕工精致内布置有小人儿用的生活器物的大盒子装了,很是有趣。” 元娘也会意地看了五娘一眼,笑道:“真有这么有趣的事物?那三妹妹您定要带回来一套让我开一开眼。” “那是一定,到时候一定第一个给大姐姐看。”三娘与元娘一唱一和,果然,五娘憋不住悄悄往这边看了几眼。三娘与元娘相视一笑。 “有什么好东西三姐可别厚此薄彼。”也在一旁悄悄听着的六娘忙出声道。 不待三娘回答,五娘就一下子蹦了过来抱住了三娘的手臂,着急道:“有什么好东西三姐也是先给我看的。”说完之后突然想起自己还与三娘生着气,看着自己还抱着三娘手臂的那两只胳膊,五娘脸上便有些讪讪的,也不抬头。 三娘见状一笑,故意背着众人在五娘耳边悄悄说了一句。五娘瞬间眼睛一亮,随即弯成了月牙状。 第五十章 汇合 到了垂花门,元娘,五娘等止了步。二门外已经排满了一溜八辆马车马车,这几辆马车较上回去清明寺的那几辆要大上很多,赵嬷嬷说这几辆都是上好的金丝楠木马车,坚固耐腐,适宜远行。 三娘与王璟让王玬等人先上车出府,以免耽误了上课的时辰,王玬虽有些不愿意但也反驳不得,只得愁眉苦脸地上车走了。 因等会儿还要与城外的魏夫人汇合,三娘与王璟不便同乘以免落人话柄,王璟乘了最前面的那一辆,三娘与张嬷嬷以及白英白芷上了第二辆,此行跟来的其他丫鬟婆子们六人一辆车坐满了三辆,最后的三辆马车放着一些日常用具以及备给赵家的礼。 三娘上了车才发现今日的马车比上回乘坐的那一辆宽敞明亮了很多,马车上铺陈的物品并不簇新却显得低调雅致。三娘明白,这些老牌世家们平日里用的穿的都喜欢用半新不旧的以彰显家族底蕴,他们认为只有那些暴发的新贵们才用些张扬华丽之物,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 马车缓缓往正门行去,微风掀起窗围,却吹来了一阵沁凉的风,三娘看了看马车两角,那里放着两只大冰釜。 “因还是早晨,怕三小姐受凉,奴婢只吩咐她们开了上边的细孔盖,若是等会儿三小姐觉着闷热,奴婢就让她们换上大孔的。”张嬷嬷注意到三娘的目光,忙笑道。 三娘点了点头温声道:“嬷嬷有心了,现时正好。” 马车出了府,却在正门停了。外面响起了更多的马匹嘶鸣声,三娘听着一行人的脚步声靠近了,先停在了前面王璟的那一辆马车旁,其中一人似乎还隔着帘子与王璟说了几句话。 三娘略带疑惑地看向张嬷嬷。 “哦,是此行护送少爷与小姐去兖州的随扈,带头的那个是李大,上回三小姐去清明寺上香随扈的也是此人。”张嬷嬷笑着说道。 前日说到人手安排的时候三娘向常嬷嬷随口提过上回去清明寺的李大等人,所以此次护卫之人是李大三娘也并不十分意外。 “奴婢下去交代几句就上来。”张嬷嬷虽这样说着,却没有下车,一边拿眼神询问三娘。 三娘点头笑道:“嬷嬷请便。” 张嬷嬷便躬身下了车去了。 三娘隔着车围子,隐隐听见张嬷嬷吩咐了那李大几句,无非是前面开路的马尽量不要走太快,也不要与少爷的马车拉开太远,两边也要派人围随,路过闹市的时候要注意周围的情况,不要让什么惊了马匹…… 好一会儿,只听那李大一声令喝,接着便是陆陆续续的马嘶马鸣声,想是那一群随扈都上了马,也在这同时张嬷嬷掀帘子上了车。 外头又是一声令喝,马蹄声响起,过了一会子三娘所乘的这一辆马车也动了起来。 这次出城所行的路线与上回别无二致,加上这回随侍在旁的是孙氏身边的张嬷嬷,三娘不好往外看,便靠在引枕上休息,心里还琢磨着此次出行赵嬷嬷选择留在府中的原因。 “小姐可要看书?”白英出声问道。 三娘摇了摇头,今日这辆马车虽比上次的要舒适,但是在这上面看书的话她眼睛就别想要了。 “今日可能要行到落暮时分才到历城,三小姐若是觉得车内烦闷不妨躺下来歇息歇息。”张嬷嬷倒了一杯茶,捧到了三娘面前。 三娘接过张嬷嬷的茶,只小抿了口润唇,却不敢多喝了,怕路上要如厕不方便。 山东省省府是济南府,省城乃是位于济南府南部的历城,历城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是济南府府衙所在。 昨日三娘特意让王璟寻了本舆图也就是古代的地图来查看了一下,虽说古地图绘制的精确度与能辨度让三娘很是头疼,但是结合赵嬷嬷对此行路线的讲解,大致知道了从青城到历城大约是先南行,然后再沿着泰山山脉往西行,总共约一百多公里,按照古代马车日行约200公里的速度来算,差不多也是要傍晚才能抵达历城了。 “等过了龙山镇,我们便让李大打发人先快马赶去历城寻那住宿之处,今日就先委屈小姐在那里歇息一晚,明日一早启程,然后再走一日的路程便能到兖州府城滋阳了。”张嬷嬷又解释道。 “还好赵嬷嬷让我们准备了被褥浴桶之物,在外住宿是逼不得已,可是我们小姐怎么能用外面那些不洁之物。等到了住处,定要把那些用具都换过了才好。”白英想起赵嬷嬷备在后车里的那些物事,不仅感叹道赵嬷嬷果然有先见之明。 张嬷嬷也深以为然,之后便与白英白芷两人讨论起什么用具要换下来,若是车上没有备置就在外面的商铺里现买一些云云。 三娘在心里摇了摇头,前世的时候她偶尔出门住旅馆宾馆也是用人家备着的物品,也没见哪里不自在了,这古代的千金小姐就是规矩多,也忒麻烦。 三个女人一台戏,三娘笑着听她们说着,等外头来报说已经快到城外柳亭的时候众人竟觉得时间过得也挺快。一番交谈下来,看着随和善谈的张嬷嬷,三娘等人也觉得亲切了许多。 等马车停稳了还不等三娘等人掀帘子下车,便听到外面一个婆子的声音道:“车上坐着的可是王府的五少爷与三小姐?” 三娘与张嬷嬷对视一眼,张嬷嬷道:“奴婢先下去看一看。” 三娘点了点头,张嬷嬷便掀帘子下车了。 车内几人听到了外面张嬷嬷与那婆子的说话声,不一会儿张嬷嬷又上了车来,向三娘道:“外面是魏夫人身边的唐嬷嬷,奉了魏夫人之命在这路口迎我们。魏夫人已经到了,正与魏家的小姐与少爷在前面亭子里。三小姐这就下车吧,我们不好让魏家人久等。” 三娘点头应了,张嬷嬷又上来帮着三娘将头发理了理,远着打量了一番,见仪表不会有失礼之处,便先下了马车,招呼跟车的婆子将木脚踏放置好,又转身亲手打起了帘子。 白英便扶着三娘踩着那脚踏下了车。 前头那辆马车王璟已经下了来,正与那唐嬷嬷说话,见这边三娘等人下了车忙走了几步行了过来。 “奴婢给三小姐问安。”那唐嬷嬷福身道。 三娘忙让张嬷嬷上前扶了。 “唐默默不必多礼,今日让夫人久等,晚辈们惭愧。请嬷嬷带路,容我与哥哥去给夫人请安赔不是。”三娘上前,温声说道。 唐嬷嬷闻言忙笑道:“三小姐言重了,本就是约了今日辰时二刻在此地汇合,现在才刚过辰时一刻,怎么能说是您失了礼?夫人是怕我们小姐不适应这马车颠簸才特意早出发了两刻,也好行得慢一些,我们也是刚才到到不久。五少爷,三小姐这边请。”一边说着,唐嬷嬷一边引着三娘等人往亭子那边去。 柳亭,留亭,听名字就知道是供人送行话别的地方。三娘远远瞧见亭子里的石凳上坐了几个人,亭子外围站了好一些穿着兵士服腰上别刀的官差。 亭子里的人也早就听到了动静,这会儿见三娘等人往那边去了,里面的人也站起了身。 三娘忙加快了些脚步,等近了亭子便看见刚刚坐着的有三个人。一个身着银红色对襟褙子面容平凡的妇人,一个面容与那妇人有三分相似的十三四岁左右的少年,还有一个十岁左右脸色发白唇色浅淡的女孩。三娘知道这一定就是魏夫人与她的一双儿女了。 三娘面带三分笑容,快走几步迎了上去与跟在身边的王璟一同向魏夫人行了晚辈礼。 “三娘见过夫人。” 第五十章 赠药 魏夫人忙双手接了礼,扶了三娘起身,笑着道:“好孩子,快起来。” 三娘又道:“本该是晚辈等您,不想却让您等了,失礼之处还请见谅。” 魏夫人闻言,又把刚刚唐嬷嬷的说词再说了一遍。 唐嬷嬷在一旁也笑着插嘴道:“奴婢都说了,是我们家夫人早到了,三小姐却还是这般多礼。” 魏夫人见三娘与王璟知礼,很是高兴,将自家两位儿女让到了身前道:“这是青城王家的五少爷与三小姐,与你们年纪相仿,理应亲近亲近。” 四位年纪相仿的少年人相互见了礼。 魏公子魏勉笑道:“看来我们几人之中我为长,恐怕要枉担了兄长之名了。” 三娘与王璟便笑着喊了一声:“魏家哥哥。” 魏夫人也乐于见他们亲近,笑道:“你们既是晚辈,又礼数周全,我这做长辈的少不得要备上一份薄礼以全颜面。”说着朝身后的一个丫头招了招手。 一个粉衣的娇俏丫头捧了一个小托盘上前,魏夫人拿起托盘上一对麒麟金锁一人一个递给了三娘与王璟。 三娘犹豫了一下,终是收了,王璟见状便了收了下来,两人又齐齐向魏夫人拜谢。 魏夫人满意地点头道:“好孩子。” 魏勉叹了一口气道:“既然喊我一声兄长,想必这见面礼也是逃不掉的。也罢,前一阵子我刚从表哥那里得了几只极品狼毫。等会儿就送你们一人一只吧。” “说得这般勉强哪里有为兄长的气度?我们家就缺了那几只笔杆儿不成?”魏夫人嗔道。 魏少爷呵呵一乐,忙着讨饶。 几人又站着说笑了几句。 三娘注意到魏家小姐,虽一直面带笑容听着,却除了开始见礼的时候报了名讳就一直未开口说话。此时再向她看去,那脸色越见清白,笑容也有些勉强。 魏夫人注意到三娘的目光也朝女儿看去,随即皱眉担忧道:“休息了这么会儿还是不见好么?这可怎么办?今日可还有一日的路程。” “魏小姐这是?”三娘问道。 “小姐自小身子就弱,经不得旅途劳累。上次来济南的路上就一直恹恹的,一点儿东西也吃不得,一进口就吐了,两日的路程我们走走停停竟是走了三日。不想今日回程也是这般,这才走了多远一段路啊,唉!怕是又要受一回罪了。”唐嬷嬷叹道。 三娘闻言又自己打量了魏家小姐几眼,结合唐嬷嬷所说这位魏小姐应该是晕车了。 三娘沉吟片刻,见张嬷嬷带着白芷去了马车那边检查车上的东西,便问一旁的白英道:“我记得赵嬷嬷应该有准备普济丸的,你可知道是谁收着了?” 上回去清明寺的时候,因是第一次出门,出于好奇三娘看了赵嬷嬷的备物单子,其中有一些药品,普济丸就是当中的一种。 三娘见这名字起的奇怪,就多问了几句。听白英说这普济丸是用钩藤,菊花、蒺藜、厚朴、木香、苍术、天花粉、广藿香、茯苓等十几味药制成,可治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肠胃不适,四时感冒,发热头痛等症。 三娘想起来这普济丸无论是配方还是功用都与前世所见的保济丸相似。她上一世也有晕车之症,这保济丸倒是常备之物。看这功效,说它是出门在外居家旅行必备之物也不为过,这次出远门,以赵嬷嬷的细心必是备了的。 白英闻言忙应道:“是的,小姐。赵嬷嬷备的药都是奴婢收着的。” 三娘点点头道:“你去取了来,魏小姐或许用的上。” 魏夫人闻言便询问地看了过来。 三娘微笑道:“这药是家里常用的,听嬷嬷说可以治恶心呕吐,肠胃不适,晕车晕船。且因为配方温和,不仅能治病还能预防,吃一些于身体是无碍的。”三娘怕魏夫人不信便又把那药的配方说了一遍。 白英看了三娘一眼,有些欲言又止。三娘见状有些疑惑,想问白英有何不妥,白英犹豫了一会儿却是什么也没说就转身往马车那边去了。 一旁的唐嬷嬷闻言,却对魏夫人道:“王家的普济丸奴婢到是听闻过,听说是有些来头的。王家历代家主都乐善好施,曾经有一任家主偶然中救助了南边逃荒来的一家人,这家人为报答王家家主的救命之恩,便给了王家家主一个方子。原来这逃荒的人家本是世代为医的,先祖还是一位备受推崇的神医。神医后人说照着这方子配置出药丸,可以治多种病症,王家家主本来就有些脾胃不适的毛病,经常吃着这配出来的药丸子竟渐渐好了。这药就就是王三小姐说的普济丸。” 魏夫人心细,刚刚看到了白英的欲言又止,此时听唐嬷嬷说起这药丸的来历便有些明白了,望着三娘感激道:“由此看来这药方子倒是极为珍贵的,三小姐却就这样告诉了我们,如此信任……三小姐放心,这方子我们必不会泄漏出去。” 三娘却是一愣,她倒是忘了这古人对秘方之类的东西向来宝贝的很,轻易不会外传。在现代的时候那保济丸是很普遍的一种非处方药,当时问白英的时候白英也没有犹豫,而是很随便地就告诉了她,她便没有想这么多。现在看来这配方知道的人却是少的。 虽是如此,三娘也并不觉得怎么懊恼。药的作用是治病救人,自然是越多人知道越好,藏着捏着只为少数人所用还叫什么普济丸?那个世界里很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因为这种狭隘的传承方式失了传。 三娘笑道:“若是魏小姐吃了好,那也算是我功德一件。” 魏夫人心中却是更加认定这位三小姐是个憨厚仁善的。 “云英她小你半岁,你喊她名字即可,可别魏小姐魏小姐的喊生分了。”魏夫人拉着三娘的手道。 魏云英见母亲看向自己,想了想,便忍着不适上前喊了一声:“珂姐姐。” 三娘也笑着回了一声:“云英妹妹。” 那边白英已经拿了药瓶来,三娘接过,递给了魏夫人身边的唐嬷嬷,唐默默忙上前接了。 “一日三次,每次一粒,先让云英妹妹和水服用一粒罢。”三娘道,因瞥见白英手中还拿了一个纸包的小包,便问道:“这是?” 白英躬身道:“回小姐,这是山楂糕。奴婢想着或许能让魏小姐压一压胃,或许能舒服一些。” 三娘笑着点了点头:“还是你细心,拿给唐嬷嬷吧。” 白英便把手中的纸包递给了唐嬷嬷。 魏夫人待魏云英服完了药,转头看了白英一眼,笑道:“三小姐蕙质兰心,不想身边的丫头也都是这般体贴入微,王家果然不愧是几百年的世家大族。” 三娘忙谦让几句。 众人又歇息了一会儿,王璟与魏勉已经到一边去聊了好一阵子了,三娘也是乐于见王璟多结识一些同龄的男孩子。魏勉的父亲魏大人虽只是一个正四品的知府,但魏家却是世家大族,历代也出过好些高官,魏夫人郑氏听说也是出身名门。 “时候不早了,这便启程吧,耽误的太久今日恐怕无法在落日之前赶到历城了。”魏夫人郑氏看了看天色,说道。 “云英妹妹好些了没有?若是还不舒坦,就在歇一歇也是无妨的。” 魏云英却有些羞涩地道:“我已经好了很多,姐姐给的山楂糕很是有用。云英已经不会再想吐了。我们还是早些赶路吧,若是像上回一样拖累行程的话,恐怕晚上有的借助在农家了,很是不便。” 三娘看了看魏云英的脸色,见她果然好了许多,只是脸色有些蜡黄而已,想是她本来肤色就是如此。 三娘便笑着点点头道:“既是如此,便听夫人您安排吧。” 郑氏便让唐嬷嬷去传令,这边郑氏也带着三娘等人往马车那边走去。 三娘见那些带刀的护卫们在一个看上去是头儿的四十岁左右的汉子的招呼下,很有秩序地分散着上了马,不禁有一些诧异。一个妇人身边带着这么些带刀护卫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总是有一些奇怪的。 郑氏注意到三娘的目光,想了想,突然告罪道:“瞧我,忘记三小姐是王家出来的世家小姐,竟是忘了让这些莽汉回避了,失了礼,三小姐莫怪才是。” 三娘摇了摇头道:“出门在外,自然是便宜行事,夫人不必介怀。” 郑氏闻言一笑,那笑容不知怎么的竟带着些爽朗:“三小姐果然是个不同的,我小时候在军中长大,与兵士们打的交道多了,虽后来又回祖母身边教养了几年学了些闺中规矩,有些细节之处终究是不够细致。” 三娘闻言暗惊,她只听说郑氏是出身名门,却不知道原来是将门之后。 “娘,可不可以请珂姐姐与我们乘一辆马车?”魏云英突然出声恳求郑氏道。 三娘看向这个与她母亲的性子截然不同,总有些羞怯的小姑娘,有些惊讶。接到她投过来的有些不好意思又带着些祈求的目光,有些明白她可能是晕车晕怕了,想着找人聊聊天转移一下注意力。 因此当郑氏询问地看过来的时候三娘便很爽快地应了。 第五十一章 爱美之心 三娘上了郑氏与魏云英的马车。郑氏也怕女儿再晕车,便与女儿和三娘说起了小时候军中的一些见闻,三娘听的津津有味,而魏云英本来是从小就听惯了的,却因为今日多了一个听众,仿佛这故事也多了一些趣味,有时候郑氏讲到一半,她还能接下去。 郑氏也乐见自己这个一向有些腼腆的女儿活泼起来,有时候说着说着故意装作想不起来,引着魏云英往下说。 三娘自是明白郑氏的用意,因此当郑氏停住不说的时候便做出一副很感兴趣很想往下听的表情,一旦魏云英接了下去了她便会说“真的吗?”“然后呢?”“居然还会有这种事?”引导魏云英。因此到了后面,就是郑氏在一边笑看着,三娘听魏云英说话。一路上到也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等车行了两个多时辰到达普集镇的时候,离着历城只剩下大约一半的路程了。 魏云英接过唐嬷嬷递过去的茶,一口气喝了半盏。 “姐姐给的药真是好,这一路行来我竟是半点难受也没有了,且不知不觉就走了一半的路。”魏云英的脸上添了一丝红晕,这样看着到是个清秀的小姑娘。 三娘笑道:“本来觉得这一路定然是枯燥烦闷的,不想有云英一路的妙语解乏,这旅途过得到真是快。想来妹妹这一路尽是挖空心思给我说些往日的趣事,身体没有顾上不适了,而非是那药有多么灵验,毕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 魏云英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但是看得出她是高兴的。郑氏见女儿高兴,心中也是欢喜。 “就快到镇上了,奴婢这就打发高远去前面的普集镇上寻间干净的酒楼,现在正是晌午了,护卫们也乏了,便在镇上用些饭可好?”唐嬷嬷问郑氏道。 郑氏点了点头,又嘱咐道:“三小姐在这里,让高远把酒楼全包下来,闲杂人等先清场。” 唐嬷嬷道:“是的夫人,奴婢这就下去吩咐。”说着便叫停了马车,后面的车马见郑氏的马车停了,也都停了下来。 不一会儿,唐嬷嬷便回来了。 “奴婢吩咐下去了。”说到这里她又看了三娘一眼,笑道:“只是,少爷他也要跟着高护卫去,还邀上了王家五少爷一起。” 郑氏想了想,道:“也罢,就让他去吧,多叫些人跟着。”又转头对三娘道:“我父亲曾说过,男孩子就要粗着养,免得一直在后院里养出了妇人的性子。我听着这话的时候觉得有理,但是当真有了孩子又难免这不放心那不放心的,总想着拘着些他的性子。可要是一直这样,等得他大了,便要怨我了。” 三娘闻言觉得郑氏说的有道理。对于王璟,她虽然是做妹妹的,但是因有了上一世的记忆,她总是不自觉的将王璟当个弟弟看,有时候连蒙带哄的招数也用上了。三娘苦笑,王璟虽然不说,她也明白,也是个不愿意被拘着的性子,只是王家的情形容不得他飞扬跳脱。如今好不容易出来一回,便顺他一次意罢。 三娘沉吟道:“我哥哥他倒是与其他兄弟一起学过骑马的,只是因少有机会能骑,马术并不熟练。” 郑氏摆了摆手:“要是总这样小心翼翼,那一辈子都是学不会骑马的。我多叫几个人跟着,有些护卫是军中出来的,马术很是了得,即便是遇到突发状况也能处理。” 三娘便不再说什么了。其实郑氏与她今日才第一次见面,说不上多熟稔,一般人为了少一些麻烦遇到这种情况是会想着法子让王璟打消念头的,毕竟王家将他们兄妹托给了郑氏照顾,若是出了岔子,郑氏是有责任的。 可是郑氏却是站在了一个长辈的角度,并未阻止王璟。这种爽直的性子倒是让三娘心生好感。 唐嬷嬷便又下去传达郑氏的话,不多久三娘便听到车外想起了两声欢呼,难得见到王璟如此开心,三娘也不禁莞尔。 唐嬷嬷再次掀开车帘子进来的时候,郑氏接着光线捧着魏云英的小脸看了看,叹道:“这面色怎么就随了你父亲,这般的暗黄,用些妆粉遮上一遮吧。” 唐嬷嬷忙去寻妆盒,一边还不忘安慰郑氏道:“小姐年纪还小呢,女大十八变,再过几年,等五官张开了自然就好起来了。” “珂姐姐只大我半岁,脸上怎么就如凝脂一般的?”魏云英看了三娘一眼,有些委屈地低头道。 唐嬷嬷语塞,只迅速地把装盒捧了来,笑道:“小姐别急,等嬷嬷帮你上了妆,小姐自然也白白嫩嫩的了。” 魏云英看了唐嬷嬷手中剔红牡丹纹的粉盒摇了摇头道:“我不要搽那个,周家小姐说我搽了那个就像是带了个假面皮,难看死了。” “小姐你别听那周家的小姐胡说,她自己脸跟个炊饼似的……”。 “嬷嬷。”郑氏无奈地喝止唐嬷嬷。 唐嬷嬷也知道自己失言,看了三娘一眼,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三娘也轻轻一笑,却是对魏云英说:“其实我也觉得这妆粉颜色太白,不太自然。” 魏云英以为三娘也是笑话她面色蜡黄,不好看,抿了抿唇,低头不语。 三娘又接着道:“不过我那里倒是有一种落葵子粉,是紫色的,攃到脸上自然剔透,鲜华立见,云英妹妹要不要试一试?” 魏云英闻言知道自己是误会三娘了,抬头不好意思道:“我这肤色,怎么抹也是不好看的。” 三娘偏头笑道:“那可不一定,女孩子的容貌可是七分靠装扮的,另外的三分气质也可以弥补。你不是说我脸色好看吗?我就是擦了那种落葵粉的,你看,看不出来吧?”三娘因守孝,平日里并未涂脂抹粉。只是前一世她也是个爱美的,于化妆打扮上也小有心得。魏云英长相虽说不上美,但是五官清秀,只是脸色偏黄。而紫色的粉是可以遮黄的,以后若是好好装扮,也算是清秀佳人。 魏云英闻言有些好奇地盯着三娘的脸仔细看,又有些怀疑道:“真的吗?” 三娘眨眼笑道:“你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魏云英就隐隐有了些期待。她因为脸色不佳,在兖州的时候总是让别府的小姐们笑话,慢慢的她就不喜欢出门了了,有时候郑氏要带她出门会客,她甚至会装病逃避。看了看三娘脸上那白皙剔透的皮肤,魏云英很是有些羡慕。 三娘朝唐嬷嬷笑道:“劳烦嬷嬷去我那辆车上,让我的丫鬟将那一盒紫色的妆粉寻出来,顺便把那盒颜色略深的缠枝花盒子的干粉也一起拿来。” 唐嬷嬷见魏云英没有反对,忙高兴地下车去了。 不多会儿便见唐嬷嬷拿着一个粉彩人物的粉盒与一只略小一些的缠枝花纹的瓷盒回转了。 “我到是听闻京里如今时兴起一种紫色的妆粉,却一直没有用过。”郑氏让唐嬷嬷将粉盒递给她看一看。 郑氏接过唐嬷嬷递来的粉彩人物盒子,打开瓷盖,一阵淡雅的芬芳气息便弥漫了出来,白色的瓷盒里是粉中带紫看上去很细腻泥状物。 “这个又是什么?”魏云英看着另一只缠枝花纹的盒子问道,眼中跃跃欲试。果然,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化妆品对女人的吸引力都是巨大的,不管这个女人有多小,三娘心道。 “这是定妆用的干粉,擦了紫粉之后再用这干粉,可以让妆容更加自然持久。”三娘索性拿过唐嬷嬷手中的那只盒子,揭开了盒盖解释道。 缠枝花纹的瓷盒里是颜色偏暗的黄颜色的干粉。以前在大街上看到很多女生将脸抹得很白,其实选底妆的时候并不是越白越好的,而是要选择与自己肤色最接近的色号。三娘看了看魏云英的肤色,想着如果粉的颜色能再暗一些效果更好,只是古代的粉大都是偏白的,这种深色的都少见。这盒粉还是公中发妆粉胭脂的时候,姐妹们挑剩了的,想是外头管事采买的时候不小心拿错了。 三娘指导唐嬷嬷先用玫瑰露给魏云英润肤,再上紫色的妆粉均匀推开,最后淡淡扫一层干粉定妆。材料与工具有限,也只能做到这一部。 三娘看了看魏云英的脸,想了想,翻开了唐嬷嬷放在一边的妆盒,挑了一盒颜色略黯的胭脂,用银簪挑起一些在手心上,用双手拍匀了。 “云英,试着笑一笑。”三娘朝云英笑道。 云英闻言下意识地抿嘴微笑,三娘便将手心的的胭脂轻轻拍在了她面部的笑肌上。三娘又打量了云英一番,笑着点了点头。 肤色明亮了很多,又不会因为太白而显得不自然。云英的眉浓密亮泽,不画而黛,是整个五官中长的最好的,眉形也只需要稍微修一下,只是现实不太方便,便先罢了。 “呀,小姐这样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唐嬷嬷稍稍揭开了帘子,欢喜道。 郑氏也笑着点头道:“确实是好看了,阿珂好巧妙的心思。” 三娘淡笑着道:“那也要妹妹底子好。”云英拿着小靶镜仔细照着,也很满意的样子。 其实并没有唐嬷嬷说的那么夸张,毕竟工具有限,无法像现代一样将化妆术当易容术用。只是云英肤色虽偏黄,底子却是好的,肤质细腻,看不见毛孔。五官也是清秀柔和,因此只要将肤色调和一下便好看了许多。 “珂姐姐的妆粉是在哪里买的?”云英看了看两个粉盒,问道。 三娘笑道:“是家人买回来的,哪家铺子我却是不知道的。” 云英闻言有些失望。 三娘又道:“这两盒粉妹妹拿去用吧。” 云英忙摆手道:“那怎么行,父亲说君子不夺人所爱。” 三娘道:“我的肤色其实更适合用珍珠粉的,这盒紫粉很少用到,放着也是浪费了。云英妹妹先用着,等我日后打听到哪里有合适你的妆粉,你再买不迟。” “可是……”云英有些犹豫。 三娘微微一笑:“本来就应该给你礼物的,而且你也欠着我一份回礼。刚听夫人说你刺绣的功夫很好,若是不嫌麻烦,可以给我绣一个扇面吗?” 云英闻言眼睛一亮,忙不迭地点头道:“不麻烦,不麻烦。姐姐喜欢什么花样的?” 三娘便又与云英讨论了一番如今时兴的花样子,因这是云英擅长的,她说起来倒是头头是道。而三娘对刺绣并不在行,便也认真请教。 郑氏与唐嬷嬷在一旁笑看着,并不插话。 车里气氛正好,马车外面那跟车的婆子却突然惊呼道:“夫人,少爷回来了,后面还抬着个人。” 第五十二章 伤的是谁 车里气氛正好,马车外面那跟车的婆子却突然惊呼道:“夫人,少爷回来了,后面还抬着个人。” 马车里的气氛为之一凝。郑氏倏地起身,掀帘子跳下了马车,身手很是敏捷。三娘心中担心王璟的安慰,顾不得什么闺秀的体面,紧随郑氏身后下了马车。 “是谁伤了?伤势如何?”郑氏一面发问,一面往前面有人聚集的地方疾步走去。 三娘提步想着要跟上,不想手臂却让人拉住了,三娘回头便看见了面色惊恐的张嬷嬷,三娘一愣,她倒是差点忘记了孙氏的这位管家嬷嬷。 “小姐,听说有人受了伤。刚刚奴婢听郑家的小丫头说我们少爷也跟着去了前面镇子上,这受伤之人……”张嬷嬷急声问道。 三娘伸手打断张嬷嬷,皱眉道:“嬷嬷别急,我们上前看看。”说着便径自往前走去,张嬷嬷心里也是着急,顾不上提醒三娘什么男女大防,闺秀礼仪了,跟紧了三娘。 还隔了几步,三娘就听见郑氏道:“快去喊牛大成来,他会些治些跌打损伤。”又转身责备魏勉:“怎么还把人抬回到这里?镇上没有医馆么?这样颠簸腿上出了岔子可如何是好。” 三娘闻言心中一急,这是摔伤了腿? 正要扒开人群上前,旁边一个熟悉的声音却道:“妹妹,你去哪里?” 三娘一顿,转头便看到王璟好端端地站在自己两步远的地方,满脸疑惑。 三娘顿时放下心来,风一吹来,顿时发现自己已经是满身冷汗。 “少……少爷……你没事吧?”张嬷嬷瞪着眼前的王璟有些反应不来。 “我有什么事?我很好啊。”王璟摸着头莫名其妙。 张嬷嬷终于松了一口气,想起了刚刚的担心,也顾不得什么主仆身份,拉着王璟就苦口婆心地唠叨起来。 三娘装作没有看到王璟投过来的求助眼神,把头转向了一边,却听到前面一个玩世不恭的懒散声音道:“表姨不用责备他们了,是本世子让表弟抬着我来此的。若是到了镇上的医馆,指不定就被人给追上,绑回去当压寨相公了。” “这里缺医少药的,若是你的腿出了什么差池我怎么向你母亲交待?”郑氏压着怒气道。 “怎么会缺医少药?刚刚表姨不是让人去找……” “夫人,牛大成来了。”远远的一个护卫高喊着奔来,后面还跟着一个跑得气喘吁吁的大块头。 那两人很快跑近了,围着的人也迅速让开了一条路。三娘便从散开的人群中看到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摊手摊脚,丝毫不顾形象地躺在了一块不知道从哪里拆出来的门板上,左腿的裤腿已经高高挽起,小腿被从哪件深色衣服上撕下来的布条草草地包扎了,看不出是否严重。 “这是大夫?”那少年双手手掌向后撑起了身子仰坐了起来,瞪着那个长得五大三粗的大块头道,满脸的不敢置信。 这样的姿势也让站在前方的三娘毫无遮掩地看清楚了他的脸,雪肤红唇,修眉凤目,竟是比女子还艳丽三分的容貌,男生女相,却也是赏心悦目。 听见少年的质问,魏勉先是噗哧一笑,见少年斜蔑了过来脸上一红,然后咳了咳憋笑道:“表兄,牛大成是大夫没错。” 那大块头牛大成被人这么盯着却是有些手足无措,扑哧了半天,才道:“俺,俺只医过马。” 少年闻言脸色一黑,周围众人却是哄堂大笑。 郑氏板着脸呵斥道:“都围着干什

相关推荐: 树深时见鹿   红豆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乡村桃运小神医   深宵(1V1 H)   淫魔神(陨落神)   蝴蝶解碼-校園H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婚里婚外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