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叶没有在面上表现出来。 而姚悦容,最近她却是经常听说这个名字,知道就是未来的礼亲王世子妃,还是出身太后与老王妃的娘家。她自然是想要结交一番的。 三娘看着她们谈话融洽,便也只在一边坐着听着。惠兰县主也不说话。 突然,李嫔脸色白了白,捂着嘴“呕”了一声。 三娘吓了一跳,忙叫门口伺候着的宫女嬷嬷们进来。原本跟着李嫔来的就有专门伺候她孕吐的。急忙围了过去。 李嫔吐了好久才止住了,脸色已经是很不好看了。 “娘娘,您平日并不曾吐的这么厉害。今日怎么会?”李嫔身边的贴身宫女担心道。 李嫔漱了口,勉强开口道:“不知道怎么的,这屋子里的气味让我觉得有些憋闷,刚刚实在是忍不住了。吓着你们了。”后面那一句却是对姚悦容和三娘几人说的。 那位丫鬟却急了:“娘娘,不舒服您怎么不早说呢?刚刚奴婢已经打发人去请太医了。若是您在这里待着难受,我们便回去吧。” 李嫔在与姚悦容说话的时候就觉得有些胸闷,只是她见姚悦容很好相处,想要借着这个机会与她多拉近一些关系,所以才不自觉的忍了下来。现在想想,确实还是自己疏忽大意了,毕竟还是肚子里的孩子最为要紧。 李嫔歉意地起身到:“那我就先回去了,姚小姐下次与三娘一起去我宫中玩,啊,还有县主。” 姚悦容起身相容,笑容满面的应了,惠兰县主虽然低着头,却还是点了点。 李嫔的贴身宫女赶紧扶着她出去了。 又过了一会儿,太后那边就来人叫她们回去。 三娘几人进去的时候,那位布政司夫人已经不在了,三娘看了老王妃一眼,见她笑容满面的样子,想必刚刚谈的还不错。 在回去的时候,三娘依旧是与老王妃一起坐的。 还不待三娘开口相问,老王妃就主动说起了刚刚与那位叶夫人谈的事情。 其实她们这种身份,自然不会面对面的说的太明白,只是互相不经意地透露出双方的一些底细,试探试探罢了。若是合适了,自然会派媒人上门再来进一步相商,若是哪里不合适的话,也就当即打住,当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事后双方也都不尴尬。 “……那位叶家三公子听着也是一位重情义的。且他原本也有过一次婚约,这样就不会谁见了谁低人一等。叶家的门第也不错,又是排行第三的,不是长子。这位叶夫人我瞧着性情也还是不错的。”老王妃细细说着听到的情况,到像是十分满意的样子。 三娘笑道:“祖母说好,那就定是好的。” 老王妃失笑,嗔怪道:“你这是溜须拍马?” 三娘一本正经:“怎么会?不是有一句话说,长辈们吃的盐比我们吃的米多,走过的桥比我们走过的路多么?三娘就是这个意思。” 老王妃哈哈大笑,随后又道:“只是现在也不过是听双方一面之辞,真正如何还是要派人多打听打听的。” 说起来老王妃虽然不怎么喜欢惠兰县主,但是一个祖母应该尽的职责她还是尽了的。比起她的祖母孙氏来说,是要好太多了。 接着老王妃又与三娘说了要安排谁去那里打听,重点要打听男方家的什么情况。当三娘听闻老王妃说,连那位叶家三少爷每日吃多少饭都是需要打听一下的时候,终于明白了,在古代婚姻果然是一件大事,且这婚姻文化博大精深到让她这种菜鸟哑然。 老王妃的动作很快,回去之后就将自己身边的老嬷嬷都叫了过去,吩咐了一番。 两日之后,三娘再去给老王妃请安的时候,老王妃就与三娘说起了她打听到来的情况。那位叶夫人所说的情况基本属实。 叶三公子本人也还算相貌端正,没有隐疾,且身体还好。因为已经十八岁了,叶夫人给他安排了两个通房丫鬟。 这在三娘看来是最重要的一点,到了老王妃那里却完全不是问题。老王妃十分轻描淡写地道:“哪个世家公子不是如此?到了成亲之后,若是那两个丫鬟乖巧就留下,不喜欢就打发了。反正以叶家的家门是不可能让一个通房丫鬟先于正妻生孩子的。” 对于这些世家里的规矩,老王妃自然是门儿清。 三娘自然不会脑残地跳出来说这个不合适的,王妃说什么她都认真听着,说很好。 “这几日你管好内院的人,让她们规矩一些,那些出门的管事嬷嬷们也都叮嘱好了,不要出什么岔子,变得丢人。”老王妃交代道。 三娘想了想,便明白了,老王妃是担心叶家也如同她们这样派人过来打探消息。若是内院风气不好的话,也会让叶家的人心中嘀咕的,从而怀疑姑娘本生的人品的。 娘家的家风也是一种判断标准。 第五百三十八章 冤假错案 三娘一从老王妃房里出来就嘱咐好了各房管事们看好自己手下的人,若是这会儿有什么人敢聚众赌博,碎嘴饶舌的,必严惩不贷,管事们也都打着包票应了下来。 而叶家与庄王府虽然还没有将这桩婚事摆上台面,两家之间的来往却也私底下不着痕迹地开展开来。 叶夫人一直随着叶老爷在任上,大儿子因身体不是很好便一直跟在身边,二儿子在礼部任主事。 话说这次叶家老爷是回京述职的,因为考绩不错,所以皇帝点了他连任。原本叶夫人也要跟着叶老爷一起回任上,偏巧她二媳妇有了身孕,因为是头胎胎位又不是很稳,叶夫人怕年轻夫妻身边没有个长辈看着会出事,便主动在京中暂留,将家中之事交给了大儿媳,顺便为自己在贡院读书的三儿子张罗婚事。 由此也可以看出来,这位叶夫人算得上是一位很不错的婆婆。 叶家二少夫人想吃青梅,因不是产青梅的季节,连腌渍的青梅市面上也找不到好的了,三娘闻言便特意打发人给叶府送了一些。因老王妃常年要吃药,府里便经常备着果脯,恰好老王妃不是很喜欢酸的,便留下了一些。老王妃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与叶家交好,即便是成不了亲家也没有什么害处。 叶夫人很是感激,当即让自己的嬷嬷带话过来说,过两日就来庄亲王府亲自向老王妃致谢。 这只不过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礼尚往来罢了,叶夫人说要致谢看上去有些小题大做,其实大家都明白。这次叶夫人来也是想要与庄王府各自给对方一个准信,若是双方都没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就要正式结亲了。 这是一桩喜事,但是当事人却并不怎么高兴。 自宫中回来之后,惠兰县主便闷闷不乐。好几次在受申嬷嬷教诲之时还会开小差闪神,让她又吃了很多说不出的苦头。原本因为她的进步和乖顺,已经许久没有被申嬷嬷抓住机会罚了。 这一日午后。姚悦容又与惠兰县主在一起绣花之时,守在她们身边的申嬷嬷因有事情被另外几个嬷嬷叫了出去在院子里说话。 “表姐有心事?”姚悦容一面穿针引线,一面轻声问道。坐在小杌子上的两个丫鬟正各自捧着自己的绣篮子昏昏欲睡,并无人注意到这边的对话。 惠兰县主抿了抿嘴,这是她最近经常会做的一个动作,当想要说什么的时候,响起那位恐怖的申嬷嬷她便会将嘴闭上。 姚悦容将自己绣的半成品对着外头的阳光看了一下。满意地笑了笑,见惠兰没有回答她的话她也不在意,只看了一眼惠兰手中的荷包,似是打趣一般的道:“都这时候了,表姐怎么还绣这些无用的?不是应该赶着绣一些喜庆的事物了?” 惠兰县主并没有一般女子提及这种事情的娇羞。她抿了抿唇,只轻声反问了一句:“你自己怎么不绣!” 姚悦容笑了,自她进了府之后虽然总是与惠兰县主待在一起,但是这位县主就跟木头人似的,很少与她说话,即便是得了自由之后也与以前没有什么两样。与她说什么,她大多数时候不是点头就是摇头,或者“嗯”那么一声。尤其是那位申嬷嬷在的时候,更是老实乖巧地跟小猫似的。让姚悦容很是怀疑自己曾经听到的那些传闻的真实性。 不过,现在看来,这位县主也不是真的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反应。 姚悦容将手中的绣花针很是熟练地在自己的发丝当中划了划,一边继续低头绣花,一边轻描淡写地道:“我这次来京,大家都知道是为什么而来的。该准备的东西。家中早已经都准备好了。”因为礼亲王世子身份的特殊,姚家也不清楚上头什么时候会突然下一道圣旨说要立即完婚,仓促之间难免会不像话,所以姚悦容的嫁妆自然是不能自己慢悠悠的做了。 因此接到旨意的那一日,姚悦容的母亲就已经请了当地最好的喜铺将一应事物都准备好了,有些东西没有来的带来的,也会在接到正式的旨意之后由家仆送进京。 所以即便她绣工出众,也是没有用武之地的。 惠兰县主见姚悦容说起自己的婚事的时候,脸上并没有别的小姐们的那种娇羞,不由得多看了她两眼,见站在庭中说话的申嬷嬷往屋里看了两眼,惠兰县主立即又老老实实的将头埋下了。 姚悦容看在眼中,并不点破,只一边悠闲地穿针引线,一边似是随口闲聊一般的道:“听说叶夫人过两日要入府来与老夫人商量重要的事情,想必……”她没有接着说下去,只是又另外道,“大表嫂已经吩咐了府中下人们注意言行,不要在外人面前出了丑。” “表妹倒是连这些清楚。”惠兰低着头看着自己手中的针尖道。 姚悦容笑了笑:“我也是昨日一早去给老夫人请安的时候听说管事抓了几个乘着主子们午睡的时候偷偷赌钱的婆子,这才知道的。大表嫂也是为县主您的事情操心呢,毕竟若是这个时候传出去什么不好的事情,这桩好事……怕就会不成了。” 惠兰县主手中的针一顿,垂眸似是若有所思,这时候外面传来了脚步声,惠兰县主听到那声音就知道是申嬷嬷与人交代完事情回来了。她便又老老实实的低头绣自己的花。 对这桩亲事同样不满意的还有一人。 这一晚,柳梦成又请庄郡王世子喝酒。酒过三巡,宣安兴致来了,手握折扇与那唱小曲儿的姑娘两人分饰小姐和书生,一唱一和地唱起戏来。 说起来,任何人身上都是有优点的,谁也不会是一无是处。就像这位一直被人视为酒囊饭袋的宣安世子,其实也是有特长的。他嗓子极好,无论是唱市井小曲儿还是唱台上的大戏,无论是唱男声,还是唱女声,他都唱的很好。只要他一开嗓儿,这里靠唱小曲儿为生的那些姑娘们都不敢随便开口。 宣安一曲唱完了,便高高兴兴地回座来给自己到了一杯酒,仰头灌下。 坐在那里地柳梦成笑赞道:“世子唱的真好。” 宣安闻言美滋滋的,比人家夸他学问好还让他高兴。 柳梦成给宣安空了的酒杯里又注满了酒,似是随口问道:“世子最近有没有回内院去看郡王妃和县主?” 宣安又是一饮而尽,搂住了依偎过来的姑娘,一边动手动脚,一边随口道:“好几日没有去了。上次家中来了客人,我倒是见过惠兰一面,她好着呢。听闻现在祖母也不怎么禁她足了,还带着她进宫。” 柳梦成见自己的心上人处境变好了自然是高兴不已,又亲自动手给宣安斟酒。 不想宣安下一句就道:“嗯,听父亲提及,祖母还给她说了一户人家。” “什么?”柳梦成手一顿,立即瞪向宣安。 宣安见酒杯没满柳梦成就不倒酒了,也不在意,端起那半杯酒就仰头灌下。 “是什么样的人家配得上县主?”柳梦成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情绪稳了下来,犯下酒壶的手却是有些发抖。 宣安咂了咂嘴:“好像是什么四川布政使还是湖广布政使家的公子吧?” 柳梦成忍着气道:“世子,四川布政使和湖广布政使并非一家。您记不住官名,总能记得住姓吧?” 宣安也不在意柳梦成的语气,想了想,点头道:“这个爷记得,是姓聂的。对,就是姓聂!”宣安点头肯定道。 “聂?”柳梦成在心中自己想了想,虽然他近段时间一直在军中,不过以前在王府的时候因为会做一些府中文书往来的事情,所以一些大官员他还是认得的。 他不记得四川布政使和湖广布政使是姓聂的,难不成他离京这么久,换人了?到是原本河南有一位姓聂的布政使,恰好是这时候回京述职。 “世子,那位姓聂的布政使是河南布政使吗?属下只记得前任的河南布政使是姓聂的,且这会儿应该正在京城等着调令。”柳梦成问正忙着与怀里的姑娘调|情的世子道。 世子对这些官名最不耐烦记了,不过他也不好说自己记不住,见姓和官职差不多吻合了便不负责任地点头肯定道:“对,就是河南布政使,一定是,绝对是,这回错不了!” “河南布政使聂大人家的公子么?”柳梦成眼中黑云翻滚,半响却是暗自勾唇冷笑了。 在柳梦成身边伺候的那位姑娘百无聊奈地掩口打了一个哈欠,转头突然看到柳梦成地表情,吓得当场一个机灵,困意全消了。 不得不说,因为宣安世子这种人的存在,给这世界造成了太多的冤家错案。可惜当事人自己却是不知道的,依旧活得自得其乐,连罪恶感都不会有。 感谢 长路漫漫修远兮亲的粉红票~ 谢谢enigmayanxi亲的平安符~ 第五百三十九章 不愉快 第三日,叶夫人果然如约来到了庄亲王府。 叶夫人去了老王妃那里不久,老王妃就让人来叫三娘也过去。 三娘到了老夫人房里的时候,正听见叶夫人与老王妃说话。 “……今早过来的时候,西城那边出动了许多的兵卫,在西城的各家酒楼茶馆挨个儿打听呢。”见三娘进来了,叶夫人便停住了话头。 叶夫人是带着自己的小女儿一起来的,叶小姐面容不是很出众,不过看上去很是柔顺乖巧,神态到有些像是现在的惠兰县主,难怪叶夫人一眼就看重了惠兰县主了。 三娘给叶夫人见礼,又与叶小姐打了招呼,叶夫人亲切地拉住了三娘的手,笑眯眯的问了几句。 “你也坐下陪我们说说话吧。”老王妃对三娘道。 三娘笑着坐了,看向叶夫人道:“刚刚叶夫人说的什么事情呢?好像出了什么大事了?” 叶夫人叹气:“可不是大事儿吗?昨夜河南布政使聂大人家的三少爷,出门去与人喝酒,半夜回来的时候他骑得那一匹马不知道怎么的突然狂奔了起来。好在是深夜,街道上没有什么人,因此没有伤到他人。只是这位聂三公子一下子骑着马一下子就不见了,天色又晚,跟着他的下人们也不知道往哪里去找人。这样找了差不多一个时辰,聂公子在西城的一个小巷子里被找到了,只是……”叶夫人犹豫了一下。 老王妃却是接道:“只是这位聂公子却是被人杀了,死状还颇为凄惨。” 三娘惊讶:“竟会有这种事情?”她进京以来,京中的治安都是很不错的,从来没有听闻过这种在城内发生命案的事情。 “刚刚我来的时候不光是城西那边,连皇城内也是戒备森严呢。听闻今日早朝的时候,皇上大为震怒,当即命令顺天府和刑部缉拿真凶,以免百姓惊慌。” “会不会是仇杀?”三娘问道。不然怎么会死状凄惨?这不是泄愤么? 叶夫人想了想:“现在还不清楚,不过听闻聂公子身上的财物都被抢了,连……衣裳也被人抢了。”其实叶夫人说的很含蓄,那位聂公子不止是衣裳被抢了。连内裤都没有剩下,杀人者抢得十分彻底。 “所以大家都说,有可能是前一阵子流窜过来的流民所为。”因为旱灾和蝗灾,有些重灾区的人因生计所迫,流落到各省乞讨。 “哎,在如何也不能杀人啊!”老王妃摇头叹息,“以后各府也应该小心一些。一倒晚上就不要出门了。你派人去前院交代一声,就说我说的,让安儿在家老老实实的待几日,在这件暗自水落石出之前,晚上不准出府。” 三娘闻言,点头应了。三娘想,若是这劫匪是抢杀那些有钱有身份,又喜欢晚上出门鬼混的男子的话。宣安还真是一个闪闪发亮的目标。 “我也交代了家里的孩子,晚上不要出门去了。我们这些长辈们,都提心吊胆的紧那。”叶夫人也道。 大家都点头称是。 过来一会儿外头报说惠兰县主和姚悦容来了。几人便也不再提这件惹得京中人心惶惶的事情了。 自惠兰县主进来,叶夫人的眼睛就一直盯在她身上,一直乖巧地坐着地叶小姐也好奇地偷偷打量两人。 叶夫人让自己女儿上前去与惠兰和姚悦容见礼,三人十分友好地相互行礼之后便各自坐下了。 老王妃对惠兰地表现也十分的满意。 大家又坐着说了好一会儿话。 “你们两人带着叶三姑娘去玩吧。”老王妃对姚悦容与惠兰道。 一般来说,去别人家中做客,也都是同辈们陪着玩耍的。而叶夫人也希望自己的女儿与惠兰县主亲近亲近,私下看看她的性子,最主要还是希望两人能够相处融洽。所以大家也都没有什么异议。 惠兰县主和姚悦容当即站起了身,叶小姐也起身与她们站到了一起。 三娘想了想,笑道:“我也去陪着叶家妹妹吧?祖母您与叶夫人好好说话。” 老王妃却是道:“你个做嫂子的。跟着她们这帮子小姑娘,她们也不好说体己话,还是不要凑这个热闹了,坐下来陪我和叶夫人说话。” 见老王妃语气有些打趣,叶夫人不由得笑了,觉得老王妃虽然身份尊贵。却也是态度和蔼没有架子,瞧着与孙媳妇相处也不错的。 三娘却是欲哭无泪。 她才十五岁,与这些小姑娘们差不多大,难道就因为她已经成亲了,步入了已婚妇女的行列,就活该被这些花样少女们鄙视排斥吗!她一只以为自己还是花骨朵儿一般的娇嫩啊! 可是老王妃既然发了话了,三娘也只有留了下来。 三位姑娘十分友好和睦地出去了,在她们出去之前,三娘看了申嬷嬷一眼,意思是让她在一旁伺候不要离开,免得临时出什么意外。申嬷嬷会意地微微点了点头,跟着几位姑娘地身后出去了。 老王妃与叶夫人说起了两家结亲的事情,虽然话语还是十分的含蓄,不过看起来双方都没有什么异议了。这种时候自然轮不到三娘这个晚辈开口说话的,她只老老实实地在一旁旁听,认真学习,打算为自己以后给自己家儿子女儿找对象的时候提供事实依据。 最后两人似乎是谈好了,叶夫人说过几日会请人过来。应该就是请媒人过府交换庚贴,然后正式进入婚嫁的程序。 最后,老王妃还留了叶夫人与叶小姐在府中吃饭。叶夫人也很是爽快地答应了。到目前为止,双方还都是非常满意的。即便两人说话的艺术掌握的非常到位,谁也没有明确提出两家结亲的事情,但是一系列的暗示明示,让双方都心中有数。 三娘见事情谈妥了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叶夫人人不错,叶府的门第与庄郡王府也算是相配。最重要的是惠兰县主终于要嫁出去了。 想着以后小心提防的人又要少一个,三娘觉得她是有必要好好祝福一下惠兰县主的。 过了一会儿刚刚出去的几位小姐们回来了,三娘刚要笑着问她们刚刚上哪里玩去了,不想却见三人表情都有些不对劲,尤其是叶家小姐眼眶还有些红红的。 三娘一惊,又仔细打量了三人一眼,姚悦容低着头微微蹙着眉头,惠兰县主也是将头低着玩着自己裙边压裙上的丝绦。叶小姐乖乖回了自己母亲身边坐下了,低头不语。 老夫人和叶夫人自然也发现了几人之间有些不对,叶夫人依旧是笑眯眯的没有说什么,老王妃却是脸色有些不好看,最后还是将视线定在了惠兰县主身上。 三娘又朝惠兰身后的申嬷嬷看了一眼,申嬷嬷却是有些为难的皱了皱眉,最后也将头低下了。 三娘心中更加狐疑,这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叶夫人见屋里的气氛有些凝固,笑着出声道:“刚刚我们说到哪里了?被孩子们打断了,我倒是忘记了。”想要揭过此事不提。 老王妃也缓过来脸色,知道这时候也不好相问,见叶夫人说话便接了她的话题。 三娘笑着起身道:“祖母与夫人聊着,我去厨房那边看看午膳准备的如何了。原本听厨房的人说,今日的虾买少了,我已经让人去酒楼里看看去了,这会儿不知道买回来了没有。” 老王妃点头,对叶夫人道:“我府中的厨子做的那道酿虾味道很是不错,孩子们都爱吃,你们一定要尝尝。” 三娘笑着退了出去。 一从老夫人房里出来,三娘就让自己的丫鬟去将刚刚在惠兰县主和姚悦容身边伺候的那几个婆子和丫鬟叫到了外头的厅里。 三看着站在下面低头不说话的丫鬟,开口问道:“刚刚是你们在县主和姚小姐身边伺候?” 这些婆子和丫鬟大多是惠兰县主身边的人,有几个是三娘在遵从王妃的意思安排去春容院给姚悦容使唤的。姚悦容也收下了,还亲自表达了谢意。 丫鬟和婆子们都低声应了一声是。 “刚刚县主和姚小姐带叶小姐去哪里了?你们是不是一直都跟着?还是你们偷懒耍滑,把人丢下就自己玩儿去了?我们王府里可容不得这种奴才。”三娘冷声道。 丫鬟婆子们闻言忙摇头辩解:“少夫人明鉴,奴婢们刚刚一直跟在县主和两位小姐身边伺候,片刻也不曾离开过。” 三娘点头,缓声道:“既然你们都在场,那就再好不过了。你们与我说说刚刚县主,姚小姐和叶小姐之间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感谢STONE1997亲的香囊和更新票~ 第五百四十章 书房 闻言,婆子丫鬟们你看我,我看你。 终于一个婆子开口道:“一开始县主和姚小姐带着叶小姐去了外头的偏厅里喝茶说话,说着说着就几位小姐就说到了最近读的书上头来。叶小姐似乎很喜欢读书,还说自己家兄长的藏书十分丰富。县主便道,我们王府也有许多的藏书。叶小姐来了兴趣,便说要看一看。县主说,郡王爷的书房设在外院,不方便带叶小姐去看。” 三娘坐在一边听着,没有出声打断。 “然后……然后姚小姐见叶小姐似乎是有些失望,便道其实内院也有一间书房,里面的藏书虽然比不得外院的那一间,但是也算是丰富了。” 三娘闻言皱了皱眉。 姚悦容说的这间内院的书房是靠近她的院子的那一个,被用来放置宣韶和她的藏书。前几日姚悦容说想要借几本书看看,打发时间。因那书房也就是个放书的地方,宣韶也不会在那里办公,所以没有什么机密的东西,三便让要姚悦容想要看什么就去随便挑。 “叶小姐闻言便说想去看看。县主与姚小姐便带着叶小姐去了少夫人您院子旁边的那一间藏书阁。”果然,那婆子说道。 三娘点了点头,示意婆子继续说。婆子却是为难道:“少夫人,奴婢是不让进书房那种地方的,跟进去伺候的只有几个大丫鬟还有申嬷嬷。” 世家宅门中规矩十分森严,奴仆们的等级也被分的十分细致。比如有奴仆能进二门,有的不能。能进二门的奴仆也分能进主子的院子的和不能进主子的院子的。进了院子的那些又分为能进正房的和不能进正房的。最后能进正房的又分为能进卧房和不能进卧房的。 也就是这些繁琐的规矩,将奴仆们的等级区分了开来。说话的这个婆子是三娘新派去姚悦容院子里的一个二等嬷嬷。按着规矩,书房这种地方她是没有资格进去的。 三娘点了点头,让她退下。又将今日跟在惠兰县主身边的两个大丫鬟叫了出来问话。 见问到了自己头上,丫鬟道:“郡主与两位小姐进了书房之后,叶小姐原本还是很高兴的。见书房中间的书案上放了几本用绸布包起来的书。叶小姐就问了一句。姚小姐说可能是少夫人您拿出去看了又让人送回来的。” 这话也没有什么不对,上次她带着姚悦容去书房,书案上就有两本她看完了让人送回去还未归架的书。 因为书房里书太多,原本整理书房的小厮在三娘进门之后便被安排去了外院。上次三娘给宣韶安排“伺候”的人的时候,因为认识字的紫鸢不愿意去书房,而愿意去厨房。三娘便安排了另外一个相貌姣好的去了书房,不想那丫头却是个不识字的。 有一次。宣韶想要找一本书,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才发现虽然书房被整理的很整洁,书也摆放的很整齐,不过书的顺序却是杂乱无章。 第二日三娘便带着白英白兰亲自将书房整理了一遍。怕那不识字的丫鬟又将书弄乱。就交代了以后看完了送回来的书先放在书案上,由白英每两日过来一次,将书整理回去,让管书房的丫鬟只管着打扫就好。 这个时代,连主子都不是人人都识字的,要找个能认识很多字的丫鬟谈何容易?也只有王家这种文化功底深厚的世家里,白英这样的世仆,为了前程,才会有条件。并花心思下苦力去学。就连王府这样的地方,即便是尊贵非常,若论起家仆们的文化底子,除了紫鸢那种罪官家眷出生的特殊情况的,其余的那些都是拍马不及。 所以一般的丫鬟认得几个简单的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书房里的书五花八门。整理书房这样的差事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 三娘听见另一个丫鬟接道:“叶小姐见那包袱被包的严严实实的,包袱的料子也很精致,便有些好奇是什么书。县主道我们府中有许多的珍贵孤本,想必是少夫人您怕书被弄坏了就让人好好包了。叶小姐一听是孤本就很高兴,问县主她可不可以打开看看,县主说自然是可以的。于是叶小姐就过去拆了那个包袱。之后……” 那丫鬟皱起了眉头,顿住了。 问题难道是出在那个包袱里?三娘皱眉,看向丫鬟,示意她继续说。 “包袱里面确实是几本书,叶小姐看到了里面的书很高兴。还拿起来转头与县主和姚小姐说道,那些确实是孤本,以前她在家中的时候曾经听闻兄长提过。可是突然,叶小姐脸上就僵住了,脸色也瞬间就红透了。她慌慌张张的将手中的书掩了起来,藏到了包袱下面。县主和姚小姐十分好奇,就走过去要看。不想叶小姐却是使劲按住包袱,不让县主和姚小姐看。县主和姚小姐以为叶小姐是与她们闹着玩,玩心一起便面上说不看了,可是等叶小姐一走开县主就将那本被叶小姐藏在包袱下面的书拿了出来。柯氏县主和姚小姐翻开书的时候脸色也有些奇怪,叶小姐这时候突然哭了起来。申嬷嬷离得近,见状就将那本书从县主手上拿走了,并收进了自己的衣袖子里。还说时候不早了,让县主和姚小姐陪着叶小姐去老王妃那里。” 三娘听到这里,觉得自己有了些不好的预感,叶小姐她们到底看到了什么反应这么大?三娘暗自沉吟着。书房里的东西她都是过目了一遍的,万不可能出现什么不应该出现的东西才对。 丫鬟道:“奴婢们不识字,且当时虽然跟着进了书房,但是却是在靠近门边的地方站着,因此也不知道那本书上面写了什么。” 所以知情人只有叶小姐,县主和姚悦容以及将那本书收到自己袖子里去了的申嬷嬷? 三娘知道这些丫鬟没有说谎,也问不出来什么了便让她们出去了,并叮嘱了不可以将三位小姐不愉快的事情说出去,不然不会轻饶。 从厅中出来之后,三娘便又回了老王妃那里。老王妃与叶夫人依旧是相谈甚欢,一点儿也没有将这件插曲放在心上的样子。 三娘又打量了叶家小姐几眼,见她坐在那里有些恍惚,连老王妃问她话的时候她都有些反应不过来,脸上果然还有些红晕未散。惠兰县主和姚悦容虽然没有叶小姐表现的那么明显,可是也是都低着头,似是受了什么委屈一般,不想说话。 气氛有些尴尬,三娘问老王妃道厨房那边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要不要先摆席。 老王妃也看出来大家的兴致都不高,她也想早些结束今日的会面,好过问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便点头让三娘吩咐厨房可以准备上菜了。 三娘扶着老王妃陪着叶夫人去了外头待客用的花厅。 这一顿饭菜色十分丰盛,只是大家因为心中有事情,都没有怎么动筷子,因此也就结束的很快。 等用完了饭,叶夫人又略坐了一会儿陪着老王妃喝了一会儿茶聊天,之后便提出要带叶小姐回去。 老王妃口上留了一会儿,便放了行了,叶夫人也邀了三娘还有县主和姚悦容去叶家玩。面上宾主尽欢。 叶夫人一带着叶小姐上车就皱起了眉头,有些生气地对女儿道:“你今日是怎么回事?当着长辈的面就给人家主人家脸色看?平日里母亲是怎么教你的?到了关键时刻怎么到是不省事起来了!如此娇纵,今后怎么与人相处?” 不想叶小姐听着听着,眼泪就掉了下来,怎么止也止不住。 叶夫人一惊,自己女儿的性子自己清楚,她刚刚虽然骂的严厉,柯氏也知道这孩子平日里还是很和气的,也知道谦让,平日里从未与闺中好友红过脸。难道今日真的受了什么了不得的委屈? 叶夫人正想要好声气儿的安慰两句,让她把事情说清楚了,不想叶小姐却是突然扑到了她怀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头却是不肯抬起来,只抽噎着道:“母亲,女儿……女儿没脸活了。” 叶夫人吓了了跳,惊怔地看着怀中的女儿半响说不出话来。 而被三娘搀扶着回了自己房里的老王妃,等惠兰县主和姚悦容一进来,脸色就沉了下来。 她看了一眼姚悦容,最后还是将目光定在了自己孙女儿身上,冷声道:“是不是你那娇纵脾气又来了,将客人给得罪了?” 惠兰县主闻言咬了咬唇,依旧是低头不语,脸上却是有些委屈。 因为她有前科,老王妃认定了是她的不是,张嘴就要再教训一番,姚悦容却是站出来道:“王妃,这件事情不关惠兰表姐的事,她并没有做错什么,还请您不要责怪她。要怪……要怪就怪悦容吧。” 老王妃闻言一愣,以为这是姚悦容故意给惠兰开脱,为她抵罪,便摆手道:“她是什么性子我知道,怕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是什么样的性子我也知道,怎么会无故得罪客人。你不必为她开脱,我现在教训她是为了她好。” 第五百四十一章 脏水 姚悦容连忙道:“王妃明间,悦容并非是为惠兰表姐开脱,实在是这件事情……”姚悦容说到这里,抬头悄悄看了三娘一眼,表情有些为难。 老王妃将她的表情收入眼中,皱了皱眉,看了一眼委屈不言的惠兰:“既然如此,你便说来听听,之前你们与叶家小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对于姚悦容刚刚那犹豫的眼神,三娘暗自挑眉,难不成这件事情还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三娘向申嬷嬷看去,却发现她刚刚没有跟进来,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 姚悦容还是将书房了发生的事情说了,只是说到最后她吞吞吐吐,怎么也不肯说自己与惠兰和叶小姐看到了什么,一脸的羞愧,眼睛也有些红了。 老王妃便看向三娘道:“那是你用着的书房,你总知道是什么吧?” 三娘不好回答,她还真不知道她们说的是哪一本。这两日她是整理了几本原先在卧房里的书送回去,有游记,随笔,地理志,甚至还有一些医书。因为卧房旁边的那个书房书架毕竟很小,还要放些摆设,所以放的书有限,一般她与宣韶在这边书房拿过去看的书,看完了之后都会让人放回去,再拿新的。 不过那丫鬟说叶小姐认出来那些书有些是孤本,且还包的那么仔细,那便有可能是白果从庄嬷嬷的儿子那里拿回来的。庄嬷嬷的独子宽儿很喜欢读书,所以三娘经常让白英给他挑一些他喜欢的出来让白果送过去。那孩子对书也爱惜的很,还回来的时候连边角都不会有一点点折坏。还会仔仔细细的包好了。 于是她摇了摇头:“因为之前整理了一遍卧房里的那个书架,放了许多的书回去,所以不知道是那一本。” 老王妃见惠兰和姚悦容死活不肯说,便看了看屋里的人。问道:“申嬷嬷在何处?让她进来见我。” 老王妃便想起了刚刚姚悦容口中的另一个知情人。 有丫鬟赶紧出去喊人了,过了些时候,申嬷嬷走了进来。 老王妃直接了当:“将刚刚那本书拿上来让我看看。” 申嬷嬷顿了顿。还不着痕迹地看了三娘一眼,想了想却是低头道:“请王妃屏退身边之人。” 三娘暗自皱眉,怎么都看向她?她不由得在心中猜测起来。 老王妃闻言也有些惊讶,却还是将身边的人都屏退了,只留了三娘,惠兰,姚悦容和申嬷嬷在屋里。 申嬷嬷想了想。还是上前去,将自己袖中的东西拿了出来,递上去了。 书本封面与一般的书没有什么两样,好像是一本诗词。老王妃狐疑地将书翻开了,又翻了了几页。之后脸色突然就变了,她看了惠兰县主和姚悦容一眼,将目光瞪向三娘。 三娘一愣,老王妃看着她地目光是充满怒气的,这还是老王妃第一次用这种愤怒的目光看她。 老王妃“啪”地将手中地书合上了,对申嬷嬷道:“先带惠兰和悦容出去。” 申嬷嬷有些担忧地看了三娘一眼,三娘暗自沉吟不语。惠兰县主却是看了看老王妃手中的书,又看了申嬷嬷一眼,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皱。之后还是让姚悦容拉了出去了。 三娘低头站在老王妃面前。等惠兰县主等人一走,她便自觉地跪了下来,却是低头什么也没有说。 老王妃哼了一声:“你也知道自己错了?” 老王妃严肃道:“你们年轻夫妻,平日里私下有些荒唐谁也管不了你们。但是让人知道就是另一回事了。” 能给个辩解的机会么?三娘悲愤。 老王妃顿了顿,突然道:“平日里你是派的谁整理的书房? 三娘便将书房里的那个丫鬟不识字,自己的贴身丫鬟这两天要帮自己打理别的事情没有去书房,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纰漏。 老王妃不高兴道:“那送书去书房的丫鬟也有过错!怎么什么书都敢往书案上摆?” 三娘没有吭声,她没说那书是白果从外头收回来的,不然风波可能就更大了。 平复了一下心绪,眨了眨眼,正要借助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脱罪,外头突然有人道:“王妃,婢妾有事求见。” 是范姨娘来了。 老王妃看了三娘一眼,道:“先起来吧,把书收起来,等会儿再说。”三娘将书收好了,脑子急转着,借这个机会想着等会儿怎么更加有效的辩解。 这个黑锅她不打算背,不然好不容易塑造出来的形象全没了。好在老王妃还顾忌她的面子,要洗脱罪名也不是没有办法。 正低头想着,范姨娘已经进来了。 她行了礼之后,看了看三娘,又看向老王妃。想了想,却是凑上前几步,凑到老王妃耳边说了几句。 老王妃闻言一愣:“竟有此事?” 范姨娘很是尴尬地点了点头,又凑到老王妃耳边说了几句。 三娘也被她们之间地动作吸引了注意,不由得朝两人看了过去。这又是在闹的哪一出? 这时候坐在上头的老王妃似是有些尴尬地轻咳了一声,对三娘道:“把刚刚那本书拿上来,我看看。” 三娘看了范姨娘一眼,范姨娘朝她点了点头。三娘心中虽然十分狐疑,可还是老老实实地将书交了上去。 范姨娘将书接了过去,将书翻了翻,朝老王妃点了点头。老王妃还是有些狐疑,不想却正好有一张小纸条从书页中掉了出来。 在场地三人都看见了,老王妃指了指地上,范姨娘立即将纸捡起来递了上去。 老王妃将那张才三寸来长的小纸片儿拿远了些,微微眯着眼睛看着,突然她眼睛中就含了泪,朝着范姨娘点头:“没错,没错,你猜的不错。上面果然是信儿的字迹。他以前就喜欢在小纸片儿上写些小玩意儿,哄人开心,我那里还收了几张呢。” 三娘愕然,信儿?宣信?她公公? 这春宫与她那位早已经入了土,成为了一个传说的公公有关系? 三娘表情奇怪地看向了范姨娘。 范姨娘道:“少爷那间书房其实以前还是我们老爷用过的,只是大家想必都已经忘记了。那里的书……也有一些是老爷以前收集的。” 老王妃接过范姨娘递过去的帕子,揩了揩眼泪:“你说的没错,这种事情也只有那孩子做的出来。还好韶儿不像他那么调皮捣蛋。” 老王妃红着眼睛,有些歉意地对三娘道:“这次是祖母不对,不分青红皂白就责怪你。你原谅祖母年纪大了,老眼昏花。你是个知道分寸的好孩子,又怎么会做这种不合时宜的事情?委屈你了。” 三娘看了范姨娘一眼,知道这次又是这位摸不透的范姨娘从天而降给自己排解危难,虽然还不知道她动机是什么,三娘还是很感激她的。 为了帮她,将这脏水毫不犹豫地往自己已经去世了的夫主身上泼,这种姨娘也是少见的。至于三娘为何知道她家公公是冤枉的,那是因为那间书房里的书都是她与宣韶亲自整理过一遍的,这本春宫图根本就不是书房里的东西。 她刚刚都没有想过要将这黑锅给宣韶背。 三娘对老王妃笑道:“祖母说的什么话,这误会说开了也就是了。祖母刚刚即便是责备孙媳,也是教育的成分居多,还一直顾及着孙媳的面子,孙媳怎么会不明白祖母您的苦心。” 老王妃听了这话,心中十分慰贴。 感谢 狐狸贝贝77,春春a,yy116三位亲的粉红票~ 第五百四十二章 又来挑拨? 老王妃将那本挂着羊头卖狗肉的书交给了范姨娘,突然又皱眉道:“你是从哪里听闻这件事情的?” 三娘也想知道为什么范姨娘出现的这么及时。 范姨娘面不改色道:“婢妾一早就过来了,只是因为王妃您这里有贵客,所以婢妾没有进来,只在外头候着。后来看见县主身边的那位申嬷嬷偷偷从袖子里拿出来一本书,似乎是想要扔了,婢妾见那书有些眼熟,似乎是以前在世子爷那里见过的,就赶紧去拦了下来。之后那位申嬷嬷便被王妃叫了进来。婢妾在外头越想越觉
相关推荐: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新年快乐(1v1h)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开局成了二姐夫
我的风骚情人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将军在上
神秘复苏:鬼戏
鉴宝狂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