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 一个晃神就是一年。 等纪年88年结束, 人类文明基于火星工业建设,主要是资源开采和初步加工模块建设的需要, 围绕着它建设的火星城市,已经有相当程度的占地面积, 常见生活在火星城市内的人类,数量相比于之前,也大幅度增长到了近三万人, 而为了更多的开采资源, 人类在火星表面的造物,相比于月面来说,还相对比较分散, 就这样,也没有再偶然遇到什么来自于地外文明造访的痕迹。 蔺道对此也谈不上什么失望,对他来说,一切只是一如既往而已。 …… 然后,时间就来到了89年。 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这一年,人类文明没有迎来什么大的突破。 不过,这一年,在火星开发和建设上,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是突飞猛进的一年。 对于大多数科技和人类文明处在同一水平阶段的文明来说, 人类针对一颗行星的开发速度,都快得夸张。 但对于虫族化的人类文明来说, 他们的性质,就决定了,对于这种没有什么技术门槛的事情, 人类文明推进起来,只会越来越快。 因为作为一个虫族化文明,内部不会有任何阻力, 这个庞大系统运行起来就像是一个人, 没有任何内部不必要的损耗。 这一年, 人类文明完成了重要的一步, 月面建造的荧惑级飞船,不再需要地面提供聚变能源和计算单元了, 在滚雪球一般的循环扩张中, 月面城市的规模,扩展到了40座, 在月面城市内部,月面工业集群,作为人类工业系统中的一个子模块, 完成了荧惑级飞船建造的不同分工,从荧惑级飞船的主体建造,再到电推进系统,聚变能源,承载控制系统的计算单元,这些飞船重要模块的生产,都能够在月面中完成。 这同时意味着,送往火星表面的机械设备等建设火星城市,火星工业所需,相当一部分也能够直接在月面完成生产了。 毕竟,荧惑级飞船的建造中,很多技术和火星城市建造的技术要求是共通的。 月面工业建设走完这关键一步,对于火星的开发和建造,明显是有阻力的。 意味着,从地面到月面,现在再从月面到火星,人类文明对于太阳系的开发和探索,正式进入到一种循环扩张的状态。 地月之间,持续膨胀的运输,再之后,似乎也变得平稳了一些, 不过,这不意味着,人类在地面的工业集群,在接下来的太阳系扩张中,完全没有作用了。 毕竟,人类许多科技和工业技术成果还是在地面诞生,不少工业设施还是更适应地面的环境。 至少在目前这个时间点上,人类在地面工业集群相比于其他月面的工业集群除了规模以外,也还是有其他优势的。 此外,蓝星到火星之间的直接航线,在这儿之后也开始增加起来, 既然月面工业集群对地面需求降低了, 那地面的工业集群,也能够抽出更多余力来,直接参与对火星的建设。 …… 纪年90年。 月面工业集群和月面城市的建设,开始进入到自我扩张阶段。 即不需要地面工业生产的设备,材料,月面工业集群和月面城市也能够依赖月面工业自己的产出,自行完成进一步的扩张。 同时,所需要的工业和各类生产的基础原材料,有地面提供的,也降低到了很小的一部分, 除了一些无法从月面和火星获取的资源,其他资源一概通过对月球自身资源和火星资源运回提供。 人们对于月面的规划,在此刻走入完成的快车道。 纪年91年, 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比较重要的事情。 第一是, 人类文明对于月球在整个太阳系规划中的定位,基本完成了。 对于月球工业星的工业建设,已经基本完成。 整个月球,虽然整体结构没有什么变化,但表面,已经被人类文明建造的面目全非。 此刻再从地面用望远镜眺望月球, 月球表面除了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就还有散布在不同区域,不同位置的月面城市。 在蔺道冬眠结束那会儿, 月面九座月面城市,总居住人口数量不过几百万, 此刻,倒是没有从地面的一百五十多亿人中匀太多过去, 但常驻月面的人口数量,各个月面城市加起来,也超过了两千万人。 更重要的是,在月面,有了远超这个人数增长的工业规模增长。 80座月面城市,分布在月面城市内部乃至外部的工业集群, 除了满足整个月面人类社会的运行以外,基本能够单独满足对火星扩张的需要, 只是会比地面一起参与慢很多。 第二, 就是在夸张的运力需要刺激下, 人类文明中,负责电推进系统研究的团队, 让电推进系统再有了一次较大的突破。 这次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对星际飞船速度提升上的支持。 蔺道在第一时间,就感应到了这件事情。 在原地想了想过后, 下一瞬间,蔺道出现在了这个研究团队内部。 蔺道没有参与,也没有干涉, 只是看着,在一众研究员们的努力下,大量智能机械的帮助下, 新的一套,已经完成制造生产的电推进系统,被安装在了一艘实验性质的星际飞船上。 实验是在月球轨道附近的一片宇宙空间中进行的。 首次实验,实验飞船上也没有载人,除了大量实验设备以外,基本相当于一个套了新型电推进系统和能源装置的空壳。 而实验的结果,自然就是成功的。 蔺道看着一众研究员们,回收了这辆试验飞船, 再望向远处的宇宙深空。 “我想单独建造一艘投向太阳系外的星际飞船,你们觉得怎么样?” 蔺道突然说了这样一句话。 在蔺道身前的研究员们自然听到,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员们,自然也接收到了。 这对于一众人们来说,也相当于是一个指令。 于是研究员们,自然就思考了起来。 “蔺先生,您想要在我们占领太阳系的过程中,往着太阳系外也投放一些探索性质的飞船?” “更快更早的探索更遥远的地方?” 一位研究员询问了一遍。 “嗯。” 蔺道应了一声,补充了一句, “当我的眼睛。” 研究员们没有讨论是否要做这件事情,只是立刻开始研究起来了可行性。 第29章 投放两艘远航飞船 蔺道要发射并投放向深空的这艘飞船,性质和上个时代,人们朝着深空投放的探测器,性质上严格来说差不多。 在人类扩张的步伐远远还踏足不到那个地方之前,实验性质的探测飞船先行一步, 去接触,去探测,去认知,更遥远宇宙深空中存在的一切。 如果只是等待着人类文明此刻在太阳系内的一步步扩张, 那么即便凭借人类文明此刻夸张的速度,扩张到太阳系边缘可能也需要上百年,扩张到太阳系外,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而就现在,以人类目前的巅峰技术,制造一艘远航飞船,可能能够让人类文明更早接触到太阳系外的一切。 严格来说, 这其实是一件比较有风险的事情。 因为太阳系外,很大程度上对于人类文明来说还是未知的。 哪怕随着天文学在近些年的发展,人类文明对于太阳系周边这片星空已经有了更多了解, 但在没有真正抵达那里之前,许多事情都仍然只是推测,未知的领域依旧大量存在。 而相比于上个时代,经历过月面上章鱼文明‘下马威’的人类文明,对于星空也有更清晰的认知——整个星空没有那么冷清,情况也大概率是复杂的,甚至是诡谲的。 哪怕此刻人类文明的性质决定了,只要不是被瞬间全灭,人类文明都能够很快恢复过来并重新崛起。 但星空中,绝对不乏能够将此刻人类文明瞬间覆灭的敌人。 不过,蔺道想要发射这样一艘远航飞船,本质上,就是想要看一些未知的东西, 想要看到一些预料之外的画面。 可能存在的风险,对于蔺道来说——有时候他本来就会有一些自毁倾向。 而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来说, 打开独自一人存在的屋子,踏出家门,并完成对自己的初步的武装过后, 似乎也的确应该,找到一位‘敌人’。 不一定要直接爆发战争,哪怕‘擦肩而过’,对于人类文明对于整个‘世界’的认知,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 “蔺先生,以现在我们刚通过实验的最新电推进系统的各项数据作为基准。” “在不考虑返航,不考虑星际殖民后续问题,不搭载任何非必要物资和设备等的情况下,我们目前的技术极限,应该能够让一艘远航飞船,通过较为漫长时间的加速,最终达到百分之二光速的极限速度。” 虽然最新型的电推进系统才完成首次实验,但对于人类文明的工业体系来说,能够制造出来一个,就能够造出来一堆。 一众相关领域的研究员们,就最新型的电推进系统的数据进行核算之后, 一位研究员对蔺道说道。 对于目前能够达到的极限速度,蔺道没有什么惊喜,也没有什么失望, 研究员们能够知道的信息,蔺道也能够知道,人类文明内部的信息,蔺道也不需要真正谁来向他汇报。 “嗯,那就建吧。” 蔺道再应了声,便从这里离开了。 而得到新指令的相关领域的研究员们,则立刻以最大的热情开始这艘远航探索飞船的设计和建造。 …… 对于此刻的人类文明来说, 建造一艘或者几艘远航飞船,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既占用不了多少生产力,也消耗不了多少资源, 对比整个人类文明都在忙活着的太阳系内扩张计划,就只是一个很小的插曲。 对于人们来说,唯一比较特殊的地方,也就是这件事情是蔺先生指定要求的。 当年, 从蔺道提起这件事情, 到这件事情从蔺道的要求,变为实际。 前后总共花费的时间不到两个月。 相关领域的研究员们,在极限的热情和积极性下, 给这远航飞船,尽可能堆上目前人类能够达到的,技术极限的各类设备,系统。 远航探索飞船总共建造了两艘。 在蔺道没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这两艘飞船命名也很简单直接。 由地面工业系统产出的一艘,就叫远航号星际飞船,编号01,远航01。 由月面工业集群同时产出的另外一艘,就叫探索号星际飞船,同样编号01,探索01。 在两艘将驶向太阳系外飞船建造完成的当月, 飞船所需要的工质,能源燃料,各类物资,设备仪器,全部到位后, 对于此刻的人类文明来说,也没有什么号磨磨蹭蹭的, 就在当月下旬,两艘飞船,远航一号,探索一号,就直接分别从蓝星轨道空间平台和月球轨道附近起航了。 两艘飞船的船员,几乎就是在前一天完成了筛选,并且在一天时间内,从地面,月面,火星赶来,完成了登船。 远航飞船船员的挑选,对于其他群体文明来说可能困难,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却是一件最简单的事情。 哪怕所有登上远航飞船的人都知道,此去有去无回,而且以他们的寿命,也抵达不了此
相关推荐:
虎王的花奴(H)
镇妖博物馆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篮坛大亨
红豆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女奴的等价替换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交流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