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备用飞船,大概五天后能够着陆到您所在位置,为您补充一些资源,并且增添一个临时舱室。” 以人类目前的科技以及现状来说, 在月面立即建造一个永久性的月面基地,还不是实验性质的, 经济上肯定是不划算的。 但对于蔺道的指令来说,考虑经济利益显然是没有意义的, 整个蓝星上的几十亿人也不会有人去考虑这件事情。 就像是蓝星上,此刻还处在大洋中间的那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工岛无名岛建造起来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蔺道的指令,就是最大的意义。 “蔺先生,您觉得,我们应该在月面建造多么大的月面基地?” “月面城市吧。” 蔺道环顾了下此刻还荒芜的月面。 说起来, 如果玩一个‘经营建造游戏’的话,月球好像是一个绝佳的地方。 因为这里,真得什么都没有。 “我们会尽快做到蔺先生您的要求。” 而在这里建造一个月面城市具体需要多久。 蔺道也没有再进一步询问。 保持一些期待吧。 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夸张的伟业。 但对于受到他影响,能够直接腾出来的,整个世界的生产力来说。 也不是真得难以在短时间做到。 而且, 时间的长短,对于蔺道来说都没有什么关系。 愿意等的话, 蔺道有的是时间去等。 转过头,蔺道再望了眼那边正在执行临时航天任务的其他登陆人员, 说起来, 即便除开他,这次登陆月面的人员也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 而相比正常来说动辄数年的准备, 这次前后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 第6章 文明虫族化 想要完成蔺道给予的,短期内,在月面建造一座月面城市的目标。 在现阶段,毋庸置疑需要建造更多大型火箭,用以完成庞大的地月运输需求。 而,除了这次载人登月所建造的人类一号飞船火箭组合体以及备用火箭以外, 第三艘同样规模和推力量级的火箭,从建造到发射的速度实际上比前两艘还要更快一些。 因为在之前两艘火箭建造时, 在全世界几十亿人的完全配合下, 这囊括了整个人类文明和全世界的庞大生产系统, 已经基于蔺道的目标带来的要求,完成了部分梳理和方向的转变。 以其中个人为基础单位, 在大目标都完全统一的情况下,相当部分人已经在这个庞大系统中有了明确的定位。 有部分人或者说生产力,负责世界范围内基础物资生产和开采,比如维持几十亿人基本生存需要的食物,水源,维持世界范围内能源供应的电力生产,燃油开采。 还有部分人,则是直接负责火箭,飞船,月面城市建造所需要一切设备,物资,机械,部件的生产。 哪怕这种分工仅仅只还完成了部分, 毕竟哪怕每一个人在蔺道要求下都极度配合,各地区,各大陆的专家团队想要完成完全梳理依旧需要时间,毕竟几十亿人太多了。 但释放出来,或者投入的工业生产力已经足够呈现出一些比较夸张的效果。 这是基于整个人类文明层面,最宏观的表现。 而再具体一些, 就是先前生产两艘登月火箭时,基于各大陆原先工业生产,生产出来的大量登月火箭以及登月飞船所需要的,从基础材料,到成品设备,零部件,都还有一大堆没来得及用上。 在庞大的生产力投入下,同一个零部件的生产,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百个乃至更多工厂在进行。 短短一个月就已经积攒了一堆。 对于这种现有科技下能够做得出来的东西,限制生产速度都主要是一些材料的物理性质,以及部件转运时间。 但,当这个囊括了整个世界的庞大系统,如同一个庞大的生产流水线再持续运行起来, 自然就有这个‘生产流水线’的‘目标产品’,源源不断的下线。 …… 第三艘‘人类级’登月火箭是在第二艘备用登月火箭发射之后的十天,从那个近赤道的海岛发射的。 那个海岛发射场,也有了一个自己的名字,就叫‘赤道发射场’。 而第四艘发射的登月火箭则没有再隔十天,事实上,在第三艘‘人类级’登月火箭发射的当天, 第四艘,第五艘……一直到第十艘,就都在同一天发射了。 因为这几艘火箭就是同一天完成的总装。 然后,第二天,当天发射的人类级登月火箭数量提升到了一天十艘。 赤道发射场从高空看起来,已经不像是一个航天发射场,更像是小型飞机场, 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够看到一艘庞大如同山峰的火箭拔地而起。 而显然,在这种量级的火箭数量发射下, 之前地面指挥中心提到的,临时月面舱空间狭窄以及物资紧张的问题,只是存在很短时间就被解决了。 …… 纪元16年12月上旬。 这是以蔺道能力觉醒那一年开始,重新设立的纪年。 距离蔺道来到月面,已经过去一个月的时间。 蔺道要求的月面基地,从开始以人类一号登陆舱作为的临时舱,到现在已经初具规模。 “目前月面舱组合体占地面积已经来到了三百平米,可使用面积则来到了六百平米以上。” “预期到本月结束,占地面积能够提升到八百到九百平米左右,使用面积来到两千平米。” 月面基地,核心舱上层, 专属于蔺道的房间,一位航天专家正拿着一个平台电脑模样的终端,向蔺道说明着情况。 终端的屏幕上,显示着的是目前月面基地的整体结构图,和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预想图。 整个月面基地, 实际上依旧没有脱离最开始那临时舱的基础风格。 比起蔺道要求的月面城市,更像是太空空间站放大了一圈过后,摆在了月面。 两个叠在一起的超大型的核心舱,单个内部高三米,占地面积一百平米。 是这一个月来,人类文明工业产出的最佳杰作。 哪怕是目前化学火箭推进力巅峰的‘人类级’,也没能够单次整个将核心舱运上来。 而除了核心舱以外,就是节点舱了。 节点舱通过核心舱四面不同舱门,与核心舱进行连接, 按照不同的规划,承担着包括月面实验室,其他驻月人员休息室等功能。 整个月面基地也都和核心舱一样,叠了两层。 不光是核心舱,其他节点舱上方,基本也都还有另一个节点舱,可通过上下舱门穿行,算是扩张了上下的空间。 从空中俯瞰, 整个月面基地就像是一只拱起背来的大蜘蛛, 核心舱就是这只‘大蜘蛛’的身子,从身子延伸出去的节点舱,就是它的‘触手’。 按照畅想,之后,这些节点舱还会连接其他核心舱, 到时候,整体看起来,月面基地可能会像是一张铺在月面的大网。 “目前,除蔺先生您以外,常驻月面基地的人员总共是102名,预期在本月结束之后,将超过两百人。” 按照目前月面基地的情况来说,是不需要驻扎那么多人的。 地面也没有拥挤到住不下人,需要往月面迁移的程度。 但就像是建造一个月面城市在当前也没有什么经济上的必要, 这本来就不在所有人的考虑范围。 蔺道需要这里有一个月面城市,那他们就建造一个月面城市, 常驻人口,也是月面城市的一个关键指标。 “此外,目前月面基地的供电主要还来源于太阳能板以及地面的长期运输。在目前情况下,还能够暂时满足月面基地的电力需求。” “随着月面基地的逐渐繁荣,电力和能源需求可能会跳跃增长,月面较长时间的夜晚,也对储能设备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关于这一点,地面的所有相关研究员们已经在竭力研究和思考。蔺先生,我们会解决这个问题。” 太阳能板的铺设,算是近段时间以来,除了月面基地搭本身,人们在蔺道要求下,占用地月运力最多的一件事情。 就在这儿月面基地旁边,广寒环形山的底部——广寒环形山是这段时间对月面基地所在环形山的通俗命名。 “我知道了。” 蔺道点了点头,再转过头,透过上层核心舱的舷窗望向月面的景象, 灰暗的月面在尽头和漆黑的太空相连接。 “另外,蔺先生,受限于材料技术,现在建设的月面基地,可能还达不到您建设月面城市的目标,它的设计预期寿命应该在三十年以内,并且可能没有办法构建更大的单体空间。” 这位航天专家再为蔺道说明道, “目前,我们从一些还带有实验性质的材料中,找到了十一种可替代材料,只是目前在批量生产环节需要的基础材料消耗以及良品率,导致材料的产出还无法供应月面城市的建造,我们会尽快完成这件事情,在目前月面基地的设计寿命达到终点之前。” “不着急。” 蔺道应了声,此时此刻,他反倒是不着急了。 “我们会竭尽全力的,蔺先生。此外,在预期下一个月结束之前,我们应该能够将世界范围内百分之二十的工业生产力全部放在了月面城市的建造中。” 在目前科技基础下, 此刻的月面基地完全就是用庞大的资源和生产力砸出来的。 放在过往任何一个时期,都不会有人去做。 当然,也没有谁能够调动如此大的生产力来做这件事情。 过往历史中没有一个大国或者小国能够扛得住这种程度的消耗。 “而针对能够最大化利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力,来完成蔺先生你现在建造月面城市,以及远期走向星空深处的目标。” “我们一些学者和专家,管理会议,制定了一份新的规划,蔺先生您要不要看一看。” “你直接说给我听听吧。” 蔺道没有转回头, 实际上,这种事情他可关注可不关注。 在能力带来的绝对忠诚下,不会有什么阳奉阴违的地方。 他们制定的计划一定是能够最大程度让他达成目标的。 一定是不会对他造成负面影响的。 就像是大脑控制手去拿一个东西, 大脑下达指令之后,也不需要手再写个报告,告诉大脑它将怎么动哪块肌肉。 此外, 对于地面上这段时间已经发生的事情, 基于那能力的联系,他也是能够感受到的。 “我们打算基于资源和地理条件,重新对世界范围内的工业生产集群进行重新调整。” “将受限于资源的,就地安放在最合适的区域,对于工业产业链流程偏末端的所有产业,集中安放在同一个地方。” “最重要的是,我们预想,将全球所有的生产数据都放置在一个整体的系统之中。在一个新的生产目标产生之后,生产任务能够经由这个系统,直接传达到具有相应生产能力的,产业链上从上游到下游的所有生产工厂。” 这位专家显然是有备而来,这件事情显然也不是他一个人琢磨出来的, 他将一份报告在平板终端上展示给蔺道。 报告中, 最重要的就是一张畅想图。 图上,抹掉了一切传统的地域分界, 除了陆地和海洋的轮廓, 就是大量标注的不同物资,不同工业产品的生产区域标注。 以及各个区域之间,用来连接的虚线标注。 总体来说, 就是把整
相关推荐:
开局成了二姐夫
将军在上
村夜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蝴蝶解碼-校園H
白日烟波
婚里婚外
神秘复苏:鬼戏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