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上。 在一艘特制的红巨星级飞船上,反物质能源装置替代了原本的重核聚变反应堆,被装了上去。 在其推进引擎依旧是引力推进引擎的情况下, 即便是反物质能源装置装上去,自然依旧不可能让飞船突破光速。 仅仅只是让飞船极限速度能够从原本的百分之九十八光速,到百分之九十九光速。 同时,能够让这艘特制的红巨星飞船,获得更长时间的‘续航’。 只不过, 将反物质能源装置装在现有的红巨星级飞船上, 颇有点大炮打蚊子的感觉。 像是给可控核聚变反应堆配了个三千毫安的锂电池。 像是往引力炸弹里,塞了点黑火药。 说白了就是,反物质能源装置作为能源部分塞到红巨星级飞船里好用吗? 很好用。 但是,很浪费。 完整的反物质能源装置都没必要全功率运行,就已经能够支撑现在红巨星级飞船所需了。 此刻的反物质能源装置,更多的,始终还是为新型的,超光速航行飞船准备的。 …… 和能源技术一样, 超光速航行技术也同样是人类文明内,持续探索和研究很长时间的重要科研方向。 只是这显然对于人类文明来说,长久以来,是比新一代能源技术更加令人类文明研究员,学者们困扰的一项技术。 如果说能源技术上,在基础领域,基础理论突破前,人类文明还拿出过‘反物质引力炸弹’这种东西, 那超光速航行技术,人类文明内部虽然同样有难以计数的研究员,学者们参与,但基本一直停留在实验阶段。 哪怕是‘反物质引力炸弹’这种‘残次品’都没有出现过。 因为卡住人类文明超光速航行技术研究的,直接就是人类文明基础领域的理论和研究。 某种程度上,人类文明建造的细环基础实验装置,进行规模宏大的基础实验,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人类文明在超光速航行技术研究中的一些疑问寻找答案。 基础领域的研究,人类文明对于宇宙,空间的认知,直接就影响着人类文明超光速航行技术的研究进展。 也是因此, 在人类文明完成基于细环基础实验装置的基础实验之后, 人类文明各重大研究领域虽然并不是超光速航行技术最先被拿出来,但却是同时间内,研究进度突飞猛进最快的。 如果说其他领域的研究都是走完了百分之九十九到百分之百的最后一步, 那在超光速航行技术的领域,这段时间里,人类文明相关领域的研究员们,就是飞快走完了从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五十,再从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九十九的道路。 而在能源技术突破之后,算是为人类文明的超光速航行的具体实现,趟平了最后一道关卡。 …… 人类文明最后,还是将实现超光速航行的方式,放在了曲率引擎上。 这是人类文明在基础理论突破之前,主要选择的研究道路, 在基础理论突破之后,倒是也发现了其他几个方向,但最终还是又回到了曲率引擎上。 首先, 在物理意义上,光速事实上依旧是飞船速度的上限。 人类文明基础理论的突破,构建的全新的理论框架是将此前包括大一统理论在内的理论兼容了进去,不是推翻了人类文明过往的理论基础。 要想人类文明的飞船,纯粹的,硬生生在速度上,超过光速是不可能的。 除非人类文明能够哪一天强大到能够修改宇宙常数,或者自己构建一个宇宙。 但现在,这基本是不用考虑的。 不过,理论上是实现不了飞船突破光速。 但可以在事实上,实现类似于超过光速航行的效果。 两个点之间的航行,如果速度是有极限的,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快从起点抵达终点。 ——改变航行路程本身。 曲率引擎就是人类文明用来实现这一点的技术。 既然飞船突破不了光速极限,那就改变飞船周围和前方的空间。 对于这项技术,除了曲率引擎这个名字以外,人类文明的研究员们和学者们其实还给它取了另外一个名字, “空间膨胀和曲率扭曲引擎。” 主要的,其实就是利用空间本身的膨胀速度,让空间本身带着人类文明的飞船,以一种本身速度没有超越光速的情况下,被空间带着,事实上超越光速的方式进行航行。 …… 纪年19952年。 在人类文明的基础理论因为细环基础实验装置得到突破之后, 又过了一段算是比较长的时间过后。 基于‘曲率引擎’,人类文明造出了第一艘搭载了超光速航行技术的飞船。 区别于此前以恒星名命名的人类星际飞船, 人类文明的研究员们,学者们,遵循蔺先生的意志,给这艘搭载了超光速航行技术的原形飞船取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名字,就叫‘时空号’。 之后同样搭载超光速航行技术的飞船,大概就会被叫时空级飞船,或者说曲率级飞船。 算是直接点明了这类飞船的特征。 在这艘时空号原形飞船上, 算是搭载了此刻人类文明最先进的技术。 反物质能源装置,曲率引擎,量子通信,量子引力计算单元, 内部为了保持重力,也搭载了引力技术。 而除了曲率引擎以外,本身也搭载了原本人类文明飞船上最常用的引力技术的无工质推进引擎。 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各类先进技术的结晶。 这艘算是人类文明来说比较有特殊意义的飞船,人类文明还是选择了在人类文明的母星太阳系外围来建造。 最终,以太阳系和太阳系周边多个星系的工业集群为制造生产力来源, 人类文明建造了这艘同样有些庞大的时空号飞船。 从体积上, 这艘时空号飞船,比之前的红巨星级远航飞船,又再大了不止一圈。 真就逐渐朝着一颗类似于月球这样卫星的规模靠近了。 这一年, 在人类文明完成该艘搭载了超光速航行技术的原型飞船时空号的建造之后, 人类文明自然就开启了这艘曲率引擎飞船的首次试航行。 从人类文明的母星系,目的地则是选在人类文明目前疆域的这侧边缘。 按照原本的航行时间,这一趟航行,至少需要接近三百年的时间。 而人们对于这艘搭载了超光速航行技术的原形飞船,自然抱有不同的期待。 当年的年末, 时空号曲率飞船启动了引擎, 在太阳系边缘位置,从相对静止的状态,开始朝着太阳系外的目标位置移动。 对于这次的曲率飞船的首次航行,蔺道自然同样有关注。 第131章 四级文明 纪年19952年。 人类文明第一艘超光速曲率飞船,从太阳系边缘首次起航。 在起航的开始阶段,时空号并没有立刻启动曲率引擎,而是就和之前的红巨星级飞船一样,使用常规的无工质推进引擎进行加速。 只不过,在更强大的能源装置支持下,时空号的加速过程相比于红巨星级飞船再短一些。 在加速过程中,时空号超光速曲率飞船驶离了太阳系。 纪年19956年的年初, 在时空号驶向巴纳德16星系的途中,时空号加速到了百分之九十九光速的常规状态下极限速度, 遵循首次航行的计划,时空号启动了曲率引擎。 时空号周围的宇宙空间本身,受到曲率引擎的影响, 在相对于时空号本身来说,速度依旧保持在光速极限以下的情况下,包裹着时空号的那片空间本身,远离太阳系的速度, 让时空号终究,在这趟航行途中,事实上超越了光速。 从时空号飞船上的主观视角来说,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对于时空号飞船来说,它的速度依旧在光速极限以内,但从起点抵达终点之间的路程仿佛被缩短了, 这趟航程将要花费的总时间,事实上缩短了。 再加上时空号常规速度下,有些过分接近光速极限带来的相对论效应。 这种奇妙的体验,就显得更加奇妙了。 …… 单从飞船本身来说,很难去描述此刻时空号的速度, 不过从时空凡预期抵达目的地的时间,和不受时空号曲率引擎影响,本身这趟航行路程的距离, 算是能够得到了一个事实速度。 此刻,时空号开启曲率引擎之后,事实靠近此行终点的速度,终于超出了光速。 不同于时空号常规引擎加速还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加速过程,有一个比较平缓的加速曲线。 当时空号的曲率引擎开启过后, 时空号的事实速度,在极短暂的时间里,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跳跃,一跃抵达了二倍光速。 而这个过程,对于时空号上的人们来说,是没有任何感觉的。对于他们主动来说,飞船在加速到极限过后就一直是保持着匀速状态。 而时空号此次航行的事实速度,也没有在二倍光速后就停下来。 几乎是紧跟着,就再次往上攀升,来到了三倍光速。 曲率引擎开启之后,速度攀升是很快的。 按照人类文明研究员,学者们的计算和预期,曲率引擎开启之后,极限速度大概是能够来到八倍光速。 而最终, 时空号达到八倍光速也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 对于时空号飞船主观视角来说,几乎是没多久,原本的总航行时间就缩短到了原本的八分之一。 …… 纪年19957年, 人类文明的时空号飞船从巴纳德16星系旁掠过,朝着此行目的地继续保持着事实上八倍光速的极限速度往前航行着。 此后的一段时间,对于时空号飞船来说是一段平稳航行的过程。 人类文明相关领域的研究员们,学者们,也需要时空号飞船这段时间的稳定航行,确定飞船曲率引擎和多个关联系统的持续运行状态。 而没有什么意外的,对于人类文明来说,东西能够被制造出来,就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 时空号飞船上包括曲率引擎在内多个较为庞大的系统都稳定运转着。 从此刻人类文明的第一艘超光速曲率飞船上, 都可以看出来,四级文明对于三级文明真得有压倒性的优势。 掌握了超光速曲率飞船的四级文明,对于更低等级文明,天然就立于不败之地。 都不说四级文明之下的其他文明的武器是否能够追得上四级文明的飞船, 曲率飞船上曲率引擎对周围空间的扭曲,都让四级文明以下更低等级文明的所有武器几乎都无法靠近四级文明飞船本身。 而像是人类文明的时空号, 实际上开启曲率引擎,也并不是完全需要飞船先加速到极限速度的, 这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只是选定的一个流程。 在需要的情况下,哪怕是飞船本身处于静止状态,也照样可以直接开启曲率引擎。 …… 纪年19995年。 仅过去三十余年,不到四十年的时间, 人类文明的第一艘超光速曲率引擎飞船,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曾经那个被人类文明执行了星际拆迁的綦既文明原本所在的綦既星系, 这里距离人类文明的细环基础实验装置基础实验后留下来的‘残骸’也没有多远。 按照原本红巨星级飞船的航行时间,人类文明从太阳系出发的飞船抵达这里,至少需要接近三百年。 而此刻,八倍的速度,让整个航行的时间缩短到了原本的
相关推荐: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树深时见鹿
NTR场合_御宅屋
乡村桃运小神医
开局成了二姐夫
将军在上
万古神尊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镇妖博物馆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