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不必给了。” 李意清有些意外。 最后一问她临时起意,如今看玄道子的神色,倒是真给她问出些什么了。 眼瞧玄道子紧紧抿唇不愿意再说话,李意清也不勉强,站起身告辞。 门口侍奉的小香童见李意清出来,将她方才签字画印的那一页呈上,李意清瞧了一眼,丢入了旁边的火炉。 纸张轻薄,触火即燃,须臾便化作了灰烬。 小香童恭恭敬敬站在一边,见她做完这些,伸手道:“这边请。” 李意清微微颔首,抬步走下楼梯。 * 出了神卜阁后,洛石跟在李意清身后道:“殿下,你最后怎么会想到问李姓之人的关系?” 李意清也说不上来那一瞬间的感觉。 於光公主来到江宁府不算是秘密,江宁府上稍微有些脸面的家族稍稍打听,就都能知晓。 神卜阁在江宁势大,想要知道这点消息自然不在话下。 神卜阁在江宁一代有名气,却不代表能够指染京城的权势。 因此神卜阁避而不接待李姓之人,怕沾染王权是非,情有可原。 李意清方才说了三问,本想直接问出这神卜阁背后何人,但是转念一想,她这般直接开口,对面玄道子要么避而不谈,要么也是早有了万全之策的准备,怎么问,对面玄道子也不会上套。 于是转念随口一问,没想到当真被她问出些东西来了。 “我说不上来,”李意清微微一笑,“不过玄道子那般反应,无非是给了我们一个认知。要么,神卜阁背后的人与李姓有仇怨,怕多说多错,故而缄默不语。要么,神卜阁背后之人就是李姓之人,怕自己暴露过多,被人察觉。” 洛石听得云里雾里,不过看见李意清心中有了决断的模样,心中微动,好奇道:“殿下想的是哪一种?” 李意清回眸看了一眼神卜阁的玄玉匾额,笑了笑:“这得从东升楼那边,才能得知消息啊。” 第54章 “谈笑间,差点花了九千两。” 洛石见李意清话里有话, 听也听不明白,索性不再多问。 老老实实跟在李意清身后。 两人走在街上, 忽然一队人马疾掠而过,直直朝着府衙奔去。 这一行人来去匆匆,自然吸引了无数视线。 “昨儿新知府上任,今儿又乌压压一片人,这江宁府是怎么了。” “谁知道,见方才那骑马的官员满脸漆黑,怕是不是什么善事。” “老天爷哎, 这些官员争来吵去不打紧,可千万别误了漕船开运的时间。” “……” 李意清多听了一耳朵, 闻言轻声道:“劳驾, 请问方才说起漕船开运, 这是什么?” 聚在一起说闲话的几个妇人见李意清说话斯斯文文, 谈吐不凡,倒是有些局促。 “三月十七, 漕船开运,在神卜阁求一块平安石镇舱, 可保来去顺利。” 李意清道:“我初来江宁,不知道这平安石是个什么,几位可否再说详细些?” 几个妇人面面相觑。 须臾后,一个皮肤稍黑些的妇人道:“这平安石,采之江底, 送去神卜阁供奉, 再有玄道子亲笔题书, 方才有了祥瑞。将此平安石带在路上,可保行船平安。” 旁边一个人也忍不住补充道:“我听我家官人说, 那平安石一块足足好几石重,须得两三个壮汉才能抬得上去。” “正是呢,”先前说话的妇人点了点头,“光是从江底捞出这巨石,已然辛劳,来回奔波一趟,要花上不少时间。” “不过好在有些用处,前些年别说是民漕,就是官漕也多有损伤。自从有了平安石,鲜少再听说出了岔子。” 妇人你一言我一语,倒是把话讲了个七七八八。 李意清一边听着,一边时不时发出惊叹。 妇人越说越开心,后面还邀着李意清上门做客,一道吃酒。 不过李意清眼下还有事,便婉拒了几位妇人的好意。 * 回到海棠院,茴香自然而然围了上前。 “殿下,今日去神卜阁可好玩?” 李意清看她一脸的好奇,忍不住笑了出声,“好玩,自然好玩,谈笑间,差点花了九千两。” 茴香嘴巴张成了圆形。 她缓了缓,才道:“九千两,奴婢这辈子还没见过那么多的钱。” 她一个月月奉十两,李意清还没进公主府时,就只有八两。 若是没有李意清的打赏,那是一辈子都挣不来的银钱。 “是啊。不过好在没真花出去。” 李意清虽然有些余钱,却也不会将九千两不当一回事。 上次开办书院,她将这些年顺成帝的赏赐用了不少,还是太子妃的接济,才不用操心后头几年的开销。 茴香心有余悸底缩了缩脖子,小声道:“殿下,这神卜阁奴婢是一点都不好奇了。” 李意清笑笑没有说话,正准备喝茶,听到下人来传,驸马回来了。 李意清抬眼看去,只见元辞章身边还站着一个低着头的元咏赋。 李意清见元咏赋蔫头耷脑的模样,心底一沉。 等两人走近,李意清问道:“江宁书院没答应吗?” 元辞章看了一眼元咏赋。 元咏赋察觉到李意清的视线,先问了安,然后道:“江宁书院收我当学生了。” 李意清道:“那怎么一脸灰头土脸?” 元咏赋闻言,紧紧闭着嘴巴。 元辞章见他当真不打算开口,于是出声道:“孩子脾气,被江宁书院其他学子多问了几句,心底委屈。” 元咏赋嘟囔道:“大哥!” 李意清闻言,脸上多了几分放松。 “既然书院已经将你收作学生,你看看是住在家中,还是准备留在书院,”李意清平和道,“等至和四年的春闱,若是能金榜高中,元家一门双进士,自然也不会再有人小瞧。” 元咏赋道:“我明白。” 而后拱了拱手,朝两人道:“大哥,嫂嫂,我先去书房温书了。” 江宁书院卧虎藏龙,自古以来就是大庆科考的重地,学子见识和学问皆是不凡。 即便元咏赋依托相府见识,海州学问,今日光是和几位学生交谈,便已经觉得自身没甚优势。 若再不努力,谈何与兄长齐名。 说完,他一改先前的愁容惨淡,踏步出去了。 元辞章道:“还是你有办法。” “是你还不愿把诸般压力强加在他的身上。” 李意清摇了摇头,转而说起今日在神卜阁的经历。 等她将自己的猜测说完,元辞章才开口道:“你今日遇到的那一列车马,是六部新上任的盐铁官。” 户部下的盐铁司,掌管商税、盐、茶、铁等事务,手中实权极大。 元辞章顿了顿,接着道:“这位盐铁使,正是原先的涿州的郑同知,郑延龄。” 李意清有些意外,“竟然是他?” 元辞章道:“韩尚书倾力举荐,又有孟家帮衬,得到这个差事倒不难。” 郑延龄既然来了江宁府,几人的遇见是迟早的事。 李意清沉默片刻道:“该来的躲不掉,神卜阁是敌非友,看来想在江宁江中游的愿景,是难以实现了。” 她虽然这般讲,脸上却没什么遗憾。 她目光看向元辞章,眼中泛着光,“接下来,你有何打算?” 元辞章用手端起一盏热茶,沉吟片刻道:“东升楼和神卜阁有所勾连,想要查出两者背后的东西,倒是有一个共通点可以下手。” “码头。” 元辞章点头肯定了李意清的说法。 他想了想,对李意清道:“码头那边我会照顾,你今日在神卜阁露脸,只怕会有有心人惦记。” 李意清闻言,神色郑重了几分。 “我知道轻重。” * 三月初,海棠院中的七棵垂丝海棠开始陆续结出花苞。 点点嫣红配上新绿的叶片,一片热闹欢腾。 天气渐热,茴香和毓心时不五日就会将被子和枕头拿出来翻晒。 李意清这几日不用去外头奔波,在院子重很是惬意。 今日一早,茗禾外出采买了一块新鲜的猪腿肉,又挑了一篮白萝卜,准备做一碗猪肉萝卜汤。 猪肉萝卜汤也是茗禾的拿手好菜,先将肉菜洗干净,萝卜切成片,猪肉焯水后切丁。 猪肉和清水一块熬煮,直到汤底慢慢变白,再下入清透的白萝卜片,煮到其色泽透明,便可歇火装碗。 茗禾在厨房中做了十年多,处理起来得心应手,看见李意清站在厨房门口望着,忍不住笑着道:“殿下稍后,汤已经快好了。” 李意清略微有些不好意思,便走去外面的石桌上等候。 少顷,茗禾将猪肉萝卜汤和一盘香椿鸡蛋端了过来。 小碗中装着半碗米饭,茗禾放上后道:“殿下若是觉得不够,可再来厨房说一声。” 李意清被这香味吸引了,她取了一只空碗,用汤匙舀了满满一勺汤汁。 肉里的油脂被萝卜吸去,汤色清透,萝卜吸了油水后,筷子轻轻一触就被留下痕迹。 软烂可口,香气四溢。 茴香在旁边被馋得不行,“连着吃了一个冬的腌菜。殿下,若是还有的剩,分我一些可好。” 李意清笑
相关推荐: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Black Hole
一梦三四年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外婆的援交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综影视]寒江雪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