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问。 “我想听。” 小五是一位优秀的战士。 有着坚定的信仰和信念! 每次当他冲锋在炮火的第一线时。 最先跟随着他,冲在他身边的人,绝对是小五。 小五那张无时无刻不在坏笑的脸,总能在战斗最艰苦的时候,抚慰他的心灵。 这样的小五,他的家人,他的家族,一定是一脉相承的忠勇! “能将这些可歌可泣的过往,讲出来,是我们的荣幸!” …… 啪。 一摞厚厚的信封,放在桌上。 每个信封都上了些年纪,封皮泛黄。 其上的字迹,有的工整,有的潦草,有的甚至不是字、而是用一些符号作替代。 “周老太爷,这些都是陈家五烈士过去寄回来的家书,从前都是陈老太爷收着。” “在陈家老太爷故去后,这些家书就都是我们村子的集体财产,是收在档案库里珍贵保存着的档案!” 周国栋的手,一向很稳。 但看到这一封封笔迹不同的信,还是忍不住有些颤抖。 呼吸沉重些许。 他拆开了一封信,那是陈家长子的信。 满篇幅都是看不太懂的潦草画符,涂涂改改,虽然抽象丑陋,但却真实朴素。 陈家长子不识字,只能写这样的信。 可在那潦草字里行间中,所有人都看到了加与民。 卢云秋心中暗暗笃定。 小陕北,陈大牛的故事,无一不是可歌可泣的民族史诗。 但现在,他无疑是找到了他稿子中最最需要的内容。 这一家五子的家书,就是他即将出版的传记中,最需要也最真实的内容,这些故事,应该有人用真实的笔触,记忆下来! 流传下去! “陈家老太爷,也就是五位烈士的父亲,过去是经营火腿作坊的!” “那时候年月混乱,何况我们这地界除了各家那几亩少得可怜的稻田,也没多少能种出庄稼的土地!” “陈家这五兄弟,各个头脑活络!” “老大当家早,南来北往的四处走商,经营出一些家底,可是因为小时候没念过书,将上私塾的机会都留给了家里的几个弟弟,所以并不识字,每次写信都是这些歪歪扭扭的字符……” 一封几乎没人能看得懂的信,上面却写满了外出走商的哥哥,对这个家的思念与对四个弟弟的疼爱。 “陈家的另外四个儿子,也都是有本事的人!” “要么是子承父业,学了那百年老字号的火腿手艺,要么是到处学本事,总也闲不住!” “那时节,到处在闹饥荒,灾荒,咱这江浙地区闹得尤其严重……” “有家里五个孩子经营维持,陈家日子过的不错。陈老太爷心善,看不得四处闹灾的灾民,每次遇上了,都要接济!” “甚至看到那些实在过不下去的,都会带回家来,传手艺!传走商的学问!有啥传啥,绝不藏私!” “当时我们叫陈家大集,就是现在大营村的前身!我们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灾民,就是因为陈家的接济庇护才得以活了下来!” “陈老太爷救了我们的命,我们就是陈家人!世世代代,都姓陈!” “后来抗战爆发,陈老太爷和几个儿子也都是身先士卒,为了国家变卖家资,把家里能卖的全都卖了,家里的火腿作坊都几乎给搬空了!” “四个年长些的儿子,那是第一批出去参加革命的战士!但那时候,突如其来的战争和侵略爆发,死伤何其惨重!” “陈家四子,一个都没能活着回来……” 第60章 满门忠烈! 陈三民谈及此处,面露动容,神色悲戚! 他也是为人父、为人子的人。 他真的想象不到,亲手将四个儿子推向战场,又接着收到儿子们陆陆续续的死讯。 这其中所需要经历的痛苦。 痛入骨髓,痛彻心扉! 而这些痛苦的来源,都是那些该死的侵略者! “四位英雄真正留给下来的,就只有这些家书!” “直到战火完全降临到我们这一带时,陈老太爷又一次义无反顾的将最后一个儿子,也送上战场!” “就连家里最后的余粮,也一起装在小儿子的行囊中!” “是他,推着儿子,为儿子送行,将儿子亲手送上了战场……” 周国栋听着听着,眼前似乎有了画面。 似乎亲眼目睹了这一切。 似乎,正在亲身经历其中。 …… 远处,硝烟弥漫,天暗云遮。 “儿啊,此次离家,不必念家。” “如果不是我们老两口年纪大了,现在冲在前面,和鬼子拼刺刀的,一定有你老子我一个!” 陈老太爷面黄肌瘦,身形萧索。 但却傲立于前,挺直如松。 手指前方,炮火不止的战场。 好像一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老将军。 小五眼含热泪,不敢面对老父亲期盼的眼神。 “爹啊!我也想和哥哥们一起,报效祖国!我做梦都想!” “可是,哥哥们踏上征程前,和我说过的,我要留在家里,为咱陈家传宗接代的!” “爹啊!我要走了,我还带走家里最后的余粮!您二老要怎
相关推荐:
花花游龙+番外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地狱边境(H)
莫求仙缘
林峰林云瑶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