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红楼之平凡的人 > 第149章

第149章

的是,在他过去的那些年里,从未有一个人教过他应该怎么做,为何这样做,而眼前这个人,是大魏权倾朝野的丞相。 他埋下头,不顾自己刚刚包扎好的伤口,下了地,对着徐敬甫恭恭敬敬的磕头,唤了一声:“老师。” 他是被徐敬甫的马车送回来的,一同回来的,还有徐家的下人和一件厚厚的棉衣,以及脚上崭新的靴子。 楚临风酒醒之后得知此事,亦是吓了一跳,连忙对徐敬甫道歉,徐敬甫却道不必放在心上。楚临风回府之后,第一次为了楚昭一事真正的与楚夫人发生争吵。他们争吵的声音落在院子窗外的楚昭耳中。 “那可是徐相!日后子兰就是徐相的学生了,徐相此举,难道你还看不明白,日后不要再欺负子兰了!” “谁欺负他了?我若真欺负他,岂能让他做成徐相的门生。说来说去都是你偏心,否则为何是他,而不是我的孩子!” “谁让他们自己不争气?徐相就是喜欢子兰,你好自为之,莫要丢人现眼了!” 争吵声充斥在他的耳中,楚昭低头望着自己脚上的那只布靴,靴子很合脚,鞋底很软,似乎连钉子刺入血肉之中的疼痛感,也被这柔软给抚的一干二净。 那之后,他就成了徐敬甫的学生。 徐敬甫待他确实很好,他也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拼命地念书,人都说他才华横溢,年少有为,殊不知又是多少个夜晚挑灯夜读,才能在人前漫不经心的“谦逊”。 师生之谊,不是没有过的。 桌上油灯里点燃的灯火,在墙上投下一面阴影,他看了一会儿,站起身来。 “来人。” 小厮进门,道:“四公子有何吩咐。” “备马,”他看向前方,“去太子府邸。” …… 空旷的寝殿里,文宣帝靠着塌边,低头就着妇人的手一口口喝着熬好的参汤。 自打徐敬甫的案子一出,帝王怒极攻心,身子日渐不好。他本来年岁也大了,只是过去每日过的闲适,倒也看不出来,朝中生变,事情一样样的堆积着朝他砸过来,不过短短十几日,看起来便老态顿生。 一碗参汤喝完,兰贵妃让婢女将空了的小碗捡走,柔声道:“陛下要快些好起来。” “好起来又有何用,”文宣帝苦笑一声,“只怕现在外头都巴不得朕早日……” 一根手指抵住他的唇边,堵住了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兰贵妃不赞同的摇头:“陛下,此话可不是能随便说的。” 文宣帝看着面前的妇人,她虽这般说,神色却仍然温柔,并未如别的宫妃那般,惊恐大怒,也不会像张皇后那般,板着脸训责。兰贵妃并不是整个后宫里,最美的那个,但他宠爱了眼前的女人这么多年,就是因为,在兰贵妃面前,他可以做自己。 而不是做一个帝王。 文宣帝以为,自己或许是唯一一个,认为做帝王很累的人了。 他生病之后,张皇后只来过一次。文宣帝清楚张皇后的娘家与徐敬甫走的很近,如今徐敬甫出事,张皇后的娘家人不敢公然给徐敬甫求情,后宫又不可干政,所以这段日子,她应该很忙。 文宣帝没有心思去管这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因为他能感觉到,自己的时间或许是不多了。 很奇怪,徐敬甫一事未出之前,他还认为,自己尚且精力旺盛,能活的比他的父辈更长久,可徐敬甫案子一出,他就明白,他是真的老了,老到或许活不到下一个冬日。 所以在他看来,有另一件重要的事。 “自打朕登基以来,徐敬甫辅理多年有功,”他缓慢的道:“朕待他宽容,知晓他虽有私心,但也并没有追究,只是如今来看,他辜负了朕的信任。甚至通敌叛国……” “肖仲武死了,这些年朕听信徐敬甫的话,如今大魏可用的武将,竟无几人。那飞鸿将军禾如非还是个假的。乌托人早有预谋,只怕日后必成大患,太子那个德行,朕要是将这个位置交到他手中,”文宣帝苦笑一声,“他还不如朕呢。虽然朕优柔寡断,到底也算仁民爱物,他……有什么!” 最后一句话,既是失望,又是恼怒。 如果广朔是太子的话,该有多好。 那他可能早早的就将这把交椅,交到了广朔手中了。 帝王虽然平庸,却也不算特别愚昧,他深知自己的嫡长子无才无德,这么多年,不肯拟下传位诏书,是因为他心中本来也就矛盾。一方面,他很清楚,广延坐上这个位置,对大魏来说是一种灾难。另一方面,大魏从未有过君王废长立幼,他一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想做那个“第一人”,也害怕承担起这个责任,于是一拖再拖,一忍再忍,终于将事情弄到了如今这个不可挽回的地步。 “兰儿,”他看向兰贵妃,“朕很后悔,没有早一点做决定。” 而如今,无论他怎么做,都将会在朝中上下掀起巨浪,流更多的血,死更多的人。而广延与广朔,无论他更青睐谁,都是他的儿子,这一点毋庸置疑。 兰贵妃温柔的握着他的手,只道:“无论陛下做什么决定,臣妾都明白陛下的苦心。” 文宣帝望向她:“这宫里,唯有你是朕的知心人。” …… 兰贵妃回到清澜宫的时候,广朔已经在殿里等她了。 见她回来,广朔站起身,“母妃。” 兰贵妃让他坐下,问:“你怎么有空在我这里?不去大理寺?” 如今徐相的案子到现在,若无别的变故,应当就算大局已定了。肖怀瑾手中的证据一个接一个的往外抛,过去曾被徐党打压的官员也忙不迭的抓住这个机会,树倒猢狲散,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广朔的推波助澜。 “儿臣今日已经去过了。”广朔想了想,“这些日子,儿臣为徐相一案出力,不过,在宫中见到肖都督的时候,他也并未显出亲近之意。” 他不明白,肖怀瑾究竟是有没有承他这个情。 兰贵妃笑了:“他不理你,才是对的。” “母妃的意思是……” “你关心徐敬甫的案子,原本就是因为身为大魏皇子关心朝事而此,你若与他走的太近,反倒太过刻意。” “儿臣不是不知道,”广朔眼里闪过一丝焦急,“可是太子那头必然不会善罢甘休,父皇如今身子不好,儿臣听闻有御史已经上奏父皇,早日立下储君……母妃,你知道父皇的性格,”广朔自嘲的笑笑,“若无他事,必然会立太子为储君。正如母妃多说的那样,一旦太子登上皇位,别说是儿臣与母妃,只怕连五弟都不能活下来。” “而且……”他眼中忧色重重,“眼下乌托人野心未明,随时可能进攻大魏,到了那时,若是太子登上皇位,难道母妃认为,太子会令人与乌托人相抗吗?就算是为了拉下肖怀瑾,他也不会说出一个‘战’字。” 兰贵妃静静的等他说完。 广朔看向妇人:“母妃觉得儿臣说的不对?” “你说的很对,”兰贵妃笑了笑,“今日我见你父皇时,你父皇已经流露出要拟传位诏书的意思了。” 广朔心中一动,有些激动的问:“究竟……” “其实你父皇决定将皇位传给谁,并不重要,”兰贵妃道:“这世上,一张圣旨,有时候并不能决定什么。广朔,民心比权力更重要,你一直未曾光明正大的参与朝事,隐在太子身后,这是你的弱点,亦是你的长处。” “你现在心中焦急,只怕广延心中比你更焦急,还有那些乌托人……肖怀瑾愿不愿意亲近你,拥护你,现在说这个,没什么意义。倘若他自己没有争权夺利之心,他迟早都是你的人。” 广朔问:“因为太子?” “对。”兰贵妃的眼里,闪过一丝悲悯,“广延如此暴虐无道,肖怀瑾这样的人,定不愿为他驱使。” “大魏,已经无人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 青出于蓝 牢狱中,徐敬甫静静坐着。 刚进来的时候,狱卒们对他恭敬有加,一点也不敢怠慢。他虽心中震惊肖怀瑾手段的雷厉风行,但也并不着急。楚昭在外面,何况文宣帝性子优柔,过不了多久,不说全身而退,至少也能慢慢扳回一局。 可近来,狱卒们对他的态度渐渐改变了。 徐敬甫是何等人,在朝中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有时候人的一个眼神,他就能看出情况有变。这些日子,并无人来探监,他无从得知外头的情况。徐敬甫自己便罢了,不知道徐娉婷和徐夫人现在如何。徐娉婷自打生下来,就被娇惯着养大,不曾经历什么风雨,如今也不知文宣帝是如何处置她们的。 徐敬甫面上不显,心中却已经有些着急起来。 太子广延当不得大用,先前又因为乌托人一事与他生出隔阂,只怕现在并不敢出声。想到这里,徐敬甫心中暗暗不屑,若非如今朝中无人,他才不会拥护广延这个蠢货。但是这么久了,楚昭那头,难道还没有想到办法?还是说,楚昭现在也遇到了麻烦? 徐敬甫有些烦躁起来。在牢中待的日子越长,越不是一件好事。他不知道肖珏已经做到了什么地步,而文宣帝……纵然他再仁怀,却也是个帝王,当他不在时,别的臣子会教帝王怎么做。 不断的会有人想要将他拖下水,他必须得想想别的办法了,但当务之急,是要先见到他的人。 徐敬甫正想着,眼前一花,似乎看见有什么人从牢房的暗处闪过了。再定睛一看,什么都没有。 外头在下雪,狱卒们在蹲在牢门口处喝酒,酒意暂时驱散了寒冷,说笑的声音渐渐低下去。墙上燃烧的火把静静的发出微弱的火光。火光里,似乎夹杂着微小的“噼里啪啦”,像是炙烧着杂物的声音,渐渐地,这声音变得模糊起来,又过了许久,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一声惊叫划破了夜空。 “走水了!走水了!牢里走水了!” “快,赶紧救火!” 烟雾呛得人喉咙发痒,熊熊大火顷刻之间燃烧起来,七嘴八舌的,有去拿水盆泼水救火的声音,也有人的声音响起,伴随着刀剑拼杀的声音:“来人啊!有人劫狱!” “徐相被人劫走了!” …… 马车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的,徐敬甫被推着进了一处别院,这里看起来像是荒郊野外的农庄上,四处都没见着别的宅院,甫一进去,徐敬甫就咳嗽起来。 他年纪已经大了,经不起这么折腾,胡子都被火燎掉了一半,衣裳全是被火熏黑的痕迹,看起来格外狼狈。这屋子里并无别人,桌上摆着茶水和吃食,看起来也算精致,他没有动。 任何时候,谨慎一些总是好的。 来的时候已经问过身边人,究竟是何人将他劫出牢狱,可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徐敬甫心中亦是不安,又坐了片刻,门边传来响动,有人走了进来。 徐敬甫抬头一看,来人身着淡青长衫,温润如兰,见了他,轻声唤道:“老师。” “子兰?”徐敬甫先是一喜,随即眉头皱起,“这是怎么回事?” 楚子兰将门关上了。 “老师有所不知,肖怀瑾将鸣水一案的人证找到了。” 徐敬甫心中一跳,不过,到底也没有多意外。他的人一直在找那罗姓兄弟的下落,明明都已经有了线索,突然间就从人间蒸发,那个时候徐敬甫就已经开始怀疑,是肖珏动的手脚。只是肖珏做事隐秘,他一直没能抓住把柄,如今他因禾如非一事进入牢中,肖怀瑾必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鸣水一案的事情,肖珏从来都没有忘记,迟早要被翻出来重审。 “只有人证,还不足以定罪。” 楚子兰叹息一声:“朝臣们落井下石的不在少数。” 徐敬甫唯有冷笑。 在这个位置这么多年,他当然也清楚,有时候输赢就在瞬间。往日他打压肖仲武留下来的旧部时,也是趁着鸣水一案的机会,风水轮流转,眼下他落难,对手当然也不会心慈手软。 “你的意思是,觉得徐家翻不了身了?”徐敬甫看向楚昭,语气里带了一点不悦,“我在牢里的日子,你想出来的办法,就是这样?趁火劫狱?”说到此处,徐敬甫有些恼怒,“你知不知道,此举一出,皇上心中只会更加偏向肖怀瑾,你这根本不是在帮忙。” “老师,”楚子兰站在他身侧,摇头道:“学生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徐敬甫深吸了口气,“你向来聪明,怎么这次偏偏选了个笨办法。你将我从狱中劫出来是做什么,为了保我这条命?命是保住了,徐家却保不住了,还有娉婷和夫人……你……” 他越想越是气急,可如今又不能自己回去,但就这么留下来,外头的人只会说他徐敬甫畏罪潜逃。 “老师,”楚子兰温声道:“就算不劫狱,徐家也是保不住的。肖怀瑾不会让徐家有翻身的机会,四皇子如今也已经出手。” “但你走了一步烂棋!你能保的我一时,保的了我一世吗?”徐敬甫气急败坏的盯着眼前的年轻人,“你做事向来稳妥,我对你从来放心不过,怎么这一次……”他的话语突然戛然而止。 眼前的人是他的准女婿,是他的学生,是他看着长大的人,一直跟在自己身边,念书入仕,他聪明,性情又温和知礼,是真正有才学之人,徐敬甫的心里,对他极为欣赏,他自己没有儿子,是将楚昭当做接班人来培养的。 屋中沉寂了片刻。 “你是故意的?”徐敬甫缓缓问道,目光如蛇般狠戾。 楚昭微微一笑:“老师,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只有这样做,才是最好的。” 徐敬甫的手有些颤抖。 “我知道老师不甘心,仍旧想着卷土重来,可老师在牢里,不知道外面的局势,已经变了天了。”楚昭声音仍然温和,不疾不徐的继续道:“学生见过太子殿下,这也是太子殿下的意思。” “广延那个蠢货,”徐敬甫冷笑,“怎么可能想得出弃车保帅这一出,我看是你,”他盯着楚昭的脸,“是你提议的吧,好哇楚子兰,你跟在我身边这么久了,我竟然没发觉,自己养了一条毒蛇在身边。” “这不都是跟着老师学的么,”楚昭并不生气,淡声道:“是老师教得好。” 徐敬甫宦海沉浮多年,第一次领教到了被人气的吐血的感觉。当年跟肖仲武剑拔弩张时,亦没有此刻恼怒。 楚昭的意思,徐敬甫是明白了。只怕他劫狱是假,想要造成自己与人暗中勾结畏罪潜逃是真,再然后他这个学生出手,大义灭亲,既彰显了他楚昭忠君爱国,洗清了同自己勾结的可能,又除去了自己这个心腹大患——徐敬甫手中,还有许多楚昭当初留下的,足以将他毁灭的证据。 更重要的是,徐敬甫一死,原先的那些徐党为了求一个庇护,倘若楚昭能从此案中脱身,原先他留下来的人脉,全都是楚昭的了。 他没有儿子,也就是看中了楚昭的性情与才华,想要将他培养成自己人,没想到楚昭藏得极深,就像是……吃绝户? 徐敬甫蓦地感到一阵恶心。 “楚子兰,”徐敬甫叫楚昭的名字,“我自问待你,没有半点不对之处,当初若不是我将你救下,你早就死在石晋伯府上不知道哪个院子里了。这么多年,我护着你,帮你入仕,为你安排好一切,你居然如此恩将仇报,你这个……忘本负义,以怨报德的小人!” “忘本负义?以怨报德?”楚昭笑了,他看向徐敬甫,温声开口,“老师待学生的确极好,不过这好里,究竟存着几分真心,几分利用,老师心里也清楚。不必说的太过真诚,否则说的久了,恐怕连我自己都信了。” 当年在徐府上,徐敬甫送了他一双靴子,将楚昭从楚夫人的手下救了出来。在那之后,至少明面上,三位嫡兄与楚夫人不敢太过放肆,而他也得以保全了性命。有那么一段时间,楚昭是真的很感激徐敬甫。 直到他后来渐渐长大,被徐敬甫安排做了官,这看起来,也是一件好事,老师为学生的前途尽心安排,这世上也没几个人做到。 可当他为官的第一日起,就真正的成为了徐敬甫的一颗棋子。 徐敬甫的门生遍布大魏,每一个做官的门生,都是他的棋子,楚昭和其它棋子,并没有什么两样。他替徐敬甫杀人、冤案、拉拢人心……什么事都做。徐敬甫在背后,他在人前,在人前的靶子,总是遭遇诸多暗箭。 他有一次无意间听到徐敬甫与下人说话。 “楚四公子此去赴宴,恐有危险。大人要不……” “年轻人,就是要在危险中成长,”他的老师微笑着道:“若是连命都不愿意付出,我养他这么久,又有何意义?” 楚昭后来就明白了,他就是徐敬甫养的一条狗。徐敬甫要他咬谁,他就咬谁。被咬的人恨的是狗,而不是养狗的人。 难道徐敬甫不知道去济阳会有危险吗?当然知道,他在润都时,徐敬甫仍然提防着他。当徐娉婷喜欢上他时,徐敬甫就能自顾自的将他的亲事安排。楚昭心里清楚,如果有朝一日徐娉婷不喜欢他了,甚至是讨厌他了,徐敬甫也会毫不犹豫的将他抛弃。 “你扮演恩师,我扮演学子,扮演的久了,老师也忘了,当年为什么会挑中我做学生。” 徐敬甫死死盯着他,怒道:“……是因为我当时看你可怜!” “真是如此吗?”年轻人笑了,“难道老师不是看我一无所有,易于控制,才将我收入门下?” 一个在家中遭遇嫡母嫡兄欺凌,不知何时就会丧命的可怜人,一个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可以依仗的人,一旦受了点恩惠,就会百倍还之,一旦有了机会,就会拼命往上爬。 实在太适合做一颗棋子了。 也实在太适合被人利用了,因为根本没有别的选择。 那个慈祥的、温和的老师,不过是他伪装出来的假象,算计与筹谋藏在那双柔软的靴子里,只等着时间慢慢流逝,钉子从靴子里慢慢冒出来,不知不觉,刺得人鲜血直流。 可那时候,难道他就没有算计吗? 明明知道要去徐相府上赴宴,明明知道,楚夫人替他做的衣裳单薄如纸,他却还是穿着那身衣服去了。 楚临风带他应酬,就真的找不到一点儿空隙去将靴子换下来,至少将里头的钉子拔出来吗? 徐府那么大,怎么就叫他偏偏遇上了徐敬甫? 他是在青楼里长大的孩子,见过女人们为了夺得男人的青睐,使出浑身招数,怜弱是所有强者的本能,利用人的同情和怜悯,就是他在那些年里,学来自保的本领。 每一次机会都来之不易,每一次机会都要牢牢抓住。 他抓住了,于是终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尽管这命运的归途,并不是很明亮,但至少让他苟延残喘了这么多年。 徐敬甫利用他,他也利用徐敬甫,说到底,他和徐敬甫,一开始就是同一种人。 只是可惜了那双靴子,他很遗憾的想,是真的曾经温暖过他许多年。 屋子里的灯影缓缓摇曳,外头的风吹的极大,窗户挡住风,仿佛鬼怪嘶嚎。温暖的烛光,似乎只能让屋子更冷。 徐敬甫看着他,看着看着,突然低声笑起来,他道:“楚子兰……好哇……你真是厉害……” “老师,”楚子兰看向他,眸色仍然温柔,“与你一样,你同情我是真的,想利用我也是真的,我感激你是真的,想杀你也是真的。”他后退一步,轮廓在灯火里全然明朗起来,分明是一张柔和的、清俊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脸,却又像是尝过了俗世里所有的罪恶,带着一种冷漠的怜悯,“学生所谋手段,全都是跟老师所学。不过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罢了。” “好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徐敬甫大笑起来,只是这笑容里,格外凄惨,他问:“外面都是你的人……你打算什么时候杀我?” 楚昭不说话。 “这份果断绝情,不愧是我徐敬甫的学生!”他突然开口,“那娉婷呢?你要将她如何?” 这个在官场上凶狠了一辈子的老臣,终于在此刻,流露出了一份属于老者的脆弱,他看向楚昭,眼神甚至有些祈求,“她是真心喜欢你……如果你还有半分良知,就不要伤害她!” “我不会伤她。”过了许久,楚昭才开口,“只要她乖乖听话。” 屋子里的灯火大盛,外头有人的声音传来,“四公子!追兵快到了!” 楚昭看向徐敬甫。 徐敬甫静静的回视着他,目光里多少不甘、愤怒、怨恨,到最后,沉没成了一份无力。 他已经老了,当他在鸣水一战时,对付肖仲武时,就应该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楚昭对着徐敬甫,慢慢跪下身来,俯身朝徐敬甫行了一个大礼。 “学生会继承老师的遗志,老师一路走好。” 他站起身,头也不回的出了门,几个侍卫模样的人冲了进去,屋子里响起桌凳倾倒的声音,伴随着人低声的惨叫。 楚昭安静的站着,风吹起他的袍角,将他的身形衬的格外清瘦,仿佛下一刻就要乘风归去。一瞬间,想到了许多年前,大概是他十一二岁的时候,去徐敬甫府上祝寿,徐敬甫的学生都比他年纪大,许多已经做了官,送的礼物都是金玉珠宝,唯有他一人,踌躇良久,最后赧然的从背后拿出一幅画。 那画上是他画的一颗松树,熬了他好几个日夜,画的格外认真。他没什么钱,又不愿意问楚临风讨,琢磨了许久,这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 鹤骨松筋,苍松翠柏,在那一刻,他的确是那么想的。 只是,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不多时,两个侍卫从里走了出来,一人腰间的刀早已被血染得鲜红,正往下一滴一滴的滴到脚下的积雪中,如绽开的梅花。 楚昭从他手里接过刀,刀沉甸甸的,男子提着,尚且觉得吃力,不知道那看起来瘦弱矮小的姑娘,是如何挥动的得心应手。 他看着这刀,反手握住刀柄,突然朝自己前胸刺去。 “噗嗤——” 刀尖没入皮肉,传来清晰的痛感,将方才的浑浑噩噩似乎也惊醒了几分。身侧的侍卫大惊:“四公子!” 他吃力的摆了摆手,将刀重新拔出来,丢到地上,一手捂着自己的伤口,血瞬间染满了他的手心,将衣袍染红了一片。 下一刻,外头有兵马的声音突然而至。他往前走了两步,终于体力不支,一下子跪倒下去。 “四公子!四公子!” 最后看见的,是明晃晃的火把,和大批的兵马踊至。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夜会 徐敬甫在夜里越狱,逃到城外荒野的农庄中,被他的学生楚子兰带着人马赶到,大义灭亲,楚子兰在与先生争斗中身受重伤,如今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 一夜间,朔京的风向,全然不同。 徐敬甫这一跑,就是坐实了通敌叛国,以及在鸣水一案中构陷加害朝廷重臣的罪名。大理寺的案子审的很快,整个徐家上上下下全被捉拿,唯一令人意外的是石晋伯府上的楚四公子。有人在背后骂他不道义,徐敬甫对他那样好,他却帮着人对付自己的老师。也有人说他拎的清,毕竟君恩到底重过师恩。 但如今,他躺在病榻上,也不知何时醒来,这一点未免令人唏嘘。听说徐敬甫拿刀刺穿了他的胸膛,也不知能不能活下来。 肖府里,祠堂中,肖璟与肖珏并肩而立。 肖珏很少同肖璟一起来上香,大多数的时间,他都是一个人过来。 白容微在前两天夜里,身子不适,请大夫来看,才知已经有了身孕。当年白容微刚嫁到肖家半年,肖仲武就出了事,不久肖夫人也跟随而去,那时候徐敬甫逼得很紧,整个肖家岌岌可危,刚刚怀孕不久的白容微劳心费力,动了胎气,就此小产,也在那个时候落下病根,这些年一直在调养身子。 没想到徐敬

相关推荐: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我以力服仙   魔界受欢之叔诱(H)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归宿(H)   心情小雨(1v1强制)   将军夫夫闹离婚   老师,喘给我听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角色扮演家(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