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打工吧!猫咪 > 第116章

第116章

干活。 所以,别人都说用木头板子隔,他没答应,不但请了工匠把这里砌出来,还硬是往外扩了一大圈。 这个屋子占的地儿能放下好几张桌子,可把李青顺他们给心疼坏了,仿佛看到了客人没地方坐,铺子里白白损失许多银子一般。 不光如此,李青文还让木匠专门打了双层实木床,上下两层都十分宽大结实,两个成年男人躺下,翻身都不会晃。 这个屋子花的银子可不少,因为钱在他手里,别人管也管不了。 当然,主要是李青文说的有道理,他道:“三哥,青久哥,你们离家这远在京城讨生活,本来就不易,这么大的铺子,你们定然操劳,吃好睡好才好牟足力气干活。” 羊蝎子火锅是要一直烧着的,每个桌子下面都摆着炉子,炉子口对着上面的铁锅,看着置办回来的一口口铁锅,李青文满意的不得了。 他忙了三年多,到现在还得用陶锅煮饭炒菜,对便利的大铁锅有着强烈的渴望,只看着都觉得心花怒放。 这两层小楼的布置都是李青瑞忙的,李青宏天天跟附近的坊市的卖菜的和卖羊的打交道,在杜老头的指点下,定下了几家专门给铺子供菜和羊。 羊蝎子火锅,羊是重中之重,离这里几里地之外有牛羊市,有不少都是在坊市里做牛羊生意几代人的,最重名声,有杜老头带着,他们也不会欺负李青宏这个初来乍到的年轻人。 大丧期间新铺子不能开张,李青文他们也不会再等几个月,准备提前温锅暖灶。 并州那边搬家有暖锅的习俗,请邻居、亲戚和朋友到新家吃一顿,热闹热闹。 京城这边也兴这个,新铺子开张前请街坊邻居吃喝,希望日后周邻光顾照看生意。 选好了日子,李青宏等人特意换上了新衣裳,挨家挨户去请人,请街坊邻居赏脸光临。 李青瑞去禁军衙门打探,问问那个犯人审讯如何,李青卓何时才能出门,现在倒是不耽误在家里看书,但书院快要开了,两个月之后要考试,这两个事情都不能耽误。 李青文刚清点完调料,苏大忠和苏昊元主仆二人来了,现在他知道了,不能喊这娃苏昊元,得叫元宝,要不他以为在叫别人。 苏元宝往李青文身上扑,结果刚抱到人就接连开始打起了喷嚏,小脑袋都被自己震晕了,脸埋在李青文身前,蹭了李青文衣服上一片鼻涕。 李青文赶紧去洗手,换衣服,很多味料都是有刺激气味的,他弄了半天,身上的味很重。 李青文弄干净了,苏元宝又凑上来,擦的通红的鼻头还是有些痒,但是不打喷嚏了。 李青文把他抱起来,苏大忠一脸心疼的拿着帕子给他家小少爷擦眼睛和鼻子。 苏树清这次帮了大忙,大家伙都知道,一看苏家来人,立刻把李青文往外赶,让他陪着小孩玩耍。 李青文就带着苏元宝去逛铺子,一边陪他,一边置办其他东西。 后天温锅,如果没有意外,大后天他们就要离开京城,路远水长,可不能遗漏甚么需要用的。 经过一家弓箭铺子时,李青文狠了狠心,掏空了身上的口袋,买下来一张据说海兽之筋为弦,紫杉木为身的重弓。 店家自然是觉得自己的东西哪里都好,李青文在森林中看过太多树木,紫杉也在其中,倒是才知道紫杉在店家口中如此的贵重。 他想,下次再做弓,就把木头弄来,掏个手工钱,要不银子可禁不起这么烧。 苏元宝对这个大东西可好奇了,但他拿不动这个,眼珠子一直在李青文和重弓之间徘徊。 看着他这可爱模样,李青文牙就有点痒,他也没有忍,张嘴咬了上去。 李青文用牙轻轻磨了磨他脸蛋一块嫩肉,问道:“好看吗?” 苏元宝带着半张脸的口水,点点头,“我爹也有这个,比这个好看。” 李青文现在大概猜到苏树清不是什么普通的小吏,他们家的人舞枪弄箭也就没啥稀奇的了。 李青卓还是很懂自己的弟弟,一看李青文回来之后,眼神激动又发虚,就知道钱花光了,把自己攒的二十两银子拿了出来。 李青文“嘿嘿”了两声收了一半。 杀羊、砍羊骨头、抓配调料,尝试各种麻汁、备菜…… 忙了整整两日,终于到了温锅这一天。 在杜老头的撺掇下,街坊邻居来了二十多桌,楼上和楼下几乎都满了,所有灶台都呼呼的烧起来,香气随风飘出好几条街之外。 第143章 温锅这一日, 李青文一直守在后厨,但没有动手,只是看着李青久他们干活, 偶尔帮着端个碗啥的,毕竟以后是他们在这里经营和忙乎, 几千之外可插不上手。 羊蝎子分小锅、中锅、大锅,差别就在于每一锅的分量上,不同斤数的羊骨头放不同分量的味料,这个, 他们这些日子已经记的清清楚楚。 羊骨头放在锅里炖煮, 看好汤水,一到时辰便捞出来放在盆里,端出去倒在桌子上的铁锅中,一边点着下面的炉子,一边继续煮着吃就行了。 每一桌都有一个空盆,啃完的羊骨头扔到里面, 装满了再拿下去倒了。 李青宏和李青瑞在外头招呼客人, 苏元宝的脸蛋被火塘映的通红,他可能没在灶台玩耍过, 眼珠子叽里咕噜的转的没地方放了。 苏树清虽然没来, 可是让苏大忠送上了贺礼,弄的李青瑞和李青文等人十分不好意思, 本来是他们该谢谢苏树清的。 厨房里几个大男人切菜忙的汗流浃背, 肉昨天晚上都刨好了,菜是今年新送过来的, 想吃个新鲜,就得现买, 现洗,现切。 加上豆腐一共才几样菜,按理说根本切的过来,他们就是紧张,这个二楼前前后后花了很多银子了,这要是弄不好,可得把裤子都给赔掉了。 这时候说啥都没用,只让他们忙起来不寻思就好了,李青文和苏元宝在角落里翻花绳。 翻着翻着李青文就忍不住开始笑,苏元宝的一双肉手笨的可以,总能轻而易举的把绳子弄成一团。 苏元宝并不知道他是在笑自己,还在努力的张着手指头,想要把线绳给抻开。 在这里,可以清楚的听到外面的夸赞声,新鲜吃食,味道又不错,挑剔的婶子们也都不吝啬的连声道“好”。 李青宏并没有宣扬什么“温补”之类的,因为这群婶子娘和大爷大伯们比他们嘴巴厉害,眼神尖利。 除了羊蝎子是新鲜的玩意,一楼和二楼的一角都放着桌子也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桌子上面摆着大海碗,大海碗里分别装着芝麻汁、葱花、芹菜末、蒜泥、酱油、醋、自制的鸡精还有几种酱。 待客人啃光了骨头,再往锅里添水加菜的时候,这些东西就能派上用场了。 麻汁调上一点点这些料,本来味道就鲜美,再沾上羊骨头汤煮出来的肉片和菜,那滋味也是好的不了。 说到酱,李青文心中感慨万千,在杨树村和边城,他们只有大酱和蘑菇酱可以吃,在京城能买到的酱不下数十种。 肉酱、鱼酱、虾酱、榆子酱、鱼肠酱、豆豉……啥东西都可以酱,有的用料简单,味道还不错,李青文他们挑了几种便宜的和麻汁一起混着拌了拌,味道意外的还不错。 如果不是禁宵,这顿温锅饭能吃到后半夜,但有限制,大家都不会犯,街坊邻居吃的心满意足,走的时候还不忘把封的铜板留下。 不等李青宏不好意思呢,杜老头先替他一个个的收到筐子里,他用帕子抹了抹嘴边的油光,道:“这是规矩,收着。” 踩着禁宵的点前一刻,一众人带着一声羊骨头味道回到家,苏元宝知道李青文要走了,死活想要在这里留宿,这个苏树清吩咐过,随他,苏大忠答应了,也跟着一起留了下来。 李青文把苏元宝放在腿上,和哥哥们一起算账,今天买了十几只羊,买了几筐子菜,花了多少钱,如果按照正常,这些应当能得多少银钱。 一开始算花销时,大家的脸都是绷着的,待算到正常一桌子能收多少钱时,一众人眉开眼笑,李青文心里想,这可是真真的见钱眼开,其实他自己脸上露出来的比谁都明显。 出乎意料的是,收到的份子钱比他们算的还要多,都是用纸封着,一个个拆开,数了两遍,都是这个数。 每一封里面的钱少的几个铜板,多的几十个,并没有哪一个特别多。 李青卓仔细些,他把拆开的纸封一个个收起来数,发觉比坐桌的客人人数多出五十多个…… 这明显就是有人特意多放的,众人不约而同的想到杜老头。 第二日,李青宏去问,杜老头点头,只承认多放了三个,另外的都是街坊邻居们另外包的,可能是他们家的羊蝎子好吃,也可能是肉多,封少了不好意思,重新又包一个。 李青宏不咋相信他的话,但又无从考证,只能把钱先收起来,不管咋说,这是个好兆头。 周从信过来告诉他们明日出发的时辰,也没落下一顿羊蝎子火锅,他不但吃,还带了两锅回去,把紫藤巷子这里告诉给周家的人,让他们有空过来尝尝。 李青瑞等人开始收拾东西了,虽然万般不舍,但开船不等人,他们一时半刻都不能晚。 苏元宝跟苏大忠说,他想跟着李青文去回家,玩够了再回来,老头一听说几千里,脑袋嗡嗡作响。 李青文让苏元宝坐在桌子上,自己用毛笔在白纸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地图,“这是京城,这是边城,我们坐车到海边,坐船往北走,到了这快,下船,换成爬犁,再往北走,走走走,走到这里,就到家了。” 李青文在边城和京城各画一个点,表明两个地方相距甚远。 苏元宝却不这样觉得,他认为都在一张纸上,能看到的到,不远吶。 李青文没法跟他说地图比例的事情,只说路上可能有危险,他太小了,等以后再长大些,就带他去玩。 没忍住,李青文说了边城那边各种好玩的,苏元宝紧紧地捉住他的袖子,带着哭腔道:“我要去捉泥鳅,我要睡松鼠的家……” 苏大忠苦着脸看李青文,他觉得这样劝下去,可能适得其反,他温声跟苏元宝道:“李家哥哥以后会经常来京城看小少爷……” 李青文想跟他说骗小孩子不好,但看到苏元宝泪水涟涟的模样,终是没开口说不。 小孩子哭的快,好的也快,苏元宝不想李青文走的事情了,让他给自己画画,李青文哪里会画画,就用笔简单的勾勒前世那些简单的表情图——弯着两道眉毛的高兴,眼睛和嘴巴一条直线的郁闷,还有开心的大嘴巴之类的。 就这么几笔的玩意,苏元宝就盯着看个不停,李青文趁机跟大哥对了一下册子,看看有啥还没有买。 他们还没说完,李青卓把两个箱子的书也装好了,李青文扫了一眼,嗓子发紧,咽了咽口水,道:“二、二哥,是不是有点多……” “不多。”李青卓道:“朝廷的科考可能要重开,所有有才能的人都有施展的机会,仔儿,不要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所有普通百姓梦寐以求的。 李青文不敢在二哥面前说一个“不”字,郑重的点头,“二哥,我回去一定好好看书。” 李青文又问了过阵子的恩科考试,李青卓应着,却没有跟弟弟说,恩科考试是先皇在位期间的政令,如今新帝登基,传闻可能会有变动。 临近大考却传出这样的事情来,只能说空穴来风。 回家的东西收拾好,接下来的话都是对李青宏和李青久他们留在京城这些人说的,告诉他们忙不过来就招人做工,不要怕花钱,宁愿少挣钱也不要糊弄人什么的。 说到招人,方氏就忍不住了,她道:“我们洪州老家有不少家里人都没甚事情做,少人,我喊他们来京城,我家几个哥嫂的子女都勤快老实,来做事不要工钱,见见世面就成。” 她这样说不单是让侄子侄女们见世面,而是想偿还李家对他们的帮助,工钱准备自己私下里补贴。 一想到那两万多两银子,方氏脑袋里像是煮了一锅水,全是热气,要是不做点啥,她就得憋坏了。 为了能出把子力,方氏不遗余力的数着各种好处,“咱们这羊蝎子是秘方,找外人来干活,被偷学了去可不好,我们老家的人都是知靠的,脏活累活不怕,不用提防也不会泄密……” 李青宏知道她的心意,但洪州离京城也不近,大老远的让人过来干活,有些不便利。 方氏把他拉到旁边的屋子仔细说,李青文听着苏元宝的呼呼声,也有点困意,但他还努力挣扎着跟李青卓说话,不知道下次多久才能见到二哥,能多说几句就多说几句。 李青卓放轻放缓了声音,很快,李青文就和苏元宝滚到了床里睡了起来。 李青文在醒来时,屋子是黑的,听到大哥、二哥和三哥在低声说话,说的最多的竟然是想让他好好读书。 李青文听着,却没有出声,他想,读书和赚钱可能并不相冲,也许他该平心静气的想一想,什么到底是他最想要的,不该让家里人一直这么操心费神。 除了李青卓他们几个,方氏也是一夜没睡,经过了这么多波折,终于要去边城了。 因为要离开,今天哪里都和平时不一样,大家的脸上也是既有回家的高兴,也有离开的舍不得。留在京城的几个人也一样,他们从前都没在外头吃过几顿饭食,如今要经营这么大的食肆,心情可想而知。 不管每个人心里头如何作想,周家的马车到巷子时,不敢耽误时辰,连忙把东西搬上去,一群人哄哄的往外走。 有离开的,也有送行的。 再远的路也有尽头,到城门时,所有人停住脚步,相互叮嘱。 李青文的前胸和后背都被苏元宝给哭湿了,李青文心里也颇不是个滋味,倒是小孩自己劝自己,“哥、哥,很快,嗝、嗝……就会来找我了……” 带着太多的不舍,车队驶离了城门。 有散才有聚。 第144章 李青文他们是跟着周丰年回来的, 自然也要跟着他们一同回去。 出了京城,有老管家

相关推荐: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篮坛大亨   NTR场合_御宅屋   过激行为(H)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猛兽博物馆   旺夫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