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打工吧!猫咪 > 第80章

第80章

” 旁边有人道:“你哥不是一直都听你的话,这还不够服管?” 看他黑白分明的眼珠滴溜溜的转,江淙道:“仔儿有啥要吩咐的?” 李青文笑的开怀,拿小腿在江淙身上蹭了好几下,“过几日天暖和了,骑马出去放放风,我都快憋坏了。” “行。”江淙痛快的应下,灼热的气息喷在李青文的脸上,他觉得有点痒,正要抬手,江淙先帮他擦了擦脸。 擦完,江淙看着他脸上的张开的细小绒毛,忍不住翘起了嘴角。 李青文从前表达亲昵的方式便是蹭蹭,拱拱,自从有了那块石头,更是变本加厉,他觉得蹭的舒服了,就是不知道他哥遭了多少罪。 风吹掉了空中的灰色,天慢慢变蓝,雪开始融化,能听到河里冰层断裂的声响。 这次不用李青文他们开口,官兵早早的把农具发了下来, 挑个暖和的日子,李青文脱掉皮袍,换成麻衣,把蜜枣牵出来,和江淙俩人顺着河流往上走。 这条大河很宽,化冻后,水缓缓流动,上面还浮着大块的冰块。 天上的日头是暖的,但冰封太久的大地要一点点缓和,春日的脚步慢的令人心焦。 他们哥俩也不急赶路,快快慢慢走了十几里,江淙慢慢勒住了马。 李青文抬头,前方不知怎的,河水溢了出来,润湿了大一片。 俩人绕过这片,再往前走一段距离,就知道原因了。 这块的岸边密密麻麻的挤着一根根木头,木头应该是从上游飘下来的,夹杂在冰块之中,堵塞了河口,所以才会造成决堤。 李青文和江淙下马,走近看,那些木头的茬口参差不齐,像是被风生生刮断的…… 去年这条河里也有一些浮木,但没有这么多,看来冬天时北面的风也不小,这么粗的树,竟然刮断了。 看到这些木头,李青文便没心思出去溜达了,和江淙回去找人,把这些拉回去。 木头对于他们营地来说还是很珍贵的,尤其是这种送到家门口的,不弄回去简直是就是暴殄天物。 再说,这东西堵塞住河口,不拉出来,以后河口决堤,更是个麻烦。 听说水里飘过来木头,干活的众人立刻停下来,牵马的牵马,套车的套车。 他们人多,呼呼的都往北去了,流犯和官兵们都好奇的张望,不知道他们要做啥。 等到众人拉回来一根根还湿着的圆木,答案也就知道了。 估计细木头都被吹跑了,水里大都是粗的,本来就沉,浸了水跟甚,拉出来可是费了不少力气。 把麻绳套在木头的两头,外面的人拉,去河里的人推,即便河水此时依旧刺骨冰凉,但大家都不咋在意。 这么粗的木头要长几十年,是稀罕的东西。 拉到营地后,许多流犯羡慕的很,“这几根粗木头,都能凿个独木舟了。” 李青文道:“做船用这大木头就可惜了,用桦树皮就成,还轻便。” “树皮能做出船?那不下水就得沉底儿……”说话的人笑着,觉得李青文真是小孩子,想一出是一出。 李青文也没解释,等他以后看到了,自然就知道了。 拉木头可是个苦力活,待他们门前堆满后,大家伙的手上肩膀磨出来的都是血泡。 没人觉得辛苦,都咧着嘴巴高兴,白捡东西还嫌沉? 江淙的肩膀也肿了,上面有几道清晰的绳子的勒痕,李青文一边给他擦药,一边吹气,道:“还不如等到木头冲到咱这里再捞,跑这么远,受这大力……” “看到了,不拉回来,一个个心里肯定惦记。”老邢头道:“我看那几匹马有动静了,可能要下驹了。” 老邢头估量的没错,两天后,那几匹母马陆续生下了小马驹,这几匹马到营地后受到了很好的照顾,小马驹出生就很健壮。 不单马,养的肚子也大了,估摸着草长出来后就能下羔子,天气正好。 一众人把牛棚这里围的死死的,今年天暖后,接连都是喜事,这是个好兆头啊。 真希望村里那边也都一切顺利。 事实上,很多事情并不会如人所愿。 并州开春比边城早,天气如何还没看出个子丑寅卯,县衙传下征令,征劳役修路。 春耕是一年最重要的时候,此时竟然征劳役,做出这个决定的人非蠢既坏。 果然,征令下后,接着又说,这个劳役可以用银钱免除。 郭大全和李茂贤他们特意去衙门问,之前各种事情不断,官差们认得他们,话里话外透漏了一些事情。 柳山县的县令本就到了年限,应该换任了,只是接任他的新县令病重,所以才拖延至今…… 他现在摆明了想要离开前捞一笔。 第90章 柳山县县令在任期间, 不但凭空多了几项税钱,就要走了,还要再榨穷苦百姓一回。 柳山县下辖的各个村子的百姓都很愤怒, 有人试图申诉受灾后生活的不易, 被官差拦在外头,如果敢在衙门面前大声喧哗的,都会被衙役拿下。 一时间, 民怨四起。 衙门周边地方把守着官兵, 个个亮出腰间明晃晃的大刀, 闲杂人等不能靠近。 没有牲口, 种地大都靠人,本来就走了许多青壮劳力, 这次杨树村再出人去修路, 那种地的人手便不够了。 各个村子本来就不愿意, 随着征令期限临近, 有官兵开始进村清点人数,不够的就按照户籍薄上, 不愿意的就得掏钱,要不人直接捆上带走。 没有打仗, 却毫无顾忌的拉壮丁,李茂贤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柳山县的县令可真是胆大包天。 官兵的行径太过蛮横, 在绑人的时候,和百姓起了冲突,一个上了年纪的婆子想要求情, 别官兵推搡着撞到灶台的硬角, 一下磕到脑袋, 当时便没了气息。 官兵光天化日之下枉顾人命,本来就气急的村民们愤怒的围了上来。 官兵只有几个,自然无法抗衡红了眼的村民,他们抽出了武器试图喝退众人,结果不小心划到了人。 鲜血一流出来,愤怒的人们无法再忍受,一拥而上,将他们打的奄奄一息。 这事发生在南边的一个大村子,那个村子几乎都一个姓,人心齐,后来官府派官兵进村,想要把所有刁民都抓起来,期间又发生了多次流血要命的事情。 除了这些令人胆战心惊的事情,并州从去年十月到今年的四五月,已经半年以上没有下雨了。 一铁锨挖下去,都是干土,就算是种下去,种子也不会发芽。 多地开始求雨,小小的龙王庙前,跪着无数的男女老少。 有些地方为了求下雨,甚至要用活生生的童男童女祭祀,短短的一个月,发生了许多惨绝人寰的事情。 天干吹夜风,白天刮风,晚上继续吹,岁数大的人都说,今年会必定旱灾严重。 眼瞅着春耕就要过去了,还不下雨,衙门和官兵到处抓人,杨树村的各家各户到底出了一个劳力。 此时的边城,土已经化冻,牛马成群下地,轰轰烈烈,开始翻地。 屋里已经容不下了,除了水稻,其他的种子,李青文在外面育苗。 为了浇水方便,他在河边不远的地方垦出十亩地,把去年积攒的,还有从松鼠洞里掏出来的种子,泡过后,一颗颗的塞进土里。 这是个细致活,李茂玉她们娘三个帮着做,李青文真的是省了不少事。 天气暖了,雪化了,地开始冒绿,河水流淌,鸟儿的叫声越来越响亮……一切都很美好,就是不能打猎,不能捕鱼。 鱼要产卵,野物要繁衍,这个时节,弓箭和网都得藏起来。 李青风虽然心里头遗憾,但此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他跟着众人每日开荒,灰头土脸,累的睁不开眼睛。 江淙和蒋立平他们得了林潭和周丰年的令,杨树村的人可以在这里种地,但不能像李青文他们之前那般随便开垦,有固定的地方,亩数并没有限制。 听说随便开垦,许多人发狠了要种很多亩,烧荒时都一大片一大片的烧。 李茂群劝他们,种地可不是把种子撒下去就行了,后头还要薅草,趟地,收割,一个人种太多,收拾不过来,那不得活活累死。 除了营地的马和牛,养了半个冬天,身体恢复的雅库特马此时也派上了用场。 这些马从前没干过这些活,一开始不敢使劲用,干一阵子歇一阵子,慢慢让它们开始适应。 这时,有钱的流民又开始雇佣人手,杨树村的人也知道郭大全他们是咋样挣钱的了,但都没有去赚这个银子,他们是来种地收粮食的,不能因为这个就忘了初衷。 当然,他们有底气不去挣这个工钱,也是因为李青文说,他们摘的灵芝和其他所有东西归他们自己,以后拿回去卖钱,也是他们自己的。 能额外赚这个钱,杨村村的人已经很知足了,现在就只想多种点地。 空闲的时候,李茂玉把盆子端到河边,拆洗他们的被褥,洗完后,营地里挂了许多被套褥单,带着青草气息的风一吹,飘飘荡荡,平添几分生活的气息。 刘月豪和六月来兄弟俩捡完地里的高粱茬子,也跟着大家伙开荒。 虽然攒下的柴禾已经很多了,但大家依旧舍不得一点能烧的,地里能捡的全都捡回去,这冬天如此长,攒的柴禾越多,心里越稳当。 李青文忙着育苗的时候,收到了马永江拿来的一副春耕农忙的画,十分应景,李青文欢喜的收下,问那位姑娘想要啥。 马永江说粮食够了,想要周瑶去给她爷爷看看病。 李青文说,直接找周瑶就行了。 马永江道:“周瑶说她想要两坛子你做的酱鱼。” 周瑶把酒糟鱼吃完,就盯上了李青文新做的酱鱼。 李青文连连点头,让他尽管去拿,周瑶只要嘴巴满意了,非常好说话。 今年种地,李青文特意拿出了去年早熟的高粱种子,产量虽然低,但是能早点收成,是一颗定心丸。 虽然这次种地人手多,但地更多,为了抢种,别说李青文,李茂玉她们娘三个也下了地。 李茂玉和俩丫头,点籽又快又准,比一般男人都厉害。 李茂群说,她从前在家时,干农活也是一把好手,这么多年没下地,依旧没有落下。 李青文、李青风和马永江今年依旧是拖地和打滚子。 不过江淙在,他种完地,就会过来给李青文牵牲口,李青文拽着他去地头歇着,大家伙看着他俩撕扯,都乐呵的不得了。 今年边城的雨水也有点晚,但地里有雪水,足够发芽,晚点下雨也不怕。 每日累瘫了,他们吃完饭,还要再晾坯,这么多的人的房子,自然得早点准备。 河边有不少小水坑,有些是特意挖出来的,白天水坑里的水晒热了,晚上把脚伸进去,水还是温的,泡着十分舒服。 李青文喜欢这样泡脚,他不单自己泡,还会拉着李青风和李青宏,俩人不知道这有啥好玩的,把脚沾湿了就走了,只有江淙会一直陪着他。 有他在,李青文也就很满意了。 躺在地上,脚丫子在水里晃荡,不久后就会安分下来,那是李青文脸贴着野草睡着了。 江淙穿上鞋,把人从水坑便抱回去,嗅到熟悉的味道,李青文也不挣扎,还没到炕上,就熟睡过去。 这时外面的人还在干活,种自己的地,盖自己的房子,大家伙格外有劲。 跟边城这边如火如荼的春耕相比,并州到处都是慌乱。 四五月了,一滴雨没下,风越来越干。 不单天上不下雨,井里的水位也明显下降了,从前打上来都是清清亮亮的水,现在摇上来的井水有着微微的浑浊。 今年并州大旱啊。 原本去年歉收,粮食就不够,勒紧腰带就想挺到今年,今年无法耕种,那便是颗粒无收,一家人,一村人,都得饿死。 此时县城的米粮价格翻了两三倍之多,即便如此,家家户户还是把所有人钱都拿了出来,排着长长的队伍去买粮。 一边买粮,一边变卖家里的猪鸡和一切值钱的,能多凑点钱,便能多买一些粮食,一家人活下去的盼头便多了几分。 买粮的人越多,粮价变动的越快,可能前头的人刚走,后头的人再买价格就增加了许多。 百姓绝望万分,各村的长辈和里长聚到一起,请求县衙赈灾。 县衙并没有一粒粮食,得向上头申报,但是申报会影响县令的政绩,柳山县的县令十分不情愿。 这群穷鬼,不但没有一点油水可榨,还要拖他的后退,实在是该死。 李青瑞他们修路还没有回来,李茂贤写了几封书信,特意走了一趟范阳城,托人送去几个地方。 他在范阳城时,看到告示上贴了许多追缉的命令,各地出现了盗贼,官府正在追拿。 没有吃的,一定会饿死,不想死的人,逼急了就会拿起刀棒,手无寸铁的百姓最先会遭难。 果然,在他从范阳城往回返时,便听到了几件盗贼抢钱伤人杀人的惨案。 回去的路上,看到不少行乞的人。 李茂贤从记事到如今的年纪,经过多次灾年,知道这灾难才只是刚刚开始,更加可怕的还在后头。 回到杨树村时,已经迈入五月下旬,春耕的尾巴都过去了,还看不到丝毫的雨星。 许多地方开始逃荒,有的是同族一起走,有的是整个村子携家带口的离开。 村子里的人也聚集在一起,问要不要去边城,别的地方,他们也不知道该去哪里。 正说着事情,老牛湾的陈家来人了,他们村子因为地多,余粮多,在附近都是出了名的,前天晚上,有一伙人偷偷潜入最后面的一户人家,偷走了粮食,杀了全家老少十几口。 那户人家是外来户,旁边的邻居听到了些许动静,却不敢出门看一眼,生怕将祸事引来。 本来以为只是偷抢东西,没想到会发生灭门的惨案。 血案、见底的米缸,对饥饿的恐惧……种种夹杂在一起,百姓的恐慌积聚到了极点。 第91章 从开春起, 并州的乞丐一下就多了,四五月份,更是随处可见。 行乞的大都是附近百里之内村子的百姓, 有老有少, 有的是独个讨口饭吃,有的是全家一起逃荒,走到哪里, 要到哪里。 老牛湾是十里八乡中地粮多的,来这里讨饭

相关推荐: 拯救美女黄蓉   恋剑求心(古代百合武侠H文)   偷精子的恶毒炮灰   师兄是块神仙肉   觉醒后,嫡长女她一路开挂打脸   瓦碎玉全(姐弟骨科1v1)   在各个世界里当玛丽苏   花豹事变   宫闱里那些破事   诸天之盾者无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