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打工吧!猫咪 > 第38章

第38章

领头,打听了一通,见这个领头是个爽快的人,便决定将李青卓托付他带到京城。 看他们的穿戴不像是有钱人,听说李青卓要去京城读书,领头的人还很意外,但还是拍着胸脯,应下了此事。 李青卓明日便走,爷几个今日便在范阳城住下了。 随便吃点东西填饱肚子,几个人拉着木头去找弓箭铺子。 范阳城很大,可以说三百六十行都很齐全,弓箭铺子也有几家,不过他们听李青文说什么楛矢石砮,都摇头,表示从来没听说过。 李青风不死心,问他们真的没有能射碎石头的箭,那些人都乐了,弓箭是没有,铁锤也许能行。 看到他们拉来的桦木,那些人说,木头不错,问他卖不卖。 南箭北矢,范阳城这边的工匠打造箭多用木头,他们比普通百姓认识的木头多,好几个人看过之后不咋确定,问李青文这是啥木头,在哪里弄的。 李青文说是桦木,在边城运回来的。 那些工匠不知道边城在哪里,只知道在北边很远,相互看看,笑道:“了不得,这么小的年纪撒谎都不眨眼,跑那么远拉两根木头回来?” 李青瑞道:“几位口下留情,我们兄弟一同去的,我弟没有半句假话,你们要是看不准,那我们拿走便是。” “等等。”铺子里的一个老头开口道:“你们先在这里等我片刻。” 说着,他转身去了后头。 老头是铺子里最有经验的师傅,他突然开口,另外几个木匠心里头疑惑,嘴上说两句赔罪的话,然后问能不能锯一下一块看看,李青文有点失望,还是答应了他们。 几个工匠锯了前面指头那么宽一块,然后挤在一起看。 过了一会儿,那个老头拿着一支半截木箭出来,给李青文看,“听说这个就是桦木做的箭,我太爷爷从前去北边打过仗,这支箭扎在他的小腿上,后来被取出来,这箭算是救了他的命,就一直留着,传了下来。” “都被射中,为啥还说被救了?”李青风不解的问道。 “这箭箭身光滑,取出来时伤口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木刺,上了药之后愈合的很快。”老头道:“受伤后,我太爷爷才能从战场上回来,腿后来没有留下一点毛病,这不算是被救了一命吗?” 李青风咂舌,“要这么说,这木头也不适合做箭啊。” 李青文接过来一看,上面的血迹已经黑了,一时看不出什么来。 李茂贤抱拳向老头请教。 老头道:“这木头好像只有北边有,咱们这边没咋见,没甚特别的,确实能做弓箭,可绝对没有这孩子说的那么神,不过……” 老头话音一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乌松部落,就是从前北边的一个庞然大物,我太爷爷在军中时,听过一个传说,乌松部落中最厉害的将军手里有一张神弓,听说他射出来的箭能射进铁做的城门……” 李青文惊讶的睁大了双眼,“那、那个神弓……” “谁也没见过,都只是听说而已。”老头摇头道:“我家祖辈做箭,各地神箭的传说听过不少,可都是吹嘘的,就算是全铁的箭头,能射破石头,也应该是力气大,木做的箭更难。” 李青文并不想放弃,道:“即便如此,我也想试试,麻烦师傅帮我把这两根木头做成箭身。” 老头点头,估摸了一会儿,道:“应该能破出三十根箭来,一两银子工钱,可以先给一半。” 李青文惊呆了,他忘记做箭要工钱…… 李青卓要掏钱,李青文赶紧拦住他,苦着脸对老头道:“师傅能不能用木头抵工钱,做一根木头,另外一根抵!” “啥木头能值恁多银子啊?”旁边的木匠嘀咕道。 老头却点头应下了,“行,三日你们来取!” 李家人往外走,李青风却站着没动,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张张的弓道:“这个要钱吗?” 工匠看他的眼神像是看傻子一般,“当然!” 李青风咬了咬牙,“我们没钱了,要不我留下跟你们干活吧,我想要一张弓。” 李青风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还煞有介事的编出了一套棍法,被村子里的孩子嘲笑,他一个一个都给打服了。听秦大伯和程伯伯说那些英雄故事,他做梦都是拿着刀剑威风的样子。 从前家里那样,他只能忍着,这次哥哥们去了边城,听他们说路上以及边城的种种,他没法压抑心里的渴望,迫不及待的想要学骑马射箭以及刀剑等等。 听了他的话,那些工匠瞠目结舌,铺子开了这么久,还是头一次见到有人没钱非要买弓箭,然后要留下做事抵账的…… “我力气很大的。”李青风道:“给你们干活,你们肯定不吃亏。” 工匠们正要开口赶人,老头却开口道:“行,你留下吧,不过干不好活,我可会把你撵出去。” 李青文他们都出去了,发现少一个人,再回头,李青风在铺子里头喊道:“爹,你们回去吧,我要留下干活。” 爷几个不明所以,返回去一问才知道咋回事,李茂贤也没拦着,只叮嘱李青风留下好好干。 李青文觉得自己也行,还没开口,老头扫了他一眼,道:“小胳膊小腿的,一看就没甚力气。” 李青文:“……” 就这样,李青风如愿以偿的留下了,李家其他人又去买了赶路用的纸伞和油布等等。 这晚上,李青瑞和李茂贤自是少不得一顿叮咛。 翌日一早,父子几人把李青卓送去车队,车队启程,李家人含泪就此分别。 要等箭做出来,还有两日能在范阳城走动游逛,但是没有钱,李青文他们只是看。 自从李青文改名后,李茂贤就没怎么出远门了,在范阳城这几日也直说这里真是热闹。 三日后,他们去了弓箭铺子,做出十五支箭,木箭身,铁箭头,看上去和铺子里其他的没甚不同。 李青文用其中的十支换了一张弓,只有箭没有弓也没法用。 李青风满手都是伤,但他丝毫不在乎,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他想要的。 临离开之时,老头对他们说,如果哪天真的能找到能做出神箭的木头,一定要过来找他,他一文钱不收给破箭。 李青文答应了,他还没放弃楛矢石砮,以后可能还不知道往这里跑多少次。 等李家走了,那些工匠围上来,道:“师傅,你也太好说话了。” 老头没有理会他们,明知道不可能还不放弃的人又有几个呢。 出了铺子,李青风就迫不及待的道:“仔儿,我试了那箭,没那么厉害,要是不收着劲,很容易就掰断。” 李青文点头,他这个时候也明白过来,如果楛矢石砮真有传说中那么厉害,也不该是用普通的桦木做出来的,他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拿到了弓箭,李青风很兴奋,一个劲的说,回去就给他们看自己射箭多么准。 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不能施展,可是把他憋坏了。 第44章 送完人, 拿上弓箭,父子四个从范阳城往回返。 路上,弓就没从李青风手上离开过, 路边的树枝子啥的算是遭殃了,一段距离就有倒霉的被扎一下。 李青瑞他们也很吃惊,李青风从前没碰过这东西,竟然射的这么准。 对此, 李青风很得意,但并不打算多说。 后来李青瑞琢磨了一下,老四从前用石头丢人就很准, 可能是那个时候练出来的吧。 上次拿回去的豆腐很好吃, 陈氏和姜氏都夸了,经过那家做豆腐的铺子时, 这次因为兜里没钱, 就没买。 几日后, 四个人回到村里,此时天气转暖, 各家各户已经准备开始春种了。 去年李茂贤带人去离县拉回来的甜高粱种子都准备好了, 大家都期盼着早点种下去, 早点收, 到时候能榨出一锅锅的糖来。 趁着李茂贤不在家, 李青风把书放下,拿着弓箭偷偷溜出去,在山上转悠了一天,也没见到一只兔子, 回来还挨了顿骂。 熟悉了繁体字后, 李青文已经把千字文背的滚瓜乱熟了。 趁着还没干活, 家里头又做了一次糖,现在县城每个铺子都开始卖字糖和带图案的糖,肯定不如以前挣钱,能挣钱是点,家里一直没钱心里头也发虚。 这次李青文没做字糖,换了两种的图案,一种是黄豆面中夹着用山楂泥弄成的红色漩涡,圆圆的棒棒糖一样,一种是山楂泥在中间的红色星星形状。 没有别的材料,只能用山楂泥来折腾,好在红色显眼,不管弄啥都挺新鲜的。 这俩图案都简单,陈氏和姜氏有经验,做一次就会了。 做的时候,陈氏难免又想起之前的事情,她才教会陈安山家下人做糖,没过多久,邱货郎急的跑来找她,说县城里冒出很多字糖和带熊猫以及猫爪图案的糖,跟她家的一模一样,问是咋回事。 如果是外人趁火打劫,陈氏就自认倒霉,谁让自家摊上这事呢,可是那是自己的亲堂哥,对着她口口声声说放心,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救人,结果却…… 李青文一听娘亲叹气,就知道又钻牛角尖了,道:“娘,别寻思了,就当是破财免灾,不管咋说,他把我爹弄出来了,这就行。” “而且……”李青文道:“下次我们去弄通关路引,要是不成,再去找他,就说家里的糖卖不出去,没钱,请他看在亲戚的面上再帮一次。” 听着他这无赖的话,陈氏噗嗤一声笑出来,“哎哟,咱家面皮都薄,咋出来你这么个厚的。” “要是实在亲戚,当然要诚心诚意,对待一心想要讨好处的,就得厚点脸皮。”李青文哼哼道。 姜氏一边揉面,一边笑道:“仔儿这样才呢,省得以后被人欺负。” 李青宏和大哥把糖送到邱家,邱二郎总算是抓到了李青瑞,把门插上不让哥俩走,非要他们吃饭。 李青瑞拗不过,到底还是留下了,邱二郎听说他们去了边城,好奇的不得了,一直打听,心里痒痒的,但他也知道路上危险,只能咂舌道声可惜。 很快就开始翻地,家里的骡子和马派上了用场,虽然李青文万般不舍,甜枣还是拉上了犁杖。 一家能用上两个牲口的,李家还是村里头一个,可是让人羡慕坏了。大家都在说,李青瑞他们出去这半年应该是弄了不少钱,要不不能有这家当,况且,他家二小子还去京城读书了。 乖乖啊,去京城都得不少钱,还要在那读书,真是不敢想。 不少人去找李茂群打听,李茂群只说卖皮毛和药材,其他的没多讲。 村里很多人动心了,问他们还去不去。 他们还要再走的事情定然瞒不住,李茂群点头应是,那些人立刻说也想一起。 李茂群说不怕死的可以试试,另外也得跟家里人说清楚,要是死在路上,可不能半点埋怨别人。 这话可把人吓到了,大家都想挣钱,但也不想把命搭上。 有人则觉得这是李茂群的推辞,便去找李本善,想让他出面说说这事,大家都是没有出五服的亲戚,有挣钱的事情可以一起做。 李本善早就听侄子说过,便和这些人说路上野兽横行,顶风冒雪几千里不是闹着玩的,路上发个热没人治都可能会死,这次可没有懂医术的李青卓跟着一起了。 况且,李茂群他们去的那里是最北面,那里向来是北方部落和小国的领地,大梁从来没有占有过的地方,周遭还有敌人,不定啥时候就有人打过来,太危险。 听李本善这么说,那些人才熄了心思,如果不是被逼到死路,谁也不想拿命去搏。 翻完地,邱货郎来送钱,同时也告诉他们,新做出来的这俩图案,县城里别人也弄出来了。 因为太简单了,被模仿出来也很正常,李青文并没有太在意。 李青文把《百家姓》背熟后,遥遥领先李青风和俩侄子,开始跟着李茂贤学字了。 学字对于李青文来说比其他人都难,因为从前他常用中性笔写字,十几年已经养成了习惯,如今要换成毛笔,姿势和力道什么大不同,简直全身都在抗拒。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他用弄不出来签字笔和钢笔,只能拧着鼻子学毛笔。 李青木带着他的两个舅哥来时,李青文正在痛苦的纠正自己的姿势,东屋要接待客人,李茂群让他先去歇歇。 李青文揉着手腕子走了。 看到李青木进门时,李茂贤就知道他来干啥,坐下之后,果然,一开口,李青木就说想要让他的大舅哥和小舅哥跟着去边城。 “叔,我这俩哥虽然人咋灵透,但憨厚老实,人还听话,又有把子力气,背东西扛东西都成……”李青木道:“再不出去就饿死了,我知道路上很危险,实在是没办法……” 李青木看着李茂贤道:“我要是家里没有老的和小的,也想拼一把,总比现在天天发愁米粮和钱强。”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茂贤也没啥劝说的话了,把李青瑞叫来,让他跟李青木还有刘家兄弟说说这一路的事,还有要在家里收拾啥东西。 李青木和刘家兄弟一走,村里人就知道他们要跟着去边城了,有说李青木心狠的,也有说他们两家那日子,再不狠点,大人孩子都得饿死,去边城也许运气好还能捡回一条命来呢。 这个时候,张氏终于回过神来了,小儿子那么痛快的答应给她粮食和钱,是在外头赚到大钱了! 她跑到李本善家去找李茂群,让他把钱拿出来,李茂群说没钱,只有一条命。 张氏就是各种闹,撒泼打滚,李茂群原本还想帮着大伯和二伯种地,一看他娘这样,立刻拿起行李卷就走。 张氏一个老婆子,咋可能拉的住李茂群,当时就以死相逼,李茂群才不相信她会寻死,头也没回的去县城了。 他之前跟李青瑞说过,自己去县城衙门守着,只要衙门那头有官差押着流犯到的,他就立刻回来告诉一声。 张氏不死心,逼问李本善,被李本善的儿子给架出去了。 刘家兄弟打了个开头,原本正在犹豫的人也上门去问了。 其实一起去的人越多,也就越安全些,但是李茂贤怕他们出意外,出事后各家各户闹。 老百姓总觉得“人死为大”,这些人现在说的好听,万一孩子

相关推荐: 和死对头成亲后   妻心难测   千娇百媚_御书屋   妻子的秘密   浪荡皇帝秘史_种田文   [神印王座同人]吾皇   【古言】绘春录   长兄   夏圣   血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