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意识到给王乾山“关禁闭”有什么不对,或者会带来怎样的负面作用和后遗症。 “关禁闭”有没有让王乾山产生“幽闭恐惧症”姑且不论,但这件事至少让王乾山在日后面对别人的嘲笑时,不敢再“轻易动手打人”。 这真是一柄双刃剑,在治好王乾山“下手过重”这一毛病的同时,却也让他失去了发泄愤怒的“方式”。或许,在王乾山看来,这就是他能找到的最有效的“宣泄方式”。 王文辉只认为王乾山“下手过重”,却没有说过“下手不对”或“不能下手”这样的话。这么关键的信息,王乾山却忽略了。 很明显,王文辉并不是一昧反对“暴力”,他只是反对“过份暴力”或“非正当暴力”。 背着“王志坚”这一婉约而又极具侮辱性的绰号,王乾山压抑着自卑、痛苦、愤怒等种种负面情绪,外表波澜不惊地又过了五六年。可谓负重前行,举步维艰。因为,他还有一个鸿鹄之志——依靠中医治好自己的瘸腿。这让他选择将一切负面情绪都生吞下去。 但王文辉三言两语就将他的“鸿鹄之志”撕得粉碎,连渣都不剩。 不准王乾山读大学这件事,让王文辉内心积压的大量负面情绪实现蜕变,将他变成一颗“智能地雷”,并且是将王文辉夫妇设置为“引爆人”的“智能地雷”。 因为在王乾山眼里,让他活得这么“屈辱”的罪魁祸首,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父母,尤其是王文辉。 恬静的张秀文或许在短暂的时间内起到了缓冲作用,但终究没能解开王乾山的心结,进而拆除这颗“地雷”。况且,她也压根儿没有意识到,和她同床共枕六年时间的会是一颗“地雷”。 ===第93章 案中案(59)=== 之后王文辉强制阻挠王乾山钻研《周易》,更让他一只脚踩在了雷区边缘,离引爆这颗地雷仅差一步之遥。 长期积压的负面情绪,和对父母尤其是对王文辉山的经年不满,为王乾山的犯罪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基础”,“八字相冲相克”更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你看,这是上天注定的”这样的想法,极可能会让王乾山在心理上成功跨越人伦道德的最后一道障碍。 “动力基础”加上“理论依据”,让王乾山的犯罪动机无比强大。 最终,王乾山要和张继文离婚一事,成功让王文辉跨出这“要命”的最后一步,一只脚重重地踩在了“地雷”上。 当然,在王乾山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王文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及其配偶袖手旁观式的劝解,都成了助力其偏执心理和犯罪心理形成的“营养剂”。 马弘文很快就从王乾山杂乱无章的陈述中捕捉到核心信息,并在脑海中迅速完成拼接,呈现出一幅清晰的“王乾山犯罪心理形成图”。 王乾山以回忆往事的方式,回答了马弘文要他谈谈“对父母的看法,尤其是对王文辉的看法”这一问题的核心所在。他似乎知道马弘文想知道什么,并且并无抵触或不配合的心理。或许,对于这一天的到来,王乾山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王乾山的情绪谈不上激烈,反倒以平静居多,听起来甚至有一种娓娓道来的口吻,就像在述说一个与之毫不相干的久远故事。 大量的陈述让王乾山口干舌燥。他舔了舔嘴唇,停了下来,想要歇口气。 马弘文示意身旁作笔录的小警员给王乾山倒了一杯水。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王乾山就是这么一号人。 王乾山接过水杯,道了一句谢,喝了几口水后,安静地看着马弘文。 这个人的表现,让马弘文很难将他和杀害父母,甚至是杀害“弟弟”的杀人凶手联系起来。 “再说说张秀文吧,你认为她是个什么人。” 王乾山想了半天,却只回了一句话:“我很……感激她。再说,你如果看到一潭幽静干净的山泉,会忍心往里头丢垃圾吗?” 马弘文明白了。 张秀文当初愿意嫁给王乾山,不但让他在心理上认为张秀文没有看不起他,甚至还对她产生感恩心理。但是,长期积压的对父母的不满,却又蒙蔽了他的心智和双眼,让他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视而不见。 不仅是出于自认为的“责任感”,更是出于感激,所以最初在向张秀文提出离婚后,王乾山才会坚持要给她一大笔钱。 张秀文只知道自己面对一身书卷气的王乾山会自愧不如,却从来没想过她自己浑然天成的质朴气息,同样会让王乾山相形见绌。同时,张秀文当初在思想上或许还干净得犹如一张白纸,这让王乾山“不忍心”将她当作“情绪垃圾桶”,向其倾诉自己的负面情绪。 或许,王乾山也向张秀文偶尔吐露过对王文辉的不满,比如向她说过“揭竿起义”这样的话。可这种话,谁又会当真?谁都只会当作仅是说说而已。 “李倩呢,你又把她当什么?” 王乾山沉默很久,才
相关推荐:
永乐町69号(H)
病娇黑匣子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全能攻略游戏[快穿]
长夜(H)
将军男后(修改版)
皇嫂
女儿红
呐,老师(肉)
妙拐圣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