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疯狗(校园、救赎高h) > 第53章

第53章

宫。 “看来两日后的元旦宴我是不能参加了,咳咳……” 长孙无垢坐在床上,下半身盖着厚厚的锦被,身上还披着狐裘,被裹得严严实实。 虽说宫内烧着地龙,温暖如春,但是她脸色依旧还很苍白,一副大病未愈的模样。 听到她的话后,正在帮她过滤药渣的长孙云露端着药汤走了过来,在床边坐下后无奈道:“都病成这样了,你还想着参加元旦宴,来先把药喝了。” 长孙无垢接过药汤喝了起来,药汤的苦涩不禁让她紧紧皱起了眉头。 不过一碗药汤下去后,她的气色倒是好了些许,宫中太医们毕竟不是浪得虚名的。 “今年的元旦宴我就不参加了,我留下来陪姑姑你,免得你一个人寂寞。” 将一颗蜜糖塞入长孙无垢口中后,长孙云露笑着说道。 长孙无垢闻言摇头道:“这怎么能行,元旦宴下到百官,上到陛下以及后宫诸妃都要参加,你怎么能不去?” “没事,我已经和陛下说了,他应允了。” 长孙云露不在意地说道,然后美眸中闪过一丝愧疚之色,道:“都怪我,那一日就不该说出去写生的,否则姑姑你也不至于会落水。” 对于长孙无垢落水一事,长孙云露心中满怀歉意,若是长孙无垢这回真的出了意外,她真的要愧疚一辈子。 “傻丫头,这事怎么能怪你呢?” 长孙无垢柔和一笑,摸了摸长孙云露的透顶后笑着说道。 她的确不怪长孙云露,那日是她自己去追逐那副画才不慎落水的,又怪得了谁? “此番多亏陛下救我性命了,陛下他真的没有大碍吧?” 长孙无垢询问道,虽然她问过好几遍了,但依旧有些不敢确定,若是李承道真因为救她而生病,她绝对会很愧疚的。 “陛下乃是万军从中斩敌将首级的猛将,当然没事。” 长孙云露笑着回答道,美眸中异彩连连,“那日陛下想都没想就跳下去了,陛下似乎很在意姑姑你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长孙无垢闻言心中微颤,不知道为何有一股莫名的甜蜜之意涌上心头,仿佛是刚刚吃下去的那颗蜜糖融化了一般。 “很在意……我么……” …… 两日的时间很快便过去了,元旦宴的日子也马上到来。 天子将于宫中举办元旦宴,大宴百官一事,早就已经传开了,满朝官员们都在期待这一次宴会。 夜色降临,然而皇城内外却是灯火通明,大小官员们乘着车来到皇宫,经过一番检查后,携妻儿老小一起满面喜色地进入皇宫。 今日天子赐宴,文武百官们皆可带着家人前来,此乃莫大的荣耀! 宴会在保和殿举行,保和殿本就是天子赐宴之地,百官现在虽然还未到期,但是保和殿却摆满了一桌桌宴席。 宴席分为两侧,文官一侧武将一侧,而宴席的尽头则是天子以及后宫诸妃们的坐席。 随着文武百官们进殿入席,保和殿内充满了欢笑与讨论声,一片热烈的气氛。 只不过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武将那一侧的坐席,如今只坐了不到一半,还有一半的席位是空着的。 “那些席位都是什么人,陛下赐宴也敢来迟?” “不知道,听说上次动乱里军中折损了不少人,可能是人数不够吧。” “真是奇怪。” …… 官员们小声讨论着,不过武将们都只是好整以暇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什么解释的意思。 “陛下到——” 伴随着唱礼太监尖利的嗓音响起,保和殿内的声音顿时戛然而止,两侧官员们顿时从各自席位上站了起来,然后面朝天子席位,垂首而立。 在保和殿一侧,一身华贵帝王衮冕的李承道走出,太后郑观音与他并肩而行。 而在他身后,则是七位后宫妃子。 长孙云露虽然说要陪长孙无垢,但是最终还是被长孙无垢给赶来参加宴会了。 今日李承道换上了平时不轻易穿的华服,显得帝王威仪十足,而后宫诸妃们也是一身盛装,配上她们出众的美貌,一个个看起来国色天香,美丽非凡。 李承道大步走入席中,殿内众多官员们顿时躬身下拜,齐声道:“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望着殿内的众多官员,李承道淡淡一笑,抬手道:“诸位爱卿平身,今夜乃元夕佳节,朕大宴百官,爱卿们都不必拘礼。” “谢陛下——” 众官员们方才谢礼,然后看见李承道落座后,他们方才敢各自坐下。 不过李承道并没有马上宣布开始宴会,而是指了指殿内右侧那些空着的席位,道:“想必各位爱卿们都很好奇这些席位为什么空着,那是因为朕今天邀请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高怀。” “是,陛下。” 高怀微微一笑,然后朗声道:“宣,诸位将士进殿!” “宣,诸位将士进殿!” “宣,诸位将士进殿!” 随着唱礼官们一遍遍传唱,一阵脚步声从殿外传来,将众多官员们的目光们都吸引了过去,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客人,值得陛下如此重视。 然后他们的眼睛便瞬间瞪大了,脸上满是吃惊之色。 .. 第二百一十四章 元旦献礼,太孙破阵乐! 随着李承道下旨,一名名军中士卒走入了保和殿。 从这些士卒们身上的铠甲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是来自于同一支军队,有白袍军,有益州军,有魏州军,甚至有泾州军将士。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士卒们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伤,失去了腿或手,瞎眼又或失去了一只耳朵之类的。 看着这些士卒们走入大殿,百官们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保和殿内一片寂静。 从这些士兵们的装束来看,最高都没有超过千人将级别的,要知道能参加宴会的武将起码也是两千人将,这些就是陛下所说的客人? “参见陛下!” 在为首的一名年迈的老卒带领下,所有士卒齐齐朝着李承道单膝下跪参拜,声音一片肃然,隐含一丝激动。 他们都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士卒或者底层将官,而今日却获得了参加陛下亲设的元旦宴的机会! “诸将士请起。” 李承道亲自走下台阶,将这名腿有些瘸的老卒给扶了起来。 “陛、陛下,我怎当得起陛下如此……” 受到李承道如此礼遇,这名老卒满脸受宠若惊之色,激动得语无伦次。 天子亲自下阶搀扶,天下有几人能有这种待遇? 而李承道却沉声道:“你当得起!” “白袍军风字一营老卒许三阳,跟随朕经历了南征北战,斩敌七十三人!军功卓著,是当之无愧的悍卒!” 李承道接着看向了这名老卒身后的士卒,然后一个个念了过去。 “风字一营张乐,在狼居胥山大战中斩敌二十一!也因此丢了一只胳膊。” “益州军火字七营吴大壮,兄弟三人皆从军,两兄弟战死益州城,你于吐蕃军交战中斩敌三十七!” “还有魏州军六营徐魏……” …… 李承道依次念去,足足念了十几人的名字,每个人的战绩他皆如数家珍一般,而每个被他念到名字的士卒都浑身一震。 百官们听到这些士兵们的战绩,眼中的神色从最初的吃惊转变为了尊敬。 他们明白为什么李承道要特邀这些士卒们参加元旦宴了,因为这些军职不高的士卒,却是一个国家的英雄! “诸位将士为大唐抛头颅洒热血,护卫大唐万万百姓安康,你们受得起任何礼遇!” 李承道神色肃然地说道。 他今天所邀请的这批士卒,都是各个军中底层将士里战功卓著的悍卒! 这些士卒们可能军职不高,可能没有文化,但是他们曾为了大唐而浴血奋战过。 如今他们虽然都因为伤病从军中退役,但是依旧不能磨灭他们曾经的功劳! 听到李承道这一番话,各军退伍老卒们皆是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他们只不过是已经退伍的老卒,而李承道身为当今天子,天下间最尊贵之人,却还记得他们的功劳与名字! “尔等的功劳朕不会忘,大唐所有将士的功劳,朝廷也不会忘,朕代表大唐亿万百姓感谢诸位将士的付出!” 李承道面向众多老卒们,正色说道。 “能保卫大唐、在陛下麾下征战,我等虽死无悔!” 许三阳朝李承道抱拳而跪,激动万分地说道。 “虽死无悔!” 他身后众多老卒们,哪怕是身躯残破者也挣扎着下跪参拜,这样的一幕,简直震撼无比! “这就是陛下的魅力所在啊!” 房玄龄由衷赞叹道,李承道在军中威信无双谁都知晓,但是今日看见后,才知道他为什么能让那么多将士们誓死追随,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就改变了整个大唐! “只有陛下这等君主,才值得将士们誓死追随。” 魏征抚须而笑道。 李承道心里亦十分感慨,虽然对于所有士卒的抚恤以及待遇都做的很好,但是这对于他们的付出来说依旧微不足道。 因此他才萌生了选一批老卒来赴元旦宴的想法,也让满朝文官们看看,被他们向来看轻的武将兵卒们为大唐付出了多少! “都起来吧,今日元旦宴,朕与诸位同乐!” 李承道微微一笑,将再次将许三阳扶了起来,然后面向众人,朗声道:“元旦宴,开席!” 随着李承道的话音落下,众人纷纷回到各自的席位,然后乐声响起,一盘盘丰盛的菜肴被端入保和殿,同时数队舞女们款款步入殿内,翩翩起舞。 这一场盛大的宴席,正式开场了。 元旦宴上没什么讲究,天子与百官同乐,气氛十分热烈。 李承道与后宫诸妃们相互谈笑,兴致也甚是高涨,今日元旦佳节,长安城取消了宵禁,城内烟火鞭炮不断,灯火通明,满城上下都充满了热烈的气氛。 这时候贾诩忽然离席来到殿中,朝李承道拱手道:“臣有一礼要献给陛下。” 贾诩的举动引起了殿内所有人的注意。 “献礼?文和你有和礼物要献给朕。” 李承道笑问道。 “请陛下稍等。” 贾诩微微一笑,朝席位中的岳飞点了点头,然后众人便见到岳飞起身离席,走出了保和殿外。 没过多久,便见到保和殿外巨大广场忽然有许多士兵涌入,这些士兵皆是白袍军,一个个手持火把结成方阵,阵型极为整齐。 “咚!” 就在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之际,但听一道整齐划一的沉闷鼓声响起,仿佛扣响心扉,让所有喝的醉醺醺的官员们皆神志为之一清。 鼓声响起一声后便沉寂下去了,仿佛万籁俱寂,紧接着伴随着火把挥舞,那极具震撼与穿透力的鼓声再次敲响! .. 第二百一十五章 长安沸腾 “咚!” “咚!” “咚!” 这令人震撼的鼓声敲响,每一下都仿佛叩在所有人的心扉之上。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 “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伴随着这股奇特的旋律,数万白袍军将士们开始齐声高歌! “四海皇风被,千年水得清;” “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 “主圣开昌历,臣忠奉大猷;” “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 数万将士齐声高歌,声震云霄,以皇城为中心数十里的范围内,皆清晰无比。 煌煌太孙破阵乐,铿锵铁骑刀枪鸣! 这震撼人心的鼓声越来越密集,若雨打芭蕉、若铁骑冲锋、若万军厮杀! 但凡听到这破阵乐的人,无不感到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到难以自抑! “咚!” 忽然之间,鼓声戛然而止,数万白袍军朝着保和殿齐齐下跪,声音震天地喊道:“贺陛下春秋鼎盛!贺大唐万世安康!” 保和殿内,文武百官们已经震惊得说不出话了,而贾诩转身朝李承道躬身大拜道:“此《太孙破阵乐》献于陛下,臣贺陛下春秋鼎盛,愿大唐万世安康!” 这便是贾诩以及岳飞携数万白袍军将士,献给李承道的元旦献礼! 等百官们回过神来后,也纷纷离席躬身行礼,齐声贺道:“贺陛下春秋鼎盛,愿大唐万世安康!” 望着台下匍匐一片的文武百官,哪怕李承道心境再稳重,此时也忍不住一阵澎湃。 “殿外诸将士,朕皆有赏!” 李承道大袖一挥,丝毫不吝啬对殿外众多白袍军将士们的赏赐。 然后他将目光投向了贾诩以及岳飞两人,笑道:“你们搞这一献礼,着实是让朕吃了一惊,你们说朕该如何赏赐你们二人?” 这破阵乐一看便知是出自贾诩的手笔,而能训练这么多士兵共同齐奏这首《太孙破阵乐》,也就只有岳飞能办得到了。 听到李承道的话,百官们都忍不住朝贾诩和岳飞投去了羡慕的目光,陛下龙颜大悦,赏赐定然也极为丰厚。 但是贾诩和岳飞只是互视一眼,然后由贾诩说道:“多谢陛下,但臣与岳将军合作这《太孙破阵乐》,乃是为了称颂陛下武功,不求赏赐。” 李承道闻言笑道:“不要赏赐?莫非怕朕赏你的东西不满意么?” 众人闻言齐汗,李承道贵为大唐天子,坐拥四海八方,要什么没有? 见推脱不掉,贾诩沉吟片刻后方才微微一笑,说道:“臣听闻陛下诗才过人,前些日子观雪而作沁园春震撼诗坛,令臣万分向往,只懊悔当日未曾在场。” “陛下若要赏赐的话,今日元旦佳节,臣恳请陛下赐诗一首。” 听闻此言,不少官员们都来了兴趣,就连郑苒、长孙云露等妃子们也是美眸一亮。 “诗是什么?可以吃么。” 呼延热娜不懂中原文化,眨了眨大眼睛,小声地朝身边的淑妃萧秋雨问道。 萧秋雨莞尔一笑,向她解释道:“这是我们中原的文化,你慢慢就懂了。” 呼延热娜点点头,但懂没懂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听说又要作诗,李承道面露犹豫之色,他哪里会作什么诗,都是当文抄公去摘取的后世之作。 “陛下,你就作一首诗吧,莫扫了臣子们的兴致。” 郑观音也笑着说道。 她对李承道前些日子所作的那首沁园春也极为欣赏,想再次见识一下李承道的诗才,何况还是在文武百官面前展示,她这个做母后的更是觉得脸上有光。 “既然如此,那朕就作诗一首,以纪念这元宵佳节吧。” 郑观音都这么说了,再感受到台下众多大臣们热切的目光,李承道最终答应了下来,两旁的太监顿时将文房四宝奉上。 “臣妾来给陛下研墨。” 长孙云露坐的位置离李承道比较近,于是自告奋勇道,上前去给李承道研磨。 李承道点点头,铺开宣纸,接过浸满了墨汁的毛笔之后,仅仅沉吟片刻,便直接落笔! 他写的不算快,长孙云露在一旁看着,片刻后开始念了出来。 “青玉案……元夕……” 长孙云露的语气悦耳清脆,整个大殿内都听得清清楚楚,又过得片刻,只见她观看的容色与站姿都变得正式起来,复读道:“东风夜放……花千树——” 这青玉案的第一句,大气铺开! 只是这一句,就让殿内不少文臣们微微色变,竖起耳朵听长孙云露继续念着。 “更吹落,星如雨……” 然而当片刻之后长孙云露念出这句时,这词句的最初轮廓,就已然出现在众人眼前,大气而瑰丽的气象,随着这词句的成型,铺展开去。 李承道挥笔写就,丝毫不作停顿。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此词的上半厥已成,台下贾诩、长孙无忌、房玄龄等文臣眼睛皆是一亮! 这首词与李承道之前那一首沁园春一样,从起手就是毫不含糊的大开大阖,如同泼墨山水,狂草疾书,从一开始就用最瑰丽的笔调展开气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仅此半阙,不断提起的比喻便已将整个元夕夜景描写得淋漓尽致,仿佛将这热闹浓缩了数十倍,再重放在众人眼前! 而李承道下笔不停,下半厥挥笔立就。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长孙云露话音落下后,整个保和殿内都安静了下来。 ..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一词压盛唐 李承道一首青玉案惊艳全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好词!绝世好词啊!” 杜如晦第一个开口打破了寂静,眼中满是激动之色。 “青玉案一出,日后无人再敢写元夕词。” 长孙无忌开口说道,直接盖棺定论。 这种话平日若是说出去,绝对会引来无数人的攻迁,但是此时在场的众人听到他这话后却无人反对。 因为他说的没错,青玉案一出,世间再无元夕词! 一词压盛唐! “这词句上阕极尽繁华,以令人佩服的笔锋刻画上元盛况,即便只是这半阙,也已经是让人惊叹的好词句。 然而到得下阕,竟又将一份意境自这最为繁华的刻画中抽离出来,前阙入世,后阙脱俗,两相对应之下,巨大的冲击力难以言喻。” “陛下诗才,真乃绝顶也!” 房玄龄自身也是颇喜欢写诗词,年轻时也是远近闻名的才子。 但是在李承道这首青玉案前,他发现自己只能赞叹!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心中的那人究竟是谁?” “悬着皇后之位,也是在等待着那人吗?” 长孙云露神色无比复杂,她痴痴地看着李承道那半边侧脸,心中不知为何生出一丝嫉妒之意。 不只是她,其余的几位后宫诸妃里,除了不懂诗的呼延热娜外,其余几位妃子也都心情复杂,万般想知道在李承道心中灯火阑珊的那个人,究竟会是谁。 然而李承道却没想到自己这一首词会让她们升起这么多复杂的想法,他挑选这首词只是因为这词很应景而已,而且恰巧他也比较喜欢。 “这首词,朕就赐给你了。” 李承道说着,让一旁的太监将写着青玉案一词的宣纸收好,然后交给了贾诩。 “多谢陛下赏赐!” 贾诩还在愣神之中,闻言连忙双手接过这张宣纸,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激动之色。 “陛下这首青玉案一出,往后再无元夕词!” 得了李承道这首诗,他终于弥补上次李承道作词不在场的遗憾了。 李承道点点头,朗声道:“宴会继续,今夜请诸卿不醉不归!” “朕敬诸卿一杯!愿大唐千秋万代!” 李承道举杯遥敬殿内众人一杯,然后一口饮尽。 “愿大唐千秋万代!” 众人纷纷举杯,殿内的气氛重新恢复了热烈,不过他们彼此之间讨论的话题就多是李承道刚刚作的那首词了。 贾诩拿着宣纸返回坐席之后,周遭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纷纷朝他投来了嫉妒的目光。 “侍中大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好运气啊,居然得了这份陛下御笔。” 杜如晦颇有些酸酸地说道。 魏征则是腆着脸凑了过来,咳嗽一声后说道:“贾大人,你看这份陛下亲笔可否割爱给老夫?老夫愿拿王逸少的兰亭集序和你交换。” 王逸少,即是王羲之,字逸少。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传世名作,目前在魏征的手里。 在他看来,贾诩手里这份李承道亲笔写就的青玉案,要比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要更加值得收藏。 “陛下亲赐,怎能与人交换?《兰亭集序》还是魏大人自己好好留着吧。” 贾诩笑眯眯地说道,一边打量手里这份诗词,简直爱不释手。 魏征顿时黑了脸,只得闷闷不乐地坐回去饮酒,不去看贾诩这般小人得志的嘴脸。 看着这首青玉案,贾诩忽然想起一事,扭头看向了了坐在自己身侧的岳飞,一脸警惕地问道:“你不会和我抢这份陛下的御笔吧?” 《太孙破阵乐》这首曲和词虽然是他所创作的,但是排兵布阵和训练士兵则是由岳飞负责的。 若是真论功劳,岳飞的功劳要比他大。 岳飞闻言只是瞥了他一眼,然后饮了一口酒,淡淡说道:“这首青玉案虽好,但是难免多了几分华丽之气,我还是比较喜欢陛下那首沁园春,等有空了朝陛下求一份御笔就是了,这首词你自己留着。” “不过,你欠我一个人情。” 听到岳飞不和自己争这份青玉案,贾诩脸上顿时堆满了笑容,连连道:“好说,好说,别说一个人情,两个都行!” “那就两个。” 岳飞说道,然后不等贾诩反悔,便直接端着酒杯起身,去老卒那一块席位和他们饮酒去了。 贾诩的笑容顿时僵硬在脸上,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多什么嘴啊! 不过这一点小懊恼,很快就被手里的青玉案给驱散了。 …… 台上,李承道一边饮酒,一边与郑观音以及后宫妃子们谈笑。 不过他很快就发现长孙云露没有参与其中,坐在自己的席位上怔怔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你怎么了?” 李承道以为长孙云露是不舒服,所以开口问道。 长孙云露回过神来,见到李承道正看着自己,心中微慌,解释道:“臣妾、臣妾想回去陪一陪姑姑了,她现在还一个人在碧霞宫,臣妾有些担心她。” 碧霞宫内虽然有太监宫女侍奉,但是长孙云露还是有些放不下心。 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刚刚那首青玉案让她心神不宁,对这宴席也失了兴趣。 提到长孙无垢,李承道方才想起长孙无垢还在碧霞宫休养一事,闻言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回去吧,朕准了。” “多谢陛下。” 长孙云露松了口气,起身一礼后离席离去了。 殿内气氛热闹依旧。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岳飞作满江红 长孙云露的离去并没有影响宴会的进行。 为了增加宴会的热度,李承道笑道:“今日元夕盛宴,若是要作诗词也不能朕一个人作,尔等都要作词才是。” 听到李承道的话,殿内百官们的神色都有些尴尬,长孙无忌不由得苦笑道:“陛下您的青玉案一出,谁的词还能超过您?臣等再作元夕词不过是徒增笑话罢了。” 长孙无忌的这番话让众人都暗暗点头,大为赞同。 李承道青玉案一出,谁敢再继续作诗词,那不是自取其辱么。 有青玉案珠玉在前,他们作出的任何诗词都若粪土一般了。 就算有人能做出更好的超过了青玉案,那将李承道的面子搁哪儿? 在场的官员们哪个不是人精,就算知道李承道不会在意这种小事,但还是不敢去冒这个险。 “何必一定要拘泥于元夕题材?无论是山水亦或是抒志都可以,诸卿随性而作,作的

相关推荐: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鉴昭行   吃檸 (1v1)   小白杨   盛爱小萝莉   凄子开发日志   醉情计(第二、三卷)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屌丝的四次艳遇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