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集的手笔。 “你真以为吃定我等了?我这几日一直让知节注意着城中动向,没想到你真的背叛,倒是正中下怀。” 侯君集冷笑一声,然后拔出腰间横刀,暴喝道:“诸将随我杀过去!生擒李靖!” “喝!” 众将领纷纷打起了精神,被侯君集鼓起士气,取出了各自的武器。 见到这一幕,李靖在权衡片刻后,想到程咬金和其他哗变的兵营正在朝此处杀来,于是下令道:“撤退!” 侯君集等将领连同他们的亲卫等加起来一共有百余人,而且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战斗力不容小觑。 他们此次围营的士兵不过千余人,一时之间是难以把侯君集等人全部拿下的,若是拖到程咬金带兵过来,陷入了包围之中的话,那就麻烦了。 当务之急,应该是集合麾下的其他士兵,并与白袍军会合,联合镇压哗变。 见到李靖撤退后,侯君集这边的将领顿时一急,就想带人去牵制追击。 “你干什么!” 侯君集一把拉住了这名将领,怒斥道。 这名将领不甘地说道:“侯将军,不能这么放李靖离开,咱们只要拖到程将军带兵过来,岂不是就能把他抓住?” 侯君集闻言忍不住骂道:“蠢货!李靖已经投了李承道,你觉得今晚白袍军会没有行动吗?李靖手中控制了大半兵力,再加上白袍军,我们继续留下这里只是等死!” “马上撤退,去南城门和程将军会合,带兵杀出魏州城!” 侯君集的一番话,总算让这些将领们全都清醒了过来,然后纷纷朝着南城门撤离。 …… 李承道领兵入城之后,迅速让白袍军控制了城内各处要地,并且让李靖麾下的将领们约束各自的士兵不要轻举妄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而侯君集在与程咬金会合后,并没有想着和白袍军交锋,夺回魏州城的控制权,而是直接带着麾下士兵从南城门逃离。 只是侯君集不知道的是,在不远处,李靖正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带兵出城。 “大帅,就这样放他们走吗?” 一名将领忍不住问道。 李靖摇了摇头,说道:“我背叛了秦王而投太孙,虽是为大唐天下考虑,但终归是不义之举。” “侯将军和程将军和我不同,强行截留他们,他们只会战死,而不会投降。” “此番放他们离去,就算我的一丝妇人之仁吧,下次沙场相见,我便不会再留情了。” 说到底,李靖对自己背叛李世民的举动还是有些惭愧的,因此无法狠下心来强行截留侯君集和程咬金。 其实他这几天也没有加强对侯君集这些将领的监视,否则雷霆出手,他们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 他是有意放水,给侯君集等人离开的机会罢了,而侯君集也心知肚明,所以没有任何恋战的打算,以免李靖狠下心来着手对付他们。 目送着侯君集等人带兵出城后,李靖收回目光,开始带兵去镇压城内的混乱。 到了天明之际,魏州城内的骚乱总算是平息了下来。 不过此时魏州城墙上驻守的士兵,已经全部换成了白袍军士卒了,飘扬的旗帜也换成了李承道的帅旗。 这般不费吹灰之力地拿下了魏州城,简直是不可思议! 魏州城,帅帐内。 李承道见到了正在主持城内各项整顿的李靖,而后者见到李承道后,连忙起身相迎。 “李靖,拜见太孙殿下。” 李靖走出桌案,来到李承道面前下跪行礼道。 “李将军快快请起。” 李承道自然不会摆什么架子,伸手将李靖从地上扶了起来,然后笑着说道:“久闻李靖将军大名,此番若非将军主动投诚,那孤可难以拿下魏州城啊。” “殿下言重了,殿下的白袍军雄壮强悍,世所罕见,便是末将也难以抵挡的住。” 李靖由衷地说道,他心中明白,李承道若亲自参战,不惜一切代价要攻下魏州城,那么他真的很难挡得住。 为了避免双方死伤惨重,他才决定投诚。 简单聊了几句之后,李承道开始询问城中的情况:“李将军,昨晚军中发生哗变,是侯君集等人所为吗?” “是的殿下。” 李靖点了点头,然后说道:“秦王身边的长孙无忌在来之前就对李某生了疑心,令侯君集暗自警惕李某。” “昨晚在李某发动兵变之际,他亦挑动了军中士兵的哗变,制造混乱,同时令程咬金夺了南城门,末将抵挡不力,让他带着八万兵马从南城门逃出去了。” 说到这件事的时候,李靖面有愧色。 李承道安慰道:“将军不必自责,侯君集、程咬金非常人,能带兵杀出去是正常的,孤此番能取了魏州城,又得李将军和麾下十余万大军,已经是大喜事了。” 他还没贪心到能把二十万大军全部留下,毕竟这又不是李靖一人的军队,能有十余万大军投靠就是意外之喜。 不过对于侯君集、程咬金两人逃离的事情,李承道隐隐猜到了是李靖有意放水,但他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直接当做不知。 “对了殿下,剩余哗变的两万余士兵,死伤了数百人,剩下的已经全部镇压,听候殿下发落。” 李靖又说道。 “嗯,带孤去看一看。” 李承道点点头,跟着李靖一起走出了营帐。 此刻,皇位似乎再向李承道招手!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世民震怒 侯君集与程咬金逃出魏州城后,一路不敢停留,生怕李承道派人追杀过来,一路带着八万残军前往了洛阳。 将八万军队布防在洛阳,令程咬金负责镇守后,侯君集方才一人赶回了长安。 …… 长安城,天策府。 此时后花园里,李世民正在和长孙无忌于亭中赏花饮茶。 “没想到白袍军如此强大凶猛,首次攻城就攻到了城墙上。” 李世民叹息道。 前天传来的魏州战报,让他很是吃了一惊,白袍军居然趁夜渡过了黄河,魏州城外安营扎寨。 而且第一次攻城,就险些将北城墙给攻破了,这般强悍的战斗力简直是不可思议。 长孙无忌回答道:“李承道麾下的白袍军乃是覆灭了突厥的强军,自然有其可取之处,殿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本王自然知道,本王只是吃惊于在短短一年时间,他就组建了一支如此强大的军队,此子实在是令本王忌惮万分。” “李承道一日不除,本王一日难安啊。”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莫名之色,说道。 他不怕李承道的强大,他怕的是李承道的才能与潜力,还有他比不上的……年轻。 早知如此,当初哪怕拼着令长孙无忌失望,他也要将李承道彻底扼杀在长安城,哪怕为此付出妻儿的性命。 想到长孙无垢,李世民不由得将目光投向了花园中的各色奇花异草上,脸上有落寞之意。 他对长孙无垢确有不少真心,这满园花草,都是他为了讨长孙无垢欢心而特意搜集而来的。 只是如今长孙无垢落入李承道手里,这满园锦簇也无人能欣赏。 不过长孙无垢的安全他并不担心,因为他也有李承道的生母郑观音在手,而且这个消息李承道现在也知道。 所以他和李承道之间都保持了一种无言的默契,是不会在这方面再做什么文章的。 “也不知道如今魏州的战况如何,有药师牵制住李承道的主力大军,本王是不是应该腾出手调兵攻打泾州和幽州,断了他的后路?” 李世民摸着下巴说道,看向了长孙无忌,询问他的意见。 而长孙无忌稍作迟疑,才开口道:“殿下,我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李世民闻言不由得笑了,拍着长孙无忌的肩膀说道:“你我二人之间有什么话不能说?哪用这般客套,再有下次本王可要罚你了。” 这自然是玩笑之语,但也表明了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亲近。 但是长孙无忌脸上却没什么笑意,开口沉声说道:“殿下,我认为……应该要对李靖有所防备了,不能再向从前一样继续信任他。”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一阵愕然,道:“辅机你这是何意?药师哪里招惹你了。” “殿下误会了,我并不是和他之间有所间隙,而是李靖近来的所作所为,让我不得不对他起疑。” 长孙无忌正色道。 “李靖是一个忠义无双的大帅之才,但是他的忠并不是完全忠于殿下,更是忠于这大唐的江山社稷。” “而殿下此前断绝幽州粮草,又迟迟不肯发兵驰援幽州,此等有损于大唐利益的举措,已经引起他的不满了。” “我近来调查,发现他与魏征走的过近,而且还多次私下见面……殿下,魏征和李靖是同一种人,乃是忠国之臣,但是殿下也莫忘了,魏征曾是太子一脉的官员。” 长孙无忌的一番话,让李世民的笑容渐渐消失,眉头皱了起来,有些不确定地朝长孙无忌说道:“辅机你的意思是,药师有可能……叛我?”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敢如此断言,但是李靖确实不能如以前那般信任了。” “此番李承道突然起兵,殿下任命李靖前去抗敌,因为事发突然,我也不好无端让殿下临阵换帅,不过还是暗中让侯将军注意李靖的举动。” “希望我的担心都是不必要的吧。” 听完长孙无忌的话后,李世民皱眉陷入了沉思之中。 李靖跟他多年,他并不想无端揣测李靖的忠心,但长孙无忌的担忧也不是空穴来风。 “辅机,你去传本王令,调顺德前去魏州,接替李靖的统帅之职,同时让李靖回长安。” 一番深思熟虑后,李世民觉得长孙无忌的话很有可能,因为他深深了解李靖的性格。 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让长孙顺德前去将李靖给换下来。 虽然临阵换帅并非明智之举,但此时却是有必要的,而且长孙顺德亦是不亚于李靖的名帅,完全有能力顶替李靖。 长孙无忌点头应下,然后就准备起身离开。 不过这时外面忽然忽然有一名侍卫匆匆跑入后花园,禀报道:“殿下,侯将军求见。” “君集?” 李世民顿时一愣,侯君集不是在幽州前线么,为什么此时回长安了? 他心里突然升起一股不妙的感觉。 李世民当即起身,脚步匆匆地走出了后花园,前往大堂,而长孙无忌迟疑片刻后后,也跟了过去。 大堂里,一身风尘仆仆的侯君集正在等待着,他身上还有着干涸的血迹以及一些细小的伤口,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焦急和疲倦之色,旁边有府上的医师正在帮他包扎伤口。 他一路从洛阳赶回长安,累死了两匹马,甚至都没来得及休息和吃饭,可谓是疲倦至极。 没一会儿,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便走进了大堂。 .. 第一百二十二章 惊闻噩耗,李世民吐血晕厥! 侯君集见到走入大堂的李世民后,不顾自己还在包扎,直接站了起来。 “殿下!” 李世民快步上前去扶住了侯君集,看着他身上的伤势和血迹后,忍不住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怎么孤身回长安了?” 侯君集闻言脸上浮现一丝难掩的怒色,声音沉痛地说道:“李靖背叛了殿下,带着麾下将士归降了李承道!我因为受到长孙先生提醒,心有警惕,方才和义贞两人杀出了魏州城。” “但二十万大军随我们一起杀出来的只有八万,其余的人都留在了魏州城,如今魏州城已经落入李承道手里了!” “什么?” 李世民闻言神色顿时大变,噔噔噔后退了数步,一口鲜血狂喷而出,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李靖、李靖归降了李承道?!” 侯君集一脸愤恨之色,道:“那李靖果真是心怀不轨,就和长孙先生说的一样!他……” 侯君集控诉李靖的话,李世民已经是听不到了,他只觉得周遭一切事物都在变小远去,声音也渐渐消失。 随着一阵天旋地转,李世民直接朝后倒了下去。 “殿下!殿下!” 侯君集和长孙无忌大惊失色,长孙无忌就在李世民身后,因此手疾眼快地抱住了李世民,然后开始掐他的人中。 只见李世民脸色苍白,嘴唇翕动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最终脸色一阵潮红,猛地喷出一口鲜血后,直接昏死了过去。 “快传太医!传太医!” …… 魏州城兵变之后,李靖麾下的十万大军,便全部都跟着李靖一起对李承道投诚了,所有士卒对此都没有什么抗拒之意。 原因很简单,李承道贵为太孙,乃是一国储君,又有覆灭突厥的功绩在身,早就被无数唐人视为英雄了。 投到这样一位君上麾下,和大名鼎鼎的白袍军成为袍泽,对于他们这些士兵而言是莫大的荣幸。 至于那些随着侯君集、程咬金一起哗变的、而没来得及逃出魏州城的那两万士兵,李承道也亲自出面赦免了他们,而且全部交由李靖一手统领。 魏州城被拿下后,冀州、邢州也相继沦陷。 冀州和邢州的屏障就是魏州,魏州一被拿下,这两地被攻占也就毫无悬念了,两地城内根本没几个守军,如何抵挡的住白袍军? 而攻占了这三地后,李承道的下一个目标,便是洛阳了。 “洛阳是平阳公主李秀宁的封地,虽然平阳公主已经在四年前逝世,不过此地依旧驻守的有五万娘子军,现如今由柴绍统领。” 李靖指着地图对李承道说道。 “平阳公主……大名鼎鼎的娘子军么?” 李承道看着地图上洛阳的位置,眉头微微一挑,因为即便是他,也听说过平阳公主李秀宁,以及她手下的那支娘子军的威名。 平阳公主李秀宁,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巾帼女英雄,一身战功赫赫,为大唐江山的奠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她所创立的娘子军,并不是真的全部由女性组成的军队,而是其中纳入了不少女性英杰,是所有军队中唯一一支任用女性为军官的军队,士兵依旧是男性。 要知道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古代,女性为将领兵本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也只有李秀宁能做到这一点,女性统兵也就在娘子军中可以实现了。 虽是如此,娘子军的战斗力却是不容置疑的。 只不过李秀宁已经于四年之前逝世了,如今掌控这五万娘子军的,是李秀宁的丈夫柴绍,也是一位开国猛将。 “侯君集他们带领的八万残军也逃到了洛阳了吧?” 李承道问道。 岳飞闻言点了点头,回答道:“据侦查,那八万残军的确已经逃到了洛阳,不出意外的话会直接部署在洛阳,加强洛阳的防御力量。” 洛阳有五万娘子军,现在加上程咬金和侯君集带去的八万残军,这时候想要攻下洛阳其实并不容易。 不过李承道现在有了李靖带来的十二万军队,又有了魏州、冀州、邢州三地,底气十足,因此他有绝对的信心可以打下洛阳。 “传令下去,大军整顿十日后出发,打下洛阳,一举攻入长安!” 李承道抬起头,神采奕奕地说道。 帐中诸将心中为之一凛,齐齐答道: “诺!” …… 正如岳飞所预测的,程咬金与侯君集带兵逃到洛阳之后,便由程咬金继续带兵协助镇守洛阳,而侯君集则是孤身一人返回了长安。 又说柴绍,洛阳镇守的柴绍听到李靖背叛李世民,带兵投靠李承道,将魏州城拱手相让的消息后,亦大吃一惊。 “李靖居然背叛了秦王?” 柴府内,正在设宴款待程咬金的柴绍听到程咬金的话后,满脸吃惊之色。 程咬金正对着一桌子好酒好菜大块朵硕,闻言猛灌了一口酒,用嘴狠狠撕下一块羊后腿肉后,恼火地说道:“俺本以为那李靖是个人物,没想到也是这般小人!实在是可气!” “若非当夜李承道那厮带兵入城,不能久留,否则俺定要斩了李靖!好好出一口恶气!” 从程咬金口中确认了此事为真后,柴绍才缓缓接受这个事实,唏嘘道:“真是令人吃惊,李靖居然也会背叛秦王。” “太孙手里本就有十万精兵,再加上李靖手里的那十多万兵……这下子麻烦了。” 程咬金闻言不耐烦地说道:“怕他作甚!李靖在魏州城那边一直据守不攻,此番李承道若是来犯洛阳,俺必领兵出击,将他杀得落花流水!” 程咬金口气极为狂悖,柴绍也没和他争执,只是与他饮酒吃肉。 酒过三巡之后,程咬金醉得不成样子,柴绍便命下人将他送回房中,然后前往了书房。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柴绍投太孙,清君侧,除奸王! 书房里,柴绍一边喝着醒酒汤,一边感慨万分地说道:“以我对药师的了解,他不是那种背信弃义之人,为何此番会投靠太孙?” 书房里只有柴绍和一名文士,这名文士名叫王迅,乃是武德三年的进士,因为得罪了朝中大官遭针对,被柴绍保下后,便入了柴府成为了柴绍账下的一名谋士。 而柴绍对他也很是信任,凡遇事情都要找他商量。 王迅轻捻山羊胡,沉吟了片刻后回答道:“在下对李帅不是很了解,但是李帅乃当世名将,战功彪炳,应当是不会因为利益或者胁迫而投靠太孙的,也就是说他是自愿投靠太孙殿下。” “我就是想不明白这一点,药师随秦王征战多年,秦王也对他信任有加,他却行临阵倒戈之事,实在是……” 柴绍摇着头说道,很是不能理解李靖的做法,为什么要甘愿背上背主的骂名? “就算将军您问我,我也不知道啊。” 王迅无奈地说道,“不过在我看来,李帅此举乃是明智之举。” 柴绍眉头一挑,道:“背叛秦王,投靠太孙,这是明智之举?” 柴绍觉得王迅的话实在是荒唐。 而王迅不急不缓地说道:“在下私以为,李帅投靠太孙,一是不想因内斗损耗兵力,二是因为……秦王失德。” “秦王近段时间来的所作所为,跟太孙殿下实在是无法比拟,特别是想假借突厥之手除掉太孙殿下,实在是太不妥了。” “李帅有可能也是不能认同秦王的这种做法,才决定投靠太孙,毕竟太孙乃国之储君,又有覆灭突厥的不世功绩,登基乃是名正言顺。” “李帅带兵投靠太孙,既能减少无意义的内斗厮杀,又给太孙带去十万精兵,何愁得不到重用?” 其实李靖完全没有替自己考虑过,全都是出于大唐利益而考虑的,王迅虽然想的有些偏,但是大致说的也没错。 “但他若是死守魏州城,太孙恐怕也是攻不下的,而且他现在的地位哪用得着从龙之功,而且镇压太孙助秦王登基,那不也是从龙之功吗?” 柴绍不赞同地反驳道。 “因为太孙年轻啊。” 王迅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 “太孙不过束发之年,却已经展露出了帝王之才,方才两年不到的时间就聚集起当下的庞大势力,就算此次起兵失败,只要继续蛰伏下去,再过个几年后会有多么恐怖?” 此言令柴绍浑身一震,眼里浮现若有所思之色。 若非王迅提醒,他还真的忽视了李承道了年龄,要知道李承道的年纪太小了! 冠军侯霍去病十七岁时八百骑破匈奴,十九岁封狼居胥。 李承道比霍去病更加可怕,霍去病二十三岁夭折,所以未来不可知,而李承道这般发展下去,未来会是怎样一副光景? 可以预见,李承道定然会带领大唐走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见到柴绍的神色,王迅朝周围看了看,然后压低声音说道:“将军,您不如也投了太孙吧。” 柴绍大吃一惊,惊怒道:“胡言乱语!你疯了不成!” “在下没疯。” 王迅压低声音,继续说道,“太孙本就有十万精兵,现在不费吹灰之力就取了魏州,兵力不但丝毫未损,还吸取了李靖这等名帅与十多万大军,大势已成!” “秦王手中虽然还有几十万军权,但若是太孙攻了过来,那些军队到底是会听太孙的还是秦王的?” “太孙手中二十万精兵,自身又威名在外,将军您真的守得住洛阳吗?万一守不住,您就是叛臣!” “而且将军莫忘了,太孙乃是储君,而秦王只能是秦王!” 王迅最后一句话,令柴绍心神大为动摇,额头上忍不住浮现一丝冷汗。 是啊,太孙是储君,有正统名分,而秦王……只能是秦王。 这么一想,柴绍心中也有些动摇了,不禁追问道:“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做?也要学着李靖那般带兵投靠太孙么?” “这是当然,不过李靖已经带兵投诚在前,将军若想展示诚意,不妨将逃到洛阳的八万残军收了武器,监视起来,同时绑了程咬金,献给太孙,全凭太孙发落。” “对外就称响应太孙号召,弃暗投明,除奸王,清君侧,发动城内百姓迎接太孙,也能免去外人诟病。” 王迅有条不紊地给柴绍出谋划策,最后催促道:“将军,太孙兵马在过不久就要抵达洛阳了,您需要尽快行动!” 听闻此言,柴绍心里最后一丝犹豫也消失了,所谓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李靖这等忠臣义士都投了李承道,多他一个又何妨? “好!便依先生所言!” 柴绍毅然决然地点头道,同意了王迅的计策。 …… 接下来的日子里,柴绍按照王迅的计策,一边命人在城内大肆传播李靖投诚太孙,李承道即将兵临城下,攻打长安的消息,一边鼓动渔轮。 果不其然,这个消息一传开后,满城百姓尽皆哗然。 如今李承道的威名谁人不知?居然连名将李靖都投靠了太孙,可见太孙实在是天命所归! 既然如此,难道他们洛阳要抵抗太孙的勤王之师吗? 一时之间,满城谣言纷飞,甚至有人开始觉得柴绍也应该学李靖那般投靠李承道,不应该抵挡太孙的勤王之师。 而在成功挑起渔轮之后,柴绍接着以整顿城防的名义,从程咬金的手里要来了那八万军队的兵权。 程咬金生性鲁莽,远不如侯君集那般心细如发,因此没多想就把兵权交出去了。 若是侯君集的话,肯定会对此起疑心的,可惜侯君集回长安了。 这一切顺利得让柴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同时也坚定了他投靠李承道的想法。 …… .. 第一百二十四章 洛阳百姓,恭迎太孙! 柴府内,程咬金正在房中呼呼大睡。 到了洛阳之后,柴绍便一直好生招待程咬金,每日好酒好肉伺候着。 军中可是没有这种待遇的,李靖治军很严,而且行军不准喝酒。 而洛阳这边富庶堪比长安,还是柴绍的地盘,程咬金和柴绍是旧识,自然没那么多顾忌,每日放开了吃喝,打算养足精力,等李承道攻打洛
相关推荐:
【黑篮同人NPH】愿你相伴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突然暧昧到太后
吃檸 (1v1)
云翻雨覆
镇痛
小白杨
醉情计(第二、三卷)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