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多是从西南方向来的马,生得矮小,不算夸张的说,比一些大型驴子也大不了多少。 不过这世间本没有劣马。 各有各的用处罢了。 即使是常被当做劣马的西南马,要说山路行走,也再没有别的马种比得上它。 只是马儿精贵,要精饲,要刷洗,饲养成本较高,好马售价也高,优点只是善于奔跑、容貌英俊。可长途行路本没有多少奔跑的时候,它爆发力强的优点似乎不太能派上用场,性价比就不高了。 除非能买到北元马。 北元马生活在北方高原,条件恶劣,因此极度皮实,耐寒抗热,耐粗饲,耐力强。可这马虽然也算不得高大,爆发力也不算强,却也一直是大晏朝廷最常用的军马马种,市面上不太多见。 驴子就恰好相反。 耐粗饲,耐力强,役使价值也不低。 这年头文人流行骑驴,是雅事,前几年当朝宰相就曾骑驴上朝,以标榜自己文人清贵,道人骑驴也很流行,有飘然仙气。 骡子就在中间,吸取了二者的优点。 不过骡子也分两种,驴骡和马骡。 二者相比,驴骡体型更接近驴,力量和习性也更接近驴,皮实耐粗饲,矮小一些。马骡体型更接近马,高大,甚至有不弱于马的力量,好的马骡价格不比一匹马便宜。二者都有着超过驴的役使价值,也都比马更皮实耐用。 这么看来,似乎骡子才是个更好的选择。 奈何近来天子似乎又有对北方用兵的打算,马匹和骡子都是重要军事物资,据说官府在庙会开市前就已买走了大量马匹和马骡,这不仅使得庙会骡马市上的马匹骡子价格大涨,一匹西南马动辄二十多贯,而且好的几乎都被选走了,留下一些不那么好的,还都被江湖人骂骂咧咧的争抢着。 宋游选了一圈,实在没选到中意的。 “我们还不买吗?” “没有中意的。” “三花娘娘叫你早点起来吧!” “是我错了。” “别人都在买……”三花娘娘指着一个牵着马骡走的人,“那个人都买走了!” “不急。” 宋游打算再看两天,实在挑选不到合适的,就买一匹小毛驴,牵着毛驴游历天下,想着也是美滋滋的。 心中已冒出了几句骑驴的诗。 此时已经快黄昏了。 逛了一天的庙会,怎么能不去岳王庙里烧柱香呢?正好此时人也少了。 宋游便带着三花娘娘往庙子走去。 门前依旧一对门联。 写的是: 你求名利,他卜吉凶,可怜我全无心肝,怎出得什么主意? 殿遏烟云,堂列钟鼎,堪笑人供此泥木,空费了许多钱财。 听罗捕头说,以前门联不是这个,是有一天岳王神君托梦而来,才改成了这个。由此来看,也许神君还真是逸州人,至少这股子什么也不在乎的洒脱劲儿是逸州人身上常有的。 一大一小跨进神庙。 里头一位神君,虎背熊腰,七彩神衣,一脸正气,大马金刀的坐在神台上,瞪着走进来的每个人。 三花娘娘刚一跨入,神像眼中便精光一闪,惊得三花娘娘浑身一抖,随即连忙止住脚步,看向宋游,小脸上有些不知所措。 好在那精光转眼间又熄灭了,并没有几人看见。 “神君在啊。” 宋游摸摸三花娘娘的头,上前施礼,算是见过,随即点香敬上。 逢庙敬香是他的习惯,左右也无事可做,倒不是对庙中神灵有多敬仰。师父常说他仗着绝世天资和一身道行便目中无神,也许是的,但她又常说真正的古修道人该用另一个角度来看待神灵,所以宋游不是不敬神灵,只是和常人敬重的点不太一样。 线香青烟袅袅,烛火摇曳。 宋游敬完香,转身正待要走,忽又停住,看向面前这神像,想了想,才说道:“神君既在此处,不知可有见到外边宵小为非作贼?” 神像眼中又是精光一闪。 “斗胆了。” 宋游大步出门,只觉心中愉悦不已。 这是近来做过最快乐的事了。 出庙每走一步,天色都更晚一分。 庙会夜里不比白天冷清,更是有不知多少才子佳人提着花灯出来游玩,穿行于灯谜廊下。佳人偷瞄才子,才子也偷瞄着佳人,缘分稍微好一点儿就是如易安居士一样的佳话了。 宋游只流连于夜市小吃。 几串烤肉,一碗水盆羊肉,加个流心的火柿子,是平常难以吃到的北方风格,口味即使比后世也不差。便是今日的晚餐了。 宋游喜欢这种感觉。 喜欢这种不比后世差的感觉。 “草草药,效果好! “瘦子吃了能长膘!屙尿能飚八丈高! “各位要问怎么吃?有酒泡酒,无酒泡尿,无酒无尿,干嚼都有效!” 一群人被他吸引,上前围着。 宋游又露出了微笑。 这位竟还没有收工啊。 第三十四章 瘦瘦枣红马 “道士,你今天好像很开心。” “是啊。” “没有买到马,你开心什么?” 三花娘娘头歪着也仰着,疑惑的盯着宋游看,看那小模样,真是可爱极了。 “虽然没有买到马,但是看了热闹啊。” “你喜欢热闹。” “有时喜欢。” “咱们什么时候买马?” “不急不急。” 一大一小行至天水巷院前,却发现门口已有两人等候。 两人穿着厚厚的道衣,手里牵着一匹马,正是福清宫的应风与出云二位道长。 宋游见此十分意外,忙迎上去。 “二位道长,怎到这来了?” “见过道兄嘶。” 两人吸着冷气,朝他作礼。 瞄见身旁的女童,又不由问道: “这是……” “三花娘娘。” “竟是三花娘娘!” “见过三花娘娘!” 两人连忙朝三花娘娘见礼,眼中有讶异之色。 他们只听师门长辈说起过妖精化人的故事,限于道行太浅,这还是第一次见。 三花娘娘也学着回礼。 随后应风这才说道:“师祖知晓道兄要游历天下,又缺一骡马,今日岳王庙庙会开市,道兄必去寻买骡马。然而近来北方边境缺马,师祖猜测道兄多半选不到中意的骡马,正巧我们也要来赶庙市,买些东西,也与逸都的道长们做些交流,又正巧宫里有位香客有些关系,师祖便让我们牵了一匹驽马来赠予道兄,不说供道兄骑乘,就是在漫漫长路上能为道兄分担些行囊负重也是好的。” 出云也跟着说: “我们还一直担心呢,担心等我们寻到道兄,道兄已经买好了骡马,那样我们只能牵回去了。现在看来,万幸没有。” 宋游看着二人。 道衣御寒能力实在有限,在这冬日寒夜,两人已被冻得嘴皮乌青,偏偏夜里起雾,眉毛发梢都有了湿意,怕是更添了几分湿寒之气。 而这马哪是驽马? 虽然体形也长得不高,其貌不扬,算不得高头大马,可看其头大颈短,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分明是匹北元马。 最多在北元马里品相算不得好,可怎么也是北元马,最是适合长途跋涉了。 宋游站着不动,眼光闪烁。 二人便是心中忐忑。 如此过了几秒,才见宋游伸手,脸上也露出笑意,将马匹牵过来。 “便多谢了。” 两人连忙长舒一口气。 “道兄何必客气。” “深夜寒冷,快来屋中烤火。” “不多打扰了。”应风连忙说,“我们出来已久,还是尽快回去为好。” “我宫与西城青霄观交好,长辈都借住在青霄观。”出云补充道,“夜晚多贼人,再不回去长辈该担心了,还是明日再来拜访道兄。” “师妹说得对,明日还得来赶庙会的。” “道兄当心,这马年轻,可能脾气还不稳定。” “道兄自有神仙手段。” “说得也是。” “马儿啊马儿,今后你可要听话,能与道兄游历凡间,是你几生修来的福分。我们想要还得不到呢。” “道兄,我们便告辞了。” 两人你一眼我一语,无缝衔接,感觉也挺奇妙的。 宋游只得看着他们走远。 再回身看这马,果然是匹极年轻的马,不得不让他感叹,那光华子道行修为如何不好说,可这人情世故和算计的本领却是极高的,这老道这辈子定是成不了仙了,但却已经成了人精。 “噗……” 枣红马打了个响鼻。 “嘘……” 宋游不慌不忙的对它说:“在这城中还请安静一些,得了空,我便带你出去驰骋。” 枣红马果然安静下来。 哪有脾气不稳定的样子? 宋游便也满意的笑了。 三花娘娘则全程高抬着头,睁大眼睛盯着马,眼里亮晶晶,好比有星星,两位道长一走,在骡马市逛了一圈的她便连忙问: “这马好吗?” “当然好。” 三花娘娘一听,便高兴得不行。 宋游琢磨了一天,大抵猜出了她心中所想,至于能否充分理解,倒是没什么必要,人与人之间尚且不能完全通心,何况人与猫。 再说这马,常见的枣红色,北元马本身不算高大,它在北元马里也算矮的,不过他多数时候也只需要它驮些行囊、慢慢赶路罢了,并不需要如军中行军一样紧张赶路,倒也不要求它多么强壮。 宋游关上院门,只把马儿牵到竹林处,才说:“小院条件简陋,没有马厩,便委屈阁下暂居于此。平日里莫要吱声,明天一早,我便去买些草料来。” 马儿站着不动,果然没有作声。 “今后山一程水一程,劳烦阁下与我同行,替我驮些行囊,我也必不亏待于你。” 说着宋游竟与它拱手作礼。 说来也妙,这马虽仍站着不动,可见它眨巴着黑漆漆的眼睛,竟像是听懂了一般。 就在这时,外头又有敲门声。 三花娘娘艰难的将目光由大马身上移开,一溜小跑,出去开门。 外头站的正是罗捕头。 皂衣皂靴,腰间佩刀。 这几日岳王庙庙会,城里来了许多江湖人,鱼龙混杂,捕役们也都将铁尺换成了钢刀。 见今天又是女童,罗捕头眼色稍异,但既不表现出来,也保持着不叫她三花娘娘的默契,只拱手问道:“先生可回来了?” “回来了……” 三花娘娘刚说完,回头一看,宋游便自身后走来。 “班头还没下班?” “又有个玄乎的案子,来找先生请教。” 自立冬前宋游想通之后,便不再有意克制这些,如今罗捕头但凡遇上玄乎的案子,需要请教的,都不再到处去寻宫观寺庙或民家高人,而是直接来对门求问宋游。宋游多数都能给出回答。而他平日带些零碎东西来,宋游通常也不拒绝。 两人相处已有了些默契。 此时也请他尽管说来。 “今日衙门接到许多贵人报案,说是银子莫名失窃,大多都是在看戏法、把戏期间失窃的。”罗捕头讲得仔细,“要说这庙市本就乱,有些小蟊贼混迹其中也是常事。可奇怪的是,这些人身上只丢了整银,碎银和铜板一点不少,还有些人裹得很严实,甚至有官人坐轿出行,所有钱财都放在轿中箱子里,却仍旧有银子不见了,并且只有整银不见了。” “班头可有怀疑……” “这些江湖把戏人中,不乏手脚不干净的,也不乏有些奇异本事的,罗某怀疑是那些江湖把戏人流窜作案。”罗捕头悄悄打量宋游,“其中有一伙人玩的是三仙归洞、凭空变物的戏法,不仅与此沾边,而且报案的贵人中,多数失窃都集中在看此戏法期间,想请问先生,这世上是否有类似可以隔空窃银的手段?” “有种法术,为招来挥去之法,学起来条件苛刻,民间流传不多,但习至高深,便可隔空取物,不为主人所觉,亦可令其凭空消失。” 罗捕头继续打量宋游表情。 看似先生只是在回答他的问题,但他与先生相处数月,从先生语气神态中便能看出,先生其实已然肯定了他的猜测。 “就算如此,可此种手段难以捉摸,律法又严,若找不到证据,我们随便拿人,恐怕也麻烦。” “这类法术,若施术者有千里取物的本事,不说千里取物,就是百里十里取物,哪怕一里取物,也用不着来变戏法了。”宋游说,“既然银钱是从身边人身上取走的,就算放,也放不了多远。” “!” 罗捕头神情一凝,顿时明白了,随即啪的一声,朝宋游抱拳。 “多谢先生!这便告辞!” 说完便风风火火的往外走去。 只是走到门口,他又忽的一顿,转身看了眼竹林方向,飞快的撂下句:“先生是在庙市上买了马?若是饲养不便,衙门有专门的马厩,先生有需要可由在下帮先生带到衙门去养,花费自有朝廷拨款。” 宋游不由一笑,连忙称谢。 外头脚步声便迅速远去。 记得从岳王庙回来时,那变戏法的人还没收班,就是不知道罗捕头此去还能不能找得到人。 第三十五章 此间亦有修行 次日清晨。 宋游睁眼起床时,外头已有说话声。 推门而出,只见罗捕头站在竹林里边,应是三花娘娘给他开的门,而他一边摸着马的鬃毛,一边与身旁女童说话,多是女童问,他在答。 “你家也有马吗?” “我家没马,不过衙门有马,要用的时候去取就是。” “多吗?” “只说县衙的话,不多。不过驿站马多,若有急用,根据情况,也能临时抽用。” “有我家的马好吗?” “这……” 罗捕头一时支支吾吾了。 看起来三花娘娘竟和他挺熟的样子,让宋游想起前世一些人家中养的宠物猫,心情好的时候,家里来客了,它立马能和客人玩成一片,心情不好的时候便趴在那里,动都不会动一下。 三花娘娘今天心情很不错。 而见宋游出来,罗捕头这才从三花娘娘扑闪扑闪的眼神中逃走,立马转身面向宋游,拱手作礼: “先生醒了?” “班头早。” “今早是来与先生报喜讯的。”罗捕头说道,“是在下来得早了,先生还没起,本打算等到中午再来与先生报讯的,不过……先生的童儿非请在下进来看先生买的马,在下便厚着脸皮先进来等先生了。” “是别人给的!” 三花娘娘闻言立马纠正道。 “哦?” “是青成山福清宫的道友相赠,我们世代交好。”宋游小声解释道,“昨夜才送来,实在不好拒绝,只得厚颜收下。” “原来如此。” 罗捕头继续看着马:“北元马是好马,此马血统也正,就是似乎有些先天不良,才长得矮小。” “足够我们用了。” “也许此马能随先生一同得道。” “……” 宋游摇了摇头,知晓世人夸耀多是些恭维客套话,只对他问:“班头说的喜讯,可是昨日盗窃的贼人捉住了?” “多亏先生!” 罗捕头只是拱手称谢。 此时想起来,他又是红光满面,又是暗中称奇。 红光满面一半是兴奋,一半是得意。 昨日窃银案与之前遁地窃贼案有一些相似之处,便是失窃者多为城中富贵人家,丢失钱财可是一个大数字。这等案件非同小可,放在往常三五个月能破都不错了,更可能就成了悬案,可谁能想到,仅仅当天晚上,他就人赃俱获。 更令人兴奋得意的是,这等窃贼,必然不会只在逸都作案,稍后盘查一番,怕是能连带着将京城阳州的相似失窃案都给破了。 这是多大的功劳? 至于称奇,就要说到破案过程了。 昨日晚间得了先生指引,他带人分为两路,一路去捉那江湖把戏人,一路去盘查附近可以藏人、容人的地方,两路加急。 这个时候,虽然庙会夜市还未散场,可那伙人已经收拾准备跑路了。 才一天就跑,也是谨慎。 眼见得众捕役就要扑一个空,这时奇妙的事发生了—— 冬日打雷,晴夜霹雳! 硬是将那伙人劈了个半死。 罗捕头一到,人赃俱获。 现在若是再去庙市逛一逛,恐怕大部分人都在对昨夜的事津津乐道。不仅今日,到了明日,甚至明年,多年之后,这庙市上恐怕也会依然流传着岳王神君降下神雷惩罚庙会窃贼的传说。 但其实呢?事实真的如此? 罗捕头却不这么认为。 这可是逸州最大的庙市,这几天活跃庙市上的小蟊贼不知多少,作奸犯科、藏刀斗狠的江湖人也不在少数,可有见岳王神君劈了谁? 若与先生无关,他是不信的。 定是先生指点他之后,又料到那伙贼人将走,于是才设法降雷阻拦。 昨夜知县问他,他也是这般说的,直到现在他仍清楚记得知县和幕僚当时的表情。 和自己早些时候一样震惊。 不过还是该与先生通报一番。 罗捕头依然讲得详细,一边讲着,一边悄悄看着先生表情。 只见先生听到冬日惊雷时,脸上立马露出笑意,不过那笑里藏有深长的意味,却是他看不懂的。 只听先生说道: “抓到就好。” “不负先生。” 罗捕头连忙低头。 停顿了下,他又说道:“在下还要审问那伙贼人,就不打扰先生洗漱了。” “班头慢走。” 宋游这才回身去洗漱。 之后来到竹林看马,见马依旧保持着安静,只是嘴边咀嚼不停,而旁边有些苜蓿,是上好的草料,想来是罗捕头带来的。 “呵……” 宋游摇了摇头,以手抚马。 “你想去衙门的马厩呆段时日,还是就留在这里?衙门有专人伺候,或许比我做得好些,但留在这里,我也不会轻慢了你。 “好,那就留在这里。 “……” 吃过早饭,又有人来找。 是出云和应风两位道长,福清宫的道长们请他一起去逛庙市。 正好宋游也有些要买的东西,便与之同行。 于是一群真道士混着一名假道士,到了岳王庙附近街巷。只听周围声音杂乱不堪,来往行人皆满面兴奋,倾诉欲和求知欲写在了脸上,像是刚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想听个清楚,或是已经听清楚了,又迫不及待要往外讲。 “发生什么了?” 一名中年道长奇怪说道。 年轻道长性格要活泼一些,见有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便凑过去听,待得回来时,便你一言我一语的拼凑起来。 “听说是神君显灵。” “说什么打雷劈了贼人。” “说有人丢了东西……” 中年道人听也听不齐,烦人得很,倒是正好找到了话题与宋游说话:“宋道友可有听说这岳王庙显灵的事?” 本只是随口一问,却不料宋游点头。 “早上刚刚听说。” “嗯?” 众位道长顿时竖起了耳朵。 “只是昨日有伙贼人在此用奇门手段行窃,后被逸都捕役察觉,捕役前来抓捕,那伙贼人正要逃跑时,岳王神君显灵,降雷劈了他们。” “当真?” “应该做不了假。” “那可真是神君显灵。”中年道长连忙说道,“我们该去神君庙里上炷香。” “应该的。” 宋游也去再上了炷香。 只是今天神君便不在了。 随后继续逛庙市。 众位道长要买些庙里用的生活用品,当然了,只买山下集镇不便购买的那些。宋游则给枣红马买了个铃铛,还有例如小锅、蓑衣等未来长途游历能用得上的东西。 顺便陪着他们再看一遍戏法。 这群道人昨天去访友论道了,今天是第一次逛庙市,即使年年都来,也是一年只逢一次,年轻人自是兴奋不已,站在人群外便舍不得离开。好得师门长辈也是有耐心的,往往会在外边等他们,或者跟着一起看。 这些江湖把戏人多数也确实是有些本事的。 千锤百炼是本事,奇门道法也是本事。 都值得一看。 尤其是这些奇门道法,小道长们看得可起劲了。 可千万别以为道长们修了座道观,看起来光鲜、正式一些,就要高于这些跑江湖的把戏人。 奇门道法本无高低,又极难得,这些江湖把戏人代代相传的本事,宫观寺庙里不见得有。就算是有,大多人都是用一生来练一样本事,民间把戏人也不见得输给宫观寺庙里的道长和尚。事实上他们若是能忍受清净,找个宫观寺庙修行,凭此本事,拿个折子不是难事。 只有天赋与努力,才能拉
相关推荐: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新年快乐(1v1h)
我的傻白甜老婆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淫魔神(陨落神)
虎王的花奴(H)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秘密关系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