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女儿的白丝婚纱孕肚 > 第11章

第11章

其中有一个衣着不错、还带有跟随的年轻男子,兴许是见宋游穿着道袍,长得也年轻,有结交之意,便拿着他带的风干肉走过来,对宋游说: “先生也是爱狸奴之人?” “算是。” “我也是爱狸奴之人,不过如先生这样,出远门还带狸奴同行,可不多见。” “是。” “先生光吃蒸饼可不行,我这有家乡产的风干猪肉,先生可要尝尝。” “心领了。” “先生无需客气,同是江湖人,相逢就是有缘,就当早已相识。” “多谢。” 宋游还是笑着摇头。 这男子被拒绝了却不像其他爱面子的江湖人那般羞恼,而是笑着转身,与昨晚相识的其他江湖人分享,互相几句好话吹捧下来,就又开始称兄道弟相谈甚欢了,仿佛相识已久。 这些江湖人见识匪浅,听到的各方面的八卦也多,即使多有夸张之处,宋游也爱听他们吹牛谈天。 没过多久,蒸饼也吃完了。 “走吧。” 宋游说了句,便起身往外走。 三花猫自觉跟在他身后。 那群江湖人盯着他们,待他们走后,才小声谈论开来。 “这小先生倒真是有趣,出远门还带一只猫。这猫也是有趣,竟会跟着人走,我家猫连摸都摸不到。” “话说回来,这庙里供的好像也是只猫。” “是啊……” 众人齐齐回头,看向神台上那泥像。 正巧这时,却见那泥像如不禁看一样,立时生出了几道裂纹,裂纹飞速扩展,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眨眼间就遍布了整个泥像,随即哗啦一声碎成碎片无数。 落地时已成泥粉。 -------------------- (本書出处:龍鳳互聯) 第八章 且借一抹霞光 山下村中,一间低矮的土墙茅屋里,一名老妇人在自制土香。 跟宋游在观里一样,她有一张木制的香桌,和单人书桌差不多大,上面是一块约莫一尺宽的平木板,木板上用锥子扎着一沓约三指宽一尺多长的红纸,用于卷香,下边是一个装满香料的香槽。细看这香料,隐约能辨别得出几样熟悉的原料,被打成了粟米大小的颗粒,呈现出青绿带黄的颜色。 但见老人家用一根与红纸差不多等长的竹片铲起香料,在红纸上倾倒出整齐的一长条,随即拿出竹签,折叠几下将红纸顶部封了口,用手一搓,十分熟练的就卷起了整支香。 再粘好土香底部,一支土香就成了。 如此一支香卷下来,按秒来算,也就十来秒,而老人家动作流畅,每分力都刚刚好,看着实在是种享受。 宋游静静站在旁边,没有出声。 老人家满头银丝,专心致志。 房间里满是草药的清香,有光从窗口斜照进来,有细微的香末飘在空中,一下子双方都有了形状。 就连三花猫的心都很静。 三十支香很快卷好。 老人家仔细数了数,用茅草捆起来递给宋游: “小先生。” “多谢老人家。” 宋游恭恭敬敬将之接过。 这种香一支有手指粗细,比城里的细香要粗不少,一把拿在手里很不容易,可其实三十支才卖六文钱,且成本里边最高的还是这粗糙的劣质红纸。 宋游多付了些钱,算作给老人家先前告知他土香配料的报酬,便道谢离开了。 别看这香便宜,卖不上价,可宋游与之打过交道的那些道观里边,不少道士都喜欢用这种自制的香,其中多数又尤爱用自己亲手调配卷制的香。 倾注过心血,方可通晓鬼神。 离开村子,宋游走上大路,又折回了村庙。这三十支香他只留了三支,其余都放在了王善公神像前。 有借有还,有取有予。 心情舒畅了,方才继续上路。 现在从一人变成了一人一猫。 三花娘娘起初还很老实,兴许是和宋游不熟的缘故,它只老实的跟在他后头,不紧不慢的保持着距离。很快它的天性就被解脱出来了,开始不时的快跑几步到前头去,又回头来看宋游,不时原地站着不动,低头冲着路边的野草闻啊闻,不时被空中的蝴蝶或飞鸟所吸引驻足,等到宋游走远了,它又飞快的小跑着追上去。 有它这么闹腾,这一路倒也没那么无聊了。 没走多远,便遇上了一道关卡,宋游出示了度牒,便成功过关。 先前说过,行脚客商和江湖人各有各的法子,宋游这一类人也有自己的特殊路引。 在这个世界,宗教也受朝廷管制,各朝都有不同,具体到大晏,其实对宗教的管理更严格了许多,与前朝差别最大的一点就是减少了普通宫观寺庙的特权。 例如不再免除各种税收。 不过这毕竟是个有鬼神的世间,对于那些有道行在身的修行高人,还是需要尊重的。 因此大晏有了两级度牒。 普通度牒就是一张纸,上面画着符,写着颁发机构、道观和个人信息,盖着大印,需压在箱子里,否则弄坏了。这种度牒只要是正儿八经的僧侣道人都能拿得到。 另一种则是一个折子。 拿到这个折子,就证明你多少是有点东西的,或是曾经师门长辈有点东西,有一定的免税额度。考虑到世间妖鬼频出,而一部分修行者又有着云游四海辩经论道的硬性需求,因此这个度牒也有着路引的作用,除自身以外,还可携带五名弟子随从。 算是对修行高人的优待。 不过年生久了,这种度牒也难免泛滥,到如今已说明不了什么了。 过了这关,路旁景色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左旁的山不再温柔,变得高耸陡峭,右边倒一直和之前一样,道路顺着溪流在山间穿行,三花娘娘每次想看山顶,都得把头仰到最高。 “好高!” 三花娘娘说道。 “三花娘娘见过这么高的山么?”宋游坐在石头上吃着蒸饼,问道。 “没有。” 三花猫扭头看向他。 宋游似这才想起,连忙从手上的蒸饼上掰下没咬到的一小块,弯腰递到三花猫嘴边。 三花猫却只愣愣的盯着他。 正巧这时,一只虫子嗡鸣着从它面前飞过,三花猫只是一抬前爪,就稳稳地将这只飞虫抓在了手掌心,随即只见它将爪子往嘴边一送,等宋游看清时,已经只能在嘴边看到飞虫半透明的翅膀了。 三花猫一边吃着,一边瞄宋游。 “……” 是我不懂事了。 宋游默默收回了拿蒸饼的手。 “你吃不吃?”三花猫对他问,“三花娘娘再去帮你捉两只。” “不用了,我不吃虫子。” “很好吃的。” “心领了。” “耗子呢?” “也不用,谢谢。” “唔……” “三花娘娘听说过吗?”宋游吃着蒸饼,又问道,“前面有个地方叫手爬岩,格外险峻,但风景极佳。” “什么是手爬岩?” “就是说要爬着才能过去的一段凿壁小路。” “你怎么知道的?” “前几天在庙里住,听那些江湖人说的。” “我很少听他们讲话。” “挺有趣的。” “我们要去那里吗?” “我想去。” “唔……”三花猫又忽的跳起,精准的捉到只虫子,这次宋游看清了,是只蝗虫,而它只对宋游说,“反正三花娘娘跟着你走。” 宋游点了点头。 太阳西斜。 宋游问到第三个当地人家时,总算已经来到了手爬岩下方。 编灯笼的老人戴着竹编斗笠,站在自家门口,高指着左边入云的山崖对宋游说:“这上边就是手爬岩。” 一人一猫高仰头看去。 一面千尺绝壁仿佛就抵在他们面前,离得太近,一时眼前除了这高山绝壁,再看不见其它。 “手爬岩确实是一条近路,但早就没多少人走了。这路危险得很,又湿又滑,山里还经常闹妖闹鬼,每天晚上都鬼哭狼嚎的。倒是经常有人上去玩耍,都是白天去白天回来,没人敢在上边过夜的。”老人家好心的对年轻的小道士说,“现在太晚了,你要是看风景还是明天再上去吧,要是去那上面,天黑前是必须回来的。” “敢问老人家,爬上去要多久?” “爬上去一个时辰,回来还得一个时辰,要是从那边走下去,走到底,得要两个时辰。” “一个时辰啊……” 宋游算了算,还来得及。 老人家却不满的瞪他:“你要今晚上去?那可得摸黑走夜路,这山上真的有鬼。” “不碍事的。” 人死变鬼,鬼天生弱于人。 “就算不怕鬼,走夜路也危险得很。”老人家继续说,“千百年来,这上面摔死的人不计其数。” “老人家卖我一个灯笼吧。” “我这可只有灯笼,没有蜡烛。” “无妨无妨。” “你这道士不听劝呢!” 宋游也只是笑笑,花了十六文钱,从老人家这里买了个简洁灯笼,常见的形状,竹编框架纤细轻巧,上面糊的是一层米白色的纸,有些偏黄,没有别的装饰。 一人一猫沿着小路往山上而去。 “天阴雨,鬼夜哭……” 宋游呢喃着,嘴角露出笑意。 这是世人对手爬岩的形容。 向上穿过山林,沿着二尺宽的峭壁小路斜着往上,走到最顶上,便是颇具盛名的手爬岩了。 这段峭壁垂直于地面,而小路完全是依据峭壁上的天然裂缝和人为开凿而成的一条不足人高的小道,宽处可能有三四尺的样子,窄处也就能让一个人贴着崖壁险险走过去,全程都得弯着腰,要不然就得手脚并用。 三花娘娘是轻松的,这对它没有丝毫影响,宋游就要走得艰难许多了。 既要弯腰前行,还得担心失足跌落。 不畏山高路远的跋涉者,山川回馈以最奇绝的风景。 从这个角度看,下方山沟被绿荫覆盖,像一块深色的毯子,悬崖上偶有不知名的树,不知扎根于何处,就这么顽强的贴着峭壁生长,被多年山风吹得朝向一个方向,似是迎接勇敢的登山者。 惊奇的是,如此惊险之地,前人不仅在此凿出了这么一条路,还在头顶和峭壁上凿下无数摩崖石刻。 有超度亡魂的经文,有镇压邪祟的神像,很多都开始有些模糊了,岁月一丝丝流淌在它们身上,千年来他们见证着一批一批从这里走过的人,不知是否还能再续千年。 宋游走得很慢,不光是小心,也在慢慢欣赏下方险峻风景,或是抬头与这些石刻上的神灵对视。 这些摩崖石刻年代跨度很大,因此有着不同的画风。有些神灵画风诡异,有些神灵画风阴柔,有些神灵则刻意凸显出强壮的体魄,这些都是当时民众对于神灵形象的幻想,反应出不同时期的社会风气和民间喜好,从中也大概可以判断出这些石刻来自于哪些朝代。 最古老的怕是有上千年了。 宋游细细看着,不止画风和工艺,也看这些神灵的眉眼,似乎能从中看到那些已经远去的时代的一角。 也许在某个时代,此路还未被废弃,还常有人走时,这里真的会有无数妖鬼借地势拦路索命,而这些石刻上的神灵在民众的愿力加持下,真真切切的震慑着这山间的妖魔鬼怪们。 忽然心中有种想法,也许手足并用、弯腰前行不止是开凿难度大,也是为了让从此走过的人在这些镇压妖魔邪祟的神像面前弯下腰来,保持几分恭敬。 天色越来越暗了。 宋游在最高处停了下来,就坐在悬崖边上,两腿自然垂下,吹着山风,决心今晚就在这里过夜。 今日倒没有阴雨,反倒夕阳如血,红霞满天。 这个时代热爱旅游的人不在少数,很多士大夫和文学家都热衷于自然山水,据山下的老人家说,常有人被手爬岩上的险绝风景吸引,不惧危险攀爬游玩,可却极少有人敢在上边过夜。 在宋游看来,他们真是错过了不少。 可更美的还不是夕阳,而是夕阳余晖褪去之后,头顶已黯淡下来时,天边呈现出的如梦似幻的色彩。 似蓝非蓝,似紫还红,似粉又白,渐变成温柔的傍晚霞光。 天色越暗,天边越美。 宋游怔怔看着,如痴如醉。 在这个世界,纯粹的自然风光和神鬼法术是少有的能吸引到他的东西,因为只有这极少数的东西,在他心里是这个世界不比另一个世界枯燥乏趣的。 “道士,我们不下去吗?” “不下去。” “天黑了。” “嗯。” 山风吹得有些冷了。 宋游依然坐在悬崖边,欣赏天边色彩和脚下山脉剪影,忽的好似想起了什么,于是伸手拎起刚买的灯笼,一手将灯笼举起来,另一手对着远方天边遥遥一捻,捏了一点虚无投入这灯笼中。 一瞬之间,灯笼之中亮起了如此刻天边一样如梦似幻的光芒。 且借一抹霞光,以消寒夜漫长。 第九章 买鱼穿柳聘衔蝉 山风呜咽,如鬼夜哭。 宋游坐回了安全处。 此处大约有四尺宽。还是据宋游个人的感觉,大晏一尺大概相当于前世的三十厘米左右,此处的宽度也就是住宿学校的架子床的宽度,高度也差不多,反正是站不起来的。 一面石壁,一面悬崖。 盛着霞光的灯笼就放在地上,在这凿壁小路上照亮了一小片范围,于狭窄之处竟也有几分温馨感。 三花猫正在左跑右跑,这边闻一闻,那边嗅一嗅,时不时还走到悬崖边,探出头左看右看,陷入沉思。 看得出它到了一个陌生地方后内心是有些不踏实的,最后似乎觉得在这个地方最熟悉的竟是身边这个人,于是纠着眉头抬头望了宋游好几次,试探着试探着,一点一点挪到宋游身边趴了下来。 宋游则早已闭上了眼,静心打坐。 山水有灵,山有山灵水有水灵,一山有一山灵,都是不同的,需要细细感悟。 耳旁呜咽的山风,山下之人的敬畏,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于此处留下的绝句名篇,千百年前人们为了保护平安而在绝壁上刻下的每一笔,走过的每一个人,乃至从这里失足摔落的人,都是这山灵蕴的一部分。 山间灵气被风吹来,汇聚于此。 三花猫本是怯生才缩在宋游身边,此时却好似找到了更舒服的东西,又离宋游靠得更近了一些。 夜越来越深,星月先后出来,温度一点点下降,三花猫不由得离宋游越来越近,最后干脆贴着他睡,只觉他身上传来让自己温暖的热量,又有着一种沁爽内心的舒服。 灯笼里的霞光依然亮着。 若是下方有人赶夜路,抬头一看,也许会发现千尺之上的悬崖之间这不同以往的一星光点。 大约夜半时分,宋游睁了眼。 将手抬起来,手上漂浮着一缕灵力。它像是一道流光,呈现出浅黄色,略微透点绿,由内外两层组成,内层是高度凝结的一缕光,外层则透明如气、松散如烟。 这是这一阶段的收获了。 宋游修行的法门为四时轮转法,修行与天时更替、节气轮转有关,修出的灵力往往也带有时节属性。 与师父修的五行法功效恰好相反,可延年益寿,却不擅长强身健体。同时它的每道灵力都自带妙用,却不如其它例如阴阳法修出的灵力那般自带不错的破坏力。 而这世界的灵力就长这样—— 中间灵核,外层灵气。只有灵气是消耗品,灵核是本源,是不可被动用的。灵气被消耗掉之后,灵核会随时间及打坐修养重新蕴养出灵气来。打坐修行既可增加灵力,也可淬炼灵核,在此之间找个平衡即可。 “呼……” 宋游吐出一口长气,随手将这缕灵力散在了山间,只余发着黄光的灵核如一根细线,钻回体内。 稍一扭头,身边贴着一只小猫。 宋游盯着它一动不动。 猫的体温比人要高,很难说是三花猫借他的温暖,还是他借三花猫的温暖,总之此刻的它紧挨他入睡,却让他体会到了久违的被依赖与信任感。而见它睡得正沉,似乎全无烦恼,他的心里好像也安定了许多。 实在不忍动弹,今夜便如此睡去吧。 此后半夜,隐隐有山妖闹出动静来,却也没有来惊扰宋游。人迹罕至之处,往往会成为精怪的乐园,可没有了来往不绝的人类,害人的妖鬼也会消失无踪。 哪怕被冷得醒来不知多少次,但对于宋游来说,仍是一个安静的夜。 次日清晨。 山间有雾,却都在悬崖之下。 宋游背靠着崖壁坐着,一边吃早饭,一边看旁边三花猫用爪子拨石头玩。 今天比前几天吃得好些。 昨天不是过了一关嘛,那地儿挺热闹的,宋游买了一些馒头,全挑的肉馅的买,有猪肉馅有鸡蛋馅。虽然已经过了长身体的年纪,没有肉还是不行的。 只见那三花猫玩着玩着,突然像是发现了什么,跑到悬崖边沿,探头往外看了眼,回头来对宋游说: “变成红色了!” “什么?” “昨天还是绿的呢!” “什么?” “树子!” “嗯……” 宋游顺着看去。 果不其然,原先那些生长在悬崖上的树一夜之间树叶全都变红了,像是已经就到了深秋。浅色的石壁和下方滚滚白雾在峭壁红叶的映衬下,景色显得精致了许多。 宋游却不显惊讶,只看风景: “今天立秋呢。” “立秋?” “就是秋天到了。” “冷天。” “差不多……”宋游将一个新的馒头掰开,“三花娘娘吃馒头馅吗?是肉的。” “唔?” 三花猫回头盯他。 右爪拨着石子儿往左,左爪本来想去拦,一时没拦住,石头掉下了悬崖,让它愣了一下。 “掉下去了!” “吃肉馅吗?” “今早你没睡醒,三花娘娘去那边捉了只小鸟来吃。”三花猫说着,有些遗憾,“可惜只捉到一只。” “很好。” 这是一只很省心的猫。 宋游很快吃完这个馒头,爬起来弯着腰,说:“山上好冷,咱们下山吧。” “三花娘娘也觉得冷。” “走。” 宋游弯腰前行,三花猫在他脚下爬,一边爬一边仰头看他。 “这里这么冷,走起来也不好走,你怎么不走下边?” 宋游笑了笑,却是不语。 此时山雾仍未消散,一侧崖刻鬼神,一侧万丈深渊,只见白云不见底。 旁边石壁上有人题诗: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此时还早,晨曦如金,雾中万里山河,小桥流水,村庄隐现,如此原始的山村风景画在后世是难见的,在这样的美景中会让他忘记自己身在一个落后的地方。 …… 远远听见吆喝叫卖声,宋游便知道,自己和三花娘娘运气比较好,碰上了这边村庄的集镇。 这种村上的集市一般要隔几天乃至十天半个月才会开一次。 来到如此热闹的地方,三花猫难免有些拘谨,少了在山路上蹦来蹦去的活泼,只紧紧贴着宋游的脚走,使得宋游总担心自己踩着它的脚或它的尾巴。 可惜来得始终有些晚了,集市也快散了,虽还有些商贩不舍归家,却没有找到卖鱼人。 再听到同样的吆喝时,就意味着走了一圈又走回来了。 “道士,你找什么?” 三花猫仰起头来盯着宋游看。 “说了我不是道士。” “那你是什么?” “说来复杂。”宋游想了想,对它解释,“我只是在道观长大,虽修习法术,也读道教经典,但既不遵从道教教义,也不供奉道教神灵,即使我师父,也最多算个假道士。” “听不懂。” 三花猫态度极其实诚。 “就是说,我们只是占了一间道观、穿了道袍的修行者而已。”宋游说道。 “为什么要占别人的道观?” “是我们自己修的,先辈修的,传下来的。”宋游无奈解释,“目的是享受朝廷对宗教的政策优待,有些好吃懒做的师祖也可以凭它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还是听不懂。” “那你爱叫就叫吧。” “好的,道士。” “走吧……” 宋游无奈又遗憾的说道。 刚想离去,一个转身,将近中午时的阳光刚刚好驱散了雾,只见远处河畔柳树成排,在一棵柳树下,有一老叟戴着斗笠坐在河边,手上持着鱼竿,正在起竿。 “三花娘娘,还请在这边等我。” 宋游沿河穿柳而去,很快来到鱼叟身边,恭恭敬敬:“老人家,有礼了,敢问鱼获售卖否?” “老夫钓的都是小鱼,自己吃的,先生还是去集市上买吧。

相关推荐: 白日烟波   我的风骚情人   红豆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山有木兮【NP】   村夜   开局成了二姐夫   树深时见鹿   过激行为(H)   蝴蝶解碼-校園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