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不足一间民房大小的山神庙所能容纳的范围,对其紧追不舍。 满山都是狼嚎与奔逃之声。 可惜虎狼没生翅膀,在山间奔跑再怎么自如,也不如飞得快,唯有满天燕子不停骚扰拦截,也为它们指引方向,才勉强让它们没有跟丢。 于是只见月色下群山茫茫,一股灰烟贴着山地四处钻窜,天上跟着无数叽叽喳喳的燕子,翅膀拍出的风声连成了一片,地上又是四头猛虎与群狼化作的洪流在山间穷追不舍,仿佛不知疲倦,其余各个山头,皆散布有叼出巨头的狼群,设伏冲出,只是没法伤到灰烟罢了。 就在这时,前方出现了一道身影。 乃是一名身着旧道袍的年轻道人,拄着竹杖站在小路间,身后老老实实的站着一匹枣红马。 灰烟一见到他,立马便转向。 便见道人轻轻一举竹杖—— “轰隆!” 晴夜霹雳,秋日惊雷。 青白色的单道雷霆凭空出现,到末端才显出几道分叉,正正打在那股灰烟之上。 “篷!” 灰烟瞬间便散入了林间。 “哗啦……” 猛虎狼群随后而至。 此乃山间一片杂树林,杂草满地,小树稀疏,大大小小碎石遍布,是一块无人耕种的荒土。 四头猛虎,上百头狼,简直像是一股洪流,瞬间就将这片土地给占满了,猛虎伸长脖子四下环顾,狼群有几头俯身低头不断嗅着味道,其余的则自觉四散而开,一面将这片荒地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起来,一面占据高地,四下观察动静。 穿着三色衣裳的小女童骑在一头猛虎背上,座下猛虎比之最强壮的那头猛虎要瘦小了不少,却也不是四头猛虎中最瘦小的,乃是当初她最先从小旗子中召出的那一头—— 三花娘娘念旧得很,对它感情深厚。 此时女童右腿绕虎背半圈,绕到与左腿并排,小身板往下一滑,很轻松就从虎背上滑了下来,她也低着头,在荒地上不断踱步吸气。 嗅着嗅着,她又折回身,将自己身上斜挎的褡裢取下来,挂在猛虎头上。 “篷……” 干脆变成猫儿,贴地嗅着味道。 “它受了重伤躲起来了。”燕子悬浮在空中,不敢落下。 “知道的!” “它是山精,善于变化成山中之物,而它又是山神,躲在山中,很难被找出来。”燕子继续提醒道,“三花娘娘小心身边的草木顽石。” “三花娘娘见过山怪,要放个那个,会爆的那个,就会把它吓出来。”猫儿仰头看向天上,“它身上有臭耗子的味道。” 这时狼群身后传来脚步声。 道人拨开杂草,拄杖走了过来,枣红马背上多了一口大铁锅,跟在身后,马蹄声得得,铃铛又回荡在这山间。 狼群扭头回看,纷纷为他让路。 “这位可比我们当初在雁回山上遇见的山怪厉害聪明多了,爆竹可没有办法将它吓出来。”宋游微微一笑,“不过三花娘娘神通广大,确认这位山神在一个区域,便可以火撩山,在下自会帮三花娘娘控制火势,不令其蔓延。” “是哦……” 猫儿回头愣愣盯着他。 于是折身一阵跑,还没有野草高,跑到猛虎身边,一个起跳,跳到虎背上,再一跳便跳到了猛虎头顶。 猛虎头颅很大,头顶还真可以轻松容纳一只猫儿站着。 只见猫儿深深吸气…… 可就在此时—— “噗!” 地上陡然炸开一团灰烟。 竟是前边一块有人膝盖那般高的碎石,陡然变回了安乐神的模样—— 如干瘦孩童又与成年人一般高的身躯,顶着个拳头大小的头颅,肚皮里隐隐可见微弱的火光晃荡,一见宋游就朝他抬手作揖,高声喊道: “饶命!饶命!” 猫儿愣了一下,刚吸进去的一大口气一时不知该不该吐,只回头看向宋游,憋得猫脸上都显出了复杂的表情。 “足下已向村民索要孩童来食,身上也害了不止一条人命,如何能放过足下?” 宋游却是开口说道。 “嗝……” 猫儿立马便又把气吐了出去,没吐干净的,便噎在喉咙里,化作一个嗝。 “怪那长元子!都怪那长元子!都怪那国师!我辛辛苦苦替他做事,不曾偷懒,末了他却要派人来除我!”虚弱的安乐神状若疯狂,这疯狂不仅体现在他的措辞语气里,也体现在眉目神情、手舞足蹈上,“我如何能不气?” “在下黄昏时已去山下找村民问过了,足下早在两年前,就下山啃食村民猪狗牛羊了,否则的话,足下的道行精进想来也没有这么快。” “怪那长元子!怪那长元子!”安乐神不断重复,“都怪人!不怪我!都怪人!” “如今只想请问足下——” “问?问我?问我什么?” “当初国师搜集天材地宝,除了足下,还安排了哪些位妖精鬼怪人神,如今他们又怎么样了,不知足下对此可有了解?” “除了我?除了我?除了我还有四个!四个!”安乐神语气快而激烈,常有重复,说着顿了一下,又说道,“阳州和周边,山里,城里,总共有五个神仙替他找,原先都不是好东西,除了我,恐怕都死了!都死了!长元子!!” “五个……” “放了我!我说了!就放了我!放了我!” “那可不行。”宋游摇了摇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只能换来足下无痛无苦。” 安乐神一听便鼓圆了眼睛,它的脑回路也是有趣,第一反应不是生气跳脚,也不是继续求饶,而是一个劲的劝他: “换个难的!换个难的!” “修行难得,性命可贵,当初国师派佛门高人来诛除足下,哪怕足下在反杀他之后,能被敲响警钟,此后改过自新,在下今日从此路过,也断然不会要了足下性命,可惜足下过于残忍,已经疯了,如何也不能留下足下了。”宋游却是神情淡然,缓缓摇头,“可惜,在下还没来得及在天下各地筹建与阴司连通的城隍府衙,否则便将足下交给城隍与阴司来判了。” “你才疯……” “呼……” 安乐神的话还没有说完,山间便掠过一阵清风,清风所过,草木摇晃,妖邪的身影在风中就像云烟,一吹就随风消散了。 端的是一个无痛无苦,自己都无所察觉。 “唉……” 宋游叹了口气,转头寻找猫儿。 却见猫儿已经又化作了女童,背上了自己的褡裢,从褡裢中摸出几张折成方形与三角的符箓,举起来手递给他: “你的符!” 宋游伸手将之接过:“既已给了三花娘娘符箓,三花娘娘为何不用呢?” “因为三花娘娘觉得它很厉害,但是三花娘娘还要更厉害一点!”小女童仰头与他对视,严肃的说道,“而且符要用纸写,纸很贵的!” “三花娘娘果然是有文化了,夸自己的方式都精进了不少。” “什么?” 小女童又把头微微一偏,满脸不解。 “没什么……” 宋游摇了摇头,拄着竹杖,借着月光,转身便往回走了,边走边说:“这位山神很有本事,放在北边几州或许不算什么,可放在南边,便是世间少有的凶悍妖魔了,寻常民间高人难以祛除,加之又狡猾无比,难怪国师派来的那位佛门高人会栽在这里……” 说着一顿,微微偏头: “不过三花娘娘与燕安却能将之降伏,说明你们两个已能独当一面了。” “毒倒一面!” “都是三花娘娘厉害……” “三花娘娘本来可以叫四只老虎出来帮忙的,那个庙子太小了,都只叫了两只!” “三花娘娘厉害……” 山风吹拂,声音听不清楚。 一大一小两道人影,带着枣红马与燕子,又走回了山神庙门口。 此时的山神庙已然一片狼藉,房梁差一点就被烧断,艰难的支撑着房顶。庙中墙壁满是打斗的痕迹,烟熏火燎抓痕撞坑,神台上的神像被那安乐神自己一头给撞掉了脑袋,又被猛虎摔倒在了地上,脖颈朝下,原本神像上披的被风衣更是被烧得一点也没剩下。 六畜还在门口。 三花娘娘迅速跑了过去,一把就将地上的大红鸡公抱了起来,随即毫不停留,一低头又跑进神庙中,在一片狼藉的神台上一阵翻找。 这里摆着不少水果和供米,她早就盯上了它们,因此吐火之时也特地避开了它们。 如今只垫着脚尖,将米全部捧起,放进自己的褡裢中,那些梨儿橘子便难免被大战波及,此时在她看来,大致分成两种: 一种没烂的,可以用来喂道士。 一种被砸烂了的,可以用来喂马儿。 除了第一种,全是第二种。 倒不是三花娘娘轻视马儿,实在是那道人过场太多。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坏了也不吃,脏了也不吃。相比起来,马儿就可爱多了。 小女童表情认真,动作麻利,全部拿起,也都装进褡裢,装在另一个口袋里。 再走出小庙时,便已是满载而归了。 第四百四十一章 除邪神的神仙爱吃鸡 “咵嗤……” 庙中身首异处的神像上边顿时如冰裂一般,布满了裂纹,很快碎成无数块,就连里头的木枝茅草也纷纷断裂,散落在地。 庙子乃是村民集资修建,好歹也是一栋建筑,宋游并未将之毁坏,只是从山上召了一块大石头来,停在小庙门口,竹杖隔空一挥,便在石头上切出一块平整的断面,随即看向刚跑出来的小女童: “三花娘娘,请替我写字吧。” “写字?” 三花娘娘挎着胀鼓鼓的褡裢,另一只手还抱着大红鸡公,闻言顿时抬起头,愣愣的看向他。 “不是别的,实在是三花娘娘苦心练字多年,于书法一道已然有所造诣,便想请三花娘娘替我代笔,在这石头上写一段话,敬告百姓。” “敬告百姓?” “就是告知他们,山神已除。” “好的!” 小女童立马把褡裢取下,放在地上,又去马背上取来了笔,这才走过来: “写什么?” “就写……”宋游顿了一下,“邪神已除,不可再拜,牲畜自行领回,公鸡便是报酬,诸公心善,但愿今后继续坚守本心,必有后福。” “邪神已除……” 小女童站在石头面前,从上往下写。 先是高举着手,还要垫着脚尖,随即慢慢向下写平,又慢慢弯下腰,蹲下去写,直到再次站起。 三花娘娘的字迹仍然工整,许是读书读多了,原先像极了宋游的笔体,如今又向印刷体靠拢了不少,仍然缺乏自己的特色,少了些灵性。 “为善……” 等到最后一个字写完。 哗啦一阵声响。 石头上顿时落下一片石屑灰尘,随风飘散,将三花娘娘吓了一跳,虽是提笔蹲着,却也往后退了两步。 再抬头看向石面时,上面她写下的每一个字迹都已经刻进了石头中。 “哦呀!” “背面也写几个小字吧。” “小字!” “就说,官府通缉犯,也是当地人,此前夜至山神庙藏身,已被邪神吞食,具体怎么写,三花娘娘自己定吧。” “好的!” 小女童于是又提笔,写下一串小字。 字成之时,飞粉掉屑,深入石中。 “这是什么法术?” “区区小手段。” “蛐蛐小手段!” 三花娘娘斜着眼睛瞄向他。 “走吧。”宋游从她手上接过公鸡,挂在马背上,拄杖往前走去,“先前三花娘娘在山神庙中藏守,在下也没有闲着,去村里借了个锅,正好那位老丈赠予了我们一些燕米,又得了一只大鸡公,今日便吃一锅柴火鸡,贴个饼子。” “去哪里借的锅?” “山下村里,有位老者,很好说话,顺便向他问了问这位山神和附近的事情。”宋游一边走一边说,“我押了一小吊钱在他那里。” “我们去哪里吃?” “自是先去找个山泉,把鸡收拾好,然后找个风景秀丽、视野开阔之处,慢慢烹煮。” “我就知道!” “自然……” 月亮不知何时已从天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天边一抹鱼肚白,满天星辰,只剩一颗启明。 长夜将明,世界尤昏,一行人沿着上山的小路,越走越远,只留山间一座空庙、庙前一块石碑而已。 …… 大山之间有不少山泉,时常能听见流水潺潺之声,不知是当地村民还是经常从这条路上经过的客商脚力,亦或是当地官府乡吏为之,许多山泉都被插上了竹筒竹片将水引了出来,彻夜不停地流,人们无论接水饮水,都很方便。 宋游便找了一处离官道稍远些的山泉,烧了热水,将鸡杀了收拾干净,切块之后,这才用芭蕉叶包着,上了一座山顶。 寻来木柴,掏出灶架上锅。 老农的燕米许久未收,在山上就已经干透了,道人将之抹下来,用自己寻常煮饭的小锅装着,盖上锅盖稍一摇晃,不见有什么动作,只听得锅中燕米粒晃荡得叮当响,可响声很快就变弱乃至消失,等再打开锅盖时,里头的燕米早已成了白黄色的燕米粉。 又加白面,揉成面团。 道人这才点燃了灶火,开始炒鸡。 穿着三色衣裳又挎着褡裢的小女童睡眼惺忪,时不时就要揉一下眼睛,却依旧倔强的站在锅灶旁边,紧盯着道人的动作。 任何一个细节也不肯放过。 宋游一边烧火一边做饭,同时说道:“三花娘娘昨夜除妖,彻夜未眠,不如休息一会儿,等三花娘娘睡醒了,这一锅鸡也就已经好了。” “三花娘娘不困!” 小女童声音十分坚定。 突出一个求知若渴,好学成性,亦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将耗子变得好吃的方法。 “……” 道人十分无奈,动作却也不停。 此时天已大亮,风轻而云淡,既不热也不凉,是个令人舒适的清晨。 山下的村庄逐渐苏醒,鸡鸣犬吠,道道炊烟在山间积蓄了薄雾,绕着群山,像是一条玉带。 山顶荒野之处,亦是人间烟火。 眼见锅中的油烧得热了,鸡肉嗤啦一声下锅,鼓出无数油泡,随即鸡肉迅速褪了血色,变得金黄,肉质也慢慢缩紧。除了没有豆瓣酱,姜蒜辣椒香料宋游一样不少,一一加进里边,不觉已是浓郁的香气,被山风吹向远方。 “咕咚!” 小女童揉揉眼睛,又吞咽口水。 道人掺了一些水进去,将斗笠取下来盖在锅上,便是盖子了,接着不急不忙,坐下来看云绕青山,等了许久,这才揭开斗笠。 随即将玉米饼子贴到锅上去,靠近鸡肉汤汁的地方,总共贴了六个,便又盖上斗笠,继续在旁边坐着。 小女童也坐到了他边上来。 这山顶很小一块,也没人种地,长满了针茅,就是那种能长出一小团,每根草都如发丝一样的野草,常长在山顶或崖壁上,这种草的好处就是把它稍一摊平,直接就成了一个垫子,可以坐上去。 旁边锅中咕噜作响,热气不断透过斗笠。 香气亦不断蔓延开来。 道人盘坐不动,眺望远方。 三花娘娘眼睛好像已经睁不开了,时不时就要揉一下,却又撑着不睡,要学着道人一样往远处看,又要不时扭头看一眼旁边的铁锅,实在困了就爬起来去把今日那些从山神庙中得来的、被踩坏了的橘子和梨喂给马儿吃。 时间流逝,悠然缓慢。 山顶野草上的露珠慢慢干了。 不知不觉,小女童已经垂下了头,眼睛半眯,似在思考人生。 “好了!” 宋游终于揭开了盖子。 “刷!” 小女童瞬间抬头起身,跑去取来了碗筷。 “坐吧。” 宋游招呼她围锅而坐。 燕子很少吃人做的食物,更不吃禽类,就不为难他了。 此时锅中是一大锅鸡肉,只有几样野菜作为点缀,铁锅旁边又贴着几个薄饼,已经成了金黄色,透出的是令宋游熟悉又久违的香气。 自然地,宋游第一筷子,便夹向了一个燕米饼子。 三花娘娘也是有样学样。 宋游咬了一口。 女童也咬了一口。 饼子表面是金黄的,有着粗糙的质感,底部却已经被烙成了褐红色,一口咬下去,口感略显粗糙,但又十分香甜。 “……” 宋游沉默了下,熟悉的感觉自然带出尘封已久的回忆,品悟起来,便不再局限于玉米饼本身的味道了。 不过他也没说什么,只夹着饼子,将之摁进柴火鸡的汤汁里,等到吸饱了汤汁,这才又夹起来。 三花娘娘同样跟着学,一边做一边紧盯着他,连淹饼子的时间也和他一样久。 这种动作总让人觉得可爱。 不过当想到未来的有一天,老农赠予宋游的剩下几根燕米中,会有一根少了一半米粒,被她做成和今天相差不大的饼子,然后以和今天差不多的动作淹进一锅柴火耗子的汤汁中,这份可爱之中,便掺杂了一抹怪异。 “三花娘娘觉得如何?” “三花娘娘觉得好吃!” “吃肉吧。” “吃肉!” 宋游夹向了第一块鸡肉。 小女童这才跟着做。 起码是两三年的大红鸡公了,肉质其实有些老硬,炖煮之后则显得紧实,鸡皮也富有弹性,同样吸饱了汤汁,也吸足了香料的味道,这一口下去便让宋游和三花娘娘觉得昨夜的邪魔没有白除了。 “好吃!” 小女童赞叹之余,严肃思索。 宋游则不说话,默默享受美食。 这一刻昨夜疲劳一扫而空,天地辽阔而内心满足,无疑是旅途中难得的舒畅时候。 于此同时,远处山间有些喧闹。 …… 一群村民鼓起勇气,结伴上了山神庙。 本是想看看昨日敬奉的六畜今日还剩下了什么,也收拾一下山神庙,只是知晓山神要吃六畜,又见有人供了小女娃去,心中不由害怕,便叫上了一大群老人和年轻人一并前来。 却只见山神庙前,六畜除了鸡以外,其余的都没有少,被拴在树上,山神庙前一块青石切面为碑,上面写有文字,庙中则已是一片狼藉。 最令人震惊的是,山神像已然碎裂。 “怎么回事?” “遭了!” “定是昨夜那道士!” “这上面有字!” “认字的来念一念!” “张三公,张三公来念!” 一时所有人全都围在了山神庙门口、山石碑前边,盯着上边的文字。 有人念出声来。 众人皆惊。 这才知晓,昨夜那道人,既不是来供山神的,也不是来偷六畜的,乃是知晓此地有邪神,特来诛除的真神仙!也只有真神仙,才会在除了邪神之后放着珍贵的牛羊马不取,连猪狗也不要,却只取了一只最不值钱的鸡走。 若非垂怜世人,便是喜爱吃鸡。 第四百四十二章 明德九年秋游至阳州 山民们震惊与议论之余,可能谁都想不到,他们猜想的神仙、昨夜除了邪神的高人,此时就在隔空相对的另一座山头,正与童儿一起,美美的吃着一锅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美食。 “道士!你说谎了!” “嗯?” “你说谎了!” “什么时候?” “昨天!” “昨天什么时候?” “你和那些上香的人!说谎了!” 小女童双手抱着一块鸡肉,却是拐筋那一块,土生土长几年的大公鸡,这一块拐筋那叫一个结实,只见她两只手用力抓着拐筋往前扯,牙齿又咬着往反方向扯,费了不知多大力气,等到拐筋一断,整个人的上半身都往后猛仰了一下,脑袋也一阵晃颤: “三花娘娘听见了!” “三花娘娘说话的时候,要把嘴巴里的东西先吞进去再讲话。” “哦……” 三花娘娘从善如流,老实照做。 只是拐筋坚韧,嚼起来又硬又弹,好在它并非单纯费劲而没有滋味,反倒嚼起来满是土鸡的肉香,只要牙口好,越嚼越香。 三花娘娘也不是个会浪费的猫。 于是又费了不少功夫,将之嚼烂,一口吞下,这才继续抬头盯着道人,说道: “三花娘娘听见了!” “转移不了呢……” 宋游无奈的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却也不急不忙,反问道:“那本是权宜之计,一片好心,如何能叫说谎呢?” “唔?” “就好比三花娘娘。”宋游放下筷子,慢慢说道,“刚刚吃饭的时候,听三花娘娘吹起自己在庙中智斗山神的场景,可谓风采无两,可是在这个过
相关推荐: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鉴宝狂婿
蝴蝶解碼-校園H
旺夫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猛兽博物馆
秘密关系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