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女儿的白丝婚纱孕肚 > 第170章

第170章

仙,回到长京,才是道人心中的神仙日子。 第三百三十二章 狐狸与尾巴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天气又寒了几分,道人又点上了火炉,将手凑近火炉烤暖,互相搓一搓,对着嘴边哈一口气,便拿起了旁边的书。 门外突然钻进来一只小女童,弓着腰缩着脑袋,头上扎了两个小丸子,发量很大,两个丸子每一个都比人家只扎一个丸子还大,此时头发上落满的雨点好似无数白色的小珍珠,而她手上拿着两个馒头,一脸严肃的递给道人: “吃吧!” “总是让三花娘娘替我买早饭,这可怎么能行?”道人放下书接过馒头,又抬眼瞄向她的头顶,“何况外边还在下雨。” “谢谢三花娘娘。” “谢谢三花娘娘。” “不客气。” 小女童在他旁边坐下来,这才抬起手,在自己脑门上拍拨几下,很轻松的就将水珠全部拍掉了,又满不在乎的对道人说: “只是下雨而已……” “三花娘娘不吃吗?” “三花娘娘昨天晚上吃过了,顺便捉了两只灶马,把燕子也喂了。”三花娘娘一边说着,一边端来小板凳,拿来书在炉子另一边坐下,伸手过去感应了下火炉传出的温度,顿时就眯了眯眼睛,头也微不可察的摇了摇,似是极为喜欢,然后便翻开书,缩成一团,认真看着,整张小脸基本上都被书给挡住了,只从后边传出她的声音,“那个燕子怪得很,虫子都吃,却不吃耗子。” “在三花娘娘眼中,我和马儿不也奇怪吗?” “唔……” 三花娘娘还是摇了摇头。 不吃耗子可怎么行? 但也不多说了,只将心神沉入书中,为了当老师而进行学识积累。时不时把书略微往下挪,头则往上伸,好使目光从书的上沿透过去,看看自家道士吃得怎么样、吃了多少了。 过了好久才传出她的声音: “对了!” “怎么了?” 道人一边吃着馒头一边看她。 却只见小女童已把书放下,好似想到了什么严肃的事情,郑重的对他说:“这几天天天在外边买饭,都花了很多钱了,我们还没有挣钱!昨天晚上你睡着的时候三花娘娘在家里乱翻东西玩,翻出了以前的小旗子!” “什么小旗子?” “挂在门口那个。” “店招啊……” “店招!” “可是我最近有些犯懒,不太想开店做生意。何况在城隍大人的治理下,长京的妖鬼害人之事已经很少了。” “你好懒啊……” “自然是比不得三花娘娘的。”道人无奈叹气,“不然的话我早和三花娘娘一样厉害了。” “!” 小女童又愣了愣,想了想才对他说:“那没有关系,三花娘娘现在变得更厉害了,又可以捉耗子,又可以捉妖打鬼。” “那怎么能行?” 道人心里想的却是,到时候三花娘娘出去捉妖打鬼,自己岂不是还得在背后跟着? 那跟自己亲自去又有什么区别? “可以的!” “会累着三花娘娘。” “三花娘娘不累!” “有危险的。” “三花娘娘很厉害!” “会耽搁三花娘娘读书的吧?” “道士说了,不能一天到晚读书,所以要花些时间去赚钱。” “……” 这个理解宋游是佩服的。 笑了一下,宋游也不多言了,就当给自家猫儿的锻炼和乐趣了,于是对她说道:“那我便又得靠三花娘娘养活了……” “!” 小女童神情一凝,无比郑重: “没事的!” “……” 道人不禁摇着头。 这都什么癖好? “下午雨就停了,雨停之后,我们出去走走吧,三花娘娘整日在家读书,实在不好。” “去哪里?” “鹤仙楼怎么样?” “鹤仙楼!” “之前我们离开长京的时候,别人毕竟出城送了我们,如今回来了,于情于理,我们都该去拜访人家一下,这叫礼节。” “礼节!” “是……” “礼节很贵。” 女童说完,忽然扭头看去。 只见一把白色绣梅花的油纸伞出现在了门外,握着伞柄的是一双纤白的手,是从骨节中透出的漂亮,伞下则是一名绝美女子,衣着素雅,在这初冬时节身上披了一件似乎由狐皮做的披风,将近纯白,上边也沾了无数雨点,挂在毛丝上,像细密的小珍珠。 身后同样一名娇俏女子,却身着艳丽,作侍女打扮,撑了一把绿花伞,也披着狐皮披风,跟在后头。 两人来到门口,一个面容平静,一个笑意吟吟,都往里看。 “道长在说什么?” “……” 这可真是说谁谁到。 宋游放下书册,连忙起身:“贵客到来,快快请进。” 走在前边的女子收了伞,后边的女子立马接过,随即自己也收了伞,放在门口沥水,前边的女子提起披风裙摆,跨了进来,侍女也紧随其后。 “见过三花娘娘。” “三花娘娘也见过你。” “三花娘娘在看书么?” “在读书!” “三花娘娘勤奋好学。” “对的!” “两位请坐。”道人对她们招呼道,“只有宽板凳了。” “上次来不也坐的宽板凳吗?” “招待不周。” “道长何须说这些。” 晚江姑娘坐了下来,侍女则笑吟吟站在她身后,两人又对旁边的三花娘娘点头行了礼,顿了一下,才由侍女对道人说:“倒是道长,回京几天了也不来看望一下我们,幸好我们从别地听说了道长回京的消息,不然怕是现在都不知道。” “在下性子懒散,加上这几日下雨,这才没有去拜访。”道人说道,“刚才与三花娘娘说起鹤仙楼,便是打算下午雨停后便去拜访两位,不料却是两位先行一步到了我们这里。” “不信。”侍女笑嘻嘻道。 “……”晚江姑娘则摇了摇头,无视了这个话题,像是侍女的话与她无关,也对此不感兴趣一样,只继续看向小女童手中的书,像是串门的亲戚好友关心家中小孩的学习似的,“三花娘娘在读的是什么书呢?” “儿歌总编。” “儿歌总编啊。”这位长京极具盛名的女子似乎对蒙学书籍也有些了解,说道,“听说此前有人觉得儿歌总编太过直白,虽对儿童无害,却也对品学修养与日后的成才没有帮助,于是新编了一本,叫小儿语,现在大家都读这一本了。” “不知道,道士买的。” 三花娘娘很诚实,说完便看向宋游,想听听自家道士的解释。 “三花娘娘只是一只猫,无需懂那么多人间的道理和规矩,只需多学一些知识就可以了。” “妖怪只要混迹人间,定是要懂人间的道理和规矩的。” “足下说得在理。”道人说道,“不过三花娘娘虽是一只猫,但生性聪明伶俐,妖怪行走人间,该懂的道理她都懂得差不多了,以我看,有些地方她比人还要做得好,至少比我要做得好,实在无需再学别的了。” 小女童听到一半就不再看道士了,而是假装认真读书,面无表情,其实耳朵竖得很高,心里也高兴极了。 晚江姑娘便露出思索之色,也不知想了些什么,微微一笑,移转了目光,继续问道: “道长此次回来,又何时离京呢?” “过个冬就走。” “那时间还长。”侍女听了,立马说道,语气俏皮,“道长若有空,可以再来鹤仙楼找我们。” “是。”晚江姑娘也点头。 “两位既为一体,又为何一站一坐呢?”宋游不禁问道。 “尾巴本就该在身后啊。”晚江姑娘说。 “要么一站一坐,要么都坐着,要么都站着,总得选一样吧?”侍女则说道。 “……” 这两人说话分工倒是明确。 道人心中不禁暗自摇头,随即才又看向她们,问出了自己关心之事:“听说去年长平公主在朝中的势力已被连根拔起,人也被羁押,两位应该已经恢复自由之身才对,为何直至现在还留在京城呢?” “道长这么想我们走吗?” “勿要无礼。”晚江姑娘偏头说了一句,随即才长叹着说,“虽说晚江已恢复了自由身,不过在这长京不觉已有十年了,十年不短,即使对于我们来说也不短,更何况啊,有时候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在这段时间中做了多少事情。就好比晚江,此前想要离京,如今自由了,随时可以抛下长京的一切离开这里,再也无人可以在这世上见到名为晚江的女子,可不知怎的,竟有些不舍,心中空空落落,不愿快速离去。” “嘻嘻,主人说得对,我们只是可以离开了,不是必须离开。” “其实我们妖族寿命虽长,大多时候却都单纯而枯燥,这十年在我们的生命中,也是特殊的,大抵是舍不得与这特殊而忙碌的十年彻底告别吧。” “不愧是主人,就是会说话!” “道长面前,不得无礼。” “是……” “原来是这样。”道人点点头,觉得倒也合情合理,而对于两人分饰两角的把戏,他既不多询问,也不去拆穿,只是继续问道,“那两位现在还是在鹤仙楼抚琴卖酒么?” “想弹就弹,不想弹就不弹。原先我们就是这样的,可是好久没这么自在过了,这种感觉可真好。”侍女笑道。 “全看兴致了。”晚江姑娘说。 “不过道长若来我们那,想听琴的话,主人定是愿意抚琴的,哪怕一日不休都行。” “当年在长京,与君初相识,便似故人归,何况久别重逢,道长若是来访,又想听琴,晚江自然乐意之至。” “两位一直这样么?” “怎样?” “没什么……”道人摇了摇头,看了眼旁边假装认真读书的三花娘娘,继续问道,“两位打算何时离去呢?” “明年吧。” “明年开春。” “去哪呢?” “会去阳州吧,阳都有不逊于长京的繁华,又比长京少了许多权谋争斗,也许会去那里过段时间。” “那是我们第一次与公主相遇的地方。” “原来如此。” 道人不禁点了点头。 阳州阳都啊…… 听说那是天下第二城,烟柳繁华之地,文人墨客高官权贵皆痴迷阳州,自己开春之后,一路南下,过了丰州,定是也要绕到阳州区走一圈的。 第三百三十三章 礼尚往来 “道长是怕我们留在长京,还有什么图谋吗?”晚江姑娘无奈问道。 “还以为与道长已是故友,道长离去三年,主人还常常念着道长呢,没想到道长竟然如此防备我们,真令人难过。”侍女几乎嘤嘤出声。 “休得胡言。” “这可不是说谎。” “感觉两位玩得很开心。” 道人在旁边以炉煮茶,动作缓慢:“不知两位是只有在外人面前这样,还是平日独处时也会这样?” “皆是无奈之举。” “世界之大,同类却没有几个,人世繁华,可妖怪学得再像人,毕竟不是人,心思哪里能与人完全相同,人又哪里能完全体谅我们。这天下间能体谅人妖不同的人,除了道长,恐怕没有几个了。”侍女说道,“自然平日里便只得与自己说话、自娱自乐了。” “请两位喝茶吧。” 道人提起茶壶,分茶三杯。 侍女见状便也解下披风,左右看了看,见墙上有挂衣服的木钩,便很随意的将披风挂了上去,随即也走过来和主人同坐。 先伸手烤一烤火,随即双手捧起茶杯,不由得眯了眯眼睛,似是火炉和茶杯上传来的温度令她感到十分幸福。 主仆二人举杯饮茶,这才说道: “道长放心,如今长平公主已被羁押,大事已不可为,无论此后皇帝如何发落,她都不可能东山再起。我们与她的约定也确实到了头,今后就算她再有什么要求我们也不可能照做了,更不可能祸乱朝廷。”侍女捧着茶杯,身体几乎缩起,显得异常娇小可爱,笑嘻嘻说,“何况如今的大晏可正是前所未有之盛世,怕是上古时候传下来的大妖,想要兴风作乱,也不会傻到选择这样的时代。” “与公主殿下情谊虽尽,然而毕竟仍是故人,留在这里,除了不舍,也有最后送她一程的意思。”晚江姑娘姿态端庄,言行举止也异常大方。 “原来如此。” 宋游对她们点了点头。 “都说我们狐妖奸诈狡猾,最爱骗人,可道长出身伏龙观,定然知晓,这只是近几十年来才有的说法,此前我们狐妖在民间传闻、道家书册上边的记载可都是祥瑞圣洁的象征,绝不会随意骗人,更不会欺瞒道长。”侍女说道,“道长尽请放心。” 晚江姑娘举杯饮茶,抬袖遮面。 明明神情平静,毫不故作姿态,可她实在太美,气质出尘,虽不是风情万种,却也一样使人着迷。 “若说别的图谋,或许真有一样。”侍女又对他说道。 “愿闻其详。” “主人比我会说,便请主人说吧。” “正如先前所说,天下之大,同类却少,世间繁华,却缺乏知心者,像道长这般能将妖当妖看,又能将妖当人看的人,便更少了。晚江先前说,与君初相识便似故人归,并不是谎话。”晚江姑娘放下茶杯,语气平静却又直接,端庄而不遮掩,“妖怪寿命长,狐祖很了不得,狐妖的寿命便更长了,此次离京之后,漫长的年月里只觉得茫然,既与道长结缘,便想与道人结为老友,不说相伴百年,就是相伴几十年,每年只去拜访道长一次两次,饮酒作乐,煮茶抚琴,说一宵话,也能为余生解了不知多少无聊苦闷了。” “所以这个图谋,便是道长你呀!”侍女坐在旁边笑嘻嘻看着道人。 “……” 道人一时不禁也有些沉默。 倒不是因为她们的直接和心思想法而沉默,而是她们的说话方式,实在有些新颖。 不过他也说道:“在下明德元年下山游历,为期二十年,二十年后会回道观,道观位于逸州灵泉县阴阳山,两位若愿来访,自然欢迎。” “那便说好了。” “是。” 道人停顿了一下,忽然想起一事,便又问道:“不知两位可对越州有什么了解?” “我们是南边的狐狸,自小在阳州修行,对越州之事毫不知晓。”侍女想也没想的就回道。 “我们祖籍越州,虽自小离去,但对越州之事,也知道不少。”晚江姑娘微微低头,“道长若有所问,晚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道人无语的看着她们。 就是旁边的正在埋头苦读的三花娘娘也抬起了头,愣愣的看向他们,目光一下放在这个身上,一下又转到那个身上去。 甚至侍女也转过头,把自家主人盯着,面露疑惑之色。 绝美的女子则一脸平静,为道人解答:“尾巴有时会不听话。” 道人闻言,不由瞄了眼身边女童。 女童一脸严肃与惊讶—— 原来狐狸的尾巴也会这样! “在下此次行走北方,走到越州,有时感悟天地灵韵,与当地山水交流,感觉曾有了不得的大妖或修士在此,只是细找却又没有找到,不知这些大妖与修士都去了哪里呢?” “道长有所不知。”晚江姑娘如实答道,声音诚恳而温柔,让人信服,“越州本就是灵韵深厚之地,自古以来都容易催生妖怪精灵,自然也有不少从古时候便留下来的大妖,甚至有些妖族有了传承。只是十几年前塞北人进军越州,屠杀千里,冤魂遍地,血气冲天,煞气盈溢,而妖怪之间的秉性智慧差距比道行的差距还大,越州的妖怪精灵大多便走出了两条路。” “请赐教。” “有些借血煞之气修行,吞吃冤魂,甚至在战争掩饰下吞食活人,修为一日千里,便迅速壮大,成了邪魔,也就是北方作乱那些妖魔了。剩下的不愿同流合污的,便只好离去,或是有识之妖,知晓天宫必定来除,为了避嫌,也只得被迫背井离乡。” “原来如此。” “至于他们都去了哪,晚江就不知晓了。” “这些妖怪也多,不乏有大本事的,说来话就长了,要是道长想知道,下次来鹤仙楼,我们慢慢讲给道长听。”侍女说道。 “定要去拜访的。” 小楼实在简陋,外头寒雨不歇,屋中虽有木桌,桌子却空着,几人围着小火炉而坐,火炉上煮着茶。怕是任谁也想不到,长京最具盛名的女子因身染重疾在鹤仙楼露面的次数已经越来越少了,此时却解了面纱,与一名道人同坐此处,围炉谈话。 狐狸的本性渐渐显现出来,饮茶之余,还烤了鸡蛋吃。 双方谈了许久。 有时候宋游甚至有种感觉,其实自己坐在旁边,无需说话,无需应答,她们俩一唱一和,也能说得下去。但想到狐狸本就生性好动,好动和神经病的程度都超过猫儿,在长京装出这幅高冷不理人间烟火的模样,实在为难她们了,怕也憋了很久,便也觉得合情合理。 “告辞。” “道长不必远送。” “两位慢走。” 宋游站在门口送她们。 晚江姑娘重新带起面纱,两人也都撑起伞,慢慢消失在了烟雨中。 道人也回了屋。 可没一会儿,那名侍女却又回来了,不知从哪买了一串糖葫芦,拿在手上,递给火炉边上捧书来读的三花娘娘。 “刚出去不远,便看见一家店,店主做了糖葫芦,雨天无人问津,甚至苦恼,想着三花娘娘年纪小,不知喜不喜欢,便买了一串。” “唔……” 小女童扭头看向道人。 道人露出微笑:“三花娘娘可得谢谢人家。” “谢谢人家!” “我叫一一。” “谢谢依依~” “三花娘娘真可爱。”侍女笑着说完,站在门口却不进来,只又看向道人,“此前忘了问了,道长下次离京出游,又往哪里走呢?” “会往南边。” “南边啊,丰州么?” “先去丰州。” “丰州还有一段顺路呢。”侍女笑着说,“料来同游一程是比同船渡更大的缘分,若是时间对得上的话,请道长不要拒绝与我们同行。” “还早着呢,到时再说吧。” “那我便走了,道长有空记得来鹤仙楼。” “一定登门拜访。” “道长无需重礼,若非要带,就带一只鸡。”侍女对他眨眼睛,“狐狸都喜欢吃鸡。” “一定。” 道人还是这么说着。 侍女这下才是真的走了。 道人转过头时,三花娘娘已经拿着糖葫芦吃起来了,整只人坐在小板凳上,好小一团,见他看过来,便仰头看他,随即举起手上糖葫芦。 “道士你吃。” “既是送给三花娘娘的,三花娘娘自己吃就好了。” “三花娘娘送给你吃。” “……” 道人看了看最上边那颗被她舔得水光发亮的糖葫芦,摇了摇头:“三花娘娘吃吧。” “不吃算了。” “别人的糖葫芦不能白吃,下次我们去拜访他们的时候,就由三花娘娘提着礼物吧,假装是三花娘娘还的礼。” “那只鸡吗?” “可以。” “鸡更贵……” 三花娘娘不禁皱起了眉头。 猫儿自是明白还礼的道理的,这一点无需人教,但是三花娘娘通过自己的不懈学习,又学到了人间的算术本领。 此时便不禁犯起了难。 手上拿着糖葫芦,低头看了又看,眉头皱着,面露纠结,随即忽然抬起头:“三花娘娘今晚上捉两只耗子给她送过去,就当是还礼了。” “这……” “狐狸要吃耗子的!”三花娘娘十分肯定,“狐狸都喜欢吃耗子!” “……” 道人想要在脑中想象出那迷倒长京的女子吃耗子的画面,却发现如何也想不出来。 不过迎着猫儿的目光,他却点头: “这样也好。” “!” 三花娘娘立马郑重点头,这才拿着糖葫芦心安理得的吃了起来。 大不了到时候给她挑两只肥的! 第三百三十四章 知鼠达礼 “三花老师,我又来请教你了。” 门外忽然传来隔壁女侠的声音,随即一道人影走了进来。 正在一边翻书一边吃糖葫芦的女童顿时一愣,抬起头来往外一看,立马板起了一张小脸,神情凝重,盯着走进来的学生,如临大敌。 “哟!三花老师在吃糖葫芦啊?” “是的!” “

相关推荐: 淫魔神(陨落神)   乡村桃运小神医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我的风骚情人   我的傻白甜老婆   篮坛大亨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婚里婚外   开局成了二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