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女儿的白丝婚纱孕肚 > 第44章

第44章

外走,也是奇妙。 这果真是妖精鬼怪的世界,除了那些有道行的讲规矩的妖精鬼怪在中间建了集镇,这条路上也有无数道行不够、缺乏智慧的小东西。 宋游看见一种小精怪,四肢直立,仿佛人形,长得又与人不同,只有巴掌高,身后背着一个与巴掌差不多大小的小房子,辛辛苦苦赶路,既不是从那集镇来也不是要到那集镇去,只沿着路走。 大雾茫茫啊,既不知往哪去,也不知为哪般。 又看见撑着伞在树干上行走的小人儿,是精致女子的模样,伞也是花伞,只是她在树干上是倒着走的,头朝下,脚朝上,踩着树干下沿。 不知为何不会掉下去。 也不知为何要打把伞,那伞不仅不能遮雨,下雨的时候恐怕还要积雨。 还有边走边嚷嚷的人。 这些人也长得很小,比巴掌还要小一点,四肢直立,仿佛人形,又生得与人不同,身上几乎裸着,只两三条布条,可说是遮羞吧,这布条又并没有遮住它们的要害,反而都裹在了其它地方。 听不懂它们在说什么,只是声音刺耳,语气激烈,可是它们面前本什么都没有,像是在与空气说话。 有意思的是,它们只在无人看见的时候才如此说话,一旦有人看见,立马就闭上了嘴。 宋游起初还以为它们在与自己说话,反复看了它们好几次,这些小人儿便嚷嚷、安静了好几次。宋游觉得有趣也疑惑,后来见路上别的妖鬼精怪走过时它们这样,才明白,这大抵是它们的天性。 “道士我好像吃菌子中毒了!” “你根本没吃。” “是哦……” 渐渐离集镇越来越远了。 路旁行人逐渐变少。 身前雾重重,身后雾重重,山间小路上光亮逐渐变少了,只这一点萤火,在山间缓行。 隐约辨得出还是之前的路。 不知何时,视线之中除了自己已再见不到别的光亮,偶尔依稀辨得出一丁点,也都在雾中几乎看不出了,周边则开始有了邪物跟随。 “道士……” 三花猫小声提醒。 “没事。” 宋游提着灯笼,继续往前走着。 黑夜与山雾之中看不清邪物的模样,有着这灯笼火光的威慑,它们也不敢太靠近,只隐约能看见藏在黑暗中的影子,能听见它们的喘息,或是能听见它们在发出细微的听不清也听不懂的声音,以此感知到它们的存在。 可似乎活人对它们的吸引力远比这山间常来常往的妖精鬼怪更大,渐渐地,它们竟是越聚越多。 这东西和人一样,一旦数量多了,胆子就大了。 于是它们开始离火光越来越近。 “越来越多了……” 三花猫小声的对宋游说。 她的身体已经悄悄紧绷了起来,毛发开始竖起,脑中思索着,要是自己吐一口火,能不能把它们吓跑。 渐渐的它们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火光的外围,在黯淡光芒映照下已经看得清楚了。 果然多种多样,奇形怪状。 或是天地之间因不同巧合诞生的邪物,或是充满怨恨的阴鬼,或有实体,或身影虚幻,或是人形,或是扭曲,有的好看,有的丑陋,有些只保留了恶兽一样的攻击捕食本能,有的则有扭曲的神智,能听懂人话。 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 有些还可以入药,全身入药、部分入药,做出来的药妙用无穷,比如不说假话、胆子变大。甚至有些捉住了可以直接烹食,也有奇特的功效。前面集镇中就有卖有关它们的东西,或是某些邪物死后化作的物件,或是它们躯体的一部分,有种万物皆可烹食、万物皆可入药的感觉。 前提是能捉住、会煎药、敢下嘴。 可不要把它们与妖精鬼怪联系起来。 妖精鬼怪也是不喜欢它们甚至畏惧它们的。它们在妖精鬼怪心中的形象和在人心中的形象差别不大,妖精鬼怪在它们眼中也和人差不多,最大的差别在于妖精鬼怪多半有些道行,不是那么好对付。 面对这一幕,怕是集镇上的许多道行不浅的妖精鬼怪也要被吓一大跳,要么提着灯笼往回走,要么就得想别的法子脱身。 宋游却是毫无畏惧,边走边看。 渐渐已被它们围了个圆,里三层外三层。 就是枣红马也开始感到不安,屡屡扭头看宋游,待宋游对它微笑安抚,它才安心一些,继续抬蹄往前。 这些邪祟无疑怕这灯笼。 灯笼火光不动,它们就不动,只在外头贪婪的盯着。灯笼火光往前一步,身后的就蜂拥着往前一步,身前的则挤攘着后退一步,有些还被挤到摔倒在地上连滚带爬的后退。胆大无脑的,开始频频瞄向枣红马身侧的阴影,想往影子里跳。 “呵……” 宋游笑了两下,忽然出声,好奇的问他们:“诸位可是想要吃了我们?” 一时没有回答。 邪祟只盯着他们。 眼中的贪婪说明了一切。 宋游却并不满意这种沉默的回答,笑着摇了摇头,举起手中灯笼,说:“你们要是回答我,我就把它灭了。” 一些能听懂的邪祟面面相觑,随即鼓圆了眼睛,一声声奇怪的声音接连响起: “是!” “是……” “是!” “……” 宋游又好笑的摇了摇头:“你们真傻,这灯笼又烧不到你们,怕什么?” 不过他倒也讲信用—— 只停下脚步,提起灯笼对准一吹。 “呼……” 灯笼中的火光顿时熄灭。 山间唯一的光亮也消失了,成了死寂的压抑的透不过气来的黑。 黑暗中那群邪祟立马如同决堤的潮水一样,争先恐后,前赴后继,兴奋的朝中间那一人一马一猫涌了过去,又是挤挤嚷嚷。 “篷!” 忽然之间,山间又亮起了光。 这光却不是白光,不是绿光青光紫光,而是一道明黄黄红彤彤亮闪闪的火光。这火光不自前后来,也不自左右来,是从这身周上下、四面八方的每一处亮起来,无处不在,瞬间就照亮了半边山。 与火光一同的,自是铺天盖地的火。 什么邪物也化作了虚无。 第七十七章 你们是人是妖? 火光熄灭,这山间已恢复了黑暗。 山风吹过,风声好纯粹。 宋游站在原地,仍旧提着灯笼。 只见他将之举起,偏头对着灯笼再吹一口气,灯笼中立马就又亮起了光芒,和先前一样。不过才迈出一步,他停下想了一想,摇一摇头,又把这灯笼吹熄了,好好收起,挂在马儿背上,只借星光缓行。 马儿识途,领他原路返回。 不知不觉路又变回了山间小路,当回首望去,看见的山景和灯光与最开始一般无二时,就意味着已经走了出来。 宋游并没有回到原本停歇的地方,而是原地又找了一处平坦地,重新铺开毛毡,盘坐下来,在腿上盖上毯子,看着远方那片灯火出神。 那些邪祟自是留不到他心中。 只有路上见的稀奇,集镇中的见闻,才有一些值得回味的价值。 这无疑是一场奇妙之旅。 在阴阳山上修行,哪怕道行再深,又如何见得到这般奇妙之事? 最美妙的,反倒是与小鬼的相遇。 这场相遇实在纯粹与简单。 宋游以前读过不少古人描写的妙遇文章,当时不觉妙趣,如今自己亲自遇上了才体会到,这如水一样的缘分与相交真是让人回味无穷。恐怕这短短一两个时辰的相谈,几十年后也难以忘怀。 “道士……” “嗯?” “你在做什么?” 三花猫爬了过来,满脸疑惑的凑近他。 “没死。” “那你在做什么?” “发呆而已。” “哦。” “三花娘娘知道什么是发呆吧?” “三花娘娘经常发呆。” “那想来功底一定很深了。” “为什么你放的火那么厉害?” “嗯?” “为什么你放的火那么厉害?” 三花猫在他面前坐下,坐得端正,仰头盯着他看,眼睛里有光闪烁不止。 “也许你以后也可以。” “要怎么才可以呢?” “三花娘娘是只好学的猫呢。” “要怎么才可以呢?” “三花娘娘须知,一个法术要想变得厉害,与自己的道行、在这门法术上的造诣,甚至天时地利、自己的心境都有分不开的关系。” “听不懂。” “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自己的道行了。”宋游朝旁边低下头,与三花猫对视,声音柔和,“三花娘娘很会捡柴来烧火是不是啊?” “是的!” “这就好比捡柴来烧火。你的道行越深,就可以往火堆里放越多的柴,你放的柴也更好烧。道行浅了,柴就不够,也都不是好柴。要想火烧得大就得要很多柴,且都是好柴才行,要想柴多柴好,就要修行灵法,提升道行。” “唔!” “还有就是你在这门法术上的造诣了,好比你怎么摆柴、怎么点火。”宋游说,“同样多的柴,柴也一样,有的烧得快,有的烧得慢,有的火大有的火小,有的可以烧得干干净净,有的看似烧完了,拨开一看,其实里头还剩不少没有烧到的。要想烧得好,就要努力练习法术。” “唔!” “天时地利不必多说,在下雨天、屋子外面烧火,肯定不好烧,三花娘娘聪慧过人,一定知道的。” “知道的!” “还有就是心境与信念了。心境最是玄妙,最是难修,有时又最容易,每人都不一样,实在不好说。反倒信念很简单。”宋游说着,“五行法术虽然不像遁地术那样受信念影响那么大,可是也有影响的。两个人要是同样的道行,在这门法术上的造诣也差不多,同时间同地点一起比试,如果一方信心十足,一方心虚忐忑,肯定就分出胜负了。” “没有了吗?” “若只讲‘术’,就是这些了。不过若要达到高深,还得对不同的‘道’有自己的体会才行。”宋游笑道,“那就更难说了,要专心悟道。三花娘娘暂时无需去管它,顺其自然即可。” “唔……” 三花猫沉思片刻,继续仰头盯着他:“所以要怎么才可以呢?” “勤加修行,多多练习。” “三花娘娘一直在这样做!” “三花娘娘有恒心,有毅力,在下自愧不如。”宋游惭愧的说。 “那还要多久呢?” “不好说。” “要多久呢?” “世事难料,讲起来太复杂了。” “十年可以吗?” “也许可以。” “那我每天再多修行那么久、再多练习那么多呢?” “那也许要二十年了。” “啊?为什么?” “说来复杂……” “唔!” 三花猫趴了下来,认真听讲。 身下的毛毡逐渐被温暖了。 此时早已是半夜,头顶星河横空。 不知不觉间,只见远方山腰上的灯火陡然熄灭。再抬头时,天空已泛起了一丝鱼肚白,白里透黄,黄中泛青,青上是蓝。 宋游盖着毛毯眯了一觉。 三花猫缩在他腰间,最是暖和了。 …… 晨光从对面的山巅射来,旁边的柏树替他挡了一会儿,不过没过多久,太阳就上了枝头,光芒直直打在他的脸上。 “……” 宋游缓缓睁开眼睛,又小心坐起。 只是再小心也瞒不过猫的警觉,除非她并不想起来。 于是宋游还未离开被窝,倒是一颗猫脑袋先钻了出来,迷迷糊糊的转着头,眯着眼睛,左看右看,随即盯着宋游。 “要走了吗?” 三花猫一边问道,一边默认他要走了,便也从被窝里出来,打着呵欠伸个懒腰,坐下来等他。 “差不多吧。” 宋游说着也站了起来,面朝对面的大山,伸个懒腰,活动筋骨。 仲春时节,山已青了。 现在虽不是大清早,远处山腰上还是绕着一条白雾,淡淡的薄薄的,颜色浅浅的,没有白得浓郁、白得耀眼,看起来却只觉得更清爽。青山在这早晨透着淡淡的蓝,画面清晰而干净。 至于昨夜去过的山下…… 哪有什么大路?哪有什么集镇?哪有什么灯火?只是一片荒山,平地丛林,中间一条窄窄的小路而已。 “……” 宋游笑了笑,没说什么。 没过多久,再度启程。 马儿铃声叮叮当当,回荡在这重重大山之上、云雾缭绕之间。 宋游杵着自己的竹杖,绕了一座又一座山,三花娘娘也化作人形,拿着她的小竹杖,学着宋游,每走一步都要在地上杵一下。 不知道又走了多远的路,只知道太阳渐渐过了头顶,影子从一边斜向另一边。 临近三月,太阳也越发灼人了。 三花娘娘忽然哒哒哒小跑着从身后超过宋游,小手里竹杖高高举着,没跑多远便偏离了山路,冲上路旁的土坡,往前看去。 随即回头对宋游喊道: “前边有水!” “好。” 宋游对她道了谢,叫她下来。 过一个弯,果然听到水声,一条山泉从右边的山上淌下来,形成了一个小瀑布,在下方流出一条小溪。旁边还有一块平地,草长得浅,有前人在此用石头搭出了几座小灶,不知留了多少年,不知有多少人用过了。 便在此处歇脚,解决午饭。 哪怕只是暂时停歇,也要取下马儿的被袋,随即在它身上拍一拍,道一声辛苦,便让它自去啃食青草。 宋游盘算着,昨夜买的火腿片还剩一斤,买的菌子用芭蕉叶包得好好地,就连山间野果也没有压坏,正好在此休息,炖一锅火腿菌汤,想必会比昨天晚上干巴巴的菌汤更鲜美一些。 做下决定便开始收拾。 出来久了,荒山野炊已成习惯,只见道人动作轻快,毫不拖沓,女童亦是积极捡柴,积极烧火。 山间很快又起了炊烟。 这时候道人反倒没事做了,于是在旁边树荫下半躺下来,一边吃着野果,一边瞄向女童:“三花娘娘要去玩的话,就由我来烧火就好了。” “我来烧!” “那么保持小火就行,以三花娘娘的本事,一定不会搞错吧。” “不会的!” “三花娘娘也知道没有煮熟是有毒的吧?” “猫不吃菌子的!” “三花猫呢?” “三花猫也不吃!” “可是火腿和汤也不能吃。” “不会偷吃的!” “好……” 道人眯起了眼睛,专心享受此刻清闲,也细细感悟此时此刻的此方天地。 晴朗的春天真是舒坦,不冷也不热,春风吹过,还带着青草和野花的香气。这片大山安安静静,除了风声就只有马儿吃草晃荡的铃铛声,惬意之中不免有一种独享了此方天地此刻春光的感觉。肚子虽然空空,可有只小猫儿帮忙烧火熬汤,自己只需等着,很快就能尝到鲜美的菌子汤。这骗来的半刻清闲啊,不知怎的,好似比寻常的半天还要让人着迷。 渐渐也到了香味浓郁时。 小女童烧着烧着,突然抬起头来,伸长脖子,瞄向远处。 “有人来了!” “……” 宋游略微睁开眼,顺着她的目光看去。 只是道路蜿蜒,没多远就被挡在了山后,根本看不到什么。 过了一会儿,才隐约听见铃铛声,叮叮当当,数量似乎不少。又过了一会儿,铃铛声逐渐变得清晰,一队客商出现在了山路尽头。 四五个皮肤黝黑的成年人,两个十几岁的少年,牵着马骡,驮着货物朝这边走来。 宋游坐起来了一点。 这里有片空地,又有山泉,本是来往客商歇脚之处,这一行人看见宋游之时,虽然有些惊讶,谨慎的打量他了好几眼,但也过来取水喝,随即他们围坐在一起,拿出干粮分吃。 宋游的菌汤也差不多熬好了,他从树下爬起来,盛了一碗,给三花娘娘多吃肉,自己以菌子和汤为主,馒头作主食。 客商不断打量宋游。 宋游也时不时看他们一眼。 终于双方目光对视。 有位黝黑的客商朝宋游笑着点头行礼,宋游也连忙带上笑意,回了一礼。 于是对方便对他拱手,问道: “先生从哪里来?要走哪里去?” “在下从祥乐县来,要去平州南画县。”宋游回答道,“各位又是从哪里来?” “我们就从南画县来,要去祥乐县。” “那真是巧。” “这条路主要就是南画到祥乐,从平州到栩州。这条路走的人很少了,从中间上来或从中间下去的就更少了。”那客商笑了笑,“走这条路的多半都是我们这些来往于平州和栩州的商人。” “原来如此。” “先生走过这条路?” “第一次走。”宋游答道,“我是逸州人士,游历至栩州,要去平州。” “第一次走?” “是。” “……” 客商好像很惊讶的样子,上上下下又打量了一遍宋游,再看了眼旁边端着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吃碗中肉的小女童,逐渐皱起眉头,又转过头去与身旁同伴相视,不知道在交流什么。 这处山间一时安静下来,只有两个少年迷惑不解,却也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 只听客商突然开口问: “你们是人是妖?” “在下是人。” 宋游不慌不忙,诚恳回答。 第七十八章 也能称一句神仙 “你若是山间妖鬼,想要什么,只与我们说便是。我们走这条路走了几十年了,以后也还会再走几十年,你要什么我们都可以给你带。说不得以后每回从这里过,还可以坐下来与你喝一杯茶呢。”客商对宋游说,“你要是想为非作歹,这大白天的,我们人也不少,不好欺负,也不傻,不会上你的当,还是劝你熄了这份心思,去找别的人罢。” “足下误会了,我真是人。” “如何证明?” “千真万确,何须证明?” “可敢指着雷公说话?” “此山有山神,为何要指着雷公?” “哪位山神?小人却是不知……” “也罢,要指哪位雷公?” “周雷公如何?” 宋游便笑了笑,随口就来:“便请周雷公在上明鉴,我若不是人,降雷劈了我好了。” “……” 客商们又面面相觑。 心里知道这种誓言恐怕并没有多少真正的作用,不过一来宋游面善,谈吐也温和有礼,就算是妖鬼,也不像是凶恶的那种,加上一身道袍,行走山间还带了一匹枣红马,又能坦然发誓,倒也让他们松了口气。 转念一想,对方若真是妖鬼,敢在光天化日下对他们这一群人动手,还化作一道人模样,想来道行也不会浅,那他们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还不如和气一些,别激怒了人家,不产生冲突最好了。 “误会先生了!多有得罪!” “哪里的话。” 宋游连忙对他们说:“诸位行走荒山,谨慎一些是应该的。” 这种行脚客商的处世保命哲学,即使宋游已经遇到很多次,每次也都还是会觉得有意思。 “先生道路不熟,却敢独行荒山,不是妖鬼,定是高人,不知在何处修行?” “称不上高人,只是一游方道人,原在逸州灵泉县修行。” “去平州还有别的路,先生怎么走了这一条?” “走到祥乐县了,就走这一条了。” “这条路可是有妖怪的。” “在下胆大。” “昨晚先生睡在哪?” “荒山无主,处处皆可夜宿。” “果然艺高人胆大啊。” “心中坦然,便不惧妖鬼。”宋游笑着看向这群客商,“诸位不也在走吗?” “我们?” 客商与宋游来回交谈一番,虽没有放松警惕,却也觉得他不像妖鬼,不再处处防备,闻言只摇头说:“我们一是走惯了,知道哪里可以借宿,哪天走快些哪天走慢些能到城里或军镇边上。二来嘛,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往来平州和栩州就这条路最近了。另一条路虽然好走,不过要远得多,那条路上虽然没有妖精鬼怪,但是山匪强盗也不见得比妖精鬼怪好说话,我们不过是赚点辛苦钱,哪有那么多选头。” “有理。” “先生可有听说,每年都有人走这条路莫名失踪,也每年都有人在这里遇上鬼?” “愿闻其详。” 宋游看向这群客商,面前煮着火腿菌汤的锅还在咕噜噜冒泡,热气升腾,他对他们说:“可要来碗热汤?好下干粮。” 客商立马拒绝了。 宋游又拿起包野果的芭蕉叶:“我这也还有些山间摘的野果,可要尝尝?” 客商还是拒绝了。 宋游并

相关推荐: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蝴蝶解碼-校園H   婚里婚外   开局成了二姐夫   弟弟宠物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虎王的花奴(H)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