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扮演女配【快穿高h】 > 第247章

第247章

:“我爹爹不方便出门,不能到这儿来吃,他最近只能吃素菜,人都饿瘦了!我可以付钱!我让家里厨子们写保密书。” 他们家菜谱既然可以和酒楼合作,那应该是可以教的吧! 卢舟摇摇头:“不用,我教你吧。” 他脑补着姜濯爹爹卧病在家,日益消瘦,因为生病还只能吃清淡的素菜,姜濯为了扛起家业,不得不到姑丈家求学…… 卢舟:“只是做几道素菜我就会的!” 炒菜和蛋糕不同,观阳县百姓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会做,家常菜他们家也从来没藏过,哥哥也是从来不介意别人学去的。 卢舟心情沉重地跟姜濯回去,将春卷全给了姜濯,然后开始奋笔疾书一口气写了二十道素菜的菜谱。 下午的课结束,卢舟刚走,姜濯马上就拿着春卷回了太子府。 太子正和幕僚议政,听说皇孙回来了一阵吃惊。 这是怎么了? 平时不到约好的日子他可是绝不会来请安的,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他刚要叫内侍去喊姜濯过来,却听说姜濯往厨房跑了。 太子:??? 这是饿了? 听说贺家节俭,堂堂太师府,不至于把人饿成这样吧! 第215章 弹劾 太子府有自己的膳房,厨子也都是御厨,平时自己在府中自己开火就行了。 姜濯跑去膳房,把一众御厨和内侍全吓坏了。 太子妃和太子赶来时,他已经将菜谱教给御厨,让他们保证方子仅在宫中使用,不许带出宫去,不许私自教人。 御厨们茫然的答应了,姜濯又让他们对着菜谱看看有没有能做的菜蔬,晚上就吃这个。 见太子和太子妃来了,姜濯献宝似的将包在油纸里的春卷拿出来,一定要让太子和太子妃尝尝。 弄清怎么回事,太子夫妻二人哭笑不得,又有些感动。 没想到平时总是闲不住想乱跑的儿子,还担心着他们的饭食,关注着太子是不是瘦了。 一直跟着姜濯的内侍将菜谱的由来解释一遍,太子没让他们先试菜等明天再做,他儿子特意为他找来的菜谱,当然要马上就做才能不辜负儿子的孝心。 太子府膳房忙起来了,太子将儿子叫去书房考教,看看他这几日是不是光顾着玩了。 不料考着考着,话题就被姜濯带歪了。 他眉飞色舞给太子讲起卢舟同他说的京城物价,买一本书多少钱,什么书哪里有哪里没有,他们老家想印一本书多么困难等等。 他又讲起隆兴郡、朔州郡物资多匮乏,读书多难,讲着讲着父子俩还翻出大岐的舆图查起隆兴郡、朔州郡。 这舆图还是贺承业在朔州做督军时改良过的。 姜濯:“就是隆兴郡这样偏远的地方,有人做出了御厨都做不来的菜肴与点心,书籍匮乏,文教落后至此,也培养出了传胪,我大岐人才济济,一定还有许多许多能人异士尚未被筛选出来,父王,您应当建议皇爷爷广纳贤才!” 太子鼓励他,“既然是你吃饭吃出了这番感悟,不如你写折子给你皇爷爷?” 姜濯:“我?” 太子点头。 姜濯想了想,他也很大了,该为父亲和爷爷分忧了,“好!那我写完您帮我看看。” 太子自然答应。 他们父子俩交流完,膳房的菜也做好了。 民间尚未有铁锅时,御膳房其实早就有了。 古时君王贵族以青铜做膳食,后来有了铁,怎么会没人想到将铁做成炊具。 只是以前铁价昂贵,全要用来做兵器、做农具,寻常百姓用不起,也没人去推广而已。 锅具都有了,御厨也是会类似炒菜的烹饪方式的,只是他们从前多用铁制的厨具做肉,从没用来做青菜。 观阳锅传到京城时御厨自然也学了,不过这种传自民间的东西,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他们不会往宴席上端就是了。 姜濯爷孙三个,作为大岐最尊贵的人,怎么能吃这种小民之食呢? 因此,姜濯、太子从前从没吃过炒青菜。 姜濯游说不停,太子和太子妃也升起兴味来了,能有多好吃? 品尝之下,太子:“……” 太子妃:“……” 太子问:“这真是只用了白菜豆腐?” 太子妃:“是的。” 要入口的东西,配方又来历不明,她自然要派人去看着。 太子茫然了。 他粗茶淡饭的时候,他的臣民已经将白菜豆腐做这么好吃了吗? 御厨的手艺没得挑,即使是只看了一张菜谱,他们没琢磨多久就将菜做出来了。 若说炒菜就比他们平时做的好吃倒也不见得,太子平时吃的素菜滋味也十分不错,毕竟将普通的素菜做好吃才是最考验厨艺的,他们全是个中好手,给储君做饭菜,也是拼尽全力的。 只不过太子从前没吃过炒菜,新鲜的味道更容易让人觉得奇特好吃而已。 太子尝了好吃,膳房热好春卷,他便让内侍将还未动过的菜蔬和春卷送去给皇后和弘安帝尝尝。 太子妃欲拦,“今日已经晚了,不如明日将方子送去……” 太子:“无碍,时间还早,母后喜素,也爱吃甜的。” 姜濯:“我给皇祖母送去!” 太子便让他去了。 他是太子,是弘安帝的儿子也是臣子,往宫内送东西,尤其是吃食也是有忌讳的。 太子妃总怕他会招了喜怒无常的弘安帝不喜,但他知道,他父皇其实只是看起来吓人而已,哪次骂他也没有真生过他的气。 再说了,弘安帝就他一个嫡子,就阿濯一个嫡孙,只要他不想造反,只要他父皇信任他,谁还能动了他的地位? 他要真是对父皇敬而远之没了父子的情分,那才危险呢。 姜濯叫人装了菜和春卷跑去后宫献宝,扬言要给弘安帝上书,证明他在宫外没有瞎玩,连吃吃喝喝都是体察民情的。 弘安帝听说了,逗他要写正式的折子,到时候他要拿给他的阁臣们看,若写的好,还要让朝臣传阅。 弘安帝年轻时心思都扑在打仗上,和儿子相处不多,父子俩性格也不像,疼爱归疼爱,但太子从小就不怎么向他撒娇。 到了姜濯,倒是生出如普通百姓一般的隔代亲了。 别人怕弘安帝,姜濯是不怕的,他眼里弘安帝是无所不能威风凛凛的,老了也是全天下最帅最酷的老头,是他最崇拜的人。他现在依旧记得小时候弘安帝抱着他看大岐舆图,挥斥方遒的风姿神采。 既然说了要写,他便要动笔,绝不能只是说说,不但要写,还要写得够好,第二天他还拉着卢舟帮他一起想。 如何网罗到更多的人才? 这本就是一个很常见的经典考题,姜濯吃了一次炒菜就来了灵感,让卢舟又震惊又佩服。 是他从没想过的思路! 卢舟忍不住道:“阿濯你是如何想到的?” 姜濯:“嗯?” 卢舟:“我就想不到。” 他明明吃了那么多年! 卢舟叹服加星星眼:“阿濯你好聪明呀!” 姜濯忍不住一阵飘飘然,大受鼓舞,怂恿卢舟一起瞒着贺承业,也不要问颜君齐,靠他们两个自己写,看能写出什么样的成果来。 卢舟自然应允,兴致勃勃给自己加作业。 他们两个凑在一起忙着想怎么写文章,户部和京兆衙门正紧锣密鼓的搞调研。 翰林院的新翰林们也被两个衙门一起借走不少人,无论是登记还是统计,这些新晋翰林们都能干。 只不过让翰林们深受打击的是,他们不但算不过户部的前辈,而且还算不过京兆衙门的吏员。 虽说术业有专攻,大岐官和吏全然是两个系统,但自己寒窗苦读多年,从地方到京城,层层选拔,从上万人中脱颖而出,却只能干抄公文、跑腿、算账的工作,还是挺打击人的。 这就够受挫了,谁知就是这样的工作,他们做起来竟然不如一个连秀才都考不上的吏员,更受挫了! 有人受不了这个打击,一天就提出要回翰林院。 他们本就隶属翰林院,别的衙门借人也要讲你情我愿,他们不想干,户部也不能逼着他们干。 不过,只要现任的户部尚书和户部侍郎还管着户部,现在撂了挑子的翰林,往后也别想进户部了。 离开的有人惶恐,有人不服,也有人满不在乎。 榜眼梅孟希就很不在乎。 他早有心仪的衙门,一心只想去吏部,压根不在乎户部的威胁,京兆府那就更不在意了。 宗探花和贺颂之倒是没走,户部原本没找他们俩,这两人各有门路,想来是不愿意随他们成天往南城跑的,不想两人竟然都主动要参与。 主事便每日带着他们两个和颜君齐往京兆府衙门跑。 上街登统店铺的账目这事不需要他们干,他们脸皮太薄,文绉绉和那些铺子说半天,人家也不见得愿意给他们看。 还是京兆府的官吏们过去好使。 县官不如现管,南城的大小商铺没有不认识京兆府衙门官差的。 贺颂之、宗鸿飞等人出于好奇去旁观了两次,顿时对基层小吏与百姓的相处方式又有了新认知。 尤其是出身于名门望族,从小活在象牙塔,锦衣玉食饱读诗书的翰林,自信满满的尝试,灰头土脸的回来。 他们过去文绉绉的询问,却惨遭人生头一次被人嫌弃啰嗦、碍事,人家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只觉得

相关推荐: 人在T1当掌勺,李哥越胖我越强   迷糊的妈妈改编   七零,我成了年代文里的恶毒女配   花不误风约(娱乐圈先婚后爱甜宠1v1)   夫君他浑身杀气(双马甲 先婚后爱 1v1武侠甜文)   特工穿越七零年代苟成传说   噩梦(无限循环,囚禁)   仆人的女儿   绊惹春风[双重生]   亮剑从掷弹筒放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