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队后,有人欢喜有人愁。 念分配名单的胡玉兰也有些诧异。 她看看祝成蹊,又看看刚刚念过的叶知意、李为东他们,皱了皱眉,“这也太巧了吧!” 祝成蹊心想可不是太巧了么,但也做出一脸诧异的模样,然后晃晃悠悠地提着行李走到了真假千金他们所在的那一队,并朝他们一笑,意有所指道: “没想到我们居然分在一个地方,以后还请多多指教,一起在农村发光发热,把我们的大集体建设的更好。” 叶知意几个皮笑肉不笑地扯了扯嘴角,并没有接茬,倒是一直抱着胳膊自发排挤所有人的程玉颜奇怪地研究了她两眼。 这个病秧子有点厉害啊,居然能让叶知意这么吃瘪。 但是想到那被倒的一大壶灵泉水,程玉颜又狠狠瞪了祝成蹊一眼。 “哼!”她抱着胳膊,高傲地昂起了脑袋,还翻了个白眼。 祝成蹊暂时不想惹事儿,就当没看见。 很快,所有的信息都核对完成。 胡玉兰他们又赶紧安排所有知青按照分配情况上车。 祝成蹊随大流地往去北林县的卡车方向走。 胡玉兰盯着她晃悠悠的背影迟疑两秒,还是走过来把她行李接下来,说道:“我帮你提。” 祝成蹊本就走得慢,胡玉兰也有心放慢速度,两人很快就落后其他人一大截。 眼看其他人都上了车,胡玉兰才拧着眉看着祝成蹊问道:“你想换一个下乡地点吗?你们才闹过矛盾,要是你愿意的话,趁着现在最终名单还没下去,还可以换。” 祝成蹊没想到胡玉兰还有这番好意,第一次笑的真诚了些,但还是摇头道:“还是不了,毕竟才被误会过,我还是不让你们难做了。” 更何况其他地方情况未明,至少迎胜村的风气确实很好,她又有剧情先知,总比两眼一抹黑的强。 胡玉兰也只是见祝成蹊病怏怏的可怜,才这么一问,见她不愿意,便也没再提。 不过等将祝成蹊送上车后,她却专门找了开车的张师傅,说了下祝成蹊的情况,让他一定要把她的话带给县城知青办的同志,让他们务必逐级安排下去,仔细祝成蹊的情况。 张师傅本以为今天的接人和以往没什么不一样,没想到竟然还接了个身体不好的激进分子。 张师傅的媳妇赵云秀正好是知青办的干事,平日里也没少听她吐槽知青在乡下闹事儿,顿时神色严肃地点了点头。 考虑到祝成蹊的身体情况,她被安排在了驾驶室。 张师傅上车后就上下将她打量了好一会儿,眉头皱的能夹死蚊子。 好一会儿,他才开口:“胡同志说你身体不好,让我多注意你的情况,去乡下的路不好走,你等下要是有啥不舒服,记得和我说。” 祝成蹊乖乖点头,“好的,谢谢张同志,要给你添麻烦了。” 祝成蹊的长相太具有欺骗性了,不说大道理的时候又格外的乖巧,实在看不出来激进的样子。 张师傅最终还是没忍住问道:“既然你身体不好,那咋还下乡遭这罪?” 祝成蹊立马抱出了自己的尚方宝剑,一脸严肃且不赞同地看着张师傅道:“张同志,你怎么能说我们下乡是遭罪呢,我们明明就是响应领导人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奉献属于我自己的一份力,燃烧我的热情和青春,助力我们伟大的祖国早日腾飞!” 张师傅:“……” 得,看起来确实是个脑子有点问题的。 也不想想就你这幅病怏怏的模样,一看就只能吃白饭,哪个地方会需要啊! 还燃烧自己的热情来助力我们伟大的祖国腾飞,照他说就这样的,只能给祖国拖后腿。 还腾飞呢!要是再多几个,怕是都要被拽到地底下去了。 张师傅暗道即将接收祝成蹊的迎胜村真倒霉,但同时也确信了胡玉兰的话,这个祝知青确实要重点关注一下。 万一真把自己给建设死了,或者像前两年的那些小兵们一样闹出点别的事儿,那可真是害死人了。 尤其他媳妇还是县知青办的,到时候肯定要被牵连。 张师傅嫌弃地瞥了祝成蹊一眼,懒得搭理她了。 祝成蹊自然看出来张师傅的嫌弃,但她不知道他心中真正的担忧,只以为是自己立的人设再一次成功了。 所以她干脆继续加深这一点道:“对了,张师傅,你能给我讲讲你们当地的情况吗?我想想看要从哪方面来真正帮助我们的农民兄弟。” 这话说的属实有点自大,甚至一副完全头脑发热的模样,以至于本来不想搭理祝成蹊的张师傅还是没忍住夹了她一眼。 他黝黑的脸上满是嫌弃,“你还要想想看,那有啥好想的。到了乡下除了种地还能干啥?” 甚至还在心里吐槽祝成蹊这小身板估计连锄头都拿不起来,能老实呆着啥也别干,别给人惹事儿就不错了。 但碍于祝成蹊病怏怏的,他怕说的太过把她气出好歹,忍了下来。 谁知道祝成蹊竟然回他道:“谁说下乡只能种地了,现在国家也提倡农村集体经济,都说东北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肯定有很多未开发的惊喜在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开发。” “惊喜?那你给我说说乡下除了种地还能干啥惊喜出来!”张师傅继续不屑,“你以为乡下人不知道搞副业发展经济啊,那还不是因为这里是乡下,条件有限,发展不起来嘛。” 早些年的时候,乡下确实欢迎那些大城市里面过来的知识青年,以为那些人真的能给他们乡下带来不一样的知识和技术,让他们也能过上好日子。 结果呢,那些知青们除了搞一些自以为是对农村有益的假大空建设外,就是喊口号,搞武斗,意图掌控话语权,引的乡下人心浮动,导致很多地方生产都停了,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可以说当初乡下有多欢迎知青,现在就有多烦他们。 只是碍于政策,不得不捏鼻子接受而已。 所以可想而知现在知青们和乡下社员的矛盾到底有多深。 也就是祝成蹊运气好,分的迎胜村的风气好,否则以她这脑袋发热的模样,恐怕一到地方就要被教训了。 但迎胜村风气好也不代表就欢迎知青,尤其她这样色儿的。 “早你们好几年来的知青也和你差不多,想搞发展,搞建设,但这都五六年过去了,什么也没见着,所以乡下除了能种地干不了别的,我劝你还是消停点儿吧。” “你要真想做贡献,就回你的城里去,城里的机会比乡下多,还不累。” 张师傅语重心长,想着要是能劝动这个祸害,他媳妇儿将来也能少挨几顿批评。 “我不!”可祝成蹊却将头脑发热的形象展示的淋漓尽致,“别人不行不代表我不行,我相信领导人的话,既然他老人家说农村需要我们,我们对农村有用,就一定是对的,只是之前的人没找对办法而已!” 还想好心劝祝成蹊的张师傅:“……” 算了,跟这种脑子有问题的人是说不通的。
相关推荐:
[犬夜叉同人] 人见城主的符箓师
末世的种田生活 完结+番外
刻骨为簪
[综神话]正太是世界的瑰宝
我的竹马重度偏执
快穿之炮灰女配逆袭记(上)
影视人生模拟从小欢喜开始
影视诸天签到者
可我是反派崽崽啊
媚儿修仙之嫖美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