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放,“刘二郎你老实交代!” 198 炸饼子 二郎不急不慌,先给自己倒一大碗水解了渴,才在大郎催促的眼神下,把怀里那厚厚一沓纸张取出来,放在桌上。 随后左右两个裤兜一掏,又抖落出一堆散碎铜板,噼里啪啦砸在桌面上,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 秦瑶大吃一惊,第一个反应就是兄妹几个收人保护费了。 赶紧拿起来桌上的纸张查看,一共是十五张纸,上面是二郎工整的笔记,写着收了谁谁多少定金,约定好三月前交货,还用墨汁摁了手指印。 居然是一张张手写订单! 订的货物正是神力书箱。 秦瑶看看桌上那些铜板,又看看嘚瑟的刘二郎,不敢置信的笑出声来,“可以啊刘二郎,销售分成绝对一文不少你的!” 二郎就等着这句话呢,笑得合不拢嘴,缺了颗门牙露出一个黑洞,被三郎和四娘一指,赶紧又把嘴给捂上。 不过看向大哥和弟弟妹妹们的眼神里全是得意,看吧,他就说阿娘肯定不会责怪他把书箱给卖了的。 结果刚这么想,秦瑶幽幽的目光就看了过来,提醒道:“明天有雨。” 刘二郎一听,瞬间笑不出来,墨和纸可贵重了,万万不能受了潮。 可惜他已经卖掉书箱,只得求着大郎,再帮他装几天书。 亲兄弟明算账,大郎一本正经的算了个账,说:“一天租金两文。” 二郎哀怨的瞪他一眼,咬牙切齿,“行!” 秦瑶挥挥手把他们赶出堂屋做晚饭去,屋内清静下来,拢起桌上的铜板点了点,有一百五十文。 十五个订单,一单先收了十文钱做订金。 订单上还没写神力书箱的总价是多少,但二郎第一个书箱卖了五钱银子,想来定价五钱,或者稍贵些,这些有钱的少爷们也能接受。 刘木匠对木料和时间成本更清楚,秦瑶打算明天一早送孩子们上学回来,就去找他把价格定下来。 还有,这一次的神力书箱,或许她们可以主动向外推销一下。 这可比水磨好卖,出手就完事,没有售后,不需要安装,运输成本非常低。 虽然一只书箱也就赚个二三钱银子,但市场更加广阔,利润比例更高。 就是不知道南下的白善回来了没有,要是能再合作一次,那刘家村的支柱性产业就有了。 最重要的是,做书箱没有采石的风险,伐木比采石可安全多了,她也可以不用每次都亲自带队去开石块。 这样还能省下点时间把菜地和田里的活弄一下。 现在到了二月,天气一天天暖起来,田里的冬麦又到了能收获的时候,村里家家家户户都在田里忙活,村里都是妇女们织布忙碌的身影,农人一年到头能闲下来的时间是真的非常少。 如果她和刘木匠的小作坊不能接到源源不断的订单,村里人不会在农忙时节进厂上工。 就算工钱比种地给得更高,粮食还是第一位。 因为小农经济体系下,人们自给自足,市场上并没有多余的粮食出售,能够养活这么多脱产的人。 种粮食的人少了,粮价也会随之上涨,到时候手里的工钱根本不足以购买充饥的食物。 村里的人们早已经习惯这种生活方式,虽辛苦但踏实。 就是苦了秦瑶,她很努力在适应,仍然无法融入。 真种田谁喜欢啊? 她喜欢的是有网有电,有卫浴马桶智能家电,环境舒适整洁的乡村田园民宿生活。 前几个条件这辈子无法实现,起码也要达到最后一个。 这也是为什么人人都想读书考科举的原因。 盛国的徭役和赋税比前朝好了很多,但对普通百姓来说,压力还是很大。 特别是跟现代的农人比起来,几乎是质的差距。 起码在后世,你交不上粮税不用死全家。 对了,后世早就不用上粮税。 “阿娘,开饭啦!” 龙凤胎抱着碗筷跑进屋里来,欢快的氛围将秦瑶从愁绪中拉了出来。 她把铜板全部串起来放好,空出桌面,点了油灯,准备吃饭。 大郎和二郎煮了粥,又炒一碗青菜和一碟腊肉片做配菜,腊肉的咸香和青菜的清爽,再混合一口白粥喝下去,非常开胃。 晚饭吃完,天已经完全黑透,但还不能休息,得把明天的早饭和午饭弄出来,方便带去学堂。 大郎想做饼子,刚刚做晚饭的时候他就把面先发了,这会儿吃完晚饭又休息一会儿,时间刚刚好,面发得挺饱满的。 二郎把腊肉割一块儿,洗干净后切成碎,又把前两天从山上采下来,煮熟后摊开晾晒在屋檐下的细笋抓一把出来泡上一会儿,切碎混合在腊肉里。 最后把这个香喷喷的馅料包在大郎揉好的面饼里,放在铁锅里下油炸。 这种做法,何氏要是看到了,肯定大呼浪费。 但秦瑶从来没在吃食上省过,大郎兄妹四个已经慢慢习惯了重油重盐的做菜方式,只想着怎么做好吃,费油这种事,现在很少考虑了。 大晚上的,香气一波波从厨房里飘出来,秦瑶躺在床上琢磨地里的十亩麦子什么时候收割好,想着想着正要睡去,瞬间被这股馋人的香气勾醒。 起身来到厨房外,两个大的在灶前操作,两个小的贴在后面伸长脖子看。 三郎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努力吸了吸,又咽了口口水,“大哥二哥,好香啊~” 二郎把第一批放下去的饼子夹出来放在盘子里,三郎伸手就想来拿,被哥哥无情拍开。 “傻子,烫死你!”二郎呵斥道。 三郎委屈巴巴。 到底心软,二郎还是单独用小碗盛出一个放在一旁的案板上,递给龙凤胎一人一双筷子,叮嘱道:“吹凉再吃知道吗?” “嗯嗯!”两个小的猛点头,欢快的对着碗“呼呼~”吹起来。 等吹凉了些,四娘把饼分成小块,自己和小哥先尝了尝,又夹起来晃晃悠悠递到大哥嘴边。 大郎手上忙活着,嘴巴一张就把带馅料的饼叼进嘴里,面皮酥脆,馅料咸香,笋粒火候刚好,脆脆的泛着一点甜,特别好吃。 不过油好像多了点,下一批得让二郎好好滤一下油,要不然明天油冷了饼子吃起来会很腻。 199 孺子可教 兄妹四人在厨房那小小一角里幸福的忙碌着,完全没注意到站在屋外眉眼含笑的秦瑶。 她静静看了他们一会儿,忍住想吃宵夜的冲动,不想打破这温馨的一幕,转身回了房间。 夜很深了,厨房里才安静下来。 大郎把炸好的饼子盛到弟弟妹妹们各自的木匣饭盒里,开盖晾着,用罩子罩住,又灭了灶膛里的火,检查一遍门窗,确定没有遗留安全隐患,领着弟弟妹妹洗漱干净,这才回房睡下。 家里养的鸡准点就叫,安静的院子又热闹起来。 今天果然下雨,不过雨不大,细如发丝,纷纷扬扬,带一把油伞就足够。 秦瑶继续赶马车送孩子们去下河村,看着车夫把他们接走,才回村。 当她把二郎带回来的十五张神力书箱往刘木匠面前一放,蹲在地上的他整个都跳了起来。 “天爷!你家二郎成精了吧?”刘木匠不敢置信的问道。 秦瑶撇他一眼,不要乱讲话,人家刘二郎只是财商比较高。 不过为了赚钱就把自己的书箱给卖掉这种行为,她不提倡。 刘木匠算了算成本和耗费的时间,他一个人一天能做两只书箱出来,但这是在木料已经提前处理好的前提下。 木料成本其实没多少,箱体用的不是什么上好的料,就是金石镇这片常见的杉木。 只有拉杆和小木轮用的是硬度更高的木料,价格稍高些。 这么算起来,成本也就一百八九十文的样子。 换做是他来卖,根本不敢要人家五钱银子。 话说到这,刘木匠又感叹了一次:“你家二郎这小子学到了他爹忽悠人的本事。” 秦瑶扯了扯嘴角,“我姑且当你在夸他们父子。” 刘木匠道:“五钱银子都有人买,那咱们要不就定这个价?” 秦瑶:“我觉得可以再加点,588怎样?” 刘木匠心道还是你心眼子多,但他自己良心过不去,“有点贵了,折中一下,568吧。” 秦瑶颔首:“那也行!” 两人达成一致,立马开始干活。 秦瑶不会做细致的木工,但把木料锯成板料她还是可以的,刘木匠再指点一下,两人就能一个出原料,一个做机关拉杆和轮子,最后上了漆再拼接组装。 还差一个上漆的工序,秦瑶去把芸娘叫了过来。 起先芸娘不太想来,家里麦子要收了,她又要织布又要做饭带孩子,还得看顾着菜地,根本没得闲。 秦瑶就求她先来帮帮忙,帮个四五天不会耽误什么,而且工钱按件计价,一件给她十五文钱。 这十五个订单,就是225文,二钱多银子了呢。 果然有钱能使鬼推磨,芸娘纠结了半刻钟,把娃背在背上,就到厂里来了。 现在厂里人少,小孩子让他自己在院子里玩一下木头块什么的,也不怕被碰着伤着。 芸娘很快重新上手,厂里三个人,愣是忙出一群人在干活的氛围。 订单的时间还有很多富余,但秦瑶要多做出十几只神力书箱出来,到时候好拿到县城试试水。 而且这几日城里已经开始着手为科举初试做准备,过两天就开考。 她这一批做出来,正好赶上初试结束,各地考生们都还在县城里没来得及走,客户人群这不就有了嘛。 说好只做四五天,可芸娘看秦瑶弄出来的板料,越堆越高,心里就是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干到第五天,活还剩下一半没干完,为了银子,一咬牙,直接拿了五十文钱出来,去请了村里一个田地少的汉子做五天短工,这才重新投入工作中。 二月十号这天,累得手酸的芸娘总算是把那堆待刷漆的木料全部刷完。 秦瑶数了数,居然比预计的量还超了点,一共做了四十只书箱的料。 芸娘揉着发酸的手腕,生怕秦瑶还有料要上漆,赶紧说: “我得家去了,这么多天没能给我公爹他们送饭,婆婆都要骂死我。” 还说先前弄水车的时候都没她现在这么忙,也不知道到底忙个什么,一整日从早到晚见不到人影,别是去干什么乱七八糟的事。 先前是秋收后农闲时,家里不忙,她在厂里又能准时拿工钱回家,家里的活不重,婆婆干得还行,自然不会说她什么。 但这次不一样,家里那些散碎的活全部堆到了婆婆一个人身上,抱怨几句是难免的。 秦瑶一听芸娘这么说,赶紧把工钱掏给她,一块五钱银角子外加一吊铜板。 四十只木箱,一只十五文钱,正好是六百文。 这才八天工,一下子就能拿到先前两个月的工钱,芸娘脸上的愁容瞬间散去,笑了起来。 “秦娘子,下次有这样的活你还叫我啊!”走之前,芸娘背着儿子乐呵呵的叮嘱道,似乎手腕上的酸痛都已经好了。 刘木匠都笑了,“真是见钱眼开啊。” 秦瑶耸耸肩,都一样,金钱的魅力谁无人能挡。 料子晾了两日,秦瑶的活也干完,陪着刘木匠把那些木箱全部组装起来。 四十只刷了黑漆,绘制粉白纹样的书箱整整齐齐摆在库房架子上,看起来还有点小震撼。 十二号这天,秦瑶把孩子们接回家来,吃过晚饭后,让二郎明天去学堂记得告知他的同学们,提前把尾款准备好,后日她亲自送到书院门口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二郎你这样跟他们讲,说我阿娘看在咱们是同窗的份上,给你们打了折,原价要668的神力书箱,现在只收你们568。” 秦瑶一挑眉,“记住了没?” 二郎嘿嘿一笑,连连点头,“阿娘放心,我一字不差的告诉他们,让他们记咱们一个小人情。” 秦瑶欣慰的拍拍他的小肩膀,“孺子可教也。” “不过这种小人情也没什么用,平常还是该怎样就怎样,实力不对等的前提下,过了只会显得谄媚。” 大郎二郎收起笑容,认真听着,又学到了些人情世故。 三郎和四娘还懵懂,因为他们和大郎二郎不在一间教室,就连夫子也都不同。 200 交货 丁家族内的孩子们另由其他丁家叔伯族人们教导。 而免费入学的三十
相关推荐: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罪大恶极_御书屋
凡人之紫霄洞天
蛇行天下(H)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九品道士
炼爱(np 骨科)
将军男后(修改版)
高武:我的技能自动修炼
进击的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