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推过来。” 苏小甜觉得,可能有些难度。 这边的路,胡晓莲都不熟悉,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推个平板车过来,简直不敢想象。 算了,好人做到底。 很快,苏小甜帮胡晓莲联系了一辆车。 有了这辆汽车帮忙运输,苏小甜就不担心其他了。 她并没有跟着胡晓莲去帮忙,而是再三交代之后,直接回家去了。 苏小甜回到了家里,却意外地看到崔桐蓝竟然在他们家里。 “桐蓝姐,您今天怎么有时间过来了?” 苏小甜笑着迎上去,有些日子不见崔桐蓝了,再见的时候,确实有些欣喜。 苏小甜和崔桐蓝两个人的年龄差距虽然比较大,但苏小甜十分喜欢崔桐蓝这样的性格。 两个人接触这么长时间,关系也是越来越好了,竟与亲姐妹差不多了。 崔桐蓝也喜欢苏小甜,看到苏小甜的时候,脸上都笑开花了。 “今天正好到这边有事,忙完看着时间早过来看看你,结果你还不在。” 崔桐蓝今日过来,也不过是一时兴起,知道苏小甜不在,也不失望,只是将礼物交给苏奶奶。 她也不好意思直接回家,便在苏家与苏奶奶说了一会儿话。 这会子,她正打算告辞离开,就看到了苏小甜。 “桐蓝姐,我才说过段时间去找你呢,不想你就过来了。”苏小甜想起了赵红梅和顾承轩,便开口说。 崔桐蓝今日的心情原本算不得好,过来找苏小甜,固然是因为顺路,但多少也有些散心的想法。 听到苏小甜说出这个话,便猜测是有原因的。 “你是有什么好事要给我说吗?” 这原本不过就是开玩笑的一句话,谁知道苏小甜真的就郑重其事的点点头! “小甜,你有什么话给我说?” “桐蓝姐,我有一个同学,我觉得和顾大哥还是挺配的,就想着,撮合撮合他们。” 崔桐蓝听到苏小甜的话之后,脸上的神色逐渐有了变化。 她原本笑着的面容很快笑意就淡了下去。 饶是苏小甜不是刻意察言观色,都能感觉到崔桐蓝不对劲儿。 之前不是还说,顾承轩年纪不小了,家里人想着赶紧给介绍一个对象? 按道理,她提出自己的同学,最起码不应该是这样的表情。 京城大学的学生,姑且不说家世如何,单是姑娘自己,就算得上优秀了。 果然,苏小甜随后就听到崔桐蓝一声长长的叹息声。 “桐蓝姐,有什么问题吗?是不是崔大哥已经有心仪的对象了?” 如果顾承轩已经有心仪的姑娘,就只能证明,两个人是没有缘分的。 崔桐蓝摇摇头。 “承轩并没有心仪的姑娘,只是,唉!” 崔桐蓝性格上算十分活泼,倒是极少会表现出这样唉声叹气的时候。 “桐蓝姐,方便说说,是遇到什么事儿了吗?” 她昨日才见过顾承轩,顾承轩好好的,也不像是生病的样子,那是什么原因,让桐蓝姐如此唉声叹气心情低落? “我娘家的表妹来京城了,家里人给我捎信,希望表妹能和承轩在一起。” “我到顾家这么长时间了,怎能不知道承轩的性格,我那表妹容貌虽然不错,但绝对不是承轩喜欢的类型。” 事情简单来说,就是崔桐蓝希望表妹能回老家去,找个门当户对的小伙子结婚,安安生生过日子。 可是,来京城之前还不是十分愿意的表妹看到了顾承轩之后,一见钟情了,如今还留在崔桐蓝的家里。 就因为表妹留在家里,这些天,顾承轩都已经不愿意回家了。 就算偶尔回家,也是深更半夜回去一趟。 偏偏表妹听不进去话,一点都不觉得是对方看不上自己,反而怪罪崔桐蓝不帮忙撮合,甚至说,要是崔桐蓝帮自己,说不定,可以生米煮成熟饭。 也不知道,一个小姑娘,是怎么好意思说出这样虎狼之词的? 生米煮成熟饭? 上赶着投怀送抱吗? 这样莫说不一定能成功嫁进门,就算嫁过来了,肯定也被看不起! “真是太可笑了,她竟然还能说出,这样做是为我考虑的话,说什么我是远嫁,没有娘家人帮衬会吃亏。” “我倒是觉得,有她留在京城,我才会越来越不被人待见。” 崔桐蓝越说越生气,语气都整个不好了。 顾家人,算是很不错的人家了,虽然之前对她不能生孩子有微词,可到底也没做出实质性的伤害。 反而是这段时间,表妹在京城,她里外不是人。 第998章 崔桐蓝现在是一肚子的苦水,倒不出去。 好在,小叔子不是那等不问青红皂白就怪罪自己的人,要不然,崔桐蓝才真是走投无路。 “桐蓝姐,要不,就让二人见个面?要是他们能看对眼,问题也就解决了。” 苏小甜到时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 “我担心,就算承轩找了对象,我这个表妹还是不死心,到时候,反而害了别人家的姑娘!” 崔桐蓝还是忧心忡忡。 她也知道,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小叔子找个对象,只有这样,表妹才能真正死心。 但是,她也了解表妹,这就不是一个轻易能放弃的人,她从小性格执拗得很,不达目的不罢休。 “这个事,我给红梅说说,如果她不介意,就可行。” 赵红梅的本事,苏小甜是知道的。 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姑娘,揣度人心的本事还是很厉害的。 崔桐蓝也没别的办法,遂答应下来。 二人约定,等周末的时候,在壹鸣阁让二人见面。 苏小甜三天休息时间,最终也没能真正安心休息,就连企划书都没有写完,就回去上班了。 这次回去之后,翻译司的人对苏小甜的羡慕和崇拜之情越发重了。 翻译司里,这时候已经没有人会刻意针对苏小甜了。 没办法,不在一条跑道上,针对没意思。 就好像一个平凡的农人,可能会嫉妒自家邻居多收了三五斗或者多赚了几十块钱,却不会去嫉妒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真正有钱人一样。 此时的苏小甜在翻译司,就是处于别人拍马追不上的那一类人。 自然也就没有人会去和一个根本追不上节奏的人较劲了。 没有接待任务,翻译司更多的还是从事文本翻译工作。 这些工作,原本不需要翻译司的人承担,可是这些年,翻译人员缺乏,有些重要的文稿,也只能是翻译司的人加班加点的完成。 苏小甜现在不藏着掖着,保持非常快的速度翻译文稿,并且绝对保证翻译的正确率。 苏小甜现在住在翻译司的宿舍里,省去来回奔波的时间。 毕竟,翻译司距离苏家可不近,一来一回,两个多小时就没了。 对于苏小甜来说,两个多小时,能看不少的书,也能做不少的工作。 晚上闲暇的时间,苏小甜继续写企划书。 几天下来,企划书也基本完成了,苏小甜自己看着,觉得挺满意的。 她打算回头再问问四哥,看看有没有她忽略的地方。 说起苏小四,苏小甜都不得不感叹,有些人,天生就该在外面闯荡赚钱。 苏小四绝对是这一类人中的佼佼者。 原本就对经商有天赋的苏小四,经过了四年的学习之后,更是非常人能比。 苏小甜就算手中有作弊利器,但也不能和苏小四相比。 忙碌的时候,苏小甜也没忘了答应崔桐蓝的事。 苏小甜觉得,赵红梅和顾承轩两个人应该能说到一起,而且从外在条件看,两个人十分登对。 要说什么地方配不上,那就是赵红梅的家世比起顾承轩低一点,但应该也不至于低太多。 相处将近四年时间,虽然赵红梅没有说过自己家的情况,但苏小甜觉得,赵红梅的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 她给赵红梅实习的单位打了电话过去,将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约定了周日中午去壹鸣阁。 苏小甜和崔桐蓝约定的时间是周日下午,但因为崔桐蓝提到表妹的事,苏小甜和赵红梅约定的时候,便早了两个小时。 提前两个小时,她和赵红梅可以一起吃个饭,然后说说顾承轩的情况,让赵红梅心里有底。 周日早上,苏小甜跟着母亲梁秀一起来到壹鸣阁。 “小甜,你上楼先去休息休息吧,天天忙得脚不沾地的,今日难得休息。” 梁秀是真的心疼苏小甜。 这个闺女,忙起来的时候,简直不要命,她都怕闺女小小年纪就熬坏了身体。 苏小甜看着客人不是很多,确实不太需要自己帮忙,便上楼去了。 但苏小甜可不是上楼休息,到了楼上,她直接拿出一本书开始翻阅起来。 这一次,她从系统图书馆里拿出的书,是企业管理方面的。 这本书,苏小甜觉得,比当前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这方面的书都要好上不少。 她打算将这本书抄录下来,自己看完了,也给苏小四看看。 至于苏小四问起这书的出处,也好解释,就说这是外语版的,刚才翻译出来的文稿就行了。 但是,这本书是一本大部头,整本书要四十万字,一个字一个字抄录下来,就不是一个小工程。 苏小甜认认真真地抄写了两个多小时的书之后,赵红梅来了。 赵红梅和苏小甜关系好,苏家人也都和赵红梅熟悉,便直接让赵红梅上楼来找苏小甜。 “红梅,你来了?中午想吃什么?” “随便吃什么都行,你们家的面条和馒头都比别人家好吃!” 赵红梅笑嘻嘻地冲着苏小甜就是恭维。 成功地收获了苏小甜赠送的白眼一枚。 “你倒是会说,我们家有面条,什么时候有馒头了?” “壹鸣阁没有,你们家里不是有吗?”赵红梅才不觉得自己说错了。 最终,菜不是她们自己点的,而是梁秀自己定下的。 主要是不等她们两个人商量好,服务员已经端着她们二人的午餐上来了。 一盆水煮肉,分量很足,还有两碗米饭。 水煮肉有肉有菜,辣味十足,让人口齿留香,两个姑娘十分欢喜。 吃饱喝足之后,苏小甜将碗筷和盆都送到楼下,这才回来与赵红梅说起顾承轩。 赵红梅之前撞到了顾承轩,对顾承轩自是有些印象。 那是个看着温文尔雅十分不错的年轻小伙子。 颜值上绝对没问题,待人也温和有礼,从细微处看,就知道,绝对是家教良好的人。 如果单纯从这方面看,赵红梅也觉得,顾承轩是个非常不错的结婚对象。 “小甜,你认识的人可真是很不错,这样优质的资源竟然都有!”赵红梅一双眼睛都快闪出星星眼了。 第999章 她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家里人正在愁她的婚事。 这不,已经催了她好几次,让她回家相亲。 她母亲说,她大学毕业,都二十二岁了,再不结婚,就变成老姑娘了。 还说,她这个年龄,再不找个人家定下来,好人家都没了。 赵红梅对此,其实是不赞成的。 大学里,她这样年龄的姑娘不少,也没听说都变成老姑娘的。 毕竟,大学里同龄的男生也不少,这些人,也都是等大学毕业之后才会找对象结婚。 按照赵红梅的想法,她妈妈这就是杞人忧天。 可胳膊拧不过大腿,老母亲的话,她这个当闺女的,也只能听。 要是现在自己能找到一个合心意的人,那再好不过。 “红梅,他人虽然不错,不过,还是有些问题。”苏小甜并不打算瞒着赵红梅,而是打算如实相告。 “什么问题?总不是有个已经故去的对象,他不能忘怀吧?”赵红梅喝了一口水,大大咧咧的问道。 苏小甜被这话给噎了一下。 这么狗血的情节,赵红梅是怎么想出来的? “不是!” “小甜,你说说吧,要是问题太大,那就算了,再好看,我也不能守着一个心里装着别人的人不是?” “顾承轩的大嫂娘家有个表妹,看上顾承轩了,一心一意想嫁给顾承轩。” 苏小甜说话的时候,目光是一眨不眨的看着赵红梅。 赵红梅面上没有多少起伏,甚至连激动一下下都没有。 这倒是让苏小甜看不明白了。 赵红梅端着水杯在手中把玩,问:“顾承轩是什么态度?” 别人纠缠顾承轩,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复杂,但赵红梅多少看上了顾承轩的颜值,便打算试试。 可这个试试的前提是,顾承轩对对方没有任何的意思。 凡是顾承轩立场不够坚定,就算顾承轩比现在还漂亮十倍,她都会果断的放弃。 “并不喜欢,甚至,为了避免出问题,顾承轩这段时间都不敢回家。” 对此,赵红梅还算满意。 “那就见面试试吧,说不定,人家看不上那个什么表妹,也看不上我呢!” 俊朗帅气的人,有骄傲的资本。 二人话说的差不多之后,崔桐蓝和顾承轩两个人到了。 现在不是饭点儿,他们二人也是吃了饭的,因此直接被招呼到了楼上喝茶。 梁秀还让服务员送了两盘水果上来。 这个时间,很多水果还没有上市,但因苏小甜在,苏家倒是经常有水果吃。 这不,樱桃和草莓端上来,看着就十分招人喜欢。 “这些草莓和樱桃看着倒是不错,小甜,你们家这是从什么地方采购的?” 崔桐蓝想着,如果能买一些回去儿子吃,很是不错。 “昨日我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推着板车的人售卖,就将两大筐都买了下来。” 这些草莓和樱桃,确实是苏小甜昨天晚上下班回家的时候,带回家去的,用的理由,也是现在这个。 草莓和樱桃,都不是耐放的水果,苏小甜当天晚上就给杜同和两口子送了一些过去,剩下的,留在家里吃。 为了避免放到第二天就变味,苏小甜晚上还偷偷将水果都放在自己的随身系统空间保鲜一个晚上。 因此,这时候端上来的水果,十分新鲜。 听苏小甜如此说,崔桐蓝便有些失望。 推着板车出售的,应该是京城附近的农户,这就有些难找了。 毕竟,没有固定的地方,总不能满京城的找吧? “桐蓝姐,我昨天买了不少,等会儿给你装一些,你带回家给老人和孩子尝尝味道。”苏小甜当然知道,这时候的草莓樱桃都还没有上市。 最早一批上市差不多要半个月的时间。 不过,京城周边,有一些专门负责特供的农户种植的,倒是提前上市了,但一般人是买不到的。 他们家里吃的水果,大都是苏小甜从系统空间里用积分兑换的。 赚积分不容易,苏小甜的积分,从来都是省着花的,自然不会用积分兑换水果出售。 家里又不缺钱! 但吃水果对身体好,苏小甜便劝着家里人,一定要经常吃水果。 最开始,苏家的人多少有些不适应天天吃价格昂贵的水果。 但是,成年累月下来,竟然也养成习惯了。 包括苏爷爷和苏奶奶,现在都不会心疼吃水果花钱了。 二人说话的时候,还是偷偷看着另外两个人的。 毕竟,这两个人,才是今天的主要目的。 二人面对面坐着,一句话都没说。 “顾大哥,红梅,你们也不是第一次见面了,怎么不说话?难不成还等着让我专门再介绍一遍?”苏小甜忍不住开口促狭。 “小甜,这草莓味道真好,你给我装一些,小家伙肯定喜欢吃!” 崔桐蓝到底比苏小甜更明白二人现在的状态,索性拉起苏小甜的手,直接出门去了。 苏小甜也是这时候才明白,有其他人在,两个人都不好意思说话了。 屋里,等崔桐蓝和苏小甜离开之后,顾承轩开口了。 “你好,你叫赵红梅是吗?我应该叫你红梅同志,还是叫你赵小姐?” “要是不介意,直接叫我红梅就好,现在也不是前几年了,同志同志的,有些奇怪。”赵红梅落落大方的说道。 看赵红梅如此,顾承轩先是欢喜了三分。 这个姑娘不错,性格爽朗大气! “那行,我就叫你红梅了。红梅,今天咱们见面的目的,你也清楚,只是有点问题,我得提前说。”顾承轩一脸正气的开口说话。 赵红梅好奇,顾承轩这是打算说什么。 随后,就听到,顾承轩坦白说了,大嫂的表妹目前在他的家里住着。 不过,顾承轩表达的比较隐晦,并没有像苏小甜说的那样直白。 这其中自然也是有些原因的。 一则是顾承轩与赵红梅不如苏小甜和赵红梅熟悉; 二则到底是自家大嫂的亲表妹,大嫂这个人极好,他不想为难大嫂。 “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既然对方开诚布公的说了,赵红梅便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开口问出心中最担心的问题。 即便小甜说,顾承轩没有这份心思,但她总要听顾承轩亲自说出口才能彻底放心。 第1000章 顾承轩想到那个赖在自己家里不走的女人,蹙眉说:“我自然不希望和她有牵扯,她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赵红梅来了兴趣,问道:“那你喜欢的女孩子,是什么类型的?” 顾承轩没想到,这个姑娘这样虎,竟然直接问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 她是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答案呢? 顾承轩不由就多了几分兴趣。 “我喜欢和我有共同话题,最好朴素一点的姑娘!” 顾承轩家庭条件优渥,不是不能提供高质量的生活。 可是他并不想娶一个太过奢靡的姑娘。 朴朴素素能和自己琴瑟和谐过日子的最好不过。 至于性格,在顾承轩看来,没有天生就契合的,大部分都是后天磨合的结果。 只要两个人的思想差距不是太大,那就可以磨合。 赵红梅听了之后,忍不住笑起来。 “这样的条件,符合的可不少。” “没有门槛就是最高的门槛,我这样的要求,才是真的难找。” “你这话倒是与小甜当初说的一样,小甜以前也说,没有门槛才是最高的门槛。” 这时候,二人算是相谈甚欢,找到了一点点的感觉。 而崔桐蓝和苏小甜到了楼下,找了靠窗的位置坐着说些闲话。 二人虽然有些年龄差距,但却很有共同话题。 尤其是苏小甜这一次帮自己解决了大问题,崔桐蓝更觉得苏小甜亲近了 甚至,她有一种苏小甜是自己幸运女神的感觉。 她问起苏小甜在实习单位是否顺利,将来如何打算等等的话。 “毕竟,在崔桐蓝看来,苏小甜这样年纪的女孩子,实在是太小了一些。 就这样参加工作,虽然有优势,但也有天然的劣势,一时之间,都说不清楚到底是好还是坏。 苏小甜说自己将来打算继续经商之后,崔桐蓝颇有些意外。 她以为,苏小甜将来必定是会走向政界。 这几年来,大学毕业的学生,能直接到翻译司实习的少之又少。 这些学生,无一不想留在翻译司。 可是,小甜竟然不是这样的想法。 “小甜,经商赚钱虽然快,但付出的艰辛努力,也不是别人能比的。” 崔家是大户,有从商的,也有从政的。 她原以为,从政困难,后来接触的多了,才发现,从商的未必就轻松。 甚至,就连赚钱,都有风险,一着不慎,或许就倾家荡产了。 “桐蓝姐,我知道,但厂子已经建起来了,未来还会不断扩建,现在,我已经没有退路了。” 崔桐蓝笑道:“你的厂子现在效益不错,估计,看上的人也有不少。要是你愿意出售,可以直接获得十分不错的收益。” “好不容易搞起来的,从无到有,我是真舍不得,辛苦一些就辛苦一些吧!” 停顿了一下,苏小甜说道:“就算将来经商这条路失败了,我还可以重新来过,反正年龄不大!” 年龄就是资本啊,苏小甜比别人早了四五年上大学,也早了四五年大学毕业,自然占尽优势。 崔桐蓝由此便知道,苏小甜已经下定决心了。 她也不劝,而是帮着出谋划策。 半个多小时之后,就在苏小甜和崔桐蓝二人聊得正好的时候,楼上的两个人终于下来了。 瞧见二人的身影之后,苏小甜和崔桐蓝停住话题,朝着二人看过去。 二人面上都是笑,看得出来,聊的很不错。 崔桐蓝朝着苏小甜看了一眼,嘴角弯起一抹笑容。 “小甜,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崔桐蓝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这些日子,她被家里那个不知道眉眼高低的表妹给弄得心神俱疲。 每天,她都生怕因为表妹的关系,影响到自己和婆婆以及小叔子的关系。 毕竟,婆婆和小叔子表现得都很明显,一百个看不上表妹。 可是,表妹就是看不懂一样,坚持不懈地想嫁到顾家。 表妹有这样的心思,她其实可以理解。 崔家好歹也是大户人家,就算在京城这样的地方,也算有底蕴的人家。 且因为顾家生活条件十分好,表妹住了几天之后,心大了。 觉得留在顾家可以过上人人羡慕的阔太太的生活。 只是,她却不知道,顾家不养闲人,不可能让人一直待在家里混日子。 就是她虽然还没有正式上班,但也经常需要出去帮家里的忙。 赵红梅看到自己下来之后,崔桐蓝就要走,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一张俏脸红了起来。 崔桐蓝笑着与赵红梅打招呼,还表示欢迎她去家里玩。 “桐蓝姐,我有时间一定去拜访您。”赵红梅红着脸说道。 崔桐蓝如何看不出来,赵红梅这是对自家小叔子十分满意。 现在这样很好,两个人要是真的能谈成,表妹那边也就可以用这个理由彻底打发走了。 “大嫂,你回家给爸妈说一声,我先不回去了!”顾承轩笑着对崔桐蓝说。 顾承轩对崔桐蓝这个大嫂还是十分尊重的。 虽然大嫂是从西北过来的,但到底也算是受过教育的女子,又是温婉懂事的,且早年对大哥也有恩情。 因此,就算这段时间对大嫂那个不知所谓的表妹已经厌烦到不行了,但顾承轩却也没有因此迁怒崔桐蓝。 “我知道了,晚上就不等你吃饭了,你们年轻人在一起,玩的可以晚一点再回来。”崔桐蓝欢欢喜喜地笑着。 甚至还不忘用言语示意,晚上可以约女孩子吃饭,甚至可以去看看电影。 说罢这话,崔桐蓝就打算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地回家交任务去了。 “桐蓝姐,你稍微等下,我给你装些水果!”苏小甜忙开口留人。 崔桐蓝忙说:“我刚才就是随口一说,小甜你可别当真忙活。” 这时候的樱桃和草莓,太金贵了。 不要说遇不到,就算是遇到了,估计也没多少。 崔桐蓝可不觉得自己能理所当然地收下苏小甜的水果。 “桐蓝姐,草莓和樱桃都不耐放,我昨天买了不少,再放就不新鲜了!” 就在二人说话的时候,梁秀已经提着一个小篮子过来了。 篮子里,一半草莓,一半樱桃。 显然是之前就已经准备好的。 “桐蓝,你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梁秀不由分说将篮子塞到了崔桐蓝的手中。 崔桐蓝也不继续矫情推辞了,笑着向梁秀道谢。 崔桐蓝和赵红梅、顾承轩三个人是一起出门的,苏小甜送了他们出门,又目送他们离开之后,才回到壹鸣阁。。 离开壹鸣阁之后,崔桐蓝就与其他二人分开了。 接下来的事,得看他们二人自己,别人帮不上忙。 第1001章 而赵红梅和顾承轩二人,是冲着结婚交往的,都不曾矫情。 二人简单的沟通之后,立刻达成共识,很愉快地开启了第一次约会的旅程。 赵红梅是个开朗活泼的女孩子,很讨人喜欢。 而顾承轩虽然家庭条件好,但并没有太多恶习,说话的时候,也是妙趣横生,这样的两个人,果然相处十分融洽。 这时候,用餐的人还不多,但已经开始做准备工作了。 梁秀问苏小甜是先回家去,还是等晚上一同回家。 苏小甜想了想说道:“妈,我还是等你一同回家吧!左右回去也没什么事。” 梁秀点头,让苏小甜去楼上,而她自己回到后厨忙碌开了。 几年过去,壹鸣阁不断推陈出新,加上菜肴一如既往的美味实惠,倒是吸引了一批忠实的客人。 在京城,壹鸣阁的生意不算最好,但也算非常不错。 这与苏家人一贯的经营理念是不可分割的。 苏家人,从苏奶奶到梁秀都认为,做生意,尤其是做吃食生意,一定要保证食材新鲜,食品卫生。 苏小甜知道自己去后厨也帮不上忙,索性也就不去了。 她回到楼上,继续开始抄书的伟大工程。 四十万字的书呢,她写字速度快,但到底时间和精力有限,一天最多不会超过一万字。 苏小甜也没打算太过强迫自己,她每天抄书的计划是六千到八千字。 照着这样的速度,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 随着时间推移,天气越来越热了。 苏小甜已经抄录了厚厚一摞稿纸,整本书抄完了一半。 也完成了几次接待任务,顺便还招苏小四将在南岭村建方便面加工厂的事情敲定了下来。 苏小四帮着苏小甜找出了其中几处问题之后,还夸赞苏小甜,越来越能干。 到了六月的时候,苏小四起程去德国了。 随着苏小四一同出国的,还有第一批货物。 经过苏小四坚持不懈的努力,卤香香终于获得了出口的资格。 送走苏小四和第一批出口卤香香的时候,饶是苏小甜一贯淡定,这时候,多少也有些忐忑。 这一次,对于卤香香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能成功地将卤香香食品在国外推广开,对于卤香香以后的发展十分有利。 反之,卤香香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但不管再怎么担忧,都只能静静地等待消息。 苏小甜很清楚,自己不去德国的情况下,什么忙都帮不到。 不过,苏小四走的时候说了,过几天就会打一个电话回来,说一下在德国的进展。 苏小甜对苏小四是信任的,她相信,有苏小四在,一切都能解决。 就是不知道,四哥去了德国,能不能见到意远哥哥。 按照克里斯蒂娜说的,意远哥哥很快就要回国了。 两个人不会正好错过吧? 事实是,二人不光没有错过,还见面了。 得知苏小四是到德国推广卤香香食品的,迟意远放弃了之前的计划,决定多在德国留一段时间,帮助苏小四完成这个任务。 苏小四不管怎么聪明,到底是初来乍到,很多事情都不懂。 但迟意远不一样,他这几年在德国摸爬滚打,知道怎么应对。 又过了几天,苏长久到京城来了。 说是在家里烦闷得很,反正厂子里一切都好,不用自己盯着也行,索性来京城散散心。 反正现在京城的房子也能住了,不用担心来了没地方。 既然来京城,苏长久当然要看望苏爷爷和苏奶奶这两个长辈。 苏小甜正好也在,干脆与苏长久谈论起打算在村子里建方便面厂的计划。 方便面对于苏长久来说,真是个新鲜的词儿,他听得一愣一愣的。 “小甜,真有你说的这种面条?” “长久伯伯,七十年代国内就已经有了。国外出现的时间更早。” “不过,前些年不管什么都要票据,方便面占领的市场份额不大。” “现在也有好几个方便面厂,我觉得,随着经济发展,方便面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 方便面在国内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也是有原因的。 毕竟,前些年,出门不易,需要各种证明材料。 自然也就没有人舍得花钱买不顶饱还要粮票的方便面在家里吃。 但现在不一样了,随着经济开放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深入,交通越来越便利。 尤其是长途列车的普及,方便面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 没有什么比方便面和火车更配! 苏长久这个人,自己见识不多不要紧,他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能听人劝。 这不,听完苏小甜的解释之后,他立刻就表示,愿意尝试。 这些年,苏长久也算看明白了,小甜这孩子,眼光贼好。 只要她看中的,没有不赚钱的。 既然小甜如此看好方便面的产业,那就试试。 虽然他们村子里现在已经有一个养殖场和一个食品加工厂,基本上解决了村子里人的就业问题。 但最近,镇上甚至是县里的领导都表示,他们招工不能只解决本村的问题,也应该多照顾一下其他村子和其他镇子的富裕劳动力。 尤其是县里的领导,就差明明白白给他们塞人了。 没办法,谁让南岭村养殖场和食品加工厂的效益好,发的工资连县城的厂子都比不了? 镇上和县里的领导们,谁没有几个关系好的朋友和亲戚? 无奈,现在养殖场和食品厂的工人都是满员的,领导们就算有这个心思,也没办法让他直接将人开除了换人。 但在村子里混了多少年的老油条苏长久怎么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关键? 就算他们背后有人,可县官不如现管,和地方上的领导打好关系还是十分重要的。 “长久伯伯,正好,又有一批大学生要毕业了,这一次,咱们可以尝试招几个高学历的人帮忙管理工厂!” 苏小甜提出自己的意见。 第1002章 这段时间苏小甜一直在考虑这方面的事情。 虽然就目前来说,村子里的工厂还能正常运行。 但南岭村的厂子和其他两个厂子情况不一样。 其他两个厂子从成立之初,招的人,学历都不错。 最少也是初中毕业,大学生不多,但高中生不少。 这就已经给厂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岭村却不一样,不管是养殖场还是食品厂,最开始招工的时候,主要就是招村子里的人。 这些人中,大部分都只是扫盲班的水平,少部分上过中学。 可赶上那些年,上学到底学了什么,还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苏小甜不觉得,这些人能真正解决厂子里的问题。 别的且不说,光是从研发上来说,南岭村的厂子就比其他两个厂子要滞后得多。 到现在为止,连一款合格的新口味都没有研究出来。 整体来说,就一句话,这些人的学历都太低了,已经让厂子的发展明显出现了滞后。 只是,南岭村地处偏远,这样的问题,现在表现得不是很明晰,大家都没有意识到。 可问题出现了,短时间还能应付,时间长了,内生动力不足,就会导致厂子后继乏力。 甚至,有可能因为这些原因,导致厂子最终倒闭。 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苏小甜打算卤香香这个品牌将来只作为南岭村这个品牌旗下的一个子品牌,因此就要在问题萌芽之初,就将问题解决,并且打牢基础。 人才就成为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苏小甜原本以为,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苏长久会毫不迟疑地答应下来。 可是,没想到,苏长久却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小甜,可那些大学生,或许不愿意来咱村里。毕竟,咱村要啥没啥,地方还偏远。” 好好的大学生,谁愿意来一个乡下的厂子里。 苏小甜蹙眉,确实是个问题,但一时半刻,她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 就在苏小甜沉吟,想着如何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听到苏长久又开口了。 “而且,小甜,村子里的厂子,要是招外面的人,怕是村子里的人不能乐意。就现在,虽然招了一些外村的,但大部分都是和咱们南岭村沾亲带故的。” 苏小甜听到这里的时候,觉得事情好像是走偏了。 南岭村的厂子,用了南岭村三个字,但实际上,并不是单纯属于南岭村的。 怎么厂子里招人,村民们还能不乐意? 莫不是,以为南岭村的厂子,就只能肉烂在锅里,也不能让别人分一杯羹去? “长久伯伯,厂子虽然是建在村子里的,可到底是不是属于村子里所有人的,还是值得商榷的事!” 苏小甜最终还是决定,提醒一下苏长久这个话事人。 这个厂子是如何建起来的,苏小甜很清楚,苏长久也很清楚。 有政府投资的原因,也有苏小甜入股的部分,要是真的说起来,和南岭村其他人的关系并不大。 再听到苏小甜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苏长久瞬间意识到自己错了。 厂子当初能建起来,除了政府投资的钱之外,苏小甜可是花钱还出方子。 换句话说,苏小甜一个人,比全村老百姓的话语权都要高上很多。 只要她同意从外面招聘人,就算全村人都不同意,怕是也不能阻拦。 “小甜,是我想岔了!” 苏长久深深地为自己之前说的话觉得不好意思,虽然苏小甜是晚辈,但他还是果断认错。 “长久伯伯,其实你想得也不错,或许,村子里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 苏小甜嘴角划过一抹浅淡的笑容。 对于南岭村的厂子,因为不是自己家单独所有,她投入的精力,确实少了一些。 现在的南岭村,应该有不少人心里是这么想的吧? 这些人是真的忘了,除了村子占有一定的股份之外,其他人,并没有为厂子投入过一分钱。 他们又是因为什么,才觉得,厂子是属于他们所有的? 让这种思想蔓延下去,或许,过不了多长时间,厂子就因为经营不善而彻底黄了。 不管什么时候,宗族式的经营方式,都是最要不得的。 一个企业要长久地发展下去,就要按照企业的经营模式运营。 南岭村这个品牌,产生之初,虽然是为了造福地方,但要长久运营,就不能按照宗族方式或者村子的方式运营。 还是要有人才,懂管理,方能长久。 苏长久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 村子里确实有很多人口口声声的说,这是自家的厂子,村子里的人都是厂里当家做主的人。 甚至,村子里的人,还看不起外村来务工的工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派头。 之前,他并没有觉得,这样的想法有什么不对。 但今天苏小甜提醒之后,苏长久才发现,自己错的多么离谱。 他按照管理村子的方式管理一个企业,或许最开始就错了。 本质上,按照企业的运营方式,就算是南岭村的人,年底的时候,能分红。 但也和别人也没有什么不一样。 进了厂子的大门,大家都是厂里的工人,一样的身份。 苏长久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小甜,等我回去之后,就将这种思想上的问题解决一下。” 别的苏长久或许不敢保证,但思想问题,苏长久觉得自己还是挺会的。 “长久伯伯,我知道,您为了厂子费了很多心。您也希望厂子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 “毕竟,只有厂子发展起来了,咱南岭村的人,日子才能越过越好。” 苏小甜语气十分缓和的说着话。 作为晚辈,她对苏长久说话的时候,自然不能有颐指气使。 但是,这一次的话,要是不说透了,拖的时间长了,问题会更加难以解决。 “长久伯伯您应该也知道,这两年,各地都在建工厂,可是,真正能建起来的,建起来之后能盈利的厂子有多少?” 苏长久听到苏小甜这话,忍不住衡量了一下。 这两年,因为国家倡导新建乡镇企业,发展地方经济。 借着这股东风,就县里,大大小小建起来的厂子,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可是,真正赚钱的少之又少。 有好几个厂子,连厂房都还没有建好,就宣布破产了。 据说,很多都是人为原因导致的。 “长久伯伯,企业要发展,就要有固定运营的模式,我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村子里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厂子的主人,高人一等,从而看不起其他工人,厂子只怕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苏长久听着苏小甜这一番话,像是被重锤敲醒一般。 确实如此! 南岭村的厂子,能良好的运行,一则是因为当初苏小甜给的计划十分周全。 二则是他们厂子的管理当初苏小甜也是提出了严格要求的,他们执行的还算不错。 三则是没有后顾之忧,背靠大树好乘凉,南岭村的厂子,不用为销路问题犯愁。 小甜这一次,提出的问题确实很准确,还好,小甜提前提出来了。 假以时日,还不知道会引发多少问题。 苏长久很清楚,就连他自己,都有觉得自己才是工厂主人的想法! “小甜,我知道了。这次回去,我就想办法招一些高学历的人管理工厂。只是,大学生怕是有些难。” 苏长久能下定决心解决思想上的问题,但是,招聘大学生这个工程,他觉得,自己完不成。 苏长久当然很清楚,高学历的人到底占什么样的优势。 这个年代,一家子出来一个大学生,走路都比别人家腰板直上很多。 别的且不说,老苏家的人如今日子过的越来越好,不就是因为家里的孩子们读书好? 村子里愿意供孩子读书的人,这两年看着过的比别人家难一点,但大家伙儿都说,过两年等孩子成才了,日子就好过了。 在这一点上,南岭村的人,因为有老苏家的先例在,大家认知都是非常清楚的。 这两三年来,南岭村的入学率现在是县里最高的。 村子里除了一个脑子有些问题的残障儿童之外,其他的孩子都适龄入学,没有谁家说闺女不入学或者不用上学放羊一样过日子的想法。 为此,他这个村长都被县里表扬过。 可他清楚,这并不是自己的功劳。 而是老苏家孩子们读书带来的巨大好处,让村子里的人对读书带来的好处有了最深刻的认识。 “尽人事吧,长久伯伯。或许,有人愿意来也不一定。当然了,就算大学生、大专生没有人愿意来咱们厂子里,最起码找些高中毕业的。” 就算是毕业就是失业的几十年之后,大学生都不愿意纡尊降贵去小工厂里拧螺丝。 何况是这个大学生金贵无比的时代? 这年月,只要大学毕业,哪怕只是中专毕业,国家都包分配。 基本上,能被国家纳入分配计划的单位,就没有差的。 可以说,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只要熬到毕业,一份不错的工作就到手了。 或许不会发财,但是旱涝保收,一辈子吃穿不愁。 当然,也有些学生毕业之后自愿去企业,那也是因为现在企业的工资高。 可他们愿意去的,不是建在村子里的乡镇企业,而是城里的大厂,最少也要是国营厂子才行。 在人才引进上,南岭村的厂子确实存在一定的制约性。 办法总比困难多! 苏小甜坚决的相信这句话。 虽然问题不好解决,但换个角度想,或许也不算太难解决。 直接招聘,没有人来不要紧,自己培养人才还是可行的。 就像荔城的食品厂一样,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才,从高中毕业的工人中,培养一批夜校毕业的高学历人才队伍。 荔城食品厂,现在已经有好几个读夜校的大学生了。 就连京城的食品厂,也有两个读夜校的学生了。 这种模式,也可以在南岭村推广。 但前提是,南岭村的厂子里,得有高中毕业生,最起码也要是初中毕业的好学生才行。 谁也没听说过一个只上过扫盲班的人能考上大学不是? “我知道了,小甜,咱们村子里今年就有三四个高中毕业的,还有隔壁几个村子里都有。这些孩子,也只有个别能考上大学。” 苏长久听到招高中毕业生也行,瞬间来了精神。 大学生,他没这个本事招过来。 但是动员周边村子里的高中毕业生来工厂里,他还是有这个本事的。 村子里的孩子,高中毕业,如果考不上大学,大部分都只能选择种田,或者去城里找城里人不愿意干的工作过日子。 如果能在工资待遇上给一点优惠,谁会愿意背井离乡去城里? 苏小甜虽有些遗憾,但也知道,这就是现状。 其实,她也很清楚,是她的要求太高了。 这个年代的高中毕业,也算高学历。 如果家里有些路子或者有钱的,去城里找一份体体面面的工作,也不算难事。 甚至,要进入政府机关工作,都不是难事。 但南岭村的情况,苏小甜自己清楚。 能找到路子解决孩子工作的人家几乎没有。 至于能凑出钱给孩子找工作的人家,也是少之又少。 更多的人,希望孩子读书之后,能带着家里改换门庭。 如果考不上大学,基本上,改换门庭的路子就算断了。 “长久伯伯,这类人可以酌情提高工资,并且提供必要的便利,在夜大招考的时候,鼓励这一类学生继续参加考试。” “夜大我也听说过,可夜大毕业了,国家也不分配工作,有啥意思?” 苏长久倒是听说过夜大,也打听过,夜大的学历国家承认,可是,不分配工作,也不给涨工资,有啥意思? “学习到的知识,都是自己的,再说了,只要咱们的厂子经营的好,工人们的收入不会比城里的工人低多少,又何必一定强求国家分配工作?” 苏长久一想,还真就是这么个理。 国家分配不分配工作,对于已经有了一份工作的人来说,也不算太大的问题。 “小甜,我知道了,你放心吧,这件事,我肯定能干好!” 第1003章 随后,二人又商量了一下方便面加工厂的事。 方便面厂苏小甜决定,自己投资,在村子里建设,也就是说,村子里只提供地皮。 对此,苏长久没有意见。 毕竟,帮忙建起养殖场和食品加工厂,让村子里的人日子过得更好,对于南岭村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恩情了。 “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苏长久可还记得,省里商务厅的领导,还想与苏小甜这边达成合作协议。 不过,小甜这孩子,似乎对省里那些大厂子没有什么兴趣。 也不知道,这一次的方便面厂,是不是和省里有关系。 但这些,都与苏长久没有任何关系,他便不多问。 “这次回去之后,我就给你在村子里划出一片地皮。等地皮的事办好了,给你打电话。” “多谢长久伯伯。我暂时可能没时间回去,翻译司这边的工作太忙了。四哥现在也去了国外,一时半刻可能回不来。” 家中除了四哥经商之外,其他的哥哥们,都在不同的领域里,从地皮到厂房,只怕还是要请苏长久帮忙才行。 “有什么事儿,小甜你直接说,能帮忙干的,我先干着。” 开始建厂,除了地皮就是厂房施工的问题,这些,苏长久觉得,自己都能帮忙干。 帮小甜干活,苏长久十分乐意。 自家现在能过上这样好的日子,说起来,都是苏小甜的功劳。 因为心里记挂着事,苏长久待了七八天之后就离开京城回到村子里去了。 这时候,苏小甜买下废旧厂房修起来的大楼也完工了。 因为苏小甜对大楼的要求比较高,所以修建大楼用的时间比较长。 苏小甜是打算好,等将来,或许还要在五层的楼房上面继续加盖的,所以打了十分结实的地基。 这栋大楼承接的工程队正是当初负责装修大学小吃城的老钱的装修队。 老钱当初接下这个工程,也是断了所有退路下定的决心。 好在,大楼建出来的,期间,还帮着苏家搞了几个小装修。 加上苏小甜这边给钱从来都不拖延,他的工程队规模现在已经很大了。 而且,老钱将工程队施工和负责后期装修的人分成了两个队。 一部分人负责盖房子,一部分干活精细的人,负责装修房子。 对于老钱装修出来的大楼,苏小甜十分满意。 “钱叔,你这活儿干得是真的很细致。”苏小甜认真将五层楼都看过之后,十分满意。 里面的装修,都是按照苏小甜的要求进行装修的,精致又简约的风格,看起来很大气美观。 这样的装修风格,现在并不算流行,但却让人觉得十分舒服。 “这都是小甜你帮忙,要是没有你信任我们,我和我这些兄弟们,现在估计都回家种地了。” 老钱十分客气地说。 当初他也见过一些工程队,那些工程队大部分都不见了,就不要说发展得像他这个工程队一样。 “钱叔,前两天,我去了一趟加工厂,那边的宿舍楼进度很快,可比这栋楼的建造速度要快上许多。” “现在工程队的人多了,而且,大家伙儿经过历练,速度也提起来了。” “钱叔,你没想过正式成立一个建筑公司吗?” 很多工程队,因为管理上的问题,久而久之,最终走向没落。 加上这种草台班子的工程队,连个正式的资质都没有,很多工程不能承接,导致后续发展越来越慢,被市场淘汰。 但正式注册公司就不一样了,虽然前期可能会有一些艰难,但只要熬过去,一切都会好的。 “我就是个农民,咋能有本事成立公司?”老钱憨笑着摸摸头说。 苏小甜笑道:“农民怎么了,我们家也是农民出身,往大了说,京城这么多的人,有多少人根儿上不是农民?” 老钱这段时间其实也在想这个问题。 他意识到,长此以往,工程队发展不起来。 但是,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亏得苏小甜今天提醒自己,也很有兴趣。 “小甜,你觉得,这样能行?” “只要想,就没有不行的。钱叔,我可是听说,现在有好几个企业正在和您接洽呢。” 苏小甜笑着,等到这栋楼的工程质量被其他人看到之后,老钱这个工程队的名声必然会传开。 到时候,或许不止几个企业接洽。 这应该就是老钱工程队起飞的契机,就是不知道老钱能不能抓住机遇。 “小甜,我手底下人少,你放心,宿舍楼没建造出来之前,我肯定不能接别的活儿。” 老钱却当下脸色就变了,只以为苏小甜这是对自己不满意了。 “钱叔,人少不要紧,可以继续招人,等这栋楼的尾款结清之后,你那边再招几十个人应该不成问题。” 老钱没想到,苏小甜竟然还在提醒自己扩大规模。 “我就是觉得,我一个老农民,也不懂管理,咋就能办公司,万一管不好,我听人说,要赔不少钱。” 老钱担心扩大规模之后的管理跟不上,到时候,连这些辛苦钱都赚不到,反而赔钱咋办? “钱叔,这事儿您想想,再和其他人商量一下吧!” 苏小甜也不欲多说。 毕竟,这是别人家的事情,简单提醒一下可以,真的帮着拿主意,那就不可以了。 老钱沉默了。 这一路走来,他其实挺顺遂的,可是手底下的兄弟们越来越多,他是真的越发不敢赌了。 这么多人要吃饭要养活老婆孩子,万一搞个公司失败了,自己家饿肚子是小事,让这些兄弟们都没有收入,就是大事了。 可就像小甜说的,不正式成立公司,对未来的发展确实掣肘不少。 这个事,该怎么办呢? 老钱这些想法,苏小甜不管,也管不着。 大楼出来了,可以开始营业了。 苏小甜和苏小四当初对这五层楼是有过详细规划的。 第一层和第二层,是餐饮。 一楼整层都是壹鸣阁,二楼苏小甜打算开一家火锅店和一家烧烤店。 三楼是一个大型超市,四楼和五楼是服饰区。 也亏得现在苏小甜手中有钱,要不然,光是这个规划,就是纸上谈兵没有办法落实。 第1004章 苏小四还没有回来,苏小甜便要操心这些。 好在,这段时间苏老三还算消停,没有出车。 他专门跟领导说了之后,开着车帮苏小甜拉货。 苏小甜肯定不是那种凡事都自己动手的人,她专门雇了几个人,让这些人帮着自己搬运货物。 包括从市场上采购货物已经货物到达之后的搬运,都有专门的人负责。 饶是如此,忙上一天,苏小甜都已经是腰酸背痛了。 苏奶奶看着孙女儿累成这样,心疼得不得了,一直嚷嚷着要自己去给孙女儿帮忙。 家里人哪里放心老太太去帮忙,可别一天时间不到,就给累垮了。 由是,家里人能帮忙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去帮忙。 就连苏爷爷和苏奶奶两个人不放心,也帮忙做一些清点货物之类的简单活计。 苏小甜没打算一次性将这五层楼所有的店铺都张罗好,只能一层层地解决问题。 最开始,是一楼。 一楼的铺面是壹鸣阁,装修风格之类,都是沿用了壹鸣阁现在的风格。 桌椅板凳依然是找之前的铺子定做了,虽然和老壹鸣阁不是完全一样,但差别不是很大。 但到底要换地方经营,苏小甜还是很担心客源的问题。 因此,尽量还原壹鸣阁现在的模式,只是对布置进行简单的优化。 整体来说,只要熟客进门,就能找到在壹鸣阁用餐的感觉。 一楼的面积比现在壹鸣阁的面积要大上不少,苏小甜便增加了十个包厢和二十个雅座。 除此之外,还有能办酒席的豪华大厅,以及适合小型聚会的小厅等等。 总之,现在的壹鸣阁,苏小甜觉得,单单从硬件条件来说,足够与京城里一些比较大的酒店媲美了。 当然,要真的具有一争之力,食物的味道才是根本。 好在,这两年,梁秀已经培养出来两个不错的厨师,可以得用了。 但如此大的酒店,只有这三个厨师,肯定是不够的,苏小甜决定,剩下的厨师外聘。 对此,苏家其他人其实是有意见的。 他们不放心外人参与到自己家的生意中来。 “爷爷,咱们家现在这么多的产业,难道所有的都要亲力亲为?” “您想想,不管是京城的卤香香,还是荔城的卤香香,我鲜少过去,却一样良好运行,做餐饮也是一样,老板不一定要是厨子,是不是?” “真正赚钱的人,都不是自己出力气赚钱,而是善于用人,让别人帮自己赚钱。” 听了苏小甜的一番话之后,苏爷爷沉默了。 苏次良说道:“小甜说得对,做生意,和搞研究不一样,知人善用,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留住合适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人支持自己,苏小甜更是详细地陈述了一番自己的理念。 当然,这些理念,很多不是这个时候的人能理解的,尤其是这个时候的国人,更是不能理解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营里面。 苏小甜这都客气了,没有直接说,聘请职业经理人。 但苏小甜这样的话,确实说服了苏家人,他们不得不承认,外聘是最好的方法。 苏家的产业越来越多,如果只用自己家的人,肯定发展不起来。 且现在一家子只生一个孩子,就连依靠晚辈们扩大家族产业这样的可能都没有。 确实需要招聘别人帮忙才行。 “当然了,就现在来说,咱们家的独门菜谱也不能被别人轻易掌握,外聘的厨师,负责日常菜肴的烹饪,主要的一些菜式,还要靠咱们自己家人盯着才行。” 壹鸣阁这几年下来,也积攒了不少的招牌菜。 这些菜式,都是苏奶奶一点点摸索出来的,外面虽然有仿制品,但味道上总是有差异。 这些菜式,才是壹鸣阁的根基所在。 既然连一楼的壹鸣阁都要用这种经营方式了。 二楼的火锅店和烧烤店这样没有太高技术含量的店铺,就更不用自己家人担任大厨了。 毕竟,只要底料和配料的秘方在自己家人手中,别人就算想要偷师也不容易。 火锅店现在还没有几十年之后那样火爆,但苏小甜相信,推出与当前京城流行口味不同的火锅之后,吸引客源是必然的。 苏小甜从后世学的火锅底料配比以及从书上看到的一些配方,加上苏奶奶的研究,已经有好几款口味非常棒的火锅底料了。 烧烤店的配料,是苏小甜提议,李林林捣鼓出来的,味道非常美妙。 饶是苏小甜一个在后世吃过不少火锅和烧烤的人,也觉得,他们店里的口味是最棒的。 在经营模式上,火锅店,苏小甜打算采用自助的方式。 到时候,工作人员只负责添菜,省却了点菜的环节,就少了许多麻烦。 至于烧烤店,苏小甜决定还是采用木炭烤制的方法。 虽然再过几年之后,电烤的方式会逐渐普及,但炭火烤制的味道,和电烤终于就是不一样了。 服务人员只要将炭火和食材送过去,客人可以自己烤制,增加了趣味性,也省下不少人力。 当然了,如果不愿意自己烤制的,也可以点烤好的食物。 整体来说,就是全凭客人自愿选择。 光是用作餐饮的三个店铺物品采购,苏小甜就用了十多天的时间。 这些天,可以说苏小甜每天都是泡在各个市场,从碗盘筷子到摆件这些,都是苏小甜一样样挑选的。 终于,三个店铺雏形彻底出来了,看着精致中带着典雅,奢华中带着低调的布置,苏奶奶连呼真是长见识了。 苏小甜看着也十分满意,她相信,虽然壹鸣阁即将搬迁换新地方,但应该能重新焕发活力。 而火锅店和烧烤店肯定能一炮而红,成为年轻人们的最爱。 接下来,就是三楼。 三楼基本上没有太多需要苏小甜布置的,货架什么的,是早就预定好的,都已经安装到位。 用了后世常用的超市的摆货方式,客人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自己挑选,然后到出口统一结账。 为了避免出现丢货的问题,苏小甜专门从系统里兑换了一套磁感应系统。 对外便说是从国外采购的,苏小甜懂得多国语言,和很多外商有所接触,倒是没有人怀疑过,苏小甜这个门磁系统的来路。 第1005章 等苏小四从国外得胜归来的时候,苏小甜已经将苏家新的商业中心大楼布置的差不多了。 他十分开心,妹妹真是越来越能干了,这才多长时间,竟然将整个大楼都布置起来了。 如此,他只需要负责进货,就能开业了。 可是,还没等他开心够,就听到了一个更让他震惊的消息。 小甜不光做好了这些,甚至连开业的时间都定下来了。 听到开业的时间就定在一个月之后的苏小四差点儿哭出来。 “小妹,你定时间的时候,都不看一下,进货需要多长时间吗?” 苏小四哭丧着脸问苏小甜,可是,苏小甜根本没有注意到他的问话。 为啥? 迟意远和苏小四一起回来了。 苏小甜在看到迟意远的那一瞬间,眼底眉间都是这个人,怎么可能有苏小四的存在? 她痴痴地看着迟意远,一双眼中都是情意。 看着清瘦不少的迟意远,苏小甜忽然之间就感觉到眼眶酸涩,甚至有想要哭的冲动。 分明这两年也是见过迟意远的,为什么会如此不争气的看到人就想哭呢? 迟意远看着已经长大,还越来越漂亮的苏小甜,忍不住亲昵的捏了一下苏小甜的脸颊。 “脸上的肉肉都没有了,没好好吃饭吗?” 苏小甜被捏了脸,眼里的泪水瞬间就被蒸发干了。 “人家这是苗条。才不是没好好吃饭。”苏小甜娇嗔的开口。 听着熟悉的声音,迟意远十分想伸手将心中的人拥抱在怀里,但终究,什么都没敢做。 苏奶奶这时候,已经端着点心水果来了。 “小远啊,你要回来,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苏奶奶将一盘盘的点心水果整个放在迟意远的面前,嘴里还不忘记念叨着。 迟意远笑着说:“苏奶奶,您老人家身体还硬朗?” “身体好的不得了,倒是你这个孩子,瘦了不是。现在回来了,苏奶奶见天儿给你做好吃的,很快就给你补养起来。” 迟意远被苏奶奶这一句话说的破防。 在德国正常的时间,从来没有人关心过自己是不是吃饱穿暖了,是胖了还是瘦了。 哪里有自己名义上有亲人,可真的就是名义上的罢了。 他所谓的亲人,从来都没有对他表示过一点点的关心和爱护。 就不要说,还会想着他的生活是否顺利。 迟意远想到这两年的精力,忽然整个人都脆弱了起来,一滴眼泪,最终没忍住从眼角滑落。 苏奶奶忙着招呼迟意远,没有看到。 可是,在一旁的苏小甜却全都看到了。 她忽然觉得揪心的疼。 意远哥哥这两年过的不好。 迟意远假装低头,顺势擦去眼角的泪水。 这几年的一幕幕从眼前飘过。 刚到德国的那段时间,都是他生命中不可磨灭的痛苦。 而且那些痛苦让他难以释怀的原因是,那竟然是自己的亲人施加于自己身上的痛苦。 即便是过去这么长的时间,迟意远都想不通,那竟然是亲生父母能做出的事。 卖子求荣,对于他们来说,荣华富贵竟然如此重要? 如果是继父,后母做出这样的事情,迟意远觉得自己能够理解。 他甚至怀疑过,自己是不是那对冷血夫妻抱养的孩子。 可显然,他自己都很清楚,他是他们亲生的儿子。 迟意远一直不懂,即便是从小就不在身边,难道就连血脉亲情都完全丧失了吗? 既然生了他,为什么不能为他负责? 从小将他丢在国内的是他们,为什么到了最后,要让他来承担这一切的结果? 好在他在这片土地上还有一帮没有血缘的亲人。 苏爷爷、苏奶奶、还有其他苏家的人,对他都非常的好。 甚至,杜爷爷两口子,对他也像是亲孙子一样的疼爱着。 迟意远手中捧着苏奶奶递过来的大肉包子,笑着说:“奶奶我身体很好,看着瘦了,都是腱子肉!” 迟意远一面说话还不放弃,挥舞一下自己,变得结实的胳膊。 他已经从当年偏羸弱的少年变成了一个结实的青年人。 浑身上下的气势已经与当年离开的时候完全不同了,苏奶奶看着也觉得很是欣慰。 一旁的苏小四越发郁闷了,这算怎么回事? 这好像是他的家,眼前的老太太是自己的亲奶奶。 为什么这么照顾迟意远这个臭小子? 奶奶知道不知道,这小子可是从小就惦记着自家乖宝呢? “奶奶,我也要吃包子!”苏小四终于没忍住开口要求。 苏奶奶瞪了他一眼说道:“想吃包子不会自己拿?都多大个人了。” 虽然嘴里说着埋怨的话,可是,苏奶奶的手还是很实诚的给孙子拿了一个白白胖胖的肉包子送过去。 苏小四被苏奶奶说了,但拿到了奶奶的包子,心情很好。 “奶奶,您可是不知道,外国那些食物是真的难吃,第一天吃的时候,还觉得很好,三天之后,我就食不下咽了,您看看,我都瘦了!” 苏奶奶听了苏小四这话之后,恍然大悟。 “难怪意远这孩子,看着都瘦了,原来是那边的食物不好吃啊!” “也难怪克里斯蒂娜那个姑娘来了咱们这里,就想着吃好吃的,可怜见的!” 苏小四:“……” 这是什么情况? 他在说自己没吃饱没吃好,为啥自家奶奶说到了迟意远,甚至说到了克里斯蒂娜,就是把自己给忘了? 苏小甜坐在一旁,看着苏小四一脸懵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苏奶奶则一面找人去接迟格过来,一面又忙忙活活的做饭,要给迟意远和苏小四接风。 因为这一番打岔,苏小甜最终也没有哭出来。 心情逐渐平复下来的他们,这才来得及叙旧。 苏小四也
相关推荐:
带着儿子嫁豪门
爸与(H)
流萤
挚爱
实习小护士
南城(H)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妄想人妻
认输(ABO)
我以神明为食